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xxxx年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 第2篇司法实践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第3篇2023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精选 第4篇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范例 第5篇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例 第6篇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 第7篇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
篇一 xxxx年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主要内容:
(一)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锻炼实践能力:观摩学习法院工作方法、旁听各类庭审、请教实习疑惑。
(二)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宁波市中级法院为例):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涉外案件;走私案件;局级以上国家公务人员贪污等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规定的中级法院管辖权没有实际中宽泛和明确。
(三)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书记员查明到庭人身份,宣读法庭纪律;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权利、询问回避;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
(四)了解案件终结程序(以死刑为例):庭审结束;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五)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主要宣读事实和判决部分、告知上诉权利、期限等)、签字确认送达回证。
(六)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两个半月的实习,全面的接触了司法实践。深入了解了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特点,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了解案件终结程序、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受益非浅,收获和体会亦不少,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经过观察和咨询,弄清楚了司法实践中的管辖范围(参看前文)。总的来说符合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便于审判活动的开展,稍微有点调整。具体操作上比法律规定的清楚了很多,这里面有惯例的影响,也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
(二)亲身体验了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对司法实践中的作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出入,有些能够理解,比如检察官对被告的询问态度等,比较严厉,受职业影响太多,和整个大环境有关系。但对实际运作中的某些问题还是认为司法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
1、公安、检察机关在制作询问笔录时,遇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事人时如何操作?这似乎有现成的答案很多人都会回答:由询问人口头宣读后,如与实际一致则令被询问人签字。这似乎很合情理,实际中也这样操作。然这一看似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建立在询问人员事实求实的基础上,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检察机关作为即将在法庭上与被询问人对峙的一方,何以保证其录制的笔录与被询问人(法庭审判时被告)的供述,谁能保证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宣读的内容和让被询问人签字的内容一致。今天上午的庭审被告就辩称由于其不识字,不知道当时念的是不是和其签字的笔录一致,并当庭推翻了公安的笔录。予以为,对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在录制笔录时,尤其是签字确认程序应进行录像备案,一则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防范公安、检察机关徇私;二则利于庭审时避免不必要的翻供。
2、检察机关在法庭举证时,经常是n个证据一起举,这对被告要求很高,经常有些被告人,听不清楚,不利于被告行使合法的质疑权,也不利于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
3、庭审中被告陈述和被告在押期间的供述哪个效力更高?这个应该结合案情具体分析,而不应该由公安、检察机关决定。在刑事中,被告人和检察机关是对峙双方,他们的意见应该对等考虑。
4、证人证言的质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往往只提供书面证人证言,没有证人出庭佐证,而按照法律规定,证人证言应该以出庭发言而常态,不出庭为例外,现在不出庭作证反而成为常态了。这其中固然有中国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损失补偿机制欠缺的原因,但不排除,检察机关没有尽义务要求证人出庭的原因。
5、法官和检察机关在审理过程中没有特权仅仅是履行法律的职责,然而现实中有些法官/检察人员甚是以为自己享有训斥被告人的权力。庭审中经常打断被告人的陈述,采用“诱供”的方式让被告人回答自己想要的问题,动则训斥被告人。这类人的行为形同黑社会分子,严重亵渎了法律的形象。殊不知他们之所以站的法庭上仅仅是因为法律的赋权,他们询问被告人的权力也仅仅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更不知道刑罚触了惩罚个人还有预防犯罪的使命,要预防犯罪就应以法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但是由于现实中人们对犯罪嫌疑人有罪推定的顽固认识和缺乏人文关怀的悲哀,人们对待犯罪嫌疑人往往盛气凌人。
(三)了解案件终结程序,这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庭审后的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四)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签字确认送达回证。这个过程中对程序的合法性要求较多,司法实践中执行的也是很严格。
(五)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整理了两个半月卷宗定了不少,归档也经历了好几次,习得一些细小的注意事项,也开始总结出一些经验:
1、卷宗的外壳要按照原有的折痕来折,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外壳正面的填写一般都有规定模式不易出错,但是注意卷数填写,一卷错了就会影响全部;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本精选由精品学习网提供!
2、卷内纸张要向内和向外对齐;
3、卷宗目录按照卷宗内的资料按顺序填写,注意各个项目要填写齐全,注意每个项目的页码要准确;
4、卷宗内纸张尽量采用同意格式,一般为a4纸,非统一纸张要用同意纸张撑上统一起来;
5、纸张为传真纸、含有非能长久保存的字迹的要复印,各种票据要复制;
6、纸张上编号要统一,正反两面有字的都要标,万一忘记了可以用-1等标注,同一张纸上有重复编号的要划掉;
7、封条要四边贴好,最后一张是证据的应加空白纸,签字要各签一半;
8、卷宗外壳,后页各项空格填好,要注意卷宗数目;
9,归档时尽量分类,便于接受检查;
(六)在法院听了各种类别的法庭审理,发现很多人非因经济原因而不请专业人士出庭,觉得现在的法律观念还是没有很好的普及。司法实践中专业人士代理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一般与当事人比较熟悉,便于了解案件的事实,准确掌握案件事实;容易和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动机,利于正确进行辩论;费用较专业律师少,对当事人而言比较经济。
劣势: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专业分析,不利于把握案件的本质;没有诉讼经验,不了解法庭程序,不能充分利用程序为当事人谋取利益;不熟悉专业词汇,表达和掌握不能作到确切,容易被对方利用情绪,立场不坚定……
比较而言,一般情况下遇到诉讼问题除有绝对把握,应请专业律师代理为好。
(七)对司法实践中几个小问题的思考:
1、法官的义务:审判义务、普法义务。审判义务是法官职责的所在,可以说是法官职业的自然属性;普法义务则是法官职责的延伸,司法活动本身即含有对人民进行司法教育的职责,公开审判即是此意体现,何况是人民法院。故在实际司法活动中我们常见到法官向当事人解释事实、法律规定或司法程序,凡经历过司法活动者在实际中也往往比常人更具法律意思。
2、当事人的诉讼动机。寻求司法公正是当事人诉讼的自然动因,这也是很多人走进法院的原因。但在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提起诉讼却含有另一目的——为求心理解脱,发泄自我。今天调查的当事人即兼具两点。他既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希望行政机关从事实出发变更决定,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对行政机关漠视其他人违法,单单处罚自己的不没满.与这两个动机向关联的是司法的两个功能:一是维护纠正功能_改正违法,提供社会正义;二则司法的通泄作用---为当事人发泄不满提供渠道,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3、行政诉讼缘何产生?
