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操作中的危害因素防护规程有哪些
篇1
1. 焊接前准备:检查设备完好,确保无漏电、漏气现象;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手套、工作服等。
2. 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3. 操作步骤:正确设置电流和电压,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执行焊接时保持稳定的手势和角度。
4. 应急措施:熟悉灭火器的使用,了解急救知识,遇到紧急情况能迅速应对。
5. 焊接后处理:关闭电源和气源,清理现场,及时冷却焊接件以防止变形。
篇2
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焊接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2.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3. 工作场所的安全准备
4. 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5. 应急处理措施
6. 焊接作业后的清理
篇3
焊接机器操作规程
焊接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制造业中的设备,用于将金属或热塑性材料通过高温熔接,实现零件间的牢固连接。以下是焊接机器的操作规程:
1. 设备检查:
- 确保设备电源正常,无裸露电线。
- 检查焊枪、焊钳及接地线是否完好,无破损或松动。
- 检查气体供应系统,确认气压稳定,无泄漏。
2. 工件准备:
- 清理工件表面的油脂、锈迹和其他杂质,确保焊接面清洁。
- 根据设计要求,正确放置和固定工件。
3. 参数设定:
- 根据工件材质、厚度和焊接工艺要求,调整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
- 配置合适的保护气体流量,防止氧化。
4. 操作步骤:
- 启动设备,预热焊枪或焊钳至适宜温度。
- 保持正确的焊接角度和轨迹,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热量输入。
- 在焊接过程中,注意观察熔池状态,适时调整焊接参数。
5. 安全措施:
- 使用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飞溅物伤害。
- 焊接过程中,确保周围无易燃物品。
- 操作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断开气体供应。
篇4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接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工艺,然而,其潜在的危险性不容忽视。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个人防护装备:焊工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包括防火的焊接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和听力保护设备。
2. 焊接区域安全:确保工作区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设置灭火器,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3. 设备检查:在使用前检查焊机、电缆线和焊枪,确保无损坏和漏电。
4. 气体管理:使用气体时,遵循正确的储存和搬运程序,确保气体瓶阀门关闭,使用减压阀。
5. 接地和短路:确保焊接设备正确接地,使用短路棒防止电弧飞溅。
6. 工作计划:预先规划焊接步骤,避免不必要的暴露于高温和火花中。
篇5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 焊接前准备:确保设备完好,穿戴防护装备。
2. 工作环境检查:排除易燃物,保证通风良好。
3. 焊接过程中:遵守操作流程,避免电弧火花引发事故。
4. 应急处理:制定并熟悉应急预案,如火灾、烫伤等。
5. 工作后清理:及时熄灭火源,整理工作现场。
篇6
1. 检查设备:在开始工作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电源线无破损,接地良好。
2. 穿戴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工作服和安全鞋,确保个人防护全面。
3. 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消除易燃易爆物品,确保通风良好。
4. 电极筒准备:确认电极筒无裂纹,清洁干燥,正确安装电极。
5. 调整电流:根据电极类型和工件厚度设定合适的焊接电流。
6. 焊接操作:保持正确的焊接姿势,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部位。
7. 应急处理:熟悉火警、触电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篇7
立柱式自动焊接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立柱式自动焊接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设备检查:在每次开机前,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源线、焊枪、控制系统及各运动部件,确保无损坏和松动。
2. 安全防护: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防护手套和工作服,防止电弧光、飞溅物和热能伤害。
3. 操作准备:根据工件类型和材质,正确选择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并预先调整好设备。
4. 工作流程:启动设备后,按照预设程序进行焊接作业,保持稳定的工作节奏,避免急停急启。
