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试题(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4-05-26 07:20:02 查看人数:34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试题

篇一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试题500字

1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_____。

答案:新业态新模式

2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支持社会力量增加_____、_____、_____、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

答案:医疗、养老、教育

3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创建_____,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答案:全域旅游示范区

4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积极扩大_____和促进_____。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

答案:消费、有效投资

5

__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如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答案:__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23年要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要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使人人都有公平发展机会,让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

篇二 东莞政府工作报告7200字

20__年工作回顾及“__”发展成就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以党的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列”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第__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在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一年里,我们克难奋进,推动全市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6275亿元,同比增长8%,与全省持平,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亿元,增长10.2%。进出口增速在全国外贸总额前五名城市中排名第一。农村集体资产增资减债创下历史最优水平。东莞成为全国非省会地级市中第四个各项存款余额破万亿的城市。

在转型升级持续攻坚的一年里,我们聚焦创新,切实增强了科技动力和改革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近三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效明显,“机器换人”如火如荼,工业技改投资大幅增长,首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参与研制的光启“云端”号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系统完成全球商用首飞。改革创新和工作创新亮点纷呈,商事制度改革持续领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三互”大通关和项目直接落地等改革有效突破。东莞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在全面落实国家战略的一年里,我们争先创优,进一步提升了东莞城市形象和国内外影响力。率先对接国家战略,制定东莞制造20__战略,为东莞制造赢得了新的美誉度。主动布局新丝路拓展贸易版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大幅增长,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加博会、海博会、智博会、漫博会、苏迪曼杯、国际科技合作周等一系列重大展会和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东莞的经济活力和城市魅力。东莞第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获评民生周刊全国十大“洗肺”城市,在全国地级市民生发展百强市中排名第七。在北师大发布的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中,东莞再次排在国内104个重点城市第一。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制定东莞制造20__战略,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__,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民营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10.2%和16.7%。大力实施“机器换人”,申报项目831个,总投资66.9亿元,其中莞产设备占比34.7%。在“机器换人”的带动下,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5.6%,工业投资增长26.6%,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提升至34.8%。大连机床、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落户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加快建设,全市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400多家,机器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筑巢育凤”计划。出台创新驱动发展“1+n”扶持政策。创办创新驱动讲习所。用好高企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减税28.4亿元。全市高企增至986家,获省高企扶持资金4.2亿元,均排全省地级市第一。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个、省径创新科研团队4个。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61.6%和72.1%。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鼓励企业利用旧厂房等建设孵化器,新增各类企业孵化器13家,总数达36家,在孵企业和项目1000多个,累计毕业企业300多家。预计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4.8%,占gdp比重2.3%,增幅居全省前列。东莞初具高科技城市雏形。

——推动“四新”经济蓬勃发展。加快生产柔性化、信息化改造,75.6%的规上工业企业具备按订单自动排产和动态调度能力,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家具定制(服装定制、数字印刷)等生产制造典型。加快打造全国智能手机创新研发基地,全市手机年出货量2.6亿台,增长15%。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3390亿元,增长16.9%。快递业务收入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获批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4.7亿元,增长10.9%。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3家,总数达32家;新增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企业45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00家,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资本市场的“东莞板块”初现。

——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组团赴俄罗斯、南非、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成功举办海博会,专业采购商人次、签约金额分别增长69%和15.5%。石龙中俄贸易产业园在两国元首见证下正式签约。粤满俄中欧班列启动试运行。粤新欧国际铁路联运专列提升到每周2-3班。石龙铁路货物吞吐量增长102%。东莞全港集装箱吞吐量335万标箱,增长15.7%,其中虎门港250万标箱,比20__年的16万标箱增长近15倍,从全省第9位跃至第3位。东莞全港总货物吞吐量1.3亿吨,在全省排名第4。与德国乌波塔尔市结为友好城市,与韩国金浦市、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等签署友好城市备忘录。中马友谊园开园。全市外贸出口增长6.9%,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25.2%。

——以“三互”大通关和项目直接落地等为抓手争创更多制度红利。在全国率先启动“三互”大通关,通关时间、费用节省一半以上。项目直接落地试点增至40个,动工项目审批普遍缩短3-6个月。住所登记管理、企业集群注册改革全面铺开,多证联办拓展到所有企业。“三证合一”、“一证一码”改革正式启动,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施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全市市场主体突破70万户,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设立首期20亿元、总规模200亿元的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基金。组建市交通投资集团、科技金融集团。创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扎实推进医疗、公交和不动产登记等改革。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开局良好,相关经验得到上级肯定和推广。

——加快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每月召开重大项目督促协调会,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投资397.5亿元,增长15.7%,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46.5亿元。实施内外资统筹招商,建立“项目源”大数据,设立驻深圳、北京产业合作联络处和驻美国经贸代表处,新引进57个总投资983.6亿元的重大项目。编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20__-2030年)。松山湖生态园统筹发展机制进一步理顺,松山湖高新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排名由第50位升至第30位。水乡新城规划完成编制,华阳湖湿地公园建设受上级肯定和社会认可。银瓶合作创新区总体规划获省批准。引进招商局集团合作开发长安新区。省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地铁2号线、莞惠城际轨道试验段试运行,散裂中子源一期、江库联网水源配置一期、虎门高铁站周边交通整治、市民艺术中心等一批工程完工。新建投产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9项。成功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整合连片土地3万亩,盘活存量用地2万亩,完成“三旧”改造5300亩。启动美丽港湾建设。建成美丽幸福村居50个、社区公园42个。

——扎实推进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工作。投入17.1亿元推动水乡101家“两高一低”企业加快退出。电机和注塑机节能改造量均居全省第一。五大高能耗行业能耗全部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9%。拒批污染项目740个,基本建成7个环保专业基地。启动4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推进11家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启动麻涌环保热电厂建设,完成横沥环保热电厂一期改造。出台生活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省考核排名第一。启动臭氧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补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上升14.4个百分点。

——切实加大公共安全管理力度。深入开展“3+2+2”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破获一批大案要案。全市刑事案件下降8.7%,破案率上升3.3%。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劳动仲裁结案率93.8%、调解率90.1%。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对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等进行地毯式检查,整改各类隐患1.8万处,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检查企业3.6万家、处罚环境违法行为3824宗。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312宗。实现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数字城管系统试运行。打造城市管理亮点工程102个。拆除违建50万平方米。有效防范h7n9、登革热等疫情。

——全面发展文教体卫等社会事业。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企业、进军营活动300多场。入选成为全国5个数字文化馆地级市试点之一。《啊!鼓岭》等一批文艺精品推出并获得好评。高考四项指标连续四年排全省第一。东莞被授予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国家督导验收。省市共同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成功举办苏迪曼杯赛事,成为20__年男篮世界杯承办城市之一,东莞代表团在省运会上总分和金牌总数名列第三,在省残运会上总分、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列第一。入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财政补贴医院2840万元,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减轻群众负担7600万元。推行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实现医疗责任险公立医院全覆盖,试行微信预约挂号支付。打造“志愿之城”,全市志愿者占常住人口10%。培训应急救护5万人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和低保标准,向困难群体发放各类补助金1.6亿元。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城镇社区全覆盖。成立白玉兰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发放就业补贴3.4亿元,小额创业贷款规模全省第一。十件实事圆满完成。

——加强区域协作与对口帮扶工作。出台扶持欠发达镇发展意见,在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预算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平台面向全国竞价。村组两级纯收入增长9%,资产负债率降至17.2%。超额完成欠发达村组、有劳动能力低保家庭帮扶任务。全部实现对口帮扶韶关、揭阳三年扶贫开发“双到”目标。新疆草湖产业园首期30万锭棉纺项目即将投产,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完成工程进度80%。积极参与四川甘孜州、广西河池、重庆巫山帮扶工作。深化“深莞惠+汕尾、河源”合作。国防动员、统计审计、人口计生、工青妇幼、民族宗教、档案方志、科普法普、气象、打私等工作有效推进。

——以“三严三实”要求推进政府建设。在政府系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查摆整改“不严不实”问题,作风进一步转变。出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意见,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听证目录,完成《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草案)起草,出台首部政府规章《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在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法治政府评估报告中,东莞总分位居全国第七、地级市第一。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完善进驻事项目录,开通网厅村居办事点,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98.1%、办结率99.5%。整合部门镇街服务热线,实现12345政府热线“一号通”,服务水平在全国首次城市公共服务热线调查中排名第五、省内第二。

20__年也是实施“__”规划的最后一年。“__”时期,我们积极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复杂形势,以高水平崛起为总目标,以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加快“三重”建设、打造“三大增长极”、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为主抓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个跨越、两个突破、三个转变、四个提升”的新成就。

“一个跨越”:即城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生产总值相继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突破20__亿元,进出口总额迈上1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进入1万亿元俱乐部。全市引进培育一大批关系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500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100亿元、50亿元企业分别增至12和34个。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两个突破”:即区域统筹发展取得有效突破。水乡经济区、大学创新城、银瓶合作创新区“三大增长极”建设全面推进,市镇中心区功能不断完善,以经济区理念加强区域整合、促进协调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中心四组团”的城镇群格局基本奠定。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有效突破。330多项莞版改革陆续铺开,东莞以主动改革、自我革命的勇气,在多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十大改革品牌领跑全省全国,激发出更加蓬勃的内生动力和改革红利。

“三个转变”:即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逐步转变。全市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型研发机构、省创新科研团队、全社会研发投入加快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倍,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7.4和10.9个百分点,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开放格局从外向依赖向内外并重逐步转变。全市外向依存度下降2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比重超过外销,外资和民营“比翼齐飞”、出口和内销“两分天下”、引进来和走出去“双轮并驱”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形态从传统制造向创新型经济逐步转变。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智能手机、机器人等新产业形成规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生机蓬勃,以创新产业为标志、以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的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

“四个提升”:即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进一步完善,建成东莞地铁2号线、莞惠城轨试验段、东莞新火车站、虎门高铁站,新建改造高速路、国省道、镇村联网路超过400公里,以篮球中心、“四院一中心”等为代表的综合配套不断丰富,4g网络、wifi和供水供电、邮政快递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提升。全市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16个,建成绿道955.9公里、休闲绿地1287处,内河涌与跨界河污染整治成效明显,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上游。社会治理提升。“黄赌毒”现象得到铁腕整治,“两抢一盗”等案件稳步下降,劳资纠纷、医疗纠纷、群众信访等得到妥善处置,全市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民生水平提升。市财政共投入1160.3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十件实事成为每年民生工程突出亮点,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养老金、城乡救助及福利水平逐年提高,城乡一体、全民享有的社保体系日益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就业、住房等幸福保障网不断加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全国前列,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东莞“__”时期发生了一系列明显变化。我们的天更蓝了,大气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我们的水更清了,东江、运河和石马河口水质不断好转,水乡重现花红水绿的生态环境,不少河涌变身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们的城更靓了,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美化绿化水平大幅提升,走在东莞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绿、处处是美景。我们的路更通了,高快速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东莞即将迈入地铁时代。我们的城市更安全了,治安案件进一步下降,安全事故进一步减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城市吸引力更强了,越来越多优质企业来莞投资,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扎根东莞,每年来莞观光旅游的游客超过2700万人次。我们的经济质量更好了,全市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东莞正朝着高水平崛起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各位代表,“__”时期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跃升的平台。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各驻莞单位、驻莞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支持东莞建设与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在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外部市场环境持续复杂严峻,引进的重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强力支撑经济发展仍需时日,新的增长点有待培育,一些年度部分指标未能完成计划目标。二是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发展仍是较多依靠传统路径,“四新”经济还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完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三是镇村基层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一些镇街由于招商乏力、用地趋紧等原因导致发展缓慢,部分镇街债务结构有待优化。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压力加大。四是生态建设任重道远。跨界河流污染整治任务繁重,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仍然存在,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市民低碳绿色消费还需加大力度。五是公共服务供给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标准,必须在财力可支撑、可持续的同时,想方设法扩大公共服务供给,逐步提升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六是政府系统的作风建设和履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有所退化,存在多干事不如少犯错的思想,部分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还有不足,企业和群众对行政审批效率、窗口服务质量仍有意见,法治建设、廉政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我们将积极面对并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__年东莞政府

篇三 政府部门关于学生实习报告期间工作的鉴定材料1200字

实习期间,同学在尽快熟悉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摆正工作位置、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搞好实习工作,树立了ⅹⅹ大学生在干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该同学在实习期间服从党委政府的安排,听从指挥、工作主动积极,工作绩效明显:

根据上级安排,ⅹ大学学生ⅹⅹⅹ于2023年九月来我镇实习,协助计生和农业工作,实习期间,该同学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履行实习期间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思想上的先进性、工作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较好地完成了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ⅹⅹ同学坚持把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本次实习工作相结合,努力求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把结合实际工作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学习和各种社会活动,注重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通过先后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更加适应和担当起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需要。

二、求真务实,努力创造工作佳绩。 实习期间,同学在尽快熟悉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摆正工作位置、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搞好实习工作,树立了ⅹⅹ大学生在干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该同学在实习期间服从党委政府的安排,听从指挥、工作主动积极,工作绩效明显: 1、深入实际,切实做好联系村工作。一是深入群众、走家串户,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党和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经过给群众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70以上;二是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多方协调,解决多年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既考虑群众思想状况及愿望,又充分实现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对具体问题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并逐一落实;三是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参加群众大会讨论,及时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案。四是同其他驻村干部一道,积极落实调整产业结构,仅今年4月就落实青蒿和撑绿竹种植面积各100亩,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 2、扎实搞好协助工作,在实习期间ⅹⅹ同学主要协助镇计生办工作。一是认真搞好了19个村育龄妇女普查工作;二是为服务对象搞好各种服务;三是协助作好各种药具的发放工作;四是协助完善了各种计划生育基础台帐。

三、严于律己,树立实习生良好形象。 ⅹⅹ同学实习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崇尚实干,坚持求真务实、深入农村调研、努力提高在群众中的形象,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树立了ⅹⅹ大实习生的良好形象。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到基层深入细致地了解掌握本镇情况还不够。 ⅹⅹ镇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

篇四 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200字

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

省长蒋超良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9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

蒋超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吉林振兴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方面工作倍受考验。在___、国务院和省委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全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吉林振兴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经济增长企稳趋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803.8亿元,增长6.5%,增速居东北板块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

