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旨在规范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成本控制,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提升经济效益。它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成本核算体系:明确成本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
2. 成本预算管理:制定年度和项目成本预算,设定成本控制目标。
3. 成本控制流程:建立从采购到生产的全过程成本监控机制。
4. 成本分析与报告: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5. 成本改进措施:针对成本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推动持续优化。
包括哪些方面
1. 原材料成本:管理供应商关系,降低采购成本,保证质量。
2. 生产过程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3. 能源消耗成本:实施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4. 人力成本: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升员工技能,减少无效劳动。
5. 设备维护成本:定期保养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6. 管理费用:精简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非生产性支出。
重要性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提升竞争力: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企业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客户。
2. 保障利润:降低成本意味着增加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 决策支持:准确的成本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避免盲目投资。
4. 风险防范:通过成本预测和控制,可以提前预防潜在的财务风险。
方案
1. 完善成本核算系统:采用先进的成本会计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细化成本核算。
2. 实施预算管理:制定严格的预算执行和监控机制,确保成本在预算范围内。
3. 引入成本标杆:对比行业内优秀企业的成本水平,设定改善目标。
4. 建立成本控制小组:由各部门代表组成,定期审查成本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5. 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的成本意识,使成本控制成为全员参与的工作。
6. 创新和技术应用:利用新技术,如自动化和数字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企业能够构建一套完善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持续优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
第1篇 工厂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某工厂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为使工厂生产成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第2条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相关事项。
第3条 责任。
1.工厂生产成本的分析、预算、核算等由财务部负责。
2.生产部负责控制生产的成本。
第2章 成本定额管理
第4条 制定成本定额。
1.生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具体产品的工艺要求、本工厂的生产技术条 件及工厂历史平均水平编制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时消耗等定额。
2.财务部根据产品定额消耗、原材料、半成品、劳务计划价格、工资、制造费用计划等制定单位产品各个环节的成本定额。
第5条 成本定额修改。
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定额的执行情况、工艺技术条 件的改善定期对定额进行修订,并通知财务部门调整成本计划。
第6条 制订成本计划
1.生产部应将产品与生产车间有关的各个环节的定额通告各生产车间,各生产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及定额标准编制车间成本控制方案。
2.生产部根据汇总的车间成本控制方案编制生产成本控制计划并报审。
第3章 生产成本控制
第7条 生产成本控制计划的逐层分解。各主要生产部门应将批准后的生产成本控制计划进行逐层分解,分解为各个生产成本控制指标,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
第8条 生产成本的控制依据。生产记录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产品生产加工情况,是生产管理人员了解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信息来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任务通知单。
(1)生产部根据销售计划、销售部提交的客户订单,统一下达连续编号的生产任务通知单。
(2)车间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安排生产。
2.领料单。
(1)领料单是产品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车间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向仓储部领料,有消耗定额的按照定额发料,没有消耗定额的按合理需要发料,剩余物资要及时办理退库手续或结转下期继续使用。
(2)车间工段应授权指定人员领料,同时填写领料单(一式三份),领料单上应注明领料时间、材料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并由保管员和领料人员签字。
3.中间产品转移单。
(1)中间产品转移单是产品在各道工序间流动的原始记录,是期末盘点及会计核算的依据。
(2)产品投产后必须填写中间产品转移单,并详细记录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完工程度等基础资料。
(3)产品转移过程必须由转送人员和接收人员签字,同时应及时填写产品生产台账。
4.工时记录。工时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内完成产品数量、质量和生产所耗工时的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成本计划制订的基础资料,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应积极收集工时记录的相关资料,为准确核算、控制工时提供依据。
5.入库单。产品完工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根据其用途办理产品入库手续,其中产成品入产成品库、半成品入中间料库或下道工序领用,同时开具产品入库单,由缴送部门和接收部门签字。
6.盘点表。
