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加强调研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08-17 07:01:17 查看人数:69

加强调研报告

第1篇 加强统计工作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作出在全党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统计部门一定要按照上级的总体部署,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化改革的真实内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开放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包容的心态、全局的观念、创新的举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正确客观评价统计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晴雨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但党政领导关心重视,老百姓也十分关注;不但关心统计结果,也关心统计过程;不但关心经济指标,也关注社会事业指标。,统计工作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任务越来越繁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统计工作中还有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还有不少影响统计整体功能充分发挥的薄弱环节,还有不少制约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困难和矛盾。可以说,统计事业进入了加快改革和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统计事业发展转型的矛盾凸现期,我们必须清醒的认清统计工作现状,更要准确把握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统计事业发展。

一是统计指标体系难以有效地全面反映科学发展的情况。现有统计体系和统计指标虽然不断优化调整,但步伐不快,仍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反映总量和速度的指标多、结构和效益指标少,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多、社会进步指标少,反映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少。

二是统计调查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对统计调查内容的时代性、客观性和可用性要求,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加强资源、能源、环境、服务业等统计,增加反映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统计等,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三是统计数据质量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调查对象呈现出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变动频繁、基础薄弱及对统计调查支持配合度下降等特点,瞒报、虚报统计数据现象时有发生,妨碍统计部门实事求是地进行统计,都给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搞准、搞实统计数据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是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计监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统计信息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不够,咨询建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统计依法行政和依法统计的力度不够。同时,缺乏有效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互为补充的部门统计机制尚未建立,都直接影响了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是统计部门自身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统计任务与统计力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基层统计力量不足、负担较重,部门统计力量分散、薄弱,统计工作的条件、环境、基础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

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科学发展观,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各项工作的行动指针。作为统计部门,更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统计体系,适应新时期对统计工作的要求。

二、在统计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央正确把握当前形势作出的准确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统计工作是认识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实施宏观调控、进行监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统计工作题中之义,要确立“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统计,科学统计促进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

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统计的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离不开统计数据的支撑;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需要统计数据的验证。统计工作与科学发展息息相关。但准确的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没有科学的统计,就会产生偏差,导致错误决策,会贻误大事。因此无论任何时候,统计部门都应当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和勇气。这个“不变”,指的是科学统计的理念不能变。尽管现在统计工作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干扰,面对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要始终坚持科学统计,要统计误差尽可能减小。

二是要确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固树立“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把为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统计部门的第一要务,转变服务观念,调优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按照更快、更新、更准的要求,全方位、多形式、高质量地开展统计服务。进一步在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进程和加强统计监测预警上做文章、下功夫。充分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统计部门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统计信息产品,扩大用户群体,满足用户需求,多出产品、多出精品。力求把针对性强、有纵横比较的统计信息及时提供给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强经济预警监测。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和谐建设、突出改善民生的要求,关注经济走势,跟踪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运行态势,关注突发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适时为区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现状判断准确、变化解释清楚、原因分析科学、建议合理可行的统计分析报告。要拓宽统计工作视野,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及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决策咨询信息。

三是要本着对历史、现实、未来负责的责任意识。要明确责任。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是推动发展的原动力。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敷衍推却之理。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岗位,岗位赋予责任。有责要有为,有为才有位。要常思量自己工作岗位的来之不易,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以此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左传》云:“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我们对待自己的职责,要像农夫耕种一样,白天干事晚上想事,一日三省,如履薄冰。要细化责任。“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细化才能问责。我们要把统计工作任务层层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乃至每一细微之处,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件件工作有着落的责任氛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惟其如此,才能提高我们的执行力,才能减少失误和避免缺位,工作才能更加科学严谨,更加富有成效。要落实责任。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把落实责任纳入重要日程,做到只争朝夕抓落实、提高水平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严格考核抓落实。要一切从工作实际出发,抓重点、抓关键、抓突破,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探寻思路举措,破解发展难题;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苦干实干,开拓创新,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

四是要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计部门必须创新统计方法。能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面、及时反映科学发展的情况;能不能在管理体制多元化的情况下排除干扰,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准确、客观地实施统计调查;能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抓住矛盾和问题的主流与本质,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经济发展的走势;能不能在宏观调控的措施下准确反映政策落实情况,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能不能真实反映“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实现程度等等,都是事关科学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大局、事关统计职能发挥、事关统计形象的大事,也是对统计部门把握和服务全局能力的严峻考验,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方法,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开展统计工作。

五是要反映百姓诉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意味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旨,就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__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统计部门在设计、调查、采集资料和统计分析的各个阶段,只有关注科学发展、关注和谐建设、关注改善民生,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切实帮助解决老百姓的现实利益问题,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全面小康,才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六是要充实统计服务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单纯依赖生产要素大量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可以加快经济规模扩张,但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资源、环境投入的代价就越大,增长的成本也就越高。过去,统计部门反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指标多,而反映生态文明的指标少。对此,统计部门必须加强对服务业、节能降耗、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统计,加强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统计,全面反映我区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成绩和问题。

三、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做好前工作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两个率先”的新目标,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宏观调控的新举措,都对统计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又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和第三全国经济普查的关键之年。新的形势下,统计工作职能重要,责任重大,作用突出。我们更应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风貌,立足本职,努力做好各项各项工作。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取得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新突破。这次普查,对我区统计调查体系的完善,以及统计部门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是一次重要检验,也是我们提高服务、健全体系的一次极好机遇。第三次经济普查已经全面启动,全区统计系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举全区统计之力,加快做好、做实普查经费落实、普查实施方案落实、普查业务培训、普查宣传发动、物资保障等工作。

二是在强化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和分析上取得新突破。统计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这项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还要化大力气做好,特别是在今年这个特殊、复杂的年份,做好统计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尤为重要。今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监测的职能作用,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的新情况和新趋势,密切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放缓、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出口增幅回落、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较大、对全局形势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地区及行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反应灵敏、全面客观、高能高效、上下贯通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以宏观眼光和国际视野,切实做好全年工业、投资、内外贸、物价等各项主要统计数据的分析评估,确保客观准确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时反映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力求把情况谈透彻、问题讲明白、趋势说清楚、建议提到位,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咨询依据。

三是在服务业和能源统计工作上取得新突破。要搞好服务业统计工作,难度有目共睹,众所周知。但形势又要求我们不得不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我们要有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组织,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争取设立专门机构,明确专门人员,充分行使政府综合统计职能,与部门统计形成合力,是推进服务业统计的有效途径。要本着查漏补缺的原则,发挥牵头作用,切实做好指导、协调工作,确保服务业发展情况得到准确和完整的反映。尤其是这次经济普查工作中,要把搞清、搞准、搞全服务业统计数据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实。

四是在统计法制和基层基础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发展统计事业,离不开统计法制作保障。当前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统计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更好地通过法律手段来加以引导、规范、保障和推动,我们要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在改善统计工作环境、维护统计工作秩序、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树立统计权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依法统计贯穿经济普查工作全过程,大张旗鼓地开展统计法制宣传,为经济普查营造良好氛围,动员各类普查对象积极参与普查,认真配合普查,自觉防止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努力从源头上把好数据质量关。要围绕统计中心工作,锁定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指标开展执法检查,既要查虚报,更要查瞒报和漏报,注重执法的针对性,努力提高执法效能,为经济普查,为统计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统计事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对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特别是源头数据质量至关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从统计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重心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在基层。要不断提高统计手段的现代化,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源头数据质量。各地要利用这次经济普查的有利时机,提高应用水平,加强乡镇联网、企业统计直报网络、统计数据在线处理和统计综合数据库等建设工作。

五是在队伍建设和强化考核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加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把计算机知识、统计业务培训、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放在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把那些能吃苦、想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人推到一线岗位、关键岗位,在实践中得到磨练、成长。继续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细化考核措施,通过考核,进一步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加大对乡镇的考核力度,把各项考核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乡镇统计工作水平,完善统计工作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从而全面促进统计工作的开展。

第2篇 加强和改进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优秀调研报告模板

民生档案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县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加强和改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民生档案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于3-4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民生档案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我县的民生档案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包括:下岗职工档案、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档案、再就业档案、低保档案、残疾人档案、社会救助档案、婚姻档案、退伍军人档案、土地承包(延包)和流转档案、失地农民档案、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城镇居民医保档案、独生子女档案、公民出生档案、移民档案、房产档案、公证档案、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地籍档案、林权档案等近50种。近几年,我县的民生档案种类、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涉及社会管理方方面面和诸多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这些民生档案具有重要的原始性、基础性、凭证性特征,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部分涉民单位档案管理较规范。部分涉民单位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库房配有防火、防盗、防光设备,配有档案柜等档案基本设施,有的还安装了档案密集架等。建立了以单位分管领导为主的档案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本单位的档案做到有人专门负责收集、管理。

