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科研项目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2850字
依据集团发展的总体部署以及2024年工作目标,以课题研究为基础,突出科研为各生产厂的服务功能,在技术中心组织和各单位的配合下,2024年科研工作在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工作
2024年技术中心重点突出科研为各生产厂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各生产厂参与科研项目,今年共组织申报集团科研项目12项,1月22日,组织召开了2024年科研项目立项专家评审会,评审专家针对立项背景、国内外技术水平、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创新点、工艺路线、目标进度以及经费预算等方面等方面进行评审,提出了10项立项建议。其中技术中心2项、信息系统管理部2项、机焦厂1项、冶炼厂2项、炼钢厂3项,与2024年相比集团自立项增加5项。通过评审的10项科研项目以安控总字【2023】第011号下达了年度科研项目计划。
另外,技术中心申报的《h800mm及以上规格h型钢产品研发》项目被山西省科技厅列入了2024年度省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并获得省财政15万元资金支持。
二、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过程规范管理
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今年加大了对集团课题研究、结题的指导与监督力度。加强了对所有在研课题进行跟踪服务,了解研究情况,督促研究进度,提供服务咨询。
4月19日,组织召开2024年度立项的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及阶段检查专家评审会,分别从项目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公司经营的支撑作用、存在的问题、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下阶段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检查,经过评审,《炼焦配煤工艺研究》、《褐铁矿烧结性能研究》、《swrch8a(ml08al)冷镦钢盘条开发》等3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准予结题;《 345 mpa级1000×300系列h型钢工艺优化研究》、《10.9级ml40cr盘条开发》等2个项目通过阶段检查。
10月10、11日,组织召开2024年立项的科研项目阶段检查专家评审会。经过专家评审,11个科研项目中有10项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检查结果评价为“良好”,1项由于受到设备改造进度的影响,没有达到项目责任书的要求。
三、加强科研项目成果转化
2024年,技术中心积极推动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工作。截止目前,科研项目共实现增效510万元,发表论文5篇,其中《10.9级高强度螺栓ml20mntib热轧盘条的开发》、《大规格h型钢轧制技术要领》被《轧钢》收录;《微量硼对碳素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低合金高强度大规格h型钢性能研究与改进》被《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收录;《高线ml40cr控冷控轧关键技术研究》被《热加工工艺》杂志收录。申报发明专利3项:《一种含硼钒低温冲击韧性优良的热轧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优质高强度冷镦钢的生产方法》和《一种含钛和硼热轧低硬度的高强度紧固件用钢的生产工艺方法》均已接到中国知识产权局的受理通知书。
四、加大科研投入和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
2024年加大了科研投入,鼓励各单位积极申报集团科研项目,参与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或降本增效显著的项目按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给予适当奖励。2024年,科研项目总投资98万,比2024年增加41.69万元,其中:资金本36.2万元,制造费61.8万元。4月份和10月份,根据科研项目阶段检查结果,对进度完成好、取得成果多的项目进行奖励5.1万元,比2024年增加3.78万元,极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五、加强集团内外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2024年,技术中心积极做好对内技术交流和对外沟通联络工作。
一是深入各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调研活动,为激发员工的科研兴趣,培养员工的科研能力,技术中心多次召开了科研项目沟通交流会议,与项目申报者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座谈、指导和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对各生产厂进行专利申报及minitab软件培训,并邀请市科技局来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培训,并对申报的专利进行现场评审。
二是加强了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2024年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展《4#高炉炉底炉缸侵蚀模型技术开发与应用》科研项目研究,通过炉缸炉底三维非稳态温度场、侵蚀、结厚在线监测诊断系统软件成功开发,及在线安装和应用,实现了高炉生产状况实时监测,为高炉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是积极走出去与有关政府部门沟通联络。鉴于科研管理工作的特性所需,一年来,我部门积极和介休市及晋中市科技局、经贸委、省科研厅、省经信委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使他们更加了解我公司、理解我公司、帮助我公司,为我公司的科研工作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024年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2024年,技术中心经过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集团整体攻关能力较弱,高技术含量的课题缺少,国家级的科研成果奖未能突破。
