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自然灾害管理制度体制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框架,旨在预防、减轻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它涵盖了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灾后恢复重建、公众教育等多个层面。
包括哪些方面
1. 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定期进行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地质、气候、环境等多因素分析,以确定高风险区域。
2. 应急预案制定: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预警机制、疏散方案、救援策略等,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响应。
3. 灾害防御设施建设:投资建设防洪堤、抗震设施、防火系统等,提高城市和社区的抗灾能力。
4. 灾害监测与预警: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灾害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少灾害损失。
5. 救援与救助机制:设立专门的救援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确保灾害发生后的快速救援。
6. 灾后恢复与重建: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包括基础设施修复、居民安置、心理疏导等。
7. 公众教育与培训:普及自然灾害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8. 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自然灾害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重要性
自然灾害管理制度体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提前预见和预防灾害,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科学的应急响应,可以快速有效地开展救援行动,减轻灾害影响。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复苏。公众教育能增强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方案
1. 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由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等多方参与的灾害管理委员会,确保信息共享,协同应对。
2. 强化科技应用:利用遥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灾害预测和监测能力。
3. 定期演练与评估: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评估并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其实际效果。
4. 制定灾后重建优先级:根据灾害影响程度,合理分配资源,优先恢复基本生活设施和服务。
5. 增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经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6. 定期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及时公布灾害信息,消除公众恐慌,增强社会信任。
7. 持续投入与资金保障:将自然灾害管理纳入政府预算,确保资金到位,支持各项工作的实施。
8. 建立灾后心理援助体系:关注灾民的心理健康,提供专业心理咨询与支持。
通过上述方案,我们能够构建一个高效、全面的自然灾害管理制度体制,从而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自然灾害管理制度体制范文
第1篇 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股份公司总部和各子公司、控股公司的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条 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二)预防事故与应急救援相结合。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股份公司安全生产委会是股份公司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综合指挥机构,负责指导股份公司所属各单位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协调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 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负责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其工作职责:
(一)组织制定、完善股份公司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管理办法、应急救援预案;协调各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
(二)监督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股份公司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三)组织、协调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人,相应职能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其它各有关部门应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分工配合开展工作。
第三章 应急预案管理
第七条 各单位、项目部应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及危险性分析情况,制定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保证各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
第八条 各单位、项目部编制的应急预案应组织本单位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评审,形成记录并签字,确保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并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后发布。
第九条 股份公司公司编制的应急预案报送到国家有关部委,各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报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报送到股份公司备案。
第十条 各单位、项目部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全体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 各单位、项目部应制定预案演练计划,并结合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各项目部要根据危险性分析,每年不定期的组织开展重要工序、部位、重点设备的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
第十二条 在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各单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对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
第十三条 各单位应当至少每三年对应急预案修订一次,各项目部根据生产实际和组织机构、环境等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动态修订,并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十四条 股份公司依据《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对各单位、项目部的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第四章 事故、灾害分析和分级
第十五条 根据股份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和危险分析,确定以下作业为重大危险因素监控对象:
(一)高边坡开挖及不良地质段开挖。
(二)爆破施工、导截流施工、深基坑施工、洞挖施工、斜井竖井施工。
(三)大模板施工、桥梁施工、脚手架施工。
(四)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质的运输、存放、使用。
(五)大件运输、大型设备制造及大型金属结构制安。
(六)特种设备的安拆、运行。
(七)大件起重吊装施工。
(八)场内客运。
(九)大型电力生产设备运行;高压配电系统安装、调试。
(十)拦河大坝、尾矿库。
(十一)其它
第十六条 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按照伤亡人数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级。
(一)死亡30人及以上,或者100人及以上重伤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二)死亡10-29人,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的为重大事故。
(三)死亡3-9人,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为较大事故。
(四)死亡1-2人,或者10人以下重伤的为一般事故。
第五章 应急响应
