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34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社区女社工队伍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社会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前社区女社工队伍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

1. 基本情况:描述社区女社工的人员构成、年龄分布、教育背景等基本信息,以了解队伍的基本面貌。

2. 工作状况:探讨女社工的工作负荷、工作满意度、职业发展机会等方面,揭示其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3. 培训与发展:分析现有培训体系的效果,以及女社工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否畅通。

三、问题识别

1. 薪酬待遇:对比其他行业,评估社区女社工的薪酬水平,是否存在偏低现象。

2. 压力管理:探讨工作压力来源,如工作量过大、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问题等。

3. 职业晋升:分析女社工在职业晋升上的困难,如性别歧视、机会不均等。

四、建议提出

1. 提升待遇:建议政府和社区管理部门提高社工的薪酬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2. 改善工作环境:提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女社工应对压力。

3. 建立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健全晋升机制,为女社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五、实施策略

1. 制定政策: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确保女社工权益得到保障。

2.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支持系统。

3. 持续监测:建立反馈机制,定期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适时调整。

第1篇 街道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街道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特点,近期,我们重点围绕辖区农村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相台办事处是随着安阳市区划调整,于20__年4月份在原铁西区农工委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相台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

截止20__年底,共有党员397名,其中农民党员203名,企业职工党员24人,机关党员14人,离退休党员156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学本科生4人,大专生15人,中专生29人,高中学历的76人,初中及以下的27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党员数为44人,36至45岁的63人,46至54岁的108人,55岁至59岁的70人,60岁以上的112人。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

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

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

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抓学习、领着干。

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

在20__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三是抓制度,管着干。

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三会一课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

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

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

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一是落实民主权利。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

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__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

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第2篇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土部《关于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情况书面调研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__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和队伍现状及职能

2、__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是局下属行政单位,执法局原定行政编制为7名,实际15人,全部参照公务员管理,缴纳养老保险统筹金。经费来源为财政预算外管理。

3、车辆、办公设备等装备及人员福利待遇情况

配备执法监察车一辆、台式电脑三台、笔记本电脑一台、照相机、录像机、传真机、手持gps、录音笔各一台,打印机两台。

4、业务培训、持证上岗、人员素质情况

(二)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设置的职级较低,给有效行使执法职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到乡镇执法,由于职级较低,说话腰杆不硬,执法力度不大。

2、当前执法监察在硬件装备上还是可以应付,人员编制和经费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办公经费困难,执法手段落后,执法设备简陋,给有效执法、全面执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土执法的新要求。执法水平和业务水平还不十分高,这主要是目前执法队伍中的文化结构不尽合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执法业务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存在取证不全、定性不准等问题,影响了办案效率。

4、履行执法监察职责方面存在问题

执法手段不够完善,行政处罚的执行都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没有法院的支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就寸步难行。特别是对于土地违法案件,在我们发现后就及时进行了制止,但由于缺乏强制力,有些违法者在我们下达《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和举行听证的这段时间内,抢建房屋。待完成所有处罚程序,违法占地的建筑物已经抢建完成。这样既增加了执法的难度,也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在执法过程中,面对社会上的说情风,抵制还不够坚决、不够得力、办人情案的现象还仍然存在。

(三)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的建议

1、完善执法监察体制和完善法律制度

一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积极协调部门间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国土管理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彻底解决国土资源执法难的问题。多方面强化执法手段,建立完善与司法、纪检、监察等执法部门的密切合作制度,发挥监督机制的整体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懂业务、能秉公执法的人员,充实到执法监察队伍中。引入公安机制,建立国土资源公安执法体制,使国土资源执法这个拳头变得更加有力,最大发挥执法效能。

二是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需进行补充和修正。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补充修改,使现行法律法规更具有可操作性。

2 、完善动态巡查责任制

多年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实践,让我们感到,要将有效的执法工作做到前面,不能总是处于被动的事后查处状态,否则,其结果必然是查不胜查,查而难处罚,只有从根本上落实国土资源巡查制度,切实做到事前防范,努力把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地降低执法的难度,变被动为主动。

3、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执法监察监督体制

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执法监察监督体制是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在乡村建立乡级监察信息网络,聘请专兼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员,扩大监督面,通过信息员的反馈,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赋予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执法监察职能,要求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制约机制,责任到人,将巡查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责任制中,统一考核。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遏制农村违法案件的发生,降低执法的难度。

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错案追究制、 案件首办负责制,并公开向社会进行行风承诺,在社会各界聘请行风监督员。在每个案件的处罚过程中都实行集体讨论,建立案件会审制度,重大案件备案制度,凡拆除违法建筑,或没收违法所得和新建建筑物的,不管是否有重大罚款,都要举行听证,充分听取当事人的申辩和陈述。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使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有效地监督执法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执法难是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客观形势。但在新的形势下,能不能突破这一局面,关键是要建立秉公执法,廉洁奉公的国土资源执法队伍。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大力加强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业务能力和依法办事水平,做到通晓业务、秉公执法。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处理好执法与发展的关系,做到既要严肃执法又要善于执法,还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好务。

5、落实人员编制,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管理,改善目前执法机构的经费困难和执法设备不足等问题。加强执法手段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的网络化、智能化。

第3篇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党委课题组,针对目前政工队伍现状,先后到湖北、新疆、山西、陕西、重庆等公司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调研。同时,走访了以上项目周边本系统部分基层单位,并与部分新老政工干部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反映的问题很有普遍性。

一、政工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

在调研中大家认为,从中国铁建到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政工队伍建设。各级党委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中国铁建总公司党委要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层单位配备了党支部书记。从总体上看,当前政工队伍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企业全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各级政工干部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三是各级政工干部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推进了企业的全面建设。四是深入抓好反腐倡廉,落实“三重一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施民主决策,减少决策失误,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五是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优势,为稳定员工队伍、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工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施工生产,在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建筑市场主动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前政工队伍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一是体制的原因,影响了基层政工队伍尤其是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本来位置,造成政工队伍的不稳定性,53%的被调查者认为书记难当,政工难做。二是由于削弱了党的政治领导,失去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位置,使企业重大问题难以监督,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单位表现突出,违规违纪现象有所抬头,反腐倡廉成了一句口号。三是宗旨观念、公仆意识不强。有的单位政工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对员工缺乏真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不够,满足于在接待上访中解决问题,忽视深入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少数政工干部作风不够扎实,有时仅满足于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部署工作;在督促落实的过程中,听汇报多,实地检查少,跑面多,跑点少,工作方法还不够细致。四是部分政工干部不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缺乏一定的理论功底,说话毛躁,办事粗糙,不可打造。部分政工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凭经验按部就班,创新意识、进取意识跟不上新形势政工工作的节拍,有时候用一般的工作纪律、工作要求代替了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部分政工干部没有跳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桎梏,仍采取粗放型管理的老办法,与施工生产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五是精神状态需作进一步调整,在机关的同志感到无所事事,在基层的同志感到有压力无动力;有相当部分的同志认为政工干部有职无权,难以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不安心政工工作;六是目前政工队伍老化,而对年轻政工干部的培养又缺乏力度,二至三年内将出现青黄不接。

二、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放松自我修养是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内在根源。主观因素表现为部分政工干部忽视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规章制度以及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论虚无主义思想在政工干部中占有一定市场,很难在理论学习上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很难静心思考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创新和深入开展。客观因素表现为少数政工干部缺少必要的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政工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45岁以下的政工干部已成为政工队伍的主体。这些同志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思维敏锐、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具有良好的改革创新精神。但他们大多成长经历比较顺利,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熏陶,致使一些同志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措施不力是政工队伍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党组织特别是上级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多的是倡导性和原则性的,缺乏刚性制度作保证,缺乏配套制度作支持,缺乏有效机制作约束,“高压线”不带电,致使有的政工干部特别是党的一把手把思想政治建设看成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会上强调,会后忘调;平常忽视,出了问题才重视。有些单位对政工干部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除界中考察、年终考核外,难以及时了解干部平时的表现;组织监督在一些单位还比较薄弱,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尤其是近年来企业行政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加上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对企业和项目行政主管监督难,存在监督盲点和监督空当的现象。

——多样化的客观环境对政工队伍产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及其发展,使价值取向多样化,有的政工干部不能正确把握人生观、价值观,迷失了政治方向;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导致各种物质利益刺激的强度日益加大,追求个人利益的趋利性侵蚀人们的思想,以致极少数政工干部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带进党的政治生活,把权力、地位作为与利益交换的“筹码”,经不住权钱的诱惑,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是影响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建筑企业大集团施工生产快速发展,而基层党建工作并没有与此同步加强。上级党委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施工生产的服务作用,而轻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过多精力用于应付组织、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监督作用。部分单位重行轻政比较明显,对同级党政领导实行“阶梯式奖励”,挫伤了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使政工干部在感情上难以接受,8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工干部没干头;在基层政工干部选拔上,仍然存在“经验主义”的错误,往往选派一些老同志出任书记,客观上造成了年轻同志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阅历,加剧了青黄不接的趋势。

三、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形势下政工队伍建设,要在总结和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政工队伍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着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的活力;突破难点,在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力气,在选准、配强、用好政工干部上下功夫,在制定有关制度办法的刚性约束上出新招,从而把整个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实战能力

认真学习特色理论体系,提高政工队伍理论水平。按照党的__大的部署和要求,组织政工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政工干部工作。在全面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依托党校培训的同时,各级中心组要克服工学矛盾,认认真真的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的过程;各级政工干部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从而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新知识,必须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髓,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和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主体实践活动的载体和手段,确保主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等。要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真正做到钻进去,晓悟大义,心领神会,并能走出来,化为思路,自觉应用,解决问题。不同政工干部要区别不同情况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际,而是根本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可以知民心、察民情、体民意、解民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可以推行“三不”工作法:一是从远到近,不搞“背靠背”。教育引导各级政工干部在认识上从“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中摆脱出来,把接访当作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感情上克服“好人不告状,告状不是好人”的对立情绪;情绪上正面交流,袒露心扉,防止矛盾激化。二是由虚入实,不搞“空对空”。察实情,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说实话,言之有理,查之有据;办实事,能办的竭尽全力办,难办的想方设法办,不能办的解释清楚。三是以柔克刚,不搞“硬碰硬”。遇到言辞激烈、行为失范的群体上访,要临而不惊、处而不乱、冷静观察、笑脸相迎,切异唇枪舌剑、争高论低,防止火上浇油;对“死缠硬磨”者提出的复杂问题,要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防止再有新的过激行为;对态度粗暴的上访者,要以细对粗,细语轻言、和风化雨,消除其积蓄的怨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克服少数政工干部“贵族化”倾向,培养政工队伍为民、务实、廉洁的良好作风。调研中,46%的被调查者反映,在政工队伍中间,有生活上讲究排场,作风上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工作上醉心应酬、追风逐浪等现象。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贵族化”倾向。出现这一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少数政工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淡化了宗旨观念,丢掉了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体和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在掌握了一点权力后,自以为高人一等,从而滋生出“贵族化”倾向。在他们看来,手中的权利不是职工给的,而是上级领导给的或个人争取来的。甚至有的认为自己凭努力当了官,享受一点是应该的。“贵族化”倾向发展下去,害莫大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克服“贵族化”的倾向,首先,应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政工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牢记宗旨。其次,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些政工干部走上腐败犯罪道路,大多是从生活上不节俭开始的。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能够使人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发挥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工干部应将节俭意识贯穿于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为职工群众创造最大的效益。再次、必须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只要心里时刻装着职工,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自然就会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同时,政工干部每年应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真学、真帮、真干,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办职工所需,努力为职工多办好事、实事,以此取信于民。

(二)重才育才,为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才开通“绿色通道”

党的__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__大的这一精神,需要对培养造就年轻政工干部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针对当前政工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状,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年轻政工干部培养的引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年轻政工干部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确保年轻政工干部进得来、留的住、用的好。

选准、用好政工干部,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那些德才兼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业务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勇于创新、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年轻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政工岗位上来,以此改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在选拔中,注重在施工一线培养、锻炼和发现人才,研究制定“领导来自基层,干部出自一线”的具体措施,加大从基层和施工一线选拔政工干部的力度,鼓励和引导机关优秀年轻政工干部到一线施展才能、建功立业,使基层和施工一线成为政工干部成长进步、脱颖而出的主阵地。加强后备干部的补充、培养、锻炼和使用,通过上挂、下派、到基层部门或到一线任职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继续探索以差额推进、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差额选拔任用工作;积极探索科学的干部考察、选拔任用工作新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进一步规范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工作,完善两种方式相互佐证的具体办法,注重通过谈话了解干部的深层次问题。实行分层次分批推荐和加权计分。不搞“一人一票”的简单相加。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在选拔用人中,要坚持选拔与淘汰并重,不断健全科学的考核、选拔机制。坚持按照“风清气正、确保质量、好中选优、公开公平公正”的总体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格监督,把那些热爱政工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进来、稳定下来、使用起来,让他们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此外,要把那些只把政工岗位作为过渡、作为跳板,不安心工作,挂名不办事、出勤不出力,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经组织考察确定后,坚决清退出政工队伍。