——质量、效益、结构同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1397.7亿元,增长12.3%。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1203.4亿元,增长4%,实现了四年翻一番。单位gdp能耗下降6.7%,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污染物减排实现年度工作目标。服务业增速高於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全省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抗击了春季低温、夏秋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达到706.6亿斤,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4斤,保持全国首位。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万亿元,范文内容地图增长10.3%。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户数分别增长13.9%和21.1%。民间投资增长17.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71.4%。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17.8元,增长8.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万元,达到10780.1元,增长10.2%。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比预期目标多4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提高1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人均提高4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10.4%和14.3%。

一年来,我们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脚踏实地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著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发挥工业主导作用,综合施策,遏制了下行势头,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继续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方面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2023个,增加143个。吉林环氧乙烷、恒大千万吨矿泉饮品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松原至陶赖昭铁路,镇赉至白城、辽源至乌龙岭高速公路竣工通车,通化三源浦机场正式通航。长春城区“两横三纵”快速路全线投入运行。丰满大坝治理、长春地铁1号和2号线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长春-吉林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进展顺利,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上线运营、心得体会入驻商家达到1000户。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建成电子口岸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13个境外营销展示中心全部挂牌运行。进出口总额实现263.8亿美元,增长2.1%。

篇五 2023年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1335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考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___”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过去的五年,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三次产业结构由XX年的26.6:52.5:20.9调整为17.3:65.1:17.6,一产比重下降9.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2.6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2.8亿元,是XX年的2.3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6亿元,是XX年的3.6倍;完成财政总收入6.44亿元,是XX年的3.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均是XX年的3.3倍。先后获得“全省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等称号,XX年、XX年两次荣获“全省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

——过去的五年,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主导产业日渐壮大。五年来,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以纺织、新材料、竹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纺织产业异军突起,纺纱生产规模接近150万锭,纺织产业延伸的关键项目——印染集控区成功获批,园区污水处理厂正抓紧建设,被命名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竹加工产业逐步整合升级,龙头企业实力大为增强,被命名为“江西省竹加工产业基地”;以碳素、玻纤、硅晶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正蓄势待发。到XX年底,园区落户企业达到172家,主营业务收入140.2亿元,是XX年的4.5倍;实现税收2.41亿元,是XX年的7.2倍,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省重点工业园区”、“省级首批生态工业园区”、“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加速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旅游开发稳步推进,完成了全县旅游业总体策划,投资1.5亿元的百丈寺即将开光,仰天峡漂流正式营运,成功举办了华林旅游文化节,天工开物森林公园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萝卜潭景区有望成功收回,九仙温泉正致力招商开发。农业产业化成果喜人,30万亩绿色大米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实现增产,XX年突破6亿斤,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产业发展先进县”;丰产毛竹林基地发展到12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初步形成了奉上公路“林苗一体化”百里长廊;猕猴桃产业与新西兰的科技合作不断深化。全县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达4家,有31个品牌分别获得江西名牌、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过去的五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后劲日益增强。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农村税费、林权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涉农改革,稳步推进企业改制、财政税收、文化教育体制等各项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累计利用市外资金77.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3倍,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县”;XX年完成外贸出口3189万美元,是XX年的7.1倍。大力改善投资硬环境。工业园区新增面积3平方公里,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拓展;昌铜高速公路全线开工,__至南昌段可望年底通车;赤田22万伏变电站投入运行,港头11万伏变电站提前建成;3万吨自来水厂全面竣工,扩建工程正快速实施。全力提升发展软环境。累计报批用地7400多亩,盘活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3575亩;加大金融工作力度,为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融资3.43亿元,帮助企业融资46.5亿元;帮助企业招工2.8万人次,有效地缓解了用地、融资、用工等瓶颈制约。争取获得了3000万美元以下外资企业审批权,组建了国家外汇管理局__支局、海关__联络处,成功获批为商务部企业进出口经营备案权下放县,外向型经济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

——过去的五年,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城镇化率达44.16%,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了近一倍,绿地率达42.1%。“一河两岸、五桥四区”的城市新格局初步形成,“五纵八横”的城市主干道系统日趋完善。华林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区天然气主管网、城北汽车新站等一批重点工程全面竣工;天工大道、金沙湾开发、县委党校、老年活动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荣获“创建省级文明城先进单位”、“首批江西人居环境范例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现“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村村通水泥路”目标,交通状况极大改善;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完成新农村建设点255个,累计投入资金达1.02亿元;解决了7.7万农民喝干净水问题,完成了89座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成功争取到一定三年的“全国首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土地开发整理2.82万亩,新增耕地4070亩;建设标准粮田3.45万亩、高标准农田1.2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63万亩,农业抗灾夺丰收能力有效提高,屡获省市表彰。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多次成为全省参观示范点,荣获“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县”、“全省农村生态建设先进县”,柳溪乡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上富镇、澡溪乡、百丈山管委会获评省级生态乡镇。全面完成减排任务。城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主要生活供水水源地水质和城市地表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过去的五年,民生保障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加大民生事业财政投入,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8倍。着力加强城乡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75万人,1.9万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或创业。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0%以上,共有28万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城乡低保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连续5年逐步提高,1.67万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新建保障性住房1700套,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从XX年开始,累计发放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近600万元。着力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五年增加,新建、改建敬老院18所,“星级管理”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05元,比XX年增加了6169元,年均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44元,比XX年增加了2407元,年均增长10.2%。

——过去的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氛围日渐浓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资金5.67亿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建校舍23.6万平方米,新建了__二中,创办了__四小,城南小学即将投入使用。普通高考“二本”上线人数逐年增长,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录取实现新的突破,冶城职校“三校生”对口高考成绩稳居全省前列,县二中被评为“全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XX年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综合督导评估,进入全省教育工作优秀县行列。加快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点建设,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项目,新建了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第二中医院,改扩建了县中医院,全县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累计争取科技经费1689万元。大力推进文体事业。扎实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工建设乡镇文化站13个,干洲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奇石街被评为“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获江西省首届“十佳人文魅力县”称号。成功承办了全国摩托艇精英赛暨艺术滑水表演赛、第三届环沪港国际自行车大赛江西__赛段比赛等大型赛事,在全省第十二、十三届运动会上夺得金牌总数位居全市前茅。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文明、平安的社区氛围日益形成。人口计生服务奋力争先,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信访形势保持平稳。切实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被评为“XX—XX年全省森林防火先进县”。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安保工作,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安全感测评位居全省前列,荣获“全省平安县”称号。

——过去的五年,民主法制进程加快,行政能力明显提升。推进依法行政。出台了《关于加强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政府决策、审批、执法、监督等系列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清理行政许可,削减行政审批,推行“一站式服务”。推行政务公开,县政府门户网站荣获“全省县级十大优秀政务网站”称号。坚持民主决策。特别是对“三重一大”问题,始终坚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坚持依法向人大报告工作,主动加强与政协联系,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59件,办结率达100%。提高行政效能。认真开展“创业服务年”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廉洁从政。抓好政府班子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此外,审计、统计、广电、网络、工会、物价、工商、残联、档案、通讯、石油、烟草、邮政、质监、气象、史志、新华书店、老龄、扶贫、保险、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其他社会事业和武警、消防、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各项工作都有新进步,呈现新面貌。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__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经济更加繁荣,城乡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县人武部、驻奉消防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省市驻奉单位,向在__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向关心、支持__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有着最深的体会:

第一,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五年来,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自身优势,完善发展思路,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将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作为强县之基,凝心聚力打造工业园区平台,千方百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协调推进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五年来,我们把实现人民生活的安康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民心、察民情、顺民意,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人民群众。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坚持把为民谋利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谋大事,干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第三,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强化把握趋势、善于操作的能力。五年来,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努力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主动性,全力化解金融危机冲击、宏观调控变化和雨雪冰冻、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致力培植财源、强化征管,壮大了现有财力;致力向上争资、扩大融资,缓解了资金压力;致力强化收储、争抢指标,破解了用地难题,为承接产业转移、培植产业支柱、推进项目落地、加快城镇建设提供了要素保障,赢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实践证明,越是在形势复杂和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增强察大势、善操作的本领,在形势变化中捕捉机遇,在政策调整中争抢先机,将我们的事业一步步扎实推向前进。

第四,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弘扬雷厉风行、攻坚克难的作风。五年来,我们坚持在县委领导下开展政府工作,认真落实县委确立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雷厉风行,攻坚克难,一抓到底,全力推进了一大批工业、商贸、城建、旅游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将赶超发展的举措一件件落到实处。事实证明,只有直面矛盾,敢于担当,才能打开局面;只有环环相扣,步步主动,才能务实推进;只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才能有效落实。

成绩值得肯定,头脑务必清醒。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在五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知道,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工作中仍有不少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规模较小,工业支柱还不强、链条还不完整;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所占比重偏低,城市建设管理及旅游商贸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尚需进一步拓宽;土地、能源等要素制约加剧,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繁重;发展环境还不优,少数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行政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深层次矛盾日渐凸显,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今后五年,是_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__加速崛起、进位赶超的攻坚时期。能否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能否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能否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新一届政府面临的压力巨大、面对的考验严峻。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条件,直面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各类难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__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按照县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定位,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科技兴业、绿色崛起、进位赶超的理念,深入实施“工业大提速、城镇大变样、农业大发展、旅游大突破、社会大和谐”发展战略,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同舟共济,务实进取,积极作为,高效落实,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力争迈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

根据这一思路,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力争总量比XX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500美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财政总收入超过15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比XX年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达到16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9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态势更加强劲。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稳步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低生育水平更加稳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文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体育事业发展进步。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达到65%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提升。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住条件持续改善。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各位代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就一定能在“十二五”期间有新的更大作为;只要全县上下进一步凝神聚力,务实奋进,我们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关键的步伐,一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继续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农村欣欣向荣,城市蓬勃发展的和谐__,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新一届政府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设更为稳固的工业支柱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完成纺织、竹加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金属加工及非金属加工等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科学规划指导产业发展布局。合理设置不同的产业功能区,引导不同产业、相同产业的不同生产环节相对独立、尽量集中,形成互为关联、互不干扰的产业分布区。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要求,提高入园“绿色门槛”,坚决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两高一低”企业入园。

加速延伸产业链条。以最强的紧迫感、最大的工作力度加快产业上下游项目的引进速度,确保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布满5—8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提升产业聚集效应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力争到2023年,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条,印染集控区全面建成,全县涤纶短纤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纺纱生产规模突破200万锭,年织布和印染10亿米,年产针织服装4亿件,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税收3.5亿元以上,成为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支柱;竹加工产业中的重竹产品、竹纤维制品、竹化工产品的比重大幅提高,基本完成竹产业的升级转型,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1.5亿元以上;玻纤、碳素、硅晶等新材料产业的精深加工链条得到延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税收2.5亿元,真正把__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纺织产业基地、中国新兴竹产业基地、成长最快的全省新型材料生产基地。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速推进“一园两区”建设,不断拓宽园区发展空间,完善水、电、路、气、通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加快园区商贸、宾招、娱乐和医疗、教育等设施建设,提供相对配套的生活条件。全力破解用地、融资和用工等难题,加速推进新签项目落地,促进投产企业达产达标。力争到 “十二五”期末,工业园“一园两区”建成面积达18平方公里,入园项目总数达到300个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实现税收超10亿元,吸纳就业5万人。

加快发展乡镇工业。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增强乡镇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大力引导扶持乡镇围绕工业园区发展工业经济,有选择地发展乡镇工业小区,大幅提高乡镇经济总量,增加税收收入。到2023年,力争全县所有乡镇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收入过亿元乡镇达4个,收入过5000万元乡镇达6个。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以建设创新型__为抓手,全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强与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加快企业产品研发中心建设,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成果应用。“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育1—2个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8—10个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力争到2023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

(二)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

强化规划编制与管理。继续强化城镇建设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快规划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县城XX—2030年22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修编、报批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信等地下管网规划;完成城区商业网点、社区建设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4平方公里的城南新区、3平方公里的城东新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抓好天工大道两侧、文体艺术中心周边等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各乡镇总规修编工作,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县规划委员会和规划咨询委员的作用,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加强建设审查把关,促进建筑风格的整体协调统一,提高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建筑品位。加大规划执行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建设,杜绝不报而建、先建后报、先建后补、边规划边建设现象的发生,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快城镇扩容步伐。抢抓国家扶持小城镇建设和高速公路通车的机遇,加快推进县城和集镇建设,扩大城镇容量。按“东进北扩,完善西南”的思路,继续拉开县城框架,着力推进城东新区开发建设。抓好上富、干洲等重点集镇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集镇新区,尽快改变集镇面貌。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落户,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力争2023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7万。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以“3579”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完成天工大道、崇贤大道、通化大道、龙山大道、滨河东路、华林大道、校前大道、济美路、九天阁路等城市路网建设,推进文体艺术中心、防汛指挥大楼、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大楼、档案馆和岐山公园、狮山公园、九天阁水上公园等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完善垃圾中转站、公厕等环卫设施,形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城市新格局。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城镇管理运行机制,打造文明、整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城区绿化工程,确保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广告招贴、市场秩序的监管,努力杜绝乱丢乱扔和违章经营、占道经营等现象的发生,维护好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基本完成老城区小街小巷的改造,加快完善各类市政设施。以适度超前的眼光,加强城市停车场所规划建设,打造良好的城区交通秩序。进一步加强歌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监管,加强市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努力创建省级“文明城”。

(三)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农村

壮大农业产业基地。坚持用现代化技术提升农业,用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实施好优质米、毛竹、花卉苗木、猕猴桃、油茶等高产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观光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力争到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涉农企业发展到6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

大力推进水利建设。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巨石垅、十里乡、洪山等4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力争启动控制性枢纽工程甘坊大型水库建设。实施主要圩堤治理,启动香干左堤、黄沙港堤和赤田港堤加固工程,继续完善城市防洪体系,使县城达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标准。大力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完善灌溉排涝系统,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步伐,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万亩。切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全县饮用水安全问题。

加快完善交通体系。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改造县乡道砂石路,加快推进乡际公路、乡村公路改造和连通工程,重点建设连接九仙至百丈的“九百公路”,形成山区乡镇交通环线。启动组级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城乡公交一体化。力争到2023年全面实现县乡公路硬化、市养公路达到等级公路的目标,建成以高速公路为骨干,以省养、市养公路为支架,覆盖县、乡、村、组四级的较高等级公路交通网络。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村镇联动、联村整片推进模式,按照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标准,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县60%以上村庄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强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努力打造一批生态文明村,使全县村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大力繁荣城乡服务业

