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产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7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94

产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

第1篇 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调研报告

近日,大菱鲆被检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以及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的事件披露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等地市场已纷纷停售大菱鲆产品,这对于自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的大菱鲆所形成的产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品因药物残留问题而遭遇出口受阻也屡见不鲜,如冻虾仁氯霉素、鳗鱼恩诺沙星及孔雀石绿、硝基喃代谢物等等药物残留,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潜在人体健康危机,发人深省。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为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反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及药物滥用。当前以部分抗生素为代表的防治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取缔,符合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免疫、生态等防疫技术正成为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主流技术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构建高水平、系统化的绿色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是改变我国水产药物滥用局面、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及其防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约占3%-16%,常见病达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难以攻克的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而品种抗逆性衰退、高密度养殖、劣质饲料投喂和生态环境恶化是病害肆虐的相关缘由,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而现行的化学药剂、抗菌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存在药效不确切、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是水产药物研究基础严重不足,盲用、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给药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药物防治技术尤其薄弱的环节是,未能根据水生动物的特点和我国水产养殖种类多、养殖方式多样和疾病种类复杂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应用研究,因而难以做到高效用药和安全用药。

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几者关系平衡破坏而导致的病变,仅靠药物单一技术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的。就药物对病原而言,还存在无抗病毒特效药、抗寄生虫药毒性大、抗细菌药的耐药性等难题。显然,要遏制水产病害,有待开发特效、低毒渔药,更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安全、环保、高效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二、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以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病害综合防疫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渔业病害防治技术系统。水产抗病技术发展趋势是:在病害防治方面注重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国际上已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对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包括病原的致病因子、感染机理、核酸组成、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研究将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免疫防治技术及绿色生物渔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今后渔业重大病害控制的研究重点。基于改善宿主健康状况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免疫制剂、绿色生物渔药、绿色生态制品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的普遍使用,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等的研究为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为绿色渔药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选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等方法,获得能抵抗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抗病品种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基础

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鱼、虾病;90年代集约化养殖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对虾病毒病等暴发性流行病成了研究重点,研究水平也由个体、组织、细胞发展到分子,研究内容由流行病学、药物为主发展到诊断、免疫;21世纪初,现代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控制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病原分子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诊断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疫苗研究方面,以草鱼疫苗为代表的发展经历了落后到先进的漫长升级,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代的草鱼土法疫苗(草鱼“三病”组织浆疫苗)、80年代初第二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细胞灭活疫苗和90年代第三代的gchv弱毒细胞疫苗。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的资助,疫苗研究有了飞跃式的进展,研究对象涉及到海水鱼弧菌、鱼类嗜水气单胞菌、鱼类柱状曲挠杆菌、鱼类虹彩病毒、鱼类神经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等引起的水产动物重大疫病的广泛范围,在抗原特性与功能基因克隆表达、免疫应答机理等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制的部分疫苗进入田间试验阶段;疫苗的研究向浸泡甚至是口服等易于疫苗施予、低成本工厂化生产工艺的方向努力。可以预见,这些阶段性成果的进一步熟化,可在未来的3—5年将有系列疫苗产品逐步实现商品化,将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病害防治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生态防治方面,以微生物制剂为代表的开展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菌等对养殖环境理化因子、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以及水生态改良或混饲对养殖生物生长、成活、非特异性免疫、抗病力、抗应激力的影响研究;等等。筛选、分离益生菌菌株,研究培养参数和培养技术,研制开发出系列微生态水质、底质改良剂,这些微生态调控剂产品已在水产养殖中逐步广泛应用。

四、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工作的基本思路

根据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现有技术基础,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建设应以“预防、安全、实用、节约”为宗旨,以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提高病害早期预测能力等为主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技术思路,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的研究:

(一)基础研究 主要养殖动物病

原分子致病机理、流行病学、功能基因研究;养殖动物抗感染机理与特异、非特异免疫评价动物模型研究;渔药有效、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养殖动物对生态因子影响的应激机理研究。

(二)预警技术研究 主要水产养殖病毒生物分子芯片监测技术、细菌免疫学与基因学快速诊断试剂盒技术研究;主要水产养殖病害生态检测试剂盒技术研究;病害分析专家系统工程研究。