(1)原材料盘点表:年末由仓储部统一组织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并编制年度材料盘点表,对于发现的盘盈、盘亏、积压物资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车间接到受托加工材料,应单独堆放,并单独设账保管,月末对受托加工产品要单独编制盘点表。
(2)在产品盘点表。
①在产品盘点表是工厂在产品实地盘点的原始记录。每月末由质量管理部、生产安全部、财务部组成盘点小组对各车间在产品进行盘点,盘点应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进行。
②对于可以在现场计量的产品,当场计量登记;对于需要折算的产品,由检验人员根据定额折算;对于生产线上不能取出观察的产品(如正在烧结的产品),可以根据物料转移卡登记盘点数量。
③盘点结束后由检验部门编制在产品盘点表,报送生产、财务、检验三部门。对于发现的盘盈、盘亏、积压物资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④对于生产线上结存的废品、不合格品应在盘点表上注明,受托加工在产品和材料一样应单独编制盘点表。
第9条 生产成本记录。生产管理部应每天收集生产记录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确保生产记录的准确性。
第10条 生产成本分析与差异分析。生产管理部在每月末应根据生产记录计算分析月生产实际成本与成本定额的差异,具体处理方法如下所示。
1.月生产实际成本高于成本定额时,召开生产会议,分析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
2.月生产实际成本低于成本定额时,要分析查找原因,若无弄虚作假的情况并且产品符合要求,应召开会议,对相关人员给予奖励,并推广借阅成本的办法。
第11条 生产成本定额的改进
生产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比较应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生产部应每月进行分析、改进,确保生产实际成本始终不高于定额成本。
第4章 生产成本核算与分析
第12条 成本核算内容。
1.原材料的归集与分配。
2.辅助材料。
3.燃料及动力。
4.工资及福利费。
5.制造费用,包括以下内容。
(1)工资及福利费,指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工人的工资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各种工资性津贴以及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2)折旧费,指车间的各项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基本折旧费。
(3)修理费,指车间所用的固定资产,包括年度大修、年检大修理费用和发生的中小修理费。车间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也包括在本项目内。
(4)办公费,指车间为管理工作支付的印刷、办公用品等费用。
(5)水电费,指车间用水和照明用电的费用。
(6)机物料消耗,指车间为进行生产和维护生产设备、环境等所消耗的各种一般材料。
(7)低值易耗品摊销,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
(8)劳动保护费,指车间发放劳保用品或实施安全措施所发生的费用。
(9)其他,指不能列入以上各项目的各种车间经费。其中较大的费用支出,应在本项目下增列其中×××项目单独反映。
第13条 成本费用分配基础。
1.财务部根据材料库领料单分配各车间材料费用。
2.财务部根据实际
发放工资表分配各车间工资费用。
3.福利费按工资的14%提取。
4.财务部根据产量、计划成本分配各车间氮气、蒸汽费用。
5.财务部根据各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结算单下达机加、模具、化验、运输等费用。
6.财务部根据生产管理部提供的水电费用分配表,分摊全工厂的水电费用。
7.财务部根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按分类直线折旧法,分配各车间折旧费用,残值率控制在3%。
第14条 生产成本核算。财务部应在月、季、年底根据生产成本的实际发生值进行核算,将核算的结果进行生产成本分析。
第15条 成本分析的依据。成本分析所依据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当月(季、年)度的成本报表资料。
2.上年度同期资料。
3.产品成本计划。
第16条 成本分析对象。
1.基本生产车间成本分析。每月(季、年)末主管会计根据车间成本资料,对当月(季、年)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消耗定额执行情况分析和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1)消耗定额执行情况:将当月(季、年)定额消耗与计划、上年实际平均,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定额消耗的计划完成情况,对于完成情况比较好的指标应及时总结经验,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指标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属于车间自身原因的,应找出对策进行改进;属于定额本身的原因,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修订定额消耗指标。
(2)费用完成情况:主要将各月费用发生额与计划和上年实际平均进行相对数、绝对数比较,找出波动较大的指标并查明其原因。
2.辅助部门成本分析
(1)各辅助生产部门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定期对成本进行分析。有消耗定额的,与定额进行对比;没有定额的,可根据历史加工同类产品的料、工、费的组成情况进行对比。
(2)对于经常发生项目应及时补充制订成本计划,对于当月发生的新项目,应及时、准确核定费用发生额。
第17条 成本分析报告。每月(季、年)末财务部根据分析资料编写成本分析报告,通报给与生产成本管理相关的各个部门,以便各部门全面了解工厂成本运行状况。
第18条 调整成本控制计划方案。生产部等相关部门根据财务部通告的成本分析报告对没有达标的项目进行调整,进而调整各自的成本控制计划与方案,保证各项成本控制指标的完成。
第5章 生产成本考核
第19条 生产成本考核的周期。工厂企业管理办公室将在每年的月末、季末、年末对主要生产部门及辅助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控制进行考核。
第20条 生产成本考核的内容。
1.成本目标、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2.成本绩效定期考核和评价。
第21条 生产考核的依据。
1.成本计划。每年生产部、财务部根据工厂的经营目标,将利润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制订各部门的成本费用计划。成本费用计划一般一年修订一次,如果出现材料价格、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应及时修改成本计划。
2.考核资料。考核资料主要包括由财务部提供的经财务部审核的会计核算资料、成本费用报表、客观调整因素等。工厂根据考核资料(制定当月的奖惩制度)对各车间、部门进行考核。
第22条 生产成本考核的方式。
1.工厂根据部门特点以及对工厂总体成本费用的影响程度,制定不同的成本考核方式。
2.对基本生产车间采用成本考核,对辅助生产部门采用内部利润考核,对工厂直属部门采用费用考核。
第23条 生产成本考核的结果应用。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考核的结果将与各部门人员的绩效奖金直接挂钩,同时也是各部门相关人员晋升、评级的主要依据。
第6章 附则
第24条 本办法由企业管理办公室制定,解释权归企业管理办公室所有。
