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制度范文

社会保障制度汇编的内容作用意义(11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67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作用意义

有哪些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而设立的制度,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这些保险制度旨在为公民在特定生活阶段或遭遇意外情况时提供经济援助。

内容是什么

养老保险是为退休人员提供稳定收入的保障,确保他们老年生活的基本需求。医疗保险则负责在个人生病或受伤时减轻其医疗费用的负担。失业保险为暂时失去工作的人提供临时收入,帮助他们度过职业空窗期。工伤保险旨在补偿因工受伤或患病的劳动者,而生育保险则保障女性员工在生育期间的权益,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育津贴。

规范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套严格的法规和程序来确保公平与效率。例如,参保人需按规定缴纳保险费,政府则根据个人贡献和需求分配福利。此外,制度还规定了各种保险的享受条件和标准,如退休年龄、疾病诊断标准、失业期限等。社会保障系统还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变化。

重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至关重要,它不仅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意外事件导致的社会贫困,还能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通过提供安全网,该制度鼓励人们承担风险,如创业或更换工作,因为知道有社会保障作为后盾。此外,它还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凝聚力。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对公民基本福祉的承诺,它通过多元化的保险形式,构建起一个全面的防护网,保护每一个公民在面临生活挑战时都能得到适当的援助。尽管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不容忽视,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作用意义范文

第1篇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作用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制度。指由国家依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和失业时,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2、社会福利制度。广义上与社会保障同义,狭义上指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

3、社会救济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4、社会优抚制度。指国家依法定的形式和政府行为,对有特殊贡献的军人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有待赈恤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互助制度。指民间组织对部分劳动者的帮助,主要是解决政府政策规定之外、没有很好解决但仍需获得外界帮助的实际困难。社会互助是社会救助的补充,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6、个人储蓄积累保障。是个人或家庭将部分资金存入银行的一种保障形式,是社会保障的一种有效而必要的补充。

社会保障制度作用

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则就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所有社会成员效用的最大化。著名经济学家a.c.庇古教授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它通过设计一种制度,使人们不因没有特权而受到伤害,不因分工所形成的社会地位而变得卑贱。其作用有四:

1、保障权利公平。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在西方被统称为“福利权利”或“社会权利”,被视为对基本公民权的拓展,或社会公民权的一部分。联合国《人权宣言》中有关“福利条款”对这一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第22条――“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社会保障把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享受了全民的社会保障,意味着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从而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竞争。

2、保障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指,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应被覆盖在社会保障范围内,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

3、维护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指一视同仁,既不能对弱势群体歧视,又不能对特权阶层倾斜。通过社会保障机制,重点保护社会的极端贫困人口(即在绝对生存需求线下的群体)。因为和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从风险管理获得的保护也是最不完善的。这就意味着,不实施社会保障,他们可能落入所谓“贫困陷阱”之中,形成恶性循环。

4、调节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提高效率,分配不公损害效率。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别,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战略意义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能从更宏观的意义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战略性有五: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强调竞争原则,而且强调保障机制。中国改革近30年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个弱势阶层,其人数估计已达1.4亿-1.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这就需要在效率与公平的天平上,更加重视公平,给予弱势阶层一定的保障。解决得好,社会则和谐发展;解决得不好,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强调动力机制,而且强调平衡机制。应该说,改革30年,动力机制得到了一定发挥,但与之协调的平衡机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行政垄断集团无法抑制;国家财富增加了,但国民并不幸福;教育的不公平加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凸现等等,不一而足。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资本推动,而且需要温情政府。我们知道,资本是高效的分配资源,但是资本本身是没有人情味的。那么,如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高效、又有人情味呢这就需要温情的政府在稳定宏观经济的同时,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需要,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公共事业上,给全体公民安全感,这样,社会大众再无后顾之忧,携手朝着和谐社会远大的目标进发。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经济效率,而且需要社会公平。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追随的是货币选票,富人们养的宠物所喝的牛奶,正是穷人孩子维持健康的必需品。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有人认为是市场不灵的结果。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市场机制正在做它应该做的事,即把物品分配给有货币选票的人。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公平进行再分配,解决收入的缺陷。解决之道:一方面,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给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另一方面,编制“安全网”,保护不幸者免受困苦。

