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操作规程有哪些
篇1
丙烯腈重大危险源安全操作规程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储存管理:确保丙烯腈储罐的设计、建设和维护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运输安全: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专用运输车辆,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装。
3. 生产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流程,监控生产参数,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4. 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预案,包括泄漏、火灾等事故的处理程序。
5. 个人防护:员工需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6. 培训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篇2
在通用车床作业岗位,危险源辨识至关重要,这些危险源主要包括:
1. 旋转部件:如工件、刀具的高速旋转可能导致绞伤。
2. 切削液飞溅:可能导致滑倒、眼部伤害。
3. 噪音:长时间高分贝噪音可能引发听力损伤。
4. 紧急停止装置失效:可能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停机。
5. 未正确固定工件:可能导致工件飞出,造成人身伤害。
6. 电击风险:设备老化或不当操作可能导致触电。
7. 辅助工具缺陷:如夹具损坏,影响操作安全。
8. 触碰尖锐边缘:工件、刀具边缘锋利,易割伤。
9. 疲劳工作:长时间作业可能导致注意力下降,增加事故风险。
10. 不良照明:视线不清可能影响操作准确性。
篇3
危险源操作规程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或灾难的潜在能量源或物质条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气、辐射等多种类型。在企业运营中,识别并有效管理这些危险源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其操作规程:
1. 化学危险源: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需储存在专用设施内,遵循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进行操作,定期检查泄漏及安全设施有效性。
2. 物理危险源:如高压设备、高温作业、噪声、振动等,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定期维护设备,确保安全距离。
3. 生物危险源:如实验室的微生物、生物制品,操作人员需接受培训,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程,确保无菌环境。
4. 机械危险源:如切割、挤压、旋转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操作前进行风险评估,禁止违章操作。
5. 电气危险源:确保电气设备接地良好,定期检查线路绝缘,避免湿手操作电器。
6. 辐射危险源:如x射线、放射性物质,需取得相关许可,操作人员需佩戴剂量计,严格控制暴露时间。
篇4
电焊气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
电焊和气焊作业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常见工序,涉及多种潜在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
1. 火灾与爆炸风险: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和高温可能引燃周围易燃材料。
2. 有毒气体与烟尘:焊接时,金属氧化物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臭氧和氮氧化物可能被释放。
3. 电击危险:电焊设备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电击伤害。
4. 眼部伤害:强烈的弧光和飞溅的火花可能对视力造成损害。
5. 噪音与振动:焊接设备的运行噪音和振动可能对听力和手部健康产生影响。
6. 高温灼伤:接触高温工件或焊接区域可能导致皮肤灼伤。
篇5
打磨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
打磨作业在许多行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这一过程伴随着多种潜在危险。以下是主要的危险源:
1. 机械伤害:打磨设备如砂轮机、抛光机的高速旋转部件可能导致切割、撞击等伤害。
2. 粉尘污染: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木材或石材粉尘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3. 噪音危害:打磨设备产生的噪音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4. 触电风险:设备电气部分的维护不当或接地不良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5. 火灾爆炸:打磨作业可能产生火花,遇到易燃物质时可能引发火灾。
打磨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车间打磨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包括手工或使用打磨工具进行的金属和其他材料打磨作业,也包括在喷漆等易燃易爆现场的打磨作业。
2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负责本岗位设备操作或其他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负责本岗位设备设施及其安全装置的日常保养,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确保本岗位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其安全装置完好有效,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打磨作业
(通用)
使用过程中用力过猛砂轮片断裂,残片飞出击伤人员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
周边人员