与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相对应,行政纠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行政行为不合法或不合理.本案的出现即是由于行政行为的不合理,由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虽然具备法律依据,但是却无视社会普遍违法现状,没有向当事人合理解释,导致当事人极端不满.合法不合理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的!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行政机关认为相对人是刁民,公然无视法律;而相对人则认为行政机关毫无人道没有人性.。由此行政诉讼则不可避免,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实际生活中,一些行政纠纷往往因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而产生。
(八)通过两个半月的接触,产生一个模糊的判断,刑事案件很多当事人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在发达地区较多地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我没有详细地作过调查,然窃以为这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不开:
一、是外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甚大,这种巨大的差异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全方位冲击。同时,他们本身的承受力又小,经不住现实的冲击,在此情形下,他们的心理极易扭曲,产生易怒、易不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一旦有周围环境刺激就会产生犯罪……
二则在面对上述情形下,社会抑制、预防机制的缺失加剧了犯罪的发生。对外来人口在城市仍然处于被管理、被管制的一个群体。正当权利被漠视,心理压力无正常渠道排泄是很常见的事情。在社会和个人因素的作用下,外来人口难免出现犯罪这种和社会秩序极不相称的行为出现。
犯罪本是个人反抗社会的结果,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惟有教育方能改善,必须日日积累,社会条件却可立即建立。
(九)司法实践与法制电视剧的关系认识:
通过实习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操作已经很熟悉,所以一看法制电视剧我就知道那些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未必所有的公民都和我一样对司法实践很了解,而现在的法制电视剧到处充斥着对司法实践的错误描绘。不可否认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但是对于严肃的司法程序,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实质的修改则是讲在产生他们所期待的观看性的同时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法律是严肃的,司法过程更是如此,原本法制电视剧可以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且把法律知识寓于在电视剧中方便普通百姓接受。但是一个充满错误的电视剧必将给观众传达印象深刻的错误法律知识。给观众营造一个错误的法律感官。到了实际生活中,当观众真正接受司法程序时将发现实际的程序与他们在电视上看的相差很大……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失望。
(十)实习似乎安排在寒假或下学期进行——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实习安排在暑假的弊端:大多熟院校的学生都利用暑假到法院等政法机关实习或实践,实习地容易出现人员饱和;由于实习人数较多,我校安排的实习岗位又比较迟,一些好的岗位被其他学校抢占,致使同学们不能有效的从司法机关学习到知识,反而让一些主动性差的同学在一边吹空调;暑假实习,天气炎热,增加大家挤公交的辛苦,早起晚归,实可避免。
实习安排在下学期的益处:由于与其他学校的实习或本校实践不冲突,本校人员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下学期,考研考公务员都已经结束,此时实习可以让各考生好好利用暑假时间复习,同时也可以在下学期全心全意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前实习,照样便于论文材料的收集。
两个半月的时间转眼就过了,这段时间给自己带的思考不可能通过几天写一篇实习报告反映出来,这需要长久的回味和思考。但这段时间的实习无疑让自己对司法实践更加了解,对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也促使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
篇二 司法实践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在省高院的实习匆匆结束了,真希望能再多些日子。我有一种体验,在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的状态下,时间流逝特别快。
我实习的部门是组织干部处,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日常事务十分庞杂。下设组织干部处、法官管理处、宣传教育处、法官管理处、法官培训中心。组织干部处的工作包括:人员的调配,工资的制定,人事档案,人事任免、推荐、考核等。由于我们是认识实习,处里开始只交给我们一些简单的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整理全院干警的公务员登记表,主要目的是按部门分类,以一定顺序装定成册。表面上工作很简单,真正做起来才感到难度不小,全院380份公务员登记表,要找到指定的一份需要花一番功夫,“事倍功半”。看来简单的工作还要创造性的做,才会提高效率,节约人力,于是我先按部门整理,然后再排序,工作速度就快多了,最终我用了很少的时间顺利完成了工作。
随着我和处里老师相互认识加深,我们的工作安排多了起来,内容各种各样:统计工资表、分发文件、收发传真、打针文件等,实习变得紧张而忙碌,对工作的态度由开始的新鲜亢奋转入倦怠和懒惰,每天都是简单重复的工作,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可后来的一件事给了我的触动特别大。一天刘科长叫我拿一叠文件,要我去办公室盖章,然后发到各个科室。我立即赶到办公室找小粱(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小梁面有难色,因为她马上要出去办公,来不及给我盖章。我便自告奋勇把活揽过来,“你先去办事,把章给我,我帮你盖。”小梁忙称谢后匆匆离开了。于是,我自己拿起的印章胡乱的盖起来。盖完章后我按刘科长的要求把文件下发到全院20多个科室,一趟下来,身上也冒了汗。不过总算完成了一项任务。回到组织干部处,我把发剩下的几份文件交给刘科长,有些邀功似的说:“刘科长,文件发完了,只剩下退休办的啦,他们办公室没人。”刘科长笑笑说:“小李,辛苦了!”可当他拿到我给他的文件,笑容马上停滞了。他马上拿起听筒拔号,同时吩咐我说:“小李,你赶紧把发下的文件取回来,出错了。我跟他们打声招呼。”我没有说什么,心里感到一阵紧张,匆匆跑去收文件。从20楼跑到3楼,真让人难以想象我心里不停的抱怨,怨天怨地,怨刘科长不近人情,甚至想撂摊子不干了。但理性告诉我,文件一定有问题,否则怎么会轻易收回呢?我一定要坚持住,小不忍则乱大谋。凭着这种信念,我把100多份文件全部收回,其中的周折真是一言难尽。因为管内勤的人员已经把文件到自己部门下面的科室,再收回工作量就大多了,我还要对此进行解释,表示歉意。到最后我是口干舌燥,腿肚子直打颤。当我收回文件并放到刘科长的办公桌上时,刘科长才向我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我在使用印章时方法不对,印鉴模糊不清,字的方向各有“千秋”。刘科长还把他们以前盖过章的文件拿来对比。我立刻看出了错误,脸色刷的一下变红了,对刘科长表示道歉。刘科长安慰我说:“不怪你,一定是小梁偷懒,让你自己盖的。机关里做事最讲‘认真’二字,事情不大,却能看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你想,如果江院长或者其他庭室的人拿到这样的文件,看到落款上的印鉴七扭八歪,心里会怎么想呢?他不会认为是你个人的失误,他只会说你工作没做好。你说呢!”我信服地点点头。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和工作都是简单而重复的,我们对此会变得熟视无睹,甚至于变得麻木起来,从而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于是问题开始出现。还记得一个有趣的问题,把一页16开的纸对折50次的厚度是多少?有一些人对此不以为意,答日:“不过几米而已。”可是正确的答案却是:可以达到地球到太阳距离那么厚。是啊,我们不应该轻视细节,抱怨生活总在重复,要相信,只要坚持目标,认认真真的做事,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当然,更重要的,司法实践认识实习使用我对法院系统有了深入的认识。我在做完的工作后经常到各个庭室去走动、访问,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比如:法官的日常工作是哪些,他们之间是如何分工,书记员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他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等等。如果有开庭审理的案件,我每场必到,观察整个庭审的过程,看法官如何断案,欣赏律师的唇枪舌战、纵横捭阖。前后共旁听了四次庭审,三件民事案件,一件行政案件。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真正达到了实习的目的。
下面是我重点谈谈这次实习的认识:
一、初步了解了法官这个职业和法官审理案件的基本方法。
法官也属于公务员,特殊之处在于他要具备深厚的法学功底,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一颗公平正义的良心。据我所知现在要想加入法官队伍,基本条件是硕士学位,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年龄在23岁以上。可以说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一些中级法院公开招录法官,却难觅良才。
很多人以为,法官的形象应该是手持法律之剑,惩恶扬善,定分止争,冷漠无情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法官应该有抵御各类纷扰的能力,不受利诱。我所见到的法官在法庭上同样是表情严肃,不怒自威。但在庭下或业余,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法官要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他们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在办案中,他们既是有情的又是无情的,他在无情中伸张正义,在有情中彰显人文关怀。