第2篇 某村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考核制度

一、考核时间

2023年12月上旬

二、考核原则

考核坚持“指标量化、考核有据、客观公正、鼓励先进、考以致用”的原则。

三、考核内容

《镇2023年村(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及镇政府与各村(居)签订的《村(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四、考核方法

(一)考核的方式。采取一听(听工作情况汇报)、二看(看工作台账)、三评(对照目标任务评分)、四反馈(反馈意见)等形式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二)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标准分为100分。增加分不超过单项标准分的20%,减分不超过单项标准分。

(三)考核采取的办法。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日常工作及时考核,阶级性工作定期考核,半年通报情况,年终集中考核。

五、工作经费

1.经费预算:各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长和协理员按人平1500元;各村保征收经费按2023年居保保费征收每人2元;山社区经费按1.5万元预算。

2.经费计算:村和社区工作经费分开计算。

⑴各村站长和协理员工作总经费=市考核下拨的全镇村级总经费(含奖惩经费)÷全镇各村考核分数总和×该村考核分数

⑵各村居保征收总经费=居保征收人数×对应金额

人均缴费240元及以上的对应金额为2.3元;

人均缴费220元至239元的对应金额为2.1元;

人均缴费200元至219元的对应金额为1.9元;

人均缴费199元及以下的对应金额为1.7元。

⑶山社区考核分按总分100每超差1分增减500元。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实际参保人数5元/人兑现到社区,差1人扣10元。

第3篇 棉圃小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制度

圃棉小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制度

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和 重要措施。为加强对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确保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根据上级领导要求,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安全保障工作制度:

一、加强管理,严格审批,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一要坚持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勤工俭学“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正确方向,确立勤工俭学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指导思想,坚决纠正和杜绝勤工俭学活动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二要认真组织。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劳动性的实践活动必须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有组织进行,不得采取放假、下达工作任务等形式放任不管;三要严格审批。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必须制定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由学校校长批准;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由学校报请市教育局批准。严禁学校、教师未经批准私自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四要合理安排。学校应当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劳动性的实践活动,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和缺乏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禁止学校组织小学三年级(包括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得把学生当作劳动力,坚决禁止向学生下达创收任务和其它“以钱代劳”的错误做法。

二、预防为主,强化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

学校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要广泛宣传。活动前要开展大规模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采取简报、图片展、知识竞赛、主题报告会、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部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二要强化教育。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农户等方面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消防、交通法规,遵守安全制度,遵守学校纪律,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掌握预防拥挤踩踏、火灾、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的一般常识;三要开展演练。要通过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要抽调专门力量组织安全演练,重点是灭火演练、自救演练、紧急情况下疏散演练等,培养师生员工应对各种危险情况,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师生员工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三、精心组织,落实措施,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进行

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把学校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作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必须精心组织实施,落实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进行。一要靠实责任。要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学校校长、各部门、班主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管好一级的安全工作格局。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性实践活动必须明确安全工作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二要落实措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当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药品、器材,并将班主任以外的其它教职工安排到班级,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乘车必须选择有牌、有照符合载人条件的车辆,严禁组织学生乘坐拖拉机、货车等不符合客运条件的车辆,严禁学生自驾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严禁车辆超载、超速、违章行驶。学生骑自行车、步行时,学校管理人员要一同前往,组织学生按照交通法规有秩序行进,决不允许师生分离,确保交通安全。

在实践场所,学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现场监管,维护好现场秩序,确保现场安全。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要防止学生私自离开实践场所,防止学生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确保学生按时、卫生就餐,坚决杜___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三要及时报告。学生在校内和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必须及时迅速逐级上报。必须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市教育局,对发生房屋倒塌、火灾、交通、疫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师生非正常伤亡,学校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急需抢救的,学校在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全力组织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学校领导及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学校安全保障工作,认真履行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监管、审批职责。切实承担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职责,确保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进行,保证学生生命安全健康。

第4篇 路桥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策研究

路桥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策研究

路桥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策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缓解社会摩擦,协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对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失土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方向。

为此,通过纵观国内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经验,就建立和完善我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探索研究。

一、社会保障制度综述

(一)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概况从当前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状况来看,已经形成了澳美模式、瑞典模式、德日模式三大体系,这三大体系的社会保障模式都是以生产力的高水平和高度市场化为基础。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也就是社会福利制度,其主要功能是从经济发展和稳定的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一种安全性的保障,以缓和社会矛盾。