(三)民生档案查询率高,社会效益好。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不断推出,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查阅需求越来越大,民生档案的查询率越来越高,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据统计,全县涉民部门已为多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发放小额贷款842万元,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640人次。特别是县档案馆为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查阅移民档案、集体企业档案等工作,为县里争取了上级政策补助资金逾千万元。

二、我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民生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加以改进和加强。

(一)多数涉民单位的民生档案管理较为混乱。有的部门档案管理分工不明确,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明,流动性大,对下属单位(股室)的监督指导不到位。有的乡镇、县直单位只注重文书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和移交进馆,而对专业档案(也就是涉民档案)则很少有进行整理归档的,造成大多数涉民单位的民生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有的乡镇、县直单位的民生档案资料不仅没有交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留存在有关的股室或乡镇七所八站保管,而且长期以来没有进行整理归档,零零散散地随处堆放,处于无序管理或失管状态。有的单位随意借阅,不履行借阅手续,遗失现象较为严重。如:10月份以前的婚姻档案由乡(镇)登记、保管,造成丢失损毁现象;10月份以后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对全县婚姻档案进行了集中收集、整理,但是,10月份以前的婚姻档案资料只是散件。调查发现,全县70多个国有(集体)转制企业的档案都还留存在主管部门或是各自企业,只有原县化肥厂的档案整理较好,其余企业的档案都没有进行整理归档。有的甚至把档案资料作为废纸卖掉或烧掉,有的企业已经找不到一份档案,全部遗失了。

(二)部分单位不愿移交到期民生档案,安全保管无保障。一是个别涉民单位档案法治观念不强,以平时业务工作要经常查阅为由,不愿意把到期的民生档案移交给县档案馆。二是部分单位、乡镇的档案室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有的甚至还在各自业务部门(股、室)保管,很容易造成流失;三是有的单位因受人员、技术、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使档案无法得到安全有效的保管。

(三)民生档案资源管理分散,不利于资源共享。民生档案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应为社会所用。民生档案涉及面广,形成的主体多而复杂,致使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不同的部门,因而形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群众查阅利用很不方便,民生档案的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如房产地产档案、公积金档案、各类社保档案、婚姻档案、学籍档案、出生档案、户口迁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等都由各形成部门自我保管,比较分散,而民众又往往直接到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结果难以查到所需档案,这就给广大民众查阅民生档案带来了一定的不便,难以使民生档案资源真正为社会所用。

三、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档案法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民生档案意识。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民生档案意识,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杂志及档案信息网等宣传媒体,宣传民生档案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信息,使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要依托档案教育培训平台,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中,引入民生档案的内容,大力宣传民生档案工作,整体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民生档案意识。

(二)抓好民生档案的源头管理,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民生档案来源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内容丰富多样,而要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既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支持与配合。一是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将民生档案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县直及驻县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二是从源头上抓好民生档案的管理。要从产生民生档案单位的建档工作抓起,切实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项工作,县档案局应本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密切关注民生工作的热点,提前介入对民生档案的指导,及时帮助各有关单位建立完善民生档案,特别要加强对新领域民生档案工作的管理,以推进民生领域建档工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三是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各乡(镇)、县直及驻县单位要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宜选择责任心强,工作细致,有耐心,服务意识较强的人员担任,并确保人员相对稳定。要按标准设立综合档案室,添置档案保管设备。乡(镇)的民政所、农经站、国土所、财政所、统计办、林管站、计生办、农医办、中小学、派出所等十个站所的档案由主管部门综合档案室归口管理;其它站所及行政村的档案,根据档案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乡(镇)综合档案室负责管理。四是县档案局要指导和规范涉民部门制定民生档案归档范围、分类大纲和保管期限等相关的业务标准,规范民生档案管理的归属与流向,健全民生档案监管长效机制。

(三)整合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形成“大档案”格局。针对民生档案资源分散保存于各部门,给民众利用带来不便的客观情况,必须整合全县民生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接收、寄存、代管等多种形式,把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全县民生档案集中到县档案馆收藏保管。一是加大接收、征集力度。各有关单位形成的民生档案在本部门保存一定的期限后,应依法向县档案馆移交到期档案。逐步将全县范围内婚姻、公证、房产、林权、地籍、移民、土地承包、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管理等关系社会管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的民生档案全面完整地接收进县档案馆,从而形成“大档案”格局,实行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实现民众利益保障的最大化。二是加强对濒危民生档案的抢救、保护和整合。全县国有(集体)转制企业档案濒临损毁,转制企业档案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和妥善处置,如果档案缺失,将给他们的养老保险、退休等手续的办理带来麻烦,将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婚姻档案也面临散失,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

(四)加强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档案查阅利用平台。一是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民生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县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全县建立互联互通的民生档案数据库网络体系;二是县档案局要在丰富馆藏民生档案的基础上,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集中力量,优先编制各种专题目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建立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的平台,满足民众查档利用需求,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快捷方便的目标。

(五)加大民生档案管理资金投入,保障档案工作需要。一是建议县政府加大民生档案工作的投入,根据《赣州市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将档案局(馆)的档案保护费、档案征集费和档案宣传教育费列入财政预算,并给予档案现代化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财力支持,从而确保民生档案工作需要。二是乡(镇)、县直和驻县各单位应该保障档案工作经费,落实档案管理人员岗位津贴,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快新建县档案馆项目建设。目前,县档案馆地处地下室,非常潮湿,存在安全隐患,库容已经饱和,也达不到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应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尽早开工,尽早竣工,以适应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的需要。四是严格收费标准。县档案局(馆)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按收费标准收取,实行收支二条线管理。

(六)加大民生档案工作监管力度,推进依法治档进程。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民生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使民生档案既能得到齐全收集、规范整理和安全保管,又能实现有效利用。一是依法监管。加强法规政策监管力度,要经常对乡镇、县直和驻县单位的档案进行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和案件。加强业务监管,要对涉民部门的档案业务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使我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二是加强检查。要建立民生档案工作年度检查制度,结合归档文件验收和年度考核工作,对民生档案的归档情况、管理状况和开放利用工作进行检查,并不定期的开展民生档案专项检查,把检查结果作为档案工作评先创优的依据。

第3篇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调研报告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重点和难点

1.基层领导对农村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农村的基层领导对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比较重视,但往往是注重一时的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忽视环境保护,认为农村的天地广阔,有点污染没关系。

2.环境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重滞后。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现行的监管体系,农村几乎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职能部门各自为阵,没有全面形成衔接协调的执法管理网络。同时环保部门管理人员不足,装备器材落后,乡镇一级环保几乎空白。农村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就是有些新建的中心村,由于受条件限制,也不可避免在存在污水横流,垃圾乱堆,蚊蝇满天飞的景象。

3.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差。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更改,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在农村调研时,指着门前、路边的垃圾、到处乱扔的塑料袋,问村民:“你们就看着这样脏,也不管吗?”村民的答复几乎都是“我们农村就是这样子的”。滥施滥用农药化肥、随意丢弃生产生活废弃物等行为,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被污染,再加上农村垃圾没有进行专门处理,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县、乡、村层面坚持主要领导自亲抓,负总责,积极为整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抓整治重点,既要解决“浅层次”问题,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从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场镇街道、市场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抓好背街小巷,居发院落卫生设施规划建设,以点带面推进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要加强论监督和宣传,普及农村生态环保知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良好氛围。一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举办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画,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

三是要直面现实,找准差距,抓关键环节。乡镇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主要是治理“五乱”即乱丢乱吐、乱停乱放、乱摆乱卖、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覆盖面大,触及千家万户,涉及街道小巷,要真正把这项这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居民素质,从而实现群众素质大提升,发展环境大优化。通过不断基础工作,强化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群众真正参与到城乡环综合治理工作中来。

第4篇 最新江西省人大调研报告指出须加强专利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江西推出《关于鼓励省属独立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试点办法》,在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了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自主选择权,并指出科研院所处置成果收益无须审批。

“随着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知识产权工作将越来越重要,专利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法制日报》记者从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去年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高院和省知识产权局组成专题调研组,历时8个月对《江西省专利促进条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该条例自__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全省知识产权事业步入快速上升时期。特别是近两年来,各项数据指标快速上移,工作成效显著。但由于工作基础较为薄弱,江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在全国还相对落后,与四川、广西等兄弟省份相比,在经费投入、体系建设、转化运用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五年来专利数量稳步增长

据统计数字显示,截至__年12月,江西累计申请专利86644件。其中全省1985年至__年24年间总共申请专利36044件,__年至__年5年累计申请专利达50600件,是前者申请量的1.4倍,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34.2%。

__年全省专利各项数据继续稳步增长,截至9月已逼近__年全年水平,其中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和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了专利技术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该省先后有南昌、新余、景德镇、上饶、鹰潭被国家局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经过两年的示范创建期,南昌市和新余市分别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此外,该省还开展了多层面的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联动”试点示范工作体系。