狠抓旅游开发。加快重点景区建设,着力打造百丈禅修小镇、太极九仙温泉度假村、禅林竹海度假村、越王山云顶小镇、华林书院、天工开物村、仰山漂流、萝卜潭、潦河奇石街九大旅游项目,推进大型休闲度假设施、乡村旅游“天工开物”工程、山野汽车露营地、户外运动基地四大旅游工程建设,实现__旅游业的整体开发。开拓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推动__与周边县市旅游一体化。力争到2023年,全县4a级景区达到3家以上,旅游接待量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亿元。

发展商贸流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经销等现代商贸流通形式,抓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城南农贸市场、再生资源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等一批有较强集散能力和服务功能的专业市场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和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初步形成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快金融机构集聚,继续鼓励和支持异地金融机构入驻__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办金融业务。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小额信贷,加快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各银行机构以扩大信贷规模为重点,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银企对接,大力开展信贷营销活动,力争每年新增信贷资金8亿元以上。继续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银行授信范围和额度,提高融资效率。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深化各项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公共财政支持“三农” 及社会发展领域的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加快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5家以上上市企业。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城市公交、给排水、城市环卫等领域的现代运营体制机制改革。

致力选商引资。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手段。坚持“择商选资”、“招大引强”,紧紧围绕产业支柱建设,瞄准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的高科技项目和龙头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力争每年引进3—5个超10亿元的大型项目,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2023年达到7800万美元以上。

扩大对外贸易。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积极鼓励出口企业创立品牌和到国外注册商标,巩固扩大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外贸出口主体队伍,保持出口持续增长,力争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15%,2023年达到6400万美元。

(六)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

完善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加大千亩应星教育园建设力度,把城北初中、特殊教育学校、城南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第二示范幼儿园列入教育园区建设计划,立足现有职业教育基础,努力引进高校进行联合办学,将应星教育园区建成规划科学合理、设施基本齐全、资源互补共享的综合性教育基地;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好一批乡镇示范中心学校;加强职工技能素质教育,建设县工人文化宫。加强重点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筹建__历史博物馆,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乡镇、村(社区)都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目标。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步伐,新建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和改进县城社区建设,努力将社区建成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组织。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设县体育中心和健身广场。发展竞技体育,积极申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到2023年基本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全覆盖。

强化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新建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3488套,改造国有林场、农场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棚户区3708户,改造农村危房XX户,力争基本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依法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权益,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和福利中心建设。完善大病救助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住院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覆盖率,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化解各类矛盾。建立健全维稳长效机制,推动各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常态化、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常态化,认真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积极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严格落实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各类群体性信访事件,坚持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协调沟通、第一时间接待面对、第一时间妥善处置。注重源头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畅通信访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推进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制度,加大对恶意缠访、闹访行为的处置力度,规范信访行为,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维护社会安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狠抓事故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天网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到2023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各类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与“___”末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继续提升。

(七)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建设

规范矿产开发。强化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开采秩序,严厉打击非法开采。严格控制设立新的采矿点,现有开采区逐步实行收缩和关停。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坚持“谁受益谁出资、谁破坏谁治理”,强力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全力降低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加强生态保护。继续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巩固扩大奉上公路“林苗一体化”百里长廊成果,不断提升造林绿化水平。着力发展毛竹种植,大力实施诱导扩鞭和人工造林,继续推广毛竹低产林改造、竹腔竹蔸施肥等技术,提高竹林面积和亩平密度。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林政管理,依法严厉打击滥砍、滥伐、滥垦行为,提高森林蓄积量。力争到202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活立竹蓄积量达到1亿支以上。

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严格遵守国家和省高耗能企业准入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行政事业单位能耗监管,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优化能源结构,完成“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网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00个以上,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利用。

强化污染防治。完善县城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对工业园区及重点沟渠的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城新区、重点镇、工业集中区供水、节水、污水及净化回用处理系统建设。严格控制全县废气排放总量,加强城镇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发展无公害畜禽、水产养殖。全面实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医疗垃圾废弃物集中处理。加大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全面达标。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大土地资源整理和复垦力度。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估办法,严把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严格控制项目预留用地,继续大力清理闲置用地,工业项目新建厂房容积率必须达到0.8以上,建筑密度不低于35%,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真正做到惜地如金。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度,加大造地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科学安排用地计划,全力保障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需要。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努力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与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按法律规定办事、按政策程序办事,特别是事关重大问题,都要履行程序,都要经过相应的会议讨论,实行集体研究决策。

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政府执行力建设,着力治庸治懒,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实施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使政府每一项工作都有目标要求、有责任主体、有监督考核、有责任追究,做到直面矛盾不上交、快速落实不拖拉。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强化行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大力反腐__。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__败体系,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加强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依法公开,阳光运行。进一步完善财政审计监督,推进审计结果公开。加强机关行为规范教育,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行政事业机关的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各项廉政规定,坚持做人准则,保持平常心态,努力建设一支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树立和维护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回首激情过去,任何艰难险阻都改变不了__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愿望;展望美好未来,任何困难挑战都阻挡不了__人民昂首阔步的前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奋勇向前,永不懈怠。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排难而进,再接再厉,为__更加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篇六 石嘴山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850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5日在市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金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3年,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民心”三大工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市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

——经济增速快。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其中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9亿元、54.2亿元和24.5亿元,增长3.5%、17.2%和9%。预计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6亿元,比上年增长33.96%,其中,市级财政收入完成4.2亿元,增长29.6%,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09亿元,增长29.9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预计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对外开放步伐快。全市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总投资6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55.83%,资金到位率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预计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6%,其中,实现出口总值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86%。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预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10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0元,比上年增长10%,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就业超过预期目标。实现城镇新就业24489人,劳务输出381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一)认真实施“产业对接”工程,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增速快、质量高、效益好。努力克服电力、运输、资金紧张等制约因素,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强化对工业经济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帮助企业上项目、扩规模、抓技改、增效益,预计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20.4%;实现盈利7.5亿元,增长1.2倍。重点组织实施了西部聚氯乙烯公司12万吨pvc、恒力集团60万吨钢冶轧、大荣公司年产1.5万吨双氰胺、大武口电厂1#、2#机组节能改造、鲁晶化工1.2万吨硅胶等247个新建、技改、扩建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1.7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工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5811”工业发展规划顺利推进,全市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4户,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14户。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煤机三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企业改制工作正在顺利实施,民化集团、西北煤机二厂破产重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整合了煤炭、硅石等矿产资源,组建了石嘴山市矿业集团公司。加大工业园区整合力度,进一步明确了园区定位,理顺了园区管理机制,为工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问题,全面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减免农业税238万元,为农民发放政策性补贴687万元,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98.5万亩,增长17.5%,粮食总产达到3.6亿公斤,增长19%。加快畜牧业发展,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3.6万头、14.3万头和170万只。认真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全市培训农民10.7万人。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新建各类科技示范园区34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改造利用盐碱荒地步伐,启动实施了3000亩“上农下渔”示范工程项目。高标准开展了以平原绿化、黄河护岸林、村庄绿化和治沙造林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完成人工造林6.3万亩,村庄绿化示范点105个,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多领域寻求合作与支持。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机制,重奖招商引资先进典型。积极组织参加了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暨少数民族精品展销会,成功举办了石嘴山市投资贸易洽谈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基本完成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平台”的搭建工作。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2456户,增长58%;从业人员达10.6万人,增长38.4%;实现销售额45亿元,增长32%;上缴税金2亿元,增长56%。

篇七 莆田市政府工作报告1325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__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莆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1502.1亿元、增长11.1%;财政总收入175.08亿元、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110.30亿元、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2.4亿元、增长21.9%;外贸出口33.1亿美元、增长5.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亿美元、增长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3亿元、增长12.1%;按新的统计口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71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9元、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城镇登记失业2%;人口自然增长率6.6‰;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受宏观环境、价格因素等影响,全市财政总收入和生产总值与预期有差距,但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是: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快速应对处置,及时出台工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扶持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出口、企业融资服务、促进港口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增银行金融机构9家、海交所挂牌企业6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50.2亿元、增长12%,贷款余额1331.4亿元、增长21.6%。建立小微出口企业“信保易”服务平台,开展“万家小微企业成长贷”服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2.8亿元、增长19.1%;设立电子商务、海洋牧场、木材加工、家庭旅馆等互助成长资金,推进工业厂房历史遗留办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立政府性融资再担保公司,设立应急保障周转金,实现转贷57.9亿元、惠及137家企业;打击“逃废债”行为,全力做好“控新化旧”工作,金融形势总体平稳。搭建艺博会、红博会、啤酒节等平台,组织产销联盟,促进本地产品销售。完成我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获得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突围临港产业、文化产业、设施农业、海洋牧场、电子商务、医疗产业等取得初步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0__年的8.5:58.4:33.1调整为7.3:57.7:35。

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3.4%。依托“一区两园”,推广利农模式,促进土地流转,新建大棚果蔬8000亩;推动畜禽楼房养殖,新增生猪存栏3.4万头、家禽80万羽;促进林下经济、花卉苗圃基地多样化发展;发展远洋捕捞,改造大型渔船50艘;15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866.8亿元,增长11.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总数达1037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6.2亿元,增长13.0%。新增资质建筑企业35家、总数达238家,建筑业增加值165.6亿元,增长12.5%。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福建lng站线公司产值突破百亿元,差别化纤维等项目建成投产,pa6等项目加快建设,cpl等项目前期取得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获得专利授权2175项,增长27.6%;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170.4亿元,增长5.3%;技改投资212.8亿元,新增产值134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525.5亿元,增长11.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新增第三产业市场主体2.5万家,增长39.2%;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3家、总数达641家。文化产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11.8%。新增限上电商企业69家、总数达100家,零售网商密度、网商发展指数分别位列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第18位。全年接待游客1725.1万人次、增长18.1%,旅游总收入136.2亿元、增长19.5%。获得“中华美食名城”称号。

(三)项目建设取得实效。46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2亿元,其中,“双百”开竣工项目实现开工97个、竣工97个;投资超亿元项目248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20个;对接央企、民企、外企项目300个,完成投资746亿元;与省属企业对接合作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959亿元。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建成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向莆铁路莆田货运东站、福厦铁路仙游客运站等项目;推进湄洲湾港口铁路国投支线、湄渝高速公路莆田段等项目,铁路运营总里程达13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4公里、普通国省干线通车总里程达236公里、电力装机容量达431万千瓦,港口吞吐能力建成3770万吨、在建4714万吨,具备300万方以上木材装卸能力。开展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木兰溪防洪工程、乌溪水库等加快建设,金钟水利枢纽及引水配套工程主城区全线贯通。

(四)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着力解决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问题,城镇化率达55.3%。颁布实施《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推进“四规合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迁移户口9619人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深化“点线面”攻坚,整治城市“三边三节点”项目39个,整治村庄166个,创建美丽乡村96个,打造特色景观带8条。推进市政设施建设,新改扩建雨水管网124公里、污水管网230公里、供水管网80公里、燃气管网105公里、城市道路155公里、绿道60公里。推进城市停车场、透水率、片林、湿地及绿色建筑“五项行动”,新增停车位4046个、绿地181公顷。综合治理城区内河45公里,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21座,新保障27万群众饮水安全。新建、改造公交停靠站82个,新投放公交车216台。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秩序,拆除“两违”建筑217万平方米,清理闲置土地1408亩。加强生态保护,推进节能减排,防治水、大气、土壤污染,拆除关闭畜禽养殖场5629家,4个县区通过省级生态县(区)考核验收,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位。4个省级小城镇实施项目164个,完成投资136亿元;“幸福家园”3个试点镇和46个试点村实施项目313个,完成投资27亿元;榜头镇列入首批省级小城市试点。扶持50个老少边岛扶贫开发重点村,兑现补助资金1.3亿元。

(五)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社会治理创新等四大领域34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电子商务、新能源、信息惠民等列入国家改革试点。公布市级行政审批目录清单,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投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取消43项、下放152项市级审批和服务事项,审批效率提高60%以上。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引入电商平台作为供应商。在全省率先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有序推进工商、质监等机构改革,建成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平台。 (上接第1版)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分别增长45%、40%。建立企业征信机制,3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工商优异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位。组建旅游集团、南日集团,整合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20亿元。壮大重点出口行业,培育出口品牌,拓展口岸货源腹地,设立首家天喔食品保税仓库,稳定外贸增长。口岸外贸吞吐量达1345万吨,新增莆头1#码头外贸作业点。进口木材163万方,带动木材加工产值47.2亿元。组织参加“9·8”投洽会、赴东南亚招商等活动,签约外资项目41个、总投资27亿美元。新批台资项目4个,莆台联创歌曲《同圆中国梦》在央视跨年元旦晚会播出,六个乡镇与台湾建立对口联系。加强侨务工作,发挥侨力、引进侨智、涵养侨源、服务侨胞成效明显。新增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市、斯里兰卡奇洛市两个国际友好城市。闽东北经济协作、福莆宁岚同城化继续推进。

(六)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市财政投入民生社会事业支出118亿元,占财政支出74.3%。1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年度任务。新增中小学学位1.1万个、幼儿园学位3200个,75%以上中小学班级配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推进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新增4个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推进医改工作,新增医疗床位800张,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放开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市、县两级医院挂钩帮扶乡镇卫生院,成立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列入省社会资本办医试点城市。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组织“海上丝绸之路”油画艺术周等活动,4位莆籍画家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莆田再次荣获中国摄影之乡、中国摄影创作基地称号。“三馆一宫”、社区电子阅览室、数字农家书屋、文化激情广场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组织各类公益演出160多场次,举办道德讲坛3000多场次,加演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1000多场次,通过第12届省级文明城市考评。木兰陂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名录,5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单。成功举办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承办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全国射击总决赛、射箭冠军赛等。成功防控登革热等疫情,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保密、档案、气象、地震、贸促会、地方志、民族宗教、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社会保障不断增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达96%,劳动争议受理案件结案率达97.6%。实现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并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月70元,将失独家庭、村主干等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390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7.9万人次。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68元、350元,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金2.3亿元,惠及9.6万困难群众。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推行“公转商”等政策,发放公积金贷款10.3亿元。安置房新开工项目18个、面积126万平方米,竣工项目35个、面积178万平方米,新回迁1982户、办证21266套;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013套;造福工程搬迁2920户、13364人。推进数字莆田建设,建立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拓展城市一卡通应用领域。成功防御台风、暴雨袭击,安全转移群众6.9万人次。推进平安莆田建设,开展“六五”普法,建设城乡社区网格化系统,刑事案件立案量下降9%,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建立“两挂钩一督导”信访责任落实机制,有效化解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加强双拥工作,提高优抚安置标准,健全军民融合发展机制。