(三)控制品研制及配套技术研究 主要养殖鱼类重要病毒疫苗、细菌疫苗及寄生虫疫苗(储备)研制;主要养殖动物免疫增强剂研制;水产动物主要寄生虫、真菌等植物源药物、天敌生物制剂(储备)研制;连作发病生态改良制剂及配套技术研究;主要渔药的药代学、药效学、毒理学及安全用药技术研究。

(四)技术集成研究 技术联合、复合研究,技术集成操作规程研究;计算机识别技术在病害预警、控制技术体系构建的应用研究。

“十一五”期间重点突破商品化疫苗技术、病因检测试剂盒技术、养殖生态防治技术、药物安全使用技术等,建立科学、高效的病害监控技术体系,争取在较短周期内显著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水平。

五、关于我国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组织保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高效研究体系。我国一方面在水产病害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另一方面为加速疫苗、病原检测试剂盒等技术向实用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均急需科技投入的推进。在人才队伍、研究设备、研究方法、实验材料等方面需要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共享、流动与协作机制,建立科学、先进、高效、合理运作的水产病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二)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规保障措施。建立苗种免疫和疫苗补贴制度、疫病报告制度和隔离制度、用药处方制度和用药可追溯制度,等等,以起到政府引导、监督的作用。

(三)探讨养殖区管理模式,规范养殖行为。试行似住房小区管理模式,以相对封闭的水产养殖小区为载体的养殖组织管理,包括引入龙头企业或管理公司,对小区实行统一水源处理、养殖生态养护、优良种苗和饲料提供、疫苗接种、疫病监测等养殖全过程的系列技术服务,以改变一家一户养殖模式、难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状态。

(四)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业者素质。充分发挥研究机构、高校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人才资源和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养殖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和技能。(作者: 吴淑勤,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鱼病学科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

第2篇 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促进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_____带领市人大财经委、农业环保委和教科文卫民侨委负责人,就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和督查。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质量水平有了新提高,产业素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有了新提升,生产加工水平持续增强;食品监管有了新突破,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品牌建设有了新进展,“_____制造”声誉不断扩大;监管体系得到健全,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全民质量安全意识有了新提高,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去年8月份开始,我市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_____实际,组织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专项整治行动得到了全面、扎实、有力的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

二、存在问题

(一)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全市总体质量水平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端产业结构上,总体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徘徊在80%左右。同时,各县区发展状况也不够平衡;传统产业质量不容乐观,小企业质量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产品档次不高、可靠性不强、标准水平偏低,制售假冒伪劣现象没有完全根除,质量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

(二)企业、农户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由于生产企业、农户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认识不足,质量意识淡薄,加上目前大宗农产品市场准入尚未实施,农产品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等原因,企业对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动力不足,在标准化应用、质量控制、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等各个环节上重视不够。部分小型企业、小规模基地缺乏必要的自查、自检。少数企业和单位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过程中,只注意申报材料编制,不注重实际管理,敷衍应付。

(三)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任重道远。虽然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和制度,但受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要长期坚持绝非易事,部分企业对为什么要索证索票、建立台帐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认为这是政府“要我做的”,没有认识到这是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便于追溯质量责任的需要,容易导致专项整治出现反复。

(四)“三无”企业的彻底取缔难度很大。由于“三无”生产加工点量大面广、有很大的流动性和隐藏性,目前还难以应对;主观上看,“分段”模糊再加上部门间职能衔接、信息交流不畅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监管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况且食品生产许可不是工商登记的前置条件,新办证照情况无法及时获取,导致常常处于被动监管的状态,难免会造成监管脱节。而且“三无”生产加工也极易反复,彻底解决确有相当大的难度。

(五)基层网络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目前市属两区尽管建立了综合性的公共管理机构,但人员数量、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不能满足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需要。三个县尚未建立基层监管网络。而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难点、重点又在基层,在农村。

(六)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配套。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处罚条款不明确,不法分子或缺乏诚信的生产者、经营者有可乘之机,使执法缺乏应有的严肃性。食品无照经营整治仍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难点,特别是流动摊点,缺乏固定的经营场所,没有卫生许可证,相关法律的交叉问题如何解决值得研究。

三、建议意见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建议政府及监管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宗旨,针对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一)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__大报告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大力提高包括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发展质量。要深刻认识到,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国家形象;容忍假冒伪劣,就是容忍对人民利益的侵犯和对国家形象的损害。各级各部门能不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具有强烈的质量安全意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首要因素。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良好习惯。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加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教育。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大力普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努力形成不生产、不销售、不购买、不使用假冒伪劣商品的社会环境。