第十七条 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发生后,各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事态扩大或升级,同时按程序向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
境外发生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后,应在控制事态的同时向我国驻外使领馆报告,同时向单位本部报告,本部应立即报告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和海外事业部。
第十八条 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遵循分级响应原则,根据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一)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应急响应(i级响应)
特别重大和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项目部应立即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向单位本部、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报告。
股份公司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家部委报告,并续报新情况。
(二)较大事故应急响应(ii级响应)
较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项目部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向单位本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小时内报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股份公司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国家部委报告,并续报新情况。
(三)一般事故应急响应(iii响应)
一般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项目部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向单位本部报告,并在8小时内报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展应急救援。
第十九条 应急响应结束
当应急救援措施使事故和灾害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次生、衍生的隐患消除后,应急响应结束。
第六章 后期处置
第二十条 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稳定员工情绪。同时全面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第二十一条 调查与总结
各单位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并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方法。
第二十二条 信息发布
各单位应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并在信息发布时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的性质、原因、过程、责任分析、防范措施等。
第七章 应急保障
第二十四条 应急组织及人员
各单位应建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联系方式;项目部应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公告应急响应期间内外部联系单位、联系人员和联系电话。
第二十五条 应急预防
各单位应通过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并通过预先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如从项目安全规划、选址、减少危险物品存放量、加强教育等方式加强各项应急预防工作。
第二十六条 应急设备物资及资金
各单位应准备用于应对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设备和医疗卫生、生活必需品等物资,保证善后资金。各项目部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及时维修保养。
第二十七条 应急宣传和培训
各单位和项目部应开展应急救援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2篇 物业公司自然灾害防范管理程序制度
物业管理公司程序文件
--自然灾害防范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公司防范自然灾害的流程、措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提高效率,最大程度的避免、减少因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对顾客与公司的损失。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职责
3.1 由公司前台负责接收气象台及各种媒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信息,并及时知会__中心和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成员。
3.2__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及时向各部门发布信息。
3.3公司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监控预警信息传播情况,协调监督各部门应急措施实施情况,协助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3.4各业务部门经理负责制定应急措施,现场指挥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3.5公司所有人员都有义务向公司前台报告有关自然灾害的预报信息。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 公共预警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4.1.1公司前台负责接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自然灾害预报信息并及时挂公司网、同时通知__中心和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成员。
4.1.2__中心工作人员每天早晨7:00收听新闻广播和天气预报。当媒体报道将有热带气旋或暴雨天气时,中心工作人员应马上向气象台或三防指挥部电话咨询求证,确定后根据以上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信号(白、绿、黄、红、黑色信号)或暴雨预警信号(黄、红、黑色暴雨信号)向各部门通报,并每隔2小时通报一次,直至预警信号解除。
4.1.3 公司每位员工从公共传媒获得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预警信息后,必须通知公司前台,前台经核实后,方可通报。
4.1.4 __中心值班人员将收到的公共预警信息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进行登记后即刻向各部门通报一次,并要求在半小时内通报完毕。通报过程中须记录各部门接受信息人的姓名,接受时间。各部门的信息受理人应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登记信息来源、时间和内容,并将接收到的预警信号在半小时内通知本部门经理。各部门经理应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本部门所有人员。
4.1.5 当各部门接到绿色台风信号及以上或黄色暴雨预警信号后,经部门经理同意并指定专人将信息以最快捷、合适的形式向顾客发布,对发布的信息必须进行登记,并通过出入口岗或迎宾来加快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4.2自然灾害防范工作的组织
4.2.1 当各部门接到黄色台风信号以上或黄色暴雨以上预警信号后,公司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巡视各部门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当预示可能发生险情时应亲临现场组织协助抢险工作。
4.2.2公司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组织职能部门人员成立支援小组到各业务部门支援防灾抗灾工作。
4.2.3公司总经理助理及以上领导负责到分点抗灾现场指挥抗灾救援工作。
4.2.4各部门经理为本部门抗灾救援工作责任人,切实落实预防自然灾害的有效防范措施,并加强值班,经理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以便联系,及时指挥救援。
4.3台风、暴雨防范应急措施:
4.3.1组织抢险队伍、准备抢险物资,如沙袋、手电、防洪闸、潜水泵。
4.3.2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给排水、供配电等机电设备,切断霓虹灯及有危险的室外电源,停止室外工程作业。
4.3.3加固户外设施,如广告牌、路灯架及树木等;收回活动的公共设施,如公园椅、太阳伞、泳乐设施等;拆除临时设施。
4.3.4安排人员检查管理服务区域内房屋的门、窗、阳台、天台,对家里无人而门窗未关好的房间,应用电话联系该住户进行预防。
4.3.5安排人员检查疏通沟、井、渠、管道、地漏是否畅通、排污设施是否完好,同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4.3.6居住在低洼地区的员工要随时做好防风、防暴的自救准备,预备好沙袋防洪。
4.4雷电防范措施:
4.4.1定期检测房屋、设备的接地体,确保达到避雷要求。
4.4.2雷电发生时,切勿进入天台、大树下或在露天行走;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4.4.3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应避免靠近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和金属构筑物。