通过试点示范,知识产权制度被引入试点单位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很强的推动作用。初步估计,全省有40%的发明专利、30%的实用新型专利和15%的外观设计专利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运用,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提升了企业和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创新驱动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实施。

“该条例的出台,为我省专利行政执法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专利行政保护力度得到不断加强,严肃查处了一批知识产权侵权和假冒等违法行为。”江西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__年__年全省专利行政执法案件量为587件。

过半数企业没申请过专利

调研报告指出,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实施的程度较高,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截至__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自有专利技术3347项,占企业专利拥有量的71.4%。

“__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累计投入30亿元,平均累计投入为740万元;专利累计收益313亿元,平均累计收益为7828万元,其中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有限公司专利累计收益达136.5亿元。”江西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高新技术企业以全省专利累计投入6.48%的占比,获得了占全省企业专利累计收益58.07%的收益,专利投入产出比高达1:10.43,是全省企业投入产出比的10倍,专利产业化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但通过调研发现,截至目前全省仍有过半数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或获得授权专利。”江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负责人表示,__年江西企业申请专利7480件,仅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44.2%,而发达国家80%的专利申请多来自于企业。

调研报告认为,企业整体上对专利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专利管理制度多数还未形成体系,有的形同虚设;多数企业没有专美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人员,即使在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只是产权管理工作也多事由其他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兼管,难以适应专利工作发展的形式需要,企业还未真正成为专利创造主体。

目前全省专利服务能力弱

“我省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少,经费投入不足,行政管理体系、执法保护的服务体系不健全,整个专利工作基础薄弱。”调研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__年专利申请量全国排名第21位,仅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1.07%,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垫底。

相关数据显示,江西省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比例较少,专利质量亟待提高。现有的大量专利被束之高阁,专利转化率低,转换运用太少。无效专利造成了创新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要重视有效专利的累积,特别是高度重视对全省涉及行业、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核心专利技术的广泛应用,避免专利的沉淀。

调研报告认为,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对专利管理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专利管理工作实践表明,专利事业的良好发展,需保证专利工作经费投入不低于整个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的10%。

与此同时,加大执法维权体系建设,必须参照外省的做法,成立江西省专利行政执法总队,整合执法资源,以改变执法人员匮乏、执法能力不足的现状。目前,要保把省、市、县三级执法体系建立起来,必须保证每个知识产权局有三名专利行政执法人员。建议五年内,在全省设区市法院把知识产权审判法庭建立起来。

调研报告强调,专利服务水平的高低制约着专利事业总体发展水平,是挖掘专利数量,提升专利质量的重要保障,影响着专利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等专利工作各个环节。江西专利服务能力弱,必须大力加强专利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涵盖专利信息服务、代理、交易、转化、评估等领域的比较完整的专利服务体系。

第5篇 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发挥财政职能、构建和谐财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富庶魅力和谐新徽县建设步伐,对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日益繁重的财政任务,如何以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破解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徽县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财政局党支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的同时,把全面提升财政人员素质作为财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方位、分层次、多举措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为圆满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深入调研,我认为主要呈现出三个亮点:

一是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加强。全县财政系统始终坚持把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团结干事、党内两个《条例》、两个“务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放思想大讨论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各项教育活动,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使“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扎根于每个财政干部的头脑,广大财政干部职工普遍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荣辱观。主要体现在日常财政管理服务之中,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引导财政干部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良的服务,使财政干部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更加强烈。

二是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学历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全县财政系统重点组织开展了“争先创优”、“五讲五个一”和“五型机关”创建等各项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财政干部队伍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了学习型财政机关建设,为我们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县局到局属各部门及乡镇财政所,高度重视财政干部学历教育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加大了财政干部的学历教育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全县财政系统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干部总数76%,与__年的48.7%相比,增加了27.3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财政干部的依法理财水平更高,执行财政政策刚性更强,各项财政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

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推进。从__年以来,在基层财政所和县局各股室推行双向选择和异地交流制度。通过开展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进一步整合了人力资源,逐步优化了中层管理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增强了财政干部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形势喜人,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干部交流难、职务晋升难,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有待加强。近年来,由于财政部门注重业务工作的因素较重,党委、政府选拔使用干部时,很少考虑财政干部,加之财政系统领导职数有限,部分所长和股长长期担任同一职务,据统计,当前财政系统股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5岁,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7岁,中层以上干部年龄偏大,许多懂经济、善管理、有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不能得到选拔任用。随着干部任用年轻化和时间的推移,这一矛盾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由于职数限制职务得不到晋升。财政内部干部轮岗交流少,有的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没有动过,容易出现工作上没有新动力、按老经验办事、坐等提拔、不思进取的现象;部分财政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忙闲不均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受人事体制的制约,人才流动在客观上受到较大限制,在观念上也存在不愿意到事业单位的想法;对轮岗工作的作用认识不够,轮岗没有形成制度化,还存在轮岗多了影响工作的担心;人才激励和奖惩机制还不够有效,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干部“下”与“出”的通道还不够通畅。

第6篇 关于加强夜排档管理的调研报告

夜排档素有“马路食堂”之称,由于夜市实惠方便,一直被市民所广泛接受,但其占道经营、食品卫生、油烟扰民及经营之后产生的垃圾和各种脏、乱、差的现象屡屡发生,既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又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已成为城管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现状分析

目前我市城区内设有多个夜间临时设摊疏导点,主要位于新华路与人民路路口的国税局门口、建国路与人民路口的工商银行门口、环城东路商业文化广场门口、新华路与环城北路路口靠大润发一侧、环城北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东北侧等处。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一户一摊位原则向四十余位经营户发放了“平湖市城区夜间临时摊位占道证”,要求各设摊户按规定时间、地点、规模带证设摊。按各经营户的经营种类可分成两类:小炒型、小吃型。

小炒型:一般在人行道上摆出座椅用来招揽顾客。这类夜排档主营炒菜,各种配菜分门别类用保鲜膜封好,喜欢吃什么东西,摊主马上下锅帮你炒好送上,特点是直观,新鲜,量大,特别适合深夜下班人员和单身青年。

小吃型:主要是在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摊。市城管执法局对其有长期的管理,一般一个固定位子一个摊位,夜排档相互之间也互相默认,以一辆手推车为主,经营范围包括烧烤,打包的各种凉面、馄饨等。由于其针对的顾客群比较固定,所以喜欢夜生活和晚班下班的人为主,受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大,即使下大雨还是撑着帐篷或遮阳伞设摊。

二、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一)从业人员与城管执法部门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冲突

目前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不少的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相关技能进行就业,基本就靠做夜排档生意为生,而城管执法部门又是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双方存在着一定对立和冲突。在不少的夜排档集中整治的过程中,不易管理。尤其是一些夜排档摊主都是来自外地同一地方,极其容易拉帮结派,更加不利于执法部门开展执法工作。

(二)周边市民与夜排档之间存在矛盾

夜排档的存在,一方面确实给当地的居民、百姓提供了某些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交通阻塞、垃圾成堆、污染环境、油烟味重等负面影响。夜排档经营旺季时,当老百姓正常生活受到其影响时便进行投诉,因此投诉管理工作比较难做。

(三)夜排档与夜排档之间的竞争激烈

随着辖区内某些路段人流量的加大,一些临时疏导点的夜排档经营户也会增多,同时也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夜排档经营户之间竞争压力变大,不少关于夜排档的投诉都是源于各经营户之间的恶性竞争。

(四)夜排档反复回潮,造成执法整治效果不佳

对于辖区内的各类夜排档经营现象,各地城管部门也经常联同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整治,但是一般对夜排档摊主进行的多次宣传教育,对方往往置若罔闻,造成很多夜排档旧地重来,我行我素,难以管理。

三、管理对策

(一)加强合理疏导。对不同地段的夜排档经营状况采取差异化管理模式比较适合辖区的城市环境管理,对于城区重点路段上的夜排档,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集中整治,让重点路段上的夜排档撤离到重点路段以外,适当地充许在非重点路段或郊区路段临时设点,以维持这些人的生计。

(二)加强与各夜排档经营户之间的沟通交流。由于夜排档经营同行之间竞争激烈,相互投诉现象屡见不鲜,重要路段上居住的老百姓关于夜排档的投诉较多,应加强与各经营户主沟通交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同时,市城管执法局可适当开展市民课堂、大走访等活动,让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更加深入人心。

(三)及时登记、跟踪了解夜排档信息。对于辖区内的夜排档进行分类分时登记造册,对于新出现的夜排档要及时地登记信息,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宣传,加强合理疏导,以“户籍化”管理模式规范长效化管理。

