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新闻毕业实习报告3000字
新闻毕业实习报告
新闻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23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
2023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
4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新闻毕业实习报告
篇二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7350字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23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23年7月—2023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2023年8月—2023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_____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2000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出了一期报纸后,又迁往佛山。到了佛山,就是抱着报纸到不锈钢市场里面去免费送报,送完报,又要把这些报纸装进信封给全国各地的不锈钢厂商邮寄,贴地址,装报纸,送邮局,全是人工,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当然,主编会犒劳大家的,会在早上买菜时过给10几块钱,多加点菜。至于加班有无工资,就甭想这事。我当时的心态是,这些苦我能经受了,以后什么苦都不怕了。
每天收集新闻,组版,校对。出了报纸,就又重复上门送报、邮寄报纸等活动。到11月分,由于发现我还和离去的员工联系,就大骂我不忠,因为我答应他不和他们联系的。我说公私分开,无效。我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不再在乎他的那个许诺,只要走人。他挽留,过了几天,刚好我党员转正的时间到了,就以此一定走人。他最后说觉得欠我个人情,让我不要走,可以不在他这里干,并主动给我安排到了广州日报佛山记者站,但我毅然放弃,让他回复广州日报说我不去了。广州日报那边的人纳闷问“他不知道我们广州日报好吗?”当然知道,主客观因素加在一起,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学校。临走时,我透露说转正后想去北京的消息,他说北京有人,新京报愿意去吗?京华时报愿意去吗?法制早报也行的!我让他给我联系电话,可是新京报区域新闻部主任、河南籍记者陈锋的电话他却没有,说只是网上有来往,彼此知道对方。让我可以直接去报社找。最后给了我法制早报一记者的电话,并把他写的《中国报业大战风云录》带给陈锋,在扉页上题了词,作为见面的礼物,只要给了他书,他也不好意思不给你安排实习,再说也是老乡。就这样,我返回了学校。
实习小结:社会上如此的复杂,让我们有时都难以想象。上面写的也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许多事,不经历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因此,走进社会,我们要多个心眼,多点保护自己的智慧。当然,有失去就有得到,有痛苦也定有磨砺。这中间,我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编版、修改标题的“南都”派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我和原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总编、也是我最敬重的报人程益中先生有过几次短信交流。我把他的遭遇称为对个人是不幸的,而对中国新闻事业确是大幸的。并且在我们新一代新闻人中进行了一次具有深刻新闻启蒙意义的教育。对新闻事业的促进作用,他之于中国新闻史犹如曾格之于美国新闻史。而赋闲在家的他说“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些对我都是深入内心的影响。
三、转折阶段:在北京(2023年11月)
之所以把在北京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单独列出,因为这个转折才决定了我重新回到河南。这使我对自己对新闻的认识有了重大的转变。
(入党)转完正,我决踏上了北京的行程。在新京报创刊2周年的日子里,11月11日早上我到达了首都北京。第二天一大早,赶到位于光明日报社的新京报发展有限公司。可是,值班人员说,想找陈锋你要先和他约好才可以,或者你现在给他打个电话,他同意见你,我才让你进。
可是我没有陈锋的电话,就发短信向我在广州的主编求救,可他说他也只能通过朋友问问。我无奈之下,只好发短信,向新京报原老总程益中先生求救,“程总,我是河南大学的小王,我现在在北京,想找陈锋,能把他的手机号给我吗?谢谢”让我惊喜的是,程总竟然回了我短信把陈锋的手机号给了我。我又告诉老主编我已经从程总那里得到陈锋的电话,他很惊讶地问“你怎么有程总的号,赶紧发给我,我还没弄到呢!”我说是从你的名片本里抄的,我以前在和程总聊过。可他突然告诉我“小王,你可不要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招摇,凭你的实力我敢说你进中国任何一家报社都可以。”我很生气的告诉他“你太小看我了,我从来就没向谁提起过你。”
和陈锋主任通了电话,却被告知现在报社规定不要实习生了。我权当相信,因为我也没别的办法,我给陈锋主任留了个纸条,说以后再拜访的话,把书交给大门的值班人员,就迈出了离去的脚步。
下午就和法制早报的记者联系,接电话的人说报社没这个人,后来了别人才知道他已经不在这里干了,去向他们当然不知道。我知道不可能再靠这些所谓的关系了。于是决定明天拿着北京地图自己去瞎转悠一下,也散散心。
这中间,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传媒》杂志社,因为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刚分到那里做编辑,她是河大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到那儿,吓了我一跳,“感觉有点像开封吧?”朋友见面问到,我说“还不如呢,感觉像一个乡镇!”她说以前总以为在北京多么好,这次当知道自己错了吧!我问她那为什么不留校教书,却在这个地方。她说就是为着这是北京,再烂这里也是北京,只要是北京,这里的机会是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的。我听了似懂非懂。
回来时候,一个人站在北京宽阔马路的天桥上时,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心里很是不是滋味。茫茫的、繁华的、偌大的北京城,难道连自己的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吗?才蓦然发觉自己于芸芸众生中,是多么的渺小。
又一天,自己在天安门广场周围转了大半天,后来到王府井大街,在地图上突然发现三联周刊就在不远处,就决定去三联周刊看看。
到了三联周刊编辑部,告诉了大厅的接待员我的来历,把简历送上,她拿着说进去给我问问。片刻工夫,她出来了,说可能帮不上我的忙,安排不了。我接过简历,就往外走。但我在楼梯口停下了,心想我来一次三联周刊也不容易,不能就这么走了。就又回来,很诚恳的告诉接待员,我是从河南来的,我真的想来这里实习,我对杂志社没有任何要求,只求能实习。还请她再去问一次。可能是被我的诚恳打动了,她很认真的进去了。她再从来后,告诉我停会他们领导会来给我说些话,但你别高兴,估计还是不能安排实习的。又轻声告诉我你来的不是时候,今天是周一,是出杂志的日子,都忙得没心情,见了不骂你就是好事了。
过了一会,可能是主编朱伟(我在他的博客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出来了。我们坐下后,他告诉我“我们很佩服你的勇气,一个本科生居然敢自己找上门来。但我要告诉你,平时啊,像你这样的本科生来这里,你连我们理你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从来不要本科生的实习生。第二,我们要是让谁来实习,肯定是我们想让他进来工作,就是说我们对他提前有个考察,觉得他可以才让他来的。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惟学历论,本科学历的我们也要,但我们要的都是他已经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的。我告诉你啊,媒体很多,是分层次的,就像一座金字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尖。你要知道我们三联周刊,是属于塔尖层次的媒体。而像你这样的本科毕业生,不应该来我们这里,就是我把你硬安排给一位记者,可是我们这里的记者任务都很大,都是做大的主题稿子,你根本就帮不上忙,或者你就胜任不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去一家都市报之类的报纸,他们喜欢要本科生,你做好了也可能留下的。北京有很多报纸的,你去吧!”
