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效能调研报告14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83

效能调研报告

第1篇 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 ,整天打着部门“小算盘”,阳奉阴违,使单位“职能归并不到位”、“项目进入不到位”、“程序设置不到位”。

2、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群众意见较大。

3、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

4、监督监督不实。一些单位的办事流程、办事时效、收费依据等方面事项不够公开,群众、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难于进行监督,对散漫、拖拉的行为打击不够有力。

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竞争的“着力点”来抓,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赢得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过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基本做法是减费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减费让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必须依靠软环境建设的比较优势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提升地方竞争力,就是发展地方生产力。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规范权力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作风建设,加大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2、树立争先有为的意识。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差距,盯住追赶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着力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

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去闯,勇于去开拓,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为人民群众创政绩的观念,勇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服务、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摈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尽快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创建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2篇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街道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街道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总体安排,我们对本街道机关效能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方法

1、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2月中旬,我们邀请了部分区党代表、

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下属企事业单位代表及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就本街道的机关效能现状展开座谈,虚心诚恳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下发机关效能建设测评表及机关效能建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我们下发了测评表(意见测评表)到街道所属的所有村、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并收回测评表(意见征求表)78张,并在动员会上对街道各办、站的机关效能现状进行无记名测评。

3、聘请十四位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经常性地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反馈,建立街道机关效能投诉服务中心,设立投诉箱,开通网上投诉渠道。

二、机关效能情况反馈及征求到的意见建议

(一) 街道机关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别领导干部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公仆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比

较浓,未能从真正意义上,从思想境界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服务,为谁执法“的问题。机关的部分驻村干部下村时间少,深入基层不足,以致工作力度不足,导致群众反映的某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甚至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

2、少数机关干部在工作上抱着只求过得去的态度,缺乏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精神和一股“闯“劲,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够。机关部分干部缺乏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工作上有畏难情绪,服务意识不到位。。

3、部分机关干部、工作人员有办事拖拉现象,机关办事效率不高。

4、少数机关干部群众观念有所淡薄,平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意见和建议不够,经常性蹲点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也欠缺,为群众排忧解难还不够。

5、一些干部在同一岗位上时间过长,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3篇 组织部关于推进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效能、诚信建设年”活动的统一安排,根据组织部门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先教活动,深入乡镇、村、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掌握了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当前影响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主要问题

组织部开展“效能、诚信建设”以来,部内干部能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上下联动,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干部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树立了诚信形象。但和“效能、诚信建设年”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宣传教育不够入脑入心。对部内干部效能、诚信的宣传教育,往往以文件传阅代替宣传、以召开会议代替培训,仅仅停留在面上。对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更加有效的宣传措施,造成了少数干部对组织部门增强效能、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虽然对有关规定比较清楚,但对如何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上级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2、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组织工作头绪多、战线长,个别科室间效能、诚信建设存在不平衡现象,影响了组织部整体建设水平。

3、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大。“效能、诚信建设”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具体到组织部门,不仅需要组织部全体干部参与,同样需要广大干部党员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工作量大与部内人员少的矛盾,建立长期抓效能、诚信的机制等。

二、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1、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素质

效能、诚信建设的主体是组工干部,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开展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取决于组工干部的自觉意识,关键在提高组工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其主动自觉参与效能、诚信建设,克服消极被动应付现象。组织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学习型组工队伍为着力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一是学习范围求宽。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外,还广泛安排了法律、微机、英语等学习内容。二是学习形式求活。除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日、支部学习日外,还创新学习形式,开展了“写讲评”活动,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举行了科室业务交流,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学习效果求实。进行了集中测试,参加了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知识竞赛,检验了理论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出难题,检验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组工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提高组织部的整体工作效率。

2、规范制度,为效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以“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和先教活动为契机,对部内有关效能、诚信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有序、运行机制有效、行为方式优化、处事结果公正可信。在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第一领办人制、信访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科室还通过“效能、诚信建设”,制定了本科室的一些可行办法,对科室的职能业务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或承诺,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了办事群众的充分认可。同时,部机关出台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的“四项禁令”,特别是对禁止的行为作了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如针对办事拖拉和态度刁蛮问题,或发现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在部例会中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做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这些办法、制度的出台实施,有效纠正了少数干部的不良行为,规范了行政运行方式,改变了干部形象。

3、接受干部群众的广泛监督

坚持把机关作风的评判权交与群众,交与基层,交与企业,交与服务对象,使部内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内加压力、外增动力。一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开设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上门访问和开通部长专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效能、诚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职能科室整改落实。二是专门设立效能、诚信监察办公室,全权负责接受投诉和查处工作,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复”。三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和新闻媒体作为组织部部风监督员,对组织部进行经常性地明查暗访,随时提出意见建议,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民主评议。

4、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组织部在“效能、诚信建设”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为群众解决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为民,取信于民,进而提高了组织部门的诚信形象。一是牢记宗旨,转变作风。通过清苑电视台面向全县人民公开组织部服务承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人民服好务。二是增强责任,提升形象。部内制定下发了__年组织工作任务目标分解执行表,将全年目标逐一分解,明确时间,落实到人,使部内干部人人有责任,时时有压力,始终保持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三要优化服务,提升效能。部内统一制作桌牌,标明每名组工干部的职能业务、服务范围,使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同时,要求每名组工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工作标准,张贴在桌牌背面,作为激励格言,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工作效能。

三、效能、诚信建设下步计划

1、加大宣传,为效能、诚信建设提供有效的舆论支持。效能、诚信建设在不断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高效办公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确保宣传教育的力度及有效的舆论支持。要加强对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真正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简报等媒体的宣传优势,全面宣传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的内容、要求、做法。

2、狠抓队伍,为效能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继续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对效能、诚信业务的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积极借鉴兄弟部门或兄弟县市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打造效能组工干部、诚信组工干部。

3、认真选题,开展大规模的调研活动。针对效能、诚信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围绕机关办公效率、工作纪律、诚信建设、县委中心工作等方面进行选题,有针对性地深入到乡镇、农村、社区、企业,到生产劳动一线,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推动部内效能、诚信建设。

4、严格考评,为效能、诚信建设提供惩处依据。积极探索机关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诚信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参与效能、诚信建设的积极性。

第4篇 关于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的调研报告

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的调研报告

税务稽查工作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税务的最前沿。多年来,税务稽查在促进税务管理、整顿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以及同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全民普法工作的开展,纳税人的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得到了增强。目前基层税务稽查的内部机构以及工作职能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如何发挥基层基层工作最大效能成为各级税务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 当前基层稽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的偏见束缚了稽查职能的发挥。

税务稽查在税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人人都不否认的,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稽查执法的重要性,也都能大论一番。但在实际工作中稽查工作却不尽人意,往往以任务型稽查代替了执法型稽查。使稽查本身所特有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譬如:将基层稽查作为一个征收单位,同其他征收单位一样下达征收任务,以完成税收入库任务的多少考核稽查工作的好坏。这样就造成基层稽查的同志不能不以税收入库任务为目标,在稽查工作中,选大户、查大户,因而就是一些小户得不到检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种大户年年查,小户查不到的情况。因此,在稽查环节对一些小户就形成空档。另外,我们喊了几年的以查促管、以查促收,这句话本身没错,也很正确,但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注意那就是以查促收,而不是以查代收,以查促管而不是以查代管。但在实际工作中,稽查在充当着代收、代管的角色,因为查出的税款由稽查入库,而发现的问题,管理环节又跟不上,所以造成同样的问题年年查,年年有。因而失去了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的作用。同时,由于以收入任务考核稽查工作,难免使稽查的同志不把任务放在首位。这就会给稽查这样一个要求其执法准确性较强的部门,使其在执法的质量上受到影响。单纯为了税收任务去查税,催税,有时会为了完成任务简化手续。这对于稽查这样一个执法性较强的部门来说是十分不应该的,这样也不利于我们税收事业的长久发展。