(八)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四下基层”,纠正“四风”问题,着重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完成办公用房清理,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1%,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减少12%、下发文件减少18%。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68件、市政协提案205件,办结率均为100%。开展党风政风人民评电视直播活动,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

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挑战比预想的要多,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莆田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齐心合力、团结奋进和各方面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直各部门及驻莆机构、驻莆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莆田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临港产业优势还未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不明显,龙头企业不多,规模企业偏少,重大产业项目新投产少。二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三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土地征迁难、项目推进慢。四是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五是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还要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隐患。六是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够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法治能力有待提升,作风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要认真对待,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__年工作安排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认清国内外经济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分析判断上来,既要看到发展阶段转换带来的新挑战,更要看到新常态孕育的新机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主动作为、顺势而为,确保“__”圆满收官,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莆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__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要求,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港兴市、产业强市,把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作为战略支撑,壮大实体经济,培育产业龙头,突出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好中求快,努力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莆田。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左右、预期170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4%左右、预期2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预期1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左右、预期17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预期548亿元;外贸出口增长7%、预期3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预期3.7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挖掘潜力,扩大三大需求

强化投资支撑作用。实施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落实市长一月一调度、副市长两周一协调机制。推进500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980亿元,落实县区(管委会)属地项目负责制,确保“双百”开竣工项目限时间开工、促提前竣工、按节点突破。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和动态管理,突出招商选资,深化“三维”项目对接。推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打造阳光工程、优质工程。

拓展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开工建设莆永高速湄洲连接线、涵江港至江阴港跨海大桥等项目,加快建设罗屿40万吨铁矿石码头、湄洲湾国投煤炭码头二期工程、联十一线等项目,建成湄洲湾港口铁路罗屿支线、国投煤炭码头支线、湄渝高速公路莆田段、宁海新桥等项目。优化市政路网结构,加快建设木兰大道、壶公路、白塘路等项目,改造瓶颈路段,提升一批主街道,促进道路交通更加便捷通畅。统筹防洪安全、水环境治理、景观建设,推进木兰溪防洪工程。加快建设乌溪水库、西音水库、市第三水厂、妈祖城水厂及配套管网等,建成金钟引水配套工程。加快推进lng5#6#储罐、南日岛和平海湾海上风电、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等项目。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智慧城市支撑平台和运行管控中心。

发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先进产能扩大生产规模,壮大总量、提升存量,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净增3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净增100亿元以上。重点跟踪滨海化工等100个新增长点企业,争取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企业10家以上;挖掘技改投资潜力,推进华峰新材料等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带动技改投资280亿元以上,新增产值130亿元以上。

有效促进房地产投资和销售。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把握供地重点、节奏、布局、投向,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推动土地、房产二次抵押登记,简化规划审批、验收手续,加快开发玉湖新城、妈祖城等项目。发挥好公积金的调节作用,扩大首套房、首改房需求,激活二手房和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消费。实施信息、绿色、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养老健康家政等六大消费工程,健全消费维权和社会信用体系。支持网购发展和农村电商配送,培育消费新业态。发挥湄洲岛龙头带动作用,主推“妈祖故乡、工艺莆田”品牌,实施旅游十大提升工程,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建设“森林人家”,打造“滨海朝圣、禅修习武、文化体验、休闲养生”四大旅游经济带。提升工艺美术城、仙游博览城、上塘珠宝城等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高端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保健品等生产企业,发展护理、养老等健康服务业。持续开展本市企业“手拉手”活动,推广啤酒节、美食节等做法,鼓励大型商场、超市、加油站商店等采购本地产品。

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积极主动对接和借鉴福建自贸区政策,建立投资准入、贸易便利化等新机制。落实外贸稳增长政策,实行“一对一”重点出口企业扶持制度,注重品牌培育,优化退税流程,改善贸易环境,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促进货源回流。用好“助保贷”、“信保易”政策,发挥中国鞋业出口基地作用,创建果蔬、水产品、油画等出口基地,增强出口产品竞争优势。鼓励先进技术装备和资源型产品进口,做大木材进口贸易。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城市合作,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着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借力妈祖文化,发挥侨的优势,做好新华侨、侨二代、侨三代等侨情普查,加强双向交流合作,精准招商推介,鼓励侨商卖莆货,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对接、产业升级的外经贸模式。

促进莆台融合发展。建设湄洲岛第二通道及对台客滚码头,申报赴台“个人游”试点,推进两岸直航常态化。办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妈祖春秋祭典等活动,增进两岸本源认同。做强做优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湄洲岛妈祖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湄洲湾莆台产业对接集中区。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健全以技术创新、生态环保、税收贡献为导向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兑现各项扶持政策,做好政策储备。落实好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措施,充分发挥“一个行业、一个政策、一个协会、一个资金池”机制作用,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通过“增信增贷”,解决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企业的资金困难;通过“高位嫁接”,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资产收购和股权置换等方式,兼并重组困难企业;通过“控新化旧”,分类处置不良贷款,防止新的不良传导,稳住工业基本面。注重创新驱动,实施引智兴莆和“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提升莆田高新技术园区,建好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六连冠”。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加快“机器换人”、“电商换市”,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促进鞋服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着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艺美术三个千亿支柱产业,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电子信息三个500亿新兴产业。瞄准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核心环节和缺失项目,引进、培育一批体量大、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龙头项目,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龙头开展协作配套,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cpl、pa6等,带动拉丝、纺织等产业发展;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啤酒、农产品、海产品、粮油精深加工等,带动纸箱、冠盖、物流、仓储等产业发展;工艺美术产业重点发展家具、雕刻、油画、珠宝首饰等,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基地;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建设激光精密机械产业园,打造涵江装备制造产业集中区;医疗健康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耗材、医疗器械、养老康复,配套建设高端专科医院、医疗营销总部、耗材设备交易中心和研发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高世代面板等。

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完善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清理整合闲置土地、可开发利用土地,实行差别化工业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按照一个园区一至两个主导产业的要求,实行差异化发展,石门澳工业园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东吴临港工业园重点发展临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兴化湾南岸工业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业;莆头工业园重点发展海洋重工、建筑机械等大型成套设备产业;仙港工业园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承接城区产业外移;东峤工业园重点发展纺织产业。

提升第三产业水平。促进服务业大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面。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入驻莆田,支持扩大规模、拓展业务、创新产品,争取新设一批村镇银行,发展一批财务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和租赁公司,支持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推进火车站站前物流园、莆头木材集散基地、黄石商贸物流园等项目,新建一批保税仓,完善仓储、冷链物流设施,促进外挂车辆回归,培育、引进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入驻本地物流中心。围绕提升莆田网军、打造电商名城,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垂直细分行业电商平台,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争取设立一般贸易“跨境零售海关监管中心”。推进60个重点商贸项目,实现投资150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80家,实现商品销售额1400亿元。依托总部商务区,加大招商力度,促进莆商回归,培育楼宇经济。积极发展投资管理、会展、会计、设计、评估、咨询、律师等现代服务业。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引导园艺、畜牧、水产、林竹等向全产业链拓展,以二产加工现代化带动一产规模化。严守基本农田红线,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一区两园”建设,实施福建精致农业产业园等40个设施农业项目,新投产设施果蔬6千亩,楼房养猪新增出栏4万头,大棚养禽新增100万羽。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实施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扶持发展林下经济、花卉苗木,促进多样化发展。保护和振兴四大名果,提升甜柿、牛樟等种植效益,每个县(区)培育3个以上县级家庭农场示范点。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农业资金池,探索设立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

发展现代渔业。加快建设闽台渔业合作产业园、后海现代渔业产业园、对虾养殖加工产业基地等,促进涉海企业、项目向园区集聚。立体开发南日岛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加快渔港建设,拓展养殖空间,建成15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坚持扩大生产与精细加工并重,提高鲍鱼、花蛤、海带、海参、东方螺、石斑鱼等主导水产品附加值,打响南日鲍、莆田花蛤等品牌。

(三)坚持城乡一体,建设新型城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莆田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推行无门槛居住证制度和差别化落户政策,加强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提升进城人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产业支撑,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吸纳转移人口就业。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现实需求,推进就业服务、公共教育、基础养老、基本医疗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优化城乡布局。实施《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抓好重点专项规划修编,完成第二批、第三批试点镇村规划编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一溪两岸”联动发展、城涵同城化发展,做大做美仙游城关,加快发展滨海新区。推进榜头镇省级小城市试点建设,支持埭头、枫亭、度尾等中心镇与周边乡镇连片融合发展。实施幸福家园“十镇百村”工程,推广土地流转、确权发证、环境治理、新型社区建设等经验做法,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注重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引导资源要素向50个老少边岛扶贫开发重点村倾斜,培育“一村一品一业”,增强造血功能。

抓好宜居城乡建设。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提升城市“三边三节点”整治水平,继续推进城区内河、城涵河道综合整治,促进绿道网连线成片、互联互通,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景观带。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升“六山”公园和土海湿地公园,加强铁路、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河道等两侧绿化和管护,把森林引入城市,把花园建在街区。加大城中村、城市棚户区、城乡结合部、低洼易涝片区改造力度,实施龙德井、塘北等片区改造项目,强化市政设施配套和建设管理。提升公交和出租车服务水平,新增公交车120辆、出租汽车100辆,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整治,加强市容市貌、背街小巷、地下空间、流动人口和夜市的动态管理。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优化拆后土地利用,完善农村建房审批。

(四)突出生态示范,促进环境友好

完善环保设施。建设污水管网,推进雨污分流,确保排污大户接入管网,完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推进环湄洲湾北岸尾水排放管道工程、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扩建等,建成闽中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仙游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完善垃圾收运系统,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循环利用。

狠抓节能减排。坚守环保底线,严把项目节能环保关,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严格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和分级管控制度,健全企业环保失信追责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中心城区、工业园区、主要集镇及木兰溪、萩芦溪两岸排污口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推进重点产业园区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化改造,强化脱硫设施运行管理,治理建筑工地扬尘、噪声、餐饮油烟等污染,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加强生态保护。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保护好城市“绿心”。完成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加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加快东圳水库、外度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居民点搬迁,建设环库生态防污带。深化村庄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健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加强环境监测,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推进一重山、海岛等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打造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美丽莆田。

(五)继续深化改革,释放发展红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体制调整,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优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和网上审批,再取消和下放一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高审批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我市港口建设。

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理顺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健全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和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做大做强主业、优化配置资源,完成党政机关与所属企业及经营性资产脱钩改制,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生力军作用。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落实“非禁即入”政策,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整合部门专项资金,通过设立投资基金、担保基金等市场化模式,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潜力。防范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贷行为,改善金融环境。规范土地招拍挂和用地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林权等确权登记发证,推进流转、抵押等机制建设。促进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深化海域、海岛收储试点。

(六)发展公共事业,改善民生福祉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抓好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扩容建设,新增学位8000个,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新扩建项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市级医疗集团管理,做好社会资本办医试点,新增医疗床位800张。完善县区、乡镇医疗卫生设施,加强村(居)卫生所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建成“三馆一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街、名村和传统村落。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筹备第2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射击、射箭等赛事。强化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等1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织好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名师带徒,开展技能竞赛,培养更多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坚决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依法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坚持保住底线、严守中线,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长缴多得保障机制,推动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征海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实施城乡医保大病统筹,提高医保报销水平。推进国家级工伤预防试点。加强社会救助和临时救助,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一体化,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福利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13500套、基本建成7000套,继续抓好安置房建设和历史遗留办证工作,造福工程再搬迁2500户。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莆田建设,规范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电子监控村居全覆盖,继续推进“千名干部进村户、排忧解难保平安”活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和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健全重大事项维稳风险评估机制,防范和打击破坏重点项目建设、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按照“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推进诉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推进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整合市级数据中心。加强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社会诚信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安全生共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升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加强防汛抗旱、重大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开展工作。落实民族政策,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强化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军转安置和优抚工作水平,支持驻莆部队和武警部队训练,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海防、人防建设,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三、全力建设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更加重视自身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对人民负责,全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加快职能转变。推进简政放权,亮出行政权力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理出政府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市场活动,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依靠政策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及政协委员提案;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重视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推进新闻发布常态化。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倒查及追究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行政复议、应诉和执法监督规范化。坚持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强作风建设。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守纪律讲规矩,确保政令畅通。加强效能建设,整治庸懒散拖,落实“马上就办”,认真解决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破除熟人经济,杜绝吃拿卡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工作落实力,坚持在基层一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对看准的事情、定下的目标、部署的工作,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完善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等制度,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和腐败行为,使广大公务人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莆田正处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___周围,在中共莆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朝着宜业、宜商、宜居的目标,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莆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莆田市政府

篇八 区规服办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自查报告1850字

区规服办紧紧围绕我区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政务服务宗旨,以提高服务效率为抓手,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__区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

以硬件建设为抓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平台,统一规范全区政务服务硬环境。__区在总结历年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服务环境优美、办公秩序井然、标准统一规范的要求,制定完善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方案》,并在全区政务服务场所完善标准化建设,全区16个街道建有社会事务服务中心,59个社区建有社区工作服务站。今年,合江亭街道办事处和双桂路街道办事处对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进行迁建。标准化的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政府亲民、便民、利民的形象,增强了市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通过社区3+1模式(社区居民代表常任化、社区居委会议事民主化、社区服务多样化+社区工作服务站)强化社区工作服务站建设。按照服务环境优美、办公秩序井然、标准统一规范的要求,规范服务环境、硬件设备、物品摆放,统一标志标识、建设风格、装饰色彩等,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二、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__区进一步完善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要求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各自的《工作规范》,用制度来管人、办事。如:区政务服务中心印制了《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用制度来规范中心工作。推行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和职位代理制、超时默许制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人员做到了挂牌上岗,积极推行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微笑面对办事群众,真正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三、开展并联审批,提高服务效率