第3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一、严谨治学

教师的工作方式不是像其他职业那样使用什么工具,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

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的钻研。因此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研究型的教师。

二、团结协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生荣誉校。

三、尊重家长

我们除了上好课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便更好地教好学生。

四、廉洁从教

工作中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杜绝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或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

五、为人师表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行为世范,为人师表。要注意言教,更要注意身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思想进步的导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民师表。而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须先行为示范。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身的。身为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本人始终本着以上八点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第4篇 提升农产品质量认证水平调研报告

提升农产品质量认证水平调研报告

我县地处湘北边陲,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农产品的产地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和工业产生的“三废”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时间短、程度轻,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优势。我县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县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仍然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我县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发展现状

多年来,我县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开辟思路,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截止20__年11月,我县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个、产地面积7.91万公顷,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品22个,其中粮油产品2个,茶叶5个,蔬菜4个,水果5个,畜禽产品5个,其它1个;绿色食品企业5家,产品5个,产量26896吨;有机食品企业8家,均为茶叶企业,产品19个,产量813.5吨。

二、我县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县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日益增强,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是认证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所占比例极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市场流通体系和优质优价竞争机制发育相对滞后,品牌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实现,影响着开发效益;三是认证产品保障体系不完善,个别生产企业仅仅是通过认证了事,求得一个“绿色”或“有机”卖点,认证后的管理、企业自律行为、规范用标等,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对认证产品品牌的认知度;四是由于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实施,很难体现认证产品的优质优价。

三、加强我县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对策

(一)、围绕中心工作,做到“四个结合”

1、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农产品质量认证是引导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有效措施。要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优粮工程”建设,积极组织规模开发,抓好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产品认证步伐,扩大总量规模。

2、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

农产品质量认证是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龙头企业,特别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代表了农业企业的最高水平,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代表了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认证农产品品牌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能促进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3、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农产品质量认证是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要通过宣传和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育认证农产品消费市场,做好厂商合作、产销衔接,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调动农户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4、与农产品出口相结合

农产品质量认证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一个有力手段。要密切跟踪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开展国际认证合作,突破贸易技术壁垒,在促进农产品出口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整体推进

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是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快地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将其纳入我县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管领导具体负责,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纳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

(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制定长期稳定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开发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股份制联合体和专业协会等,增加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借鉴江苏、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机制,加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设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制定、认证认定、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监督检查、宣传培训等工作,对于获得认证的企业给予资金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业务培训

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借助各方面力量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宣传活动,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倡导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技术培训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从事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主管部门、生产者、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监督检测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起一支懂生产、善经营、会 管理的专业技术队伍。

(五)、明确工作重点,提高认证水平

目前,农产品质量认证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抓手”。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紧紧依托农业系统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条件,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的实际,不断地规范、创新和完善我县农产品质量认证管理的运行体制和发展机制,保证认证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和规范性。

(六)、加强后续管理,打击假冒伪劣

加强获证产品的后续监督和管理,做好获证企业和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对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和产品,取消其认证标识使用权。配合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大对认证产品市场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假冒认证产品的违法行为,保护认证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维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市场形象。

第5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提出六点建议。

一、_____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基地(市场)四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着力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_____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过于分散,监管难度大

种植业方面:我市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无法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无缝对接。

养殖业方面:我市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养殖户购买劣质苗种、饲料,养殖物有病乱用药等情况时有发生,给我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第6篇 中国饲料行业产品质量现状及其管理调研报告(2023)提纲

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组织课题组编辑而成。本报告是高层次、权威性,深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目 录 〗