5. 故障处理:若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按照故障排除指南进行排查,必要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
6.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设备,特别是电极帽和导电嘴,以保证焊接质量。
7. 停机步骤:完成工作后,遵循正确的停机程序,关闭电源,清理工作现场。
篇8
焊接工操作规程
焊接工作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涉及到多种技术和设备。以下是焊接工必须遵循的操作规程:
1. 设备准备:检查并确认焊机、电极、气体供应等设备正常运行,无破损或故障。
2. 工件处理: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油脂、锈蚀和杂质,确保良好的焊接接触。
3. 安全防护:穿戴防护服、头盔、手套和护目镜,防止飞溅物伤害。
4. 焊接参数设定:根据工件材质、厚度和焊接工艺选择合适的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
5. 操作姿势:保持正确的站立位置和握焊枪的姿势,避免过度疲劳和误操作。
6. 焊接过程:按照预设的顺序和路径进行焊接,确保焊缝连续、均匀。
7. 施焊后处理:冷却工件,检查焊缝质量,如有缺陷及时修复。
8. 清理现场:关闭设备,清理焊渣,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篇9
焊接切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前准备
2. 个人防护装备
3. 设备检查与维护
4. 焊接切割环境
5. 操作流程
6. 应急处理与事故预防
篇10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接作业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涉及到火源、高温、有害气体等多种潜在危险。为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制定以下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工作前准备
- 检查设备:确认电焊机、气瓶、焊枪等设备完好无损,接线正确。
- 穿戴防护装备: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火手套、防护服等。
- 清理工作区域:移除易燃物,设置灭火器。
2. 焊接过程中
- 观察电流电压:根据材料类型和厚度调整合适参数。
- 防止火花飞溅:使用火花挡板,避免引发火灾。
- 定期检查气瓶压力:确保气体供应稳定,防止泄漏。
3. 焊接后处理
- 关闭电源和气源:完成工作后立即切断,避免无人值守时发生事故。
- 散热:等待焊接部位冷却后再进行清理或移动。
- 通风换气:清除有害烟尘,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4. 应急措施
- 熟悉应急预案:了解并掌握火警、气体泄漏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呼救报警: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报警。
篇11
焊接作业是工业生产中的常见工艺,其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焊接前准备: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检查设备完好,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
2. 个人防护:佩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防火服装,防止电弧光、飞溅物伤害。
3. 气体管理:使用氧气、乙炔等气体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气体瓶安全放置,避免泄漏。
4. 焊接过程中:遵循正确的焊接技术,控制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度加热引发火灾。
5. 应急处理:备有灭火器,一旦发生事故,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扑灭火源。
6. 工作结束:清理现场,关闭设备,妥善存储焊接材料。
篇12
焊接工安全操作规程涵盖了从工作准备到作业结束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工具设备检查:确保焊接设备完好无损,电气线路安全,防护装备齐全。
2. 工作环境评估:确认工作区域清洁、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
3. 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和呼吸保护设备。
4. 焊接操作:遵守正确的焊接技术和程序,避免电弧伤害和火花飞溅。
5. 应急处理:熟悉火源控制和急救措施,以防万一。
篇13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
焊接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项工艺,涉及到各种材料的连接和修复。为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产品质量,制定以下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则:
1.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手套、工作服和防护鞋,防止飞溅物伤害。
2. 焊接场地: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消除易燃易爆物品,设置适当的通风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3. 设备检查:定期检查焊机、电极、气体瓶等设备,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4. 电源管理:正确接线,避免短路和触电风险,使用漏电保护器。