第5篇 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调研报告

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调研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税务稽查工作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税务的最前沿。多年来,税务稽查在促进税务管理、整顿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以及同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全民普法工作的开展,纳税人的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得到了增强。目前基层税务稽查的内部机构以及工作职能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如何发挥基层基层工作最大效能成为各级税务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稽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的偏见束缚了稽查职能的发挥。

税务稽查在税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人人都不否认的,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稽查执法的重要性,也都能大论一番。但在实际工作中稽查工作却不尽人意,往往以任务型稽查代替了执法型稽查。使稽查本身所特有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譬如:将基层稽查作为一个征收单位,同其他征收单位一样下达征收任务,以完成税收入库任务的多少考核稽查工作的好坏。这样就造成基层稽查的同志不能不以税收入库任务为目标,在稽查工作中,选大户、查大户,因而就是一些小户得不到检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种大户年年查,小户查不到的情况。因此,在稽查环节对一些小户就形成空档。另外,我们喊了几年的以查促管、以查促收,这句话本身没错,也很正确,但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注意那就是以查促收,而不是以查代收,以查促管而不是以查代管。但在实际工作中,稽查在充当着代收、代管的角色,因为查出的税款由稽查入库,而发现的问题,管理环节又跟不上,所以造成同样的问题年年查,年年有。因而失去了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的作用。同时,由于以收入任务考核稽查工作,难免使稽查的同志不把任务放在首位。这就会给稽查这样一个要求其执法准确性较强的部门,使其在执法的质量上受到影响。单纯为了税收任务去查税,催税,有时会为了完成任务简化手续。这对于稽查这样一个执法性较强的部门来说是十分不应该的,这样也不利于我们税收事业的长久发展。

(二)基层稽查内部机构的不完善,影响了稽查工作的开展。

目前,基层稽查均实行稽查“四分离”制度,即,选案、实施检查、审理、执法四个环节,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因为从基层稽查来看,首先,从人数上就没有保证,有的基层稽查只设有5—6个人,多者十几个人,这样的人数,很难说“四分离”做到位。但是,为了达到上级的要求,不得在变相地开展“四分离”工作。有的实行了“三分离”,有的实行了“二分离”,还有的内部实行了交互审理式的“四分离”形式,造成“四分离”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体现稽查“四分离”的作用和职能,从而制约了稽查工作的开展,影响了稽查职能及其作用的发挥。

(三)层稽查硬件落实不到位,难于保证稽查效果。

基层稽查是我们税收战线上的侦察兵,作为侦察兵就应相应的具有较全面、先进的装备,以保证各项稽查工作的开展和其战斗力的.发挥。但我们现在的基层稽查硬件的配备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微机配备不到位,有的单位虽然配备一、两台微机,均是从征收单位替换下来,配给稽查的。这些落后的微机很难保证稽查文书的制作。二是交通通信工具配备不到位。税务稽查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信息要灵,机动要快,遇难有特殊情况,能拉得出、打得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得单位几乎没有交通、通信工具,这很难充分发挥稽查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稽查职能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述基层稽查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改变观念,正确认识稽查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基层稽查是净化税收环境的重要工具,是打击偷税、抗税行为的重拳。因此,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执法的刚性上,是通过税务稽查促进税务管理,净化税收环境。而不是充当征收的角色。因此,要改变把稽查作为一个征收单位来使用的思想认识。把任务型稽查变为执法型稽查。这样才有利于稽查职能的充分发挥,也才有利于税收事业的长远发展和税收秩序的根本好转。如在实际工作中,一味地以完成任务来考核稽查工作,稽查就会很难免围绕着完成任务开展工作。这样就会弱化稽查打击偷、抗税的精力。束缚了稽查有效职能的发挥。

(二)要向基层稽查局充实稽查力量,充分发挥稽查的作用,确保稽查工作的开展。

作为一个基层稽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要保证人员到位。没有人员的保证,稽查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目前根据稽查“四分离”的要求,基层稽查局比较恰当的人员配备12人左右较适宜。这样才能保证稽查“四分离”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这12人中,应这样进行比较合理:一是选案环节,选案一般一月进行一次,一般由稽查局长牵头,召集基层征收,等相关部门进行选案;二是实施环节,实施环节要有6个人,分别组成三个检查组,其职责是专门从事检查工作;三是审理环节(综合组)由3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专门负责审理、资料管理和稽查局内部的其他日常事务工作;四是执行环节,由3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专门负责审理后各种文书的送达,当年查出税款的催缴和久施不缴的强制执行。上述稽查局内部机构的分设,能最大地体现稽查的优势,也才能真正体现稽查“四分离”的作用。

(三)要加强稽查硬件建设,提高稽查的战斗力。

要加大对稽查的硬件投入力度。首先要向稽查配备微机,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开展稽查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稽查效率和进一步的规范稽查文书。为了稽查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每组配备一台微机较适宜。这样才能强化稽查手段。其次,要解决稽查交通和通信工具,以适应稽查机动性强的特点,保证稽查拉得出、打得赢,使稽查的战斗力真正发挥出来。这样有利力于促进我们税收事业整体工作的开展和税收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第6篇 推进效能政府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在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难看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不论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都必须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检验的最终标准。提升政府效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以全面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以加强思想、作风、制度、业务、廉政、能力等为内容的综合性能力建设和绩效改进活动。根据市政协常委会__年工作要点安排,由市政协副主席冯霞带队,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效能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以“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流程再造为核心,全面开展了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行政文化“四位一体”的效能政府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体制突破,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实现了各部门审批处实体进驻、优化审批。按照“撤一建一”原则,由市编办发文,对市直各部门成立审批处,进驻中心的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个部门和其他社会服务的18个部门共34个部门,将过去分散在106个处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各部门新成立的审批处,新成立的审批处整建制集中进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审批权的相对集中。以“人员进驻、首席授权、定岗定责、细化流程”四个环节为标准和抓手细化落实。

二是顶层设计,再造了“一核三联动”系统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我市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埃森哲公司等国内外顶级咨询机构合作,运用最新研究成果指导流程再造实践。

三是联合审批,创新“一口进出、限时办结、并联办理、闭环运行”机制。实现了统一登记受理审批事项,推行了四个阶段层面的并联审批,形成了4个层次在中心的流程闭环运行。

四是电子固化,对流程运行全程管控,创新权力运行的约束、监督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电子化流程,结合“两集中、两到位”和新流程的试运行,同步完善了电子审批网络系统。

五是纪检监察贴身跟进。市纪委监察局强化落实太原市效能投诉办法和集中监察、专项监察、电子监察、绩效监察等四项效能监察机制,定期对流程再造推进情况监督检查,以铁的纪律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落实。