风动或电动砂轮打磨机、抛光机的防护罩损坏,或人员操作不慎接触旋转部位、头发或衣服卷入旋转部位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电动打磨工具电源线破损或接地不良造成漏电
触电
操作人员
现场通风、除尘效果不良或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吸入打磨粉尘。
职业病
操作人员
使用升降平台、梯台等,设备故障或人员不慎,人员坠落
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
易燃易爆场所打磨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未使用防爆电气或风动工具,火星、静电引燃易燃易爆物引起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
周边人员
打磨现场粉尘堆积,防静电装置失灵或违规使用明火、打手机等,引爆粉尘
粉尘爆炸
操作人员和
周边人员
4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4.1 作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4.2 作业人员应佩带防护眼镜和活性炭口罩,打磨产生有毒有害粉尘,或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作业时,应戴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呼吸器的活性碳盒每月更换1次;
4.3梯台无稳定站立面,且登高超过2米的,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并将安全带固定在牢固的位置;
4.4 打磨作业时应佩戴耳塞。
5 打磨作业安全要求
5.1作业前准备安全操作
5.1.1 作业前对打磨工作环境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打磨室,或车间内设置的打磨区内除尘、通风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现场打磨站立的升降平台、梯台,是否带有防坠落的栏杆、防护板并完好有效;
易燃易爆打磨现场的防静电接地装置、灯具、开关和排风装置等防爆电气等是否完好、有效。
5.1.2 作业前,对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工具及其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检查电动工具选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绝缘电阻检测合格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时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工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或加接带有漏电保护的接线板;
在易燃易爆场所打磨应使用风动工具,不得使用电动工具,不得使用移动灯具,检查风动工具使用的压缩空气管道、阀门是否完好,无泄漏;
检查使用的打磨、抛光机及其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砂轮片是否在保质期内,砂轮是否有裂纹和破碎缺口、软垫是否撕裂、钢丝刷是否松动和断裂;工具电源线、防护罩、盖及手柄是否完好;
5.1.3 需安装砂轮片前,核对砂轮片是否与主轴直径相适应,不准使用有裂纹或缺损的砂轮:
安装时,应采用专用扳手进行紧固,压紧到砂轮转动时不产生滑动为宜;
砂轮装好后,必须进行试转,空转5-10秒钟,砂轮转动时,不应有明显振动;
调整砂轮防护罩时,必须在砂轮停转后并关闭电源,方可进行。
5.1.4 作业前,应先开启现场通风和除尘装置。
5.2 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5.2.1 打磨时应夹紧工件,用力不得过猛;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打磨时手不能在砂轮片附近,人体站立在侧面位,严禁有人站在砂轮片正面,以防砂轮破裂伤人;
禁止用砂轮端面进行打磨,禁止随便开动砂轮或用他物冲击敲打砂轮片;
两人以上同时打磨时,严禁在同一个工作台上对面方向相对作业;现场多处同时交叉进行打磨作业时,应听从现场指挥的调度,各作业点之间应的距离应大于2m;
作业中假如砂轮片被卡住,必须关闭工具方可处置;
正在转动的砂轮机不准放在地上和工作台上,待砂轮停稳后,放在指定的地方;暂时不用时,必须关闭开关,并切断电源。
5.2.2使用电动工具、风动工具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工作时将电线放置于工具的后端,严禁接触旋转的砂轮片或钢丝刷;
发现电动工具电源线缠卷打结时,要立即解开,不得手提电线或砂轮强行钉拉动;
使用风动工具时,气管不得接触尖锐物品,防止气管破损漏气。
5.2.3 使用升降平台、梯台登高打磨作业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启动升降平台按钮前,先发出呼喊信号,观察周边情况,平台梯台上有人上、下时,严禁升降操作;
使用梯台登高时,梯台固定应牢固,人员不得在梯子上向下扔物,注意力集中。
5.2.4 现场打磨粉尘、刮灰时滑落的腻子等,应随时清理。
5.3 作业结束后安全操作要求
5.3.1 工作结束后,工具等应放置于工具柜内。
5.3.2 清理现场地面打磨粉尘、滑落的腻子,检查现场无危险物品,关闭电源、气源后方可离开。
5.4 作业现场禁止性要求
5.4.1 进入打磨作业场所严禁烟火、禁止打手机,人员进入时应交出火种。
5.4.2 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打磨现场。
6 岗位应急要求
6.1 机械伤害处置
a)被砂轮残片、切屑击伤,应立即前往医院包扎治疗,若碎片嵌入身体,切勿随意拔出,应由医师负责清理。
b)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严重的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6.2 发生设备、工具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
6.3 易燃易爆场所发生易燃气体、液体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当班带班人员;不得在泄漏现场使用手机和其他产生静电或火花的设备工具,并立即开启通风装置进行通风。
6.4 周边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车间当班带班人员(带班室电话-----);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东北大门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