健全激励机制,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绿色通道”。各级党组织要关心一线政工干部。一是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对群众认可、工作突出的,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扎实干好工作;表现突出,具备条件的要培养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对荣誉称号的表彰,要与行政干部一同看待,给政工队伍分配一定名额。从近几年看,政工干部只有推荐的权利,没有享受的待遇。有的政工干部说,政工没干头,前途没奔头,奖励没盼头。势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提高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的“绿色通道”,对有才干、有事业心、有较强能力的、工作成绩突出且群众认可度高的,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他们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

健全帮带机制,提高年轻政工干部工作能力。首先是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坚持“本土化”培训。积极开展年轻政工干部培训工作,组织年轻政工干部集中学习企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党风党纪、上级精神、政务管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工作方法;其次是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注重发挥年轻人文化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尽可能的组织他们到优秀党支部参观学习,让他们把先进经验和做法引进来,指导工作;再次是坚持“传帮带”,实行老政工“一帮一”、“一带一”的办法,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亲自传授经验,带领他们深入基层,深入施工生产一线,认真展开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

(三)加强政工队伍自身建设,为有效服务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政工制度建设,使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内务管理等制度,积极推行重点工作专项督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政工工作实践创新制度、政工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党建工作例会等制度。通过抓落实、抓执行、抓管理,使政工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根据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政工干部新形象”等,通过开展大讨论、大培训、大调研、大整改、大服务,提高政工部门创造力、执行力、实践力、公信力、和谐力。

着力抓好政工干部的道德建设,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__说过:“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品质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而绝不是小事。不能认为只要工作上有成绩、有能力,生活作风上有点问题没关系。”广大政工干部一定要时刻审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格魅力。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祖,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取营养,并把它们作为修身立德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真正回归社会,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去做人做事。另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民,从职工群众的优良品德中吸取提升境界、经受考验、抵御诱惑的精神营养。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格魅力根植于职工群众的美德当中。再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八荣八耻”修身立德,从而使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加强政工干部的作风建设。一定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狠抓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大兴刻苦学习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在思想上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作风。在工作中首先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客观发展的实际,再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的反映职工的愿望,真情的关怀职工的疾苦,切实去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工作更加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学习中要加强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学习,增强公仆意识。在生活上,严于律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真正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真正树立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广大政工干部要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继续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做解放思想的先进者、改革创新的排头兵。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从自己工作实际出发,运用科学发展观发现、分析和解决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具体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性、工作方法的协调性、工作思路的创新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中;要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增强职工观念,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工作方法,实现职工群众的愿望,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

(四)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加强基层党的一把手队伍建设

选好配强党的一把手。针对企业政工岗位的特点,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把政治过硬、能力较强、群众公认、作风扎实、清正廉洁、善于统筹协调的优秀干部选派到基层担任党的一把手,不能“滥竽充数”。“滥竽充数”将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和后果。为了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注意选拔、培养30-35岁的书记充实到基层任职。要拓宽视野,大胆使用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政工干部。对于那些年纪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同志,要有意识的安排到基层工作岗位上锻炼。使他们尽早成才,服务企业。

进一步明确项目书记在项目中的位置。确定项目书记在项目中的位置,明确项目经理、项目书记同为项目主管领导是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这样有利于加强项目廉政建设,有利于遏制腐败,有利于加强项目全面管理。实践反复证明,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因此,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基层党组织权力架构,理清项目领导班子职能权限,科学界定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议事决策范围,确保对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项目部企务党务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保证项目部领导班子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进一步界定和规范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的职权,防止“一言堂”的独断作风;适当的压缩书记的管理幅度,克服书记过多精力用于应付协调而不能抓大事谋大事的现象,让书记从负责琐碎的日常管理中走出来,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进一步明确书记在领导班子中的职责,加强书记对领导班子的监督。作为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明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民主集中制行为的查处力度。要敢于触及和打破长期形成的民主集中制执行过程中的所谓“潜规则”,努力使权力和决策在阳光下运行。

进一步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项目书记长期工作在基层、深入在群众之中,能真正了解本单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要着眼于企业政工工作的不断发展,用战略的眼光,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紧紧围绕__昆明讲话精神,通过发挥项目书记的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完善基层党建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通过项目书记的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旗帜作用;通过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让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施工生产的每个角落;通过发挥项目书记的管理、领导作用,让每个党员都能紧紧的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通过发挥项目书记选才、育才的作用,为政工队伍发展建立丰厚的人才储备。从而真正夯实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使基层党组织在中国铁建“抓机遇、保增长、促稳定”的实践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特点,近期,我们重点围绕辖区农村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相台办事处是随着安阳市区划调整,于XX年4月份在原铁西区农工委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相台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截止 XX年底,共有党员397名,其中农民党员203名,企业职工党员24人,机关党员14人,离退休党员156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学本科生4人,大专生15人,中专生29人,高中学历的76人,初中及以下的27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党员数为44人,36至45岁的63人,46至54岁的108人,55岁至59岁的70人,60岁以上的112人。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三会一课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民主权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 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有些基层干部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三)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从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的结构来看,55岁以上的党员有182名,占党员总数的45。8%,而且多数是从安钢、电厂等企业离退休回来的工人,文化素质,科技知识等都与当前农村的形势与要求不太适应。从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来看,397名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仅有19人,占党员总数的4。8%,初中文化的277人,占69。8%。这样的文化水平显然与今天的现实差距较大;从党员发展来看,每年每个村最多就是发展1-2名党员,而且多是在村委会任职的非党员,且年轻人相对又较少,而进入党员队伍的多是些离退休职工,所以说,在相台办事处397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进有44人,仅占11。1%,力量对比差距较大。因此说,这支党员队伍属于“老年型”的队伍,自然就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

三、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总体上说,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认为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干部群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如何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对此,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针对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技术技能、最怕的是市场变化”的实际,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培育更多的农业技术能手和创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把企业引向基地和农户,把基地和农户引向市场。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费普遍紧张,办公费紧缺,工作的积极性下降的实际,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发展规模化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与政府、市场、龙头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

五是要注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农业服务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奖励处罚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进取精神,以此来推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建设,优化干部队伍。

六是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明确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激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引导党员带头应用新技术、带头推广新品种、带头发家致富,树立先富的榜样,使广大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有干头。

七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刹赌博之风、大操大办之风、封建迷信之风,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用先进的思想和健康的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3)

村支书既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村支书队伍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和改进?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以澧县中武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具体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中武乡村支书队伍的现况

第一,年龄结构。中武乡有村支书13名,其中40岁以下的2人,占15.4%;40至50岁的3人,占23.1%;50至60岁的8人,占61.5%。这表明中武乡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年龄结构欠合理。

第二,性别结构。13名村支书中,全部是男性。

第三,学历结构。在这13名村支书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有8人,占61.5%,高中文化的5人,仅占38.5%。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学历以初中为主,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第四,基层工作经验。从担任村干部的年限看,5年以下(不含5年)的0人,5-10年的4人,10-15年的1人,15-20年的2人,20年以上的6人。具有5年以上村支书工作经历的占100%,普遍任职经历丰富

二、村支书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当前的这支村支书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无法否认这支队伍同农村工作的新目标、新形势、新求还无法完全适应,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村支书队伍普遍出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年限过长,工作激情缺失的问题。目前,我乡一些村支书在其工作岗位上已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且当初上任时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加上多年来又不能及时加强自身学习、补充知识营养,导致自身工作被动、滞后,无法适应如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第二,部分村支书缺乏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无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部分村支书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差距,他们仍然习惯于 “催一催、动一动”的工作方式,认为自己是“民头干尾”,上级怎么说,下级怎么干,以“老眼光”、“小步伐”看待新事物、新形势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并存,工作方式缺乏创造性,还不能结合实际、不能联系党员的思想开展教育,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部分村党支部书记体现出驾驭市场的能力不强,掌握运用经济措施的能力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同步,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示范作用发挥不突出,既缺少带领大家致富的办法,又不能使自己成为致富能手,党的先进性无从体现,自身缺少说服力,示范作用发挥不出来,群众不信服。

第三,村支书工资待遇偏低,与其承担的繁重工作任务不成正比。我乡村支书年均工资6000元,除公务应酬、人情来往,每年所剩寥寥无几。同龄人在外务工经商,每年收入动辄万元以上,收入反差较大,削弱了村支书工积极性。

第四,离退职干部生活保障体系不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些在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退下来的老干部,也只能拿到每月一百元左右的补助,导致村内年轻人才不愿进入村班子,后备人才难以培养。

第五,村支书后继乏人,班子整体素质偏低,形势严峻。一是村干部工资偏低,离退职干部保障不健全;二是有能力有本事的青年人才大量外出,能人难留,高素质的农村青年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重经济利益轻政治前途;三是村级财力薄弱,债务难消,农村各种矛盾突出,工作难干;四是少数村支书担心年轻人才培养上来,会夺位、夺权,导致其有意压制后备干部的培养。

三、如何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需要全面提高村支书的科学发展能力、务实创新能力、带民致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处理复杂矛盾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一,构建培训机制是提高支部书记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学习党建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将党建理论作为支部书记培训的第一课,要求各支部书记加强学习,自学党建理论专著,定期开展党支部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通过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强化思想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党支部书记思想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基本理论水平较低等问题;通过聘请有关理论专家授课,组织各支部书记全面系统地学习党建理论知识;通过开展专家授学、党委导学、党员查学和定期考学,激励支部书记增强党性,提升理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其次,学习先进典型,发挥表率作用。先进典型辐射力强,有很好的示范、带动和激励的作用。孝南公司充分利用先进典型的这一效应,强化了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力度,逐步建立了“学习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再学习典型”的良性循环学习链,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再次,学习交流经验,推进基层党建。要积极开展经验学习交流活动,采取外出学习参观、内部学习研讨等形式,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不断提升农村支书能力和素质。培训是提高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基层单位虽然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但许多时候由于受师资力量和财力物力的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上级党组织在基层举办培训时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选派有关专家教授、请经验丰富的“老支书”传经授宝,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结合基层单位实际需要,多举办一些理论系统、针对性强的支部书记培训班

第二,多渠道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在严格标准、程序,扎实搞好“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基础上,拓宽选人视野,多渠道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一是从外出务工能人中选任。及时将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中政治素质高、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党员群众列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教育培养,筛选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对重点培养对象实行了党委成员联系,村党支部书记包保制度,有效解决了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从机关干部中选派。以建强组织、发展经济、锻炼干部为目标,从区、乡在岗机关干部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是从离岗干部中选聘。实施“离岗不离党,余热献乡邻”工程,采取“个人自愿、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了政治素质高、身体健康、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工作的离岗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或村级发展顾问。同时注重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作为村主要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第三,结合农村实际,完善村支书队伍激励保障机制,调动积极性。首先要强化精神激励。加大在优秀村支书中推选各级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的力度,大胆提拔重用村干部,突破身份限制,疏通和拓宽村干部提拔重用渠道和政治上进一步发展空间,选拔特别优秀的村干部进镇工作,建立健全村干部考核使用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多安排村支书进行健康检查。其次要强化物质激励。要完善村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奖金发放中,尽量多考虑党支部书记。完善落实好党支部书记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总之,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要使广大的村党支部书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奖罚分明

2017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4)

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现状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前身是1955年5月28日成立的“县群众运输管理站”,1986年更名为“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主要担负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和规划、发展工作;其性质为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事业单位,4月批准参公;核定内设机构10个,编制19名,实际在岗22名(其中1名长期借调利州运管所),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有执法车辆5台,办公环境较差,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担负着全县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县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5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400余公里。根据目前我所在册人员,人均公路里程达100余公里,公路建设还在迅速发展。

目前,县客货运输车辆约2704辆。客运车辆205辆,其中客运班线车辆125辆,出租车35辆,城市公交车5辆,城镇客运人力三轮车40辆;货运车辆约2499辆(不含浙江援建车辆),其中在册货车639辆,暂未取得营运许可的货运车辆280余辆,时风牌等农用柴油三轮车340余辆,农用四轮车360余辆,汽油货运三轮车650余辆,外地取得道路运输资格在我县境内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230余辆。

目前有乔庄、青溪、沙洲、姚渡、竹园客运站5个,木鱼、三锅、关庄等乡镇正在新建三类客运站;维修企业3家,个体维修业户及相关业务25家,依托木鱼、竹园物流配载中心的建成,拟再发展5家二类维修企业和10家个体维修、服务业户,以满足客货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现状

目前,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有正式执法人员22名,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正式执法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中专及相当学历占9%。道路运输管理专业占50%,法律专业占5%,其他专业占45%。22名正式执法人员中,30-45岁的占78%,45岁及以上的22%。交通执法人员的培训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一)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道路运输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量(客货运输车辆数)也急剧增加,已凸显出原有编制的严重不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是在1991年确定的,十八年未作任何调整,为了确保全县运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批准壮大了运政执法队伍,但根据4月的参公文件精神,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将有一部分人员不能参公,实际在岗人员数大于18年前核定的编制数,编制数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因道路运输管理难度大,难免会出现监管时差,使部分道路运输违法违章行为逃脱打击。为了尽量减少监管时差,就必须壮大执法人员队伍,因受编制数限制就不得不聘请临时协助执法人员,这样就增加了执法机构的负担。

