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是对企业中关键设施、设备、区域以及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则,旨在确保这些部位的安全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破坏行为或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包括哪些方面
1. 部位识别与分类:明确哪些部门、设施或系统是企业的要害部位,依据其重要性进行分类。
2. 安全标准与规程:制定针对每个要害部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访问控制、监控措施、应急响应计划等。
3. 风险评估与管理: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 人员培训与教育:对涉及要害部位的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规定。
5. 物理防护与电子安全:设置物理屏障,如门禁系统,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如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6. 维护与检查:定期对要害部位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7.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
8. 审计与监督:设立内部审计机制,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合规性。
重要性
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运营连续性:防止因设施损坏或信息安全事件导致的生产中断,保证企业业务的连续性。
2. 保护资产安全:减少物理和数字资产遭受损失的风险,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3. 遵守法规要求: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对关键设施安全管理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4. 提升企业声誉: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增强客户、合作伙伴及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5. 预防灾难性事件:通过预先规划和准备,降低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方案
1. 制定详细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主导,联合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全面、详实的管理制度。
2. 落实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3. 实施与执行: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确保制度的落地执行,同时进行定期检查。
4.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度,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5. 外部合作:与专业安全机构合作,获取最新的安全信息和技术支持,提高防范能力。
以上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全面、动态的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以期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营环境。
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天然气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措施
一、目的
1、为了贯彻集团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各级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强化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中的“重点要害部位”是指公司的燃气设施,主要包括城市门站、工业门站及输配系统的燃气设施(调压站、阀门井、调压箱柜)等重点部位。
二、三级监督管理
1、重点要害部位的三级管理,是指燃气公司的各级领导对公司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分解监督管理,即公司总经理负责监督管理公司的所有燃气设施,副总各自负责监督管理场站、输配系统或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各管理部门领导负责监督管理场站、输配系统或燃气用户中的一块或一类燃气设施,在原有的职能和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重点要害设施的交叉监督管理。
2、各级领导均应明确各自的重点要害部位的“监督管理范围”,担负对“监督管理范围”内燃气设施的检查和安全监督责任。具体方法有:
2.1、指导“监督管理范围”内燃气设施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
2.2、检查公司规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监督管理范围”内的执行情况;
2.3、检查“监督管理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并追踪整改效果;
2.4、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情况;
2.5、帮助协调解决“监督管理范围”内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三、工作要求
燃气公司总经理、副总和各管理部门负责人,每月须到各自的“监督管理范围”蹲点工作一个工作日(可相互错开),工作形式可为组织参加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与员工面对面沟通,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对“监督管理范围”的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协调督促整改事故隐患等,具体工作的内容要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中体现,以备核查。
第2篇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1、重点要害部位是江北地区院重点保卫目标,必须严格遵照“预防为主,确保重点”的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加强安全防范,确保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
2、重点要害部位的工作人员,要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选配,必须做到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或根据有关法规及行业的规定持证上岗,相关科室领导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和责任教育。
3、非工作人员,未经准许不准进入重点部位。
4、重点要害部位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守岗位职责,对违反操作规程或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事故者,要依法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5、有重点要害部位的部门要落实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四防”措施,并经常对重点部位进行治安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6、重点部位的增撤与调整须经办公室审核,报院领导批准确立,并建档立卡。
7、增强保密意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重点部位的有关情况。
8、下列部位为我院本级重点部位:财务室、三级机要通道室、中心机房、视频会议控制室、侦查指挥审讯室等。
9、办公室要加强对各重点要害部位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第3篇 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如配电室、锅炉房、燃气调压站、电梯机房、库房等部位确定为单位安全生产重点要害部位。
2、上述重点要害部位,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或采取分隔措施。确定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应急预案等,并明文张挂。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管理要定人、定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内容应包括:位置平面图、设备名称、商标产品质量证书、使用说明书、在岗人员、安全负责人、安全设施、规章制度、操作程序、运行记录、检查维保记录、事故记录、安全预案等。
4、重点要害部位,都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不能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有指示标志,室内场所有应急照明,门开启方向正确,并配有相适应的灭火器材。建立门禁制度,张贴“闲人免进”标志,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5、各重点要害部位必须安装消防自动报警装置及事故应急照明装置。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技防、物防等安全防护措施。为在此岗位工作的人员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装备和用品。无人值守的部位,要安装事故报警装置。
6、重点要害部位严禁堆放可燃物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除特设库房外),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禁止搭设床铺休息。
7、在重点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证书,对未取得上岗证书的人员,不准单独上岗,要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对患有严重疾病或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员,要及时调离。
8、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对有危险和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重大设备进行检修时,主要管理人员应亲自到场,制定维修方案,监督维修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对违规操作行为有权制止。
9、按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设备设施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重点要害部位的设备设施要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设备的绝缘表、压力表、安全阀等,必须定期送交有关单位进行校验,并取得合格证书。属于特种设备的按特种设备管理规定执行(定期年检、操作者持证上岗等)。
10、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安装、维保,不得擅自安装、拆卸或改装。
11、室外使用的设备设施高度超过15米时应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