那么法官是如何断案的呢?法官审判案件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案件事实,二是法律适用。法官拿到案件就好比拿到一道证明题,首先要弄清楚其中的已知条件,即案件事实。但案件事实要比证明题的已知条件复杂得多,因为案件事实是不充分的,不明确的,不像证明题的已知条件那么一目了然。案件双方当事人利益是对立的,供述的事实和提供的证据都是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谁真谁假在时难以判断。这时法官就要动用智慧和司法技巧,进行甄别、认定。将这些案件事实与从生活经验中积累的自然法则结合起来判断真伪,然后把虚假的事实剔除。另一方面,要细心观察,从当事人言谈举指中获得证据,同时要大胆设计,铺垫审讯条件,抽丝剥茧,让证据从事实中暴露出来。当案件事实确定后,就要找到法律案件的法律依据。这就需要法官运用法律方法,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对高院的部门和职能有了深入的认识。
高院的主要职能部门有办公室、政法部、党委、纪检、刑庭(三个)、民庭(三个)、立案庭(三个)、审判监督庭(三个),还有执行局、法警总队以及其他后勤保障部门。
高院的受案范围包括:(1)、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2)、下级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3)、对下级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的案件。
(4)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高院院长由省人大选举,副院长、庭长和审判员由省人大常务委员会任免。省高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下级法院已发生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有权提请再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审理。
高院审理案件比中级法院、基层法院的案件要少,但他在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死刑复核、审判监督等方面的工作量比较大。
篇三 2023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精选
一、实习主要内容:
(一)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锻炼实践能力:观摩学习法院工作方法、旁听各类庭审、请教实习疑惑。
(二)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宁波市中级法院为例):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涉外案件;走私案件;局级以上国家公务人员贪污等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规定的中级法院管辖权没有实际中宽泛和明确。
(三)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书记员查明到庭人身份,宣读法庭纪律;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权利、询问回避;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
(四)了解案件终结程序(以死刑为例):庭审结束;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五)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主要宣读事实和判决部分、告知上诉权利、期限等)、签字确认送达回证。
(六)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两个半月的实习,全面的接触了司法实践。深入了解了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特点,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了解案件终结程序、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受益非浅,收获和体会亦不少,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经过观察和咨询,弄清楚了司法实践中的管辖范围(参看前文)。总的来说符合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便于审判活动的开展,稍微有点调整。具体操作上比法律规定的清楚了很多,这里面有惯例的影响,也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
(二)亲身体验了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对司法实践中的作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出入,有些能够理解,比如检察官对被告的询问态度等,比较严厉,受职业影响太多,和整个大环境有关系。但对实际运作中的某些问题还是认为司法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
1、公安、检察机关在制作询问笔录时,遇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事人时如何操作?这似乎有现成的答案很多人都会回答:由询问人口头宣读后,如与实际一致则令被询问人签字。这似乎很合情理,实际中也这样操作。然这一看似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建立在询问人员事实求实的基础上,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检察机关作为即将在法庭上与被询问人对峙的一方,何以保证其录制的笔录与被询问人(法庭审判时被告)的供述,谁能保证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宣读的内容和让被询问人签字的内容一致。今天上午的庭审被告就辩称由于其不识字,不知道当时念的是不是和其签字的笔录一致,并当庭*了公安的笔录。予以为,对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在录制笔录时,尤其是签字确认程序应进行录像备案,一则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防范公安、检察机关徇私;二则利于庭审时避免不必要的翻供。
2、检察机关在法庭举证时,经常是n个证据一起举,这对被告要求很高,经常有些被告人,听不清楚,不利于被告行使合法的质疑权,也不利于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
3、庭审中被告陈述和被告在押期间的供述哪个效力更高?这个应该结合案情具体分析,而不应该由公安、检察机关决定。在刑事中,被告人和检察机关是对峙双方,他们的意见应该对等考虑。
4、证人证言的质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往往只提供书面证人证言,没有证人出庭佐证,而按照法律规定,证人证言应该以出庭发言而常态,不出庭为例外,现在不出庭作证反而成为常态了。这其中固然有中国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损失补偿机制欠缺的原因,但不排除,检察机关没有尽义务要求证人出庭的原因。
5、法官和检察机关在审理过程中没有特权仅仅是履行法律的职责,然而现实中有些法官/检察人员甚是以为自己享有训斥被告人的权力。庭审中经常打断被告人的陈述,采用“诱供”的方式让被告人回答自己想要的问题,动则训斥被告人。这类人的行为形同黑社会分子,严重亵渎了法律的形象。殊不知他们之所以站的法庭上仅仅是因为法律的赋权,他们询问被告人的权力也仅仅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更不知道刑罚触了惩罚个人还有预防犯罪的使命,要预防犯罪就应以法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但是由于现实中人们对犯罪嫌疑人有罪推定的顽固认识和缺乏人文关怀的悲哀,人们对待犯罪嫌疑人往往盛气凌人。
(三)了解案件终结程序,这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庭审后的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四)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签字确认送达回证。这个过程中对程序的合法性要求较多,司法实践中执行的也是很严格。
(五)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整理了两个半月卷宗定了不少,归档也经历了好几次,习得一些细小的注意事项,也开始总结出一些经验:
1、卷宗的外壳要按照原有的折痕来折,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外壳正面的填写一般都有规定模式不易出错,但是注意卷数填写,一卷错了就会影响全部;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本精选由精品学习网提供!
2、卷内纸张要向内和向外对齐;
3、卷宗目录按照卷宗内的资料按顺序填写,注意各个项目要填写齐全,注意每个项目的页码要准确;
4、卷宗内纸张尽量采用同意格式,一般为a4纸,非统一纸张要用同意纸张撑上统一起来;
5、纸张为传真纸、含有非能长久保存的字迹的要复印,各种票据要复制;
6、纸张上编号要统一,正反两面有字的都要标,万一忘记了可以用-1等标注,同一张纸上有重复编号的要划掉;
7、封条要四边贴好,最后一张是证据的应加空白纸,签字要各签一半;
8、卷宗外壳,后页各项空格填好,要注意卷宗数目;
9,归档时尽量分类,便于接受检查;
(六)在法院听了各种类别的法庭审理,发现很多人非因经济原因而不请专业人士出庭,觉得现在的法律观念还是没有很好的普及。司法实践中专业人士代理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一般与当事人比较熟悉,便于了解案件的事实,准确掌握案件事实;容易和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动机,利于正确进行辩论;费用较专业律师少,对当事人而言比较经济。
劣势: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专业分析,不利于把握案件的本质;没有诉讼经验,不了解法庭程序,不能充分利用程序为当事人谋取利益;不熟悉专业词汇,表达和掌握不能作到确切,容易被对方利用情绪,立场不坚定……
比较而言,一般情况下遇到诉讼问题除有绝对把握,应请专业律师代理为好。
(七)对司法实践中几个小问题的思考:
1、法官的义务:审判义务、普法义务。审判义务是法官职责的所在,可以说是法官职业的自然属性;普法义务则是法官职责的延伸,司法活动本身即含有对人民进行司法教育的职责,公开审判即是此意体现,何况是人民法院。故在实际司法活动中我们常见到法官向当事人解释事实、法律规定或司法程序,凡经历过司法活动者在实际中也往往比常人更具法律意思。
2、当事人的诉讼动机。寻求司法公正是当事人诉讼的自然动因,这也是很多人走进法院的原因。但在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提起诉讼却含有另一目的——为求心理解脱,发泄自我。今天调查的当事人即兼具两点。他既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希望行政机关从事实出发变更决定,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对行政机关漠视其他人违法,单单处罚自己的不没满.与这两个动机向关联的是司法的两个功能:一是维护纠正功能_改正违法,提供社会正义;二则司法的通泄作用---为当事人发泄不满提供渠道,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3、行政诉讼缘何产生?