4.4.4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应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4.4.5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4.4.6不宜开摩托车、自行车。
4.4.7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4.4.8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电脑等电器。
4.4.9不宜使用水龙头;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4.10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以防二次放电及跨步电压伤人。
4.4.11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4.5疫情防范应急措施:
4.5.1公司前台负责在疫情多发季节(夏季、秋季)密切关注收集媒体及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并及时在公司内发布。
4.5.2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与防疫部门联系、核实并获得防疫方法,及时通知公司,并以通知的形式向顾客和员工传达,落实防疫措施。
4.5.3各部门在接到疫情通知后,应对宿舍、食堂、办公区域采用石灰粉或来苏尔进行全面消毒杀菌。
4.5.4经消毒杀菌后,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洗,以保证疫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
5.支持性文件
__wy8.3-z01 《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6.质量记录和表格
__wy7.2.3-g01-f2 《工作信息记录本》
第3篇 荔景中心物业自然灾害防范管理办法
荔景中心自然灾害防范管理办法
1、职责
责任部门/岗位工作职责
公司抗灾救援应急小组指导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管理中心经理负责本区域现场防灾抗灾救援指挥、监督检查工作
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应急措施,现场指挥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公司前台负责监控预警信息传播情况,协调监督各部门应急措施实施情况
所有人员有义务进行防灾抗灾救援工作,向公司报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
2、方法和过程控制
2、1公共预警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1)公司前台负责接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自然灾害预报并及时挂公司网、同时通知荔景中心和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及管理中心经理。
(2)公司每位员工从公共传媒获得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预警信息后,必须通知公司前台,前台经核实后,方可通报。
(3)荔景中心收到有热带风旋或暴雨天气时,即时将台风预警信号(蓝、黄、橙、红色信号)或暴雨预警信号(黄、橙、红色暴雨信号)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进行登记,并向各部门通报,要求在半小时内通报完毕,并每隔2小时通报一次,直至预警信号解除。通报须记录各部门接受信息人的姓名,接受时间。
(4)各部门信息受理人应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登记信息来源、时间和内容,并将接收到的预警信号即时通知本部门经理。各部门经理应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本部门所有人员。
(5)汽美中心人员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向各分店进行通报,除了准备自身防范以外,在接待顾客过程中口头通知顾客。
(6)智能化工程部在深项目组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好自身的各项防范工作。
(7)当各部门接到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及以上或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以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和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后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将信息即时向顾客发布,对发布的信息必须进行登记,并通过出入口岗或迎宾来加快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2、2自然灾害防范工作的组织
(1)当各部门接到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或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以上预警信号后,公司抗灾救援应急小组负责巡视各部门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当预示可能发生险情进应亲临现场组织协助抢险工作。
(2)公司抗灾救援应急小组组织职能部门人员成立支援小组到各业务部门支援防灾抗灾工作。
(3)公司总经理助理负责到分点抗灾现场指挥抗灾救援工作。
(4)各中心经理为本区域抗灾救援工作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抗灾救援工作责任人,切实落实预防自然灾害的有效防范措施,并加强值班,经理保持24小时开通手机,以便联系,及时指挥救援。
2、3台风、暴雨防范应急措施:
(1)组织抢险队伍、准备抢险物资,如沙袋、手电、防洪闸、潜水泵。
(2)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给排水、供配电等机电设备,切断霓虹灯及有危险的室外电源,停止室外工程作业。
(3)加固户外设施,如广告牌、路灯架及树木等;收回活动的公共设施,如公园椅、太阳伞、泳乐设施等;拆除临时设施。
(4)安排人员检查管理服务区域内房屋的门、窗、阳台、天台,对家里无人而门窗未关好的房间,应用电话联系该住户进行预防。
(5)安排人员检查疏通沟、井、渠、管道、地漏是否畅通、排污设施是否完好,同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6)居住在低洼地区的员工要随时做好防风、防暴的自救准备,预备好沙袋、潜水泵等防洪物资。
2、4雷电防范措施:
(1)当各部门接到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后要及时检测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确保有效运行。停止各类户外作业,预防事故发生。
(2)雷电发生时,切勿进入天台、大树下或在露天行走;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3)切勿站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应避免靠近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和金属构筑物。
(4)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应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不宜骑摩托车、自行车,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7)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电脑等电器。
(8)有宜使用水龙头;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9)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以防二次放电伤人。
(10)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2、5疫情防范应急措施:
(1)公司前台负责在疫情多发季节(夏季、秋季)密切关注收集媒体及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并及时在公司内发布。
(2)各部门应指定卖价负责与防疫部门联系、核实并获得防疫方法,及时通知公司,并以通知的形式向顾客和员工传达,落实防疫措施。
(3)各部门在接到疫情通知后,应对宿舍、食堂、办公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杀菌。
(4)经消毒杀菌后,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洗,以保证疫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3、相关文件:《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4、记录和表格:《工作信息记录本》
第4篇 某物业辖区自然灾害防范管理办法
物业公司作业指导文件
自然灾害防范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公司防灾救灾工作,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及救灾工作整体水平,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公司所辖范围内的生命财产安全。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管理处对自然灾害的防范
3.定义
无
4.职责
部门/岗位工作职责
公司抗灾救援应急小组负责指导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管理处经理负责所需物资的协调配置工作