(二)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但所拨付的各项经费经费无法解决日益增加的稽查及办案和人员工资的开支,协助执法人员的工资由运管所自行解决,这样就不得不挤占其他经费,致使工作经费紧张,限制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福利待遇太低,致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的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实行了“阳光工资”,一般科员的兑现金额为16000元左右,部分事业单位也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作人员兑现了该福利。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得运管所一直无法兑现该政策,工作人员情绪较大,工作积极性大大折扣。

(四)管理体制造成运管所的人权和财权分离,上级主管部门管经费拨付,地方政府管人事编制。二者的分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缺人或缺钱),制约了运政工作的开展。

(五)由于经费不足而影响了运政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运政工作人员的累计培训时间达不到应培训的要求,知识更新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行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同步。

(六)工作人员流动性差,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职工从招工之日起就在运管所工作,且工龄都在十余年,有的更是有二十余年的,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久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逐渐淡化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工作积极性也受影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七)运政执法责任大而风险更大,不利工作的开展。运政机构除了加强行业的规划、发展和监管外,还要肩负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的使命。由于受利润的诱惑,非法营运行为屡禁不止,按照《道条》和省局的自由裁量指导标准的规定,对非法营运行为处以3—10万的罚款,对于山区贫困县的非法营运者来说,按照最低标准3万处罚,就等于处罚了其整车价值的3/4,无疑是要了他们的性命,这往往引起违法者发生过激行为——自残、服毒自杀或车毁人亡。不严格处罚就是违法,就是渎职。这两方面的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运管部门都要承担责任,这无形给运政执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根据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增加执法队伍的编制数,提高执法部门的级别(正科级),并适时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编制数调整。把部门级别提高到正科级可以使职工干工作有盼头,不会因干一辈子也是一名科员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实际解决编制数不但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可以稳定执法队伍的人心,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实行人权和财权的统一管理。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还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都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只有人权和财权实行统一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员的流动和经费的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保证学习培训时间和经费供给,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继续教育适时更新知识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紧跟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保证。

(四)兑现国家关于工作人员的福利政策,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生活水平,确保运政人员积极努力工作,更能保证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五)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加强交通执法人员的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才能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积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才能保持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使执法队伍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有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不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像一潭死水,风平浪静,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就会慢慢地消失,工作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五)修订对非法营运行为的处罚标准,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明确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贫困的山区进行区别对待。城市非法营运的利润空间很大,能够承当高额的罚款,而贫困山区本身就穷,搞非法营运的买车也是靠贷款,一旦按照标准定格处罚,往往激起民愤,发生群体性事件或过激行为,引起社会不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学生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

第4篇 2023年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村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宣传者和执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因此,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围绕“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一课题,我镇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镇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分析与思考,撰写调研报告如下:

一、 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基本现状

__镇现有农村党支部16个,每个党支部有书记和副书记各一名,其中15名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10名副书记兼任村委会委员。32名的书记队伍中男女比例为10:1,只有龙和党支部的书记和冈陵党支部、里村党支部的副书记为女性。在年龄方面(见表1),40岁以下的2人,占6.25%,40-49岁的5人,占15.625%,50-59岁的20人,占62.5%,60岁及以上的5人,占15.625%。在文化程度方面(见表2),初中文化的18人,占56.25%,高中文化的12人,占37.5%,大专及以上文化的2人,占6.25%。现任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很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其中党龄20年以上的12人,占37.5%,致富能手9人,占28.125%,新进班子2人,占6.25%。

表1 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队伍的年龄结构表

年龄(岁)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40以下 2 6.25

40-49 5 15.625

50-59 20 62.5

60及以上 5 15.625

表2 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队伍的文化程度表

文化程度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初中 18 56.25

高中 12 37.5

大专及以上 2 6.25

二、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

1、队伍结构趋老龄化。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平均年龄为54岁,最高年龄63岁,从表1可见40岁以下的仅2人,50岁以上的25人,占78.125%,升平、潭溪、宅群等9个党支部的两名书记年龄都在50岁以上。

2、综合素质跟先进地区比较有一定距离。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从表2可见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两人,56.25%的党支部书记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文化素质不高,视野不够开阔,难以掌握新技能,会影响到农村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发展意识决定了该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部分书记的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够清晰,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致富还比较滞后。

3、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不平衡性。村党组织书记重视党建工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党群干群关系比较融洽的村,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比较高,我镇强亚、冈陵和魁草等村党支部,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都比较好;反之,个别村党支部书记不重视党建工作,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党员队伍的结构难以得到优化。

4、福利待遇还偏低。目前,我镇村党支部书记月报酬为700元。由于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还不富裕,导致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福利待遇更发达地区比较还偏低,难以全面调动书记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极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日常开支都比较拮据,书记在开展工作时难度不小。

三、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1、拓宽选拔渠道,优化队伍结构。健全选拔机制。抓好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关键是要选好“一把手”。健全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拨机制,制定一定的选任标准,让选举有规可循,把适合的人选上来。‚拓宽选拔渠道。要扩大选人的视野,拓宽用人的途径,实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方式的选拔。通过“引”、“选”、“派”、“挑”等方式,大胆提拔使用党员中的能人。ƒ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要抓好年青干部和女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从多方面入手做好人才储备,增强后备力量,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2、创新培训机制 ,着力解决村书记队伍“会干事”的问题抓好素质工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 ,干什么学什么 ,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 ,采取上下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方法 ,借助市委党校以及基层党校等阵地 ,抓好村干部行政管理、政策法规、财务、远程教育等业务培训和文化学历教育。

3、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书记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对特别优秀的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予以破格提拔任用,可为他们进入镇机关或事业单位提供政策支持,可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待遇机制。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福利待遇标准,逐步推行以基本工资、考核工资和效益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使村支书的实绩与报酬相统一。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村支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对退下来的村支书,给予妥善照顾。ƒ完善关心关怀机制。上级党委要充分理解和关心农村党支部书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4、规范考核管理,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健全目标责任、工作考评和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考察和并与其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工作动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形成科学决策、规范用权的机制,加强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带头雁”作用。

5、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 。同时,推行多渠道选育制。注重从本村籍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私营业主、回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物色和发现苗子 ,把优秀青年骨干列为培养对象。努力做到使用一批 ,培养一批 ,储备一批。

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农村党建的核心工作,各级党组织都应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开展。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农村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坚实。

第5篇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当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同样处于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才资源是决定审计工作发展水平的战略因素。近年来,市审计局坚持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方面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实践

我局根据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审计队伍建设当作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成效明显。一是年龄结构明显优化。现全局审计干部编制90人,实有80人,平均年龄41.3岁。其中:35岁以下24人,占30%;36-45岁32人,占40%;46岁以上24人,占30%。二是学历层次明显提升。研究生6人,占7.5%;本科生58人,占72.5%;大专生14人,占17.5%;中专和高中生2人,占2.5%。三是专业结构明显改善。具有高级职称的20人,占25%;具有中级职称的52人,占65%;已有51人通过ao认证考试,占一线审计人员的80%以上;16人通过全国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考试,占审计干部的20%。四是整体素质明显增强。近年来,我局先后荣获“江苏省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市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市文明机关”、“规范执法示范单位”、“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优秀基层党组织”、“青年文明岗”、“巾帼示范岗”等近百个荣誉称号。其主要做法是:

1.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素质能力。一是在理论学习上突出一个“实”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将坚定理想信念贯穿于学习教育的全过程。落实日常学习制度。每月两个半天为集中学习时间,各处根据计划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安排政治或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建立台帐。抓好各项专题教育。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紧抓住整改落实这个关键环节,较好地解决了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学习实践活动扎实而有成效。二是在业务培训上力求一个“效”字。今年来针对特殊的形势大背景,结合绩效审计和计算机审计两个“推进年”活动,专门安排业务集训3期,全员参训;举办计算机培训3期,根据达标要求和年龄结构分批进行。通过加大培训频次、提升培训层次、把握培养梯次,真正使业务培训为审计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在方式方法上讲究一个“活”字。把思想教育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廉政主题教育中,通过开廉会、听廉课、看廉片、发廉信、读廉文等多种形式,把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计算机中级考试培训中,采取自我办班、教学互动、结对帮教,既节约了大量费用,又取得了预期效果。

2.推行绩效管理,积极调动内在动力。一是量化考核指标,确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目标导向。今年来,坚持把绩效理念引入到内部管理,分别对处室和个人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制定了《综合考评办法(试行)》和《“审计能手”评选办法》。将每个处室和个人都纳入考核范畴,列为考核对象。考评内容涵盖德能勤绩廉,发现严重问题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优化考核方法,实施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贯彻公开性、客观性、激励性“三个原则”。坚持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自评与考评、组织考评与群众评议“三个结合”。做到组织领导、基础工作、检查督导“三个到位”。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彰显争先创优促进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是把绩效考核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凡被评为“审计能手”的即为当年公务员考核优秀。其次是与晋升使用和轮岗交流挂钩。再是与职业培训、在职休养等待遇挂钩。机关工资“阳光”后,奖优罚劣的原则不变,坚持尽力体现工作优劣在个人利益方面的差别性。绩效管理经验在全市机关进行介绍和推广。

3.创新用人机制,充分激发生机活力。一是严把“入口”。在公务员招录标准上,坚持开放视野选人,素质与能力并重,做到凡进必考;在接收军转干部安置上,变被动等待分配为主动上门选人,利用“双向选择”的政策优势,优化人员配置。二是畅通“出口”。受审计专业的制约,审计干部的流动相对困难。为此,局领导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想方设法向外推荐人才。今年又有4位同志被推荐到其它部门任职,且均得到了提拔使用。三是公推竞岗。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今年对1名中层正职和4名中层副职实行公推、竞争上岗,增强了人事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了机关干部在选人用人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营造奋发向上的“行政生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内部轮岗。制定了《机关干部交流轮岗暂行规定》,让大家面对不同的审计对象,接触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问题,为干部提供多岗位锻炼的机会。五是搭建平台。针对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特点,成立了由35岁以下年轻人组成“青年创新小组”,()坚持“以学习为先导,以工作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为目的”方针,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富有成效的工作,使一大批年轻同志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已有6名年轻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今年5月《中国审计报》报道了他们“创新学习、创新方法、创新服务”的经验做法。

4.建立内控机制,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一是对行政权力的决策、执行、

监督适当分解,明确职权,实行相互制约。进一步完善三级复核集体审议制度、审计日记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交叉审计、二人工作制等内控制度,重大权力实行分置,有两个以上部门或三个以上岗位来共同承担,依次完成。二是对现有的行政权力设置岗位、制定流程图,固化工作流程,做到上下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时限标准明确。各项权力的行使全部通过网上运行,并实行全程电子监控,形成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纠正的机制。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集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和审计管理系统、审计业务流程系统、审计现场工作进度传输系统、审计人员现场工作成果电子自动生成系统、违反审计程序或超过规定时限自动预警系统于一体,开发权力运行内控机制监控系统软件,实现审计权力公开、透明、协调、高效运行。

5.崇尚文化陶冶,着力凝聚团队合力。一是用团队的荣誉激励人。最近在全市“尚德倡廉”专题辩论赛中,我局代表队从3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在引起各界热议的同时,增强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二是用身边的典型引领人。近年来我局有2名同志先后被评为“市级机关十佳青年公务员”,10多名同志被评为省、市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对此都利用媒体或网络平台进行宣扬,扩大了先进典型的影响力。三是用贴心的话语感化人。军转干部是审计队伍中一个特殊群体,今年“八一”专门组织召开军转干部座谈会,通过表彰加鼓励,使他们深受感动和振奋。《中国审计报》和《日报》分别以“二次创业情洒审计”为题作了报道。四是用文化的平台展示人。无论是上级机关还是本局举办的各种书画摄影展、征文比赛、歌诵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每次都选送作品或组队参展参赛参演,并多次获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为审计队伍“内聚力量”、“外树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思考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体来看,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步伐是快的,趋势也是好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职能所带来的新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队伍结构上不适应。学历层次仍然偏低,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审计、会计类。二是审计力量上不适应。领军型、骨干型审计人才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少,人力少、任务重、要求高的矛盾仍然突出。三是人员能力上不适应。有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还跟不上信息化审计发展的步伐,有的知识结构还达不到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四是思想理念上不适应。有的缺乏“围绕全局搞审计,跳出审计看全局”的意识,工作中有份量、叫得响的东西还不多。为此,笔者通过学习最近召开的全国和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并结合实际我局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谈点粗浅的认识:

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努力创建学习型审计机关。要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发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培养审计干部良好的从政道德意识和职业自豪感。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没有忠诚于审计事业的敬业精神,就不可能无怨无悔、不舍不弃地做好本职工作。要始终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坚持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倡学习之风,把学习作为一种管理和工作模式,使学习成为审计人员的生活习惯和必然需要。鼓励审计人员学习第二、第三专业,鼓励审计人员参加更高学历层次的学习进修,使学习成为审计队伍不断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提升审计能力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审计专业化建设的路子。依法审计能力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工作早已超出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范畴,更多的是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市委市政府关心的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来开展。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审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广大审计人员来讲,应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努力做到爱业、敬业、专业和精业,在多出审计“拳头产品”上下功夫。要抓住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这一根本,坚持以审计实践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第一跑道,多岗位发现和多途径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人才。

