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答案精华篇1550字
2023政府工作报告答案
1、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2、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3、人民币将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
4、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
5、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6、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
7、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加快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
8、热门思想汇报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
9、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10、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11、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
12、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
13、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14、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
15、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16、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17、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
18、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至7% 。
19、2023年要再减压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
20、今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继续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21、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今年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22、扩大数字家庭、在线教育等信息消费。
23、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24、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企业减负达5700多亿元,个人简历全国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
25、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2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
27、省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全面公布。
28、我们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
29、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全年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
30、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去产能。
3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
篇二 畜牧兽医局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情况报告650字
基本情况:重大决策听证0项,重要事项公示0项,重点工作通报0项,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拨打0次。
工作过程中,我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贯彻落实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当作部门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局分管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工作副局长及直接负责人认真参加了县政府法制办于8月10日召开的的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培训会议,会后,我局认真传达学习了绿府办发电〔2023〕048号《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96128政务信息查询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按照会议安排部署对本部门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检查,找准了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和96128政务信息查询工作实施内容不够丰富、实施程序不够规范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了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狠抓责任落实和严格工作程序等工作整改措施,确保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得到全面认真贯彻落实。
总之,按照县人民政府要求,我局认真实施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不断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深化对贯彻执行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建立健全贯彻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长效机制,着重在重点工作通报和重要事项公示上下工夫,做到该通报的要通报,该公示的要公示,不断增加通报和公示的内容,同时,要求政务信息查询联络员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持之以恒做好政务信息查询工作。
篇三 2023年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专家解读3800字
2023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___向大会作了《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下面管理范文网为你整理了《工作报告》的解读:
1、行政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政府有权力,但___总理说,“有权不可任性”,不任性的政府是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2023年已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2023年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很明显,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向“减政”政府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仍有握着一些非行政的审批权,令交易成本持续高昂。此时,所有的市场主体或许应问一句:您听总理话了吗?
2、结构改革:多元投资、大众消费
要“奔小康”,就要装上新的?_⒍薄?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据透露,过去一年,全国新增投资50万亿元,政府拨款投资仅1万亿元,这是好的社会征兆。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投资潜力不断增长,范文内容地图才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很明显,2023年,如何激发社会的能量,鼓励投资热情,全民携手创富,是政府的一大工作重点。
3、财税改革:全面公开、调整责权
政府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网上就能监督!这将在2023年成为现实。将要实行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政府向百姓做出的承诺,有财力完成吗?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以往“地方政府财源少、支出却多”的局面今年将被改变。
4、金融改革:放开民营、深化市场
老百姓也可以开银行吗?《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具备条件,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存在银行里的钱,有保障吗?2023年将要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热门思想汇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总之,就是要让投资者有更多赚钱的渠道、让银行有更多增值的办法,普惠大众。出国旅游、投资,带着人民币出门就可以吗?今年,将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人民币成为“世界人民的货币”的日子并不太远了。
5、企业改革:国企分类、非公搞活
全民所有制企业,有我一份儿吗?今年,国企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对不同类别的国企,将根据分类来推进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将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举措,“做国企的股东”不再是梦想。而对于?_兄破笠担蛞白⒅胤⒒悠笠导也拍埽銮扛骼嗨兄凭没盍α保斜臼碌模咕⒍?
6、扩大开放:升级外贸、加快自贸
在网上就能把东西卖到全世界去范文写作,还能找个老外当合伙人,按批发价买洋货!今年,将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足不出户,生意遍全球。要想“走出去”的话,天地也将更加广阔、大有可为!政府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走出去”之后,我能适应“外国土政策”吗?会不会“水土不服”?放心!中国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快与韩、澳、海湾国家、以色列、东盟等签署自贸区协议,还将建设更加广阔的“亚太自贸区”。中国路,全球通!
