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标准解释怎么写
1. 引言
CCA2102:2008标准,全称为《成本管理体系-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是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指导。它旨在确保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和控制过程中,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成本信息的精确性。
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重要性
监视和测量装置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工具,它们提供的数据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制定。不准确的设备可能导致成本估算的偏差,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对这些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
3. 标准的主要内容
3.1 设备的选择:企业应选择符合其业务需求和精度要求的设备。
3.2 设备的校准: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3 维护与保养:建立并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防止设备性能下降。
3.4 使用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潜在误差。
3.5 记录与文档:记录设备的使用、校准和维护情况,便于追溯和审核。
4. 实施挑战与注意事项
新手在实施这些标准时,可能会遇到理解不透彻、操作不当的问题。例如,可能忽视设备的定期校准,或者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够重视。此外,记录和文档工作也常被忽略,这对确保标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
5. 管理标准规范
在制定管理标准时,应明确目标,详细描述每个步骤,并提供执行指南。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执行性和适应性,避免过于理论化或过于复杂。
6. 管理标准有哪些
本文讨论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设备选择、校准、维护、人员培训和记录管理等方面。
7. 注意事项
在实施CCA2102:2008标准时,企业需注意设备的适用性,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持续改进和监控体系的运行效果也是必要的。
8. 书写格式
管理标准书写格式应清晰、简洁,采用条列式结构,每一部分都应有明确的标题,内容应具体、可操作,便于理解和执行。
CCA2102:2008标准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通过合理的设备控制,可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可靠性,进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灵活运用,不断优化和完善。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标准解释范文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8.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标准条文
为确保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水平的监视和测量的过程能力和有效性,组织应识别、确定和提供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这些装置应:
a)具有满足监视和测量要求的能力;
b)按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
c)标识校准或检定状态,以防止非预期使用;
d)得到正确的使用、调整和维护。
监视和测量装置校准、检定和维护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3.4)。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目的和意图
监视和测量装置直接影响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作业的有效性。本要素条款规定了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要求。
理解要点
●监视和测量装置是指为实现监视和测量过程所必须的监视和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在测量过程中,测量设备用来确定量值。监视的结果可能要依据测量确定的量值来判断,测量过程可能为监视过程提供数据依据,作为监视设备也可能存在不断的测量过程,所以监视设备在测量的状态下又属于测量设备。
●组织应对以下用于识别提高成本因素、成本动量控制、成本发生过程控制和业绩测量目的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
――计量器具(如:各种长度的、质量的、温度的等计量器具和装置、计数器等);
――比较用的标准物质;
――各种仪器仪表;
――自制量具;
――检验和试验设备;
――用于测量的计算机软件
――与成本有关的监视装置(如:数量监视装置)。
●为确保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水平的监视和测量的过程能力和有效性,组织应识别、确定和提供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这些装置应:
a)具有满足监视和测量要求的能力;
b)按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
――必要时,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计划,其内容包括:校准或检定的职责和权限、校准或检定周期、自行校准或外部检定、送检时机和进度安排、测试方法、标识和可追溯性、对校准或检定证据的要求等;
――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应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对于关键的校准或检定,组织可编制校准或检定的程序,并按程序对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
――已建立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校准或检定。无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组织应自行建立校准或检定规范(包括校准或检定的项目、方法、设备、周期、条件和合格标准等),实施校准或检定并予以记录;
――当委托外部检定时,应评价其供方的量值传递是否满足国家或国际标准。
c)标识校准或检定状态,以防止非预期使用;
――为了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是否处于校准状态得到识别,组织应标识其校准状态,防止误用不符合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校准状态标识应能表明当前的校准状态;
――校准状态标识应清晰、位置明显和易于识别。
d)得到正确的使用、调整和维护。
――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使用时,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或再调整,组织应对这种调整进行控制,防止调整时偏离校准状态,必要时,编制指导书,并由有资格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调整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
――在搬运、日常使用和贮存等过程中,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手段(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适宜的贮存条件等)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维护,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必要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对维护的方式、方法、频次、约束条件、责任人等进行规定,为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维护提供依据。
――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不符合要求时(如失准或损坏),应对该设备此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同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校准、修理或报废等,并保持相应的记录。
●监视和测量装置校准、检定和维护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3.4)。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确认通常参照功能测试的方式进行。组织应保持确认的证据,以证明其是适宜的。
与其他要素条款间的相互关系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为以下要素条款的实施提供保证:
――6.2产品成本设计;
――7.2流程和作业控制;
――7.3资源预算控制;
――7.4成本放行控制;
――7.5成本风险控制;
――7.6供方成本控制;
――8.2成本发生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3成本水平的监视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