第7篇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____年__月下旬至__月上旬,镇党委、政府组成专门调研组走访了__个行政村,并邀请部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家等有识之士,召开了__个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镇群众工作的现实状况,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

(一)从群众的角度来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

2、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当中,还有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3、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突出。从直接原因看,一般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征收征用、环境污染、“两违拆除”、涉法涉诉、垃圾设施选址、生产交通事故、非法采矿、离任村主干部社保等方面。如东莲村土地征用;东坑村垃圾中转站选址建设;__村、__村、__村非法采矿;历届离任村主干社保等引发群体性矛盾。一般是多种矛盾交织,处置难度大。一些群众要求的合理性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总体上属于改革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但又往往与历史遗留问题相交织,处置工作的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二)从干部的角度来看

当前,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宗旨观念不牢,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这些都导致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群众工作中未能发挥强大的先锋作用,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甚至变成了“弱势群体”。

二、近年来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一是镇、村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努力成为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二是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经验,深刻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和完善干部挂村锻炼、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等举措,目前全镇__个村均安排1名镇挂村领导,__名以上的驻村干部,有12个村选派1名村官任职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

(二)自觉紧密联系群众,打牢群众工作基层基础

一是严格执行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结合各自分工,建立村、企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联系点,多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中交朋友。镇、村领导干部入户访视每月不少于__次,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实情,问计于民;访贫问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并书写民情日记。镇党委、政府不定期对镇村干部的民情日记进行抽查,促进其制度落实。在重大节日、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领导干部主动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镇、村每月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坚持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妥善处理。信访反映的重要问题,领导干部亲自处理。实行领导包案和带案下访制度。三是运用网络、基层党建手机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研究办理并予以回复。有计划地安排领导干部与群众交流。

(三)充分发扬民主权利,促进群众工作制度完善

一是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扎实推进村民自治,认真落实基层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机关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现在全镇__个村都设有党务村务公开栏,并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顺应了民意,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二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法规、重大决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等,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和向社会公示等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认真吸纳,反对意见较多或意见分歧较大的,予以慎重决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收费等领域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政策调整,均举行听证会,充分考虑、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谁决策谁负责,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目前全镇__个村能按“四议二公开”工作法作出议事决策,每个村每年至少召开__次以上民主决策听证会,并通过座谈会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设村里各项社会经济事业。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倾斜、向村里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认真实施民生工程,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财力增长,逐步扩展民生工程实施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努力满足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认真宣传、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逐步增加民生指标在各类综合性考核中的权重。

(四)及时排解矛盾纠纷,加强群众思想教育疏导。

一是认真解决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领域突出问题。坚决制止和纠正“两违”行为。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操作原则。加强对被征地、拆迁户思想、生活、要求等情况的摸排,妥善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是镇、村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安排。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组织集中排查。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分工,对排查工作亲自部署,对排查出的问题亲自分析研究,亲自推动化解。镇村召开联调会议,协调解决复杂矛盾纠纷。加强群体性事件源头预防,完善应急预案,事件发生时镇、村负责人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根据事件发展果断迅速平息事态,并及时上报情况。三是加强群众思想教育疏导。镇、村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开展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健全合理诉求表达机制,引导群众自觉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行政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渠道解决矛盾纠纷。重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思想教育实效。

三、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

一是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财政可投入公益、公共事业的力量相当有限,群众的期望远远高于政府的公益投入。二是干部公信力下降,主观上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工作不在状态,一些村落群众不信任干部,村级干部关系复杂,工作能力不强;客观上我们的村干部待遇低,工作任务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也影响了群众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滞后,农民观念陈旧,村级干部工作能力、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做群众工作缺乏创新思维等,群众信访不信法。四是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体制有待完善,镇、村干部应讲真话,讲实话,反映实情,要用换位思维创新农村群众工作。

四、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创新方式方法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跳出惯性思维和固有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新时期群众的工作的实效性。

适应形势发展,科学确定群众工作能力目标。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具备以下五种群众工作能力:一是民主决策能力。决策前,深入实际,深入基屋,深入群众,摸透民情。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把决策的过程变成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二是执行政策的能力。要大力宣传、坚决贯彻党在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三是科学发展的能力。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处理群众工作中的复杂矛盾和问题。五是依法行政能力。要把依法行政的观念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坚持运用法律的手段,管理经济工作和社会事务。

搭建载体平台,探索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实现途径。一是在系统培训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通过提高其整体素质来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二是在实践锻炼中提高群从工作的能力。要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到基层挂职、上下级之间双向挂职等制度,让党员干部在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接受锻炼,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创造条件让党员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事情改起,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开力和实效性。二是要把依法办事与带着感情做工作结合起来。在坚持依法办事的同时,应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要求群众做的事,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把国家的法律、政策向群众讲清楚,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三是要把宣传发动与示范引导结合起来。做好群众工作,既要有充分的宣传发动,又要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四是要把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同时,还要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特点,分层分类做好联系、宣传、教育、团结群众的工作,帮助广大群众提高觉悟。

(二)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形成工作合力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构建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网络。

加强组织建设,为群众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二是发挥群团组织的助手作用。我国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是一个涵盖全民的庞大网络。特别是组织系统一直延伸至企事业和城乡基层单位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是在群众中有重大影响的组织和团体。这些群众组织和团体都有固定的联系群体,有独特的工作方法,其组织活动较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组织和团体的领导,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大胆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发挥新型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各类新型社团、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等新型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民间性、自律性、自愿性格特点。它能在政府和社会、政府和个人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发挥社会稳定安全阀和缓冲的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为群众工作提供人才保障。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工作主体战斗力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群众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一是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事业的实践主体,党的群众工作要靠广大党员共同去做。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必须把加强党员管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基本前提,使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二是大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在党的群众工作中起着重要的表率作用,他们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党的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着领导干部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进而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要抓好领导干部的选择拔任用,抓好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把开展群众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内容。三是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使他们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做群众工作的知识、制度和方法,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群众工作的理念,使他们真正担负起做好群众工作的历史重任,成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生力量。四是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事事都靠干部去做是不现实的,必须善于发挥广大群众的能动性,尤其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志愿者队伍,让他们参与到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伟大实践中。

(三)以健全制度为手段,建立群众工作长效机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证群众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经常化,使党的各项群众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相吻合,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利益和民意表达机制。一是要制定民意表达的规章制度,保证人民群众能及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二是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民意调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所怨。三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通报制度,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渠道;使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递。

建立健全群众工作决策保障机制。要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制度。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对于决策的事项、方式、过程和结果,都要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开,以利于集思广益和群众监督。要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防止出现决策失误,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失误。

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要建立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和利益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主要以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待群众,化解冲突,解决问题。对因官瞭主义、徇私枉法造成群体性事件、带来严重后果的领导干部,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三个保障体系:一是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等问题,重点是提供信息服务;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三是社会救助体系,重点是解决好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建立健全群众工作评价机制。一要区分评价的层次,主要包括对党的整体、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员的群众工作质量和能力的评价。二要制定评价的原则和标准,最主要的标准应是群众满意、党群关系密切、社会和谐等。三要扩大群众工作绩效评价的主体,最重要的是要把群众工作的对象纳入评估主体范畴,把整体性群众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交由人民群众进行评判。同时,还要发挥媒体、非政府研究机构等组织的评价作用。

第8篇 加强司法宣传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司法宣传工作调研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加强司法宣传工作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宣传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表达政治主张、维护自身政权的重要工具。由于我国几千年的“人治”所带来的影响,社会的法治和大众的法治理念尚处在萌芽阶段。如果我们不知晓或者不善于运用宣传手段来表述自己的理念和传递法律的精神内核,那么社会和公众对于现行法律将盲目无从,随之对法院的抱怨和对法官公正性的斥疑将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将是缠诉、上访等问题所导致重复劳动的成倍增长。我们必须加大司法宣传力度,才能实现公正与效率主旨。那么,当前法院的司法宣传工作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加强司法宣传工作,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在基层法院的从事宣传工作的经验,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一、当前法院司法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一)司法宣传制度规范中的缺失。一是现有宣传工作制度中仅有统一原则规定,具体报道的尺度范围则由各法院自行掌握,这使法院宣传工作因宣传人员能力的.差别而在总体上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二是为促进法院宣传工作而订立的考评机制,若不能合理设计考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引导干警对司法宣传的方向、内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干警很可能为争先创优等因素刺激,片面追求上稿率,从而增加消息报道,减少深度报道;为迎合媒体和观众需要而增加个案报道,减少教育普法,结果可能反而使法院宣传工作偏离宗旨,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司法宣传内容的局限性与狭隘化。由于新闻媒体在报道内容方面越来越重视观众需求和广告客户的需要,而法院进行司法宣传的众多内容中,只有对各类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才可能吸引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体关注,促使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这使法院司法宣传的范围和内容受到局限,而逐渐变得狭隘。同时媒体还为了在有限版面内尽可能多地刊载广告,不断缩减其他版面,使得在司法宣传报道中300字以下的消息报道日渐成为主流,而一些深度报道,尤其是与法院改革、建设有关的一些大型宣传报道缺乏发表的场所,这与当前法院的宣传总体趋势和目标相背离。