7、“三农”改革:保障粮食、提高民生
耕地要增加了,自来水要进户了,所有农民都能用上电了!要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有粮心不慌。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永久基本农田要划定,工作总结耕地质量要保护,土地整治要推进,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6000万农村人口今年要喝上干净水,20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实现全民用电。稳定家庭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征地怎么改,“小产权”房怎么办,建设用地入市怎么推进?改革试点要审慎推进。
8、新型城镇:危房改造、落户放宽
城镇化就是建房子吗?“睡城”、“鬼城”等现象怎样缓解?京津冀等城市群如何一体化?2023年搞城镇化,关键是以人为中心:要改造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抓紧改革户籍,农民和城里人界限打破了;暂住证慢慢隐去了,居住证让“北漂”“上漂”“广漂”们看得起病、买得到房、上得了学;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先行,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火车头,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
9、产业升级:大力创新、争夺高地
前有欧美堵截,后有印度追赶,外有壁垒打压,内有雾霾困扰,“中国制造”如何突围?2023年的答案: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不能只做世界工厂,还要做世界创新工场。互联网和现代制造业要“热恋”,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不是听起来就高大上?心得体会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造要上去,污染要下来。只有向上走,才能向前走。
10、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
近年来,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欧美社会的____与__乱都说明,高就业率,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实现高就业率,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很大。2023年,政府将大力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社保幅度也会增加。同时,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将涉及数千万人。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民生做好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全世界的优越性才能更强的说服力。
11、教育发展:促进公平,高校转型
2023年欣闻贫困子弟上重点高校连续两年增长10%,2023年将会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教育是中国明天的希望,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个人简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应该向更加实用性的职业教育转变”。2023年,各类学校改革的任务不轻。
12、卫生改革:提高医保、普惠基层
美国推行半个多世纪没有实现的全民医保,在中国实现的速度明显快得多。目前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2023年的重点是,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同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最终打造一个健康中国。
13、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
中国人不能再被舆论笑为“没文化”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提到了一个新词,叫中国要建“书香社会”。重点的措施很多,其中讲到倡导全民阅读,管理范文网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读书、有文化,应是过一份有尊严生活的重要基础。
14、环境治理:铁腕治污,环保税法
总理把治污环保比成一场战争,且是一场全民战争。鄣近大半年的情况看,减排、污霾的确有好转。然而,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能完成的,也不能只是呼吁,政府要有大作为。2023年,政府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于节能产业而言,2023年要重视这句话:政府“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另外,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们期待,环保不利的“大老虎”落马。
15、决策改革:依宪施政、重视智库
政府决策,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023年,要让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___总理这个话说得很有份量,但关键要看如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完善新常态下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政府不仅要大力反____,还要打击不作为、乱作为,这个努力要大力点赞。
16、军事改革: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军队____,重创了军队的形象;国际压力,又迫使军事改革。2023年“解放军叔叔”的压力很重。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是军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此外,还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如何恢复“军民鱼水情”,让军队真正有战斗力,是2023年国防与军事建设务必注意的重点。
篇四 2023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自查报告模板1050字
根据《华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单位对照有关要求对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作了认真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完善
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工作。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明确了工作程序、内容、要求,做到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强化管理,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落实
进一步严格涉密信息审查工作日常管理,确保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落实专人,指定一名保密意识强的同志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等日常工作,并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认真履责。在制作发放拟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料时,明确信息公开属性、公开方式、公开时间。信息公开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的原则。对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拟公开事项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对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事项,及时报请主管部门或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对决定公开的涉密文件信息严格履行解密程序。对不宜公开的涉密文件采取了相关保密措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审批手续、登记和记录做好完备。
三、做好技术防护手段建设
切实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严禁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做到涉密电不上网,上网电脑不涉密。安装专门的杀毒、杀木马软件,在互联网出口处部署防火墙,并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病毒木马检测。有效防范了病毒、木马、黑客等网络攻击,确保了信息安全。强化涉密移动储存介质管理。严禁在用于处理公开文件资料的涉密计算机与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储存介质,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移动储存介质保存涉密文件信息资料。
四、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虽然我镇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在有序开展,但是仍然有困难和不足之处:一是乡镇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工作人员时常有变动。二是机关工作人员年龄偏大,相关计算机知识不足。