二、科研项目进展较为顺利,但特色还不明显、运行管理还不够规范、投入不足。研究现实问题能力有待加强,服务各生产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集团技术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技术交流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4年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2024年工作目标:力争集团立项科研项目 8~10项,申报省级科研项目 1~2项,发表论文5篇以上,申报发明专利3项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继续加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工作
广拓渠道,广泛动员,整合力量,以较高级别项目为重点,以降低增效为目的,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作技术支撑,切实抓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认真组织公司各单位申报集团及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提高申报质量,争取在立项上有所突破,不断提高我公司科研项目的档次。2024年计划将有一定难度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和机焦厂增加焦炉煤气产气量、冶炼厂降低焦粉消耗和炉渣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列入到科研项目中,力争集团科研项目立项 8~10项,申报省级科研项目 1~2项。
二、继续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规范管理
加强对集团课题立项、研究、结题的指导与监督。加强对立项课题研究的指导管理,督促做好研究工作。继续开展课题研究中期检查,
定期对研究课题的进展、人员组成变化和经费合理使用等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服务,确保研究课题的如期完成,使课题研究工作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三、继续组织集团自立项目的结题验收与成果申报
树立成果意识,督促课题组按期结题,及时组织鉴定,申请成果登记,形成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2024年计划组织7项项目结题验收、鉴定工作。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申报,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争取发表论文5篇以上,申报发明专利3项以上。
四、加强公司内、外部技术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
为提高公司科研项目的质量与技术水平,2024年加强公司内、外部科研项目立项、检查等工作经验交流,邀请同行专家就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话、深度会谈或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流、经验共享。通过不定期组织交流会,不断总结经验,促进科研项目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了解同行业中最新的科学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我公司的技术水平。
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外部资源的作用,对公司不具备试验条件的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的形式,引进外部资源,完成部分研究工作。2024年拟与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第2篇 2023科研项目个人年度总结 3250字
xx-2023科研项目个人年度总结范文
xx年,研发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回绕将宁波研发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技研发基地、国内领先的检测认证基地和国内知名的创新服务中心(“两基地一中心”)这一总体目标,加快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努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宁波研发园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快科技创新资源集聚
(一)加快机构引进
宁波研发园现有注册机构254家,总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9.1291亿元、美元816万元。其中xx年新引进各类机构50家,总注册资本金8.3153亿元。包括ibm宁波研发中心、微软宁波技术中心、诺安食品检测中心等跨国公司区域性研发中心,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宁波分所、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等成建制研发创新机构,谭建荣、柴天佑、郭孔辉、李启虎、熊有伦等5家院士工作室,科技综合服务与科技文献检索、特种设备安全、“3c”强制认证、质量检测、标准化、计量、食品安全、药品及医疗器械、节能降耗等十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声学所等12家大院名校技术转移中心和宁波海缆研究院、海天创新研究院、方太创新研究院、天安电气研究院等一大批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研究院。宁波研发园正成为我市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区。
(二)推动机构进驻
目前,宁波研发园b区91家机构中已有84家装修进驻,装修进驻率92%;c区126家购房机构中已有94家装修进驻,装修进驻率74%。同时,为规范流程、加强管理、加快进驻,制定出台了《宁波研发园购房入驻机构装修进驻管理暂行规定》,对所有购房机构装修进驻实行备案审核制度,并与区房管中心、工商分局建立联动机制,将产权证的办理发放与装修进驻挂钩,同时杜绝通过股权转让过户研发园房产。
(三)落实重点项目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宁波中小企业质量保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完成运营公司宁波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先期租用研发园b5楼约500平方米用房开始筹建工作。目前有筹备人员约20人,c11楼新场地已完成空调、装修招标程序,正式进场装修,首批设备采购(约1100万元)招标程序已同步启动。
诺安食品检测的运营公司诺安检测服务(宁波)有限公司工商、税务关系已迁入研发园,c7楼装修已进入收尾阶段,近期将开始设备安装及调试。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宁波公司工商、税务已迁入,首期c13楼5—6层(中检公司)、1—2层(莱茵检测实验室)本月底基本完成装修及设备安装调试。