(三)法院与新闻单位之间缺乏互动监督。法院有权有责对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进行审查监督,它与新闻舆论监督在实践中构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但法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滞后。部分法院宣传工作未能及时适应媒体变化和新闻需要,并进行应对调整,从而影响了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的力度。

二、加强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范进行法院司法宣传工作。根据新闻宣传具有的灵活性特征,在制定统一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工作纪律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各法院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上级部门在下达关于法院宣传原则性规定的同时,可以标注说明或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同时就现有考评机制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订,以促进司法宣传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重视司法宣传的人才培养。从事宣传工作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辛苦活,需要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付出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牺牲很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所以各法院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鼓励大家多做宣传工作,并对宣传工作突出的干部加以提拔使用。

(三)努力提高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的质量和层次。当前法院宣传工作要顺应政法新闻需求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方法,树立精品意识,加大报道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法院宣传报道的质量和层次。如在报道内容受限的不利条件下,法院可以案件审判为载体,深入浅出地阐释法律的含义、理论和道理,同时结合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改革作进一步的宣传,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也可以在捕捉新闻点、遣词用语、报道技巧等方面加以改进,满足媒体报道和受众心理需要,能够为其所接纳。

(四)法院应与新闻单位进行广泛的联系合作。一方面法院应转变被动的工作作风,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络,建立稳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通过联系和交流,促进双方对一段时期的政法新闻宣传重点或某一方面问题达成共识,以把握好新闻宣传尺度,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还可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媒体联合开设专栏报道等方式,经常性介绍法院的工作重点,发布重大、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组织好法院的重点报道和日常性的报道工作。另一方面,法院也要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单位的正确意见要认真听取、及时纠正,从而促进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第9篇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调研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最近,我们就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狠抓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各级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就全市干部队伍状况来讲,总体上是好的,是坚强团结的、有凝聚力、战斗力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近年来,#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全市干部队伍学习理论的风气日趋浓厚。特别是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讲求” 等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党性意识、大局意识得到加强,能够在思想上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各级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有较强的组织观念,自觉做到“四个服从”。特别是通过前一阶段的民主集中制教育活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意识进一步增强,能够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形成整体合力。

三是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基本能够做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查实情、摸实底、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了二十件大事实事,大部分乡镇和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四是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市委从自身做起,认真抓好自身建设,展示了新班子的新作风、新面貌、新形象,影响和带动了全市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各级班子坚持把干好工作、成就事业、造福群众作为根本目标,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发展凝聚人心,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广大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初步形成了同心协力干事业,和舟共济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但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我市干部队伍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素质有待提高。不少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全市的学习氛围还不浓厚。大部分单位虽然有学习制度,但坚持不经常,效果不理想,有流于形式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埋头于具体工作,不注重读书看报,更新知识,思想老化、知识老化。

一些干部领导市场经济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独挡一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领导能力、工作水平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二是结构有待优化。一些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较少,特别是任正职的年轻干部偏少,没有形成十分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干部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逐年上升,但高层次人才少,特别是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干部更少;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现代管理、财政金融、外经外贸、法律和高科技专业人员偏少。

同时,还存在干部经历结构单一的问题,一些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或一个部门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不能及时交流和轮岗,因而容易产生惰性,形成思维定势,工作难以创新。三是思想不够解放。主要表现是:思想僵化,唯书唯上,凡事找依据、等上面、看外边,文件没说的不敢说,外地没干的不敢干;政治迟钝,行动疲沓,对政策研究不透彻,形势分析不准确;不能将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效结合,照抄照搬,死板教条,灵活运用,创造性工作不够,求稳怕乱,宁左勿右,不敢创新,怕出乱子,怕担责任;因循守旧,墨守陈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市场竞争能力差,市场运作能力差。

四是精神不够振奋。面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干部束手无策,产生畏难情绪;有的班子工作上没招数、没突破,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责任心差;有的班子争先意识差,没有负重前进、知难而上的精神状态,没有争一流、争上游,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工作魄力;有的班子工作标准低,比待遇不比奉献,比条件不比贡献,艰苦不奋斗,落后不争先,稍有成绩,便沾沾自喜,自满自足。五是作风有待改进。

少数领导干部片面认为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遇事喜欢讲排场、摆阔气,做事大手大脚;一些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差,不能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以权谋利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干部对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浅、关系越来越淡,深入基层少、深入群众少、调查研究少,不能为老百姓切切实实地办一些好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有的干部在工作上不愿、不敢甚至不会抓落实,说的多,做的少,安排多,落实少,致使一些工作迟迟没有明显进展。

第10篇 加强协调警员管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路里程越来越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加剧了道路里程不断增加和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这就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势在必行。虽然科技强警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一些实际工作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区实际操作完成。仅靠现有的警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因此,协警员的作用就显而易见的体现出来,而如何加强协警员管理已经成为交警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浅谈一下加强协警员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公安交警队伍管理现状

当前,交警队伍警力不足的现象非常突出,笔者在走访中得知,一些基层大队有执法资格的民警只有20多人,包括工勤人员也不过50多人。并且在这一部分人当中年龄偏高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十几年单位没有分配人了。因此,也就产生了民警年龄偏高这一现象。就拿笔者所在的__市交警支队陵县大队来说,警力严重不足,而陵县的道路总里程包括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路和村村通公路却达到了2300多公里。道路里程长,警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这和公安部有关规定每五公里道路一位民警的要求相差很远,如何让解决这一矛盾已经成为交警部门的难题。因此,很多基层交警队伍就只能靠招聘协警人员来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知道,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力度开展科技强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队伍的执法和管理水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区域限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道路实际状况等问题,很多地方还不能达到要求。再说,很多管理工作需要民警现场去实际操作,仅凭科技强警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招聘协警员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虽然协警员没有执法资格,但是,他们在民警的带领下可以开展一些不是执法行为的工作,减少民警的工作量,使民警从繁重的管理工作中得到缓解,增加有效警力。

二、协警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协警作为交警队伍的编外人员,通过努力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有的地方在警力非常不足的状况下,使用协警员执法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事情。因此,加强协警队伍的管理更加重要。首先,我们对协警员的思想状态进行一下分析,从中可以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防止在协警员的使用上出现问题,给公安交警队伍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协警员存在不稳定思想。作为协警员,由于其工作性质是临时性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思想不稳定现象,认为自己不过是临时工,只要在工作上能说得过去就行,工作不扎实,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这样,对于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二)付出和投入不成正比。在实际工作中,协警员由于其本身用工性质是临时人员,虽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但是,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收入上和正式民警相差很多,投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因此,这样就会造成协警员心理上的不平衡,工作起来就可能不真正竭尽全力。

(三)把这里当成一个跳板。有一些人当协警员还有一种想法,就是把这里当成一种跳板,在这里先暂时过渡一下,然后,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很多协警员不能从事执法活动,而是从事的技术性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工作的业务能手,如果时机成熟,很可能就会离开这里另谋出路。长此下去就会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ne_tpage]

(四)工作方式不对,容易在工作中造成不利影响。一些协警员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悉,基础能力差,工作起来随意性大,特别是一些在路面上从事管理的人员,态度粗暴,形象不好,很容易在工作中和群众发生矛盾。这样就会影响交警队伍的形象。

三、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目前,协警队伍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是一种辅助力量,需要引起交警部门领导足够的重视。__市交警支队陵县大队在协警队伍的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经验,大队共有协警员近百名,他们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极大的推动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具体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把住招录关。根据本地实际和道路交通管理队伍的现状,大队从本地招收协警员,协助交警从事各种工作。为确保协警员队伍的高素质,大队认真抓好招录环节,从招录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技术能力、人品等方面都严格进行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录入。他们从社会上招录复员退伍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有实际应用技术的人员等等,采取综合考试的方式,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达到符合条件才能录用。

(二)把好培训关。

为确保协警员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大队积极做好协警的教育培训,采取培训上岗的措施,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政治、业务、岗位技能等实际应用知识,聘请专业律师结合交警工作实际,进行法律法规讲座,不断提高协警人员的整体素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的人员继续学习,直到合格为止方能上岗。

