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铅酸蓄电池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爆炸、电击、中毒等事故,保护员工健康,延长电池寿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符合环保法规,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2
电池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用户在使用电池时的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此外,规范的使用还能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环境污染,维护个人和公共安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3
本规程旨在规范充电机和蓄电池的操作流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降低故障率,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篇4
制定蓄电池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工作人员在与蓄电池打交道时的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电池损坏、人员受伤或环境污染。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延长电池寿命,同时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充电机和蓄电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一、一般规定
1.只有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才能安装、使用和维护本设备。
2.蓄电池应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
3.蓄电池充电前应首先检查以下内容:
1)蓄电池组的连接板和极柱有无断裂。
2)橡胶绝缘套有无损坏,极柱和带电部分有无裸露。
3)蓄电池组有无短路现象。
4)蓄电池槽和盖有无损坏、漏酸现象。
5)每周检查一次漏电电流。
6)电源插销连接是否完好。
4.在检查蓄电池或加水时,操作人员应防护眼镜、穿防酸手套。
5.蓄电池上不准放置工具、金属物体和其他杂物。
6.严禁使用金属物体接触蓄电池接线端子和蓄电池上的连接器。
7.人在蓄电池上连接和拆除充电电缆时,必须断开充电机开关。
8.严禁带电检修充电机。
9.不充电时,充电机开关必须断开,严禁充电机空载运行。
10.蓄电池严禁过放电和过充电,必须保证使用8小时。充电8小时,冷却8小时。
11.蓄电池放电结束后,应立即充电;充电时,一定要将盖板打开并支撑到位。
12.充电机和蓄电池连接时,必须保证极性连接正确。
13.必须将蓄电池通气帽拧紧,只有在检修或测取溶液比重、温度时才可拧开。
14.必须保证通气帽上的通气孔畅通。
15.应定期冲洗蓄电池,冲洗时要将通气孔拧紧。
16.每周应检查一次电解液比重和位置,如需加水,加到位即可,不可过多;加水要在充电前进行,每次都应做好记录。
17.严禁逆时针转动充电机定时开关。
18.不可使用闭锁螺钉使蓄电池的开关断电。
19.充电硐室必须配置两个灭火器。
二、注意事项
1.充电时,连接插头必须拧紧,连接前,充电机的开关必须在断开位置。
2.将充电机定时器拧到所需时间刻度上,日常充电时间为8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平衡充电,充电时间一般为12小时。
3.当充电时间结束后,定时器开关自动断开。
4.蓄电池充电后冷却8小时,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