我听完,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心太高了!”我对自己说,整天想着北京上海广州的,就好像全国最好的媒体都是给自己准备好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一个小本科生,你什么都不是!”我骂着自己。突然决定,“我要回河南!”于是就转身在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大河报王守国副总编的电话(先前和王总是有过交往的),告诉他我现在北京,我想去大河报实习。他告诉我,你来吧,把学校的介绍信带上,但是要排队等的,因为要实习的人很多。我什么也没想,挂上电话,就去了北京西客站,买了第二天开往郑州的车票。
四、大河报阶段(2023年11月—2023年1月)
(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上午,办公室的王老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高兴,下午就匆匆赶了过去。王老师待我很是热情,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了个好老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老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高兴,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省费用就是600元啊!因为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激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老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欺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然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回去时,突然接到崔老师电话,说既然你在火车站附近,那就现在赶到银基商贸城c区5楼天井,那里张贴了裸体男人广告引起了市民的争议。于是,忍着饿,赶到那里。是一家公司的男裤广告,上面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图,广告语好像是“男裤,一摸周织造”,天井四周全是,估计大概有近100幅。确实挺招人眼的。大家看到了都是匆匆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围商店的服务员大都是未婚的姑娘,弄得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往外看。采访了一些商户和顾客,回去就写了篇稿子,这也是我在大河报实习发的第新闻稿《男裤品牌出怪招祭出裸男抢眼球 银基广告遭质疑》,并被新华网、人民网、qq网、新浪网、东北网、tom等广泛转载。效果还不错,不久他们就将这些不雅的广告给撤下,又重新换了新的广告。这让我感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篇三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500字3050字
学生姓名:谢彬彬
学号:092220230228
专业:新闻学
年级:07级完成日期:2023-3-31
指导教师:黄丹
新闻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23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
2023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
4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篇四 应届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1450字
应届毕业生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地采访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访后写作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编辑整理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4、印刷出版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篇五 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12100字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23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23年7月—2023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模仿杭州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篇六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报社实习报告11300字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_报社实习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2023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2023年7月—2023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
2 3 4 5 6 下一页 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2023年8月—2023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_____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2000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做过部主任,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出了一期报纸后,又迁往佛山。到了佛山,就是抱着报纸到不锈钢市场里面去免费送报,送完报,又要把这些报纸装进信封给全国各地的不锈钢厂商邮寄,贴地址,装报纸,送邮局,全是人工,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当然,主编会犒劳大家的,会在早上买菜时过给10几块钱,多加点菜。至于加班有无工资,就甭想这事。我当时的心态是,这些苦我能经受了,以后什么苦都不怕了。