总的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下,我市的以行政审批改革,“两集中、两到位”为突破口,开展效能政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市建设全国一流的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部门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凸显,如何有效回应社会公众需求,改进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与公信力,成为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一些机关存在的“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我市在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普遍存在。比如:部分干部对提高政府效能的认识不清。还没有认识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新形势下服务大局的有效体现。加上机关缺乏竞争机制,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对改进工作、提高效能是一种极大的阻力。有些行政部门还存在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讲行政成本,浪费严重等。在作风上表现为官僚主义,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有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

还有些行政机关结构、职责的配置还不尽科学。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有些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行政人员分类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动,不能人尽其才。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有些不正之风尚待进一步治理。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腐败现象的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影响机关效能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政府效能建设的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和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政府效能建设不可能简单依靠运动式的集中活动取胜,要有效地发挥效能建设的作用,核心和关键在于构建起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激励制约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动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

(一)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政府效能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权力观和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在继承以往政府效能建设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府效能建设。一是要创新政绩考评制度。转变传统的政绩考评观念,按照精准化、具体化、数字化的原则,互动、科学地制定考评指标。将绩效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创新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以反思传统政府业务流程弊端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以计划控制职能为基础的任务分工流程设计,打破政府职能分工与机构层级的界限,实现单向性、分散性的工作方式向多维性、集成性工作方式的转变,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协调的行政运行体系和服务流程模式。实现政府审批业务流程优化。三是要创新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在强化重大事故后问责和对主要干部进行问责的基础上,建立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重点关注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政府效能建设中存在的“得过且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问题和行政作风,逐步建立起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从源头上破解效能建设“中梗阻”难题,转变工作作风。四是创新奖惩激励的干部管理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标准创新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实用、高效的干部管理机制和公开、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发挥每个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质的飞跃,推进政府高效运转。

(二)逐步构建跨部门跨单位的政府联动协调平台。在原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和公共服务功能分割局面,充分整合政府管理资源,简化办事程序,围绕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实现组织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实现各部门及职能的协同,逐步形成资源利用更加科学、流动灵活、富有弹性、参与度高的新型行政结构,最大限度方便民众。要开展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适度分开的试点工作。为减少权力过于集中、部门利益化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在强化权力监督与权力制衡的基础上,探索政策制定、执行、监督适度分开、相互协调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针对当前政府职能重叠交叉的现状,逐步整合和归并相同或相近的机构职能,有选择地设立宽职能的部委机构,切实减少部门分工过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顽疾。

(三)构建政府效能建设的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适应现实发展趋势要求完善相关制度。一要统筹推进政府效能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应以绩效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政府效能建设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规范办事制度,解决“自由裁量权行使和办事不规范”问题;建立岗位职责制度,依法确认行政权力,解决“职责不清”和“无责任行政”问题;将具体的行政事务分解到每个行政人员身上,具体谁干什么、怎么干、什么要求和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督促行政行为的规范与有效。二要优化整合政府效能建设的组织保障。当前应该明晰政府职能的范围及权力的行事深度,以精简、统一、协调为原则,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合理调整政府层级与幅度,探索职能统一基础上的大部门体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制度与协调,各地各部门应依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职能相同及职责相近的部门,理顺各个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消除职能交叉及空白领域,合理设置内设部门和工作岗位,强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逐步消除行政层级过多、行政机构关系复杂、职责分工过细、机构臃肿、政府成本过高等问题。三要合理建构政府效能建设的权力运行体系。政府效能建设需要一个规范有序、便民高效、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体系,必须综合协调好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真正达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体系运行目标。效能建设要紧紧围绕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总体要求,不断规范完善,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深化发展。

第7篇 组织部关于推进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效能、诚信建设年”活动的统一安排,根据组织部门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先教活动,深入乡镇、村、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掌握了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当前影响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主要问题

组织部开展“效能、诚信建设”以来,部内干部能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上下联动,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干部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树立了诚信形象。但和“效能、诚信建设年”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宣传教育不够入脑入心。对部内干部效能、诚信的宣传教育,往往以文件传阅代替宣传、以召开会议代替培训,仅仅停留在面上。对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更加有效的宣传措施,造成了少数干部对组织部门增强效能、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虽然对有关规定比较清楚,但对如何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上级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2、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组织工作头绪多、战线长,个别科室间效能、诚信建设存在不平衡现象,影响了组织部整体建设水平。

3、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大。“效能、诚信建设”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具体到组织部门,不仅需要组织部全体干部参与,同样需要广大干部党员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工作量大与部内人员少的矛盾,建立长期抓效能、诚信的机制等。

二、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1、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素质

效能、诚信建设的主体是组工干部,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开展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取决于组工干部的自觉意识,关键在提高组工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其主动自觉参与效能、诚信建设,克服消极被动应付现象。组织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学习型组工队伍为着力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一是学习范围求宽。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外,还广泛安排了法律、微机、英语等学习内容。二是学习形式求活。除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日、支部学习日外,还创新学习形式,开展了“写讲评”活动,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举行了科室业务交流,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学习效果求实。进行了集中测试,参加了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知识竞赛,检验了理论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出难题,检验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组工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提高组织部的整体工作效率。

2、规范制度,为效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以“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和先教活动为契机,对部内有关效能、诚信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有序、运行机制有效、行为方式优化、处事结果公正可信。在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第一领办人制、信访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科室还通过“效能、诚信建设”,制定了本科室的一些可行办法,对科室的职能业务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或承诺,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了办事群众的充分认可。同时,部机关出台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的“四项禁令”,特别是对禁止的行为作了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如针对办事拖拉和态度刁蛮问题,或发现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在部例会中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做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这些办法、制度的出台实施,有效纠正了少数干部的不良行为,规范了行政运行方式,改变了干部形象。

3、接受干部群众的广泛监督

坚持把机关作风的评判权交与群众,交与基层,交与企业,交与服务对象,使部内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内加压力、外增动力。一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开设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上门访问和开通部长专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效能、诚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职能科室整改落实。二是专门设立效能、诚信监察办公室,全权负责接受投诉和查处工作,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复”。三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和新闻媒体作为组织部部风监督员,对组织部进行经常性地明查暗访,随时提出意见建议,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民主评议。

4、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组织部在“效能、诚信建设”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为群众解决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为民,取信于民,进而提高了组织部门的诚信形象。一是牢记宗旨,转变作风。通过清苑电视台面向全县人民公开组织部服务承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人民服好务。二是增强责任,提升形象。部内制定下发了2023年组织工作任务目标分解执行表,将全年目标逐一分解,明确时间,落实到人,使部内干部人人有责任,时时有压力,始终保持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三要优化服务,提升效能。部内统一制作桌牌,标明每名组工干部的职能业务、服务范围,使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同时,要求每名组工干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工作标准,张贴在桌牌背面,作为激励格言,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工作效能。

三、效能、诚信建设下步计划

1、加大宣传,为效能、诚信建设提供有效的舆论支持。效能、诚信建设在不断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高效办公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确保宣传教育的力度及有效的舆论支持。要加强对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真正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简报等媒体的宣传优势,全面宣传机关效能、诚信建设的内容、要求、做法。