安全主管(办)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
安全员负责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跟踪
5.方法及过程控制
5.1公共预警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5.1.1指挥中心或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和收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抗灾救护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及管理处经理。
5.1.2 各管理处经理接到信息后,及时将信息传递到本部门所有人员,制定相关的处理预案。
5.1.3 指挥中心每一小时通报预警信息一次,直至预警信号解除,通报时须记录各部门接收信息的人员姓名,接受时间并在《工作信息记录表》上记录。
5.1.4 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将信息及时向客户发布,利用所有设施和不当班人员来加快信息的发布,对信息的发布时间和内容必须详细登记并跟踪。
5.2 自然灾害防范工作的组织
5.2.1 自然灾害救灾应急是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紧急行动应急方案。
5.2.2适用于洪涝、地震、沙尘暴、雷电、低温冷冻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5.2.3 自然灾害发生后,各项目必须立即向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班组进行处理,灾情报告内容主要有: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工作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难和需求。
5.2.4 各管理处经理根据灾情等级制定救灾应预案,指挥中心及时发出预警,将灾害对本项目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危害或损失的情况进行通报,各作战小组及成员预警通知后,按各自分工迅速开展工作,全力以赴完成救灾工作。
5.3救灾应急组织机构
5.3.1 救灾应急组织机构由管理处全体人员组成。
5.3.2指挥抉择机构为项目控制中心,总指挥有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安全、维修、环境、人事、管业、会所等班组组成。
5.3.3主要职责:负责班组、领导项目救灾应急工作。
5.3.4部署救灾应急准备措施。
5.3.5督促检查救灾应急工作的人、财、物落实情况。
5.3.6检查救灾应急指挥和有关班组的救灾工作。
5.3.7决定请求公司及其他项目支持。
5.3.8研究决定有关救灾应急工作的重大问题。
5.4该组织分为六个作战小组,分别为
5.4.1灾情预报小组:由指挥中心担任,负责各类灾情信息的收集发布及紧急灾情,应急组织作战的通知工作。
5.4.2灾情收集评估组:由管业中心担任,负责统计管理,记录灾情时间的人、物、财的消耗损失情况,负责灾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5.4.3 设备设施保障组:由工程组担任,负责组织抢修因灾损坏的各类电力设施,保障灾害区域的紧急供电及救灾所需设备的紧急用电、保护重大设备设备。
5.4.4后勤保障转移组:由人事行政组及环境组担任,负责转移人员、物品、组织各战斗小组的救灾物资供需。
5.4.5安全保卫组:由安全班担任,负责现场的治安保卫和重要现场的交通管制工作,组织协调和非当班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转移人员和物品的工作。
5.4.6医疗救护组:由会所担任,负责救护伤病员,物品的发放及重伤病员的转移工作。
5.5雷电防范措施
5.5.1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打雷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5.5.2室外如何避免雷击为了防止反雷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5.5.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
5.5.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5.5.5减少使用手提电话或电话防止二次放电伤人。
5.5.6怎样抢救被雷击伤的人: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其进行抢救。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注意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要中止心肺复苏的急救。
5.6怎样减轻台风、暴雨的危害热带风暴的危害
5.6.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5.6.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5.6.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5.6.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6.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
5.6.7遇有大风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5.6.8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5.6.9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
5.7疫情防范应急措施:
5.7.1控制中
心负责在疫情多发季节,密切关注媒体及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并及时在公司内发布。
5.7.2各部门应指定专人与防疫部门联系,核实并获得防疫方法,及时通知公司,并以通知的形式向客户和员工传达,落实防疫措施。
5.7.3各部门在接到疫情通知后,应对宿舍、食堂、办公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杀菌。
5.7.4经消毒杀菌后,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洗,以保证疫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6支持性文件
无
7质量记录和表格
第5篇 _物业管理中心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物业管理中心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火灾、涝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快速有序地进行抢险救灾,保护学校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制定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组织结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ze(负责全面协调指挥)
组员:ee(负责教学区物业)
e e(负责家属区物业)
e e(负责学生宿舍物业)
e 1e(负责上教学区物业)
e e(负责教科园区物业)
ee(负责保安队员调动及协调)
ee(负责消防队员调动及消防协调)
e e(负责客户服务协调)
职责:协调处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抢险救灾.
2、设置三个突发事件应急分队,各自分工负责。
(1)消防应急分队
负责人:e 1e
成员及联系方式:ee等。接到报告立即奔赴现场扑灭初期火灾、协助扑灭火灾。(应急分队队员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
职责:根据《消防控制程序》《义务消防队工作职责》处理,保护学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防汛应急分队
负责人: e e
e 1e
e e
成员及联系方式:
第一梯队: eee等。接到报告立即奔赴现场。(应急分队队员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
第二梯队:全体保安队员奔赴现场,职能部门增派中青年积极配合抢险救灾.
职责:阻挡、排泄洪涝,保护重点部位,抢救人员物资, 保护学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地震应急分队
负责人: e e
成员及联系方式:以家属区保安、巡逻队员作为家属区疏散引导员;以教学区保安、巡逻队员作为家属区疏散引导员。其他物业服务人员配合做好疏散引导和救助工作。(应急分队队员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
职责:及时疏散引导家区群众到达避难地点,及时救助和协助救助伤员,减少人员伤亡。
二、处置步骤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应严格按下列步骤处理:
1、在第一时间报告灾害的地点、类别和损害程度。启动预案。
2、以在现场工作的保安、城管队员作为第一梯队,立即奔赴现场抢险救灾。
3、其他保安、城管队员,闻讯尽快奔赴现场;各个部门50岁以下健壮中青年闻讯尽快奔赴现场抢险救灾。
三、预防措施
1、各应急分队造具名册,明确岗位职责和联系方式,进行岗位培训,接受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迅速奔赴现场实施抢险救灾.
2、物管中心各业务部门,作好预防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检查本部门预防自然灾害的程度,发现并堵塞漏洞,实施本部门自然灾害防范责任制.制定本部门抢险救灾预案,发现灾害,率先对管辖范围自行抢险救灾,及时报告引导实施综合抢险救灾。同时为支援学校抢险救灾作好人员准备.
3、消防器材储藏室(灭火器、水带等),设在慧园小区培训楼二楼学校安管处。消防科联系电话z;安管处24小时联系电话z.各个大楼设有灭火器、消防水带、逃生应急箱和逃生应急指示灯。
4、防涝器材储藏室(沙袋、水靴、电筒等),设在地下车库。负责人z zz;抽水机放置在能源中心,负责人zz.