5. 气体使用:遵守气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规定,防止泄漏和爆炸。
6. 应急准备:设立急救箱,了解并熟悉应急预案。
篇14
切割与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切割与焊接作业是工业生产中的常见工艺,涉及到金属材料的加工和连接,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本规程旨在规范切割与焊接作业的操作流程,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完好无损。
篇15
导、母线焊接工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确保导、母线焊接工作的安全进行,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
篇16
焊接工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且潜在风险较高的作业,为了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制定以下焊接工安全操作规程:
1. 使用合格的防护设备,如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鞋。
2. 工作前检查焊接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电线无裸露,接地良好。
3.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必要时设置防火屏障。
4. 检查气体瓶阀门,防止泄漏,并正确固定气体瓶。
5. 根据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的电流和电压,避免过热或火花飞溅。
6. 在封闭或有限空间内焊接,需进行通风并有人监护。
7. 使用氩弧焊等保护气体时,保持气体流通,避免窒息危险。
8. 焊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排除隐患。
9. 焊接结束后,关闭电源、气源,清理工作现场,确保火种已熄灭。
篇17
焊接作业操作规程
焊接作业是工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多种工艺技术和安全规定。以下是焊接作业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工具与设备准备:确保焊枪、焊条、保护气体、电源等设备完好无损,符合安全标准。
2. 工作环境检查:确认作业区域无易燃易爆物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烟尘积聚。
3. 安全防护: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烫伤和辐射伤害。
4. 焊接前准备:清理焊接部位的油污、锈蚀,确保良好的接触和焊接质量。
5. 操作流程:根据焊接工艺,正确选择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进行试焊调整。
6. 施焊过程:保持稳定的手势,避免焊渣飞溅,及时清除焊缝附近的焊渣。
7. 焊接完成后:关闭电源,冷却焊件,检查焊接质量,如有缺陷及时修复。
8. 清理现场:整理工具,处理废弃焊条,恢复工作环境。
篇18
焊接切割操作规程
焊接切割是一项技术性强、风险较高的工艺,为了确保作业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 设备准备:
-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电气线路无裸露,气体管道无泄漏。
- 根据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或切割设备,并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调试。
2. 工件准备:
- 清理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蚀和其他杂质,以保证焊接或切割质量。
- 安装工件,确保其固定牢固,防止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晃动。
3. 焊接切割操作:
- 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用焊条、焊丝或切割材料。
- 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
- 开启电源或气体阀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焊接或切割,保持稳定的手势和速度。
4. 过程监控:
-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焊接或切割过程,及时调整电流、电压等参数。
- 注意火花飞溅情况,避免引发火灾。
5. 完成与清理:
- 完成作业后,关闭设备电源和气体阀门,等待设备冷却。
- 清理作业现场,妥善处理焊渣和切割废弃物。
篇19
焊接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和切割作业是工业生产中的常见环节,涉及多种设备和技术,包括电弧焊、气割、激光切割等。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施的完好,确保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制定以下焊接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1. 作业前准备:
- 检查设备状态,确认无损坏、漏电等问题。
-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 清理工作台,移除易燃易爆物品。
2. 个人防护装备:
- 工人应佩戴防护眼镜、面罩、手套和防火工作服。
- 使用听力保护设备,防止噪音伤害。
3. 操作过程:
- 保持稳定的工作姿势,避免身体接触带电部分。