2、狠抓队伍,为效能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继续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上下功夫,加强对效能、诚信业务的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积极借鉴兄弟部门或兄弟县市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打造效能组工干部、诚信组工干部。

3、认真选题,开展大规模的调研活动。针对效能、诚信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围绕机关办公效率、工作纪律、诚信建设、县委中心工作等方面进行选题,有针对性地深入到乡镇、农村、社区、企业,到生产劳动一线,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推动部内效能、诚信建设。

4、严格考评,为效能、诚信建设提供惩处依据。积极探索机关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诚信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参与效能、诚信建设的积极性。

第8篇 市监察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监察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充分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促进提升党政机关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就深化行政效能建设,就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工作。

一、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行政效能管理制度执行力还有待提高。效能管理制度已日趋健全,但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不执行、不认真执行或不正确执行各项制度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有些制度停留在纸上,柔而不刚,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惠州一再重申会场纪律,某些县个别同志因在会议上违反会场纪律而被全市通报批评;再如上班纪律问题,今年纪律教育月期间,经暗访发生仍有人在上班时间玩游戏、睡觉、态度欠佳等8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效能管理创新力度亟需加大。行政审批流程仍有简化潜力,时限要求仍有压缩空间。目前的行政审批仍以传统的串联审批为主,并联审批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审批、电子签章服务等进展比较缓慢。

二是效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单位效能建设抓得比较严格,但有的单位比较松散,这导致单位之间的干部职工相互心理不平衡。例如上下班时间,同在行政中心上班的单位,看到其他单位可以迟到早退,自己单位却得按时上下班,不少干部职工觉得自己单位领导不近人情,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效能监督力量有待整合。现在受理效能投诉的机构较为分散,纪检监察机关设立有效能监察专门机构;市直工委(市效能办、市落实办)也承担了效能监督的部分功能,且也建立了投诉处理机制;市委督查办、市政府督查办以及信访部门等都附带有处理效能投诉的职能;派驻各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是一线效能监督主体。当前,效能监督的主体多,且各自为政,缺少应有的协调配合。同时,投诉渠道多,有群众来访、书面来信、电话投诉、电子邮件来信、网络论坛发帖投诉等多种形式。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民网、奥一网等各类网站纷纷开设网络问政平台,导致重复投诉、越级投诉增多,而且疲于应付回复,影响到投诉事件的实际处理质量和效果。

四是效能建设问责力度有待加强。少数干部对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认识不深,意识不强,总感到不违法,不违纪,总不能因为自己工作效率不高而受处分;还有干部认为,机关效能建设不像违法违纪,对干部难以问责;少数干部还存在着等待、观望心理。针对效能投诉类问题,各单位存在应付心理,回复率比较高,但解决率偏低。自去年8月开展“网络问政”活动,截至今年7月31日已收到网民意见、建议、投诉等15407个(件),回复率83.6%,但是问题解决率却不高,一些部门还对一些网民问题随意回复,不回复或“踢皮球”。同时,面对机关中存在的纪律松弛、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不协同协作等问题,各单位的处理力度有待加强。一般自己单位发生的效能问题,内部处理多轻描淡写。即使被纪委监察机关发现,也多以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等处理方式为主。而且,目前效能投诉的处理结果不公开,不追求领导责任,导致严肃性、威慑力不够。例如,今年暗访发现,惠州市卫生局办事窗口1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利用网络看漫画,而在上次暗访中,该工作人员就被发现带着耳机看电影。

二、深化效能建设的建议

提高效能管理制度执行力。一是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执行力强不强,首先就看制度本身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倘若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往往徒有虚名,流于形式,这些制度越多,越会使人厌烦和麻木,给执行者增加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影响到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必须重新梳理现有效能管理制度,尽可能具体化、实量化,减少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度。二是建立效能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对制度制定这个环节比较重视,而对执行过程重视不够,检查不到位,考核力度不够,考核机制不健全,也缺乏奖惩机制,执行好与坏一个样,长此以往,使得执行者丧失积极性。因此,必须像重视制度制定那样重视制度执行过程。

继续深化效能管理创新改革。一是逐步广泛推行并联审批(指针对办理事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置部门,实行“统一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方式)等方法,建立行政许可超时默认制(指实行承诺办理的事项,必须严格按照办事程序,在承诺时限内办结,超过承诺时限视为默认办结,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及相关责任由审批单位承担)、行政许可联合审批缺席默认制等。二是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签章等新型服务,将以往“面对面”工作方式变为“网对网”,将办事群众的路途奔波变为网上事项的快速申请和审批。

增 加效能投诉处理的透明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效能投诉处理结果的公告制度,主要通过反面典型,强化效能教育,增强公信力。对一些不牵涉到单位内部机密的处理决定,尽可能地让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知晓。一方面,将被处理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可以增加被处理者的自身压力,促其坚决改正错误;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各界的宣传,对其它单位和人员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可有效避免同一问题在不同单位、不同时间再次发生。

整合效能建设监督力量。建立效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将现有效能监管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统一受理、统一转办、统一督办的工作机构。这样,变目前分散受理为统一受理;变转交办理为直接交办、直接督办,省去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方便投诉人,也方便效能监管机关。同时,加大技术投入,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效能投诉信息化建设,对投诉人、诉求、交办情况、办理结果进行联网,信息共享,做到情况明,问题清,心中有数,杜绝重复登记、多部门登记。

强化效能考核和效能问责。建立效能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效能责任追究制度,发挥好效能责任追究的重要作用。

一是逐步将效能建设情况纳入电子监察进行绩效测评,搭建“阳光考核平台”。

二是明确细化效能问责的范围、主体、形式、程序,减少效能问责的随意性。严格执行效能责任追究,前提是必须明确效能责任追究的主体、范围、形式、措施以及程序,这样对查实的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就有章可循,当事人也易于接受。同时,也使办案人员有法可依,公平、公正的执法。

三是把纪律处分、组织处理与效能责任追究结合起来。根据行政效能投诉工作纳入纪检监察机关管理的模式,可将纪律处分、组织处理作为效能责任追究的一种形式,增加调离岗位、降职、免职、辞退等处理手段,增强效能责任追究的实际效果,这样既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效能投诉的工作机制,又加大了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力度。

四是加大问责的执行力度。目前,在效能责任追究实践中,注重效能责任追究形式产生的社会效应,而忽视对个案责任追究措施的落实的现象仍然存在。要加大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力度,对追究措施的落实是关键,要把纪检监察机关对纪律处分执行到位的工作经验应用到效能责任追究工作中,全程跟踪效能责任追究措施的执行,定期检查各单位、各部门对效能责任追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责任追究措施的单位及其负责人作为效能责任追究案件予以严肃查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配套制度措施,建立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工作的有效机制。

第9篇 旅游局机关效能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质量,创建最优发展环境,建设人民满意机关,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效能建设调研活动的统一安排,结合旅游局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为重点,以创建旅游产业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我局专门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到各服务对象、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掌握了旅游局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当前影响旅游局机关效能建设的主要问题