第2篇 隆兴供电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根据《承德供电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办法》,结合我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科室、供电所、实业公司。
第三条生产成本实行分级管理,归口负责的预算管理体系。
第四条生产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以安全生产为前提,通过成本预测、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五条确定成本开支范围的基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3、配比原则;
4、谨慎性原则。
第二章成本项目及开支范围
第六条根据供电企业的特点,按照经济性质和经济用途相符合的原则,设置以下七个成本项目。
1、购入电力费; 2、材料费; 3、工资; 4、福利费; 5、折旧费;6、修理费; 7、其他费用。
第七条成本项目开支范围:
1、购入电力费。由于我分公司是直属供电企业,购电费在公司核算,所以我分公司不发生购电费。
2、材料费:
(1)非大修更换和增添的变压器油
(2)生产和管理运输车辆用燃料
3、工资:指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工资。
4、职工福利费:指依据职工工资总额与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的福利费。
5、折旧费:指根据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价值和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目录》规定的分类折旧率计算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固定资产修理费,包括固定资产重大项目修理费和一般修理费。为便于按电压等级核算修理费,重大基础上修理费采用按实际发生数列支成本的方法。
7、其他费用:指不属于以上各成本项目但也应计入供电成本的费用。明细项目及开支范围如下:
(1)办公费:指生产和管理部门发生的文具、纸张,计算机耗材,报刊、杂志、图书、资料购置费,印刷费,邮电通讯费,互联网服务费。
(2)水电费:指生产和管理部门耗用的水费、电费,以及分公司耗用的不属于线损范围内的自用电费。
(3)差旅费:指职工因公出差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补助费和职工探亲往返车船费、调职工本人及批准随行家属的差旅费、行李费等。差旅费标准按兴隆供电分公司制定的有关办法执行。
(4)器具费:指管理部门领用的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办公家具、管理用具等的摊销费。
(5)劳动保护费:指按规定发给职工的劳保服装、劳保用品,安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高温、高空、有害工作津贴,以及用电人员、经济民警等标志服装费。
(6)运输费:指生产、管理部门发生的搬运费用、机动车辆的养路费、停车费、过路费等。
(7)取暖费:指生产和管理部门取暖用热、煤、蒸汽等支付的费用及发给职工的取暖津贴等。
(8)工会经费:按照当年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提取比例提取拨交给工会的经费。
(9)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当年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提取比例控制的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的费用。
(10)保险费:指为财产、物资、特殊工种等参加保险所支付的保险费用。
(11)租赁费:指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临时租借房屋、机器、设备等所支付的租赁费用和按照规定提取的代管农电资产维护费。
(12)税金:指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及不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耕地占用税等。
(13)排污费:指由于排放灰渣、污水、烟尘、噪音等按照规定应支付的费用。
(14)劳动保险费:按规定提取的离退休统筹基金、医药费(包括企业支付企业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
(15)失业保险费:指按规定交纳的失业保险基金。
(16)中介费:指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诉讼、咨询等支付的费用。
(17)业务招待费:指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在规定的比例和限额范围内,据实列支的招待费用。
(18)绿化费:指生产和管理场所环境绿化、植树等支付的费用。
(19)业务费:指为用电广告宣传、发布停电通知、保护电力设施等支付的费用。
(20)土地使用费: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
(21)住房公积金:指按规定的比例提取的由成本列支的住房公积金。
(22)其他:指应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如会议费、消防费、团体会费,党团活动经费、独生子女保健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环卫费、外宾接待费、出国人员经费、民兵活动费、房改补贴、防空费等,以及按有关规定可以在成本列支的其他费用。
第八条成本按其与产量的关系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如购入电力费等;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变动,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成本按其可控性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指其发生额能够被企业某一责任单位所能控制或调节的成本,如材料费、修理费、办公费等;不可控成本指发生额不受企业某一责任单位所能控制和调节的成本,如折旧费、交纳的税金等。我们应结合供电企业的生产特点,按成本分类加强管理。
第九条下列各项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1、购建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对外投资的支出。
3、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等。
4、对外赞助、捐赠支出。
5、按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计算
第十条电力成本计算的原则:
1、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计算必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得相互混淆,影响成本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成本计算必须以正确的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为依据,不得以估计成本、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3、成本计算的期间一般为:每一月为成本计算期,每一年为成本决算期。
4、同一计算期内的产品产量、收入与相关的耗费应相匹配,以真实反映当期损益。
5、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核算程序、分配标准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第十一条成本计算方法