- 使用专用工具接驳和拆卸焊接电缆,避免直接用手操作。
- 在切割过程中,保持切割炬与工作件的适当角度。
4. 应急处理:
- 配备灭火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 发现火灾或气体泄漏,立即切断电源和气源,启动应急预案。
5. 作业后清理:
- 关闭设备,断开电源和气源。
- 清理作业现场,妥善处理废弃材料。
篇20
金属焊接电焊安全操作规程
金属焊接电焊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强、风险较高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的安全控制。以下是电焊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焊接前准备:
- 检查设备:确保电焊机、电缆线、焊枪等设备完好无损,接地线连接可靠。
- 工作环境:清理工作区域,移除易燃易爆物品,保证通风良好。
- 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头盔、护目镜、绝缘手套和鞋。
2. 焊接过程中:
- 规范操作:遵守电焊工艺规程,正确调整电流、电压,避免过度焊接。
- 监控火花:控制火花飞溅,必要时使用火花挡板。
- 防止触电:保持干燥,避免手部湿润接触设备。
3. 焊接后处理:
- 关闭电源:焊完后及时切断电源,整理好电缆线。
- 清理现场:清除焊渣,冷却后处理焊接部位,防止烫伤。
- 做好记录:记录焊接参数,以便后续质量追踪。
篇21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接作业是工业生产中的常见环节,但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为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以及设备和项目的完整性,以下是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专用的安全眼镜、焊接面罩、防护手套、防火工作服和耐热鞋,以防止飞溅物、火花和辐射伤害。
2. 环境准备:作业区域应保持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并设置适当的通风设施,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积聚。
3. 设备检查:每次使用前,应对焊机、电缆、电极和气瓶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无损坏、漏电或漏气现象。
4. 焊接工艺: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参数,遵循正确的接头准备、定位和预热程序,以降低焊接缺陷和事故风险。
5. 应急措施: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如火灾、爆炸或电击,确保员工了解并能迅速响应。
篇22
焊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机械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其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焊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检查设备:每次使用前,应检查焊接设备的电源线、接地线、焊枪、焊钳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无漏电、磨损等情况。
2. 个人防护:操作者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设备,防止火花飞溅和有害气体伤害。
3. 设定参数:根据焊接材料和工艺要求,正确设定电流、电压等参数,避免过大的电流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4. 焊接区域:保持工作区域清洁干燥,清除易燃易爆物品,设置灭火器以防万一。
5. 操作姿势:保持正确的站立和握持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身体损伤。
6. 断电操作:设备维修或更换部件时,务必先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7. 应急措施:熟悉紧急停机程序和应急预案,遇到异常情况能迅速做出反应。
篇23
焊接和涂漆作业的安全和防护操作规程
焊接和涂漆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环节,涉及多种工艺和设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制定以下安全和防护操作规程:
篇24
焊接机器人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设备准备、安全规定、操作流程、维护保养及应急处理。
1. 设备准备:检查机器人系统、焊枪、电缆线、气源和电源是否正常。
2. 安全规定: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区域无易燃易爆物品,熟悉紧急停止按钮的位置。
3. 操作流程:设定焊接参数,编程或导入焊接路径,进行试运行,确认无误后开始正式作业。
4. 维护保养:定期清洁机器人,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耗材。
5. 应急处理:遇到故障时,立即停止作业,按照手册指示进行排除。
篇25
电熔焊接操作规程
电熔焊接是一种高效的金属连接技术,尤其适用于不锈钢、铝、铜等材料的精密焊接。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确保焊接件清洁无油脂,去除氧化层和表面杂质。
2. 焊接设备设定:根据材料类型、厚度和焊接质量要求,正确设定电流、电压和焊接时间。
3. 定位与固定:精确对齐待焊部位,使用夹具或工装固定,防止焊接过程中发生位移。
4. 焊接过程:启动设备,按照预设参数进行焊接,期间观察焊接过程,确保无异常。
5. 冷却与检查:焊接完成后,让焊接部位自然冷却,然后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