自我县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以来,全局领导干部能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全力支持旅游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工作。全局各科室能够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剖析在“转变机关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及影响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与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建设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机关效能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方式单一。在我局内部有关提高机关效能的宣传教育主要采取文件传阅、组织召开会议;虽然也起到了宣传作用,但这些方式仅仅停留在面上,宣传没有入脑入心。造成了少数干部对提高机关效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虽然对有关规定比较清楚,但对如何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上级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2.旅游局人员配备不足,影响整体机关效能的提高。近些年来,旅游局招商任务重,4a景区项目建设工作任务繁重,旅游项目向上争资争项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然而,我局旅游人才却极度缺乏,无法合理进行内部分工,人员配备与工作不成正比。工作的繁重与人员不足的矛盾,使得部分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影响了局内整体效率水平。

3.旅游管理体制不顺,资源管理效率难以提高。目前,我县旅游业存在点多面广,权属交叉,管理无序等问题,我局未能真正介入景区具体管理事务。旅游管理体制的不顺,使得全县旅游资源难以统一整合规划。旅游资源的管理效率不高,影响了旅游业整体发展速度。

4.旅游发展资金不足,景区建设发展速度缓慢。__年县委、县政府文件确定的每年5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以及我局向上争取的旅游发展补助资金,均没有及时足额拨入我局账户。旅游发展资金的到位不及时,影响到我县旅游规划、宣传促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旅游基础性工作,也影响着向上争资争项工作开展。

5.全局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大。机关效能的整体提升,需要旅游局全体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识,查摆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加大效能建设整改工作力度。同时,调动全体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工作量大与局内人员少的矛盾,建立长期抓效能、诚信的机制等。

二、旅游局机关效能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1.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全体领导干部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要义和精神,进一步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实践能力。我局将以全县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学习型队伍为着力点,组织开展了多次集体学习活动。一是学习内容广泛。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省、市县旅游相关政策和 县领导的重要讲话。同时继续巩固了旅游的相关理论知识。二是学习效果求实。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工作实践的理论应用能力。我局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出难题,检验工作人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全局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全局的整体工作效率。

2.规范工作制度,为效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我局对照县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具体要求,对局内部管理制度和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整理和完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规章制度,并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结合旅游工作实际情况,在全局领导干部中重点明确了几项工作制度,包括反对脱离理论基础,提倡深入学习调研;反对墨守成规,提倡开拓创新;反对落后被动,提倡工作主动积极;反对推、拿、卡、要,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的“四项工作制度”。特别针对办事拖拉和态度刁蛮问题,或发现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在全局将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做为年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些办法、制度的制定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工作作风的出现,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机制,提升了机关形象。

3.增强创新意识,探索于都旅游发展新道路。于都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且多不成规模,旅游配套设施也极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都使我县的旅游景区(点)离国家5a级、4a等高品位景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我县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我县还没有一家星级酒店。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说明于都的旅游产业发展急需要找到一条行得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局近几年来,也做了很多工作来逐步改变这种现状,包括国家4a级长征主题公园—中央长征出发纪念园的筹建,四星级酒店的招商引资建设,鼓励全县宾馆饭店的争创星级和绿色饭店,规划开发建设盘古山、铁山垅矿山公园和规范我县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等,经过不断的努力,于都的旅游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城市品味也在不断的提升,相信于都旅游的明天会更好。

4.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坚持把机关作风的评判权交与群众,交与基层,交与企业,交与服务对象,使局内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内加压力、外增动力。一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开设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机关单位,服务对象等对我局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职能股室整改落实。二是专门设立机关效能办公室,全权负责接受投诉和查处工作,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复”。

三、机关效能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宣传,营造机关效能建设强大氛围。宣传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有利于机关转变职能,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有利于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干部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提速、提质、提效”。在机关效能建设的过程中,我局将促使全局干部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真正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优势,全面宣传我局机关效能建设的内容、要求和做法。

2、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旅游工作效率。一是强化全局观念和发展意识。从旅游产业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于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局出发,认识、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二是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和权力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抓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彻底扭转我县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

3、深入基层,认真开展机关效能调研活动。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各服务对象、各社区和县直各单位和县各乡镇等,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针对效能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并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工作措施,推动效能建设。

4、严格考评,为效能建设提供惩处依据。积极探索机关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参与效能、诚信建设的积极性。

第10篇 发挥消防器材装备最大效能的探析调研报告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消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近几年来,消防部队加快了消防技术装备更新的步伐,逐步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但随着各类化工和易燃易爆灾害事故频繁发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消防装备建设不是因消防技术装备更新跟不上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而是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笔者根据基层工作经验,就基层消防装备建设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当前消防装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消防装备品种多,技术标准复杂,是基层中队不能形成战斗力的根本。目前,各地公安消防部队的车辆装备品种繁多,产品规格、标准不相一致。就一个总队、一个支队来说,消防装备器材“千差万别”,甚至一个中队的同一类装备器材都各式各样。就基层使用的空气呼吸器就有很多种,按省份分为江西、江苏、上海等地生产的,有的在一个省内就多家产地,有的是国外进口,因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使其零部件不能互相更换,有的国外进口的价格昂贵的器材装备损坏了就无法修复;在卡式水带接口向快速接口转型时,有的中队配置的转换接口多达三十余种,不同口径不同型号的接口各式各样,形态各异。消防装备的日新月异和千差万别加大基层消防战斗员对装备的熟悉,也增加了在基层战斗员平时对器材装备的更新、维护和保养中的难度,火灾扑救和社会救援过程中因不能互相通用极大影响了整体战斗力,尤其在多股力量参与的重特大灾害事故的灭火救援行动中,这一矛盾更加凸显。

(二)器材装备互补性、配套性差,是难以形成整体战斗力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做好火灾扑救和社会救援工作,消防部队经常跨区域进行灭火救援作战,各协作区内的支队与支队、中队与中队往往通过资源共享、装备在功能、性能、用途上互补合成形成战斗力,而现实生活中,基层单位为了偏面的追求政绩,目光短浅,在配备器材装备时,主要追求 “多”、“大”、“贵”,仅单一性,有的地区县中队购云梯车后,所有县中队也跟着购买云梯车,有的县购化学危险品处置车,其余单位均仿效,协作区内的器材装备互补性、配套性差,还造成极大的浪费。现代火灾和社会救援需要的是通过器材装备有机融合和协同作战产生“战斗力”,在地方财力紧缺的时期,我们要主动适应火场的发展,加强装备系统的配套建设。

(三)难以熟练掌握高科技含量器材装备,是不能发挥应有效能的节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简易化操作的高科技含量器材装备受到了广大基层官兵的普遍欢迎。但科技含量高、操作复杂往往是基层消防员的“软肋”,专业的化学危险品侦测、核检测器材、气象预报器材也在消防部队中运用。当今消防部队执勤一线的兵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为高中、中专以下学历,懂技术的人员不多,那些既能熟练使用和保养器材,又熟悉器材性能,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装备故障的专业人才更是屈指可数。还有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一些高科技装备操作人员,刚刚熟练掌握器材性能就到了服役年限,退出现役复员回家,导致大量高科技含量器材装备不能正常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四)重形象轻实战,是好“大”喜“功”,贪“大”求“洋”,互相攀比散失实际作战效能的源头。有的基层单位为了政绩,不去研究消防法规和专业知识,不是去想办法提高火灾和社会救援的防范和处置能力,而是去花大量金钱买来根本就不符合实际灾情需要的先进装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地化工园区较多的区域,不是考虑购置实用的化学品处置车辆,而是购置举高车来一比高低,有的中队配置的云梯车,从四十米到六十米,再到一百零一米,仿佛高度就是战斗力。但是在实际救援中,这些造价达千万的装备真正能发挥几成功效呢?最后只落得花花架子,穷摆设而已。有的地区水域较好,而一味追究配备大功率、大吨位消防车,导致路面桥梁无法承受,消防车无法到达灾害现场,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对未来消防装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消防装备的标准化建设和研发力度。一是建议通过修订国家标准、行政规章,对全国消防装备的配置内容、类型及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从而实现装备的组合配套、通用互换,提升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二是进一步指导装备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商本着“贴近实战,贴近基层,贴近一线”的原则,建立与基层部队的协作机制,及时掌握实战需求,促进装备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灭火救援实战,进一步提高部队的科学施救水平。