五、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各项制度。完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相关制度制度,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狠抓落实。二是加强宣传学习。加强对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宣传,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是加强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管理,定期升级病毒库、查杀病毒扫描系统漏洞,严防泄密事件发生。
篇五 县政府机关2023年工作报告2800字
市政府:
2023年,我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主题,以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软环境为重点,以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年建设活动为载体,以落实“三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按照省、市的统
一部署,扎实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23年我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情况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四
是督查问效,工作推进扎实有力。坚持明察与暗访、专项检查与投诉查办、内查与外征相结合,先后深入到朗池、回龙、济川、骆市、黄渡、消水等扩大内需、灾后重建、改善民生等重点项目实施地,现场督促农村户用沼气、柏杨河和南溪河水土保持治理、乡镇文化站和兽医站建设、校舍恢复重建、灾后农房维修加固等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摩托车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在电视上公开表扬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和部门,公开曝光工作进度缓慢的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存在问题
今年,虽然我们在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
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优质高效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受资金和场地影响,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场地设施还有待完善;受部门利益的驱使,个别部门还未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或是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存在窗口收件后回部门办理的现象;我县是财政弱县,今年财政支出有2个亿的缺口,致使财政无钱投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仍是薄弱环节。二是机关行政效能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评价体系是一项综合性和针对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不断创新,又需要很好地与县情实际相结合,目前我县的机关效能评价体系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机关行政效能绩效。三是机关行政效能问责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今年,我县尽管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但在一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的部门推行时有一定阻力,并联审批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中梗阻现象还依然存在,机关作风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四是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政务公开,个别部门或单位领导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未转变,特别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依法公开政府信息,还把掌握政府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作为一种权力,对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及时公开,对老百姓依法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及时进行答复。
二、2023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要点
(一)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一是认真落实好各项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逐步形成完善的机关效能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合理配置权力结构,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责任。研究出台效能建设问责制,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按照精减审批项目、精减审批程序、精减审批时间的要求,本着于法有据、于民便捷的原则,进一步清理、精简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对已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和后续监管,防止行政不作为或者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提高效率的要求,减少审批环节,改革审批方式。重点抓好投资项目、建设项目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张纸审批制、一枚公章办公制、一票收费制、全程委托代理制、绿色通道审批制、承诺限时办结制、服务公示制和并联审批制。
(二)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建设,营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一是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认真按照《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为主线,建立健全公开、便民、高效、廉洁、规范、问责的服务机制,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办事制度标准化、政务服务标准化、中心场地标准化、中心设施标准化建设。二是不断拓展政务服务范围。着力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服务体系,在巩固提升已有拓展项目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大厅接待、全程代办、特别通道、上门服务等各项服务。在规范行政审批同时,按照省市服务类型标准化体系要求,加大“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力度,将其它未进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中介服务事项和其他社会组织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将房管、社保、医保、就业等业务整合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进一步规范“国有资源配置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矿产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转让”等招投标行为,不断增强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三)延伸政务服务网络,开展便民利民下基层活动。一是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以及人、财、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二是加快乡镇便民服务建设。在巩固、总结3个试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其余5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确保实现“三级联动、分级承办、全程代理、限时办结、便民惠民”的工作目标。