四、推行电子政务,试行网上审批

按照建设一流电子政务的要求,对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及行政审批系统进行了改版升级。改版后的区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一网 全覆盖。为办事群众提供办事指南查询、网上在线咨询、政策法规查询、相关表格下载,即时将当天各窗口接办件数量和各审批事项的办理情况在网上进行滚动公示,做到办事事项、办事流程、事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一目了然,办事群众可根据办件流水号或申请人姓名随时查询所申请事项的办理情况。

推行政务服务行政效能网上督查,有效监督政府办事。我们以全区所有办理事项的承诺时限为控制点,实行倒计时监督,进行限时办结时限提前警示即超时预警(工作人员不按时办结事项将被问责)。全程监控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并向社会公开承诺超时默许,杜绝超时件的发生。该系统自今年5月运行至今,未发生一起超时办理事项。行政效能网上监督的推行,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成都日报》、《成都晚报》等多家媒体作了相关报道。

积极探索网上审批,实现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事。办事群众通过互联网将办理事项所需的材料通过__区网上审批系统进行上传,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应窗口在网上进行受理、审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该系统已经于8月10日开始运行。

五、推行政务公开,做到阳光行政

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推行公开承诺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的意见》,全面开放政府各类会议,进一步健全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对政务、居务公开内容、方式进行了规范。所有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事项均按照七公开原则制定《办事指南》,并在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及服务场所摆放公示,方便办事群众免费查阅和索取,照章办事。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led显示屏,公示审批服务事项、每日办件情况等信息,方便办事群众及时了解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组建了__区重大决策咨询委员会,有效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水平。

六、加强政务监督,完善评价制度

进一步加强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投资软环境投诉和行政效能监督中心,制定了《__市__区干部问责试行办法》、《关于为深化城乡统筹,推进科学发展提供纪律保障的六条意见》。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严格执行纪委书记现场值守监察投诉台制度,在服务第一线直接听取办事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纠纷、解决矛盾。区政府聘请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监督员,在辖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和社会调研,建立了常态化的服务意见收集平台,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促进了政务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七、积极配合,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特此报告。

篇九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播地址和视频全文实录一4450字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___作政府工作报告。

以下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录: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在以______同志为___的___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价格稳,管理范文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粮食产量达到1.21万亿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

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6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点任务启动实施,本届政府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这份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个人简历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既扩大市场需求,又增加有效供给,努力做到结构调优而不失速。

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拓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营改增”试点。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采取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分别高4.2和0.7个百分点。同时,完善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扎实推动重点改革。制定并实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预算管理制度和税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比上年减少1/3以上,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得到加强。存款利率和汇率浮动区间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迈出新步伐,“沪港通”试点启动,外汇储备、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拓展。能源、交通、环保、通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快。启动科技资金管理、考试招生、户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

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再次修订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大幅缩减核准范围。着力改革商事制度,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形成新的创业热潮。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显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扩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稳定出口,增加进口,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工作总结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中国与冰岛、瑞士自贸区启动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区完成实质性谈判。铁路、电力、油气、通信等领域对外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装备正大步走向世界。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作为,有扶有控,多办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事,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五连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45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启动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进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热门思想汇报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继续化解过剩产能,钢铁、水泥等15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如期完成。加强雾霾治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指标超额完成。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427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2万公里,水路、民航、管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网改造稳步进行。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经过多年努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惠及沿线亿万群众。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制的支线客机飞上蓝天。

四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范文写作,增进人民福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推出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又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97%和14.1%,残疾军人、烈属和老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以上。

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发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深化,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达到1300多个。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重大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户户通”升级。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南京青奥会。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我们妥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有序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源头防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去年云南鲁甸、景谷等地发生较强地震,我们及时高效展开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顺利推进。积极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有效防控疫情输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持续下降。着力治理餐桌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范文内容地图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法等法律15件,制定修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38件。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重大决策和政策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法律援助范围从低保群体扩大到低收入群体。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行业协会商会等四类社会组织实现直接登记。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我们严格落实___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____斗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批____分子得到应有惩处。

我们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认真开展督查,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建立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

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______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心得体会亚欧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积极参与多边机制建立和国际规则制定。大国外交稳中有进,周边外交呈现新局面,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进展,经济外交成果显著。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我们与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以______同志为___的___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今天,正值元宵佳节,在这里,也向各位代表和委员致以节日问候,并祝福全国人民幸福安康!

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____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篇十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4950字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______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市区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情况,其它相关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说明和指标统计附表。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本区政府网站 。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区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

一 、概 述

根据《规定》要求,年5月1日起,本区开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13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50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开辟了区档案馆作为区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查阅中心,并设立电子阅览室供查阅者查阅网上公开的政府信息。截至年底,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区到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928条,全文电子化率达90.3%,其中,本年度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10条。整理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736条,提供服务信息4177条。

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中,政策法规类信息390条,占18.5%;规划计划类信息188条,占8.9%;业务类信息1102条,占52.2%;其它类信息430条,占20.4%。

(一)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1、加大财政性资金使用向社会公开的力度。按照《市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公开财政预、决算报告,如:《关于市区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及《关于本区各街道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报告》等政府信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公开政府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如:《市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区实施标准)》、《关于对年目录中部门集中采购的照相机、摄像机实施协议供货的通知》、区招标/中标信息等,提高了政府采购透明度。出台了《区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和《区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开办法》,依法扩大审计结果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向社会公开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项目实施,分层面公开审计结果。

2、重点推动涉及民生、公众关注度高的信息公开。以“三公”部门为重点,推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动拆迁、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信息的公开,如《房地拆迁公告》、《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和养老补贴暂行办法》、《区“__”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工商、质量技监、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等部门认真做好对涉及公共安全和严重影响人身健康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的公开,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注销××等8家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函》、《区环保受处罚企业名单》、《区合格/不合格食品质量抽查信息》等。教育系统以规范教育收费、加强招生管理为重点,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依据、标准、招生计划、入学条件等信息,如:《区年小学、初中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年区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区户籍低保家庭子女减免学费接受高中、高等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卫生系统以药品价格、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等为重点,向社会公开了《区肺结核病主动发现与扩大诊疗减免方案》、《年区卫生监督工作计划》等医疗卫生服务信息。

(二)以方便群众为宗旨,多方面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1、互联网。通过“”门户网站以及部分政府部门二级网站(如教育局、规划局等)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不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增设了“政府文件”、“区政府常务会议”等栏目,方便查询。

2、公共查阅点。区政府各部门每月向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档案馆)送交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纸质文档和目录;区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查阅中心做到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均对公众开放,开通电话咨询,并配备了8台电脑,设立电子阅览室供查阅者查阅网上公开的政府信息。年,区档案馆接收50个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10件,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目录196条;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14人次,借阅文件18件;接听咨询电话61个。

3、政府公报。区政府公报公开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区政府办公室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职能、表彰等信息。年,共编发12期区政府公报,通过区档案馆、区证照中心、区图书馆,各镇、街道,居(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达1400份。

4、新闻发布会。成立区政府新闻办,制定了《区新闻发言人制度》,向社会披露和解读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涉及面广的重要决策等政府信息。年共举行8次新闻发布会,重点发布年区政府10件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统筹城乡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经济薄弱村帮扶结对工作措施、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和“暖冬”行动计划相关政策措施等信息内容。

(三)加强基础性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畅有序

1、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制。区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区各镇、街道和政府各委办局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贯穿于公文办理全过程,坚持“及时、准确、便捷、通畅”的原则,加强工作衔接,进一步缩短文件信息等从审签形成到提供发布的时间,确保可公开的信息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人员职责,指定了负责接待查询信息、受理申请的科室,按照《规定》要求,梳理信息、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进行更新;编制了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印制备全了各类依申请公开告知单,建立了规范的依申请办理登记册;准时上报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月报、年报,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展开。

2、完善各项相关制度规范。研究政府信息公开协调机制,就涉及多个行政机关的公开主体、公开属性、公开内容等问题建立审核协调流程,并出台相应的工作办法,保证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机制,印制使用增加了公开属性的新拟文单,公开政府信息须单位一把手签字确认,防止不当公开或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义务;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评估机制,将平时检查评议与年终考核评估相结合,督促各部门更好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3、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出台了《区关于加强政务公开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区政务公开监督检查评议制度(试行)》等制度。结合《市行政机关公文类信息目录备案管理办法》的实施,及时报备各类公文信息及其它变更的信息,开展公文类信息目录的登记备案,规范做好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方便公众查阅政府信息,积极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解读服务,区公共查阅中心印制了《查阅政府信息操作步骤》、《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方法》、《流程图》等材料。

4、加大信息公开宣传与培训力度。全区在区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查阅中心、各政府机关受理点及区证照中心、区图书馆等场所,发放《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在区内处级、科级干部培训中,增加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内容。结合工作需要,以区房地局、区规划局等“三公”部门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指导了政府信息公开操作业务,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规范地开展。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区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29件,其中当面申请280件,传真申请2件,电子邮件申请0件,网上申请13件,信函申请31件,其它形式申请3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约93.6%是涉及房屋土地拆迁类信息,5.5%是涉及房屋土地规划类信息,其余是涉及河道规划、审判陪审员组成等的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329件申请中,“同意公开”的249件,占总数的75.7%,主要涉及“房地拆迁公告”、“房地拆迁许可证”、“房地拆迁补偿金”等信息。

“信息不存在”10件,占总数的3%,主要涉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耕地、非耕地、宅基地分布情况”等信息。

“非本机关职责权限范围”35件,占总数的10.6%,主要涉及“土地出让金缴付凭据”、“区政府授权的土地批文”、“邻近区县的土地征用情况”等信息。

“申请内容不明确”32件,占总数的9.8%,主要涉及“无指定文号”、“动迁地块描述不清”等信息。

“重复申请”3件,占总数的0.9%,主要涉及“房地拆迁许可证”。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区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7.8万人次,咨询电话接听4.8万人次,当面咨询接待2.4万人次,网上咨询0.6万人次。在各部门中,接受咨询量列前的是:区教育局、区劳动保障局、区房地局、区外经委等;咨询内容主要涉及入学升学、劳动福利待遇、房屋土地拆迁、招商引资政策等。本区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291.7万次,其中按点击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业务”、“政府文件”、“政府公报”等栏目。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本区年度发生针对本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1件,其主要事由涉及“对一政府信息认定免予公开的情形有异议”;未发生针对本区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工作人员情况:每个单位均明确了2-3名工作人员,全区共132名。

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预算与实际支出情况:区各政府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经费出自办公经费,如培训资料、公开指南、公开目录等材料的印制,增设电脑、触摸屏幕等设备;另有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政府公报印制,门户网站“区长网上办公”栏目建设费等。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项经费为31.5万元,实际支出为29.7万元。

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未发生。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情况:未发生;复印费、检索费、邮寄费均免费。

七、其它相关工作情况

开展了“区长网上办公”等创新工作的探索,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年,我区制定了《区区长网上办公工作制度》,利用“”政府网站的网络平台,区长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自年7月起,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区长网上办公”,共举行了三次网上办公会,区政府7位领导和33个部门先后出席。办公主题分别是:结合夏季民生问题凸显的“倾听民声,关注民生”,结合年区政府实事项目征集工作的“如何更好地安排政府实事项目”,结合金融危机影响的“政府怎样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由于主题充分考虑了市民的需求与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的结合,栏目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多家媒体的关注。活动举办期间的栏目访问数超过7000人次,累计收到网民提问688条,评论134条,其中提出了许多对改进政府工作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区长网上办公”,进一步拓展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更好地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解读政府的主要政策措施,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了《条例》、《规定》,按照《年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人员,业务工作能力还需加强;个别单位对此项工作认识上还不够重视,宣传不够深入;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核机制、协调发布机制及监督检查机制的落实还有待加强等。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全区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宣传培训,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积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优化公开服务,方便市民能及时、便利获取政府信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断完善和规范,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为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九、 相关说明与指标统计附表

(一)本统计表所列数据为年区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数据,统计范围包括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各政府职能部门。有关“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项经费及实际支出”,除了《政府公报》印刷费用、业务培训宣传费外,还包括“区长网上办公”等建设项目的费用。

篇十一 县政府自身建设工作报告5500字

根据《__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省政府开展政府自身建设XX年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_府办发电〔XX〕138号)文件要求,我县结合实际,认真开展自检自查,现将XX年政府自身建设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自身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学习,及时部署

我县于XX年2月24日组织县直各办局、驻金省州属单位共48个部门收看了李江副省长在省人民政府深化政府自身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此次会议结束后,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黄德亮根据李江副省长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并就当前如何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政府自身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精神,扎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工作。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深化政府自身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坚定不移的态度、坚强有力的工作、坚持不懈的作风,把政府自身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二要突出重点,不折不扣地把深化政府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进一步提高各级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三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突出抓好“服务”、“务实”两个方面,厉行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加大成本控制,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四要认真结合部门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确保政府自身工作取得成效。

(二)完善机制,细化方案

根据《__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__省政府自身建设XX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云政发〔XX〕27号)、《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政府自身建设XX年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云政发〔XX〕52号)和《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四项制度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通知》(红政发〔XX〕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一是切实把政府自身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二是分解细化四项制度工作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出台了《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四项制度”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金政办发〔XX〕31号)文件;三是调整充实四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指定专人,确保有人抓、有人管;四是建立政府自身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实行由政府分管领导总负责,坚持每2个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深化政府自身建设;五是加强各责任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责任部门联络员制度,理顺关系、整合力量、加强配合,切实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政府自身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三)明确任务,扎实推进

1、法治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情况

(1)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执行情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和核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发〔XX〕139号)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方法步骤,由县发改局牵头,各部门配合抓好实施工作。二是严把项目申报审批、项目投资备案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审核,确保申报项目资料齐备,手续完善。三是认真填报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通报信息表,确保我县重大项目申报工作得以有效实现。四是强化时间观念,提高办事效率。在重大项目申报审核环节,建立了各项工作的限时办结制度,科学合理地规范工作的流程和时限,避免了因为疏忽大意或不负责任的作风影响项目建设的推进。

(2)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审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为规范我县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审批和管理,按照《红河州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国土资源局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红国土资〔XX〕82号)文件,对水利、矿产、土地、林业等重大资源做到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明确了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必须依据可持续发展、统一规划管理、公开透明、监督制衡等原则,对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行“谁审批,谁负责”,使整个审批过程职责清晰,权责分明,程序简捷,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确保全县资源开发更加合理化,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重大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一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红政办发〔XX〕110号)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二是明确分工,密切协同,履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职责。根据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县财政部门负责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宏观监管和日常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及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要求,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从严控制,合理配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管理。四是建立健全县直各单位产权登记及资产动态管理模式。五是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相关工作。