市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和科技文献检索平台(b3楼)、市节能降耗平台(c5楼)、市药品及医疗器械安全平台(c1楼、c2楼)已正式进驻;市标准化、计量、3c强制认证、食品安全检测、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产品质量检测检测认证平台(市检测中心、a区自建)已完成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并正式进驻。
(四)、建设企业研发中心
我市已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研发园设立独立企业法人的研究院、研发中心,经过前期运行,得到了健康发展。如,美诺华药业在研发园设立了化学分析实验室和医药中间体、试剂中试实验室,成功并购合肥、上虞、大榭药企后,今年又收购了上海五洲药业;海天集团在研发园设立了宁波海迈克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注塑机数控设备的研发;康大美术在研发园设立了宁波高新区康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其团队本年度被认定为宁波市创新型团队等。
二、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一)基地建设取得突破
xx年5月,宁波研发园被市发改委认定为第二批宁波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基地,获政府经费补助100万元;xx年11月,宁波研发园成功入围国家科技部全国首批25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基地,同意基地内企业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财政资助1000万元;xx年12月,宁波研发园又入围市科技局认定的全市首批2家宁波市科技服务业示范基地。
(二)科技成果逐步产出
xx年,宁波研发园入驻机构共申报研发投入补助、区级工程中心、创新基金等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其中25项批准立项,获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资助921.60万元;新增发明专利授权8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3件;新认定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家,总数达到13家,其中化二院、凌科网络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已于近期公布。
(三)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随着宁波研发园b区、c区机构的逐步进驻,研发园机构的产出效益日益显现。xx年1—10月,宁波研发园机构缴纳各项税收5297.40万元(其中区本级2450.88万元),并涌现了美诺华药业、力勤矿业等营业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
(四)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
启动建设的“宁波研发园入驻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统计汇总模块、图形化机构检索、流程管理体现等功能开发,并购置了服务器等硬件设施,于近期通过初验投入试运行。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规范流程、提高效能,完善服务。
三、努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一)加快宁波创新港建设
由宁波市科技局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在宁波研发园联合共建的宁波创新港,主要为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团体、创新联盟、投融资机构提供了一个物理空间相对固定、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工作内容全方位开放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xx年,宁波创新港共举办高新区余姚园、江北园科技项目对接会、产品创新与plm研讨会、日本polyglu株式会社水处理技术交流展示会、知识产权与专利应用高级研修班、纳米复合涂层研究与应用交流会、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研讨会等各类科技活动55场(次),参与人员5400余人(次),30余个科技成果通过活动得到了转化。
同时,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宁波创新港主活动场地c8楼装修工程已完成。今后,该活动场地将为宁波创新港各类科技活动的举办提供更为完善的软硬件环境。
(二)加快宁波投资广场建设
宁波研发园设立的宁波投资广场,将以“入驻、设点、挂牌”等方式,通过集聚各类投融资及服务机构,建成网络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实现 “为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的功能。xx年,宁波投资广场新引进海洋产业基金、欧迅创业投资、蓝洋成长投资、中金证券、蓝蓝投资管理、启一投资管理、东方智创投资、华建汇富创业投资、金磊投资、嘉丰股权投资、合朋实业投资等投融资机构11家,使落户宁波投资广场的投融资及其服务机构总数达到了33家。
(三)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
xx年,宁波研发园继续组织院士工作室、大院名校转移中心的专家队伍分赴宁波各地开展各类产学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果。全年共与宁波企业开展技术合作284项,合同总金额10775.33万元,组织参加各类产学研活动104场次,服务企业670余家,与企业联合申报科技项目49项,获政府资助总金额8905万元,共建研发机构5家,为企业带来倍增效益,受到了宁波企业的普遍欢迎。
四、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一)宁波市检测中心项目
该项目占地35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由6幢科研办公楼组成。项目于xx年7月开工建设,xx年10月底6幢科研办公用房全部结顶,xx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市质监局下属的5个院所已于xx年11月正式进驻。
(二)微软宁波技术中心项目
该项目占地10亩、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为1幢24层科研办公楼。项目于xx年10月开工建设,xx年底主体结构结顶,xx年11月已竣工验收,累计完成投资1.48亿元。
(三)研发园三期项目
该项目占地61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由5幢研发办公楼组成。项目于xx年12月取得立项批复,xx年1月通过初步设计会审,xx年6月2日取得开工报告,目前项目工程主体结构已到5层,完成投资1.3亿元。
五、创新发明大赛成功举办