电力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采用“品种法”。凡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由于电力产品不能储存,月终没有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之间的分配的问题,因此,当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即为当月电力产品总成本。
根据供电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要,生产成本分为购电成本和供电成本。
1、购电成本:以供电公司为成本核算单位,计算购入电量所支付的购电费用。购电单位成本计算公式为:
购电单位成本=购电总成本(元)/购电量(兆瓦时)
2、供电成本:以供电分公司为成本核算单位,计算输电、变电、配电及售电所发生的费用供电成本按电压等级核算。
(1)110kv成本:指直接为110kv输变电生产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及承担的公共费用。包括110kv输变电资产的折旧费、材料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等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以及承担的公共费用。
(2)35kv及以下成本:指直接为35kv及以下输变电生产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及承担的公共费用。包括35kv及以下输变电资产的折旧费、材料费、修理费、其他费用等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以及承担的公共费用。
公共费用:指分公司本部、调度、用电等部门发生的不能直接归集到四个电压等级(500kv、220kv、110kv、35kv及以下)的费用。
成本计算除金额外,凡计算数量的项目,应与生产统计、劳动工资等部门的统计数据相符,以便正确计算成本和考核评价成本预算完成情况。
第四章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十二条要认真做好下列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1、定额管理。按平均先进原则,组织制定有关生产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定额和各种费用定额等。定额应定期进行修定,使其保持先进合理水平。
(1)质量、安全可靠性定额:包括周波合格率、电压合格率、事故率、设备强迫停运率等。
(2)技术经济指标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包括主要运行材料消耗、检修材料消耗定额、工具耗定额,材料、事故备品、低值易耗品等储备定额。
2、计量验收。一切物资的进出消耗,都应有尽有严格进行计量验收。各种计量设备、工具和仪器应指定专职机构或专人定期校正和维修。
(1)电量计量:供电量、购电量、售电量应按照固定抄表时间抄录表计读数。
(2)物资计量验收:要做好物资的计量、验收工作,不得估收。物资的质量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检测,做到质价相符。
3、财产物资清查。按照财产物资清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
(1)库存材料、事故备品等应实行轮流盘点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做到账、卡、物相符。
(2)固定资产和在用低值易耗品,应在年终进行全面清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由于电能表在低值易耗品中价值较大,应重点加强对其进行盘点清查,保证账、卡、物相符。
4、计价方法:按照计算方便和使用物原则,原材料、备品备件可采用计划价值核算,也可采用实际价格核算。采用计划价格要正确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在成本计算期应及时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实际价格要正确计算材料成本,不得预计或估价入账。
5、原始记录:按照管理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对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有关原始记录,做到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投入和产出。
(1)设备和生产能力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固定资产的投产、检修、改造、停运、调拨、转移、报废、出租和机械台班使用记录等。
(2)生产销售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产量记录、变电站的分时段送、售电量记录、各项表计的定期抄表记录等。
(3)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考勤、工时耗用、加班加点、夜餐等人工消耗记录等。
(4)能源消耗原始记录:包括煤、油、水、电等耗用记录。
(5)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验收、化验、领退、损耗和盘存记录等。
(6)事故损失和修复记录:包括停工损失记录等。
(7)费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发票、账单、领用单、报销单等。
原始记录应实行归口管理、归口部门应负责检查其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并进行分析汇总。
第五章成本预算和控制
第十三条按照兴隆供电分公司经营目标所确定的目标成本,根据《兴隆供电分公司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编制成本预算。
第十四条根据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成本控制应从加强全面经济核算,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出发,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综合部门,负责制定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标准定额,参与制定有关成本的其他定额,编制下达成本预算,控制成本支出。其他各职能部门按权责分工,做好成本管理与控制。
第十五条以加强成本的日常管理为切入点,健全班组经济核算,建立成本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可控成本的管理,正确核算不可控成本,对成本开支的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第十六条在加强成本预算和控制的同时,不断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
第六章成本分析和考核
第十七条建立健全经济分析制度,定期分析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指标的升降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八条成本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典型事例分析法等方法,通过与预算成本、历史同期、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第十九条分公司对各单位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目标成本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