(4)重大财政支出项目审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我县财政追加预算支出严格按照《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制度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红财预〔XX〕145号)文件精神,制定印发了《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_县县级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制度的通知》(金政办发〔XX〕81号),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把推进财政追加预算支出审批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追加预算支出的主要事项为:一是国家政策调整需要增加的预算支出。因国家政策的调整,需要增加的刚性支出(调资),涉及“三农”的惠民政策配套资金以及其他上级下达要求本级财政必须配套的专项资金。二是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需要增加的预算支出。三是经县委、县政府确定追加事项,需要增加的预算支出。四是年初预算中,因财力不足无法安排的支出。五是按照追加预算事项,纳入预算调整,经财政部门对追加的事项进行逐一核实,行成书面材料报县委、县政府进行研究,再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事项,财政部门再次行成书面材料报县人大审议,对人大审议的通过事项进行预算调整追加支出。

2、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情况

继续深化和巩固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成果,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和措施,不断强化行政责任,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快了政府自身建设步伐。

(1)我县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于XX年底启动,目前各行政执法单位正在清理和精简审批事项并上报县政府法制办备案。

(2)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待县人民政府研定后实施。

(3)根据省州要求,我县各部门在原来基础上,认真梳理修定完善服务承诺事项(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政策规定、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等)给予装框上墙进行公示公开。完善投诉电话和邮箱的管理,并向社会各界公布,以便社会各界知晓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促进机关依法行政、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目前已在教育系统的__一小、__中学、__二中和卫生系统的__县卫生监督所、__县人民医院、__县妇幼保健院共6个单位顺利推行,今年计划在电力收费及银行各服务窗口大力推广。

(4)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把贯彻实施“四项制度”纳入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对执行不力或行政负责人一年内被问责两次及以上的实行“一票否决”。认真按照行政问责的要求,对在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和乱作为并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进行敢于问责、勇于问责,切实维护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严肃性。

3、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情况

(1)认真组织实施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工作。对于政府及部门的重大决策,规定必须经过听证后才能进入决策程序;对于重要事项,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于重点工作,严格实行通报。通过实施听证、公示、通报,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接受人民群众监督,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决策更加透明化。根据省州要求,我县XX年度的目标任务是实施重大决策听证12项、实施重要事项公示和重点工作通报要求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每月至少有1项。今年1月份以来累计实施听证2项、公示120项、通报110项。

(2)整合公共服务电话,推进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品牌化建设。一是在县级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96128查询专线57条,配有专兼职联络员57名,并要求专线联络员实行ab角制,保证专线电话有人接听、有人抓落实。二是积极做好公共服务电话整合工作。目前我县共整合12336、12301等公共服务电话4部,实现延伸服务时间、延伸服务内容和延伸服务方式三个延伸。三是围绕96128专线品牌建设,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公告、张贴宣传画册、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达到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96128专线服务;四是加强配置完善服务功能,目前我县各乡镇、县直各办局、驻金省州属单位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共61个部门已配置专线联络移动电话,要求24小时有人接听查询电话,大大提高了96128专线服务。

4、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情况

(1)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实施情况。一是围绕省政府确定的2个20项重要工作制定绩效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建设资金绩效管理评价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被审计单位自身标准。二是紧紧围绕确定审计的建设项目,打破部门、单位界限开展绩效审计,整合审计资源,统筹推进全县的绩效审计工作。XX年4月,我县针对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人饮工程、“两基”教育经费、县中心敬老院等5个XX年实施项目进行了绩效审计评价。

(2)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实施情况。一是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工作简报等宣传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让县级各部门充分了解行政成本控制的意义、目标和要求,加强自我约束,变被动为主动,为推进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细化措施,严格执行。县级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严格贯彻执行“六个严”,即: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严格控制会议庆典论坛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严格控制各部门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严格落实问责制度,确保推行工作扎实推进。目前,我县各项指标均控制在零增长范围内。三是强化培训,推广使用公务卡。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及时召开了__县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动员培训会,全县61个预算单位应办理公务卡人数2936人,已办理2782张、安装刷卡机54台,逐步实现行政事务公务卡结算制度。

(3)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情况。一是制定下发了《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工作方案》,在全县各级行政机关全面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同时要求各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二是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电视媒体等多种形式,对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意义和要求等相关内容在全县范围进行了学习宣传,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县9个省州属单位、13个乡镇、41个县属部门共确定了181个关键岗位、250个重点环节、428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和512条监督防范措施,并将各乡镇、各部门的行政行为监督事项登记表统一收集汇编成册,发放至各单位进行公示或通报。三是把贯彻执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严格督办,对制度推进情况实行双月报告制度;同时通过明查暗访、专项检查或重点抽查等方式,对行政机关全年实施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进行行为监督、规范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的,要求提出措施限期整改。

(4)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情况。一是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召开行政能力提升制度专题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制定了《__县行政机关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工作方案》、《__县行政机关重要目标管理实施方案》、《__县行政机关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__县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工作实施方案》,并制定下发《__县级行政机关实施重点目标倒逼管理工作方案》。细化了各项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了行政能力提升制度的全面落实。二是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各乡镇、各部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按照每年不少于3个课题,每个课题不少于3个学时,全年集中培训学习学时不少于10个的要求,科学选择培训课题。三是实行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求各乡镇、各部门结合我县实际和各自工作职能,从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中确定了1—2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按照重点工作名称、负责人、责任主体、项目开始时间、总体完成时间、阶段目标及阶段完成时间等内容,形成目标管理的重点工作选报表。四是认真贯彻落实《__县行政机关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促进各单位、各部门的行政绩效在一线体现。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对推行四项制度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省、州、县相关文件精神,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

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的认知度和群众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三是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工作流程不够规范,长效机制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州重要决策和部署上来,始终坚持把政府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狠抓落实。

二是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按实施方案及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稳步推行实施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工作简报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及时宣传各单位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做到电视有报道、报纸有宣传、网络有信息、学习有交流,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对四项制度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四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五是以行政问责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政府自身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篇十二 2023年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6500字

市政府:

2023年,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承德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承依法行政办〔2023〕18号)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切实加强教育系统法治建设等方面,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既定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坚持政治站位,切实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___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和主要任务,将深化法治实践、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做到了同步开展、同频共振,着力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一是深入学习贯彻___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学法制度,采取党组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组(扩大)会、局长办公(扩大)会会前学法与法治专题讲座相结合等方式,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___全面依法治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决策部署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求上来。二是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贯彻中共承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意见》(承依法治市委〔2023〕2号),增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使命,增强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对照《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评分标准(2023年版)》和《承德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任务分解表》,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二、履行政府职能,推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一)认真做好部门权责清单编制工作。严格落实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及“三定”方案规定,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和责任法定化。按照市权责清单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市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的《部门权责清单汇总表》顺利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编制完成的《部门权责清单汇总表》共包括共7大类、49项事项,同时认真编制了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办事指南,并及时通过网站等形式进行了公开。

(二)全面提升教育政务服务水平。一是编制了《公共服务事项通用目录》和《政务服务事项(除行政许可、公共服务)通用目录》“两张目录”,其中《公共服务事项通用目录》包括“教师资格证相关政策咨询”等11项,《政务服务事项(除行政许可、公共服务)通用目录》包括“城市一类幼儿园、农村示范性幼儿园评估认定”等13项;按照市里统一部署,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优化提升工作,认真维护实施清单,做到准确无误。根据《承德市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完成了17项事项的梳理规范填报任务;按照市直部门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调度会议精神,我局积极主动做好数据录入等相关工作;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工作按要求全部填报完成。二是按照《“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效果评估工作方案》要求,围绕“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民办教育办学机构年检”、“师范类毕业生档案调转”等3个事项,我局提供了相关的数据资料。

(三)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认真落实《承德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承放管服〔2023〕1号),扎实推动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社会救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制”、“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提升职业技能等事项”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认真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我局现在共保留证明事项一项,即“中考“四侨”考生证明”,做到了“清单之外无证明”,真正将“减证便民”行动落到实处。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7项。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对照《承德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补充目录(2023年版)》涉及我局的42项事项,认真做好数据信息归集工作。加快推进信用制工作,开展了“诚信单位、诚信个人、诚信群体征集活动及失信败德行为线索征集”。积极开展信用信息宣传工作,每月及时报送信息稿件。

三、健全制度机制,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一)健全依法行政领导组织机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指导、检查、督促全市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研究重大依法行政工作事项,提出年度工作总体思路,审查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落实情况。领导小组继续下设办公室,负责承担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法规科)。坚持定期例会制度,听取依法行政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协调解决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承德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三统一”等制度规定。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公开的审查、督促、约束、清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根据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承市政办传〔2023〕8号)要求,年内组织开展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四、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健全完善行政决策制度。依据《承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细则》、《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细则》等制度,做到重大决策于法有据、程序科学规范。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必经程序,不断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建立了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委《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以及《河北省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办法》、《河北省公平竞争审查政策措施会审办法》和《河北省公平竞争审查政策措施抽查办法》等三项制度。

(二)建立法律顾问和法治副校长制度。持续聘用法律顾问,我局聘请屈树彬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聘期至2023年10月9日止。我局签订的各种协议、合同、约定,均经过法律顾问把关、签字,重大事项由法律顾问出具律师函。完成了全市学校法律顾问人才库和学校法律顾问聘任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全市中小学校普遍推行了检察官、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公安干警担任法治辅导员的制度做法,检察官、法官讲一些法治课经常化、常态化。上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调研、教育系统法律顾问队伍情况调研等专题调研活动,进一步摸清了底数,为科学决策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参考。2023年9月,承德市检察院检察长张会杰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亲自讲了一堂法治课。

五、着力整章建制,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深化拓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巩固和深化“三项制度”建设成果和成效。年内,按照承德市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通知要求,开展自查整改,对“三个办法”、“四类文本”、“五个清单”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进行了再次“回头看”,开展全面查漏补缺,及时完善了《承德市教育局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试行)》,三项制度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按照市司法局要求,动态调整了《行政执法和罚没事项清单》(2023年版)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并主动进行公开公示。

(二)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大教育系统执法检查力度。我局认真制定《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编制《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动态完善调整“一单两库一细则”。2023年共计划开展部门内部双随机抽查4次,覆盖清单中的全部13个事项,牵头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次,覆盖清单中的全部2个事项。截至目前,抽查任务已经全面完成,检查结果全部及时通过网站予以公示。严格对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实施抽查,做到“清单之外无抽查”;注重整合抽查检查事项,坚持“能联尽联,应联尽联”,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尽限度减轻基层学校负担。此外,认真做好“互联网+监管”,做到平台数据录入及时、监管事项“全覆盖”。

(三)严格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和管理。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准入制度,把职业道德和法律测试作为行政执法资格准入、办理行政执法证件的重要前置条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执法制度,全面落实“互联网+行政执法培训考试”模式。按照市司法局的统一安排,组织局机关24名拥有执法证件和新申请执法证同志,全部参加了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及考试;组织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线上宪法法律考试,并全部通过。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政执法问题专项整治,开展自查自纠,落实“周报告”、“零报告”制度。

六、完善应对体系,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一)依法依规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学校防控严于其它单位,师生防控严于其他群体”原则,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全市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既严格精准落实上级精神和要求,又不搞层层加码、过度防控,有力有效地维护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稳有序的良好态势。

(二)依法依规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我局从教育系统面广线长、人员众多的实际出发,坚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承德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针对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事故等,组织开展实景模拟演练,增强了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了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七、强化服务意识,依法有效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一年来,我局共办理信访案件30件,截至目前26件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其中化解市领导包案1起、省领导包案1起。稳控2.9万名民办代课教师始终未参与非法集访,保持了全市教育系统整体信访稳定。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履行行政应诉职责,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二)认真做好留言办理工作。认真办理反馈人民网网民留言、国务院“互联网+督查”事项,积极利用12345市长热线、河北新闻网阳光理政网民留言、河北政务网“网民互动平台”、长城网“问政河北”等渠道,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解决群众诉求。其中仅通过12345市长热线,截至目前就回复办理百姓诉求510余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受到广泛好评。我局被市政府办公室评为“2023年三季度网民留言办理优秀单位”;被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新闻网授予“我为群众办实事”2023年度阳光理政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省共100家单位获此称号,我市仅两家单位。

八、强化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承德市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承市政办字〔2023〕64号),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增强教育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外延,方便群众办事。将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按要求编制了《市级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和《市级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年内制定出台了《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做好“能公开,尽公开”,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在承德教育信息网开辟专栏,公开群众关心关注的政策文件、机构职能、惠民服务、行政执法等相关信息,畅通信息渠道,更好服务群众。

(二)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建立健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健全问责方式和问责程序,进一步增强了行政问责的针对性、时效性。认真承办人大代表建设和政协提案,年内共承办81件,答复率100%,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办理满意度达到100%。

九、突出部门特点,全面提升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一)不断加强教育系统干部宪法法律知识教育。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制度,制定学法计划、组织法律培训、开展学法活动,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2023年,我局认真制定了《2023年度学法工作计划》,先后组织学习了《民法典》、《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将___法治思想、宪法和法律知识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