与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相对应,行政纠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行政行为不合法或不合理.本案的出现即是由于行政行为的不合理,由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虽然具备法律依据,但是却无视社会普遍违法现状,没有向当事人合理解释,导致当事人极端不满.合法不合理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的!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行政机关认为相对人是刁民,公然无视法律;而相对人则认为行政机关毫无人道没有人性.。由此行政诉讼则不可避免,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实际生活中,一些行政纠纷往往因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而产生。
(八)通过两个半月的接触,产生一个模糊的判断,刑事案件很多当事人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在发达地区较多地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我没有详细地作过调查,然窃以为这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不开:
一、是外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甚大,这种巨大的差异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全方位冲击。同时,他们本身的承受力又小,经不住现实的冲击,在此情形下,他们的心理极易扭曲,产生易怒、易不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一旦有周围环境刺激就会产生犯罪……
二则在面对上述情形下,社会抑制、预防机制的缺失加剧了犯罪的发生。对外来人口在城市仍然处于被管理、被管制的一个群体。正当权利被漠视,心理压力无正常渠道排泄是很常见的事情。在社会和个人因素的作用下,外来人口难免出现犯罪这种和社会秩序极不相称的行为出现。
犯罪本是个人反抗社会的结果,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惟有教育方能改善,必须日日积累,社会条件却可立即建立。
(九)司法实践与法制电视剧的关系认识:
通过实习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操作已经很熟悉,所以一看法制电视剧我就知道那些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未必所有的公民都和我一样对司法实践很了解,而现在的法制电视剧到处充斥着对司法实践的错误描绘。不可否认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但是对于严肃的司法程序,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实质的修改则是讲在产生他们所期待的观看性的同时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法律是严肃的,司法过程更是如此,原本法制电视剧可以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且把法律知识寓于在电视剧中方便普通百姓接受。但是一个充满错误的电视剧必将给观众传达印象深刻的错误法律知识。给观众营造一个错误的法律感官。到了实际生活中,当观众真正接受司法程序时将发现实际的程序与他们在电视上看的相差很大……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失望。
(十)实习似乎安排在寒假或下学期进行——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实习安排在暑假的弊端:大多熟院校的学生都利用暑假到法院等政法机关实习或实践,实习地容易出现人员饱和;由于实习人数较多,我校安排的实习岗位又比较迟,一些好的岗位被其他学校抢占,致使同学们不能有效的从司法机关学习到知识,反而让一些主动性差的同学在一边吹空调;暑假实习,天气炎热,增加大家挤公交的辛苦,早起晚归,实可避免。
实习安排在下学期的益处:由于与其他学校的实习或本校实践不冲突,本校人员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下学期,考研考公务员都已经结束,此时实习可以让各考生好好利用暑假时间复习,同时也可以在下学期全心全意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前实习,照样便于论文材料的收集。
篇四 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范例
一、实习主要内容:
(一)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锻炼实践能力:观摩学习法院工作方法、旁听各类庭审、请教实习疑惑。
(二)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宁波市中级法院为例):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涉外案件;走私案件;局级以上国家公务人员贪污等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规定的中级法院管辖权没有实际中宽泛和明确。
(三)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书记员查明到庭人身份,宣读法庭纪律;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权利、询问回避;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
(四)了解案件终结程序(以死刑为例):庭审结束;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五)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主要宣读事实和判决部分、告知上诉权利、期限等)、签字确认送达回证。
(六)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两个半月的实习,全面的接触了司法实践。深入了解了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特点,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了解案件终结程序、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受益非浅,收获和体会亦不少,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经过观察和咨询,弄清楚了司法实践中的管辖范围(参看前文)。总的来说符合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便于审判活动的开展,稍微有点调整。具体操作上比法律规定的清楚了很多,这里面有惯例的影响,也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
(二)亲身体验了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对司法实践中的作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出入,有些能够理解,比如检察官对被告的询问态度等,比较严厉,受职业影响太多,和整个大环境有关系。但对实际运作中的某些问题还是认为司法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
1、公安、检察机关在制作询问笔录时,遇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事人时如何操作?这似乎有现成的答案很多人都会回答:由询问人口头宣读后,如与实际一致则令被询问人签字。这似乎很合情理,实际中也这样操作。然这一看似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建立在询问人员事实求实的基础上,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检察机关作为即将在法庭上与被询问人对峙的一方,何以保证其录制的笔录与被询问人(法庭审判时被告)的供述,谁能保证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宣读的内容和让被询问人签字的内容一致。今天上午的庭审被告就辩称由于其不识字,不知道当时念的是不是和其签字的笔录一致,并当庭推翻了公安的笔录。予以为,对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在录制笔录时,尤其是签字确认程序应进行录像备案,一则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防范公安、检察机关徇私;二则利于庭审时避免不必要的翻供。
2、检察机关在法庭举证时,经常是n个证据一起举,这对被告要求很高,经常有些被告人,听不清楚,不利于被告行使合法的质疑权,也不利于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
3、庭审中被告陈述和被告在押期间的供述哪个效力更高?这个应该结合案情具体分析,而不应该由公安、检察机关决定。在刑事中,被告人和检察机关是对峙双方,他们的意见应该对等考虑。
4、证人证言的质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往往只提供书面证人证言,没有证人出庭佐证,而按照法律规定,证人证言应该以出庭发言而常态,不出庭为例外,现在不出庭作证反而成为常态了。这其中固然有中国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损失补偿机制欠缺的原因,但不排除,检察机关没有尽义务要求证人出庭的原因。
5、法官和检察机关在审理过程中没有特权仅仅是履行法律的职责,然而现实中有些法官/检察人员甚是以为自己享有训斥被告人的权力。庭审中经常打断被告人的陈述,采用“诱供”的方式让被告人回答自己想要的问题,动则训斥被告人。这类人的行为形同黑社会分子,严重亵渎了法律的形象。殊不知他们之所以站的法庭上仅仅是因为法律的赋权,他们询问被告人的权力也仅仅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更不知道刑罚触了惩罚个人还有预防犯罪的使命,要预防犯罪就应以法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但是由于现实中人们对犯罪嫌疑人有罪推定的顽固认识和缺乏人文关怀的悲哀,人们对待犯罪嫌疑人往往盛气凌人。
(三)了解案件终结程序,这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庭审后的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四)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签字确认送达回证。这个过程中对程序的合法性要求较多,司法实践中执行的也是很严格。
(五)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整理了两个半月卷宗定了不少,归档也经历了好几次,习得一些细小的注意事项,也开始总结出一些经验:
1、卷宗的外壳要按照原有的折痕来折,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外壳正面的填写一般都有规定模式不易出错,但是注意卷数填写,一卷错了就会影响全部;
2、卷内纸张要向内和向外对齐;
3、卷宗目录按照卷宗内的资料按顺序填写,注意各个项目要填写齐全,注意每个项目的页码要准确;
4、卷宗内纸张尽量采用同意格式,一般为a4纸,非统一纸张要用同意纸张撑上统一起来;
5、纸张为传真纸、含有非能长久保存的字迹的要复印,各种票据要复制;
6、纸张上编号要统一,正反两面有字的都要标,万一忘记了可以用-1等标注,同一张纸上有重复编号的要划掉;
7、封条要四边贴好,最后一张是证据的应加空白纸,签字要各签一半;
8、卷宗外壳,后页各项空格填好,要注意卷宗数目;
9,归档时尽量分类,便于接受检查;
(六)在法院听了各种类别的法庭审理,发现很多人非因经济原因而不请专业人士出庭,觉得现在的法律观念还是没有很好的普及。司法实践中专业人士代理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一般与当事人比较熟悉,便于了解案件的事实,准确掌握案件事实;容易和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动机,利于正确进行辩论;费用较专业律师少,对当事人而言比较经济。
劣势: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专业分析,不利于把握案件的本质;没有诉讼经验,不了解法庭程序,不能充分利用程序为当事人谋取利益;不熟悉专业词汇,表达和掌握不能作到确切,容易被对方利用情绪,立场不坚定……
比较而言,一般情况下遇到诉讼问题除有绝对把握,应请专业律师代理为好。
(七)对司法实践中几个小问题的思考:
1、法官的义务:审判义务、普法义务。审判义务是法官职责的所在,可以说是法官职业的自然属性;普法义务则是法官职责的延伸,司法活动本身即含有对人民进行司法教育的职责,公开审判即是此意体现,何况是人民法院。故在实际司法活动中我们常见到法官向当事人解释事实、法律规定或司法程序,凡经历过司法活动者在实际中也往往比常人更具法律意思。
2、当事人的诉讼动机。寻求司法公正是当事人诉讼的自然动因,这也是很多人走进法院的原因。但在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提起诉讼却含有另一目的——为求心理解脱,发泄自我。今天调查的当事人即兼具两点。他既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希望行政机关从事实出发变更决定,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对行政机关漠视其他人违法,单单处罚自己的不没满.与这两个动机向关联的是司法的两个功能:一是维护纠正功能_改正违法,提供社会正义;二则司法的通泄作用---为当事人发泄不满提供渠道,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3、行政诉讼缘何产生?