它是西方政府积极推行凯恩斯主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奉行的国策。从发展历程看,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是其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变化、发展的产物,受本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制约,内容基本相同,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抚恤三大领域,但在保障制度的起点、理论依据、保障范围、具体项目设立和资金筹集与管理上却各有自己的特征。

总体上说,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由保险型,又称“自由式”。以美国为代表。

基本特点:一是项目多但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及“公民供给型”高。如在美国投保者每日领取的养老金只相当于原工资的50%。

二是私人保险业起主导作用,国家则处于次要地位,保险基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交纳,国家主要负责社会救济和公共补贴。该类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即政府调节重点应放在干预经济生活、摆脱失业和刺激有效需求方面。

二是强制保险型,又称“保守式”。多数欧陆国家和日本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可归入此类型,典型代表是德国。

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一是法定的强制性,公民必须参加法定的社会保险,定期交纳社会保险费从而享有申请保险待遇的权利;二是除失业保险外,其它保险均由独立的保险机构经营,实行自治管理,政府只起指导作用,保险基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三是国家起主导作用。其理论基础在二战前是“国家干预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制定社会保险政策缓和劳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二战后则是新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在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经济人道主义,让劳资双方结成伙伴关系。

三是公民供给型,又称“国家福利型”或“社会民主式”。此种类型最早起源于英国,后来传到北欧,以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瑞典是这种类型的最突出代表。

主要特点:一是社会保障内容庞大,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如瑞典的社会保障覆盖了在瑞典居住的所有人;二是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各行业的雇主,雇员则基本不交纳;这种类型的理论基础是福利学派思想,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建立合理分配、收入均等的福利国家。

政府通过课征高累进税,向全体居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社会保障。上述三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坚持公平、保证效率方面各具特色。

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经济“滞胀”,失业率居高不下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困扰,以及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都在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有很多启示,主要有:一是要认清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再分配领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生产领域的问题;二是社会保障项目的设立要从国情和国力出发,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和选择何种模式,最终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发展状况;三是实行社会保障应循序渐进,有重点、多层次;四是制定必要的法规,依法实施保障。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情况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特点是:以城镇职工为主、以单位提供保障为主,实行广就业低工资辅之以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的模式。

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主要特征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主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险逐步覆盖全体公民;在基本保障之外,国家积极推动其他保障形式的发展,力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更多地侧重于制度的 改革与探索,各类社会保障制度都极不完善,且范围只局限在国有企业职工和部分城镇职工及离退休人员,保障覆盖面狭隘,保障功能十分有限。在养老保险方面,我国于1984年开始进行改革,1991开始在部分农村地区进行试点,于1997年全面推开;医疗保险方面,于1988年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于1998年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自1986年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生育保险制度自1988年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企业生育保险制度改革,1994年制定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于1993年开始对城市社会救济制度进行改革,偿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规划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我国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在实际运作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是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从城市现有的保障范围看,大量的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和进城农民工仍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城市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宽。

而在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地区还是空白。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目前,我国的保障基金正处于由“国家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转变时期,由于思想观念、企业效益等多种原因,逃缴拖欠保费的现象严重。再加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对中央财政依赖性较大,一些补充社保基金的渠道尚未落实等原因,造成目前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三是多头管理、体制分散。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的设计和协调,缺乏整体性、规范性。

社会保障的领导、管理、经办、服务、监督分散,形成了多头分散管理的格局。管理体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社会保障立法还不够完善。为适应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加强了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立法工作,国务院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障的决定。

但是,还有一些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尚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情况我省社会保险制度的沿革和变化与全国大体一致,但走在全国的前列,到20__年全省已建立了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以及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一系列带有浙江特点的做法。一是养老保险制度获得重大突破。

全省企业职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在参保范围和对象上对非公企业参保作了有益探索,出台了低门槛准入,“低水平享受”的办法;在基金征缴方式上,开始由税务部门征收;在统筹上,坚持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建立多元、稳定的基金筹措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二是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

于1995年率先出台了《浙江省职工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征缴率和人均月征缴额等几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三是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

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步伐加快,覆盖范围开始向城镇全体劳动者拓展,并在农村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四是工伤和生育保险事业稳步推进。

二、_区社会保障发展现状_于1994年8月建区。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

我区依照农村与城市项目有别、组织方式各异、近期发展方向不同的目标模式,适时出台政策,开始了全面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新阶段。