每天收集新闻,组版,校对。出了报纸,就又重复上门送报、邮寄报纸等活动。到11月分,由于发现我还和离去的员工联系,就大骂我不忠,因为我答应他不和他们联系的。我说公私分开,无效。我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不再在乎他的那个许诺,只要走人。他挽留,过了几天,刚好我党员转正的时间到了,就以此一定走人。他最后说觉得欠我个人情,让我不要走,可以不在他这里干,并主动给我安排到了广州日报佛山站,但我毅然放弃,让他回复广州日报说我不去了。广州日报那边的人纳闷问“他不知道我们广州日报好吗?”当然知道,主客观因素加在一起,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学校。临走时,我透露说转正后想去北京的消息,他说北京有人,愿意去吗?愿意去吗?法制早报也行的!我让他给我联系电话,可是区域新闻部主任、河南籍陈锋的电话他却没有,说只是网上有来往,彼此知道对方。让我可以直接去报社找。最后给了我法制早报一的电话,并把他写的《中国报业大战风云录》带给陈锋,在扉页上题了词,作为见面的礼物,只要给了他书,他也不好意思不给你安排实习,再说也是老乡。就这样,我返回了学校。
实习小结:社会上如此的复杂,让我们有时都难以想象。上面写的也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许多事,不经历
1 3 4 5 6 下一页 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因此,走进社会,我们要多个心眼,多点保护自己的智慧。当然,有失去就有得到,有痛苦也定有磨砺。这中间,我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编版、修改标题的“南都”派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我和原南方都市报和总编、也是我最敬重的报人程益中先生有过几次短信交流。我把他的遭遇称为对个人是不幸的,而对中国新闻事业确是大幸的。并且在我们新一代新闻人中进行了一次具有深刻新闻启蒙意义的教育。对新闻事业的促进作用,他之于中国新闻史犹如曾格之于美国新闻史。而赋闲在家的他说“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些对我都是深入内心的影响。
三、转折阶段:在北京(2023年11月)
之所以把在北京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单独列出,因为这个转折才决定了我重新回到河南。这使我对自己对新闻的认识有了重大的转变。
(入党)转完正,我决踏上了北京的行程。在创刊2周年的日子里,11月11日早上我到达了首都北京。第二天一大早,赶到位于光明日报社的发展有限公司。可是,值班人员说,想找陈锋你要先和他约好才可以,或者你现在给他打个电话,他同意见你,我才让你进。
可是我没有陈锋的电话,就发短信向我在广州的主编求救,可他说他也只能通过朋友问问。我无奈之下,只好发短信,向原老总程益中先生求救,“程总,我是河南大学的小王,我现在在北京,想找陈锋,能把他的手机号给我吗?谢谢”让我惊喜的是,程总竟然回了我短信把陈锋的手机号给了我。我又告诉老主编我已经从程总那里得到陈锋的电话,他很惊讶地问“你怎么有程总的号,赶紧发给我,我还没弄到呢!”我说是从你的名片本里抄的,我以前在和程总聊过。可他突然告诉我“小王,你可不要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招摇,凭你的实力我敢说你进中国任何一家报社都可以。”我很生气的告诉他“你太小看我了,我从来就没向谁提起过你。”
和陈锋主任通了电话,却被告知现在报社规定不要实习生了。我权当相信,因为我也没别的办法,我给陈锋主任留了个纸条,说以后再拜访的话,把书交给大门的值班人员,就迈出了离去的脚步。
下午就和法制早报的联系,接电话的人说报社没这个人,后来了别人才知道他已经不在这里干了,去向他们当然不知道。我知道不可能再靠这些所谓的关系了。于是决定明天拿着北京地图自己去瞎转悠一下,也散散心。
这中间,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传媒》杂志社,因为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刚分到那里做,她是河大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到那儿,吓了我一跳,“感觉有点像开封吧?”朋友见面问到,我说“还不如呢,感觉像一个乡镇!”她说以前总以为在北京多么好,这次当知道自己错了吧!我问她那为什么不留校教书,却在这个地方。她说就是为着这是北京,再烂这里也是北京,只要是北京,这里的机会是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的。我听了似懂非懂。
回来时候,一个人站在北京宽阔马路的天桥上时,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心里很是不是滋味。茫茫的、繁华的、偌大的北京城,难道连自己的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吗?才蓦然发觉自己于芸芸众生中,是多么的渺小。
又一天,自己在天安门广场周围转了大半天,后来到王府井大街,在地图上突然发现三联周刊就在不远处,就决定去三联周刊看看。
到了三联周刊部,告诉了大厅的接待员我的来历,把简历送上,她拿着说进去给我问问。片刻工夫,她出来了,说可能帮不上我的忙,安排不了。我接过简历,就往外走。但我在楼梯口停下了,心想我来一次三联周刊也不容易,不能就这么走了。就又回来,很诚恳的告诉接待员,我是从河南来的,我真的想来这里实习,我对杂志社没有任何要求,只求能实习。还请她再去问一次。可能是被我的诚恳打动了,她很认真的进去了。她再从来后,告诉我停会他们领导会来给我说些话,但你别高兴,估计还是不能安排实习的。又轻声告诉我你来的不是时候,今天是周一,是出杂志的日子,都忙得没心情,见了不骂你就是好事了。
过了一会,可能是主编朱伟(我在他的博客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出来了。我们坐下后,他告诉我“我们
1 2 4 5 6 下一页 很佩服你的勇气,一个本科生居然敢自己找上门来。但我要告诉你,平时啊,像你这样的本科生来这里,你连我们理你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从来不要本科生的实习生。第二,我们要是让谁来实习,肯定是我们想让他进来工作,就是说我们对他提前有个考察,觉得他可以才让他来的。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惟学历论,本科学历的我们也要,但我们要的都是他已经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的。我告诉你啊,媒体很多,是分层次的,就像一座金字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尖。你要知道我们三联周刊,是属于塔尖层次的媒体。而像你这样的本科毕业生,不应该来我们这里,就是我把你硬安排给一位,可是我们这里的任务都很大,都是做大的主题稿子,你根本就帮不上忙,或者你就胜任不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去一家都市报之类的报纸,他们喜欢要本科生,你做好了也可能留下的。北京有很多报纸的,你去吧!”
我听完,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心太高了!”我对自己说,整天想着北京上海广州的,就好像全国最好的媒体都是给自己准备好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一个小本科生,你什么都不是!”我骂着自己。突然决定,“我要回河南!”于是就转身在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大河报王守国副总编的电话(先前和王总是有过交往的),告诉他我现在北京,我想去大河报实习。他告诉我,你来吧,把学校的介绍信带上,但是要排队等的,因为要实习的人很多。我什么也没想,挂上电话,就去了北京西客站,买了第二天开往郑州的车票。