(二)提高消防装备的实用性和实战性。一是我们在消防技术装备的更新和发展上要从适合城市的需要出发,高楼大厦多的城市就要在“高”字上下功夫,可多配置登高车等,而化学危险品生产多的城市可多配置大功率的泡沫消防车和抢险车等。无论车辆装备如何尖端先进,若达不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作战目的,则一切装备都是空架子。二是要注重车辆装备单体和组合的实用效能,指导、规范装备购置,真正为基层一线配备急需、好用、耐用的救援车辆器材。如在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上,通过制定修订相关标准、规定,进一步提高灭火防护服装、消防头盔、空气呼吸器、通信器材等装备的技术含量,最大限度地减轻单兵荷载重量,解放消防员的双手,迅速、便捷地实施抢救人员和灭火作战行动。

(三)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专业骨干作用,以点带面。现代化的消防装备只有在高素质的人才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力。消防的发展只有在加强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保证在火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士兵,尤其是士官的培养,使他们懂装备、会使用、会维修、会管理。

一是要定期进行岗位专业培训,提高一线士官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改善基层官兵的整体知识结构;

二是要充分发挥本单位专业士官的优势,利用执勤岗位练兵开展一些装备竞赛活动,带出一批懂得一定专业技术的骨干来完成基层部队器材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

三是要建立专业骨干的选拔、培训、使用机制,要优先考虑技术骨干的个人问题,尤其是在士官选取和晋职、晋级时,都要把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对象进行考虑,使专业士官有干头、有盼头,增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11篇 政务服务办事效能调研报告

政务服务办事效能调研报告

党的__届__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党的__大上又把党务公开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式写入工作报告,可见,党务公开对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镇党务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关键是提高党务公开的规范化水平。近年来,我们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基本程序,将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事务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工作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

1、实行党委领导,建立党务公开的组织。党务公开实行“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检协调监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成立了“宏图镇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群办。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承担本单位党组织工作相关内容的公开任务,并负责本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实施。

2、抓住热点难点,细化党务公开的内容。公开内容是党务公开的核心,一定要体现全面、真实、具体、合法的原则。在党务公开中,我们科学确定公开内容,做到既涵盖党组织工作全局,又突出重点。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其它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内主要事务和组织活动中应当让党员群众知晓的事项,群众关心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容易滋生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消极腐败问题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都做到限度地进行公开,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实现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重要的党内法规制度;党组织的工作会议、文件、决定、决议;干部提拔任用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情况;评选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党组织和党员扶贫济困、救灾捐助、为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情况;党费收缴情况等等。

3、坚持实事求是,丰富党务公开的形式。我们坚持按照“规范、实用、简明、灵活”的原则,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一是只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党员活动日等形式进行公开。二是适宜对一定范围内的党员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会议、文件、定期通报等多种形式,逐级和及时地向党员通报。三是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事项,主要通过在群众集中、便于观看的醒目位置长期设立党务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开。四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将党内重大事项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党外人士、非公企业的代表通报并征求意见。同时,根据阶段性工作的重点,及时更新,定期维护,限度地方便党员群众查询。在公开的时限上,做到及时到位。公开的时间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保证公开的实效性。此外,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坚持与政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以党务公开促进政务公开,以政务公开夯实和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达到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统一,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4、结合工作特点,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公开的项目、范围、形式由各部门和各单位提出,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公开的内容由职能部门或所涉及个人提供,镇党务公开办公室审核。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采取仅限于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

5、促进规范实施,探索党务公开的机制。建立了聘请监督员制度,由监督员负责及时收集、反馈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向党员、群众宣传党务公开的内容,促进党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同时注意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建立了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对党员、群众围绕党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派专人搜集整理,认真研究处理,特别是对署真实姓名举报的,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听取其意见。建立了党务公开责任制,明确党务公开各个环节的责任,镇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的党务公开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对党务公开工作负总责,对党务公开的形式、内容以及实施进行部署检查,由镇纪委对不按规定实施党务公开的党组织和有关人员,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二、党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党务公开工作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加强和改进党务公开工作不够重视,有的认为党务公开涉及党内机密,不便公开,也没有必要公开;有的认为有政务公开就行了,党务工作主要是党内事情,公开不公开“无所谓”;有的认为是公开就“限制自由”,在思想上有顾虑,不愿、不敢公开;有的认为党务公开只是“走形式”,不必太认真,甚至还有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意识淡薄,党员权利意识弱化,对党务工作漠不关心。

2、公开内容不够规范。从调研情况看,我镇虽然出台了党务公开的相关文件,对公开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公开事项不统一、内容单一、党员群众真正关心的事项公开不够,甚至不公开等问题,与广大党员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单位党务公开的内容仅仅是一些上级党组织颁布的文件、法规制度和宣传材料,或者是本级的工作计划、安排,公开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而对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人权、事权、物权和财权等方面运作过程和结果公开不够,透明性和开放度还有待提高。一些单位党组织对有些敏感的内容,虽然也公开了,但比较笼统原则,没有进行必要的细化,公开的情况还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满意。

3、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从调研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单位都制定了党务公开、意见收集处理和反馈等制度,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单位制定的这些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够强,要将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提炼,上升为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党务公开的过程和结果还没有有机结合,反馈机制还不健全,党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有的只公开过程,不公开结果;有的不公开过程,只公开结果;有些基层党组织重公开、轻反馈,或者例行公事,不能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缺乏整改、跟进、督促和落实。党务工作中存在内部监督软、外部监督远、群众监督难的问题,对党务公开工作还缺乏有效的监督。