与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相对应,行政纠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行政行为不合法或不合理.本案的出现即是由于行政行为的不合理,由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虽然具备法律依据,但是却无视社会普遍违法现状,没有向当事人合理解释,导致当事人极端不满.合法不合理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的!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行政机关认为相对人是刁民,公然无视法律;而相对人则认为行政机关毫无人道没有人性.。由此行政诉讼则不可避免,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实际生活中,一些行政纠纷往往因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而产生。
(八)通过两个半月的接触,产生一个模糊的判断,刑事案件很多当事人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在发达地区较多地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我没有详细地作过调查,然窃以为这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不开:
一、是外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甚大,这种巨大的差异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全方位冲击。同时,他们本身的承受力又小,经不住现实的冲击,在此情形下,他们的心理极易扭曲,产生易怒、易不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一旦有周围环境刺激就会产生犯罪……
二则在面对上述情形下,社会抑制、预防机制的缺失加剧了犯罪的发生。对外来人口在城市仍然处于被管理、被管制的一个群体。正当权利被漠视,心理压力无正常渠道排泄是很常见的事情。在社会和个人因素的作用下,外来人口难免出现犯罪这种和社会秩序极不相称的行为出现。
犯罪本是个人反抗社会的结果,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惟有教育方能改善,必须日日积累,社会条件却可立即建立。
(九)司法实践与法制电视剧的关系认识:
通过实习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操作已经很熟悉,所以一看法制电视剧我就知道那些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未必所有的公民都和我一样对司法实践很了解,而现在的法制电视剧到处充斥着对司法实践的错误描绘。不可否认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但是对于严肃的司法程序,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实质的修改则是讲在产生他们所期待的观看性的同时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法律是严肃的,司法过程更是如此,原本法制电视剧可以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且把法律知识寓于在电视剧中方便普通百姓接受。但是一个充满错误的电视剧必将给观众传达印象深刻的错误法律知识。给观众营造一个错误的法律感官。到了实际生活中,当观众真正接受司法程序时将发现实际的程序与他们在电视上看的相差很大……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失望。
(十)实习似乎安排在寒假或下学期进行——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实习安排在暑假的弊端:大多熟院校的学生都利用暑假到法院等政法机关实习或实践,实习地容易出现人员饱和;由于实习人数较多,我校安排的实习岗位又比较迟,一些好的岗位被其他学校抢占,致使同学们不能有效的从司法机关学习到知识,反而让一些主动性差的同学在一边吹空调;暑假实习,天气炎热,增加大家挤公交的辛苦,早起晚归,实可避免。
实习安排在下学期的益处:由于与其他学校的实习或本校实践不冲突,本校人员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下学期,考研考公务员都已经结束,此时实习可以让各考生好好利用暑假时间复习,同时也可以在下学期全心全意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前实习,照样便于论文材料的收集。
两个半月的时间转眼就过了,这段时间给自己带的思考不可能通过几天写一篇实习报告反映出来,这需要长久的回味和思考。但这段时间的实习无疑让自己对司法实践更加了解,对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也促使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
篇五 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例
一、实习主要内容:
(一)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锻炼实践能力:观摩学习法院工作方法、旁听各类庭审、请教实习疑惑。
(二)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宁波市中级法院为例):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涉外案件;走私案件;局级以上国家公务人员贪污等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规定的中级法院管辖权没有实际中宽泛和明确。
(三)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书记员查明到庭人身份,宣读法庭纪律;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权利、询问回避;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
(四)了解案件终结程序(以死刑为例):庭审结束;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五)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主要宣读事实和判决部分、告知上诉权利、期限等)、签字确认送达回证。
(六)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两个半月的实习,全面的接触了司法实践。深入了解了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特点,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了解案件终结程序、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受益非浅,收获和体会亦不少,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经过观察和咨询,弄清楚了司法实践中的管辖范围(参看前文)。总的来说符合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便于审判活动的开展,稍微有点调整。具体操作上比法律规定的清楚了很多,这里面有惯例的影响,也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
(二)亲身体验了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对司法实践中的作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出入,有些能够理解,比如检察官对被告的询问态度等,比较严厉,受职业影响太多,和整个大环境有关系。但对实际运作中的某些问题还是认为司法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
1、公安、检察机关在制作询问笔录时,遇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事人时如何操作?这似乎有现成的答案很多人都会回答:由询问人口头宣读后,如与实际一致则令被询问人签字。这似乎很合情理,实际中也这样操作。然这一看似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建立在询问人员事实求实的基础上,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检察机关作为即将在法庭上与被询问人对峙的一方,何以保证其录制的笔录与被询问人(法庭审判时被告)的供述,谁能保证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宣读的内容和让被询问人签字的内容一致。今天上午的庭审被告就辩称由于其不识字,不知道当时念的是不是和其签字的笔录一致,并当庭*了公安的笔录。予以为,对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在录制笔录时,尤其是签字确认程序应进行录像备案,一则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防范公安、检察机关徇私;二则利于庭审时避免不必要的翻供。
2、检察机关在法庭举证时,经常是n个证据一起举,这对被告要求很高,经常有些被告人,听不清楚,不利于被告行使合法的质疑权,也不利于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
3、庭审中被告陈述和被告在押期间的供述哪个效力更高?这个应该结合案情具体分析,而不应该由公安、检察机关决定。在刑事中,被告人和检察机关是对峙双方,他们的意见应该对等考虑。
4、证人证言的质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往往只提供书面证人证言,没有证人出庭佐证,而按照法律规定,证人证言应该以出庭发言而常态,不出庭为例外,现在不出庭作证反而成为常态了。这其中固然有中国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损失补偿机制欠缺的原因,但不排除,检察机关没有尽义务要求证人出庭的原因。
5、法官和检察机关在审理过程中没有特权仅仅是履行法律的职责,然而现实中有些法官/检察人员甚是以为自己享有训斥被告人的权力。庭审中经常打断被告人的陈述,采用“诱供”的方式让被告人回答自己想要的问题,动则训斥被告人。这类人的行为形同黑社会分子,严重亵渎了法律的形象。殊不知他们之所以站的法庭上仅仅是因为法律的赋权,他们询问被告人的权力也仅仅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更不知道刑罚触了惩罚个人还有预防犯罪的使命,要预防犯罪就应以法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但是由于现实中人们对犯罪嫌疑人有罪推定的顽固认识和缺乏人文关怀的悲哀,人们对待犯罪嫌疑人往往盛气凌人。
(三)了解案件终结程序,这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庭审后的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四)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签字确认送达回证。这个过程中对程序的合法性要求较多,司法实践中执行的也是很严格。
(五)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整理了两个半月卷宗定了不少,归档也经历了好几次,习得一些细小的注意事项,也开始总结出一些经验:
1、卷宗的外壳要按照原有的折痕来折,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外壳正面的填写一般都有规定模式不易出错,但是注意卷数填写,一卷错了就会影响全部;
2、卷内纸张要向内和向外对齐;
3、卷宗目录按照卷宗内的资料按顺序填写,注意各个项目要填写齐全,注意每个项目的页码要准确;
4、卷宗内纸张尽量采用同意格式,一般为a4纸,非统一纸张要用同意纸张撑上统一起来;
5、纸张为传真纸、含有非能长久保存的字迹的要复印,各种票据要复制;
6、纸张上编号要统一,正反两面有字的都要标,万一忘记了可以用-1等标注,同一张纸上有重复编号的要划掉;
7、封条要四边贴好,最后一张是证据的应加空白纸,签字要各签一半;
8、卷宗外壳,后页各项空格填好,要注意卷宗数目;
9,归档时尽量分类,便于接受检查;
(六)在法院听了各种类别的法庭审理,发现很多人非因经济原因而不请专业人士出庭,觉得现在的法律观念还是没有很好的普及。司法实践中专业人士代理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一般与当事人比较熟悉,便于了解案件的事实,准确掌握案件事实;容易和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动机,利于正确进行辩论;费用较专业律师少,对当事人而言比较经济。
劣势: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专业分析,不利于把握案件的本质;没有诉讼经验,不了解法庭程序,不能充分利用程序为当事人谋取利益;不熟悉专业词汇,表达和掌握不能作到确切,容易被对方利用情绪,立场不坚定……
比较而言,一般情况下遇到诉讼问题除有绝对把握,应请专业律师代理为好。
(七)对司法实践中几个小问题的思考:
1、法官的义务:审判义务、普法义务。审判义务是法官职责的所在,可以说是法官职业的自然属性;普法义务则是法官职责的延伸,司法活动本身即含有对人民进行司法教育的职责,公开审判即是此意体现,何况是人民法院。故在实际司法活动中我们常见到法官向当事人解释事实、法律规定或司法程序,凡经历过司法活动者在实际中也往往比常人更具法律意思。
2、当事人的诉讼动机。寻求司法公正是当事人诉讼的自然动因,这也是很多人走进法院的原因。但在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提起诉讼却含有另一目的——为求心理解脱,发泄自我。今天调查的当事人即兼具两点。他既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希望行政机关从事实出发变更决定,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对行政机关漠视其他人违法,单单处罚自己的不没满.与这两个动机向关联的是司法的两个功能:一是维护纠正功能_改正违法,提供社会正义;二则司法的通泄作用---为当事人发泄不满提供渠道,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3、行政诉讼缘何产生?
