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教学资料管理制度是指规范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使用、保管和更新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它旨在确保教学资料的质量和可用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持续发展。
包括哪些方面
1. 资料收集:规定各类教学资料的来源,如教师自编教材、公开出版物、网络资源等,以及收集的标准和程序。
2. 资料审核:设立专门的审核机制,确保教学资料的准确性和适宜性,防止错误或不适当的内容进入课堂。
3. 资料整理:明确分类标准,规范资料的存储格式,便于检索和使用。
4. 资料使用:规定教学资料的使用权,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访问权限,以及合理使用的规定。
5. 资料更新:设定定期更新和淘汰机制,以适应教学需求的变化。
6. 资料保管:制定安全存储和备份措施,防止资料丢失或损坏。
7. 资料共享:鼓励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合作与交流。
8. 权益保护:尊重知识产权,规定对原作者和出版者的权益保护措施。
重要性
教学资料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规范化的资料管理,可以保证教师获取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保障公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接触到教学资料,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3. 促进创新:良好的资料管理体系能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的活力和效果。
4. 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并保护原创者的权益,有助于激励更多优秀教学资源的产生。
方案
1. 设立专门的教学资料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 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资料的在线存储、检索和分享,提高效率。
3. 定期开展资料审核和更新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能力。
4. 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引进优质外部资源,同时推广本校的优秀教学成果。
5. 对违规使用教学资料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罚。
6. 定期评估制度的执行效果,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优化,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上述方案,以实现教学资料管理的最大效益。
教学资料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管理制度
1、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是重要的培训教学资源,必须实行规范管理。
2、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由职工培训中心设专人负责管理,要建立登记台帐。
3、任课教师所需要的培训教材,教学资料由职工培训中心办理相关登记手续进行发放,由教师保存。
4、培训教材、教学资料一般不准借阅,若确实是因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借阅的,必须经分管经理签字批准,职工培训中心登记借阅手续,方可借阅。
5、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需要更新和购置时,由分管经理、职工培训中心、授课教师共同研究更新目录,报请总经理批准,职工培训中心负责更新和购置。
6、职工培训中心要负责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的安全保存工作。
第2篇 培训教材教学资料教学器材管理制度
1、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是重要的培训教学资源,必须实行规范管理。
2、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由职工培训中心设专人负责管理,要建立登记台帐。
3、任课教师所需要的培训教材,教学资料由职工培训中心办理相关登记手续进行发放,由教师保存。
4、培训教材、教学资料一般不准借阅,若确实是因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借阅的,必须经分管经理签字批准,职工培训中心登记借阅手续,方可借阅。
5、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需要更新和购置时,由分管经理、职工培训中心、授课教师共同研究更新目录,报请总经理批准,职工培训中心负责更新和购置。
6、职工培训中心要负责培训教材、教学资料和教学器材的安全保存工作。
第3篇 镇某小学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镇小学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教学资料是指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字资料,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料,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该制度。
一、教学资料归档内容
(一)教学教研资料类:
1、学校制定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文件、规章制度等。
2、每学年教务处、教科室、德育处制订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每学年的课程设置,任课教师的课务安排。
4、每学期各学科的教学计划,期末试卷和成绩以及考试成绩分析。
5、学校各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通知、活动方案等。
6、各个层面的教研活动的教案、评课表、反思录等。
7、学校对行宣传的各种原始资料。
8、学校购置的各种教学参考用书。
9、师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成绩总录。
10、师资培训的有关计划、总结、方案。
(二)学籍管理类
1、建立全校学生的学籍档案(包括学生名册、学生证、义务教育卡。)
2、每学期学生变动情况要有明确的记载(包括转入、转出学生)。
3、转学证明每学期初及时整理,归档。
4、每届毕业生名册必须及时归档。
5、每年招收的新生名单要妥然保管
二、教学资料上交及职责
1、每学期初、学期末各教研组长必须按时(按有关通知要求)上交必须上交的资料。
2、各处室(教务处、教科室、德育处)将各年级组上交的教学教研资料及时整理、归类、归档。
3、在整理、归类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资料的保管期限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1、以资料利用价值的来确定保存期。
2、存档的资料,如需外借,需办理外借手续。
3、外借的教学资料,如:参考书、备课用书等,任何人不得剪贴、涂改、损毁。
4、凡需上交存档的教学资料,必须用电子稿或用黑墨水书写,字迹要工整,图文清晰,并装订成册。
(二)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制度
教科研工作常规
l、宣传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教科研工作的方针指示;
2、负责学校、教师教科研选题、课题申报的指导、咨询工作;对课题的申报、论证、批准立项、中期检查、验收评估、成果推厂,实行全程管理。
3、主持学校省、市、县市课题研究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课题档案。主持和参与上级实验课题,接受省、市教科所业务指导,积极完成上级教科研部门下达的任务;
4、把握教科研动态,选编资料及论文集,为全校教师提供教育科研信息;
5、有计划地对学校教师组织举办教育科研讲座,主持和指导重大教改实验工作;
6、加强与兄弟学校教科研机构的联系,及时交流经验;
7、主持学校、教师教科研论文的评定、指导、推荐工作,有计划的举办学校教科研成果交流会,为推广教育成果服务;
8、调查研究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提出建议和措施,为教育决策服务。
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1.学校教育科研课题以校级立项为基础,这是课题管理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逐级选择推荐,逐步形成由校级、县(市)级、市(地)级、省级、国家级课题组成的课题网络。
2.校级各类立项课题均由校教科室负责管理。校级以上立项课题根据相应级别教育科研机构制订的管理规定实施管理。
3.课题申报: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申报,每个学科教研组每年至少申报一项课题,年满45周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一年。每一位申报人在同一年度中只能申报一项课题(不包括课题研究参加者)。申报课题须填写《课题申报表》1份,按栏目要求填写清楚,并附一份《研究方案》。
4.过程管理:校教科室在对课题的过程管理中,还应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课题组负责人定期作出口头或书面的阶段研究报告。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强调课题组的自身建设,强化研究过程的自我管理。要抓好计划的实施和反馈调节,抓好研究材料的积累和管理。
5.课题结题:课题组在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以后,应做好材料的汇总、分析和整理工作,撰写成果报告。课题结题报告的形式一般为: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专着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制作的软件、音像制品或实物模型等。
6.成果鉴定:学校重大课题结题后,其研究成果须报请上级研究机构同意,并邀请有关专家,采用通讯或会议形式,组织课题鉴定。
7.成果推广:要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除了编印优秀成果集和会议交流加以传播外,在校内有推广意义的要指令开展全面的或局部的推广。
8.经费管理:校教科室对课题研究经费的使用负有检查、监督责任。
9.课题档案:包括《课题申报表》及课题研究方案、论证材料;《课题议定书》及研究计划、情报资料;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有关主要原始记录、实验过程记录及数据处理材料等;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成果报告;成果鉴定评价、验收及成果奖励的有关材料;成果推广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
10.评价与奖励:校级及以上教科研优秀成果获得者,根据规定进行奖励,并作为评职、评优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