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完善人事制度为保障,着力打造干事创业的舞台。为不断适应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队伍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在干部考核、选拔任用中,要倾听群众意见,做到公开透明;选人用人在政策层面上要一以贯之,让想干事的人都有机会。要结合审计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干部公推、竞争上岗办法,加强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建立合理的干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制度,用制度化和规范化来推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要着眼于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把好关口,优化结构,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对年轻审计干部压担子、引路子、结对子、搭台子,创造让优秀审计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必须以作风和廉政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始终把廉政建设视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高压线”,突出抓好作风建设,规范审计权力运行,是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经验。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抓手。只有强化教育、严明纪律、严格制度,不断规范审计权力的行使,培养严谨细致、廉洁清正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审计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要把作风和廉政建设浸透到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磨练意志和砥砺品行贯穿于审计人生的始终,在思想上制度上责任上监督上筑起四道“防护堤”,让审计人员不想不敢不能违反规定,永远当好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守护神”。近年来审计工作之所以能取得瞩目的成绩,赢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好评,正是因为有一支作风优良、勤政廉洁、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审计干部队伍。

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还必须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龙头,切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支卓越的队伍必然要有个卓越的领导核心。常言道:“其身正,不令则行。”然而作为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成为率先士卒、严于律己、为人表率的“领头雁”,更要成为一个懂行、在行、内行的“指挥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关键就是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水平,具有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具有科学决策的能力,这样才能带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高素质审计队伍。

第6篇 加强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的队伍建设及卫生监督工作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我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共14个,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__]第4、5号文确认,全市的卫生监督机构均为全民事业单位。核编362人,现有工作人员423人,共超编61人,其中卫生监督员共365人。

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以来,打破了以往“一个专业、一部法律、一支队伍”的监督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实行综合执法,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超过以往,执法效果明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强化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仅__年,对33000多家被监督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达1__0多户次,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行政处罚2292户次,罚没款达190余万元,取缔非法生产经营800多户,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不高,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5.5%(277/423),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41.8%(177/423),中专以下的人员仍有10%(42/423),无职称的达15%(66/423);与卫生部的卫生监督员全部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卫生监督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卫生监督员的高素质是实施强有力卫生监督执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求卫生监督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监督员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直接转员到卫生监督所,且原来大多都是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专业结构单一,法律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要求。而另一方面,部分监督员对卫生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认识不足,在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重视的同时又忽视了专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

2、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目前,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仅有编制362人,实际工作人员已达423人,超编61人。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大量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被监督管理单位数量众多,共有33000多户,卫生监督人员数与辖区人员数之比悬殊太大,现场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常超负荷工作;而当前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卫生监督工作要求很高,要做好监督工作,满足群众需求显然是力不从心。例如秦淮区,全区有3103户的管理监督对象,现场监督人员仅有11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更有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许多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必须完成,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难以体现。

加强市(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3、卫生监督人员工资、执法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

__年,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共计得到财政拨款1150余万(其中卫生监督执法专项经费82.3万元),人均2.72万,最高4.56万(六合二所),最低1.51万(高淳县所)。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所监督人员基本工资政府都无法全部解决,其它如办公经费、执法装备、交通工具、执法专项经费更无多少资金投入,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的经费每家都有不足,全年共缺少经费775.5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体现公正性,其监督执法行为必须与其利益脱钩。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卫生监督机构,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经费问题,执法的趋利性就不可避免,它们首先必然考虑生存问题,不可能保证监督执法的公正和规范,十分不利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执法装备、交通工具、现场取证工具等都严重落后和不足,限制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职工各项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难以调动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卫生监督人员的进出口不畅,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尽管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但它仍是全民事业性质、应当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同时具有行政监督执法权,仍是许多求职者向往的工作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开展,监督机构本身没有人事权,存在着不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有效分流,想要的专业对口、素质高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而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一定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范围界定不清,导致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两者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普遍存在卫生监督所在工作中与疾控机构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其中健康证的办理、检测报告、监督监测、各种报表的上报等矛盾突出,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6、卫生监督的网络不健全。

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原来曾为城乡卫生监督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乡、镇一级的防保机构的业务关系、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没有重新理顺和落实,使这些防保机构逐渐萎缩,而郊区、县的卫生监督所人员本身就不足,加之辖地辽阔、点散、量大,对乡镇的卫生监督难以到位,使许多乡镇存在卫生监督的空白点。

三、加强全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处罚复议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罚缴分离制度;投诉举报查处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目标,各项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并与科室和个人效益挂钩。保证机构内部的协调、高效运转。

第7篇 小学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对我校教师队伍进行调研。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调研情况看,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资源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建立一支师德良好、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生源质量不高使得教师无法正常教学。我校属于乡镇学校,造成优秀学生外流。使得本校生源质量差。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忽视教育,将学校当做“托儿所”,只注重赚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导致学生在学校、课堂无心学习,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教师长期面对此种情况亦会失去教学热情。

第8篇 浅谈当前纪检组织及其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浅谈当前纪检组织及其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是党章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神圣使命,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和岗位职责上提出的更高要求。笔者对照“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就当前纪检监察组织及其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对策谈些粗浅认识。

一、当前纪检监察组织及其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

近些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新形势的发展、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观念方面的不符合、不适应。

1、滞后性。缺乏全局观念,没有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把握,而是就纪检工作抓纪检工作;工作滞后,对新的改革措施、政策出台后可能带来新的权力寻租空间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制订相关的配套防范措施(制度)进行预防约束,往往是问题出现后,用“秋后算账”的办法被动地去堵、去查、去纠,导致工作效果不理想。

2、消极性。近年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少数地方和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有的还有蔓延势头。部分群众看到这种现象,就觉得腐败不得了,非常严重,很是普遍,并对我国能否彻底解决好腐败问题缺乏信心。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干部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3、放松性。有一种现象:党委政府要求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时,组织内往往伴有要放松纪律要求的呼声,认为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不查,可处理可不处理的案件不处理,似乎强化纪律要求束缚了前进的步伐,而只有放松纪律要求,才能解放思想,只有放松纪律要求,才能促进发展。纪检监察组织受到上述错误认识的影响或迫于一些领导干部这种片面认识的压力,就会放松纪律要求,造成执纪失之于宽、于软的现象。

4、迷惘性。为了维护统一性,各地应该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中央政策,但中央的政策是从全局出发和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的,具有普遍性(有些还具有滞后性),具体到一个地方、部门就会出现不一定完全适应的现象。因而就会出现严格按照上级政策办事的地方吃亏,不严格执行上级政策甚至踩点红线的地方反而获利的现象。作为执纪机关该如何把握政策,既要确保政令畅通,又要有利当地发展,纪检监察机关存在迷惘。

5、僵化性。只会照搬照套上级会议、文件精神,简单僵化的按文件精神办事,没有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的贯彻执行上级政策、文件,当上级的政策、文件经实践检验不符合实际、阻碍了发展时,不是去修改上级的政策、文件,而是修正已被实践证明的有利发展的正确做法,反映了我们有些纪检监察机关思想上保守僵化,行动上机械盲目。

(二)工作作风方面的不符合、不适应。

1、思想上惰性。有些同志在工作上勤勤肯肯、任劳任怨,但在思想上却存在思想懒惰、精神懈怠的现象,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思考,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

2、联系实际不够。工作不深入,赴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有时去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去掌握第一手资料,以致在联系实际开展工作上存在盲目性。如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在确定执法监察和廉洁自律专项治理项目时,照搬照套上级项目,缺乏针对性,自然治理的效果不理想。

3、关注民生不足。主要表现为:坐在机关里多、深入到基层听取群众呼声少;重办案、轻纠风;有的甚者受到利益的驱动,出现与民争利的行为。

4、责任意识不强。对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工作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如: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办案中发现有价值的案件线索,由于责任心不强,没有深入追究下去,致使重要案件线索白白丢失;少数人员由于年龄偏大,自感“人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工作被动应付。

5、监督作用发挥不够。目前,纪检机关实行的是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并主要是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干部的使用、经费的保障都要依赖于当地党委政府,这不得不使纪委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牵制,难以在对同级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的监督上有较大作为。

(三)素质能力方面的不符合、不适应。

1、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老化现象日益突出,缺乏活力。二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真正懂财会、懂法律、懂电脑、懂写作的专业人才缺少,精通多项知识的复合型和资本运作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组织协调作用发挥不到位。组织协调职能是纪委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由于对组织协调的具体内容、程序 、形式缺乏必要的认识,致使出现不会协调、不清楚该如何协调的问题,不善于发挥职能优势,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3、服务大局能力不强。孤立、静止的去做反腐倡廉工作,对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服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时常找不到工作切入点,不知道该怎样通过履行职责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少数地方还出现了不能正确处理好履职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个别地方还出现过影响甚至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

4、突破大要案能力不强。查处大要案尤其是疑难案件时,找不到案件的突破口,贻误战机,耽误办案,影响了整个案件办理进程及效果。

5、个别指导一般能力不强。不善于对工作中的新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归纳概括,形成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经验用于指导实际工作,以致于工作中碰到类似问题后,往往显得束手无措。

二、当前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原因

当前,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既有内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外在因素的制约。

(一)内在因素。

1、理论学习不深入。有些同志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兴趣淡化,导致理论水平不高;还有的干部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在用心领会精神实质、研读理论原著上下功夫,导致思想水平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业务知识上只能靠吃老本。

2、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容易得罪人讨人嫌,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待遇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经济待遇不高,政治上进步不快;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经常是别人能去的地方不能去,别人能得的不能得;一些秉公执纪、清廉自律的纪检监察干部还常被调查对象埋怨,甚至被亲戚朋友们所不理解。上述种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不安心本职工作。

3、业务素质不够高。有些同志政策水平不高,办案技巧掌握不够;有的口头表达、文字基本功还不够强,对党纪条规等业务知识还不够熟,存在着业务能力“偏低”的问题;有的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对经济发展政策、相关法律知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4、工作开展有顾虑。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主要表现为: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既担心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管严了、限制多了,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于是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便不了了之。

(二)外在因素。

1、体制因素的制约。纪委目前实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使得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大打折扣,就是对下级党委的监督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2、制度因素的制约。由于至今尚未制定一部《纪律检查工作条例》对纪检工作的地位、内部机构设置等作出明确规定,致使纪律检查工作的开展还不够系统和规范。

3、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上对纪检监察工作不够理解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牵涉到他们自身利益时,对纪检工作更是不够配合和支持,“一边骂腐败、一边搞腐败”的行为也大有市场;不良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对财富的攀比心理,部分市民“笑贫不笑贪”的价值取向等等因素也会给纪检干部的思想、行为带来不良影响。

4、保障因素的制约。目前,基层纪检机关经费保障不到位,虽然财政会拨付一定的经费,但远远不能保障机关的正常运转,大量的经费需要纪检机关自己去争取,经费的不足致使办公、办案的条件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现就_____区纪检机关而言,各个室目前仍然使用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办公设备,没有专门的谈话室,办案工作至今仍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笔、一张纸”的水平上。

三、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要切实解决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就应坚持两手抓,即立足当前一手抓解决内在因素,着眼长远一手抓解决外在因素。

(一)立足当前抓内因。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素质。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抓好政治理论培训。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为根本,以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核心,大力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切实解决好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敏感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纪检干部能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抓好综合知识培训。要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中心进行整合,建立干部定期培训机制,不仅要加强对基层纪检干部的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干部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每个在职干部1-2年就能有一次业务培训的机会。同时,要将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纳入到党委干部培训工作总体规划,由财政解决培训经费。三是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坚持抓好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学习交流制度,并将学习情况纳入到对干部职工的年度考核中,促使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2、加大交流力度,优化队伍结构。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建立干部的良性流动机制,是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适当拓宽纪检监察干部的发现选拔渠道。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考等方式,补充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来源。县(区)、市(地)以上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从基层选拔有纪检监察工作经历、素质高的干部。二是要完善干部定期轮岗机制。加强系统内的上挂下派、多岗位锻炼等干部轮岗制度建设,通过体内循环增强队伍活力。继续贯彻干部轮岗制度,明确不同级别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轮岗的期限,并对轮岗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是要畅通干部输出机制。积极地将系统内培养的可以胜任更重要岗位的优秀人才输送出去,将系统内的“小循环”与党政机关干部的“大循环”对接起来。?