(三)把好竞争激励关。为鼓励广大协警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推进协警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大队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把好竞争激励关,为此,大队每半年进行一次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以及政治业务考核。同时,采取单位领导和民警投票的方式进行考评,对于前十名在原来的基础上予以提高工资的待遇,对于后十名保基本工资。经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协警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把好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关。大队领导一班人深知,要发动协警员的积极性,必须要做到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认真加强对协警员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各种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加强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从优待警的工作。为此,大队为全体协警员加入了劳动保险,大小额医疗保险等,同时,在政治、奖励等方面也给与了很高的待遇,使广大协警员感受到大队的关怀和照顾,增加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强协警员队伍管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第11篇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当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同样处于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才资源是决定审计工作发展水平的战略因素。近年来,市审计局坚持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方面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实践

我局根据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审计队伍建设当作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成效明显。一是年龄结构明显优化。现全局审计干部编制90人,实有80人,平均年龄41.3岁。其中:35岁以下24人,占30%;36-45岁32人,占40%;46岁以上24人,占30%。二是学历层次明显提升。研究生6人,占7.5%;本科生58人,占72.5%;大专生14人,占17.5%;中专和高中生2人,占2.5%。三是专业结构明显改善。具有高级职称的20人,占25%;具有中级职称的52人,占65%;已有51人通过ao认证考试,占一线审计人员的80%以上;16人通过全国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考试,占审计干部的20%。四是整体素质明显增强。近年来,我局先后荣获“江苏省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市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市文明机关”、“规范执法示范单位”、“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优秀基层党组织”、“青年文明岗”、“巾帼示范岗”等近百个荣誉称号。其主要做法是:

1.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素质能力。一是在理论学习上突出一个“实”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将坚定理想信念贯穿于学习教育的全过程。落实日常学习制度。每月两个半天为集中学习时间,各处根据计划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安排政治或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建立台帐。抓好各项专题教育。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紧抓住整改落实这个关键环节,较好地解决了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学习实践活动扎实而有成效。二是在业务培训上力求一个“效”字。今年来针对特殊的形势大背景,结合绩效审计和计算机审计两个“推进年”活动,专门安排业务集训3期,全员参训;举办计算机培训3期,根据达标要求和年龄结构分批进行。通过加大培训频次、提升培训层次、把握培养梯次,真正使业务培训为审计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在方式方法上讲究一个“活”字。把思想教育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廉政主题教育中,通过开廉会、听廉课、看廉片、发廉信、读廉文等多种形式,把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计算机中级考试培训中,采取自我办班、教学互动、结对帮教,既节约了大量费用,又取得了预期效果。

2.推行绩效管理,积极调动内在动力。一是量化考核指标,确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目标导向。今年来,坚持把绩效理念引入到内部管理,分别对处室和个人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制定了《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和《“审计能手”评选办法》。将每个处室和个人都纳入考核范畴,列为考核对象。考评内容涵盖德能勤绩廉,发现严重问题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优化考核方法,实施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贯彻公开性、客观性、激励性“三个原则”。坚持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自评与考评、组织考评与群众评议“三个结合”。做到组织领导、基础工作、检查督导“三个到位”。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彰显争先创优促进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是把绩效考核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凡被评为“审计能手”的即为当年公务员考核优秀。其次是与晋升使用和轮岗交流挂钩。再是与职业培训、在职休养等待遇挂钩。机关工资“阳光”后,奖优罚劣的原则不变,坚持尽力体现工作优劣在个人利益方面的差别性。绩效管理经验在全市机关进行介绍和推广。

3.创新用人机制,充分激发生机活力。一是严把“入口”。在公务员招录标准上,坚持开放视野选人,素质与能力并重,做到凡进必考;在接收军转干部安置上,变被动等待分配为主动上门选人,利用“双向选择”的政策优势,优化人员配置。二是畅通“出口”。受审计专业的制约,审计干部的流动相对困难。为此,局领导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想方设法向外推荐人才。今年又有4位同志被推荐到其它部门任职,且均得到了提拔使用。三是公推竞岗。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今年对1名中层正职和4名中层副职实行公推、竞争上岗,增强了人事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了机关干部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营造奋发向上的“行政生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内部轮岗。制定了《机关干部交流轮岗暂行规定》,让大家面对不同的审计对象,接触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问题,为干部提供多岗位锻炼的机会。五是搭建平台。针对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特点,成立了由35岁以下年轻人组成“青年创新小组”,()坚持“以学习为先导,以工作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为目的”方针,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成效的工作,使一大批年轻同志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已有6名年轻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今年5月《中国审计报》报道了他们“创新学习、创新方法、创新服务”的经验做法。

4.建立内控机制,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一是对行政权力的决策、执行、

监督适当分解,明确职权,实行相互制约。进一步完善三级复核集体审议制度、审计日记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交叉审计、二人工作制等内控制度,重大权力实行分置,有两个以上部门或三个以上岗位来共同承担,依次完成。二是对现有的行政权力设置岗位、制定流程图,固化工作流程,做到上下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时限标准明确。各项权力的行使全部通过网上运行,并实行全程电子监控,形成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纠正的机制。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集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和审计管理系统、审计业务流程系统、审计现场工作进度传输系统、审计人员现场工作成果电子自动生成系统、违反审计程序或超过规定时限自动预警系统于一体,开发权力运行内控机制监控系统软件,实现审计权力公开、透明、协调、高效运行。

5.崇尚文化陶冶,着力凝聚团队合力。一是用团队的荣誉激励人。最近在全市“尚德倡廉”专题辩论赛中,我局代表队从3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在引起各界热议的同时,增强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二是用身边的典型引领人。近年来我局有2名同志先后被评为“市级机关十佳青年公务员”,10多名同志被评为省、市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对此都利用媒体或网络平台进行宣扬,扩大了先进典型的影响力。三是用贴心的话语感化人。军转干部是审计队伍中一个特殊群体,今年“八一”专门组织召开军转干部座谈会,通过表彰加鼓励,使他们深受感动和振奋。《中国审计报》和《日报》分别以“二次创业情洒审计”为题作了报道。四是用文化的平台展示人。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本局举办的各种书画摄影展、征文比赛、歌诵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每次都选送作品或组队参展参赛参演,并多次获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为审计队伍“内聚力量”、“外树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思考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体来看,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步伐是快的,趋势也是好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职能所带来的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队伍结构上不适应。学历层次仍然偏低,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审计、会计类。二是审计力量上不适应。领军型、骨干型审计人才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人力少、任务重、要求高的矛盾仍然突出。三是人员能力上不适应。有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还跟不上信息化审计发展的步伐,有的知识结构还达不到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四是思想理念上不适应。有的缺乏“围绕全局搞审计,跳出审计看全局”的意识,工作中有份量、叫得响的东西还不多。为此,笔者通过学习最近召开的全国和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并结合实际我局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谈点粗浅的认识:

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努力创建学习型审计机关。要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发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培养审计干部良好的从政道德意识和职业自豪感。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没有忠诚于审计事业的敬业精神,就不可能无怨无悔、不舍不弃地做好本职工作。要始终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坚持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倡学习之风,把学习作为一种管理和工作模式,使学习成为审计人员的生活习惯和必然需要。鼓励审计人员学习第二、第三专业,鼓励审计人员参加更高学历层次的学习进修,使学习成为审计队伍不断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提升审计能力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审计专业化建设的路子。依法审计能力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工作早已超出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范畴,更多的是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市委市政府关心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来开展。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审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广大审计人员来讲,应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努力做到爱业、敬业、专业和精业,在多出审计“拳头产品”上下功夫。要抓住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这一根本,坚持以审计实践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第一跑道,多岗位发现和多途径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人才。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完善人事制度为保障,着力打造干事创业的舞台。为不断适应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队伍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在干部考核、选拔任用中,要倾听群众意见,做到公开透明;选人用人在政策层面上要一以贯之,让想干事的人都有机会。要结合审计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干部公推、竞争上岗办法,加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建立合理的干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制度,用制度化和规范化来推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要着眼于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把好关口,优化结构,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对年轻审计干部压担子、引路子、结对子、搭台子,创造让优秀审计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作风和廉政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始终把廉政建设视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突出抓好作风建设,规范审计权力运行,是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经验。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抓手。只有强化教育、严明纪律、严格制度,不断规范审计权力的行使,培养严谨细致、廉洁清正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审计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要把作风和廉政建设浸透到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磨练意志和砥砺品行贯穿于审计人生的始终,在思想上制度上责任上监督上筑起四道“防护堤”,让审计人员不想不敢不能违反规定,永远当好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守护神”。近年来审计工作之所以能取得瞩目的成绩,赢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好评,正是因为有一支作风优良、勤政廉洁、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审计干部队伍。

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还必须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龙头,切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支卓越的队伍必然要有个卓越的领导核心。常言道:“其身正,不令则行。”然而作为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成为率先士卒、严于律己、为人表率的“领头雁”,更要成为一个懂行、在行、内行的“指挥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关键就是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水平,具有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具有科学决策的能力,这样才能带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高素质审计队伍。