(四)强化机关行政效能监察,增强行政效能建设实效。一是建立考核科学、问责到位的效能考评问责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以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为问责重点,大力查处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吃、拿、卡、要”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严肃追究相关当事人及单位领导的责任,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典型案件。二是建立健全反应快捷、全方覆盖的效能监察网络。健全适时监控、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测评等电子监察管理制度,健全电子监察监控中心工作制度和监控工作日志,切实加强对窗口部门行政审批全过程的监管。加强机关作风整顿,开展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专项治理活动,着力规范公务用车行为,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明查暗访,定期召开企业效能监督员、特邀监督员座谈会,开展“万人评风”活动。三是开展强势有力、服务到位的效能监察工作。围绕县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开展效能督查。抓住涉及行政效能的重要问题,深入农村、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加强对政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监督检查,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各级各部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任务,特别是应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形势的能力以及防御重大自然灾害关键时期的工作现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主动行为,兑现服务承诺的工作实效作为效能督查的重点。
篇六 县政府关于2023年1-5月重点工作的情况报告4300字
天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1—5月重点工作的情况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2023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和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良好势头关键的一年。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任务,真正把我县“五大战略”、“三化进程”落到实处,现将今年1—5月县政府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一)百村示范工程 我县“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结合省、州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向,每个村小组安排约15万元的资金进行水窖、沼气、道路及村民活动室等设施建设。今年各乡镇上报需实施“百村示范工程”的村民小组197个。
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省上安排10个村民小组、州上安排9个村民小组,共安排我县19个村民小组。下一步将对各乡镇上报情况逐村识别,前后敲定,待省、州批复整村推进规划后再组织实施“百村示范工程”。
(二)规模养牛 截止5月19日,全县规模养牛户(养牛50头以上)58户,牛存栏8454头,其中:饲养50头至100头的35户, 101头至200头的14户,201头至300头的4户; 301头至700头的5户。小规模养牛户迅速崛起,全县形成了一个以大户为点、小户为面的肉牛产业区。
(三)竹产业培植 竹纸浆一体化项目30.8万亩竹林基地已规划到山头地块。由天巍公司提供竹苗、化肥和劳务费(1.5元/丛,分三年支付给种竹农户),由农户在规划的土地上按技术要求种好竹苗,管好竹林,并按不低于保护价(210元/吨)的价格出售竹材给天巍公司,公司再根据农户交售量按8元/吨的标准支付土地使用费给土地所有者;除天巍公司核心区计划种植8—10万亩外,地方负责的辐射区计划种植3万亩已下达各乡镇,所需麻竹蔸苗100万丛已于2023年元月31日招标培育,共需投入竹苗款530.6万元。
(四)亚麻 2023年全县种植亚麻33540亩,其中有收面积31213亩,预计总产1061.9万公斤。截止5月17日,新建亚麻厂收购亚麻830万公斤,付款854.9万元,均价1.03元/公斤;润丰亚麻厂收购亚麻48万公斤,应付款47.04万元,已付款42.84万元,均价0.98元/公斤。
(五)蔬菜 2023年全县种植51410亩冬早蔬菜。目前已收37700亩(其中:蔗田套种蔬菜10000亩);中棚设施栽培完成1000亩,种类为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现已全部上市。
批发价:辣椒0.7元/公斤,黄瓜0.6元/公斤,西红柿0.8元/公斤,西葫芦0.5元/公斤。
二、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一)竹浆纸一体化建设进展情况 由州、县国土资源部门评审通过的《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报告书》已上报到省国土资源厅,目前正在审查之中;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经送天巍公司进行最后的审核、校对和修改,力争在5月中旬获得批复;竹浆生产原料林基地建设已经省林业厅正式批复;委托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编制的《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于4月22日通过了评审;委托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技术咨询中心编制的《项目水资源论证方案》于5月中旬交付,即可提请珠江水利委员会或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批复;目前开始着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物色竹浆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拟引进的国外设,新建的天城中学校址定点在西区租舍的小石舍,计划用地300亩。请省建设厅规划处到实地察看,认为可行。
现已经委托云南省测绘工程院补测1:500的地形图,5月中旬可出图,目前,正在为规划作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消防规划: 2023年底委托云南汇景规划设计公司对县城消防规划进行了编制,初步成果已完成,还未评审。
2、重点工程建设 文体中心工程:截止4月底,a(文体中心)、b(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标段主体框架、砖砌体、内墙抹灰、底层地面回填土、水电等己完工;门窗安装、室内外装饰尚未动工;c(广电新闻中心)标段土建部分完成部分基础之后,2023年10月份停工至现在一直未动工;d(体育馆)标段主体框架、篮球场地坪混凝土浇筑己完成,砖砌体完成90%,内墙抹灰完成85%,底层地面回填土完成95%,水电部分、预埋管件安装基本完成,看台抹灰、楼地面及门窗安装、室内外装修尚未动工。钢结构部分网架制作已经完成,安装完成30%,脚手架搭设已完成,钢彩板己运到工地仓库。
外装修进入招标程序,原计划4月初开标,后来因情况复杂暂时停止;e(室外运动场看台)标段完成室外运动场及看台的设计图纸。ab段已付资金240万元,付款比例为65.38%;c段未支付工程款;d段土建部份已付款500万元,付款比例为62.3%;钢构部份未付款。
二水厂扩建工程:二水厂扩建规模按3万吨/日统一设计,分期建设。近期工程按1.5万吨/日规模实施,初步设计概算为2196.4万元,含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和供水管网扩建三部分。
目前开工建设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土建施工中标合同价为521.18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中标合同价为665.64万元,共计1186.82万元,整个工程共争取到国债资金800万元。自2023年6月6日开工至2023年4月30日止,土建工程己完成工程总量的95%,净水厂外购设备己全部入场,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量完成约60%,计划于5月底安装完毕,6月底全面竣工验收。
庆来路的建设:庆来路原规划为两条车行道、一条步行街、四排商住房,共113米宽,规划为仿明清风格建筑。后由红烟企业进行开发建设,2023年动工,现路基已完工,正在进行路面建设。
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新的场址选在距县城东北郊7公里的黄土坡,规模为日处理220吨,库容为190万吨,使用年限为20年,概算投资3500万元。目前,环境保护评价资料已经送省环保局,可研已送省计委,待省环保局批复后由省计委组织可行性研究评审论证。
重点集镇的建设:竹园镇三那线改造续修工程总长750㎡,总投资170万元,沥青路面,于2023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30日已竣工验收,目前已投入使用;朋普集镇建设规划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新哨镇兴发村已完成了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
(二)道路交通建设
1、西三至巡检司连乡公路建设 截止5月10日,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0万立方/109公里,涵洞1053米/133道,挡墙7384立方/54处,路基完工115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70000平方/20公里,完成投资2200万元,到位资金1510万元(其中州补资金110万元,县自筹资金1400万元)。现各标段正抓紧施工,预计2023年12月底完工通车。
2、巡检司至小龙潭_公路建设 巡检司—开远小龙潭公路,全长38公里,设计为_山岭重丘区公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为7.7米的沥青路,现设计资料已报州交通局审查,桥梁工程正由省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测设到位20万元),企业承诺筹措资金5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
四、围绕“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工作见成效