与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相对应,行政纠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行政行为不合法或不合理.本案的出现即是由于行政行为的不合理,由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虽然具备法律依据,但是却无视社会普遍违法现状,没有向当事人合理解释,导致当事人极端不满.合法不合理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的!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行政机关认为相对人是刁民,公然无视法律;而相对人则认为行政机关毫无人道没有人性.。由此行政诉讼则不可避免,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实际生活中,一些行政纠纷往往因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而产生。
(八)通过两个半月的接触,产生一个模糊的判断,刑事案件很多当事人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在发达地区较多地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我没有详细地作过调查,然窃以为这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不开:
一、是外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甚大,这种巨大的差异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全方位冲击。同时,他们本身的承受力又小,经不住现实的冲击,在此情形下,他们的心理极易扭曲,产生易怒、易不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一旦有周围环境刺激就会产生犯罪……
二则在面对上述情形下,社会抑制、预防机制的缺失加剧了犯罪的发生。对外来人口在城市仍然处于被管理、被管制的一个群体。正当权利被漠视,心理压力无正常渠道排泄是很常见的事情。在社会和个人因素的作用下,外来人口难免出现犯罪这种和社会秩序极不相称的行为出现。
犯罪本是个人反抗社会的结果,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惟有教育方能改善,必须日日积累,社会条件却可立即建立。
(九)司法实践与法制电视剧的关系认识:
通过实习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操作已经很熟悉,所以一看法制电视剧我就知道那些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未必所有的公民都和我一样对司法实践很了解,而现在的法制电视剧到处充斥着对司法实践的错误描绘。不可否认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但是对于严肃的司法程序,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实质的修改则是讲在产生他们所期待的观看性的同时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法律是严肃的,司法过程更是如此,原本法制电视剧可以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且把法律知识寓于在电视剧中方便普通百姓接受。但是一个充满错误的电视剧必将给观众传达印象深刻的错误法律知识。给观众营造一个错误的法律感官。到了实际生活中,当观众真正接受司法程序时将发现实际的程序与他们在电视上看的相差很大……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失望。
(十)实习似乎安排在寒假或下学期进行——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实习安排在暑假的弊端:大多熟院校的学生都利用暑假到法院等政法机关实习或实践,实习地容易出现人员饱和;由于实习人数较多,我校安排的实习岗位又比较迟,一些好的岗位被其他学校抢占,致使同学们不能有效的从司法机关学习到知识,反而让一些主动性差的同学在一边吹空调;暑假实习,天气炎热,增加大家挤公交的辛苦,早起晚归,实可避免。
实习安排在下学期的益处:由于与其他学校的实习或本校实践不冲突,本校人员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下学期,考研考公务员都已经结束,此时实习可以让各考生好好利用暑假时间复习,同时也可以在下学期全心全意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前实习,照样便于论文材料的收集。
篇六 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主要内容:
(一)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锻炼实践能力:观摩学习法院工作方法、旁听各类庭审、请教实习疑惑。
(二)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宁波市中级法院为例):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涉外案件;走私案件;局级以上国家公务人员贪污等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规定的中级法院管辖权没有实际中宽泛和明确。
(三)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书记员查明到庭人身份,宣读法庭纪律;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权利、询问回避;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
(四)了解案件终结程序(以死刑为例):庭审结束;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五)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主要宣读事实和判决部分、告知上诉权利、期限等)、签字确认送达回证。
(六)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两个半月的实习,全面的接触了司法实践。深入了解了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特点,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了解案件终结程序、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受益非浅,收获和体会亦不少,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经过观察和咨询,弄清楚了司法实践中的管辖范围(参看前文)。总的来说符合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便于审判活动的开展,稍微有点调整。具体操作上比法律规定的清楚了很多,这里面有惯例的影响,也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
(二)亲身体验了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对司法实践中的作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出入,有些能够理解,比如检察官对被告的询问态度等,比较严厉,受职业影响太多,和整个大环境有关系。但对实际运作中的某些问题还是认为司法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
1、公安、检察机关在制作询问笔录时,遇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事人时如何操作?这似乎有现成的答案很多人都会回答:由询问人口头宣读后,如与实际一致则令被询问人签字。这似乎很合情理,实际中也这样操作。然这一看似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建立在询问人员事实求实的基础上,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检察机关作为即将在法庭上与被询问人对峙的一方,何以保证其录制的笔录与被询问人(法庭审判时被告)的供述,谁能保证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宣读的内容和让被询问人签字的内容一致。今天上午的庭审被告就辩称由于其不识字,不知道当时念的是不是和其签字的笔录一致,并当庭推翻了公安的笔录。予以为,对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在录制笔录时,尤其是签字确认程序应进行录像备案,一则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防范公安、检察机关徇私;二则利于庭审时避免不必要的翻供。
2、检察机关在法庭举证时,经常是n个证据一起举,这对被告要求很高,经常有些被告人,听不清楚,不利于被告行使合法的质疑权,也不利于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
3、庭审中被告陈述和被告在押期间的供述哪个效力更高?这个应该结合案情具体分析,而不应该由公安、检察机关决定。在刑事中,被告人和检察机关是对峙双方,他们的意见应该对等考虑。
4、证人证言的质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往往只提供书面证人证言,没有证人出庭佐证,而按照法律规定,证人证言应该以出庭发言而常态,不出庭为例外,现在不出庭作证反而成为常态了。这其中固然有中国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损失补偿机制欠缺的原因,但不排除,检察机关没有尽义务要求证人出庭的原因。
5、法官和检察机关在审理过程中没有特权仅仅是履行法律的职责,然而现实中有些法官/检察人员甚是以为自己享有训斥被告人的权力。庭审中经常打断被告人的陈述,采用“诱供”的方式让被告人回答自己想要的问题,动则训斥被告人。这类人的行为形同黑社会分子,严重亵渎了法律的形象。殊不知他们之所以站的法庭上仅仅是因为法律的赋权,他们询问被告人的权力也仅仅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更不知道刑罚触了惩罚个人还有预防犯罪的使命,要预防犯罪就应以法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但是由于现实中人们对犯罪嫌疑人有罪推定的顽固认识和缺乏人文关怀的悲哀,人们对待犯罪嫌疑人往往盛气凌人。
(三)了解案件终结程序,这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庭审后的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四)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签字确认送达回证。这个过程中对程序的合法性要求较多,司法实践中执行的也是很严格。