四、大河报阶段(2023年11月—2023年1月)
(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办公室的王老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高兴,下午就匆匆赶了过去。王老师待我很是热情,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了个好老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老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高兴,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省费用就是600元啊!因为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激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老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欺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然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回去时,突然接到崔老师电话,说既然你在火车站附近,那就现在赶到银基商贸城c区5楼天井,那里张贴了裸体男人广告引起了市民的争议。于是,忍着饿,赶到那里。是一家公司的男裤广告,上面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图,广告语好像是“男裤,一摸周织造”,天井四周全是,估计大概有近100幅。确实挺招人眼的。大家看到了都是匆匆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围商店的服务员大都是未婚的姑娘,弄得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往外看。采访了一些商户和顾客,回去就写了篇稿子,这也是我在大河报实习发的第一篇新闻稿《男裤品牌出怪招祭出裸男抢眼球 银基广告遭质疑》,并被新华网、、qq网、网、东北网、tom等广泛。效果还不错,不久他们就将这些不雅的广告给撤下,又重新换了新的广告。这让我感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二)牛刀初试
接着做了篇“坐月子房”的稿子,因为郑州本地居民有说法女人生完孩子后坐月子只能在自己家里,若在房东
1 2 3 5 6 下一页 家会坐月子,会给房东带来血光之灾的。于是房东都拒绝外来人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坐月子,但外地人总要生孩子的,于是有人抓住了这个又有迷信而带来的商机,做起了高价出租“坐月子房”的生意。我就在几个都市村庄里找他们“出租坐月子房”的小广告,然后以自己的妻子就要生孩子要找坐月子房为由进行了暗访。还到了他们的月子房地点边看边问些关于价格以及有关情况,并和一个正在那里租房坐月子的一家谈了一会。最后写了篇“老风俗巧出新生意 “月子房”红火出租”的新闻稿被新华网、、中国网等。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报道,对广大市民进行科学的引导。
有一次,我看我们的线索系统是,看到一个市民来电说“自己知道列车上所卖袜子的内幕,以前自己也做过这个。可以与我联系,电话是……”。我一想,呵呵,这正是我所渴望的揭黑式报道了,就给他联系了一下,果然这个人知道许多内幕,告诉了其中的欺诈及其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于是我和他一起从郑州上了列车做调查。果然在郑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刚开到商丘境内时这些人就出来活动了。我假装对袜子有意思跟踪做了偷录,将他的一些言辞进行了录音,也为我后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可能的投诉提供了证据。然后,从商丘下车,又赶紧坐回郑州的郑州客运段的一趟列车,同样,进行了偷录偷拍。第二天又去了郑州客运段采访了路风纠察办公室主任。后来,崔老师和我们的摄影又上了两次车,最后在1月11日大河报的河南新闻调查版上推出了我们一整版5000字的调查报道——《保健袜根本不保健 “袜子帮”一骗二蒙三忽悠》。对所谓的益麻保健袜进行了揭露。后来,我在从上海到徐州的列车上,发现他们的袜子公司做了转移,退出了郑州客运段的市场,但又和徐州客运段进行了“合作”,我也只好默认,新闻也不是万能的,这与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不是一篇报道就能解决的事。这是我从抓线索到跟踪采访到写作基本上独立做的第一篇被列入热线部选题的重磅大稿。
后来,郑州市出台了自行车看管费用的新规定,把看管费用规定为一次一角,而且10分钟以内免费,这引起了广大看车工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我和崔老师分工进行了调查。我一大早冒着风雪骑自行车到二七广场和火车站附近的大型商场的停车场上进行了现在观察调查,然后又到市政府的民政局进行了采访。最后写出了被总编评为本报亮点的河南新闻调查版的报道,一刊发,就被、新华网、tom网等网站。
(三)通达现场
2023年1月19日,郑州雪依然再下,全城已经覆盖上厚厚的一层,上午接班级的刘启银到我住处后,来到报社,崔老师不在,我知道他是在外边值班车上跑新闻了。我就给他发了短信告诉他,我已经来到报社,可以跟随他采访了。他回到:“我在郑东新区的龙湖采访,不可能回去,市内的新闻我转给你,你跑。”
不到半个小时,他打来了电话,“陈寨工业园一仓库坍塌,有人正在抢救,你排除困难,尽快赶到啊。地点你自己联系了,我正忙呢。”
我知道陈寨的大概位置,是在北郊,远远的。道路上满是雪,我的自行车又没带,怎么去。到线索系统上查到了电话,问了问情况,得知可能并没有人在里面,只是砸了几辆车,就和崔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并没有人在里面,他一听,急了——“下雪天,你不要蹲在办公室里,有没有人都要到现场!”话语斩钉截铁。然后,我就冲了出去,冲进飞着雪花的城市街道上。
对于事发地点的具体位置,我并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方位。在雪地上走大约半个小时,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尽快赶到现场吧,就不能怜惜自己掏腰包了。于是,急忙喊了个出租车,“去陈寨工业园!”司机师傅愣了愣,坦言不知道具体位置,我说就朝陈寨方向走吧!
车行了8公里,找不到线人所说的某仓库。一连问了四五个人,还是不能确定。因为这里都是新路名。我就执意下车,自己寻找了。还好,地点就在不远处。采访完,走出来,望着白茫茫的一片,一条马路横在我面前,这是哪里啊?我才突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很少见到出租车的地方。
连方向也不知道的我,就沿着马路,朝着某个方向直走开去,我想总能遇到一个我熟悉的路名吧!
雪花飘在身上,寒风打在脸上。回头看,看到了自己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在积雪中蜿蜒而来。“现场”,在我脑海闪过,蓦然发觉,这串足迹不正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吗?