(一)社会保障制度概况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区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台阶,逐步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龙头,连接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同时,建立起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各项制度,并有了重大发展。——养老保险制度。

至今年6月底,全区已参加养老保险企业2045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827家;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事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63594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职工44484人(个体10768人)。养老基金结余42470.99万元,支付能力达72.67个月,其中企业养老基金结余38727.28万元,支付能力达77.42个月。

——医疗保险制度。至20__年底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过渡。

至今年6月底,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机关企事业单位565家,参保人数达23868人。——工伤保险制度。

至今年6月底,全区共有511家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6815人,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52.62万元。——失业保险制度。

至今年6月底,失业保险参保2501家,参保人数39915人,失业保险基金结余2870.01万元。——生育保险制度。

至今年6月底,全区有202个单位,6909人参加生育保险,累计结余生育保险基金4万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于1997年建立了覆盖城乡范围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金标准城区居民人均210元/月、其它居民人均180元/月。目前,全区城乡低保对象2690户(农村2531户、城镇159户)、4301人(农村3991人、城镇310人)。

——失土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于20__年开始启动失土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工作。

至6月底,全区共有8个村的5189名村民参加失土农民养老保障,其中392人已领取养老保障金,结余基金360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从20__年起即着手筹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区已有35.1万人参保,参保率达到93.9。20__年共收缴基金2022.195万元,剩余355万元。

基金运行总体平衡,略有节余。——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

目前,全区农村五保对象524人,集中供养440人,户院挂钩43人,集中供养率92.1;城镇“三无”人员23人,集中供养21人,户院挂钩2人,集中供养率100。——其它帮扶、救助工作。

建立了区慈善总会和慈善基金,开展正常性的慈善救助活动、残疾人康复和救扶工作;重视解决“三残”学生、部分享受低保和困难家庭学生的义务教育,以及高中、大学的助学问题。目前,正着手开展城乡居民分层分类救助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区社会保障制度运转基本良好,保障水平也逐年提高,但在具体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较弱。由于缺乏政策和国家财政支持,加上农民收入较低,参加社会保障观念落后,意识淡薄等问题,我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相对薄弱,目前除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有所探索外,在最核心的社会化养老保险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基础还十分薄弱。

2、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人们对社会保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没有社会保障的群体要求享有社会保障,已经有社会保障的要求提高待遇;二是企业退休人员强烈要求提高养老待遇,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持平的呼声很大,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三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出了更高要求。

3、保障资金支付存在较大潜在风险。一是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全覆盖后,保面任务较为艰巨,部分企业存在拒缴、欠缴现象;二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府资金到位率比较低,造成基金支付存在较大潜在风险。

三、_区社会保障改革的方向与重点近年来,我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基础已具一定规模。20__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5.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4475美元,财政总收入12.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16元,城市化水平达50以上。

当前,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区政府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提出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在此背景下,这种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亟须改革。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基础。

享受来自社会和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障,是每一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目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待遇不一样、不平等,对比强烈,已经严重影响到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

在统筹规划国家、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时,应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实现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的平等权。因此,要扭转只有城市就业者有社会保障而农村就业者社会保障缺失,或以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来代替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不合理现象,构筑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网络覆盖区域全部和全体社会成员。

制度安排的一元化是社会保障的内在要求,但它需要严格的前提条件,包括发达的经济、雄厚的财力、类同的需求乃至地区发展的均衡、公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平等等。我区目前财力已有一定基础,但还不够充裕;城乡发展基本平衡,但还有一定的差距,把农村劳动力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薄弱,因此,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一下子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区在现阶段还不具备马上建立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条件,近期将多元化制度安排作为过渡显然是必要的。

目前,我区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对接,特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在城乡之间的配置还不合理。由于考虑到乡镇、个私企业及其职工,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当前客观存在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差距,以及不同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应采取不同类型区别对待的做法。

较为妥善的改革路径是城乡宜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城乡分头推进,创造统一的条件和基础,而重点是农村。第二步是逐步实行城乡并轨,通过完善城保、镇保、农保三种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可转换、相衔接的机制,使农村与城镇的社会保障彻底接轨。

第5篇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四大堵点及优化服务建议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四大堵点”及优化服务建议

所谓的社会保障,就是通过对国民经济的再分配,给予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证的社会福利措施。有社会保障,就会有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处于整个社会的边缘化,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利于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四大堵点”