5、地震避难所:设在教学区两个足球广场。
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分队:
(1)地震发生前,根据地震预报有序疏散室内人员到地震避难所。
(2)地震发生后,迅速疏散家属区各住户室内人员到地震避难所,抢救被压人员。
(3)迅速疏散教学区各大楼及学生宿舍室内师生到地震避难所,抢救被压人员。
物业管理中心
第6篇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及其他管理
1、为预防台风、暴风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分包人须在分包工程(包括临时设施)开工前向总包人和监理单位提交预防此类自然灾害、减少损失的措施,经总包人和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严格执行。
2、分包人在分包工程范围内或工地附近遇突发性事件(如伤亡、火灾、事故等)须在第一时间积极处置。并及时有针对性的排查类似隐患,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处理责任者,提高安全意识。
3、分包人在分包工程开工前,除向发包人和监理单位提供分包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外,须在施工现场留存,供总包人备案检查。
4、分包人在工程现场及附近须进行爆破、开挖、占道等施工活动时,应具备相应资质、事先取得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许可,报告总包人,否则不得擅自实施。由此发生损失和后果的,由分包人承担一切经济和法律责任。
5、分包人需在施工现场生活区或附近安排临时食宿的,应确保员工文明卫生管理,不得大声喧闹,餐饮符合卫生健康合格要求;现场员工宿舍应做到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不开无人灯,严禁使用电炉、“热的快”等违禁大功率、不安全用电器具;宿舍区还应配备适量灭火器具。确保整个生活区文明、整洁、安全。
6、分包人应教育员工,与总包人及其他分包人现场员工谦虚礼让、相互兼顾、文明共存。及时协调解决因本分包工程施工而与附近居民或其他施工单位产生的一切矛盾。
第7篇 仓库自然灾害安全管理措施
一、防台
(一)台风的产生与危害
台风是热带风暴的最高级形式,是产生在离赤道5个纬度以北(南半方在赤道5个纬度以南)的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起来的气旋性涡旋。
强风是台风的特征,越接近台风中心,风力越强。
(二)防台管理与组织
1、积极防范,有备无患
2、全员参与,防范损害
3、不断改善仓库条件
4、仓库抗台
(1)全面检查仓库和货物,确定抗台准备方案。
(2)将存放在可能被风和雨水损害的位置的货物、设备转移到安全位置。
(3)加固仓库的门窗、屋顶、雨棚等,防止漏水和放风吹落。
(4)对会被风吹动或雨淋湿的货物、设备、设施,进行苫盖、固定绑扎紧固。
(5)对仓库、建筑、场地、下水道等排水系统进行疏通,确保畅通。
(6)台风到来时,停止生产作业,仓库及时关闭门亩、拴锁妥当,关闭迎风开口,必要时钉固封闭,关闭照明等非必要电源,关闭仓库一切火源、热源,将排水泵等所有应急设备启动运行。
(7)在风力达到8级以上时,或者抗台指挥部发出通知时,所有人员按照安排进入预定的安全场所躲避,进行人员清点登记。
(8)在确定风力减弱时,检查和加固封闭仓库门窗;检查和加固货物苫盖。
(9)台风过后,进行排除仓库、货场的积水;进行通风散热、除湿保管作业,尽快消除台风的影响,恢复正常仓储生产。
二、防雨湿
1、仓库有足够的防雨建筑
2、仓库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
3、做好货垛衬垫
4、及时苫盖货物
三、防汛
(1)建立组织
(2)积极防范
(3)加强联系
四、防雷
(1)建筑物维修或改造后是否改变了防雷装置的保护情况。
(2)有无因挖土方、铺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
(3)各处明装导体有无开焊、锈蚀后截面过小而导致损坏折断等情况。
(4)接闪器有无因接受雷击而熔化或折断。
(5)避雷器磁套有无裂缝、碰伤、污染、烧伤等。
(6)引下线距地2m一段的绝缘保护处理有无破坏。
(7)支持物是否牢固,有无歪斜、松动。
(8)引下线与支持物的固定是否可靠。
(9)断接卡子有无接触不良。
(10)木结构接闪器支柱或支架有无腐蚀。
(11)接地装置周围土壤有无塌陷。
(12)测量全部接地装置的流散电流。
五、防震
首先在仓库建筑上,要以储存物资的价值大小为依据。
其次,在情报信息上,要密切注视毗邻地区及地震部门预测和预报资料。
再次,在组织抢救上,要作充分的准备。
安排,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员职工全力以赴,做好防震工作。
六、防静电
爆炸物和油品应采取防静电措施。静电的安全应设懂有关技术的专人管理。并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8篇 自然灾害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办法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方针,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确保监理中心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按照《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监理中心特制订本制度》。
一、术语和定义: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 、滑坡,常造成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坝、山塘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会使建筑物,甚至使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带来重大损失。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山体滑坡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对附近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威胁。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
泥石流形成:降雨分为前期雨量(降雨)和激发雨量。前期雨量是指激发泥石流时段之前的降水,它的作用在于使松散土体的含水量增加,有时达到饱和,降低土体的强度,水分入渗土层的位置越深,越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激发雨量是促使泥石流产生的雨量,其作用是通过通过超渗产流的作用,产生一定深度的径流,使土体的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加,土体液化而强度快速降低,同时在径流的作用下,冲刷侵蚀土体,激发土体破坏进而形成泥石流。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 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二、黄登工区的自然灾害的预测:
黄登工区汛期雨多、量大,常年降雨量在600mm/年以上。流域全年均有暴雨发生,洪水主要出现在6月到10月。
1)、山洪:
黄登坝址的洪水预测:20年一遇的澜沧江的洪水流量:6840m3/s;1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5820m3/s 。
各冲沟的洪水预测:
拉关河:2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57.2m3/s;1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44.2m3/s 。
应和村:2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24.3m3/s;1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18.8m3/s。
梅冲河:2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89.5m3/s;1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69.2m3/s 。
七登河:2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40.1m3/s;1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31m3/s 。
罗松场河:2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145m3/s;1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112m3/s 。
澜沧江主河道、各冲沟均有汛期发生洪水的可能。
2)、崩塌、滑坡:
①承包商2#营地澜沧江上游一侧未进行护坡或护坡质量不合格的地点,汛期连续降雨、暴雨可能造成小型崩塌滑坡现象。
②左右岸揽机平台由于超前开挖,支护落后,汛期山坡雨水在上游裂缝处灌入,加上爆破药量控制不严,可能发生崩塌滑坡现象。
③骨料运输洞梅冲河出口道路、仁和河支洞施工道路、应和村支洞施工道路由于道路边坡陡峭,土体松散,活石较多,汛期暴雨和连续降雨会发生崩塌滑坡现象。
④水电一局拉关河营地(人员已搬迁但房屋未拆除)处边坡存在较明显的变形裂缝,大到暴雨和连续降雨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极大。