是啊,它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更是我追随新闻一路走来的脚印。这大半年来,走出了大学校园,开始了大江南北的新闻奔走。当然,对新闻的理解,已然不同,不再是校园里的纯真梦想。我不想说我体会和认知到的社会肮脏与新闻的无奈,我只想说做新闻让我感到充实,能明确的知道我应该到达的一个地方——现场。
很巧的事,今年夏天台风“海棠”带来暴雨袭击郑州(当时在东方今报实习)和今冬数年未见的大雪,我都参与了新闻报道,而且都跑到了第一现场。那时是,不知深浅的走在淹没过大腿的雨水之中,现在是,骑着我那辆50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一天中一次次穿过郑州满是积雪的大街,一天下来,走过的路定在100里以上,双鞋了满是冰凉的水。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满是积雪泥水里穿梭,自己的两双鞋都被弄湿了,最后不得不借穿同伴刘启银新买的鞋穿。虽然最苦,当然也是发稿最多的几天,每天都能署三四个名。
(四)感悟收获
有一次,崔老师转给我一封一市民投诉到王总那里的信,说一家钙奶乳化剂生产厂家的产品里面添加
1 2 3 4 6 下一页 了国家标准中禁止使用的原料,说危急了河南及周边省份的奶饮产品的安全。我上网查了查国家标准,果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于是跑到河南食品工业研究所,但值班人员说他们已经放春节假了,没有人。就又跑到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但他们说负责投诉,这个问题要去他们下属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部门去咨询,可我去了后,他们只是负责检验是否合格,所以这个问题他们也不敢说,但敢断定如果存在信上说的情况,肯定是违法的。没办法只好回去,刚好回去的路上离省卫生厅很近,就去了省卫生厅。厅里一看我手中的信,说他们也接到了同样的投诉,并在内部做了通知,命令各省辖市卫生部门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举报的情况,他们怀疑是厂家之间的打击报复行为。所以只想将此事限制在卫生部门内部,就不要报道了。
从卫生厅从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一幕,曾经在哪里发生过。终于想起来了,是在校报做学生时从学校某部处或学院采访完出来!这两种感觉居然有了辉映。我感到很是兴奋,心想这才叫找到了感觉。其实在大河报做新闻在省市的有关部门进进出出的采访与在学校里面到各学院部处进进出出的采访本质上是一样的!跑了一天,稿子虽然没能写,但终于找到了感觉,心还是很兴奋的,也觉得今天没有白跑。
春节将近,我的实习期也满了,崔老师告诉我春节前后新闻是最多的,就延长一下直到春节放假吧,我就又留下来,直到放假当天的农历12月29日,回到家就已经是除夕了。
春节前,郑州的几处灯会也一个个都张灯结彩了。1月23日晚,我和一摄影李文波老师一起奔赴三个灯会会场,很巧的是,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晚上亮灯,而且各有特色,分别是郑州今年灯展中最长、最大(直径)、最高。于是我们两个人从郑州东南角的世纪欢乐园到位于市中心的二七广场和附近的人民公园,才到位于市西区的绿城广场,由于我们是从傍晚开始的,正赶上下班高峰,车走的特慢。但为了,把这三家都尽收囊中,整合成一篇独家的、好看的稿,我们只好忍着饥饿,来回穿梭。等晚上9点半赶回报社前,崔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正催呢,10点半要上版,赶紧回来写吧,给你留了1500字的空间。我快傻了,这么紧啊!但没办法,经过这两个月的训练我的新闻采写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车上构思了一下,回到报社,坐在电脑旁就开始匆匆写起稿来。经过一个小时多几分钟的紧张,一篇具有独家性质的稿子写就,我赶忙传给老师,终于松了口气,坐那里喝口水,但我还不能走,要等着老师定版了才能走,因为她有什么疑问,可以立即问我。这样等到11点半,没什么问题,就急忙往住处跑去。第二天,看到报纸,果然是独家,其他报纸都没有报道,有报道的也没有我们全面,而且很是好看,c叠头版一幅彩色大图,c02版三幅彩图,很有喜庆气息。
到农历年春节来临前的一天,我提着这70天发表的99篇大小新闻稿离开了我实习的大河报社,虽然后来没有留在大河报工作,但是,春节后,我能在浙江金华日报社与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国内重点大学168(其中8名研究生)名大学生的角逐中,成为战胜者留下来的9名之一,这其中在大河报的这段实习经历可谓功不可没。感谢大河报,感谢王总,感谢崔新建老师!
实习心得:作为新闻人,无论通往现场的路上是什么,风雨雪冰,我们都应无畏的尽快到达现场。可以这样说,每一条通往现场的道路都是通达现场的,根本没有不通达现场的道路,这就是一个初入新闻圈的一个小兵的感知。
1 2 3 4 5
篇七 2023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2850字
在学习了两年半的理论课程之后,我们新闻系在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实习,全系的人分为四个方向:甘肃电视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兰州晚报社,还有一部分是自己联系实习。我被分配到甘肃电视台,报道的第一天进行二次分配,我和另为三个同学到了文化少儿频道,而最后我到的是《视点》栏目组。
《视点》是一档文化调查性栏目。建立对文化的 “电视解读话语权”;大家来说话,让人物的智慧语录和精确解读组成一本“新概念”读物; 释疑精英人群制造的文化现象,关注文化消费阶层的解读视点;沟通市井文化的时尚表述,诠释高尚文化的“下凡”事件。通过话语链接人间万物的心灵,让起码的人际沟通成为现实,让各自灵魂的握手成为可能。
实习时间是从 __年5月21日开始,__年9月底结束的,总共四个月时间。四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刚进电视台听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当时理解的很浅显,通过这四个月时间的磨但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同行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领导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在四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明白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问题:
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
作为新闻作品,新闻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报道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作为身在西部的媒体,我们就要立足于我们的实际,要为西部大开发而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广播影视是强大的现代化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声画并茂、感染力强等优势,很容易被不同层次的群众接受,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功能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广播影视的这一功能,动员、引导、组织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之中。
首先,我们在宣传中要全面准确地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东西部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打开眼界,拓宽思路,明确目标使大家认识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其次,要用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统一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各类广播影视节目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广泛深入、生动形象地宣传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我们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自己的责任,看到西部大开发的美好前景,增强投身西部大开发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西部大开发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将引起各种思想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广播影视要大力宣传在西部大开发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和观念,大力引进和传播一切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先进文化和理念,包括东南沿海省区和国外的先进经验,促使西部经济高起点、跳跃式地发展。