4、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党务公开工作开展的如何,要看党员、群众、社会满意不满意,要看党组织的决策是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要看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是否得到增强,要看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看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要将这些要求标准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对党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从当前情况看,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从内容、程序、办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科学评估的体系,难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党组织搞好党务公开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党务公开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发展完善的过程。要切实增强公开的经常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必须积极探索和建立党务公开工作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1、要注重党务公开载体的创新。党务公开的内容,最终都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反映,因而要特别重视载体建设,努力搭建平台,丰富党务公开的内容,不断深化党务公开,以公开促发展,以发展促公开。当前,党务公开工作主要可以通过公开栏、会议、文件、报刊等载体来实现。要进一步利用好这些载体,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使公开载体真正发挥作用。一是专栏公开。要按照“科学、灵活、实用”的要求,借鉴建立政务公开栏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公开党务公开栏,保证公开的经常性。二是视屏公开。要创新载体,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形式,全方位公开党务,切实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畅通渠道。三是会议公开。对适宜在党内公开的有关事项、党内常规性工作情况、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全局性工作、干部任免等重要事项进行全面公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五是文件公开。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下发文件、公示、公告、通报、编发简报等形式进行公开,以此推动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六是报刊公开。要充分发挥报刊时效性强和内容广泛的特点,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要注重党务公开制度的完善。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必须要有一套规范、实用的制度做保证。要把党务公开与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规定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馈、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员意见建议处理回复等制度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以规范党务公开内容、形式、程序、反馈意见落实及工作责任追究为主体的具体制度,如各种评议制度、质询制度、听证制度、聘请监督员制度、预公开制度、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实行党务公开责任制度等等,使党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3、要注重党务公开机制的探索。要保证和推进党务公开,使之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更贴近实际,使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必须积极探索建立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宣传机制。要积极制定宣传方案,并通过广播和会议、简报、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务工作者宣传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党务公开工作动态,反映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推动工作。二是要建立严格细致的考核机制。为确保党务公开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规范化运行,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工作目标考核之中,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中,并按照考核办法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党务公开工作分阶段进行考核,保证党务公开的全面、均衡推进。三是要建立广泛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认真组织开展党务公开的同时,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干部、组工干部、宣传干部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监督评议党务公开工作。

4、要注重党务公开成效的评估。要建立党务公开评估体系,主要从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形式是否灵活多样、程序是否严谨规范、范围是否准确恰当、时限是否符合要求、责任是否具体到位、效果是否实在明显等方面评估党务公开工作,并将党务公开成效评估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评价体系中。将内容真实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程序严谨规范、范围准确恰当、时限符合要求、责任具体到位、制度完整配套、公开延伸到底八个要素细化为评价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通过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自评、党员群众民主测评和党委统一考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将党务公开的检查评估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检查评估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并注重党务公开工作效果评估的成果转化。将是否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是否有利于强化党内监督,是否有利于规范党务工作,是否有利于保持党员干部廉洁,是否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和谐、社会发展,作为检验党务公开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党员的参与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5、要注重党务公开结果的使用。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并不是公开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公开后就完成了。就某项内容实施某次公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要做好对公开结果的利用,也就是要做好党务公开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工作。一是要广泛收集公开后群众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做到信息广泛而全面。二是应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对一些不切合实际或具有明显个人偏见或趁机发泄情绪言论和无根据的事情应在反馈前进行加工处理。对确实有益于党的事业发展、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党务公开进一步推进等的有效信息要认真分类整理归类。三是公开信息反馈。也就是要对一些有益的公开信息经过处理,向有关党组织或个人进行反馈。信息反馈的形式和途径,应根据信息内容的质量和价值以及单位的实际而定。通过对党务公开结果的使用,切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6、要注重党务公开责任的追究。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党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党务公开工作的责任单位、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岗位职责。对党务公开工作中工作开展不力、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单位,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并限期改正;对工作开展不力、群众反映不好的领导干部及相关责任人,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调整工作岗位;对拒不推行党务公开或在党务公开中违背公开原则、弄虚作假、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打击报复、侵犯党员和群众民主权利、损害党员和群众合法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切实维护党的形象,取信于民。

第12篇 某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整天打着部门“小算盘”,阳奉阴违,使单位“职能归并不到位”、“项目进入不到位”、“程序设置不到位”。

2、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

,群众意见较大。

3、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

4、监督监督不实。一些单位的办事流程、办事时效、收费依据等方面事项不够公开,群众、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难于进行监督,对散漫、拖拉的行为打击不够有力。

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竞争的“着力点”来抓,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赢得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过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基本做法是减费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减费让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必须依靠软环境建设的比较优势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提升地方竞争力,就是发展地方生产力。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规范权力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作风建设,加大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2、树立争先有为的意识。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差距,盯住追赶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着力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

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去闯,勇于去开拓,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为人民群众创政绩的观念,勇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服务、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摈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尽快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创建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13篇 2023年推进效能政府建设调研报告模板

党的__大在部署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难看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不论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都必须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检验的最终标准。提升政府效能,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以全面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以加强思想、作风、制度、业务、廉政、能力等为内容的综合性能力建设和绩效改进活动。根据市政协常委会2023年工作要点安排,由市政协副主席冯霞带队,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效能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以“两集中、两到位”审批流程再造为核心,全面开展了流程再造、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行政文化“四位一体”的效能政府建设,限度地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推进审批流程再造。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体制突破,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实现了各部门审批处实体进驻、优化审批。按照“撤一建一”原则,由市编办发文,对市直各部门成立审批处,进驻中心的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个部门和其他社会服务的18个部门共34个部门,将过去分散在106个处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各部门新成立的审批处,新成立的审批处整建制集中进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审批权的相对集中。以“人员进驻、首席授权、定岗定责、细化流程”四个环节为标准和抓手细化落实。

二是顶层设计,再造了“一核三联动”系统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我市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埃森哲公司等国内外咨询机构合作,运用最新研究成果指导流程再造实践。

三是联合审批,创新“一口进出、办结、并联办理、闭环运行”机制。实现了统一登记受理审批事项,推行了四个阶段层面的并联审批,形成了4个层次在中心的流程闭环运行。

四是电子固化,对流程运行全程管控,创新权力运行的约束、监督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电子化流程,结合“两集中、两到位”和新流程的试运行,同步完善了电子审批网络系统。

五是纪检监察贴身跟进。市纪委监察局强化落实太原市效能投诉办法和集中监察、专项监察、电子监察、绩效监察等四项效能监察机制,定期对流程再造推进情况监督检查,以铁的纪律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落实。

总的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下,我市的以行政审批改革,“两集中、两到位”为突破口,开展效能政府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市建设全国一流的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二、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部门行政事务日趋复杂、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凸显,如何有效回应社会公众需求,改进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与公信力,成为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一些机关存在的“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我市在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普遍存在。比如:部分干部对提高政府效能的认识不清。还没有认识到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新形势下服务大局的有效体现。加上机关缺乏竞争机制,干部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对改进工作、提高效能是一种极大的阻力。有些行政部门还存在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讲行政成本,浪费严重等。在作风上表现为官僚主义,把职位、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途径和手段。有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

还有些行政机关结构、职责的配置还不尽科学。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有些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行政人员分类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动,不能人尽其才。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有些不正之风尚待进一步治理。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腐败现象的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腐蚀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影响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的健康,影响机关效能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政府效能建设的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和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政府效能建设不可能简单依靠运动式的集中活动取胜,要有效地发挥效能建设的作用,核心和关键在于构建起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激励制约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动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

(一)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政府效能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权力观和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在继承以往政府效能建设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府效能建设。一是要创新政绩考评制度。转变传统的政绩考评观念,按照精准化、具体化、数字化的原则,互动、科学地制定考评指标。将绩效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的全过程。二是要创新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以反思传统政府业务流程弊端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以计划控制职能为基础的任务分工流程设计,打破政府职能分工与机构层级的界限,实现单向性、分散性的工作方式向多维性、集成性工作方式的转变,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建立协调的行政运行体系和服务流程模式。实现政府审批业务流程优化。三是要创新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在强化重大事故后问责和对主要干部进行问责的基础上,建立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重点关注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政府效能建设中存在的“得过且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庸、懒、散”问题和行政作风,逐步建立起全程全员控制的动态问责机制,从源头上破解效能建设“中梗阻”难题,转变工作作风。四是创新奖惩激励的干部管理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标准创新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实用、高效的干部管理机制和公开、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发挥每个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质的飞跃,推进政府高效运转。