(一)积极动员并组织企业参加“2023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和“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等。3月30日,组织明星修理厂和竹园莲花农贸市场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为下一步在广东开展招商引资和寻求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4月1日至3日,“2023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又组织云南红酒厂、天城县农机推广中心两家企业参加,在会上产品因品质好被上海消费者抢购一空;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参加昆交会的工作,主要参展商品为云南红系列和食糖系列。
(二)在原来编制26个招商引资项目基础上,重新编制整理了招商项目17个。利用州政府组织到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和金华市学习考察招商引资先进经验等机会进行招商宣传。
在联系招商和接待来访、来谈者等对外交往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引荐外商到我县创办企业。
(三)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和统计上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了解项目的运作状况,产值、利润、税收情况,认真跟踪,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四)积极为开远绿宝生物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到我县朋普镇洽谈薯蓣深加工项目做好土地协调等工作。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农村能源建设 2023年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决定:每个乡镇建一至二个沼气生态示范村,示范村的沼气池建池率要达80%以上;同意《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工作方案。截止5月13日,全县共建沼气池787口(尚未经过检查验收),改建节柴灶30户,建农村太阳能热水器214平方米。
(二)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抓好安全监管工作创造条件。县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和有关企业等50家单位签订了2023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设专职安全员175人,兼职安全员1565人,并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签订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11388份;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整治,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四是及时调查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督促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今年1—4月,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起,同比上升78.95%;死亡28人,同比上升154.55%;受伤32人,同比下降22%;直接经济损失862648元,同比上升58.44%。
(三)劳务输出 2023年1月至5月,经过广泛宣传、多方动员,全县实现组织性劳务输出33人。劳务输出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低下的原因:一是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
二是宣传不到位,劳务输出局面没有全面打开。三与外地劳务用工单位联系不够,未能结合我县劳动力技能素质和用人单位岗位技能要求,及时广泛开发出大批量的适应市场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劳动者。
四是跟踪服务不到位,输出人员稳定就业率低。五是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市场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脱节。
六是一些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坑骗外出务工人员的行为时有发生,给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带来思想障碍和心理负担。
(四)“十一五”规划 现已制定出《天城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全面展开,重大项目筛选论证工作正抓紧进行。
根据省州的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及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项目储备库,目前项目储备年1—4月,全县共接待海外游客292人次,国内游客35.83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5.27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总收入5966.36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外汇收入10.6万美元。
(三)深化广电文化事业改革 一是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使职工思想不乱、工作不乱,各项工作正稳定有序的开展;二是认真组织县广电局、财政局、土地局、审计局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目前,清产核资工作已进入尾声;三是县广电事业改革领导小组于4月7日-9日分别到大理、丽江、楚雄进行广电事业改革考察,借鉴改革经验;四是起草了《天城县广播电视局改革方案》和《天城县电视台改革方案》,待县广电事业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后施行。
预计广电文化事业改革将在5月底前完成。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以上就是县政府1—5月重点工作开展的主要情况。
我们相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政府的重点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实施,圆满完成。 谢谢大家! 天城县人民政府 二oo五年五月十九日
篇七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2400字
从今年开始,我们已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省政府编制了《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河北省)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五年,是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___、国务院和中共河北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的重要指示,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顽强拼搏、砥砺奋进,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我们保持定力、对冲压力,积极有为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握平衡点,狠抓增长点,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由2023年的2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万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由2.9万元增加到4万元、年均增长7.6%,全部财政收入由2409亿元增加到4047.7亿元、年均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332亿元增加到2648.5亿元、年均增长1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820亿元增加到5675.3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万亿元、年均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2.88万亿元、年均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万亿元、年均增长13.6%。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局面正在形成。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牵“牛鼻子”、打攻坚战,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力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壮大。大力实施“6643”工程,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重大突破,累计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4106万吨、水泥6231万吨、煤炭2700万吨、平板玻璃3717万重量箱。钢铁、水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较2023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3%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23年的12.6∶52.5∶34.9调整优化为12.0∶48.1∶39.9。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幅高于传统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幅高于钢铁行业。三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现代农业发展加快,2023年粮食总产达到672.8亿斤、比2023年增加77.6亿斤,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6.9个百分点。农业发展的好形势,既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又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提供了重要保障。