第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各条战线必将大量涌现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宣传。
第五,要提倡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确保西部大开发的正确发展方向。比如,西部大开发不是大开荒、大开挖,从一开始就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西部大开发不是遍地大开花,一定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合理地开发,防止新的重复建设;西部大开发不是单纯的扶贫,要把国家和兄弟省区的支持同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克服急于求成的“速胜论”和怨天尤人的“悲观论”,树立既抓住机遇、分秒必争,又持之以恒、长期作战的思想等等。总之,在西部大开发的整个进程中,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准确把握宣传引导的正确方向。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四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辛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在经过了四个月的考验和锻炼之后,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实习是很吃苦的,尤其是在媒体实习,在这种环境之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不学就要被淘汰,竞争是无处不在,在这仅有的最后一学期之中,要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篇八 新闻系专业电视台毕业实习报告2350字
电视台毕业实习报告
这半年一直在奔波中。从央视到世界新闻报,再到深圳电视台,再回到北京来。打一枪换个地方,在各种战壕间匆忙游走却到哪里都无所适从。在大学生活进入倒计时阶段,任何回顾性的文字都难免要带上一些个有气无力的喃喃自语,以此给自己一点慰藉并作吓唬低年级的小辈们。这种唬人的念头其实很多人都在酝酿,只不过最后大多在我很卖命实习很圆满中收场。我无意于用这种方式浪费看客的感情,不过借这个机会,静下心来好好梳理下半年来自己的轨迹。一半是例行差事,一半是发泄。
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后多年,大多会有种走上不归路的自我放逐感。当然,前提是他还在媒体圈子里混。我这人并没有多少高瞻远瞩,连当初进新闻系也是在阴差阳错的恍惚中完成。不过在这个准圈子里混了三年,自然也沾染了一些圈子里好大喜功的习气。二零零四年七月,在教二那个明亮教室的讲台上,雷蔚真老师负责代表学院向台下二十五个懒散且孩子气十足的学生宣布你们的实习开始了。我的位置距离雷老师不是很远,在这个重要时刻,雷老的表情被我很不小心但很忠实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复杂的表情,一种过来人的故作镇定和一丝狡诘。台下这批学生的实习以及以后的命运,似乎早已在他的意念之中——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对于实习,台下的学生看起来有很多选择,不过实际上就两种:决定工作的,去央视新闻中心实习,为的是毕业时能在那里留下几个;想考研的,自己找个地方弄份实习鉴定有大红公章就行。我当时就知道这是新闻人的试行放逐,为了见识一下我泱泱大国第一大台的风范,我没多想就选择了前者。于是在七月中旬的一个我被告知我的发配接收地是央视新闻中心部时段一组。
所谓时段一组,就是早间组。所谓早间组,就是夜班。夜班组三班倒,也就是说干一天休息两天。这个待遇很是不错,搞得我上铺的小c很是艳羡。我得以将夜猫子的习性在夜间央视方楼二层发挥得淋漓尽致,白天则回到宿舍蒙头睡觉。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生活实在有悖人性。我现在回忆那段时光,马上感觉有千万个苍蝇瓮地冲进脑袋并将其吞食。人说睫毛长的人爱睡觉,我睫毛长,但根据多年生活经验,我了解自己并不是很嗜睡的人,我能一次性熬个48小时不睡觉,但我却始终没法适应没48小时就要倒一次生物钟的生活。我没有熬过几个班就开始疲倦并开始怠工。到最后虽然我的怠工并没有影响我留下的可能,但几个月下来我欠下的睡眠帐最终让我选择离去。
在早间组值夜班,所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其实我是有心睡眠而身不由己啊。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地方台用卫星传送过来的稿子放到对编机上重新一下。这个工作没什么挑战性,因此我的斗志在无用武之地的情境下开始休养生息。说到这里要提醒诸位看官:想做事的兄弟,就找点挑战性的工作,不然斗志会很快消磨光,等哪天你想振作一下都找不到感觉了。我就在那里无意识地消磨着我的斗志。看看hbo的电影,翻翻栏目组的杂志自得其乐。每每自感无聊之时,就开始做起未来的春秋大梦来。我开始规划自己毕业后的生活:钱多,活少,逍遥,有自己时间可以搞点私活。按照这个标准看,央视部的日子也是过得的。只是最终我实在没法忍受那万恶的夜班,只得拜拜了。
在这期间,我还跟cri的有过一段短暂的邂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她的招聘启事就投了份简历。后来就被通知笔试,然后面试。很轻松的搞定了一切,然后过去上班。主编对我也是颇为照顾,他安排我跟他做头版。在m 上我跟他说前辈您要多多照顾我,他回话说没问题你很有灵气。现在想起来,在一个新环境中领导这种赏识还是相当难得的。以后我还碰到过一些领导就没那么好了。于是我又得出个结论:在别人瞧得起你的时候,千万别瞧不起人家,等到你之后被另外的人家瞧不起时,你会很怀念被人瞧得起的时光。这结论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很是重要,遗憾的是我当时竟以为有央视的夜班在手,工作便不用发愁,参加cri的招聘只是练练兵而已。当然,报纸本身有它自己的局限,我知道这个事情做不大。于是带着半分糊涂和半分理智,我向主编提出我要回去考研。主编有些愕然,他肯定明白这是个托辞。当然我也知道在他看来,这无意于一种背叛。在我留下工作证走出cri的大门一刹那,我有些莫名的怅然,又有点莫名的释然。
这种不痛不痒的日子一晃就是半年,我逐渐从央视夜班的迷梦中苏醒过来。这里只会不定时地发一些钱,没有三保一金且不解决户口。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并没什么感受,难道就是央视三天一倒的夜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必须要从头开始找工作。我被迫开始照相,做简历,去招聘会,到处乱撞。这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形势并不好,同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我和所有人一样感到彷徨,绝望。而实际上我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心里并没底。直到深圳电视台的出现。我现在已经记不得是怎么得知深圳台招人信息的。在一个阳光有些刺眼的我去中关村陪一个朋友看笔记本,顺便去了趟北大。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木楼里,我漫不经心地填写了他们发给我的报名表。之后的第二天傍晚,他们通知我去深圳大厦参加笔试面试。我去了,依然是有些漫不经心。试的题很空,什么应具备哪些素质,媒体应该怎么有竞争力之类,都是博士论文的题目。我答起来竟毫无感觉,四道大题竟只用千把字答完了。接着就是面试,hr问我喜欢做哪类新闻,我说做时政类,他说做民生类你干不干。民生?我只在南方周末上看见有个民生版,似乎也有些深度,做起来也应该不难。于是我马上表示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了解下层人民生活疾苦云云。hr略略点头,跟他旁边两位同伴说还需不需要问其他的,另两位均表示没有问题。临走告别时,一位副考官冲我笑了笑,我知道这应该是个好兆头。
十二月底的笔试面试,等到一月中还没结果。同考的人曾打电话过去询问,那边说集团正在高层换血,需要缓
篇九 新闻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3000字2500字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新闻系学生已经进入大三第二学期实习阶段了。我们全系的人分为四个方向:甘肃电视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兰州晚报社,还有一部分是自己联系实习。我被分配到甘肃电视台,报道的第一天进行二次分配,我和另为三个同学到了文化少儿频道,而最后我到的是《视点》栏目组。
《视点》是一档文化调查性栏目。建立对文化的 “电视解读话语权”;大家来说话,让人物的智慧语录和精确解读组成一本“新概念”读物; 释疑精英人群制造的文化现象,关注文化消费阶层的解读视点;沟通市井文化的时尚表述,诠释高尚文化的“下凡”事件。通过话语链接人间万物的心灵,让起码的人际沟通成为现实,让各自灵魂的握手成为可能。
实习时间是从 2023年5月21日开始,2023年9月底结束的,总共四个月时间。四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刚进电视台听到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做新闻就是要多听多看多想多感受。当时理解的很浅显,通过这四个月时间的磨但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含概的东西很多。所谓多听多看多感受在我现在的理解,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同行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领导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在四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明白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问题:
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
作为新闻作品,新闻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报道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作为身在西部的媒体,我们就要立足于我们的实际,要为西部大开发而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广播影视是强大的现代化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它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声画并茂、感染力强等优势,很容易被不同层次的群众接受,有很强的舆论导向功能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广播影视的这一功能,动员、引导、组织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之中。首先,我们在宣传中要全面准确地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东西部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打开眼界,拓宽思路,明确目标使大家认识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其次,要用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统一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各类广播影视节目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广泛深入、生动形象地宣传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我们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自己的责任,看到西部大开发的美好前景,增强投身西部大开发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西部大开发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将引起各种思想观念的交融和碰撞。广播影视要大力宣传在西部大开发中形成的先进思想和观念,大力引进和传播一切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先进文化和理念,包括东南沿海省区和国外的先进经验,促使西部经济高起点、跳跃式地发展。
第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各条战线必将大量涌现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宣传。
第五,要提倡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确保西部大开发的正确发展方向。比如,西部大开发不是大开荒、大开挖,从一开始就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西部大开发不是遍地大开花,一定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合理地开发,防止新的重复建设;西部大开发不是单纯的扶贫,要把国家和兄弟省区的支持同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克服急于求成的“速胜论”和怨天尤人的“悲观论”,树立既抓住机遇、分秒必争,又持之以恒、长期作战的思想等等。总之,在西部大开发的整个进程中,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准确把握宣传引导的正确方向。
篇十 新闻专业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2750字
一、实习单位
中国__社,简称“中_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1952年10月1日,中_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前身为范长江、胡愈之1938年成立的国际新闻社。现在员工1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在国内设分社或记者站。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等。
1999年1月1日,中_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 中新网秉承中_社“国际视角+亲和力”的报道风格,新闻资讯内容准确、丰富、时效强、文风轻松活泼,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公务员、新闻界、文化界和商界专业人士的。
中国__社广西分社主要负责广西各地新闻、东盟新闻、泛北部湾新闻、大湄公河合作新闻、华商新闻的采写。写稿要求,准确、迅速、凝练、稿件要求中新风“国际视角+亲和力”。
二、实习主要内容
我在中国__社广西分社实习主要是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和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外报版面的排版。期间,参加第__届泛北部湾,第__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出差采访,让我获益匪浅。我共发表稿件7,其中通讯1(独立作品,合作),消息6(独立作品33,篇合作2),制作外国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单独完成的任务几乎占60%。
大部分稿件被凤凰、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转载,其中《新闻观察:“泛北”国家密切合作增进各方互信 》、《广西“英雄帖”激发世界500强北部湾“淘金欲”》《中国东盟博览会展位供不应求 台企近百展位秀农业 》等被外国媒体菲律宾《联合日报》、泰国《亚洲日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多家中外媒体采用,其中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专题稿件获得中_社总编辑一等奖。按照学院实习分数计算达到400多分(合格要求至少50分),已经超额完成实习任务。
写稿:
中_社广西分社是一个管理自由的单位,作为采编记者不必按行政班时间上下班,但是每周星期一开例会交流心得,布置下周的任务以及大事。也正是这样的管理给了记者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发现新闻、分析材料并选择报道角度。作为实习生我们也有了更多自由,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除了完成领导和老师布置的任务外,需要更多的自己去找新闻点,然后写出报道。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单位的规定,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并关注最新的社会动态,自己积极找选题、跑新闻。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戴上自己的记者证,参加第__届泛北部湾,第__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代表中_社广西分社去来宾、防城港等地出差,并获得领导、老师的认可。
第__届泛北部湾。在广西来说,这应该是东盟博览会、“两会”之后的又一大报道内容。而且对于中_社来说,更是一件大事。我成为了参加泛北的实习记者,倍感欣慰。之后与其他的实习生一起参加第__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广西民歌艺术节“两会一节”的大型报道以及网络直播活动。
在“两会一节”前一个月,我就多次与东盟博览局联系,采写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在正式活动中,在众多的国外领导面前,真正见识和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国际”视角。其次,新闻的“实效性”也在这些大型活动中集中凸显,每当其他报纸、电视媒体走了,中_社的老师都要发完稿件再去吃饭。这就是实效,这就叫敬业。我在东盟期间写的稿件近30篇。我们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系列稿件获得中_社总编辑一等奖。
没有任务的时候,还是不想停下自己的手,我怕自己的手会生锈发钝。于是自己找新闻。《“左撇子”庆祝国际左撇子日 无需刻意纠正》《南方人隆重过中元节 鬼节变成“团圆日”》等完全自己采写的稿件得到了领导老师的表扬,而且转载率极高。老师认可了我单独采访的能力,并开始单独派我出差。来宾、防城港、上思、马山等地的采访让我懂得如何与当地领导以及其他媒体的记者打交道。
排版:
除了采写新闻,我还负责广西分社对外报纸供版的排版工作(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每周一期,泰国《暹泰日报》等其他国家不定期)。广西分社给外报供版也是从今年5月份刚开始的,排版老师也还是一个新手,作为一个已经专业学习了一个学期并多次在学校作版的学生,这里成了我与老师合作交流的一个舞台。