3、建立激励机制,稳定干部队伍。建立激励机制,是稳定干部队伍,增强干部做好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迫切要求。一是要用事业激励。对单位的发展应有一个整体规划,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根据目标,结合干部的特点,将每位干部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并把干部的工作业绩与荣誉激励、职务晋级挂钩,增强干部职工做好工作的主动性,从而将单位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用感情激励。一方面通过采取领导找干部谈话谈心的方式,听取干部的意见,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走访慰问的方式,给予干部关怀。三是要用待遇激励。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另一方面要加大干部的交流力度,切实提高干部的政治待遇。

4、强化管理监督,纯洁纪检队伍。强化管理监督,严格纪律要求,对于提高纪检队伍素质,保持纪检队伍纯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内部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如,干部职工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学习、保密、考勤等相关制度,增强制度的操作性,强化制度的执行到位,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二要强化外部监督。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准要高,要求要严,要在做好内部管理的同时,积极发挥好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纪检干部的监督,对有问题的干部,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对不适宜做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坚决调离纪检监察岗位,保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二)着眼长远抓外因。

1、改革体制,着力强化监督力度。为了强化对同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必须改革现有的纪律检查体制,探索建立中央或省级以下垂直管理的模式,减少纪委对同级党委的依附性,加大监督力度。一是全面实行垂直管理。纪委机关自下而上全面实行垂直管理,各级纪委的经费来源、干部配备使用和福利待遇等都由纪委系统统一安排,游离于监督客体之外,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中纪委直接对全国党代会和中共中央___负责。二是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模式。参照国土系统的管理体制模式,纪委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做法,地方各级纪委对省纪委负责,省纪委在中纪委的领导下,对省党代会和省委书记负责。

2、制定条例,切实规范纪检工作。制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确保纪检工作得到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举措。党章第八章“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明确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织设置、重要任务、工作方式,是各级纪检机关开展工作的根本准则和依据,为了更好地把党章的规定落到实处,应当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条例》,在党章第八章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对地方各级纪委的地位,纪委内部机构的设置,包括内部机构的级别、数量、名称及其职能,以及对案件信访、案件检查、案件审理、案件管理、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纪律检查工作做出明确规定。

3、创新机制,有力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创新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对纪检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保障纪检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巡视督查制度,由上级党委牵头,从纪委、检察院、法院、审计等部门单位抽调业务精、作风硬的人员,组成巡视督查组,定期对地方党委政府支持纪检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一是对基层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进行业务指导;二是对纪检干部的使用、工作经费的保障、福利待遇的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与对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挂钩,切实增强地方党委、政府对抓好纪检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4、强化保障,确保公平公正执纪。加大对纪检机关的保障力度,有利于避免纪检机关受到利益驱动,出现与民争利的行为。一是要强化经费保障。参照政法系统经费保障办法,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拨付足额的办公经费和公用经费,进一步提高纪检干部的福利待遇,保障机关的正常运转。二是强化设备保障。对各级纪检机关进行标准化建设,统一配备办公设备、办公用车,进一步改善办公(办案)条件。

第9篇 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____县按照科技兴农,人才强县的指导思想,狠抓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农村各类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进一步建强农村人才队伍、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日前,笔者对____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县现有农村各类人才25967人。其中乡镇党政领导人才307人,农村科技人才562人,农村中小学教师6091人,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272人,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81人,农村实用人才17054人。全县农村各类人才队伍中,获得初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10735人,其中获得高级职称的354人,获得中级职称的4621人,获得初级职称的5760人。

二、主要做法

1. 狠抓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一是建强组织机构引领农村人才开发。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情系三农、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主要抓手。二是依托活动载体促进农村人才开发。积极探索新的活动载体,先后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员联户带创奔小康、乡村夜话和农村实用技术大联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壮大,成效显著。三是坚持办点示范带动农村人才开发。首先是树典型,发挥辐射作用。结合农村人才工程的实施,加大了农村人才典型的培育力度,先后共培育出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典型示范户1247户,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其次是建基地,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区分类别、合理布局的原则,挂牌建立农村实用技术示范基地,并很好地发挥了基地的作用。三是办协会,发挥指导作用。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结合区域实际,坚持技术共享,资金互助,集中管理,规模发展,统一营销的发展模式,带动和培育了一大批农村专业技术人才。

2. 狠抓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一是借助基地定点培训。定期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到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培训,并请相关专家现场进行技术辅导,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人才的实用技能。二是组建讲师团流动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流动讲师团,分种养、加工和营销三个专业授课组,到农村进行流动授课。三是赠送技术资料自我培训。免费向农村实用人才赠送《农村实用新技术》、《庭院经济手册》等乡土实用技术教材7000多册,赠送活页技术资料30000余份。

3. 狠抓农村人才保障建设。一是建立农村人才管理服务机制。主要是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在人才密集的4个乡镇设立了人才服务站,对农村人才实行动态服务、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一些业绩较突出的农村人才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利于及时地提供帮助和服务。二是建立农村人才职称评审机制。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工作,致力于提升农村人才的层次水平。三是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使用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先后推荐了1____多名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农村人才进入县内企业中担任管理和技术骨干,吸纳了600多名农村优秀年轻人才加入党组织;优先启用1500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担任村组干部。

三、主要问题

1. 总量不足,素质不强。从调查的数据分析,全县农村各类人才总量仅占农村人口总量的3.1%,明显低于省市平均水平。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仍然偏少。在农村人才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量的7.1%,获得高级职称的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量的1.4%.

2. 年龄老化,结构不优。年龄结构趋于老年化。30岁以下的仅占7.6%,31-40岁的占29.4%,41-50岁的占46.8%,51岁以上的占16.2%.绝大多数的农村实用人才由于年龄偏大,思想偏于保守,难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停留于种植、养殖等生产周期较长、获益较慢的行业上的占84.9%,而对于市场经济日益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的人才仅占15.1%.人才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随着不同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形成差异,出现县内优秀人才由农村偏远地区向城镇集中的现象,使得边远山区的人才队伍建设状况明显落后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和平区,影响了全县人才队伍的均衡发展。

3. 流失严重,引进困难。由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特别是和那些大中型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无论是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还是就业机会都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想留住本地人才、引进优秀人才,难度很大。

4. 技术保守,影响力小。很大部分农村专业人才受卖山、卖田,不卖手艺、教大徒弟饿死师傅等狭隘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技术上保守,缺乏规模发展的观念,从而影响农村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真正起带动作用的农村人才还只是占少数,导致了整个农村人才队伍作用的发挥缺乏普及性。

四、几点思考

1.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组织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必须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党管人才的观念,切实担负起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任,真正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党组织的工作规划中来。要针对农村人才分散的特点,切实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要形成县委集中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经常性指导,加强对农村人才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切实帮助农村人才解决一些生产与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教育机制,提高整体素质。一是集中培训,依靠专业辅导提高素质。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职业学校、乡村农民学校以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定期组织农村各类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二是开阔视野,依靠交流合作提高素质。一方面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人才走出家门,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促使他们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另一方面,加强本区域农村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他人才的成功做法,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三是基地示范,依靠典型引导提高素质。在管理好现有人才示范基地的前提下,还要积极鼓励、支持乡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分流领办、创办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形成样板,做给农村人才看,带着农村人才干,从而增强农村人才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扶持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农村人才开发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研生产项目,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为农村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二是要在技术上给予支持。要结合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同时,要充分发挥高级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组织全县专家和科技人才与农村人才开展一帮一活动,这样不仅能及时帮助农村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又能为专家、科技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实现优势互补。三是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人才倾斜。

4.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一是加大对农村人才的评选表彰力度。通过树立农村人才典型和开展优秀农村人才创评等活动,大力宣传报道农村人才典型和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农村人才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二是开辟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农村人才积极帮助他们申报技术职称评审,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给予农村人才适当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在政治上,对那些政治素质好、技术过硬、发挥作用积极的农村优秀青年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符合条件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促使他们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致富转变。在经济上,对那些在示范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作为的农村人才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第10篇 集团公司政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党委课题组,针对目前政工队伍现状,先后到湖北、新疆、山西、陕西、重庆等公司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调研。同时,走访了以上项目周边本系统部分基层单位,并与部分新老政工干部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反映的问题很有普遍性。

一、政工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

在调研中大家认为,从中国铁建到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政工队伍建设。各级党委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中国铁建总公司党委要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层单位配备了党支部书记。从总体上看,当前政工队伍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企业全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各级政工干部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三是各级政工干部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推进了企业的全面建设。四是深入抓好反腐倡廉,落实“三重一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施民主决策,减少决策失误,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五是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优势,为稳定员工队伍、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工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施工生产,在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建筑市场主动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前政工队伍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一是体制的原因,影响了基层政工队伍尤其是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本来位置,造成政工队伍的不稳定性,53%的被调查者认为书记难当,政工难做。二是由于削弱了党的政治领导,失去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位置,使企业重大问题难以监督,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单位表现突出,违规违纪现象有所抬头,反腐倡廉成了一句口号。三是宗旨观念、公仆意识不强。有的单位政工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对员工缺乏真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不够,满足于在接待上访中解决问题,忽视深入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少数政工干部作风不够扎实,有时仅满足于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部署工作;在督促落实的过程中,听汇报多,实地检查少,跑面多,跑点少,工作方法还不够细致。四是部分政工干部不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缺乏一定的理论功底,说话毛躁,办事粗糙,不可打造。部分政工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凭经验按部就班,创新意识、进取意识跟不上新形势政工工作的节拍,有时候用一般的工作纪律、工作要求代替了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部分政工干部没有跳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桎梏,仍采取粗放型管理的老办法,与施工生产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五是精神状态需作进一步调整,在机关的同志感到无所事事,在基层的同志感到有压力无动力;有相当部分的同志认为政工干部有职无权,难以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不安心政工工作;六是目前政工队伍老化,而对年轻政工干部的培养又缺乏力度,二至三年内将出现青黄不接。

二、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放松自我修养是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内在根源。主观因素表现为部分政工干部忽视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规章制度以及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论虚无主义思想在政工干部中占有一定市场,很难在理论学习上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很难静心思考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创新和深入开展。客观因素表现为少数政工干部缺少必要的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政工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45岁以下的政工干部已成为政工队伍的主体。这些同志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思维敏锐、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具有良好的改革创新精神。但他们大多成长经历比较顺利,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熏陶,致使一些同志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措施不力是政工队伍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党组织特别是上级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多的是倡导性和原则性的,缺乏刚性制度作保证,缺乏配套制度作支持,缺乏有效机制作约束,“高压线”不带电,致使有的政工干部特别是党的一把手把思想政治建设看成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会上强调,会后忘调;平常忽视,出了问题才重视。有些单位对政工干部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除界中考察、年终考核外,难以及时了解干部平时的表现;组织监督在一些单位还比较薄弱,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尤其是近年来企业行政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加上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对企业和项目行政主管监督难,存在监督盲点和监督空当的现象。

——多样化的客观环境对政工队伍产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及其发展,使价值取向多样化,有的政工干部不能正确把握人生观、价值观,迷失了政治方向;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导致各种物质利益刺激的强度日益加大,追求个人利益的趋利性侵蚀人们的思想,以致极少数政工干部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带进党的政治生活,把权力、地位作为与利益交换的“筹码”,经不住权钱的诱惑,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是影响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建筑企业大集团施工生产快速发展,而基层党建工作并没有与此同步加强。上级党委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施工生产的服务作用,而轻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过多精力用于应付组织、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监督作用。部分单位重行轻政比较明显,对同级党政领导实行“阶梯式奖励”,挫伤了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使政工干部在感情上难以接受,8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工干部没干头;在基层政工干部选拔上,仍然存在“经验主义”的错误,往往选派一些老同志出任书记,客观上造成了年轻同志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阅历,加剧了青黄不接的趋势。

三、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形势下政工队伍建设,要在总结和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政工队伍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着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的活力;突破难点,在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力气,在选准、配强、用好政工干部上下功夫,在制定有关制度办法的刚性约束上出新招,从而把整个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实战能力

认真学习特色理论体系,提高政工队伍理论水平。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组织政工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政工干部工作。在全面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依托党校培训的同时,各级中心组要克服工学矛盾,认认真真的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的过程;各级政工干部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从而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新知识,必须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髓,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和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主体实践活动的载体和手段,确保主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等。要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真正做到钻进去,晓悟大义,心领神会,并能走出来,化为思路,自觉应用,解决问题。不同政工干部要区别不同情况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际,而是根本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可以知民心、察民情、体民意、解民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可以推行“三不”工作法:一是从远到近,不搞“背靠背”。教育引导各级政工干部在认识上从“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中摆脱出来,把接访当作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感情上克服“好人不告状,告状不是好人”的对立情绪;情绪上正面交流,袒露心扉,防止矛盾激化。二是由虚入实,不搞“空对空”。察实情,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说实话,言之有理,查之有据;办实事,能办的竭尽全力办,难办的想方设法办,不能办的解释清楚。三是以柔克刚,不搞“硬碰硬”。遇到言辞激烈、行为失范的群体上访,要临而不惊、处而不乱、冷静观察、笑脸相迎,切异唇枪舌剑、争高论低,防止火上浇油;对“死缠硬磨”者提出的复杂问题,要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防止再有新的过激行为;对态度粗暴的上访者,要以细对粗,细语轻言、和风化雨,消除其积蓄的怨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克服少数政工干部“贵族化”倾向,培养政工队伍为民、务实、廉洁的良好作风。调研中,46%的被调查者反映,在政工队伍中间,有生活上讲究排场,作风上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工作上醉心应酬、追风逐浪等现象。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贵族化”倾向。出现这一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少数政工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淡化了宗旨观念,丢掉了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体和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在掌握了一点权力后,自以为高人一等,从而滋生出“贵族化”倾向。在他们看来,手中的权利不是职工给的,而是上级领导给的或个人争取来的。甚至有的认为自己凭努力当了官,享受一点是应该的。“贵族化”倾向发展下去,害莫大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克服“贵族化”的倾向,首先,应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政工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牢记宗旨。其次,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些政工干部走上腐败犯罪道路,大多是从生活上不节俭开始的。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能够使人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发挥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工干部应将节俭意识贯穿于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为职工群众创造最大的效益。再次、必须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只要心里时刻装着职工,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自然就会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同时,政工干部每年应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真学、真帮、真干,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办职工所需,努力为职工多办好事、实事,以此取信于民。