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我们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大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河北正成为国内外关注、投资者青睐的热土。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初步形成。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打通京昆高速、111国道等10条连接京津的“断头路”、“瓶颈路”,津保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北京新机场、京张高铁开工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组建运营,交通“一卡通”启动实施,356条公交线路与京津实现互联互通。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取得成效。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共建园区扎实推进,北京现代第四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河北。积极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与我省多地共建的一批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教育、医疗、旅游、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全省25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全面取消,海关实现一体化。认真落实与北京、天津签署的合作协议,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2023年冬奥会举办权。协同发展为河北带来的全方位、历史性变化正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加速破冰前行。我们革故鼎新、啃硬骨头,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学法制度,法治政府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级审批事项由2023年的1495项精简到485项,“四个清单”“三级平台”制度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定州、辛集市纳入省直管,衡水市、威县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启动,政府机关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突破,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大众创业百花齐放、万流奔涌,全省市场主体达到327.7万户、比2023年增加153.7万户,万人拥有市场主体由改革前的310户增加到443户。财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深入实施,河北银行、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投入运营,燕赵财险获批开业,新增挂牌上市企业440家、直接融资4435.6亿元,财税金融改革政策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和改制上市加快,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化率达到90%以上。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展开,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成果处置收益分配和资源共享等机制不断完善。供销社综合改革等40多项试点任务成效明显。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全面落实,省级机关公车制度改革顺利完成。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的务实合作,外贸出口总值达到1577.7亿美元、年均增长7.8%,实际利用外资320亿美元、年均增长10%。百家央企、百家院所校、百家民企进河北活动成果丰硕,引进战略合作项目1035个。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跨越发展,累计完成对外直接投资70.5亿美元,是“十一五”的4.7倍,河钢塞尔维亚220万吨钢铁、冀东120万吨水泥等一批境外优势产能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242家,成为我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平台。
篇八 政府关于老龄工作情况调查报告2900字
近年来,在区老龄委的统筹协调下,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全区老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全区老龄工作取得的成绩
( 一)打造了一个结构完整的组织网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主任、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老龄委,统一协调部署全区老龄工作。二是健全工作机构,区老龄委下设办公室,各街道参照设立了街道老龄委,各社区也普遍成立了老龄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和老年协会。三是配备工作队伍,区、街道、社区三级老龄工作机构均配备了工作人员,部分街道还组建了老龄工作志愿者队伍,照料老年人日常生活。四是规范工作制度,一方面将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围绕《江宁区老龄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研究出台各个年度的老龄工作要点,逐年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将统一规范与自主管理结合起来,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街道和社区的老龄工作机构也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为老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制度保障。
(二)形成了一套覆盖面广的保障体系
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基础,出台《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向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发放失地生活补助金和养老保险补贴,新农保参保率达95%以上。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发放养老生活补贴,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金;所有社区全部建成医疗卫生服务站,部分社区设立老年康复点,农村老人和城镇无保障老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城镇退休职工医疗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五保供养经费与农村低保标准实现联动,低保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标准稳步提升。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低保老人可以得到慈善救助的优先照顾,区慈善总会还为部分高龄困难独居老人购买了意外住院和意外伤害保险。
(三)构建了一种多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首先,全面推进居家养老。依托社区,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系列服务,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有效弥补了传统家庭养老的缺陷和不足。其次,积极发展机构养老。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蓬勃发展。全区21所公办养老机构近年来发展迅速,硬件设施不断更新,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日益提高,为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民办养老机构快速起步。目前已发展的13家民办养老机构中,既有桃园老年公寓那样的平民化养老机构,也有荣平老年康乐中心那样的国家一级养老机构,为社会养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第三,不断丰富养老模式。广泛开展动态养老,组织老年人外出参观旅游,积极引入候鸟式养老方式,加强与异地养老机构交流合作,根据南北方气候的不同特点组织老年人赴异地避暑、过冬,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四)营造了一方和谐老龄的社会氛围