(五)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整理了两个半月卷宗定了不少,归档也经历了好几次,习得一些细小的注意事项,也开始总结出一些经验:
1、卷宗的外壳要按照原有的折痕来折,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外壳正面的填写一般都有规定模式不易出错,但是注意卷数填写,一卷错了就会影响全部;
2、卷内纸张要向内和向外对齐;
3、卷宗目录按照卷宗内的资料按顺序填写,注意各个项目要填写齐全,注意每个项目的页码要准确;
4、卷宗内纸张尽量采用同意格式,一般为a4纸,非统一纸张要用同意纸张撑上统一起来;
5、纸张为传真纸、含有非能长久保存的字迹的要复印,各种票据要复制;
6、纸张上编号要统一,正反两面有字的都要标,万一忘记了可以用-1等标注,同一张纸上有重复编号的要划掉;
7、封条要四边贴好,最后一张是证据的应加空白纸,签字要各签一半;
8、卷宗外壳,后页各项空格填好,要注意卷宗数目;
9,归档时尽量分类,便于接受检查;
(六)在法院听了各种类别的法庭审理,发现很多人非因经济原因而不请专业人士出庭,觉得现在的法律观念还是没有很好的普及。司法实践中专业人士代理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一般与当事人比较熟悉,便于了解案件的事实,准确掌握案件事实;容易和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动机,利于正确进行辩论;费用较专业律师少,对当事人而言比较经济。
劣势: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专业分析,不利于把握案件的本质;没有诉讼经验,不了解法庭程序,不能充分利用程序为当事人谋取利益;不熟悉专业词汇,表达和掌握不能作到确切,容易被对方利用情绪,立场不坚定……
比较而言,一般情况下遇到诉讼问题除有绝对把握,应请专业律师代理为好。
(七)对司法实践中几个小问题的思考:
1、法官的义务:审判义务、普法义务。审判义务是法官职责的所在,可以说是法官职业的自然属性;普法义务则是法官职责的延伸,司法活动本身即含有对人民进行司法教育的职责,公开审判即是此意体现,何况是人民法院。故在实际司法活动中我们常见到法官向当事人解释事实、法律规定或司法程序,凡经历过司法活动者在实际中也往往比常人更具法律意思。
2、当事人的诉讼动机。寻求司法公正是当事人诉讼的自然动因,这也是很多人走进法院的原因。但在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提起诉讼却含有另一目的——为求心理解脱,发泄自我。今天调查的当事人即兼具两点。他既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希望行政机关从事实出发变更决定,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对行政机关漠视其他人违法,单单处罚自己的不没满.与这两个动机向关联的是司法的两个功能:一是维护纠正功能_改正违法,提供社会正义;二则司法的通泄作用---为当事人发泄不满提供渠道,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3、行政诉讼缘何产生?
与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相对应,行政纠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行政行为不合法或不合理.本案的出现即是由于行政行为的不合理,由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虽然具备法律依据,但是却无视社会普遍违法现状,没有向当事人合理解释,导致当事人极端不满.合法不合理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的!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行政机关认为相对人是刁民,公然无视法律;而相对人则认为行政机关毫无人道没有人性.。由此行政诉讼则不可避免,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实际生活中,一些行政纠纷往往因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而产生。
(八)通过两个半月的接触,产生一个模糊的判断,刑事案件很多当事人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在发达地区较多地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我没有详细地作过调查,然窃以为这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不开:
一、是外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甚大,这种巨大的差异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全方位冲击。同时,他们本身的承受力又小,经不住现实的冲击,在此情形下,他们的心理极易扭曲,产生易怒、易不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一旦有周围环境刺激就会产生犯罪……
二则在面对上述情形下,社会抑制、预防机制的缺失加剧了犯罪的发生。对外来人口在城市仍然处于被管理、被管制的一个群体。正当权利被漠视,心理压力无正常渠道排泄是很常见的事情。在社会和个人因素的作用下,外来人口难免出现犯罪这种和社会秩序极不相称的行为出现。
犯罪本是个人反抗社会的结果,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惟有教育方能改善,必须日日积累,社会条件却可立即建立。
(九)司法实践与法制电视剧的关系认识:
通过实习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操作已经很熟悉,所以一看法制电视剧我就知道那些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未必所有的公民都和我一样对司法实践很了解,而现在的法制电视剧到处充斥着对司法实践的错误描绘。不可否认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但是对于严肃的司法程序,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实质的修改则是讲在产生他们所期待的观看性的同时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法律是严肃的,司法过程更是如此,原本法制电视剧可以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且把法律知识寓于在电视剧中方便普通百姓接受。但是一个充满错误的电视剧必将给观众传达印象深刻的错误法律知识。给观众营造一个错误的法律感官。到了实际生活中,当观众真正接受司法程序时将发现实际的程序与他们在电视上看的相差很大……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失望。
(十)实习似乎安排在寒假或下学期进行——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实习安排在暑假的弊端:大多熟院校的学生都利用暑假到法院等政法机关实习或实践,实习地容易出现人员饱和;由于实习人数较多,我校安排的实习岗位又比较迟,一些好的岗位被其他学校抢占,致使同学们不能有效的从司法机关学习到知识,反而让一些主动性差的同学在一边吹空调;暑假实习,天气炎热,增加大家挤公交的辛苦,早起晚归,实可避免。
实习安排在下学期的益处:由于与其他学校的实习或本校实践不冲突,本校人员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下学期,考研考公务员都已经结束,此时实习可以让各考生好好利用暑假时间复习,同时也可以在下学期全心全意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前实习,照样便于论文材料的收集。
两个半月的时间转眼就过了,这段时间给自己带的思考不可能通过几天写一篇实习报告反映出来,这需要长久的回味和思考。但这段时间的实习无疑让自己对司法实践更加了解,对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也促使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
篇七 法院司法实践实习报告
一、实习主要内容:
(一)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锻炼实践能力:观摩学习法院工作方法、旁听各类庭审、请教实习疑惑。
(二)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宁波市中级法院为例):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涉外案件;走私案件;局级以上国家公务人员贪污等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法律规定的中级法院管辖权没有实际中宽泛和明确。
(三)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书记员查明到庭人身份,宣读法庭纪律;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权利、询问回避;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
(四)了解案件终结程序(以死刑为例):庭审结束;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五)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主要宣读事实和判决部分、告知上诉权利、期限等)、签字确认送达回证。
(六)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两个半月的实习,全面的接触了司法实践。深入了解了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特点,熟悉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明确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一庭的受案范围、参与庭审前准备工作,熟悉开庭审判程序、了解案件终结程序、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受益非浅,收获和体会亦不少,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经过观察和咨询,弄清楚了司法实践中的管辖范围(参看前文)。总的来说符合法律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便于审判活动的开展,稍微有点调整。具体操作上比法律规定的清楚了很多,这里面有惯例的影响,也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
(二)亲身体验了刑事审判的整个过程,对司法实践中的作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出入,有些能够理解,比如检察官对被告的询问态度等,比较严厉,受职业影响太多,和整个大环境有关系。但对实际运作中的某些问题还是认为司法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