(二)重才育才,为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才开通“绿色通道”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十七大的这一精神,需要对培养造就年轻政工干部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针对当前政工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状,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年轻政工干部培养的引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年轻政工干部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确保年轻政工干部进得来、留的住、用的好。

选准、用好政工干部,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那些德才兼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业务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勇于创新、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年轻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政工岗位上来,以此改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在选拔中,注重在施工一线培养、锻炼和发现人才,研究制定“领导来自基层,干部出自一线”的具体措施,加大从基层和施工一线选拔政工干部的力度,鼓励和引导机关优秀年轻政工干部到一线施展才能、建功立业,使基层和施工一线成为政工干部成长进步、脱颖而出的主阵地。加强后备干部的补充、培养、锻炼和使用,通过上挂、下派、到基层部门或到一线任职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继续探索以差额推进、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差额选拔任用工作;积极探索科学的干部考察、选拔任用工作新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进一步规范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工作,完善两种方式相互佐证的具体办法,注重通过谈话了解干部的深层次问题。实行分层次分批推荐和加权计分。不搞“一人一票”的简单相加。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在选拔用人中,要坚持选拔与淘汰并重,不断健全科学的考核、选拔机制。坚持按照“风清气正、确保质量、好中选优、公开公平公正”的总体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格监督,把那些热爱政工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进来、稳定下来、使用起来,让他们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此外,要把那些只把政工岗位作为过渡、作为跳板,不安心工作,挂名不办事、出勤不出力,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经组织考察确定后,坚决清退出政工队伍。

健全激励机制,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绿色通道”。各级党组织要关心一线政工干部。一是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对群众认可、工作突出的,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扎实干好工作;表现突出,具备条件的要培养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对荣誉称号的表彰,要与行政干部一同看待,给政工队伍分配一定名额。从近几年看,政工干部只有推荐的权利,没有享受的待遇。有的政工干部说,政工没干头,前途没奔头,奖励没盼头。势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提高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的“绿色通道”,对有才干、有事业心、有较强能力的、工作成绩突出且群众认可度高的,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他们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

健全帮带机制,提高年轻政工干部工作能力。首先是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坚持“本土化”培训。积极开展年轻政工干部培训工作,组织年轻政工干部集中学习企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党风党纪、上级精神、政务管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工作方法;其次是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注重发挥年轻人文化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尽可能的组织他们到优秀党支部参观学习,让他们把先进经验和做法引进来,指导工作;再次是坚持“传帮带”,实行老政工“一帮一”、“一带一”的办法,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亲自传授经验,带领他们深入基层,深入施工生产一线,认真展开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

(三)加强政工队伍自身建设,为有效服务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政工制度建设,使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内务管理等制度,积极推行重点工作专项督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政工工作实践创新制度、政工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党建工作例会等制度。通过抓落实、抓执行、抓管理,使政工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根据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政工干部新形象”等,通过开展大讨论、大培训、大调研、大整改、大服务,提高政工部门创造力、执行力、实践力、公信力、和谐力。

着力抓好政工干部的道德建设,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胡锦涛___说过:“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品质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而绝不是小事。不能认为只要工作上有成绩、有能力,生活作风上有点问题没关系。”广大政工干部一定要时刻审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格魅力。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祖,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取营养,并把它们作为修身立德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真正回归社会,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去做人做事。另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民,从职工群众的优良品德中吸取提升境界、经受考验、抵御诱惑的精神营养。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格魅力根植于职工群众的美德当中。再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八荣八耻”修身立德,从而使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加强政工干部的作风建设。一定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狠抓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大兴刻苦学习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在思想上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作风。在工作中首先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客观发展的实际,再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的反映职工的愿望,真情的关怀职工的疾苦,切实去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工作更加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学习中要加强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学习,增强公仆意识。在生活上,严于律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真正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真正树立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广大政工干部要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继续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做解放思想的先进者、改革创新的排头兵。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从自己工作实际出发,运用科学发展观发现、分析和解决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具体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性、工作方法的协调性、工作思路的创新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中;要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增强职工观念,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工作方法,实现职工群众的愿望,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

(四)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加强基层党的一把手队伍建设

选好配强党的一把手。针对企业政工岗位的特点,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把政治过硬、能力较强、群众公认、作风扎实、清正廉洁、善于统筹协调的优秀干部选派到基层担任党的一把手,不能“滥竽充数”。“滥竽充数”将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和后果。为了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注意选拔、培养30-35岁的书记充实到基层任职。要拓宽视野,大胆使用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政工干部。对于那些年纪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同志,要有意识的安排到基层工作岗位上锻炼。使他们尽早成才,服务企业。

进一步明确项目书记在项目中的位置。确定项目书记在项目中的位置,明确项目经理、项目书记同为项目主管领导是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这样有利于加强项目廉政建设,有利于遏制腐败,有利于加强项目全面管理。实践反复证明,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因此,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基层党组织权力架构,理清项目领导班子职能权限,科学界定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议事决策范围,确保对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项目部企务党务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保证项目部领导班子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进一步界定和规范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的职权,防止“一言堂”的独断作风;适当的压缩书记的管理幅度,克服书记过多精力用于应付协调而不能抓大事谋大事的现象,让书记从负责琐碎的日常管理中走出来,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进一步明确书记在领导班子中的职责,加强书记对领导班子的监督。作为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明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民主集中制行为的查处力度。要敢于触及和打破长期形成的民主集中制执行过程中的所谓“潜规则”,努力使权力和决策在阳光下运行。

进一步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项目书记长期工作在基层、深入在群众之中,能真正了解本单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要着眼于企业政工工作的不断发展,用战略的眼光,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紧紧围绕胡锦涛___昆明讲话精神,通过发挥项目书记的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完善基层党建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通过项目书记的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旗帜作用;通过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让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施工生产的每个角落;通过发挥项目书记的管理、领导作用,让每个党员都能紧紧的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通过发挥项目书记选才、育才的作用,为政工队伍发展建立丰厚的人才储备。从而真正夯实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使基层党组织在中国铁建“抓机遇、保增长、促稳定”的实践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第11篇 关于强化农村医疗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推进我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农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民盟永安市委课题组组织人员对永安及_____市部分县(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入到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在掌握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如何加强我省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广泛听取了相关主管部门、卫生界人士及部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现按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主要成因及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四个层次,分别进行如下阐述:

一、当前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

2、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装备落后,人才短缺,难以承担农民医疗保障载体的重任。据永安市卫生部门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摸底调查,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设备配备和人员素质都十分低下。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乡镇卫生院中业务用房小于1000平方米约占30%;村卫生所业务用房属危房的约占3%。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学历构成以中专毕业为主,占72.6%,大学本科以上人员仅占3.6%,大专学历为18.8%,还有4.9%的人员无学历。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由于人员不足,经常轮流值班,不分科室,内、外、妇、儿全拿,是全科医生。而说是全科医生,技术又都不精,职称也就难以晋升,因此,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很少有中高级职称的。相当数量的村医就更是连职称的门坎都迈不进,因为,这些村医基本上是从各县卫生学校毕业,有的仅参加一期短训班就挂牌行医,许多村医更是子承父业,在村里有些名气和地位,但医技水平只能居于中等或偏下。

3、经费方面的不足对乡镇医疗事业影响较大。目前,由于经费来源渠道相对较为单一,且数额不足,导致农村医疗经费很有限,特别是乡镇一级卫生院经费运转困难,有的甚至负债经营。因此,多数乡镇医院无力引进或留置人才,无力添置医疗设备,无力改善医院病房及员工住宿条件,无力安排更多的人员去参加学习、进修或者培训,无力提高员工收入水平,而所有这些因素,均会严重影响或阻碍乡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乡镇医务人员思想上存在不安心工作现象。目前,对于乡镇卫生从业人员,尤其是偏远乡镇的卫技人员来说,由于乡镇卫生院与县一级医院相比,在医技上和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他们在医技上得不到很快提高,在经济上收入又较低,且工作、社交、生活等条件均较为艰苦,所以大多数非本土的医卫人员存在不安心工作现象,他们千方百计想往城里调,为人民服务、为患者解忧的观念较为淡薄,具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表现,导致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相对低下,影响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危机。

5、相当部分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普遍存在使用率较低、缺乏有关四、改进我省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意见或建议

回良玉在去年中央农村7、加强医卫人员能力建设,提升医疗队伍人才素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落实省卫生厅“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全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培养、考核和管理措施,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中青年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省卫生厅选拔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各项任务,制定了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的政策、措施。加大卫生支农力度,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下基层帮扶,帮助基层开展人员、技术培训。并且对每个骨干均要下发一本下乡服务考核记录手册,以便督促、考核。规定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前必须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接受不少于一年的进修培训。对此类相关规定,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使其不流于形式。

8、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契机,着力研究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就医难”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力度,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所,加强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看病;继续实施好巡回医疗制度,加大对卫生院对口帮扶和技术扶贫工作,切实抓好城市卫生支农工作,大力推广县、乡二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轮流到边远贫困山区驻村坐诊制度,,具体可采取巡回医疗队、扶贫门诊、扶贫病房及“千名医生送医进村大行动”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契机,通过扎实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工作,确保边远贫困山区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此外,要逐步建立农民健康保障体制,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药品集中招(跟)标采购制度,实现农民基本医疗保障。

总之,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必须逐步加以解决。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的自身能力及收入水平,改善其医疗条件,以优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吸引广大农村患者。在财政或民间资本无法更多投入之前,农村医疗就摆脱不了“条件差,留不住好医生;没有好医生,患者不愿来看病;患者少,收入少,条件改善不了”这个怪圈。财政或民间资本更多投入之后,医生好了,条件好了,剩下的就是只有等经济发展后反哺农业,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切实得以提高,才能最终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

第12篇 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中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上规模的社区专职社工队伍,是实现以上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工队伍里,女社工占绝大多数,且女社工有着生理、心理特点,故有必要对女社工开展调查研究。

一、根据对现有资料和有关数据的整理、部分女社工的走访,以及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现状:

(一)、基本信息

无锡南长区各街道共有社工65名,其中男社工8名,女社工57名,女社工年龄结构为:30周岁及以下32人,占56%;31-40周岁20人,占35%;41-50周岁5人,占9%。学历分布为:本科有24人,大专有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有16人,研究生学历为1人,分别占42%、28%、28%、2%。57名女社工中有21人未婚,27人未育,30名已生育的女社工中孩子0~3周岁的有17人。女社工中担任社区正职的有2人,副职的有10人。

(二)、工作情况

工作有“三多”。

第一,工作任务多。各类条线工作,接待居民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走家入户对居民进行走访,还需要完成拆迁、招商引资、协护税、征订报纸等各项任务。

第二,创建检查多。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的创建检查力度,迫使社工不得不抽出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有些创建工作老百姓的确收益,但也不乏有些创建工作形式重于内容,耗精力,又无实际意义。

第三,工作台账多,现在都提倡无纸化办公,纸质台账相对以前要减少许多,但电子台账和各类平台多了很多。有些条线的社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台账和各种平台上,间接影响了社工与居民面对面的时间。

(三)、心理状态

第一、心理压力重。女社工要承担繁杂琐碎的工作以及面对弱势群体的一些无奈等,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除此之外,为了完成行政性事务,分配给走访和联系居民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会引起居民的不满和误解,加剧了社工的无形压力。除此之外,女社工的生理特点,如例假、怀孕、生育、哺乳等,都会令她们精力分散,形成工作与个人问题之间的压力。

第二、不良情绪的困扰。由于工作量大、收入不高、得不到居民的理解,有些女社工会产生焦虑、烦躁、郁闷、懈怠等不良情绪,长久下去,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期望落差大。“您当初选择做社工主要是出于何种考虑”,此题为多选题,30位女社工中,选择了“看好社工行业发展前景”的有15个人,占50%,选择“听从父母家人安排”的有6人,占20%,选择“兴趣爱好/个人理想”的有5人,占17%,选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有4人,占13%。“现在,您对社区工作未来发展的看法是”一题中,选择前景不明朗,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数达到17人,占57%,7人选择前景光明,愿意扎根,占23%,4人选择了前景渺茫,临时跳板,占13%,2人选择了没有想过。占7%。这些数据表明,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有些社工或多或少会产生对未来发展迷茫,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不足。

二、存在问题

第一、社工性别结构不合理。女社工占社区工作主力的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女的当男人用”的现象。社区中一些重体力活儿女社工也得顶上,有蛮横的男性居民来闹时,也大多是女社工拦着。

第二、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承接的各条线工作有20多条,主要包括党建、工会、统战、妇联、团建、综治、人武、民政、老龄、残联、社保、计生、卫生、教育、文体、关工委、宣传等。每条业务线又都有细化的内容,纷繁的社区行政工作不仅加重了女社工的负担,更减少了她们与居民沟通的时间,与社居委宗旨想违背。