一是围绕尊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的营造,利用重阳节等节日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老年人的生活。二是围绕老年人实现自身发展的需求,成立了10所老年大学和134所老年学校,建设了一批健身活动场所,购置了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器材,此外还积极支持离退休教师协会等社团的发展,为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载体和平台。三是围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执行,依托区法院等司法部门,成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合议庭等工作机构,为老年人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便利。
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近年来,在区委的重视下,在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全区的老龄工作取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老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给老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增加了难度。目前来看,我区的老龄工作与新时期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全社会为老服务的意识仍需强化。社会各界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对老龄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得还不够深入,为老服务的举措有待进一步夯实。
二是对老龄工作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大。在政策制定上,缺乏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激励扶持政策;在考核机制上,老龄工作尚未纳入四项建设考核基本内容,基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在经费落实上,现有老龄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与纲要中确定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的投入也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龄工作的开展。
三是老龄工作的队伍建设尚待加
强。虽然基层都设立了老龄工作机构,但是缺乏专职的老龄干部。从事老龄工作的干部往往身兼数职而且变动频繁,导致基层老龄工作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几点建议
做好老龄工作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江宁的需要。当前,我区正处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时期,老龄事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紧紧抓住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老龄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的契机,将我区的老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一、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扩大老龄工作影响力
积极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对老龄工作进行宣传,并在内容上更加突出重点。要围绕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通过开展普法教育等形式,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以及孝亲敬老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促使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老龄工作,为老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注重分工协作,进一步凝聚老龄工作合力
在老年人生活保障方面,要加强对特困老人的救助,做好城乡居民养老金等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尽快出台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区内公共交通方案;在老年人医疗保障方面,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和救助,全面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突出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要继续巩固老年人权益保障庭的作用,处理好涉老案件,加大对贫困老人的救助力度,放宽法律援助条件,提高覆盖面。
三、坚持双管齐下,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托老所、日间照料室建设模式,完善社区养老功能;推广安康通紧急呼叫援助系统等服务设施,保障居家养老安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生活照顾、家政服务等业务,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机构养老服务。加快推进五保敬老设施规模化发展,提高全区五保供养水平;积极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提高入住率;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老龄工作水平
在工作经费的投入上,要严格落实纲要中确定的标准,建立特困老人救助专项基金,足额安排老龄工作相关经费;健全老年人长寿金发放制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的配比额度,破解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经费难题。在组织机构的完善上,要加强街道老龄工作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台帐,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人员稳的基层老龄工作队伍,确保老龄工作有人抓、抓得实。
篇九 2023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2200字
——2023年1月25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东省省长 朱小丹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政府在___、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23年的4.60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7.28万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从4.48万元增加到6.75万元、年均增长7.5%,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20934亿元、年均增长1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9364.8亿元、年均增长14.9%。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76%提高到2.5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34.2%提高到39.0%。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三次产业比重由5.0∶49.6∶45.4调整为4.6∶44.6∶50.8,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明显提升,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开放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进出口总额达6.36万亿元,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高到42.9%。内源型经济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占比达53.4%,外贸依存度从115.4%降至87.3%。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区域发展差异系数由0.680调整为0.66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8.7%。绿色低碳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计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约束性指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757元和13360元、年均实际增长7.2%和9.0%,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85∶1缩小为2.6∶1,人均预期寿命达77.1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82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为2.9%。