(二)逐步构建跨部门跨单位的政府联动协调平台。在原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和公共服务功能分割局面,充分整合政府管理资源,简化办事程序,围绕公共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实现组织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和服务,实现各部门及职能的协同,逐步形成资源利用更加科学、流动灵活、富有弹性、参与度高的新型行政结构,限度方便民众。要开展政策制定、执行与监督适度分开的试点工作。为减少权力过于集中、部门利益化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在强化权力监督与权力制衡的基础上,探索政策制定、执行、监督适度分开、相互协调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针对当前政府职能重叠交叉的现状,逐步整合和归并相同或相近的机构职能,有选择地设立宽职能的部委机构,切实减少部门分工过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的顽疾。

第14篇 关于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的调研报告范文

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的调研报告

税务稽查工作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税务的最前沿。多年来,税务稽查在促进税务管理、整顿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以及同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全民普法工作的开展,纳税人的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得到了增强。目前基层税务稽查的内部机构以及工作职能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如何发挥基层基层工作最大效能成为各级税务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 当前基层稽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的偏见束缚了稽查职能的发挥。

税务稽查在税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人人都不否认的,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稽查执法的重要性,也都能大论一番。但在实际工作中稽查工作却不尽人意,往往以任务型稽查代替了执法型稽查。使稽查本身所特有的职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譬如:将基层稽查作为一个征收单位,同其他征收单位一样下达征收任务,以完成税收入库任务的多少考核稽查工作的好坏。这样就造成基层稽查的同志不能不以税收入库任务为目标,在稽查工作中,选大户、查大户,因而就是一些小户得不到检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一种大户年年查,小户查不到的情况。因此,在稽查环节对一些小户就形成空档。另外,我们喊了几年的以查促管、以查促收,这句话本身没错,也很正确,但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注意那就是以查促收,而不是以查代收,以查促管而不是以查代管。但在实际工作中,稽查在充当着代收、代管的角色,因为查出的税款由稽查入库,而发现的问题,管理环节又跟不上,所以造成同样的问题年年查,年年有。因而失去了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的作用。同时,由于以收入任务考核稽查工作,难免使稽查的同志不把任务放在首位。这就会给稽查这样一个要求其执法准确性较强的部门,使其在执法的质量上受到影响。单纯为了税收任务去查税,催税,有时会为了完成任务简化手续。这对于稽查这样一个执法性较强的部门来说是十分不应该的,这样也不利于我们税收事业的长久发展。

(二)基层稽查内部机构的不完善,影响了稽查工作的开展。

目前,基层稽查均实行稽查“四分离”制度,即,选案、实施检查、审理、执法四个环节,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并不多。因为从基层稽查来看,首先,从人数上就没有保证,有的基层稽查只设有5—6个人,多者十几个人,这样的人数,很难说“四分离”做到位。但是,为了达到上级的要求,不得在变相地开展“四分离”工作。有的实行了“三分离”,有的实行了“二分离”,还有的内部实行了交互审理式的“四分离”形式,造成“四分离”形同虚设。没有真正的体现稽查“四分离”的作用和职能,从而制约了稽查工作的开展,影响了稽查职能及其作用的发挥。

(三) 层稽查硬件落实不到位,难于保证稽查效果。

基层稽查是我们税收战线上的侦察兵,作为侦察兵就应相应的具有较全面、先进的装备,以保证各项稽查工作的开展和其战斗力的发挥。但我们现在的基层稽查硬件的配备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微机配备不到位,有的单位虽然配备一、两台微机,均是从征收单位替换下来,配给稽查的。这些落后的微机很难保证稽查文书的制作。二是交通通信工具配备不到位。税务稽查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信息要灵,机动要快,遇难有特殊情况,能拉得出、打得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得单位几乎没有交通、通信工具,这很难充分发挥稽查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稽查职能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述基层稽查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 改变观念,正确认识稽查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基层稽查是净化税收环境的重要工具,是打击偷税、抗税行为的重拳。因此,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执法的刚性上,是通过税务稽查促进税务管理,净化税收环境。而不是充当征收的角色。因此,要改变把稽查作为一个征收单位来使用的思想认识。把任务型稽查变为执法型稽查。这样才有利于稽查职能的充分发挥,也才有利于税收事业的长远发展和税收秩序的根本好转。如在实际工作中,一味地以完成任务来考核稽查工作,稽查就会很难免围绕着完成任务开展工作。这样就会弱化稽查打击偷、抗税的精力。束缚了稽查有效职能的发挥。

(二)要向基层稽查局充实稽查力量,充分发挥稽查的作用,确保稽查工作的开展。

作为一个基层稽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要保证人员到位。没有人员的保证,稽查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目前根据稽查“四分离”的要求,基层稽查局比较恰当的人员配备12人左右较适宜。这样才能保证稽查“四分离”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这12人中,应这样进行比较合理:一是选案环节,选案一般一月进行一次,一般由稽查局长牵头,召集基层征收,等相关部门进行选案;二是实施环节,实施环节要有6个人,分别组成三个检查组,其职责是专门从事检查工作;三是审理环节(综合组)由3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专门负责审理、资料管理和稽查局内部的其他日常事务工作;四是执行环节,由3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专门负责审理后各种文书的送达,当年查出税款的催缴和久施不缴的强制执行。上述稽查局内部机构的分设,能最大地体现稽查的优势,也才能真正体现稽查“四分离”的作用。

(三)要加强稽查硬件建设,提高稽查的战斗力。

要加大对稽查的硬件投入力度。首先要向稽查配备微机,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开展稽查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稽查效率和进一步的规范稽查文书。为了稽查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每组配备一台微机较适宜。这样才能强化稽查手段。其次,要解决稽查交通和通信工具,以适应稽查机动性强的特点,保证稽查拉得出、打得赢,使稽查的战斗力真正发挥出来。这样有利力于促进我们税收事业整体工作的开展和税收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效能调研报告14篇

政务服务办事效能调研报告党的xx届xx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党的xx大上又把党务公开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效能信息

  • 机关效能调研报告6篇
  • 机关效能调研报告6篇97人关注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 ...[更多]

  • 效能调研报告14篇
  • 效能调研报告14篇83人关注

    政务服务办事效能调研报告党的xx届xx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党的xx大上又把党务公开作为推进 ...[更多]

  • 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4篇
  • 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4篇71人关注

    为了提高街道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街道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总体安排,我们对本街道机关效能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基本方法1、 ...[更多]

  • 效能建设调研报告5篇
  • 效能建设调研报告5篇51人关注

    市监察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 ...[更多]

  • 效能调研报告(11篇)
  • 效能调研报告(11篇)17人关注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效能、诚信建设年”活动的统一安排,根据组织部门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先教活动,深入乡镇、村、企业、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 ...[更多]

  • 效能建设调研报告(5篇)
  • 效能建设调研报告(5篇)15人关注

    市监察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