第12篇 加强干部党风廉政考察的调研报告

干部考察工作是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组织部门的一项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程序性、操作性的基础性工作。准确考察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情况,把那些政治坚定、政绩突出、勤政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对于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组织部门必须对干部考察工作认真进行研究思考,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努力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

一、我区干部考察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条例》,结合本区实际,制订实施了加强干部考察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先后建立推行了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考察公告制、年度考核制,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了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保证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质量,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但在干部考察的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考察质量不高,甚至失真失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政治素质公式化。当前,对干部政治素质的考察,没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和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大体相同,都是公式化、概念化的评价,导致了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难分优劣。

2、工作能力认不清。考察中一般只侧重考察领导干部履行现有岗位职责的能力,对干部的发展潜能考察不够。对干部能力的评价没有科学的分析认定,往往以学历代替实际水平,以经历代替工作能力,以数字代替工作业绩。

3、工作实绩看不准。有时在考察工作中对一绩多用、多绩一用、前绩后用和集体政绩个人用以及做表面文章,虚报浮夸,搞虚假政绩的情况,没有准确识别和充分印证,导致实绩不实。

4、廉政情况不掌握。考察中只侧重了解干部的工作情况,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社交、生活和家庭情况了解不够,导致难以准确掌握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真实情况。

5、群众意愿不真实。在考察工作中受了解民意的方法、范围、环境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使有些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和个别谈话的结果有一定的水分,不能体现群众的真实意愿。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考察主体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有的考察者缺乏对干部考察工作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考察工作当作是领导选用干部的场面和形式,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认真,看领导脸色和意图行事,不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如实汇报考察情况;有的业务能力不强,对干部考察的程序、方法、要求不熟悉,不能正确引导谈话对象反映真实情况,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的知识结构不全面,对被考察对象所在岗位职责了解不够,相关政策、业务知识不熟悉,不能科学准确地评判干部的德才和实绩。

2、群众参与干部考察的积极性不高。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和思想障碍影响了群众参与干部考察的积极性:一是畏惧心理。有些群众对考察人员缺乏信任,担心自己说的话传到被考察者耳中而遭到报复,因而不敢说真话。二是应付心理。有些群众认为谁当官与自己无关,于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三是讨好心理。这种心理的人喜欢捕风捉影,谈话时处处揣摸分析组织意图,按组织意图反映情况。四是报复心理。平时因私人矛盾对被考察人心怀不满,组织上进行考察时就故意说坏话,借机报复。五是偏激心理。这种人不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而是以人划线,凭个人好恶说话。六是逆反心理。认为组织上用不用谁早已内定,考察只是走形式,因而什么也不愿说;有时对平时表现差、群众不认可的被考察对象,也故意说好话,其目的是希望他早日调走。由于上述心理和思想障碍的存在,一些干部群众在反映情况、评价干部时,对干部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意识日趋淡薄,使得在干部考察时听取真话、掌握实情的难度越来越大。

3、考察内容不够全面。在考察工作中,存在着考察的内容有时过分偏重于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忽略了对被考察对象在思想政治和品德等方面情况的掌握了解;有的考察的范围仅限于被考察人八小时以内的工作圈,而忽略了对其八小时以外社交圈、生活圈等方面情况的考察;有的考察的层次仅限于人所共知的表面现象的考察,而忽略了对一些深层次的比较隐秘的问题甚至是已暴露出来的蛛丝马迹的深入调查。

4、考察程序不够规范。从考察环节看,并没有严格履行《条例》规定的干部考察必须履行的基本程序,有简单化、程式化和突击性、临时性的倾向,实用主义思想较为明显;从考察时间看,往往集中在选拔任用之前和离任调任时,而对干部平时的表现考察了解较少;从接触层面看,同领导干部层面接触的多,同一般干部和群众层面接触的少。直接谈话多,间接了解少;从考察方式看,主要采取个别谈话、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听干部自己述职和看书面总结的多,采取个别谈话听情况多,注重专项调查,广泛听群众意见,了解上下左右方方面面情况的少。

5、评价标准不够具体。干部考察还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对干部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衡量中对被考察者定性的指标多,定量的指标少,缺乏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要求的各具特点的考察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把握,容易造成考察标准的多样化和随意性,难以准确掌握考察对象全部的、真实的表现。

三、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对策思考

1、优化考察主体。考察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考察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考察者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熟悉组织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原则,提高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考察工作能力。组织部门要在严把入口关的基础上,通过岗位培训、定期培训和专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考察人员的政治、业务、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考察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其能够掌握考察艺术和技巧,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以适应新形势下干部考察工作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对干部考察人员的纪律监督。党委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对考察工作要实施有效监督,防止和及时纠正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要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对干部群众反映或检举的考察人员在考察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按职权范围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对利用干部考察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的人要给予纪律处分或法律制裁,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健全考察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察制度,是做好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保证。当前,应重点建立健全以下几项制度:

一是建立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即对拟提拔任用的考察对象,在考察前通过公告等形式进行预告,公布考察时间期限、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考察组成员情况和受理群众意见的方式方法等情况。考察预告期间,安排专人接待受理信访事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经查属实的要提出处理建议;对涉嫌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同时,对故意捏造事实诬陷他人、干扰考察工作的,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二是实行考察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各级组织部门的考察人员应由上级组织部门定期进行组织考试和考核,对符合资格条件的考察人员核发考察工作证,并做到每三年或五年组织资格认证一次。对在考察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组工干部应取消考察资格。

第13篇 加强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的队伍建设及卫生监督工作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我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共14个,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__]第4、5号文确认,全市的卫生监督机构均为全民事业单位。核编362人,现有工作人员423人,共超编61人,其中卫生监督员共365人。

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以来,打破了以往“一个专业、一部法律、一支队伍”的监督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实行综合执法,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超过以往,执法效果明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强化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仅__年,对33000多家被监督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达1__0多户次,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行政处罚2292户次,罚没款达190余万元,取缔非法生产经营800多户,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不高,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5.5%(277/423),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41.8%(177/423),中专以下的人员仍有10%(42/423),无职称的达15%(66/423);与卫生部的卫生监督员全部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卫生监督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卫生监督员的高素质是实施强有力卫生监督执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求卫生监督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监督员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直接转员到卫生监督所,且原来大多都是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专业结构单一,法律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要求。而另一方面,部分监督员对卫生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认识不足,在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重视的同时又忽视了专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

2、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目前,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仅有编制362人,实际工作人员已达423人,超编61人。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大量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被监督管理单位数量众多,共有33000多户,卫生监督人员数与辖区人员数之比悬殊太大,现场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常超负荷工作;而当前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卫生监督工作要求很高,要做好监督工作,满足群众需求显然是力不从心。例如秦淮区,全区有3103户的管理监督对象,现场监督人员仅有11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更有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许多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必须完成,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难以体现。

加强市(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3、卫生监督人员工资、执法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

__年,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共计得到财政拨款1150余万(其中卫生监督执法专项经费82.3万元),人均2.72万,最高4.56万(六合二所),最低1.51万(高淳县所)。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所监督人员基本工资政府都无法全部解决,其它如办公经费、执法装备、交通工具、执法专项经费更无多少资金投入,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的经费每家都有不足,全年共缺少经费775.5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体现公正性,其监督执法行为必须与其利益脱钩。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卫生监督机构,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经费问题,执法的趋利性就不可避免,它们首先必然考虑生存问题,不可能保证监督执法的公正和规范,十分不利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执法装备、交通工具、现场取证工具等都严重落后和不足,限制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职工各项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难以调动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卫生监督人员的进出口不畅,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尽管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但它仍是全民事业性质、应当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同时具有行政监督执法权,仍是许多求职者向往的工作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开展,监督机构本身没有人事权,存在着不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有效分流,想要的专业对口、素质高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而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一定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范围界定不清,导致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两者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普遍存在卫生监督所在工作中与疾控机构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其中健康证的办理、检测报告、监督监测、各种报表的上报等矛盾突出,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6、卫生监督的网络不健全。

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原来曾为城乡卫生监督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乡、镇一级的防保机构的业务关系、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没有重新理顺和落实,使这些防保机构逐渐萎缩,而郊区、县的卫生监督所人员本身就不足,加之辖地辽阔、点散、量大,对乡镇的卫生监督难以到位,使许多乡镇存在卫生监督的空白点。

三、加强全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处罚复议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罚缴分离制度;投诉举报查处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目标,各项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并与科室和个人效益挂钩。保证机构内部的协调、高效运转。

第14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工商法制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推进工商部门法制建设,在前段时间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本局法制科对我局法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本报告。

一、调研工作体会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工商建设。一方面,我们工商部门很多工作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干好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关键靠人,本质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向前发展。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越向纵深推进,难度就越大,就越要有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作保障。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围绕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科学发展。能不能加快科学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牢牢把握服务这个宗旨,着眼点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工作思路的调整、工作方法的改进,找准履行职责与服务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运用和延伸工商职能,为经济发展办实事、作贡献。