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涉及的范围小,覆盖面狭窄。当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仅仅还在小小的范围内实施,没有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起来,医疗保障等保障制度没有得到社会化的水准,社会保障的功能没有达到预期。

二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种地的收入,人均收入逐渐呈现下滑的趋势。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是满足自身的吃喝玩乐,以家庭的自我保障为中心。只有家庭生活水平提升,收入水平提高,农民才会在保障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保障。

三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不充足、不合理。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参保人员只需出资很小一部分,政府承担起社会保障的主要职责。从当前政府对社会保障提供的资金来看,加拿大占总支出的39%、日本37%,我们国家只有10%,并且这些资金,还大部分运用到城市的社会保障中,农民享受到的资金氛围非常小。在农村社会保障中,主要是农民个体缴纳为主,国家为辅,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中承担的责任比较小,造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链断开,影响农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的难度。

四是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比较混乱。当前,农村社会保障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有效的保障体系。从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来讲,养老保险工作是社保部门管理,医疗保险由地方政府管理,经济发达的乡村,有自己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部分商业公司也参加了社会保障体系。因此,社会保障的管理机制比较混乱,不同管理机构存在不同的利益纠葛,或造成管理上的矛盾,引发管理上出现混乱。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混乱,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有效性的发挥。

二、优化服务建议

一是确立农村的社会保障的地位。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法律给予保障,很少有相关法律体系,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例如保障对象不明确、资金来源不明确、管理机构存在混乱,都是因为社会保障缺少法律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要走向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需要制定符合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条文,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内容、形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管理机制、法律责任都需要有法律规定。国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法律。

二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础就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发挥作用的基础。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检查这些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避免出现养懒汉的现状,防止保障制度出错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考虑保障制度的各种因素,是否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是否符合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关注地方财政与村集体的承受能力,并且不断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调整。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符合农村生活的客观要求,是面对社会老龄化趋势的需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给中国社会已经实施多年,但仍存在许多矛盾,制约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有人甚至相继退保。未来农村养老保险应该注重考虑到政府担负起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内涵,国家、集体、个人各自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保险费用,提升保障制度的有效性。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要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基金管理的责任相互分开,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下,要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各个职能部门之家相互协调,有效的进行,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农村社会保障涉及到民政、财政、人事等方方面面的部门,这些部门需要相互统筹,促进社会保障的长远发展。因此,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就要从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角度出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下,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进行有序的管理,共同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第6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考核制度

一、考核对象、原则及内容

镇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考核村(社区)。考核坚持“指标量化、考核有据、客观公正、鼓励先进、考以致用”的原则。内容为《镇2023年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明确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考核制度

(一)考核的方式。采取听(听工作情况汇报)、看(看工作台账)、评(对照目标任务评分)、反馈(反馈意见)等形式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二)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指标分10大类,12项指标,标准分为100分。增加分不超过单项标准分的20%,减分不超过单项标准分。

(三)考核采取的办法。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日常工作及时考核,阶段性工作定期考核,半年通报情况,年终集中考核。由政府领导,组织专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核。

三、考核结果运用

(一)工作经费兑现。

1、工作经费分配

(1)麦城社区1.5万元;

(2)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站长和协理员人平1500元;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当年缴费人数每人2元,依据完成任务时间、人均缴费金额及参保率等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经考核后下发到村。

(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当年实际参保缴费人数续保率100%,超差人数按市统一奖惩办法实行奖惩。

2.经费拨付:严格考核制度,对村(社区)的基础经费与年终考核得分挂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收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经费兑现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同意后予以拨付,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

(二)年终评先表彰依据。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重要依据。

第7篇 国考申论范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劳动者被迫退出或者暂时退出劳动岗位,带来本人及其家庭经济和生活的困难,需要国家提供生活保障。社会成员在年老、体弱、疾病、伤残、遭遇灾害等情况下,也需要国家提供物质帮助或者给予救济,以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今后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保障最初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未来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的现实情况,再考虑到国家层面上的社会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经济不景气时社会保障支出反而会急剧增长,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针对国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情与国力,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要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公平,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社会保障既能体现自己养活自己的原则,又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备将来使用。这就要求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加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依法办事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运行、管理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公平、高效、健康地发展。

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的稳定器、安全阀,事关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第8篇 就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考察学习汇报