1、公安、检察机关在制作询问笔录时,遇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事人时如何操作?这似乎有现成的答案很多人都会回答:由询问人口头宣读后,如与实际一致则令被询问人签字。这似乎很合情理,实际中也这样操作。然这一看似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建立在询问人员事实求实的基础上,在刑事案件中,公安、检察机关作为即将在法庭上与被询问人对峙的一方,何以保证其录制的笔录与被询问人(法庭审判时被告)的供述,谁能保证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宣读的内容和让被询问人签字的内容一致。今天上午的庭审被告就辩称由于其不识字,不知道当时念的是不是和其签字的笔录一致,并当庭*了公安的笔录。予以为,对于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当时,公安、检察机关在录制笔录时,尤其是签字确认程序应进行录像备案,一则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防范公安、检察机关徇私;二则利于庭审时避免不必要的翻供。
2、检察机关在法庭举证时,经常是n个证据一起举,这对被告要求很高,经常有些被告人,听不清楚,不利于被告行使合法的质疑权,也不利于法庭审理的顺利进行。
3、庭审中被告陈述和被告在押期间的供述哪个效力更高?这个应该结合案情具体分析,而不应该由公安、检察机关决定。在刑事中,被告人和检察机关是对峙双方,他们的意见应该对等考虑。
4、证人证言的质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往往只提供书面证人证言,没有证人出庭佐证,而按照法律规定,证人证言应该以出庭发言而常态,不出庭为例外,现在不出庭作证反而成为常态了。这其中固然有中国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损失补偿机制欠缺的原因,但不排除,检察机关没有尽义务要求证人出庭的原因。
5、法官和检察机关在审理过程中没有特权仅仅是履行法律的职责,然而现实中有些法官/检察人员甚是以为自己享有训斥被告人的权力。庭审中经常打断被告人的陈述,采用“诱供”的方式让被告人回答自己想要的问题,动则训斥被告人。这类人的行为形同黑社会分子,严重亵渎了法律的形象。殊不知他们之所以站的法庭上仅仅是因为法律的赋权,他们询问被告人的权力也仅仅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更不知道刑罚触了惩罚个人还有预防犯罪的使命,要预防犯罪就应以法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但是由于现实中人们对犯罪嫌疑人有罪推定的顽固认识和缺乏人文关怀的悲哀,人们对待犯罪嫌疑人往往盛气凌人。
(三)了解案件终结程序,这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包括庭审后的合议庭合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省高院复核;宣判;执行刑罚。
(四)参与、学习宣判和送达程序:领取相关资料、提押、宣读、签字确认送达回证。这个过程中对程序的合法性要求较多,司法实践中执行的也是很严格。
(五)参加卷宗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案件资料的分类整理;统一材料格式;统一装订;送档案室检查、归档。整理了两个半月卷宗定了不少,归档也经历了好几次,习得一些细小的注意事项,也开始总结出一些经验:
1、卷宗的外壳要按照原有的折痕来折,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外壳正面的填写一般都有规定模式不易出错,但是注意卷数填写,一卷错了就会影响全部;
2、卷内纸张要向内和向外对齐;
3、卷宗目录按照卷宗内的资料按顺序填写,注意各个项目要填写齐全,注意每个项目的页码要准确;
4、卷宗内纸张尽量采用同意格式,一般为a4纸,非统一纸张要用同意纸张撑上统一起来;
5、纸张为传真纸、含有非能长久保存的字迹的要复印,各种票据要复制;
6、纸张上编号要统一,正反两面有字的都要标,万一忘记了可以用-1等标注,同一张纸上有重复编号的要划掉;
7、封条要四边贴好,最后一张是证据的应加空白纸,签字要各签一半;
8、卷宗外壳,后页各项空格填好,要注意卷宗数目;
9,归档时尽量分类,便于接受检查;
(六)在法院听了各种类别的法庭审理,发现很多人非因经济原因而不请专业人士出庭,觉得现在的法律观念还是没有很好的普及。司法实践中专业人士代理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一般与当事人比较熟悉,便于了解案件的事实,准确掌握案件事实;容易和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动机,利于正确进行辩论;费用较专业律师少,对当事人而言比较经济。
劣势: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案件进行全面的专业分析,不利于把握案件的本质;没有诉讼经验,不了解法庭程序,不能充分利用程序为当事人谋取利益;不熟悉专业词汇,表达和掌握不能作到确切,容易被对方利用情绪,立场不坚定……
比较而言,一般情况下遇到诉讼问题除有绝对把握,应请专业律师代理为好。
(七)对司法实践中几个小问题的思考:
1、法官的义务:审判义务、普法义务。审判义务是法官职责的所在,可以说是法官职业的自然属性;普法义务则是法官职责的延伸,司法活动本身即含有对人民进行司法教育的职责,公开审判即是此意体现,何况是人民法院。故在实际司法活动中我们常见到法官向当事人解释事实、法律规定或司法程序,凡经历过司法活动者在实际中也往往比常人更具法律意思。
2、当事人的诉讼动机。寻求司法公正是当事人诉讼的自然动因,这也是很多人走进法院的原因。但在此之外很多人之所以提起诉讼却含有另一目的——为求心理解脱,发泄自我。今天调查的当事人即兼具两点。他既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希望行政机关从事实出发变更决定,也是为了发泄自己对行政机关漠视其他人违法,单单处罚自己的不没满.与这两个动机向关联的是司法的两个功能:一是维护纠正功能_改正违法,提供社会正义;二则司法的通泄作用---为当事人发泄不满提供渠道,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3、行政诉讼缘何产生?
与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相对应,行政纠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行政行为不合法或不合理.本案的出现即是由于行政行为的不合理,由于行政机关的处罚虽然具备法律依据,但是却无视社会普遍违法现状,没有向当事人合理解释,导致当事人极端不满.合法不合理的行为显然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的!这种做法的后果是行政机关认为相对人是刁民,公然无视法律;而相对人则认为行政机关毫无人道没有人性.。由此行政诉讼则不可避免,俗话说人争一口气,实际生活中,一些行政纠纷往往因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而产生。
(八)通过两个半月的接触,产生一个模糊的判断,刑事案件很多当事人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在发达地区较多地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我没有详细地作过调查,然窃以为这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分不开:
一、是外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与工作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甚大,这种巨大的差异给他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全方位冲击。同时,他们本身的承受力又小,经不住现实的冲击,在此情形下,他们的心理极易扭曲,产生易怒、易不满、甚至反社会的心理,一旦有周围环境刺激就会产生犯罪……
二则在面对上述情形下,社会抑制、预防机制的缺失加剧了犯罪的发生。对外来人口在城市仍然处于被管理、被管制的一个群体。正当权利被漠视,心理压力无正常渠道排泄是很常见的事情。在社会和个人因素的作用下,外来人口难免出现犯罪这种和社会秩序极不相称的行为出现。
犯罪本是个人反抗社会的结果,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惟有教育方能改善,必须日日积累,社会条件却可立即建立。
(九)司法实践与法制电视剧的关系认识:
通过实习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操作已经很熟悉,所以一看法制电视剧我就知道那些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未必所有的公民都和我一样对司法实践很了解,而现在的法制电视剧到处充斥着对司法实践的错误描绘。不可否认电视剧为了增加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可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作,但是对于严肃的司法程序,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实质的修改则是讲在产生他们所期待的观看性的同时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法律是严肃的,司法过程更是如此,原本法制电视剧可以起到一定的普法作用,且把法律知识寓于在电视剧中方便普通百姓接受。但是一个充满错误的电视剧必将给观众传达印象深刻的错误法律知识。给观众营造一个错误的法律感官。到了实际生活中,当观众真正接受司法程序时将发现实际的程序与他们在电视上看的相差很大……这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失望。
(十)实习似乎安排在寒假或下学期进行——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实习安排在暑假的弊端:大多熟院校的学生都利用暑假到法院等政法机关实习或实践,实习地容易出现人员饱和;由于实习人数较多,我校安排的实习岗位又比较迟,一些好的岗位被其他学校抢占,致使同学们不能有效的从司法机关学习到知识,反而让一些主动性差的同学在一边吹空调;暑假实习,天气炎热,增加大家挤公交的辛苦,早起晚归,实可避免。
实习安排在下学期的益处:由于与其他学校的实习或本校实践不冲突,本校人员可以享受较好的待遇,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下学期,考研考公务员都已经结束,此时实习可以让各考生好好利用暑假时间复习,同时也可以在下学期全心全意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前实习,照样便于论文材料的收集。
两个半月的时间转眼就过了,这段时间给自己带的思考不可能通过几天写实习报告反映出来,这需要长久的回味和思考。但这段时间的实习无疑让自己对司法实践更加了解,对理论和实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也促使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