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监管执法。加强管理,搞好规范,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推进经济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放松管理,不讲规范,必然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最终阻碍经济健康科学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根本目的是促进科学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在营造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中,在强化监管中展现工商风采,树立工商形象。

四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提高行政效能。创新是我们工商事业发展永葆生机的源泉。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面临着很多新的任务,也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一定要改变过去封闭的、单向的、固定的思维方式,树立开放的、多向的、辨证的思维理念,统筹兼顾,大胆地试,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路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

二、立法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工商部门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工商部门,特别是基层工商部门在法制工作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给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和障碍。比如:某些重要的法律缺位或严重老化,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利于工商部门市场监管职能的实现;立法层次偏低;某些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法律冲突现象较多等。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严格制定并执行立法计划。使立法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防止匆忙立法和不必要的立法,全力保证重点立法项目,最大限度的减少立法工作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使立法做到既有现实性,又有科学性,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既注重当前,又顾及长远,从而发挥整体效应。

二是坚持各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因此在立法中要注意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消除部门意识。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对社会各界提出的合理意见,认真研究吸纳。

三是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各地方、各部门从地方和部门利益出发,在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往往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这就要求各部门和地方应当从大局出发,具有全局意识,要加强中央和地方、部门立法的协调配合。

四是加强地区之间交流,借鉴了其他部门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五是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通过跟踪评估机制,发现法律法规执行中的种种问题,加以解决和修正。

三、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工商行政执法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决策机制不够完善,透明度不够;二是执法中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执法监督力量不足;四是不能正确看待复议应诉工作,发生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如临大敌,为了撤销复议或者避免诉讼,不惜损害执法尊严满足相对人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按照依法行政,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在深入调研论证基础上,积极采纳建设性、合理化建议作为决策依据,确保重大决策的合法性。此外,要强化对决策的外部监督, 利用各种载体及时发布重要政策信息,加大工商的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务,提升工商执法的社会公信力。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外部制约和监督协调机制,维护法纪的严肃性。要实行执法公示,严格执行行政处罚审核等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工作的激励机制和权力保障制度,赋予行政执法必要的刚性手段和较为具体的执法依据,提高行政执法质量。

三是对各种涉及行政相对人直接利益的、对工商部门具有较大影响的行政执法行为,如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处罚行为等,要建立严格的事前审核机制。由法制机构对这些行政执法行为的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结果进行严格审核,以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完善落实执法责任制及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执法文书审核、执法案卷评查、行政处罚听证、执法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分解职责、梳理依据、规范程序、完善制度、考核评议、追究责任,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以促进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五是建立执法监督互动机制和联系机制。加强督查,以上级部门的名义对下级执法进行监督和检查;促进协查,上级部门抽调下级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协助下级和本级部门做好巡查工作。组织交叉检查,由上级部门出面组织下级各级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进行交叉检查。

四、法制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一直积极参与,为国家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着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法制度不落实,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科学制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计划,严格执行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检查考核。

二是拓展法制宣传的内容。不仅要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还要注重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获得社会和百姓的认同,避免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两张皮”的现象,使法制宣传工作更加充实、丰满。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培训力度。要切实加大领导法制培训、全国性普法活动和法制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力度,以确保普法取得实效。在采取培训班、讲座等传统方式开展培训的同时,还要将法制教育充分体现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养成自觉学法用法的习惯。

四是积极探索运用新兴媒体普法,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努力造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五是要巧借外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法制联络员和法律顾问等作用。

五、法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为加强基层法制队伍建设,我省工商部门在基层工商分局实行法制员制度,并且年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员业务技能竞赛和培训活动,使得基层法制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制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法制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法制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法制队伍力量薄弱,对法制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工作专业性不高等。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坚持原则,树立权威。法制机构履行法律工作职责,要从维护工商权威的立场出发,对潜在法律风险早发现、早化解,有效预防法律纠纷的产生。对于发现的法律问题,要明确指出并提出合理化法律建议,特别是对于容易引发复议、诉讼风险的法律问题,在相关处室不理解、有分歧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协调,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树立法制机构权威,把防止法律风险作为工作目标。

二是学习创新,提高工作水平。法制机构有效履行工作职责,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法制工作人员要大力加强法律理论知识学习,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积极思考,务实创新,注意研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发展需要,提高法制工作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保证法制工作的前瞻性和时代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使法制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三是健全机构,稳定队伍。要自上而下的推动各级法制机构建设,尤其是基层法制机构建设,并配备法制专业人才。

四是保障法制经费。法制经费作用大,对法制工作正常开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但是法制经费不足甚至没有法制经费,一直困扰基层法制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第15篇 加强党员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一、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灵魂,党的历史任务要靠广大基层党员来实现,党员素质的高低、党员教育工作的顺利与否,制约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尤其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如此严峻,更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应变能力及拒腐防变能力。”所以,在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二、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少数农村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

思想教育是党员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农村党员思想状态并不稳定,一部分党员觉悟不高、党性不强,对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2、农村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落实不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普遍存在“走过场”的问题。党员理论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以及组织监督制度不够健全,落实不力。并且只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定了以上制度,有些党组织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从学习制度上看,党员自我学没学、学多少没有一个相应有效的考评机制,难于管理;大部分党员对民主生活会更是应付差事一般,无法发挥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实效和先进性。

3、少数党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

在农村地区,党员自学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除了参加少量的集中学习外,基本上不会主动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主要在于部分党员对党建理论知识水平及党性修养的提高上不够重视,存在重工作而轻理论学习的倾向。

4、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内容不深入。

学习教育内容存在滞后、零散的现象,学习流于形式,过于随意,一般都是在应付差事,不能与当前的实际密切联系,对所学知识仅限于表面,不能深层次的分析问题,并且学习的方法不灵活,一般都是先读文件再轮流发言的方式,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对于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无法起到明显的作用。

5、农村外出务工党员数量多、流动性大,给教育管理带来困难

近年来,农村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的较多,且流动性强,流出地不固定,有的无详细的联系地址和固定的联系方式,给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措施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当代意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加强党员作风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廉洁自律、洁身自我,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历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时政热点的了解和把握,提高党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开放式教育。一是要坚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的原则,根据新形势下党的任务科学谋划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将教育工作同党员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突出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新颖性,提高广大党员学习积极性。二是要灵活多变教育方式,从发言式到互动式,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可以采取个别谈话、民主生活会、组织培训、典型教育、党的知识竞赛及民主评议党员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3、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学习不走形式。 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到制度不落空,监督出实效。一是紧密联系实际及党员个体的需要,指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教育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切实将党员教育活动落实到实处。二是确保充足学习教育时间。学习时间可由基层党支部、党小组自由掌握,根据本支部的实际情况,确定几个时间进行集中学习,保障每位党员都可以接受到教育。三是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建立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档案,为每位党员建立学习档案,每季度进行党员大会汇报,详细汇报本支部思想学习等多方面情况,便于党员大会监督评比。还可以通过举办党员知识竞赛的方式,从而调动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四是优先考察优秀党员,每年一度评选优秀党员,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从而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考虑因素。

4、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首先由党支部、党小组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和流动党员联系卡,如我镇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的“四联系三问候”制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而势在必行,在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认识到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把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做到实处,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强调研报告15篇

村支书既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加强村支书队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加强信息

  • 加强调研报告撰写(15篇)
  • 加强调研报告撰写(15篇)99人关注

    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调研报告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市人大代表反映的加强普法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普法教育的意见,该市 ...[更多]

  • 加强社区调研报告6篇
  • 加强社区调研报告6篇96人关注

    社区妇联组织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贴切的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更关系到全面 ...[更多]

  • 加强代表调研报告
  • 加强代表调研报告95人关注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直接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因而,代表工作做得好不好,能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对于坚 ...[更多]

  • 加强党建调研报告4篇
  • 加强党建调研报告4篇87人关注

    近年来,新一届党委班子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尤其是在企业改革、发展等非常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 ...[更多]

  • 加强作风调研报告
  • 加强作风调研报告85人关注

    法院加强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法院加强作风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近年来xx县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更多]

  • 加强基层调研报告(3篇)
  • 加强基层调研报告(3篇)78人关注

    近年来,中央、自治区对加强基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部署。xxxx年xx月xx日xxx同志在司法部召开的人民满意的司法所、人民满意的司法助理员经 ...[更多]

  • 加强调研报告15篇
  • 加强调研报告15篇69人关注

    村支书既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加强 ...[更多]

  • 加强党建调研报告(4篇)
  • 加强党建调研报告(4篇)48人关注

    关于在合资企业中加强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作者:党建工作指导员 孙向阳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先后三次深入企业开展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了企业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