第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当很多压力迎面而来的时候,有些女社工会出现退缩心理,或以负面情绪面对,甚至出现逃离心态。

第四、工作积极性减弱。随着工作时间越久,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出现懈怠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第一、优化社工性别结构,增加男社工的人数,减少女社工招人力度,以达到男女社工比例平衡。

第二、合理减轻女社工工作负担。一方面,呼吁上级各部门尽量取消一些对社区没有实质性帮助、形式化的工作内容,为社区减负;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开动脑筋,更新服务思路。比如采取“服务外包”等方式,将某些工作任务委托给社会组织来承接,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第三、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职业自信。通过开展排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与人沟通、了解自我增强自信等心理服务内容方面的心理讲座,也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压训练,达到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目的。

第四、建立沟通平台,增强工作积极性。今年,我们社区成立了“躬行学习园地”由各位女社工“轮流坐庄”主持,内容可以是专业性工作,也可以是心灵交流,包括关于恋爱、婚姻、生育等方面的交流,促进社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增强社工之间沟通,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13篇 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村干部工作在最基层,其工作最贴近人民群众,是团结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在基层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因此,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否坚强有力,影响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村两委换届刚刚结束,新一届村两委成员正走入工作的轨道,通过此次换届选举,村干部的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选出了一些素质高、能力强、能干事的村干部,也推出了一批三高三强的干部人选,但我们仍然发现,和实际的工作相比,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仍然偏低、年龄仍然偏大,如何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进而加强村干部整体队伍建设确实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近期,__区彩石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为更好地建立健全五好党支部,通过查档、座谈和走访等形式,对全镇村干部的ѧϰ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村两委成员基本情况

彩石镇辖5个办事处,42个行政村,42名村党支部书记,42名村主任,村两委成员共242人,其中女性51人,交叉任职32人,书记、主任一肩挑8人。

其中,35周岁以下33人,占13.6%;35-45周岁的110人占45.5%;46-59周岁的90人,占37.2%;60周岁以上的9人,占3.72%。学历在大专以上71人,占29.3%;中专53人,占21.9%;高中85人,占35.1%;初中及以下33人,占13.6%。

(二)村两委成员学习情况

一是集中培训。通过各级党委组织的培训,村两委成员可以学到一些政治理论和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今年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共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培训2次,参加外出参观、学习1-2次,村两委成员参加各种集中培训5次。二是集中学习。通过各村组织的学习活动,村两委成员可以从书本、网络上学习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和先进的基层工作方法,平均每月要集中学习3次以上,今年重点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农村工作的先进做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方法和实用的农活技术。三是自学。村两委 成员每月都要进行自学,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最近的领导讲话、学习最新的时事政治,自学次数不限,通过调查,村两委成员平均每月要自学4次以上,并且均做了学习笔记。

(三)大学生村官情况

彩石镇共有大学生村官6人,分配到6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有大学生村官任职的村占到14.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彩石镇党委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全镇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偏大

经过此次换届选举,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村干部,但总体来说,年轻的村干部所占比例仍然较小,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以前虽有改善,但仍然较为突出。

(二)全镇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

通过调查,此次换届选举的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文化程度较以前有所提升,出现了大学以上学历2人,是个新的突破,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干部仍有一定的比例,现在发展速度如此快的时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学历已经远达不到干部带领群众进步的要求。

(三)缺乏完善的学习机制

目前,全镇的村干部学习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机制帮助、督促村干部提高学习效率。

(四)村干部的学习途径比较局限

由于村里的条件有限,村干部只能通过书本、电视、网络看到一些先进的工作方法或者先进技术,却不能走出去真正亲身感受到知识。同时,由于年龄原因,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较小,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有一定的障碍。

(五)部分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村干部对学习教育不够重视,态度不够端正,不能真正的深入学习。

(六)人才流失严重,后备干部经验缺乏

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愿呆在村里,而是去往更广的舞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造成人才的严重流失。农村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农村工作繁琐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也不能将工作做好。

(七)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工作困难

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高,但是却很难深入到农村的工作中去。一是对村情不熟,而摸清村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二是很难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去,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将这个机会当做了一个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进入公务员队伍上。三是有大学生村官的村所占比例太少,在全镇范围内很难形成良好的培养和使用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基层党建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村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针对目前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村干部理论学习班和实践教学班。一是邀请教授对村干部进行专项理论培训,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常用知识;二是由专职党务工作者定期给村干部做实践培训,主要包括基层党建类和各项事务类的相关政策、工作方式和方法,增强村干部的业务知识;三是技术类培训,组织计算机操作、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村干部平时的工作效率。每次教育培训后及时进行考试,将考试成绩与村干部的绩效成绩挂钩,以增强村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批生力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村干部队伍老龄化、后继无人的现状,这批生力军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要切实把政治思想好、模范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威信好、整体素质好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标准。一是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工作。要通过走访群众,摸底调查,着重考察群众威信度、工作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完善选拔机制,可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党组织推荐三种方式相结合,同时,要严格组织考察程序,及时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鼓励后备干部参与学习村两委的日常工作,培养其工作能力,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

(三)建立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

大学生村官补充了普通村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缺口,但也有其局限之处,即农村工作经验不足,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能力培养和工作业务培训。一是让大学生村官更多的参与到村支部和村委的每项工作中,通过实践充实自身的工作经验,以进一步胜任农村工作;二是举办大学生村官理论实践培训班,强化政治理论,丰富各项农村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体系,使大学生村官真正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四)强化对村干部的目标责任考核

按照每年签订的目标责任制,对村干部进行严格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对明显工作不作为的严肃进行处理。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学习的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党章或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从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村干部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第14篇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村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宣传者和执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因此,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围绕“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一课题,我镇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镇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分析与思考,撰写调研报告如下:

一、 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基本现状

__镇现有农村党支部16个,每个党支部有书记和副书记各一名,其中15名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10名副书记兼任村委会委员。32名的书记队伍中男女比例为10:1,只有龙和党支部的书记和冈陵党支部、里村党支部的副书记为女性。在年龄方面(见表1),40岁以下的2人,占6.25%,40-49岁的5人,占15.625%,50-59岁的20人,占62.5%,60岁及以上的5人,占15.625%。在文化程度方面(见表2),初中文化的18人,占56.25%,高中文化的12人,占37.5%,大专及以上文化的2人,占6.25%。现任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很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其中党龄20年以上的12人,占37.5%,致富能手9人,占28.125%,新进班子2人,占6.25%。

表1 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队伍的年龄结构表

年龄(岁)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40以下 2 6.25

40-49 5 15.625

50-59 20 62.5

60及以上 5 15.625

表2 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队伍的文化程度表

文化程度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初中 18 56.25

高中 12 37.5

大专及以上 2 6.25

二、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

1、队伍结构趋老龄化。__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平均年龄为54岁,最高年龄63岁,从表1可见40岁以下的仅2人,50岁以上的25人,占78.125%,升平、潭溪、宅群等9个党支部的两名书记年龄都在50岁以上。

2、综合素质跟先进地区比较有一定距离。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从表2可见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两人,56.25%的党支部书记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文化素质不高,视野不够开阔,难以掌握新技能,会影响到农村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发展意识决定了该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部分书记的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够清晰,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致富还比较滞后。

3、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不平衡性。村党组织书记重视党建工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党群干群关系比较融洽的村,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比较高,我镇强亚、冈陵和魁草等村党支部,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都比较好;反之,个别村党支部书记不重视党建工作,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党员队伍的结构难以得到优化。

4、福利待遇还偏低。目前,我镇村党支部书记月报酬为700元。由于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还不富裕,导致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福利待遇更发达地区比较还偏低,难以全面调动书记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极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日常开支都比较拮据,书记在开展工作时难度不小。

三、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1、拓宽选拔渠道,优化队伍结构。健全选拔机制。抓好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关键是要选好“一把手”。健全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拨机制,制定一定的选任标准,让选举有规可循,把适合的人选上来。‚拓宽选拔渠道。要扩大选人的视野,拓宽用人的途径,实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方式的选拔。通过“引”、“选”、“派”、“挑”等方式,大胆提拔使用党员中的能人。ƒ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要抓好年青干部和女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从多方面入手做好人才储备,增强后备力量,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2、创新培训机制 ,着力解决村书记队伍“会干事”的问题抓好素质工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 ,干什么学什么 ,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 ,采取上下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方法 ,借助市委党校以及基层党校等阵地 ,抓好村干部行政管理、政策法规、财务、远程教育等业务培训和文化学历教育。

3、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书记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对特别优秀的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予以破格提拔任用,可为他们进入镇机关或事业单位提供政策支持,可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待遇机制。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福利待遇标准,逐步推行以基本工资、考核工资和效益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使村支书的实绩与报酬相统一。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村支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对退下来的村支书,给予妥善照顾。ƒ完善关心关怀机制。上级党委要充分理解和关心农村党支部书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4、规范考核管理,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健全目标责任、工作考评和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考察和并与其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工作动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形成科学决策、规范用权的机制,加强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带头雁”作用。

5、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 。同时,推行多渠道选育制。注重从本村籍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私营业主、回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物色和发现苗子 ,把优秀青年骨干列为培养对象。努力做到使用一批 ,培养一批 ,储备一批。

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农村党建的核心工作,各级党组织都应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开展。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农村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坚实。

加强市(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2)

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的队伍建设及卫生监督工作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我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共14个,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__]第4、5号文确认,全市的卫生监督机构均为全民事业单位。核编362人,现有工作人员423人,共超编61人,其中卫生监督员共365人。

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以来,打破了以往“一个专业、一部法律、一支队伍”的监督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实行综合执法,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超过以往,执法效果明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强化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仅__年,对33000多家被监督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达1__0多户次,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行政处罚2292户次,罚没款达190余万元,取缔非法生产经营800多户,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不高,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5.5%(277/423),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41.8%(177/423),中专以下的人员仍有10%(42/423),无职称的达15%(66/423);与卫生部的卫生监督员全部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卫生监督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卫生监督员的高素质是实施强有力卫生监督执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求卫生监督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监督员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直接转员到卫生监督所,且原来大多都是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专业结构单一,法律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要求。而另一方面,部分监督员对卫生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认识不足,在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重视的同时又忽视了专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

2、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目前,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仅有编制362人,实际工作人员已达423人,超编61人。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大量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被监督管理单位数量众多,共有33000多户,卫生监督人员数与辖区人员数之比悬殊太大,现场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常超负荷工作;而当前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卫生监督工作要求很高,要做好监督工作,满足群众需求显然是力不从心。例如秦淮区,全区有3103户的管理监督对象,现场监督人员仅有11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更有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许多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必须完成,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难以体现。

3、卫生监督人员工资、执法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

__年,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共计得到财政拨款1150余万(其中卫生监督执法专项经费82.3万元),人均2.72万,最高4.56万(六合二所),最低1.51万(高淳县所)。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所监督人员基本工资政府都无法全部解决,其它如办公经费、执法装备、交通工具、执法专项经费更无多少资金投入,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的经费每家都有不足,全年共缺少经费775.5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体现公正性,其监督执法行为必须与其利益脱钩。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卫生监督机构,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经费问题,执法的趋利性就不可避免,它们首先必然考虑生存问题,不可能保证监督执法的公正和规范,十分不利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执法装备、交通工具、现场取证工具等都严重落后和不足,限制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职工各项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难以调动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卫生监督人员的进出口不畅,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尽管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但它仍是全民事业性质、应当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同时具有行政监督执法权,仍是许多求职者向往的工作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开展,监督机构本身没有人事权,存在着不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有效分流,想要的专业对口、素质高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而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一定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范围界定不清,导致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两者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普遍存在卫生监督所在工作中与疾控机构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其中健康证的办理、检测报告、监督监测、各种报表的上报等矛盾突出,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6、卫生监督的网络不健全。

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原来曾为城乡卫生监督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乡、镇一级的防保机构的业务关系、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没有重新理顺和落实,使这些防保机构逐渐萎缩,而郊区、县的卫生监督所人员本身就不足,加之辖地辽阔、点散、量大,对乡镇的卫生监督难以到位,使许多乡镇存在卫生监督的空白点。

三、加强全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处罚复议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罚缴分离制度;投诉举报查处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目标,各项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并与科室和个人效益挂钩。保证机构内部的协调、高效运转。

2、严把监督员入门关。要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就要把好监督员的入门关,应积极探索补充卫生监督员新鲜血液的好方法,逐步实行必须通过严格考试并经过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来录用新的卫生监督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卫生监督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

3、对已在岗的卫生监督员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综合法律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定期对所有监督员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让他们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势的执法工作需要。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强化培训是基础。为培养一支既熟悉卫生专业知识,又掌握法律知识的复合型卫生执法队伍,应紧抓提高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放松,以适应日益完善的卫生执法体系的执法工作的要求。为此,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制度。要采取平时自学为主,授课培训为辅的方法,组织行政法学、程序法学及专业法规等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严格集中统一考试,对考试不及格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补考,未取得年度规定学分的,必须离岗学习。