考察学习汇报

为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根据市领导的要求,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等五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及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赴苏州、昆山、张家港及嘉兴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乡镇工业园区的兴建,农村土地大量被征用,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由于原有的农村征用土地办法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措施,造成不少农民失去土地后致贫,引发大量矛盾。苏州、嘉兴及昆山、张家港四地在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建立用“土地换保障”的思路来统筹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昆山的主要做法:

按征用土地的性质实行“三六九”办法逐年对农民实行补偿,即口粮地每亩补偿900元,自留地每亩600元,责任地每亩300元的标准补偿给农民,每年每亩补偿100元给村级组织,对农民不再进行就业安置;同时对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来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

第9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突出“关键少数”并向基层延伸,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现就推进全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深刻认识重大意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对于进一步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激励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确保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明确目标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党的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证。

(三)把握基本原则。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突出常态长效。要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

二、提高政治思想认识,健全学习长效机制,在“学”字上狠下功夫

(一)明确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及时跟进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等最新讲话,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把学___系列重要讲话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____”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历史结合起来,同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以及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更好地把握实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严格学习制度。局党委要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主要形式,严格执行集体学习和管理、考核、问责等制度,中心组学习每月至少1次,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根据需要随时组织。各基层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支部学习,每月至少固定2天,明确学习主题,抓好党员集中学习。党员领导干部每人每年要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保证措施,体现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普通党员要列出学习目录,认真开展自学、参加集体学习,真正学有所获,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

(三)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微信、手机app、qq群等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发微党课、微讲座、微电影,把“两学一做”融入到党员日常工作生活。坚持和完善“送党课到基层”制度,将优秀党课送到党员家门口。用好__党史纪念馆、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各类党性教育阵地,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组织进行“双月一讲”,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为党员干部授课。举办知识竞赛,提升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

三、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字上求得实效

(一)开展优质服务窗口示范点创建活动。为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提升窗口单位服务规范化水平,结合全区人社系统窗口单位实际,按照自查自评、实地督查考核、申报材料、迎接市局考核、网上公示、颁发奖牌等步骤,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区人社系统各级各类窗口单位示范点创建全覆盖,持续推进窗口单位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平台。

(二)深入推进“十百千工程”。对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开展创建十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创百个党员先锋岗党员和开展党员联系千名服务对象“十百千工程”活动。年底,组织进行先进基层党组织量化考核,对验收合格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岗进行授牌。以开展“十百千工程”活动为载体,为党员提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引导党员以“四个合格”为参照系,坚持学做互进、知行合一,切实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摆进去,从具体事情做起。

(三)开展“双创双优双联”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切实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双创双优双联”活动,局属基层党支部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争创“党员先锋岗”;局机关科室和下属单位争创“全区优秀服务单位”,干部职工争创“全区优秀服务标兵”;开展党员“手拉手结对行”双联活动,每名在职党员联系一名普通职工和一名流动党员,切实加强干部职工党员教育管理。

(四)不断提升党建服务品牌。进一步丰富“阳光人社、智慧党建”品牌内涵,以党建引领,带动全系统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做好党建品牌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站等各种媒体,宣传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经验做法和主要成效,在全社会叫响人社系统党建服务品牌,不断扩大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勇于解决突出问题,在“改”字上彻底到位

(一)经常进行“党性体检”。在党员领导干部层面,经常查找分析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是否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持续抓好精神状态、担当作为、工作作风、领导能力等方面问题的整改。在党员层面,经常查找分析是否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履行党员义务、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持续抓好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的整改。在党支部层面,经常查找分析组织生活是否经常、认真、严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是否严格、规范,团结教育服务群众是否有力、到位,持续抓好党支部政治功能弱化、组织软弱涣散、教育管理党员缺位等问题的整改。

(二)专项整治突出问题。巩固拓展基层党建重点任务专项整治成果,健全防止党员失联的长效机制、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通报和及时处理机制、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提醒督促和责任追究机制,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持续做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对今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查摆出来的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要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把问题列清楚,把措施列具体,把责任列明确,确保改到位改彻底。

(三)抓实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着力优化发展党员结构。落实党员教育规划任务,做好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集中培训。继续深化党员党内组织生活全程记实、积分管理制度,强化积分结果运用,严肃稳慎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党支部对党员的日常管理,稳妥慎重做好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党内帮扶项目,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力度。