篇26
焊接车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接车间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这些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防护装备:所有焊工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防火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鞋。
2. 焊接区域安全: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并设置适当的灭火设备。
3. 设备检查:焊接设备在使用前需进行检查,确保无漏电、漏气等问题。
4. 气体管理:使用瓶装气体时,应正确固定并定期检查气体瓶的安全阀和减压器。
5. 排烟通风:实施有效的排烟通风措施,减少有害烟尘和气体的积聚。
6. 应急准备:制定并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气体泄漏等情况的应对。
篇27
等离子弧焊接切割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等离子弧焊接(paaw)和切割是一种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1. 设备检查
- 在每次使用前,检查等离子弧焊枪、电源、气体供应系统和接地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 确保电缆连接紧固,无裸露或损坏的导线。
2. 个人防护装备
- 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止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伤害眼睛。
- 使用防火耐热工作服、手套和防护鞋,防止飞溅物烫伤。
- 戴好听力保护设备,减少噪音影响。
3. 工作区域
-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易燃材料靠近。
- 设置良好的通风设备,降低烟雾和尘埃的影响。
- 确保有灭火设备在附近,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4. 气体管理
- 使用压缩气体时,遵循制造商的指南,确保正确安装和调节气体瓶。
- 切勿在密闭空间内使用等离子弧设备,以防氧气不足或有毒气体积聚。
5. 操作过程
- 根据工件厚度和材质选择合适的电流和气体流量。
- 开启气源后,再启动电源,关闭时则相反,防止电弧突然熄灭导致回火。
- 保持适当的切割角度和速度,避免过度集中热量。
6. 应急措施
- 若发生火灾,立即使用灭火器扑灭。
- 如遇电弧故障,迅速断开电源,避免电击。
- 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离开工作区域并寻求医疗帮助。
篇28
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
1. 检查与准备:
-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无杂物,电源稳定。
- 对机器人进行预启动检查,包括各关节、电缆和焊枪状态。
- 设置好机器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
2. 启动与运行:
- 按照制造商的操作手册启动机器人,确保所有安全装置正常。
- 在安全围栏内操作,避免身体部位进入机器人活动范围。
- 监控焊接过程,及时调整参数以保证质量。
3. 应急处理:
- 遇到异常情况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避免设备或人身伤害。
- 故障排除后,重启前务必检查故障原因并修复。
4. 维护与保养:
- 定期进行机器人维护,如清洁、润滑和检查磨损部件。
- 按照制造商建议更换耗材,如焊丝、保护气体等。
5. 培训与教育:
-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知识。
-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篇29
工贸企业焊接机器人的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准备与检查:确保焊接机器人及其周边设备(如焊枪、变位机、控制系统等)处于良好状态,无明显损坏或故障。
2. 参数设置:根据焊接任务的材质、厚度、接头类型等信息,设定合适的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速度等。
3. 工件定位:准确安装和固定工件,保证焊接位置的精确。
4. 程序编程或调用:编写或选择预设的焊接程序,确保机器人能按照预定路径进行焊接。
5. 试运行与调整:在正式焊接前,进行空运行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如有必要,进行微调。
6. 焊接操作:启动机器人,执行焊接任务,监控焊接过程,确保质量。
7. 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设备清洁、润滑和检查,预防潜在问题。
篇30
焊接与脱脂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与脱脂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步骤,涉及多种设备、材料及操作技巧。本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焊接前准备
2. 脱脂流程
3. 焊接操作规范
4. 安全防护措施
5. 应急处理程序
6. 设备维护与清洁
焊接操作中的危害因素防护规程范文
前 言