因为是给外报供版,所以在排版之前,必须把握外报的特点。初见外报令我大吃一惊。《商报》古板得出奇,字体字号、排版样式几乎都没有任何变化,有的版面甚至没有一张图片,还有竖排消息。而《华商日报》日报与之相比就像另一个极端,花哨得难以用言语相容,头版头条标题都会出现五种颜色,领导照片也有谩骂、横目的,大弧线、小波浪、闪电等各式各样的小花样,让你眼花缭乱,甚至还刊登“喜结良缘”之类的通版结婚广告。在国内,要见到这样的报纸,实属难事,至少在广西是没有的。
但是广西分社他们供应的版面都是聚焦东盟、自贸区等经济类的版面,不可能走“党八股”和“黄色新闻”路线。在我排版之前。老师和领导已经定下了庄重、大气、典雅的版面风格,我也还算欣赏。但是在按照他们的模板排了几期之后,我开始想寻找一种变革,来增加版面的活力,正好外报的编辑也在给中_社提意见,我的想法就与之不谋而合了。于是开始慢慢改革,在彩板大胆运用照片,做成专题式的通栏巨幅横图,在适当的文字里面增加简易的背景和颜色,在黑白版汲取《广西日报·花山》的黑白灰绝妙搭配,做活了不少版面。“小廖来了,我们的版面就是不一样了。”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乐在心里。实习期间,我一共制作外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并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单独与外报取得联系,把最终的版面发到报社。
三、实习总结与体会
实习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实习中获得的知识将会引领我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鞭策我继续在新闻道路上前行。
在写稿方面要真实、迅速、简练,注意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同时注意结合国际化视野来看问题。这是中_社稿件的要求,也是“中新风”的体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记者必须遵守的,中_社要求、出处、采写必须真实;新闻讲究的就是一个“新”字,“迅速”是必须的,中_社要求活动结束后3小时之内必须发稿,而且拒绝签发隔夜稿;“简练”就是要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通稿要求消息不超过800字,通讯不超过1200字。中_社是一个民间媒体,一个国际化单位,“亲和力”“国际化”是其与其他媒体的区别。
在为人处世方面,要积极大胆、热情主动。实习锻炼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记者不仅仅要采写,还要懂得如何与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积极、热情,领导、其他记者、老百姓就会觉得你没有架子,愿意跟你交往,并慢慢信任你,这对以后的采访还是其他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工作中,要肯吃苦、有责任感、有敬业精神。记者的生活是最没有规律的,出差在外经常半夜赶稿,黑白颠倒是常有的事情。这是一种敬业,同时也是记者的责任之一。
篇十一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300字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
篇十二 新闻专业报社实习毕业实习报告3650字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__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__年7月—__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哪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怎么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怎么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哪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
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__年8月—__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_____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__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篇十三 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精选950字
新闻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精选
这个社会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很残忍的,尤其是对我们大学生。人才泛滥似乎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难上难,所以对于实习我们似乎就更应该重视了,因为这个社会容不下没有经验的我们,所以一直坚持要实习。要让自己更充实,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实习的时间是很短暂的,有好多东西都需要去学好,辛苦但又快乐。终于在考虑了好几个星期之后,今天终于真的提出结束在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节目的实习,说句心里话有点不舍。
从一个只有满腔热情的热爱体育的学生到一名初步掌握体育新闻制作的实习编辑,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毫无保留的前辈,刚刚熟悉的朋友和那永远弥漫的笑声和欢乐,还有知识和经验。
从200_年_月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已经二个月了,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刚来的那天,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我坐在大家面前,心中满是忐忑。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新闻》一直是我最钟爱的节目,而今天也要加入她了,虽然只是实习,但这其中的喜悦尤其充实,让我有些不敢相信。于是在心中我默默的想,一定要努力不要让机会白白溜走。机遇是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我用眼睛用嘴学习,虚心多看多问多学,渐渐的了解了新闻的制作过程,而且最后我还发现我可以帮得上忙了。从写口播到给被人打下手,到自己制作一条新闻,能力和自信在我的体内共同增长。
终于在第二个星期里,我的处女作播出了,看着自己已经看了好几遍的新闻终于上了大屏幕,想象着无数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这条新闻,我突然有了一些复杂的感想。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慰,对前辈们的信任充满感激,同时也感到了压力,为上亿观众服务我要更加努力。这样的信念一直鼓励我,督促我。
二个月来我共制作新闻百余条,虽然有些并没有播出,但我都把他们作为锻炼,可以说这些新闻就是我向更高处攀登的垫脚石,踩在它们上面我发现我可以看得更远。渐渐的我开始融入了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我常常想象自己就是他的一员而不只是一名过客。把他想成自己而不是别人!最后还是得选择离开,因为学校还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处理,真的很想对这几个月说声感谢,感谢她把我从无知拉到了懵懂,然后在慢慢的从懵懂到有一定的基础,到有经验。
篇十四 新闻学专业毕业大学生实习报告1050字
新闻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__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 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 实习时间 http:///
__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 实习地点
福建省___________
4 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 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篇十五 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3000字3050字
学生姓名:谢彬彬
学号:092220230068
专业:新闻学
年级:07级完成日期:____年-3-31
指导教师:黄丹
新闻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____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
____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
4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