(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为推动全局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抓紧抓实党建考核,按照“重点工作”、“党建业务”、“群众评价”、“民主评议”、“领导评议”五项内容对各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年底进行考核量化积分排名,对考核优秀的党组织将进行通报表扬,考核不合格的将由局党委对党组织相关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

五、认真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健全严格组织生活长效机制

(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局领导班子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按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办事,在班子内部形成互相尊重、民主讨论的氛围。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把“两学一做”作为锤炼党性的基本功、必修课,以下率上、层层示范,自觉做好“关键少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历练。各领导干部要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求真务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同以同志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

第10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合同制度落实情况汇报

一、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调研所取得的成效 我市在接到省厅的通知后,及时对全市八县(区)的调研工作进行安排布置,通过调研,共调研用人单位90户,涉及劳动者5400多人。在调研中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200多人,涉及被调研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523份。提高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知法、守法的意识。

二、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情况调研的方法和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调研是全省统一开展的劳动合同的一次调研活动,为了保障此次调研工作的按期完成,结合我市实际,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均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劳动保障法制监察机构为主、各相关科、室(局)、中心参加的调研领导小组,抽调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布置调研工作,明确调研范围、内容和重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调研行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真调研,突出重点。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调研工作非常必要,通过调研,可以掌握各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当前企业深化改革中劳动关系的调整和规范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市深入各用人单位以开展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调研为契机,采取召开座谈会与职工访谈,查看劳动合同书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类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终止、备案情况进行调查。调研中,要求用人单位报送材料,调研人员实际翻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鉴证名册、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报送情况等,现场询问劳动者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等情况。并对发现问题较多的用人单位,进行重点分析,同时采取召开部分企业行政领导、工会负责人、劳资人员、职工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等方式,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终止、备案情况及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讲解,促使用人单位完善和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

(三)督促用工单位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做到热情服务、耐心解释,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耐心帮助其解决完善。如对于发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首先应通知补签,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及时补签的,做到严格操作程序,依法行政。 (四)以劳动合同调研为契机,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调研注重对《劳动法》等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和散发部分宣传资料,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制教育,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使之,自觉遵守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第11篇 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路径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向成熟迈进。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必须进一步完善。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必须突破体制障碍,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各类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力,迅速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尽快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真正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考虑到人们的现实需要,社会保障在改革过程中要按照待遇水平划分出不同层次:基本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政府统一组织;补充保险,在国家政策规范下由企业(单位)具体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由劳动者个人自愿参加;商业保险应成为社会保险的补充,以满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和人群的高层次保障需求。

统一考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促进就业的积极劳动政策与向保障对象提供收入补偿的社会保障政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扩大就业不仅可以缓解失业压力,也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的物质力量,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又可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更宽泛的社会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体系。一方面,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建立起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行政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社会化,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支付体系。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推进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要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建立、健全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保障机制。由政府依据国家或地方权力机构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制度、机制,由政府定期定额发放基本生存与发展费用。

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社会保障制度汇编的内容作用意义(11篇范文)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生活而设立的制度,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这些保险制度旨在为公民在特定生活阶段或遭遇意外情况时提供经济援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社会信息

  •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范例(简单版5篇)
  •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范例(简单版5篇)96人关注

    xxx组织部社会服务承诺制度涵盖了多项核心内容,旨在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公众信任。这些承诺包括但不限于:1. 透明度:公开服务流程和标准,确保公众对服务的全面理解。2. ...[更多]

  • 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重要性(5篇)
  • 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重要性(5篇)96人关注

    重要性1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2.塑造人格: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 ...[更多]

  •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范例规范(5篇)
  •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范例规范(5篇)92人关注

    范例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是企业与公众之间建立信任的一种方式,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承诺,包括但不限于:1. 服务质量:确保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达到或超越消费者的期望。2. 售 ...[更多]

  •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简单版5篇)
  •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简单版5篇)90人关注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涵盖了多种类型,主要包括:1. 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环保清洁、敬老助残等。2. 文化探索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了 ...[更多]

  • 社会治安综合工作制度汇编4篇
  • 社会治安综合工作制度汇编4篇89人关注

    社会治安综合工作制度涵盖了多个层面,主要包括预防犯罪、维护公共秩序、解决社区矛盾、应急处置、警务合作和法制宣传等核心内容。这些制度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 ...[更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