(二)持续深化学生的法治教育。梳理总结“七五”普法经验,谋划启动“八五”普法工作。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常态化开展教育普法工作,加强大中小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按照承德市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全市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承法宣办〔2023〕3号),对照教育部门普法责任共性和个性清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年初,我局与市法宣办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宪法法律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承法宣办〔2023〕2号),对宪法法律知识进校园做出安排部署。按照省司法厅、省教育厅、省法宣办通知要求,组织举办了“民法典进学校”暨“我与民法典”征文活动,共分6个组别。经过安排部署、注册学习、作品上传、市级初评等环节,我市最终有110多教师生荣获省级表扬;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上学习和“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在教育系统营造了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的浓厚氛围。9月份精心组织举办了法治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全市16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获得各组别一等奖第一名的选手代表我市参加了省级决赛暨全国选拔赛,荣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我市“宪法小卫士”行动计划的参与率达到37.1%,超过了教育部35%的标准;坚持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载体,将普法工作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丰宁满族自治县第六小学、承德县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省司法厅和省法宣办评为“河北省第八批依法治校示范校”。截至目前,全市有50所学校荣获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与市民政局、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和团市委等部门共建的全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保护基地,陆续接待多批中小学生参观体验、接受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部门法治管理体制还不很理顺,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法治的机构千差万别,不少县(市、区)的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又分属于不同的科(股)室,给联系沟通和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工作人员不足,专业人员匮乏。机构改革以后,我科室除了办公室业务以外,又增加了法规法治职能,但人员没有相应增加,尤其是没有法律专业方面的人才。三是执法力量相对薄弱,普遍素质不高。我局拥有执法证件的干部仅24名,不仅年龄老化、业务繁忙,而且执法水平、专业素质与新形势下教育执法的要求也不相匹配,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以往成绩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法治承德建设规划(2023-2025年)》、《承德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3-2025年)》,以上级精神为指导,突出教育系统和教育部门特色,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不断提升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意识和水平。二是不断提升机关行政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办事一次成”改革,真正将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开、该服务的服务好。三是不断提升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水平。要在巩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成果的同时,推动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通过培树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依章办学、依规管理。四是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要优化活动载体、创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渠道,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一个新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篇十三 乡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1900字

根据《______政府信息公开条例》、《__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及《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作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现向社会公布2023年__乡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主要包括概述、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国政府信息公开受理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几个部分。我乡在信息公开工作经费投入予以保障,充分利用政务公开栏、网站、微信平台等各种渠道进行信息公开。本报告信息数据统计期限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6日。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贯彻实施《______行政许可法》和落实《______信息公开条例》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行政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创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2023年__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时将落实措施及执行情况向社会公开。重点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公开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拆迁安置、扶民救济、惠民工程、水利专项资金、民主决策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加强对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的指导。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政务服务各个环节,以公开促进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人员

为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乡政府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乡农业中心、社会事务中心、学校、医院、信用社、计生部门等单位主要负责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负责全乡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三)建立完善制度,促进工作开展

为了促进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乡政府办及时制定《__乡政府信息公开指南》、《__乡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公开的程序、考核监督机构作了具体规定,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加强宣传培训,精心组织实施

为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展,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我乡积极参加上级行政机关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并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列入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使全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深刻领会《条例》实施的重大意义,加快熟悉了解《条例》。同时,通过乡有线电视、广播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条例》的实施打牢基础。我乡高度重视乡政府信息公开,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社会监督,我们专门安排人员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受理网上投诉,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全面公开制度,通过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16条,重点公开了扶贫、优抚、劳动就业保障等方面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办事服务流程等信息。历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8条。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主动公开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机构职能、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服务公开等。我乡政府信息公开主要采用政府文件和信息的形式发布。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工作在、村公示栏张贴惠民政策明白卡,并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材料自行取阅点,方便群众随时阅读及政策咨询。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我乡本年度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乡本年度没有受理依申请公开的事项,不存在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受理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我乡本年度未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3年,我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信息公开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性不够强、及时性不够,对一些公开的内容存在遗漏现象;二是信息公开有的栏目公开事项较少,如:工作动态较多,其他公开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公开内容较少。三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还欠丰富。

七、下步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乡将按照《条例》和市、县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强化对信息员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二是紧紧围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和广大群众深入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努力在我镇形成群众积极关心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氛围。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谋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篇十四 佛山市三水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950字

佛山市三水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佛山市三水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致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扶大扶优扶强,支持凤铝、科勒、阿托菲纳、弘力南方镀锌板等10多家大企业进行

二、三期增资扩产,积极支持健力宝恢复生产,巩固民族品牌。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支持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建设,全区有70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金盛集团被评为全省2003年度百强民营企业。目前,全区有私营企业1408家,个体工商户14161户。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积极推进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开发建设,三水广场、莱钢等一批商贸、物流企业投资三水,兴建港口码头5个,旅游接待总人数超200万,比去年翻了一番多。出台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五十条”配套文件,开展了“并村”、“村改居”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6700万元开展水利建设,规划农业园区2.7万亩,高标准连片整治鱼塘1.6万亩,去冬今春建设高标准排灌渠近70公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1100万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5∶57.9∶31.6。一年来,我们加强西南组团规划建设,致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和人居环境。积极贯彻区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开展了西南组团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详查。修订完善了规划管理规定,加强了规划管理。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4项重点交通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3项,三水二桥及其引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8,区6项重点工程已基本完成5项,改造完成一级公路15.32公里,新建桥梁3座,完成交通建设投资近5亿元,为历史最多的一年。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交车。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投入5000万元完成了大批市政工程,开展了西南涌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对全区水泥厂进行了污染治理,初步实现了无烟无尘排放。开展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试点。马鞍岗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和驿岗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开工。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文锋东路“天光圩”农产品批发市场顺利迁移到百旺城,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改观。完成了一批镇村、工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区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城市复查考核,白坭镇被评为我区首个省卫生镇,该镇农民公寓建设的做法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管理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成功举办了一批国家级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取得新发展。“双拥”活动扎实开展,我区连续第三次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较好完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指标任务,我区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档案工作取得新突破,《三水年鉴》获得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武装、统计、物价、外事侨务、宗教、老龄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一年来,我们实施依法治区战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致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共119件,办复率达100。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命案侦破、禁毒和严厉打击街头犯罪、非法传销等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抓好法制教育,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了市场食品准入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力度处理城中村散队、集资、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年来,我们深化各项改革,扎实实施“十项民心工程”,致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了区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设立了区行政投诉中心,加快筹建区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清理、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理顺了区镇两级财政关系。采取货币化和向社会公开拍卖的方式,完成了区、镇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公有资产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了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污水处理厂、市场物业、道路停车位等一批城市经营项目推向社会。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就业岗位1.95万个。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4。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困难,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反腐__工作力度,强化监察、审计等监督机关的作用,深入开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区人民和广大外来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凝聚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各界人士的智慧和汗水,离不开驻我区部队、直管单位的支持和参与。在此,我代表区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基础还不够雄厚,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题不够鲜明,特色不够明显,税收结构不够合理;群众信访增多,治安形势仍较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和干部的作风还需要下大力气转变。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承前启后,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加快,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大佛山再次成为投资热点,兄弟区加快发展的态势逼人,我们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三水发展慢就要落后,把握不好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激活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优良、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等优势,科学规划,精心策划,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把三水建成珠三角西部的经济增长极和重要节点城市。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努力实现三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定位,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构筑经济发展的大平台。

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把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园区经济,引导产业聚集,发展特色经济,编制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全区产业规划,明确一二三产业布局,实行政府引导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错位发展的特色园区,吸引项目投资聚集,带动专业园区、专业镇的发展。通过建设大基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1、建设四大工业基地:一是突出重点,创新体制,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设区级工业区,充实国家火炬计划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内涵,把中心科技工业区打造成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示范性园区,重点引进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全区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升级。芦苞镇南部要主动与中心科技工业区衔接,引进项目,加快工业发展。二是充实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和佛山国家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园内涵,把白坭镇建设成为电子电器产业基地。三是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支持健力宝集团改善经营管理,巩固发展民族品牌,引入和培育食品饮料企业;充分发挥3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其它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做大化工、新材料产业,把西南街道建设成为食品饮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四是整合水泥产业,引进轻纺项目,把大塘镇建设成为轻纺、高档建材基地。迳口华侨经济区要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工业。要积极申报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关出口加工区等高层次园区,推行园区1so体系认证,争取政策支持,提高园区建设速度和水平,把三水建成珠三角西部的制造业基地。

2、建设三大旅游文化基地:一是促进云东海体育公园、五星级酒店、天鹅湖花园、绿湖花园和9平方公里的云东海湖等一批项目上马,把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建设成为高档次的休闲旅游文化基地。二是抓好芦苞南武当文化园、芦苞温泉等项目的开发,加快把芦苞镇建成我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基地。三是积极支持大旗头村保护开发,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旅游文化基地。与此同时,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资,抓好梁仕诒故居、大南山、迳口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力争明年建成省旅游强区。

3、建设两大物流基地:一是发挥我区黄金水道优势,实施港口岸线规划,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共港口码头,支持莱钢、长顺燃料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三水港物流基地。二是发挥铁路和国道的交通优势,支持金利泰等物流企业,在321国道河口段规划建设物流基地。实行公路、铁路、港口联动,积极发展港口码头、公路铁路货场和工业园区第三方物流,使物流业成为具有三水特色的新兴支柱产业。

4、建设西南中心城区商贸基地。要发挥西南中心城区人口聚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做好第三产业布局规划,有计划开发江南新区,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商贸、房地产、餐旅和休闲娱乐服务业,使西南中心城区成为承接珠三角、辐射粤西北的重要商贸基地,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篇十五 鄂州政府工作报告150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__”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及20__年工作回顾

“__”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引,在视察湖北、视察鄂州重要指示精神鼓舞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三维纲要”,以作贡献、打头阵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一改两化”,实现了“__”圆满收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是有效应对复杂局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冲击,克难攻坚,砥砺前行,以新作为应对新常态,推动了经济跨越发展。预计20__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0亿元,比“__”末(下同)年均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82.8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66.2亿元,年均增长1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2亿元,年均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3.69亿元,年均增长2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1亿元,年均增长13.8%。外贸出口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1.8%和12.9%。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标志着鄂州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一番,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发展。工业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5家,实现主营收入1300亿元,是20__年的两倍。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533个,是“__”的2.1倍。企业素质提升。顾地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大通物流等23家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比重由20__年的51%下降到30%,高端制造业快速成长,新兴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连年居全省前列。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快速成长,已经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唯品会、亚马逊、苏宁云商、家乐福、普洛斯、易商、意大利维龙等国内外电商巨头落户葛店开发区,形成大智慧、大物流、大仓储、大市场支撑大电商的产业格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20__年底各项贷款余额337亿元,是20__年末的2.3倍。市农村信用社顺利改制成鄂州农村商业银行。

——这五年,是咬定发展不放松,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成果丰硕的五年。我们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批事关鄂州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支撑性项目落户,特别是建市以来最具全局意义的国际航空物流枢纽项目落户鄂州,是我市“__”收官时期的重大喜事。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80亿元,是“__”时期的3.4倍。总投资74亿元的鄂州电厂三期工程全面动工,投资过十亿的南都电源、特种汽车、虹润新能源、长煜模具等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交通运输建设投资313亿元,是“__”的10倍。汉鄂高速、鄂黄高速、大广南鄂州段、鄂州大道及南互通、城际铁路、新火车站相继建成并开通运行;葛山大道改造、吴楚大道西段即将建成通车,三江港铁路货运枢纽以及综合码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协同推进,奠定了鄂州未来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全面推进沿江滨湖新区开放开发,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五年。我们不断拓展和优化发展空间,创造性地实施“五个一”开发模式,赋予新区市级行政管理权限,大力推动八大新区开放开发。葛店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鄂州开发区、梧桐湖新区、花湖开发区、红莲湖新区基础设施实现集中连片开发;三江港区成为武汉新港南岸核心港区,公铁水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全面拉开;鄂城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进展顺利。梁子湖区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梧桐湖新区被列入全省绿色示范区。20__年八大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63.8%,招商引资额占全市的75%,形成了多极支撑、多点发力、竞相发展的开放开发格局。

——这五年,是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乡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按照“全域鄂州、统筹发展”的思路,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的交通、供电、供水、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成,农村卫生、教育、文化等事业全面提升。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十二连快”。建成生态农业基地392个,基本实现一村一基地,一大批具有鄂州特色的生态农业品牌兴起。梁子湖区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生态农业园、国家有机农产品检验中心落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土地流转率居全省前列。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80%以上农户进入合作服务体系。20__年农产品加工值达到260亿元,是20__年的4.3倍。“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鄂州莲子在天津渤交所上市,开启鄂州农产品电子交易新模式。

——这五年,是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以全域规划为先导,坚持建设管理并重,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亿元,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6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64.08%,居全省第二。实施城建攻坚计划,三国吴都风光带二期三期、火车站广场、西山公园、橘园公园、博物馆等一批工程建成,西山风景区、莲花山风景区实现提档升级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凤凰大桥、主城区综合客运枢纽、雨污分流、洋澜湖湿地公园、市民中心等工程顺利启动实施,葛华水厂投入使用。深入推进“五城同创”,实施城管提能工程,城市形象明显改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顺利通过全国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复检、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核查考评,通过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中期评估。在中国社科院全国宜居城市最新排行榜中,鄂州名列第45位,居全省第二。

——这五年,是高举改革大旗,发展活力强劲迸发的五年。我们积极承担100多项全国、全省改革试点任务,探索出一批在全省可复制、全国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鲜活样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全省市州审批项目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率先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围绕打造“一刻钟”服务圈,推进公共服务下沉,120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社区办理。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市场主体总量达6.6万户,五年实现倍增。推动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制度改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归集,实行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推动ppp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新模式,设立3亿元产业引导基金、7.5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扩大农村“五权”抵押融资,发放贷款3.1亿元。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试点都取得新成效。

——这五年,是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发展全过程,积极创建生态市。科学确立主体功能分区,将经济功能主要布局在沿江滨湖新区,梁子湖500平方公里区域全面退出一般工业,在全省率先取消生态区域和农业乡镇招商引资、工业增加值考核。我市被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实施105个重点减排工程,火电脱硫脱硝、钢铁烟气脱硫、水泥窑脱硝全部完成。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实施“三边”植树、环梁子湖生态林带、洋澜湖综合治理等工程。涂镇湖、曹家湖实现破堤还湖。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并全面启动全市城乡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21座。建设美丽乡村,完成123个村环境连片整治。4个乡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7个村获“省级生态村”、“全省绿色示范乡村”称号。

——这五年,是增进人民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到75%。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连续5年办好“十件实事”。实施精准扶贫,完成整村脱贫阶段性任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五项基本社会保险新增扩面14万人。

率先在全省对五类特殊困难群众实行兜底保障。率先启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6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280元。连续5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加强村、社区干部工作报酬保障。建设保障性住房3.5万套,启动鄂州职业大学校中村、朱家垴、鄂城水泥厂等棚户区改造。率先在全省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改革,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等工作步入全国、全省前列。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完成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和26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市中心医院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艺术事业快速发展,全民健身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连续6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连续20__年未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全面开展平安鄂州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治安和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建立和完善“1+7”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消除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和“一村(社区)一律师”制度。“六五”普法圆满完成。民族宗教和谐。国防动员工作不断加强,“双拥”活动取得新成效,海军“鄂州舰”下水。其他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__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正确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积极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稳、促、调、惠、防”各项工作,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4%,外贸出口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1.6%。尽管少数经济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值,但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符合经济新常态运行发展规律。