⑤骨料运输洞距离长,地下水发育,岩体相对较为破碎,洞室稳定条件差,洞内施工应随开挖及时进行支护,防备涌水及塌方的危险。
3)、泥石流:
①七登河、梅冲河前几年均发生过泥石流,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大。特别是梅冲河2010年前曾多次发生较大泥石流,给澜沧江造成堰塞,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影响。
②水电一局水电三局拉关河工程上游、水电三局骨料运输洞仁和河上游存在有大量的松散堆积体,河道汛期水量大,河道较窄,有可能产生泥石流的危险。
③罗松场渣场:堆积渣体高度较大,未进行放坡,渣体松散,遇暴雨容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
④骨料运输洞各洞口应加强汛期巡视工作,核查周边山沟雨季洪水和小型泥石流进入隧洞的可能性。
三、黄登工区的预警:
目前黄登电站设水情预报中心、对天气和水情进行检测和预报,每天及时发给各参建单位的领导和安全主管。要求接到上级命令和水情预报中心发布的水情天气预报及检测数据信息的所有人员应实行信息共享的原则,及时与其他部门及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做到信息共享,让大家及时了解天气和水情变化的消息,及时做好防洪度汛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管理、预防、预控、做好应急逃生、救援、救灾等工作。
四、教育培训:
监理中心安全主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监理中心全体人员的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的知识水平。安全环水保部负责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定期组织监理中心全体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学习。
五、责任:
1、监理中心总监是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主管安全副总监是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3、安全环水保部是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的日常管理部门。主要责任是负责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和预警,负责信息的排查、收集、分析、传递和统计、上报等。
4、监理中心实行“一岗双责”制度,监理中心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是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的保证体系,所有监理人员均有义务进行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对有关工程安全的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信息进行排查、收集和传递、上报工作。
5、监理中心公职人员,由于在自然灾害及事故隐患预测预警管理中玩忽职守、不负责任、或责任心不强,造成责任事故的、对责任人将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和处理,造成较大事故或后果严重的责任人要追究刑事责任。
黄登西北监理中心
2022-6-10
第9篇 物业自然灾害防范管理办法
物业管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自然灾害防范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公司防范自然灾害的流程、措施,避免、减少自然灾害可能对顾客与公司造成的损失。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3.职责
责任部门/岗位工作职责
公司抗灾救援应急小组指导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应急措施,现场指挥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公司前台负责监控预警信息传播情况,协调监督各部门应急措施实施情况
所有人员有义务进行防灾抗灾救援工作
向公司报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 公共预警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4.1.1公司前台负责接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自然灾害预报信息并及时挂公司网、同时通知荔景中心和抗灾救援工作指导小组成员。
4.1.2 公司每位员工从公共传媒获得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预警信息后,必须通知公司前台,前台经核实后,方可通报。
4.1.3荔景中心收到有热带气旋或暴雨天气时,即时将台风预警信号
(白、绿、黄、红、黑色信号)或暴雨预警信号(黄、红、黑色暴雨信号)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进行登记,并向各部门通报,要求在半小时内通报完毕,并每隔2小时通报一次,直至预警信号解除。通报时须记录各部门接受信息人的姓名,接受时间。
4.1.4各部门的信息受理人应在《工作信息记录本》上登记信息来源、时间和内容,并将接收到的预警信号即时通知本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本部门所有人员。
4.1.5 当各部门接到绿色台风信号及以上或黄色暴雨预警信号及以上后,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将信息即时向顾客发布,对发布的信息必须进行登记,并通过出入口岗或迎宾来加快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广度。
4.2自然灾害防范工作的组织
4.2.1 当各部门接到黄色台风信号以上或黄色暴雨以上预警信号后,公司抗灾救援应急小组负责巡视各部门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当预示可能发生险情时应亲临现场组织协助抢险工作。
4.2.2公司抗灾救援应急小组组织职能部门人员成立支援小组到各业务部门支援防灾抗灾工作。
4.2.3公司总经理助理负责到分点抗灾现场指挥抗灾救援工作。
4.2.4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抗灾救援工作责任人,切实落实预防自然灾害的有效防范措施,并加强值班,经理保持24小时开通手机,以便联系,及时指挥救援。
4.3台风、暴雨防范应急措施:
4.3.1组织抢险队伍、准备抢险物资,如沙袋、手电、防洪闸、潜水泵。
4.3.2安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给排水、供配电等机电设备,切断霓虹灯及有危险的室外电源,停止室外工程作业。
4.3.3加固户外设施,如广告牌、路灯架及树木等;收回活动的公共设施,如公园椅、太阳伞、泳乐设施等;拆除临时设施。
4.3.4安排人员检查管理服务区域内房屋的门、窗、阳台、天台,对家里无人而门窗未关好的房间,应用电话联系该住户进行预防。
4.3.5安排人员检查疏通沟、井、渠、管道、地漏是否畅通、排污设施是否完好,同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4.3.6居住在低洼地区的员工要随时做好防风、防暴的自救准备,预备好沙袋、潜水泵等防洪物资。
4.4雷电防范措施:
4.4.1雷电发生时,切勿进入天台、大树下或在露天行走;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4.4.2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应避免靠近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和金属构筑物。
4.4.3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应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4.4.4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4.4.5不宜骑摩托车、自行车,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
4.4.6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电脑等电器。
4.4.7不宜使用水龙头;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4.8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以防二次放电伤人。
4.4.9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4.5疫情防范应急措施:
4.5.1公司前台负责在疫情多发季节(夏季、秋季)密切关注收集媒体及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并及时在公司内发布。
4.5.2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与防疫部门联系、核实并获得防疫方法,及时通知公司,并以通知的形式向顾客和员工传达,落实防疫措施。
4.5.3各部门在接到疫情通知后,应对宿舍、食堂、办公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杀菌。