4、建立并完善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质量效率考核工作,要在加强对卫生监督工作数量考核的同时,还逐步加强对卫生监督执法质量的考核工作,同时积极进行人事、分配方面的改革,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拉开奖金等分配档次。探索建立卫生监督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工作中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监督员双向选择,吸引优秀人才,培养骨干梯队,同时对一些确实不能适应卫生监督新形势的监督人员转岗或分流。

5、卫生监督机构性质不明确,体制不顺,监督人员工资和执法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差额很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卫生监督队伍的健康发展。卫生监督队伍是完全履行政府行政执法职能,应当纳入公务员系列,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执行,各类经费应得到各级政府全额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事分开,保证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保证卫生执法的公平、公正。建议国家卫生部或省一级人民政府应对各区县的经费数额有一指导意见。

6、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的问题,建议国家卫生部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制定并与国家编委共同下达指导意见。对偏远乡镇的卫生监督工作,可考虑增加编制,设立分所或继续发挥乡镇一级防保机构的作用,建立乡镇一级卫生监督机构等办法予以加强。

7、全市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得到实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自我造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内抓管理、外塑形象,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努力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来争取各级政府对我们卫生监督机构的关注、支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使卫生监督机构不断得到建设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

_街道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3)

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

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特点,近期,我们重点围绕辖区农村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相台办事处是随着安阳市区划调整,于4月份在原铁西区农工委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相台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截止底,共有党员397名,其中农民党员203名,企业职工党员24人,机关党员14人,离退休党员156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学本科生4人,大专生15人,中专生29人,高中学历的76人,初中及以下的27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党员数为44人,36至45岁的63人,46至54岁的108人,55岁至59岁的70人,60岁以上的112人。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三会一课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民主权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有些基层干部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三)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从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的结构来看,55岁以上的党员有182名,占党员总数的45。8%,而且多数是从安钢、电厂等企业离退休回来的工人,文化素质,科技知识等都与当前农村的形势与要求不太适应。从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来看,397名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仅有19人,占党员总数的4。8%,初中文化的277人,占69。8%。这样的文化水平显然与今天的现实差距较大;从党员发展来看,每年每个村最多就是发展1-2名党员,而且多是在村委会任职的非党员,且年轻人相对又较少,而进入党员队伍的多是些离退休职工,所以说,在相台办事处397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进有44人,仅占11。1%,力量对比差距较大。因此说,这支党员队伍属于“老年型”的队伍,自然就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

三、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总体上说,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认为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干部群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如何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对此,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针对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技术技能、最怕的是市场变化”的实际,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培育更多的农业技术能手和创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把企业引向基地和农户,把基地和农户引向市场。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费普遍紧张,办公费紧缺,工作的积极性下降的实际,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发展规模化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与政府、市场、龙头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

五是要注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农业服务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奖励处罚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进取精神,以此来推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建设,优化干部队伍。

六是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明确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激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引导党员带头应用新技术、带头推广新品种、带头发家致富,树立先富的榜样,使广大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有干头。

七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刹赌博之风、大操大办之风、封建迷信之风,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用先进的思想和健康的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

殷都区相台办事处

12月2日

关于县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4)

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现状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前身是1955年5月28日成立的“县群众运输管理站”,1986年更名为“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主要担负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和规划、发展工作;其性质为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事业单位,4月批准参公;核定内设机构10个,编制19名,实际在岗22名(其中1名长期借调利州运管所),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有执法车辆5台,办公环境较差,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担负着全县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县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5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400余公里。根据目前我所在册人员,人均公路里程达100余公里,公路建设还在迅速发展。

目前,县客货运输车辆约2704辆。客运车辆205辆,其中客运班线车辆125辆,出租车35辆,城市公交车5辆,城镇客运人力三轮车40辆;货运车辆约2499辆(不含浙江援建车辆),其中在册货车639辆,暂未取得营运许可的货运车辆280余辆,时风牌等农用柴油三轮车340余辆,农用四轮车360余辆,汽油货运三轮车650余辆,外地取得道路运输资格在我县境内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230余辆。

目前有乔庄、青溪、沙洲、姚渡、竹园客运站5个,木鱼、三锅、关庄等乡镇正在新建三类客运站;维修企业3家,个体维修业户及相关业务25家,依托木鱼、竹园物流配载中心的建成,拟再发展5家二类维修企业和10家个体维修、服务业户,以满足客货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现状

目前,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有正式执法人员22名,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正式执法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中专及相当学历占9%。道路运输管理专业占50%,法律专业占5%,其他专业占45%。22名正式执法人员中,30-45岁的占78%,45岁及以上的22%。交通执法人员的培训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一)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道路运输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量(客货运输车辆数)也急剧增加,已凸显出原有编制的严重不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是在1991年确定的,十八年未作任何调整,为了确保全县运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批准壮大了运政执法队伍,但根据4月的参公文件精神,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将有一部分人员不能参公,实际在岗人员数大于18年前核定的编制数,编制数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因道路运输管理难度大,难免会出现监管时差,使部分道路运输违法违章行为逃脱打击。为了尽量减少监管时差,就必须壮大执法人员队伍,因受编制数限制就不得不聘请临时协助执法人员,这样就增加了执法机构的负担。

(二)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但所拨付的各项经费经费无法解决日益增加的稽查及办案和人员工资的开支,协助执法人员的工资由运管所自行解决,这样就不得不挤占其他经费,致使工作经费紧张,限制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福利待遇太低,致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的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实行了“阳光工资”,一般科员的兑现金额为16000元左右,部分事业单位也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作人员兑现了该福利。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得运管所一直无法兑现该政策,工作人员情绪较大,工作积极性大大折扣。

(四)管理体制造成运管所的人权和财权分离,上级主管部门管经费拨付,地方政府管人事编制。二者的分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缺人或缺钱),制约了运政工作的开展。

(五)由于经费不足而影响了运政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运政工作人员的累计培训时间达不到应培训的要求,知识更新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行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同步。

(六)工作人员流动性差,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职工从招工之日起就在运管所工作,且工龄都在十余年,有的更是有二十余年的,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久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逐渐淡化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工作积极性也受影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七)运政执法责任大而风险更大,不利工作的开展。运政机构除了加强行业的规划、发展和监管外,还要肩负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的使命。由于受利润的诱惑,非法营运行为屡禁不止,按照《道条》和省局的自由裁量指导标准的规定,对非法营运行为处以3—10万的罚款,对于山区贫困县的非法营运者来说,按照最低标准3万处罚,就等于处罚了其整车价值的3/4,无疑是要了他们的性命,这往往引起违法者发生过激行为——自残、服毒自杀或车毁人亡。不严格处罚就是违法,就是渎职。这两方面的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运管部门都要承担责任,这无形给运政执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根据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增加执法队伍的编制数,提高执法部门的级别(正科级),并适时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编制数调整。把部门级别提高到正科级可以使职工干工作有盼头,不会因干一辈子也是一名科员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实际解决编制数不但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可以稳定执法队伍的人心,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实行人权和财权的统一管理。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还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都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只有人权和财权实行统一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员的流动和经费的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保证学习培训时间和经费供给,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继续教育适时更新知识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紧跟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保证。

(四)兑现国家关于工作人员的福利政策,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生活水平,确保运政人员积极努力工作,更能保证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五)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加强交通执法人员的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才能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积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才能保持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使执法队伍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有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不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像一潭死水,风平浪静,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就会慢慢地消失,工作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五)修订对非法营运行为的处罚标准,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明确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贫困的山区进行区别对待。城市非法营运的利润空间很大,能够承当高额的罚款,而贫困山区本身就穷,搞非法营运的买车也是靠贷款,一旦按照标准定格处罚,往往激起民愤,发生群体性事件或过激行为,引起社会不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15篇 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

一、乡局级后备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拔机制不尽完善。一是在后备干部的资格准入上,还没有和《公务员法》的规定配套起来。二是在后备干部的人选推荐上,还没有完全公开透明,还存在“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于是,有一部分后备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心思不再放在积极搞好本职工作上,而是花在“密切联系领导”、经营人际关系上。他们苦心结交左右,处处讨好领导,时时关心自己,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提拔的机会。三是在后备干部的最后确定上,还没有做到真正公平公正。重视和采纳单位班子集体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意见的时候比较多。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使后备干部队伍与领导班子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需求存在一定距离,互补性、合理性不够强。

2、培养平台拓展不多。这部分后备干部朝气蓬勃,踌躇满志,干劲十足。进入后备干部序列后,他们想大干事业、大显才华,进一步引起领导和组织上的注意与重视。但是除以党校为主的培训方式外,目前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还比较单一。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后备干部选派到重要领导岗位或艰苦环境进行锻炼的工作措施不多,影响了后备干部通过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走向成熟的步伐。

3、备用结合时有脱节。一部分后备干部由于职数限制、任职条件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一直是备而不用,而跟自己一样条件甚至是不如自己的干部都提拔重用了,因此而感到自己提拔无望,对组织表现出不信任。备用脱节的情况极大地打消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

4、宏观管理有待加强。组织部门的宏观管理有重选拔培养轻管理使用的倾向。没有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干部潜力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1、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拔方式。组织部门要按照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对班子的结构状况进行分析梳理,确定班子需要配备的年轻干部数量以及非党、女干部的比例和文化专业结构等。要打破地域、部门界限,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把后备干部选配工作完全置于“阳光操作”之下。要积极探索公开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通过公选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2、拓展培养平台,加强能力建设。对于长期处在基层一线的后备干部,应侧重于横向轮岗锻炼或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对于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应选派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任职或挂职,放到基层加强锻炼;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的后备干部,可进行交流或轮岗锻炼;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而又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经验的后备干部,要派到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地方或安排到更重要岗位上锻炼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为年轻干部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拓展其工作领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3、健全淘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明确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标准和条件,建立运行科学、进出通畅的优胜劣汰机制。每2~3年要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补充一次,既保持一定的常数和合理的结构,有时也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要抓好考核考察,注重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年轻后备干部。要开展定期谈话。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根据组织部门考核考察的反馈结果,定期与后备干部谈工作、谈思想、提要求。要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后备干部管理档案的申报、审批和登记材料,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微机化动态管理。

4、健全用人机制,抓好备用结合。在后备干部备用结合上,要坚持提拔任用干部,优先从后备干部中选拔,及时合理使用是后备干部。

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2

一、乡局级后备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拔机制不尽完善。一是在后备干部的资格准入上,还没有和《务员法》的规定配套起来。二是在后备干部的人选推荐上,还没有完全公开透明,还存在“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于是,有一部分后备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心思不再放在积极搞好本职上,而是花在“密切联系领导”、经营人际关系上。他们苦心结交左右,处处讨好领导,时时关心自己,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提拔的机会。三是在后备干部的最后确定上,还没有做到真正公平公正。重视和采纳单位班子集体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意见的时候比较多。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使后备干部队伍与领导班子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需求存在一定距离,互补性、合理性不够强。

2、培养平台拓展不多。这部分后备干部朝气蓬勃,踌躇满志,干劲十足。进入后备干部序列后,他们想大干事业、大显才华,进一步引起领导和组织上的注意与重视。但是除以党校为主的培训方式外,目前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还比较单一。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后备干部选派到重要领导岗位或艰苦环境进行锻炼的措施不多,影响了后备干部通过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走向成熟的步伐。

3、备用结合时有脱节。一部分后备干部由于职数限制、任职条件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一直是备而不用,而跟自己一样条件甚至是不如自己的干部都提拔重用了,因此而感到自己提拔无望,对组织表现出不信任。备用脱节的情况极大地打消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

4、宏观管理有待加强。组织部门的宏观管理有重选拔培养轻管理使用的`倾向。没有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干部潜力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1、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拔方式。组织部门要按照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对班子的结构状况进行分析梳理,确定班子需要配备的年轻干部数量以及非党、女干部的比例和文化专业结构等。要打破地域、部门界限,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把后备干部选配完全置于“阳光操作”之下。要积极探索公开选拔后备干部,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通过公选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2、拓展培养平台,加强能力建设。对于长期处在基层一线的后备干部,应侧重于横向轮岗锻炼或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对于长期在机关,缺乏基层经验的,应选派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任职或挂职,放到基层加强锻炼;在一个岗位上时间较长的后备干部,可进行交流或轮岗锻炼;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而又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经验的后备干部,要派到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地方或安排到更重要岗位上锻炼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为年轻干部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拓展其领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3、健全淘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明确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标准和条件,建立运行科学、进出通畅的优胜劣汰机制。每2~3年要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补充一次,既保持一定的常数和合理的结构,有时也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要抓好考核考察,注重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年轻后备干部。要开展定期谈话。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根据组织部门考核考察的反馈结果,定期与后备干部谈、谈思想、提要求。要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后备干部管理档案的申报、审批和登记材料,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微机化动态管理。

4、健全用人机制,抓好备用结合。在后备干部备用结合上,要坚持提拔任用干部,优先从后备干部中选拔,及时合理使用是后备干部。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5篇

当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同样处于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才资源是决定审计工作发展水平的战略因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队伍建设的信息

  •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5篇
  •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5篇34人关注

    当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同样处于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才资源是决定审计工作发展水平的 ...[更多]

相关专题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