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实施细则,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下大力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认真开展“四项专项整治”和“三个专项治理”,落实“三短一简一俭”,“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28%。

各位代表,“__”时期,我们在复杂严峻形势下取得的这些成绩,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鄂州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令人难忘,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鄂州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与鄂州实际相结合,厚植发展新优势,把握发展主动权;必须坚持用先进理念引领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牢牢把握“三维纲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必须坚持打基础、管长远不动摇,应急与谋远相结合,积极谋划推动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坚持不懈调结构转方式,系统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推动一产业提质、二产业升级、三产业倍增;必须坚持奋发有为、求真务实不动摇,始终保持严实作风,自加压力,主动作为,营造强劲发展气场;必须坚持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不动摇,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推进各项工作,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让人民满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总量偏小、层次偏低,财政增收压力大,创新能力不强,开放水平不高,长期积累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集中,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懈怠,一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将是鄂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我们要抢抓国家加快推进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历史机遇,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根据《中共鄂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鄂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一并审议。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三维纲要”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工作方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标准小康社会和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为主题,以建设国际航空都市区为主战场,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协调带动、绿色引领、开放先导、共享保障战略,不断创造鄂州速度、鄂州质量、鄂州效率、鄂州标准,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征程中作贡献、打头阵。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__年力争达到1200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文明素质普遍增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创建取得突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完成省定节能减排目标;城市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宜居性增强,法治鄂州建设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今后五年,我们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引领发展,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一)坚持创新发展,建设活力城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增强科技创新力,把创新摆在鄂州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加快引进创新步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发展新动力,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格局,实施“互联网+鄂州”计划,推动沿江城市连绵带建设。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

(二)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品质城市。实施协调带动战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整体性。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质量,加强法治鄂州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响鄂州文化品牌,突破性发展文化产业,丰富城乡文体生活,建设文化强市。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水平。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实施绿色引领战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优质生态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湖北水生态安全屏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域开展生态文明创建,重点打造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绿色发展进程,推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建立绿色财税机制,构建绿色金融体制,建立绿色考核机制。

(四)坚持开放发展,建设国际城市。充分发挥国际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对城市功能、产业升级、要素集聚的引领功能,加快推进航空都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立足长江、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航空物流枢纽中心。构建航空、水运、铁路、公路有机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一心两翼”现代化大港口建设,打造武汉新港南岸核心港区,建设区域陆路交通枢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推行自贸区体制机制,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加快优进优出步伐,深度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建设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城市,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五)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城市。实施共享保障战略,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实行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实行教育现代化工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实施全民社保工程,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实施健康鄂州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完善扶贫工作机制,确保20__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三、20__年工作安排

20__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面对发展新常态,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新的一年宏观形势依然严峻,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必须以竞进的精神状态,克难攻坚,抢抓机遇,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0%,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完成省定节能减排目标。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强化先进制造业的主导作用、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力推进产业升级。一是再造工业发展新优势。坚持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加强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启动实施“百家企业技改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技术装备、经营管理、品种质量水平,培育一批高端拳头产品,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促进传统工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把新兴产业培育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集中力量支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形成集群优势。发挥产业基金对新兴产业培育、高新项目引进的撬动作用,支持北斗导航、物联网、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项目快速成长。加快电厂三期、南都电源、特种汽车、虹润新能源等重大项目进展,尽快形成百亿产业规模。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确保亿元骨干企业增加15家,规上企业新增50家。实施“推动企业上市计划”,吸引产业基金以“股权+债权”的方式,支持企业上市、挂牌,扩大直接融资。二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的引爆点,着眼于千亿产业目标,高起点谋划重大推进政策、发展规划和承载平台。加快推进葛店中部电子商务基地建设,争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推动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实现电商产业集聚和园区联动发展,力争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0亿元。支持南山临港新城一期、东方甩挂联盟、三江港公铁物流等项目建设。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力争出口实绩企业达到60家。投入5000万元注入文化产业基金,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打造一批山水乡愁和历史文化旅游精品。三是增强创新驱动和创业发展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出台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引进、自建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力争全年高新企业增加10家以上。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支持国家省级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构建一批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葛店科技加速器、鄂州开发区创业咖啡等平台健康发展,运用“孵化器+风险投资”、“加速器+股权投资”、“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天使基金”模式,扶持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加快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增长点。四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改革任务,谋划实施“供给侧改革鄂州行动计划”。继续实行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帮助企业加强产业链对接,搭建银企对接桥梁,提高财政间歇资金使用效率和针对性。新增6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补充保证保险贷款基金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扩大直供电交易试点,帮助企业降成本、增效益。最大限度减少投资前置审批事项,促进投资便利化。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冶金、建材、矿山等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一批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安全保障难度大、丧失自我更新发展能力的落后企业。

(二)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促进转型发展的投融资、财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综合运用ppp模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融资。继续推进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生态建设、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基层治理的支出保障。建立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推进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归集,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启动文体旅游和自然资源资产归集、授权经营工作。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并联式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全覆盖,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以及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开展综合监管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认真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和取消下放工作,提升新区承接市级职权的能力水平,提高新区行政运转效能和服务效率。三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基层交易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对接。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试点。推进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试点,推动金融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四是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完善社会治理责任体系。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健全完善“1+n”多元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社区软硬设施建设,支持基层社会组织发展,增强社区和基层社会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加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多规合一”试点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工作。

(三)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开创开放发展新局面。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机遇,把航空都市区和新区建设作为主阵地、主战场。一是全力推进航空都市区建设。省委、省政府要求20__年在鄂州实现大飞机起降,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按照要件申报、机场核准、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时间节点,倒排工作量,明确任务清单,落实责任主体,实行挂图作战,并行推进各项工作。高起点编制完成航空都市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设立200亿元航空产业发展基金,启动拆迁安置、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展临空产业的引进和导入。推进临空金融商务区建设,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主体入驻,打造长江中游“金融港”和“基金小镇”。二是完善新区基础设施。以人本理念指导八大新区建设发展,把新区建成独立成篇的现代化宜居宜业新城。加强新区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超市、集贸市场等消费设施建设,让新区引得进人、留得住人。启动建设葛店新高中、梧桐湖医院、葛华客运站。继续高强度进行基础建设投入,打通制约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提升产业承载力。抢抓国家放松银根,实行低利率、长周期的政策性融资机遇,扩大建设性融资规模。三是加快新区产业发展。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路子,狠抓新区产业成长。葛店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鄂州开发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鄂城新区和花湖开发区重点发展临空经济;三江港和红莲湖新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梧桐湖新区和梁子湖生态文明示范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立足新区产业定位,加强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向新区集中,引进一批投资过10亿元的大项目落户,打造沿江产业集聚区。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不动摇,促进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推进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农业机械化、营销品牌化,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台湾生态农业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围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新型农业主体。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实施品牌兴农战略,优化“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认证。二是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建设维护,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公路的养管护工作。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花马湖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新港河道整治、民信闸除险加固、樊口电排二站等工程。

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提高产业化基地、农村新社区台区供电能力。完善农村安全饮水体系,完成雨台山水厂扩建,建成太和水厂,新建城东水厂和城南自来水加压站,提高城乡供水能力和质量。三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宽带鄂州”建设,完成光纤进村入户工程,为“互联网+”融入农业农村发展创造条件。整合全市涉农信息资源,搭建集生态农业信息传播、优质农产品展示和网络营销于一体的电商平台,支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入驻平台。积极与国内知名电商合作,推动农业从传统营销业态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前台后台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模式,全域推进电商进农村,培育一批“淘宝村”、“淘宝户”。四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和谐理念,不改变传统村落形态,美化传统民居环境,加强乡村绿化,因地制宜、一村一特色。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搞违背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以村村秀美、户户整洁为目标,整体规划、整村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面貌。

(五)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营造优美宜居环境。坚持“五个统筹”,完善城市功能设施,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城市。一是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强力推进城建“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工建设鄂咸高速、重载车专用通道,完成三江港区综合码头一期、五丈港港区综合码头、吴楚大道东段主体工程。启动南互通至铁山、东沟至铁山一级公路建设,三江大道与吴楚大道实现对接。加快推进凤凰大桥、市民中心、东洋澜湖湿地公园、吴都中央生态廊道二期等工程建设,启动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天龙山公园、江滩公园四期、植物园、动物园等重点工程。统筹城市地下和地上设施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和综合地下城市管廊建设,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全部封堵入洋澜湖排污口。推进老旧城区、城际铁路沿线棚户区破旧危房拆迁改造,完成1.5万套棚户区和危房改造任务。探索建立多形式、多元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力争全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突破200亿元,主城区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二是深入开展城管能力提升工程。继续以“五城同创”为载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范围向城中村、城郊村、老城区、背街小巷和农村延伸,向各区、开发区、中心镇覆盖。实行重点专项治理与日常精细管理相结合,开展渣土抛撒、工地扬尘、油烟噪声、乱搭乱建、出店经营、交通违法等专项整治,形成条块结合的长效管控机制。认真解决好物业管理纠纷、集贸市场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加大停车场、微循环等城市交通疏导场所建设。完善全域公共交通体系,推动城市公交向新区和乡镇延伸,优化班次线路,逐步实现全市通勤一体化。重点加强大冶至武汉鄂州路段治超工作。推进“智慧城管”建设,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化城市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水平。三是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双落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先期重点推进长期在城市居住、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有序市民化,实现安居乐业。把房地产去库存与城市化工作结合起来,把货币化安置和拆迁还建结合起来,对被征地拆迁农民,按城市化一步到位的要求,统筹解决其户籍、住房、社保、医保、养老、子女就学等问题。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促进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及家属在城镇有序落户,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加快绿色发展进程。一是推进全域生态建设。以创建生态市为契机,全域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依托梁子湖综合防洪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集中连片实施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湖泊生态治理,对湖泊流域实行用途管制。完成花马湖水系生态保护规划,启动青天湖、五四湖、葛店南部区域湖泊生态恢复工程。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生态乡(镇)村。对全市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实行编号保护。全面推进“绿满鄂州”建设。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体系。实行污染源控制和污染物治理两手抓,加强工农业生产污染源监管,实施一批节能减排工程,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加快实施城乡一体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建设,推进红莲湖污水处理厂和葛店三王污水处理厂建设,鄂钢生产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秸秆焚烧管控工作,推广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淘汰所有“黄标车”,城区禁止使用燃煤锅炉,推行“煤改气”。三是探索绿色发展促进机制。推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权制度,探索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信贷融资模式,积极开展资源和环境责任审计试点。划定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和城市边界线,城区实行“退二进三”。启动生态补偿机制,从今年开始,每年市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梁子湖区1500万元,补助15个农业乡镇各50万元。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行能效、建设用地强度“双控”措施,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再利用。开展梧桐湖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大力倡导全民节能环保意识,形成绿色低碳社会风尚。

(七)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幸福城市,我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一是扩大城乡就业。实施创业引领计划,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优化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办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二是加强民生保障。完善特困群体兜底保障制度,适当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老年补贴标准。统一城乡医保险种“三个目录”,提高医保报销比例。抓好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工作,新增城镇社区养老、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机构22处,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启动民政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三是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改革,建设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新建城东九年一贯制学校,启动市二中迁建工程,建设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加快推进华中师范大学鄂州校区建设,筹资8000万元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完善卫生计生服务设施,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启动儿童医院建设,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群众性文化活动,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吴王城遗址等历史文物保护。四是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市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1亿元,按“六个精准”要求,锁定对象,精准施策。支持有一定能力的贫困家庭发展特色生产和转移就业。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并提供医疗救助,特困残障群体一律实行兜底保障,确保年底45%的贫困村出列、45%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五是增强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完善城乡网格管理。创新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抓好特殊人群收治、管护。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水平。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强化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深入推进法治鄂州建设。继续推进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等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关系。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牢记工作职责,不负人民重托。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启动“七五”普法,依法制定行政规章,依法依规推动改革发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创新行政复议办案机制。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执行市人大会决定,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提升行政效能。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发展。加强政风建设,崇尚实干,力戒空谈,雷厉风行开展工作。加强效能监察和问责,对各项工作实行项目化、目标化、责任化管理,严格绩效考评,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提高工作执行力和效率。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实现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常态化,从今年开始,我们改变过去集中力量办“十件实事”的做法,把为人民办实事寓于日常工作之中,让人民群众时刻都能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改善和效能的提升。强化责任担当。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谋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在狠抓落实上。要以作贡献、打头阵的精神状态,紧盯重点和难点,想对策、下功夫、求突破。加强新知识学习,加强新政策研究,不断总结、创新、提高,用新思维、新办法适应新常态,确保各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坚持“力度统一论”,认真贯彻《____廉洁自律准则》、《____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道德高线,守住法纪底线。健全政府系统惩治和预__败体系,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行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廉洁性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营造干净干事、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催人奋进的“十三五”新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一年,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标准小康社会、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而努力奋斗!

鄂州政府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试题(十五篇)

1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_____。答案:新业态新模式2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支持社会力量增加_____、_____、_____、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答案:医疗、养老、教育3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政府信息

  •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4篇
  •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4篇98人关注

    ——2003年1月1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乌云其木格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从1998年1月就职,到现在已经五年了 ...[更多]

  • 乡镇政府2023工作报告(十五篇)
  • 乡镇政府2023工作报告(十五篇)98人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31日在洗马林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与会代表 ...[更多]

  • 乡镇五年政府工作报告3篇
  • 乡镇五年政府工作报告3篇97人关注

    乡镇换届五年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写?应该包含什么内容,下面我们可以来看看标准的乡镇换届五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一下!镇镇长***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 ...[更多]

  • 读政府工作报告14篇
  • 读政府工作报告14篇97人关注

    尊敬的党组织:很荣幸有机会聆听了老师“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使我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的流于表面的理解,这次老师重点讲 ...[更多]

  • 2023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十五篇)
  • 2023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十五篇)96人关注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安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2023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认 ...[更多]

  •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最新(十五篇)
  •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最新(十五篇)96人关注

    一、20xx年工作回顾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 ...[更多]

  • 政府教育工作报告5篇
  • 政府教育工作报告5篇93人关注

    江北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自查报告加强行风评议工作为贯彻落实区委、区府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十条规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有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