4.5.4经消毒杀菌后,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洗,以保证疫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
5.支持性文件
gzwy8.2.3-a01-01 《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6.质量记录和表格
gzwy7.2.3-g01-f2《工作信息记录本》
第10篇 成都市物业管理自然灾害中应急预案
成都市物业管理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预案
第一节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第三十三条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地震还可能直接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因地震的破坏还可能引起的一系列其它次生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
第三十四条 地震按照其破坏性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6级及以上的地震或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第三十五条 地震灾害的预防注意事项:
(一)危险物品不要放置在高架上,吊灯及吊起来的盛物架,要尽量增强强度,玻璃容器或器皿应放置在盛物架下面;
(二)燃气炉要牢牢固定,并注意检查是否漏气,燃气开关及燃气器具开关,不使用时或下班前应确认关闭;
(三)厨房等用火区或其他易发生火花的火种附近,不得放置易燃物;
(四)应养成拔掉插头的习惯,在不使用的电器具(如电视机、电饭煲、电炉、烤箱等)时,应切断电源;
(五)楼梯及走廊等通道上,不可堆放物品,随时保障安全通道、出入口的通畅;
(六)随时关注国家地震预测机构发布的权威信息,做好防范措施;
(七)注意报警系统、消防设备的保养;
第三十六条 地震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措施:
(一)地震灾害发生时,项目负责人或物业服务负责人应立即赶往建筑区划,成立应急小组,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二)控制中心应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并通过广播呼叫,告知建筑区划内的所有人员地震灾害发生,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和紧急自救措施:
1、请大家保持冷静并尽快熄灭火源;
2、地震时不要随意跑动,不要使用电梯逃生;
3、应立即用软物体(如:枕头、厚衣物、棉被等)护住头部等身体的重要部位;
4、建筑物内的人员应就近寻找建筑物坚固的部位(如:卫生间、承重墙拐角处等)进行躲避;
(三)秩序维护员应立即赶往各出入口、通道,进行通道控制,对人员进行有序疏导,维护公共秩序,按照只出不进的原则,防止不法之徒乘乱滋事、浑水摸鱼;
(四)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员应立即关闭水、电、气等阀门,停止电梯等设备的运行;
(五)地震稍微平息后,控制中心应立即通过广播通知建筑物内人员马上撤离。秩序维护员组织建筑物内的人员有序疏散到空旷地带(如广场、马路等地方),不要靠近建筑物、广告招牌、电线杆等的附近。并逐一排查有无人员滞留建筑物内或被困电梯内。
第三十七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措施:
(一)地震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灾救援相关工作;
(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对人员伤亡情况和建筑区划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并及时上报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应立即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紧急援助请求;
(三)应立即组织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对受损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震损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业主、使用人;
(四)应立即设立警戒岗,对建筑物(特别是受损的)进行隔离,在未经政府权威部门发布有关的安全信息前,尽量劝阻任何人试图返回建筑物内;
(五)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向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发布,防止谣言传播;
(六)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时,应增加设施设备检查、环境维护、消杀灭害等工作的频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七)积极安抚业主、使用人的情绪,密切关注人员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老人、小孩、孕妇、伤残人士、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者;
(八)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加强防范。
第三十八条 余震期的紧急措施
(一)通过网络、电台、电视等渠道,收集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常识和政府发布的余震预测信息,并及时以书面和广播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
(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定建筑区划内空旷区域为临时安置区,搭建避难帐篷,供业主、使用人及员工使用。在选择临时安置区位置时,应尽量考虑不要占用通道、出入口;
(三)在临时安置区,设置零时服务点,由秩序维护、客户服务、环境维护人员组成,为业主、使用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安抚业主情绪,维护人员集中区域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以减轻大众的恐慌;
(四)做好次生灾害的防治,建筑区划内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
1、有毒气体、液体泄漏;
2、水电气供给管路断裂;
3、传染病疫情;
4、公共秩序短时间内失控;
5、盗窃、抢劫等事件多发。
第二节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第三十九条 气象灾害,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是指因台风、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是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第四十条 气象灾害的预防:
(一)应注意定期排除灾害天气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建筑物外立面的监控巡查,加固或移除高处可移动物体和悬挂物(如广告牌、店招等),对高大树木等进行加固;
(二)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关好门窗,检查门窗玻璃、空调外机等是否牢固,不要将花盆等可移动物品放置在阳台或窗台上;
(三)夏季等雷雨多发季节,应加大对屋面、地下车库等区域的排水设施的疏通频率,清除排水沟、排水管、水渠内的垃圾,保证排水畅通;
(四)定期检查避雷设施,室外供电线路等;
(五)储备足够的沙袋、防风胶纸、雨靴、雨衣、照明工具等工具;
(六)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和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做好防范措施。
第四十一条 雷雨、暴雨灾害的应急预案:
(一)雷雨、暴雨灾害发生时,项目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应立即赶往建筑区划,成立应急小组,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二)控制中心应立即通过广播呼叫,告知建筑区划内的所有人员,并提请大家关好窗户,尽量不要在室外活动,不要在靠近建筑物或大树下的区域活动等相关注意事项;
(三)组织人员对建筑区划内地势低洼的区域(如:地下停车场等)用沙袋等物资进行加筑处理,防止雨水灌入;
(四)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员应密切监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秩序维护员应加强对各出入后、通道口的控制,防止不法之徒乘乱滋事、浑水摸鱼,并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巡查,排除安全隐患;
(六)雷雨、暴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对受损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受损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业主、使用人;