第七届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于5月6日正式启动。大赛在去年设置的发明创新奖、设计创新奖、优胜奖的基础上,新增第三届宁波市十大发明之星评选、发明创新大赛标志图案和宣传用语奖。6月底,完成发明创新大赛共1295项参赛项目的征集、整理工作;7月,完成参赛项目初评,210个项目入围;8月,组织专家完成参赛项目终审,210项作品最终脱颖而出,其中发明创新奖46项、设计创新奖46项、优胜奖100项、发明之星10名、标志图案和宣传标语各4名;9月,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答辩,决出发明创新奖特等奖项目;11月11日大赛颁奖仪式在创业大厦七楼报告厅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等领导出席仪式。
第3篇 2023年度科研项目个人总结 1050字
2023-2023科研项目年度总结报告
1、项目立项背景、目的
油页岩经干馏后,所产生的尾气中含有重质焦油和轻质焦油。重质焦油和露点较高的轻质焦油经两级水洗和一级电捕焦油器,从尾气中分离收集,但是露点较低的轻质焦油(露点在40℃以下)仍以气相状态存在于尾气中,不能结露成油雾,低露点气相油不能通过水洗和电捕焦油器从尾气中分离出来,如欲把尾气中低露点气相油回收,必须使尾气温度降至露点以下,才能使各种不同低露点的轻质油气结露成油雾。 从化验室测试证明当尾气温度通过-8℃左右的冰水冷却后,将尾气冷却至4℃左右,每立方尾气可得到2 g左右的液态轻质油。要回收尾气中大部分轻质油,应使煤气温度降至10℃以下,为此需制备温度为5℃以下的冷水,通过气体冷却装置,达到尾气降温的目的。如通过常温下的气体冷却装置,只能使煤气温度最低降至30℃左右,但有一部分露点低于30℃的轻质油无法回收。为此本方案设置尾气深度冷却系统,使煤气温度降温区间在10~30℃,从而达到进一步回收页岩轻质油的目的。
2、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
202322年底次项目中试实验的所需的配套设备全部到位,并于2024年3月底完成设备的全部安装和调试工作,2023.04.10—04.14期间进行了实验数据的采集工作,5月底完成了中试实验报告的编写和修订工作。6月初陕西航达委托化工六院与我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并进行了现场实地勘查和设计资料的收集工作。8月底化工六院的初步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公司正在和陕西航达协商进一步的合作细节。本中试试验装置从开机调试一直到现在,设备一直运行平稳且收油效果颇佳,
3、主要的创新之处和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油页岩尾气经轻质页岩油深度回收系统,温度由50℃左右降到10~30℃,尾气在气体冷却装置中冷却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可大大提高尾气中轻质油的回收效率。(壳程间碰撞凝聚,能改善油雾粒径结构,加大分子间的结构强度,使分子荷电性能增强,焦油回收率得以大大提高。)冷却水与尾气间接接触,循环使用,冷却水消耗量少且不产生任何污水,节约水资源。每方页岩尾气中平均回收1.8g的轻质油,可以极大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废气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约企业的能源成本。
4、该项目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油页岩尾气经轻质页岩油深度回收系统可以将尾气中一些由于裂化分解而生成的小分子饱和烃回收利用,不仅是有效的防止了能源浪费,而且防止由于裂化分解而生成的小分子饱和烃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可谓是一举两得;在石油炼化厂和煤焦油炼化厂应用前景颇大。
第4篇 2023年科研项目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格式 850字
xx年科研项目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格式
光阴转瞬即逝,新的一年悄然将至,xx年即将成为过去,加入公司的这半个多月,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成长与进步的历程。融入新的集体、开始新的学习、新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程序。从入职的员工手册培训、部总体业务培训、技术服务部产品介绍、公司总体情况介绍、财务部制度培训、部单独实验室制度培训,到跟着学习实验室仪器操作、指导一系列实验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之后,我将接手新的实验项目。感谢公司领导给我提供这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感谢各位同事对我真诚的帮助,我将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来回报各位,除此以外,也会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以迎接新的挑战。
一、研发岗位员工xx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xx年月日,我正式加入到公司部,经过三天的新员工培训之后,便跟着学习相关的实验操作,参与了实验的相关优化和灵敏度实验,浓度梯度实验结果显示较好,不行,却又比较理想。此外,按照的指示对新的实验平台—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收集和阅读,并整理了相关资料,写了一篇文献综述和一篇演讲稿。现在正在领用实验材料以及分装稀释,准备开始的专题实验。
(二)工作中的不足
1、个人修养、基本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2、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上还略显不足,需要在学习中成长。
3、和同事之间的沟通还不够融洽,需要进一步改善。
4、工作细心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充分认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5、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研发岗位员工2024年工作计划
1、增强责任感,服从领导安排,积极与领导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要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减少工作失误。时刻坚持不懂就问,不明白就多学的态度,与同事多合作,与领导多汇报工作情况,懂得团队的力量和重要性。
2、加强理论知识相关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研发岗位。
3、要善于总结,要善于在成功中积累经验;善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努力使之转化为成功。
4、勤学习、勤动脑、勤动手,加紧产品研发的效率,更快的转化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