1.导言

1.1本报告研究的动机

1.2相关研究综述

1.3数据来源

1.4相关指标/术语解释

1.5研究方法

2.国内外饲料行业发展分析

2.1国外饲料行业发展分析

2.1.1相关数据分析2.1.3发展趋势分析

2.2国内饲料行业发展分析

2.2.1相关数据分析

2.2.2发展现状分析

2.2.3发展趋势分析

2.3中国饲料行业产品质量现状

2.3.1质量现状分析

2.3.2质量管理动态分析

2.3.3质量标准分析

3.被调研企业的现状

3.1被调研企业的基本情况

3.2生产车间现状

3.2.1人员情况

3.2.2设备情况

3.2.3生产工艺流程

3.3被调研企业的饲料存在的质量问题

4.haccp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4.1haccp 的基本原则

4.1.1实施危害分析4.1.3确定关键控制点的界限

4.1.4建立监控程序和方法

4.1.5制定纠偏措施

4.1.6建立资料记录并保存文件

4.1.7建立审核/验证程序

4.2建立haccp 体系的前期工作

4.2.1建立并推行基础管理体系

4.2.2制定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承诺

4.2.3教育和培训

4.2.4制定haccp 计划

4.2.5被调研企业饲料产品及其销售范围

4.2.6被调研企业饲料产品的用途和适用动物

4.2.7被调研企业饲料加工的流程图

4.2.8验证饲料加工流程图

5.haccp 在被调研企业的应用研究

5.1饲料厂的安全性危害分析

5.2饲料生产中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5.3制订关键点的控制限(要求或标准)

5.4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测程序

5.4.1原料接收点监测程序

5.4.2原料储存点监测程序

5.4.3输送环节的监测程序

5.4.4清理设备效率监控程序

5.4.5粉碎系统的监测程序

5.4.6配料系统配料误差的监测程序

5.4.7混合作业的监测程序

5.4.8液体添加点的监控程序

5.4.9制粒工况的监测程序

5.4.10干燥冷却工段的监测程序

5.4.11成品发放的监测程序

5.4.12配方设计质量的监测程序

5.4.13检化验工作的监测程序

5.5建立纠偏措施

5.5.1原料接收纠偏措施

5.5.2原料储存纠偏措施

5.5.3中间输送环节的纠偏措施

5.5.4原料清理纠偏措施

5.5.5粉碎系统的纠偏措施

5.5.6配料误差的纠偏措施

5.5.7混合料变异系数超标纠偏措施

5.5.8液体添加的纠偏措施

5.5.9制粒工段的纠偏措施

5.5.10干燥冷却工段的纠偏措施

5.5.11成品发放的纠偏措施

5.5.12配方设计纠偏措施

5.5.13检化验工作的纠偏措施

5.5.14原料投料点纠偏措施

5.6建立记录和文件保存制度

5.7建立验证/审核程序

6.结论

《中国饲料行业产品质量现状及其管理调研报告(2023)提纲》出自: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7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1

一、严谨治学

教师的工作方式不是像其他职业那样使用什么工具,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

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它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的钻研。因此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研究型的教师。

二、团结协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生荣誉校。

三、尊重家长

我们除了上好课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以便更好地教好学生。

四、廉洁从教

工作中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杜绝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或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

五、为人师表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行为世范,为人师表。要注意言教,更要注意身教,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思想进步的导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民师表。而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须先行为示范。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身的。身为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本人始终本着以上八点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报告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有毒有害食品时有曝光,生猪“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等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链条上重要的一环,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规定,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监管链中,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即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承担源头把关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明确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过程是从农田到市场;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监管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监管体制与执法依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联合农业执法局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开展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主体监管,加强农产品例行监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我县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较好保障了全县初级农产品消费安全。

一、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从近年来开展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情况来看,我县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蔬菜监测合格率稳中有升,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检出率连续三年为零。目前大部分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都有了一定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日益规范,有机磷、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经营、使用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逐年好转,近几年来全县未发生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健全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

近年来,县农产品监管中心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在原23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增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明确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建立了多级监管网络。

在责任落实方面,按照局各科、站的职能,对职责范围、责任内容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和明确。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每年由局一把手与各科、站和街道乡镇农业科、办负责人签订工作责任书,落实监管任务。

(二)加强检验监测,提升监管实效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抓手,明确监测任务,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抓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为提高监测覆盖面和时效性,在江店梅山建立了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配置速测和自检设备,加强蔬菜的农残检测。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逐步推广建设。

(三)加强行政执法,强化源头监管

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组织开展了系列农业专项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整治活动。同时,在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高峰期间如夏、秋季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通过专项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引导农药、肥料等农资店建立连锁经营模式,实行规范经营,严厉打击销售经营高毒禁用农药和假劣农资行为,确保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统一印发农产品生产记录本分发到经营主体手中,规范农事操作的记载,并利用现场监管、技术培训等,加强督促指导,不断规范生产行为。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安全

近年来,县农林局积极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有机和绿色食品“三品”认证,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推广昆虫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初步构建了一套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安全标准体系,将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降低农残等措施具体化、规范化和简单化,使农户在生产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市场主体,发挥他们作为农业标准化推广的有效载体作用。目前已创建县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9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3.29万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利用网络、报纸等传播媒介和农技下乡等方法加强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贯彻活动,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为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效果,向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编印发放蔬菜种植生产基本知识、畜禽、水产养殖基本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等技术和宣传资料,做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同步宣传。针对产业基地实际和群众需求,重点开展科学种植养殖和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交叉的环节分工不明确