(七)立即组织环境维护人员对积水、沙土、树枝(叶)、玻璃碎片等垃圾进行清理,对排污设施进行疏通;
(八)雷雨、暴雨灾害造成洪涝、积涝等的,在积水退去后,应对建筑区划各区域进行消杀灭害,防止疫情发生;
(九)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向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发布,防止谣言传播;组织人员对受聘提供物业服务的建筑区划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出现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时应立即向相关政府部门求助;
第四十二条 大风、沙尘灾害的应急预案:
(一)大风、沙尘灾害发生时,项目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应立即赶往建筑区划,成立应急小组,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二)控制中心应立即并通过广播呼叫,告知建筑区划内的所有人员,并提请大家关好窗户,尽量不要在室外活动,不要在靠近建筑物或大树下等区域活动等相关注意事项。
(三)组织人员对建筑区划内高空悬挂物、可移动物进行拆除或加固,对树木进行加固;
(四)秩序维护员应加强建筑区划的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应立即进行隔离,禁止人员靠近;
(五)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员应密切监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对受损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震损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业主、使用人;
(七)组织环境维护员对沙尘、树枝(叶)、玻璃碎片等垃圾及时进行清理;
(八)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向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发布,防止谣言传播;组织人员对受聘提供物业服务的建筑区划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出现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时应立即向相关政府部门求助;
第四十三条 大(浓)雾灾害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大(浓)雾灾害时,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立即开启公共区域照明装置,增加公共区域、路面的能见度;
(二)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出行安全;
(三)加强建筑区划内道路的交通疏导,提请车辆慢行,在建筑区划出入口,十字路口等区域增加人员或设立警示、指示标志;
(四)秩序维护员应加强对各出入后、通道口的控制,防止不法之徒乘乱滋事、浑水摸鱼;
(五)加强对公共区域的巡查和公共秩序的维护,排除安全隐患。
第四十四条 高温、干旱灾害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高温、干旱灾害时,应在建筑区划内显着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防暑降温;
(二)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加强对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的检查,特别是外墙玻璃、瓷砖,供配电系统,防止应高温造成外墙玻璃、瓷砖爆裂脱落而伤人及供配电系统过热短路起火等次生事故;
三)客户服务中心贮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药物,供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及公司员工使用;
(四)对不耐高温的共用部位、设施设备采取降温措施,防止损坏。加强对绿化带的浇灌养护,防止植物干涸枯死;
(五)高温天气利于细菌滋生,应加强对建筑区划的消杀工作,防止疾病、疫情传播;
第四十五条 雨雪冰冻灾害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雨雪冰冻灾害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在建筑区划内显着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提请业主、使用人注意防寒抗冻;
(二)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加强对共用部位、设施设备的检查,特别是屋面、给排水管、室外供配电系统等;
(三)客户服务中心贮备必要的放冻伤药物,供建筑区划内业主、使用人及公司员工使用;
(四)加强建筑区划内道路交通的疏导,提请车辆、行人小心慢行,重点区域增设岗位或安全警示标志;
(五)对不耐低温冰冻的共用部位、设施设备采取解冻处理。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热水、蒸汽措施,防止损坏。必要时,相关设施设备可暂停运行使用;
(六)加强建筑物、树木、室外设施的扫雪除冰工作,防止建筑物、树木、室外设施因积雪、结冰过重而垮塌等事故;
(七)雨雪冰冻期结束后,应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节 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第四十六条 建筑区划内的生物灾害,一般是由于有害生物(如老鼠、蟑螂、白蚁、红火蚁、蝗虫、蚊虫、须舌蝇、粘虫等)的大面积出现或迅速繁殖,造成人身伤害、建筑物或植物破坏。
第四十七条 因生物灾害的预防和处置专业性较强,建筑区划内生物灾害的预防和处理应以政府相关机构为主,物业服务企业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生物灾害的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第四十八条 生物灾害的预防:
(一)随时保持建筑区划内的环境卫生,定期对阴沟、排污管道、化粪池、垃圾中转站及其他卫生死角进行消杀灭害;
(二)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白蚁防治力度;
(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聘请专业的生物灾害防治机构提供相关防治服务;
(四)加强对建筑区划内常见有害生物的灭杀工作,灭害药品投放注意事项:
1、投放灭害药品前,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提请照看好小孩和宠物;
2、投放回收灭害药品时,应有记录,并在投放处贴出明显的提示,
防止人畜误食;
3、应及时回收和妥善处理有害生物的遗体。
(四)在夏季或其他闷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增加消杀频率,同时加强对建筑区划的监控,发现有害生物,立即处理,并上报政府相关机构;
(五)加强生物灾害的防治知识宣传,使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对生物灾害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达到群防群治的效果。
第四十九条 生物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措施:
(一)生物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立即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项目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小组,组织灭害救灾工作;
(二)建筑区划内局部出现有害生物、发生生物灾害时,应立即对该区域进行隔离,禁止人员进入,防止灾害扩散,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业主、使用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已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应立通知政府相关卫生防疫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救治;
(四)生物灾害已对或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破坏的,应立即对建筑物内人员进行疏散,并对疏散人员进行有效隔离,防治疫情扩散;
(五)杀灭有害生物后,应立即在相关机构的指导下对有害生物遗体进行妥善处理,并对环境进行消杀灭菌处理。
(六)灾害发生后,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并及时向建筑区划内的业主、使用人发布,防止谣言传播。
第四节 其他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第五十条 自然灾害还包括: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
第五十一条 其他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物业服务企业可参照的参照本章第一、二、三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