在焊接制造中,当焊接工程师在为某一加工对象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时,首先会考虑如何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达到焊件所要求的质量,相应地,还会考虑通过提高焊接速度与熔覆率等来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另外,合格的焊接装备、焊工也在选择之列。然而,在以上诸多的选择中,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焊接工程师必须注意到他所作的选择对焊接操作和周围的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即为了确保焊接操作的安全,必须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作出预计和风险评估。现将熔焊过程常见的危害因素列于表1。
1 熔焊过程对焊工的危害
1.1 电 击
在所有手工电弧焊的操作中%焊工都接近被焊工件。虽然焊接电弧的电压范围在10~40v,但通常焊接电源的空载电压可高达80v,以满足起弧时的电压需要。与市电220v相比%这一电压(80v)并不高。按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在干燥的环境下,交流500v和直流220v的电压对一个健康的人不会产生危险。然而,如果是在潮湿的场合或狭窄的金属物体空间,80v的电压就足以引起致命的电击。尤其是在更换焊条时,焊工是靠手套的绝缘性能来避免较高空载电压的电击,但当手套潮湿或焊工与金属导体表面接触时,原有的绝缘层就会失效,从而发生电击。
在钨极氩弧焊过程中,高频用于引弧或用于交流电弧的稳弧。高频持续的时间为毫秒级,电流亦很小,但电压达数千伏。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电击,但有时高频会积集在皮肤表面,譬如穿过手套的孔洞导致小而深的烧伤。高频对人体神经系统等的影响亦有报道。另外,高频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干扰仪表或设备控制系统的工作。
1.2 弧光辐射
焊接电弧可产生3种类型的辐射,即紫外、可见与红外(热)辐射,对焊工产生的伤害的途径是:紫外光会灼伤皮肤,引起电光性眼炎;可见光使眼睛昏眩及视力损伤;红外光对皮肤和眼睛均有害。
在工作现场必须同时注意弧光的直接照射和通过其他物体的表面反射。在弧焊操作中,焊工必须选用合适的滤光镜片和面罩,穿着焊接专用的工作服避免皮肤的裸露。
1.3 噪 声
在焊接生产现场会出现不同的噪声源,如对坡口的打磨、装配时锤击、焊缝修整、等离子切割等,在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在噪声90db时工作8h,就会对听觉和神经系统有害。例如,手工打磨的噪声达108db。一般情况下,当噪声超过允许值5-20db时,就对焊工产生有害影响。
1.4 烟 尘
焊接及相关工艺过程中产生有害于健康的气态和颗粒状态的物质,包括气体、烟雾、灰尘等焊接烟尘的颗粒大小如图1所示。其中可被吸入部分(尤其是小于3μm的颗粒)会侵入到肺的深处,因而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对健康的短期影响表现为呼吸道的刺激、咳嗽、胸闷、金属蒸气所致的低热以及急性流感症状等;长期的影响是肺部的铁质沉着病症及良性瘤,但还未发现导致肺癌的直接证据。
为了确保焊接工作环境的安全,对焊工在焊接烟尘中的暴露限度在世界各国都已有相应的标准,虽然可能会有些不同,但对烟尘量的典型控制值为不大于5mg/m3同时要考虑焊工在该环境下的工作时间。一是采用8h的时间权重平均值,主要用于分析烟尘成分对健康的影响;另一方法是采用15min短期暴露,分析对健康影响的最大值。其中还应注意到烟尘的成分和浓度、焊工的工作周期、工件的尺寸以及烟尘相对于焊工的方向。
烟尘的成分原则上90%是取决于焊接耗材,仅少部分来源于母材。但不同的焊接方法对焊接烟尘成分的影响很大。手工电弧焊和药芯焊丝电弧焊产生的气体中含有高比例的药皮或药芯的成分,而熔化极气保焊过程产生的烟雾中含有高浓度的熔覆金属成分。
对常见焊接材料的典型烟尘控制量的举例见表2。
特别要提醒的是在狭窄空间内进行气保焊操作时,由于空气被保护气体所替换,操作者可能在几秒钟内就失去知觉甚至死亡。其原因不仅是由于新鲜空气的缺乏,而且是由于血液中的氧会被其他气体所代替。
焊接烟尘单位时间的产生量与焊接工艺、参数及保护气体成分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些实际测定的结果如图2~图4所示。由图可知不锈钢在mig焊接条件下的焊接电压与烟雾产生率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另外,如果保护气体中的氧或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则焊接过程烟雾的产生率就越多。当用氦气代替氩气保护时亦会产生较多的烟雾,但其影响并不是直接来源于电弧电压的增加。
对于手工电弧焊和药芯焊丝电弧焊,当药皮或药芯的成分中易挥发的组分越多,则烟尘的产生率也越高。碱性类配方比金红石(酸性)类配方产生的烟尘相对要多。此外,切割和电弧气刨亦是大量烟尘的产生源。
2 焊接烟雾的控制与去除
在焊接现场采用局部排气装置是最有效的方法,并使净化后的空气能工作区。一般的排气效率为100~1000m3/h。内置抽吸式焊枪(规格有200a、315a、500a等)已与标准的半自动焊机配套,将焊接区的烟尘较方便。有效地清除对实芯和药芯焊丝都有效。
图5中是常用的吸尘与通风装置在焊接工作现场应用情况的示意。
3 结 论
对于焊接生产过程产生的危害因素一是要预防和尽量消除,二是优化劳动环境。不能只强调医疗服务而不改善劳动条件,对焊工至少要一年进行一次定期体检,对已患有职业病的工人应调离焊工岗位。吸烟的有害性应在焊工中进行广泛地宣传。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与应用,焊接生产方式也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中。与此同时,有必要对焊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教育,采取和遵循必要的防护规章制度和措施;对焊接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必须了解焊接及相关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及有害物质产生的根源,以减少和避免导致危害的风险,寻求对焊接工作状况和焊接的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