农产食品生产和消费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对食品的污染,造成农产品的不安全。实践中各行政机关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来进行分工,即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该规定虽然简单明确,但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形成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最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二)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界定还不够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哪些类型的标准和哪些级别的'标准,以及它们之间的适用原则,实际工作中参照标准不统一。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有很多农产品没有对应的检测标准,比如目前常用的杀菌剂腐霉利,经常检测到药物残留,但国家标准里没有相应的叶菜类蔬菜的残留标准,而只有茄果类蔬菜、黄瓜以及韭菜的残留标准,而这三者之间的标准值差距很大,很多时候叶菜检测结果参照茄果类蔬菜就是合格的,参照韭菜的标准就超标了,这给监管工作带来困惑。

(三)散户生产经营主体管理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违法行为有具体的规定,而对家庭散户生产中的违法行为缺乏约束机制。我县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很大一部分还是种植、养殖散户,而且外地人租地种养殖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员流动大,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此外,有一部分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实际上也是散户生产,根本做不到企业化生产的要求,其登记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需要,而是为了征用赔偿和银行抵押贷款使用。对于农产品生产散户,其数量多且相对弱势,在依法监管上存在监管难、处罚难、执行难的问题,需要法律法规方面制定相应细则。

(四)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不足

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量大面广,而我县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人员偏少,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应付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而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只是增挂牌子、明确职能,没有编制人员增加,很多监管职责没有落实到位。

农产品安全监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基层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常用的监管手段就是抽样监测,包括快速检测、定性检测以及定量检测。我县目前主要是快速定性检测,但是实验结果误差大,可能导致误判,损害被检测者的利益,难以全面评定农产品安全。而定量检测时间长,费用高,时效性不强,由于农产品的流通很快,等检测结果出来时农产品早已销售出去并可能已造成危害,检测结果往往只能作为事后警告或责任追究的依据。

另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只能查封、扣押,不能采取其他处理手段,而农产品很多都是鲜活产品,比如蔬菜,不及时处理就会烂掉,而生猪圈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以上这些经济损失或经费由谁来负担,在执法实践中都很难操作。

(五)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健全,质量问题追溯难

初级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的种类少,除了猪肉等个别农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外,许多初级农产品没有产地证明或未经质量检验便进入了市场。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水平还较低,市场准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加上来自我县区周边的河南、湖北农产品的涌入,对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销售的农产品来源更难监控,目前,我县虽然已经建立农产品之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但是还不能真正付诸实施,一些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标准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尤其对于那些散户生产、品牌市场知名度还不高、生产规模不大的农产品,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进行质量追溯以维护自身应有的权益。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的核心,需要有统一、权威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首先,要根据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包含的级别和种类,从而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其次,根据农产品标准的特点及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确定一个起草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主体,统一农产品的定义及检测标准;再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让这些标准家喻户晓、让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广泛采用。

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有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应该以清楚、合理、科学的职责分工为基础。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也是由多部门共同完成的。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多头管理,而在于部门之间是否有合理而明确的分工。而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恰恰就在于部门分工不明确,时常出现扯皮现象,食品安全管理中出现漏洞和脱节现象一再说明了这一点。必须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理顺管理体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真正实现“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3、创新监管执法联合执法手段

在法律法规中要明确快速检测可以作为执法的依据,最大限度防止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流向市场,保障公众的消费安全。农业监管部门与农业执法联合,针对市场监管出现的问题,查出一件,处理一件,这样针对检验结果能够及时、快速的杜绝问题农产品流入销售渠道。如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检;复检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申请者承担。

4、建立健全农产品责任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产品责任追溯制度,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上限,这样才能起到更大的威慑作用,从而更好地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

我国的农业尚不发达,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规模小和分散性强等特点,责任追溯难度较大。对农产品致人损害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之外,还需要规定一些免除责任的法定情形。可以更好地确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而且可以敦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而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产品信息的记录、收集,从而保障了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真正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产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7篇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产品质量信息

  • 产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7篇
  • 产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7篇94人关注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 ...[更多]

  • 产品质量调研报告(6篇)
  • 产品质量调研报告(6篇)73人关注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