“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持续贯穿的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___、国务院各项调控政策措施,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上精准发力,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增强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全力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6%,民间投资占比达60.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跃居全国首位,出省通道达20条,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增铁路通车里程1430公里,新建成一批机场、港口、能源、环保、水利等项目。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持续推进广货全国行、广货网上行,大力培育拓展电子商务、信息消费、旅游休闲等消费新增长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49.5%。充分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着力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大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商、旅游购物出口等外贸新业态,全面促进通关便利化,出口总额达4万亿元、年均增长7.3%。坚持稳增长重在稳实体经济,完善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强化融资增信担保、技术创新等政策支持,推动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通过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五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50多亿元,促进各类企业稳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4%,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百亿元的企业分别达22家和221家。
(二)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牵牢行政体制改革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率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均比2023年压减40%以上,省级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直51个部门公布9类权责事项6971项。在全国率先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超过90%,市场主体五年净增300多万户、增幅超过68%。建成省网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和99%的社会服务事项可实现网上办理。开通运行“信用广东网”,初步建成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探索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开展省与市县之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置换改革,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清理财政存量资金。率先建立包括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和政府监管清单在内的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备案的项目占企业全部投资项目的比例达90%。推进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拓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培育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民间金融稳步发展,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纵深推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资监管效能。价格改革、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等扎实推进。分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着力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和世界500强企业的经贸合作,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万个,实际利用外资1240亿美元、年均增长5.8%,服务业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3.9%。启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下放第一批60项省级管理权限,在对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上先行先试,首批27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三大片区新入驻企业5.6万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推进经贸投资合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14国进出口额达8504亿元。支持企业“走出去”,累计协议投资设立境外企业约5600家,中方实际投资350亿美元、年均增长45.9%。务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累计签约产业经贸合作项目4508个。
(三)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和中高端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主攻方向,紧紧抓住“两个支撑”结合点,加快培育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8.5%和27.0%,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9.0%。围绕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0.4%。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7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6.8%。坚持信息化先导战略,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加快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载体建设,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生产总值达1.52万亿元,年均增长10.7%。
(四)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战略和总抓手,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启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务实推进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筹建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组建新的广东省科学院,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多层次开展协同创新。积极培育孵化育成体系,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平台,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加速融合。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1万家、五年翻了一番,技术自给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1%和57%。加快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引进五批117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和89名领军人才。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进一步加强。
(五)坚持统筹发展和分类指导,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我们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实现“四年大发展”目标基础上,抓好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技术改造、重大平台建设和骨干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着力推进“九年大跨越”。珠三角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2.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3.6%,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我们瞄准区域发展短板,深入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全面对口帮扶。开展高速公路建设大会战,改善粤东西北内联外通条件。省产业转移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占粤东西北地区比重上升到25.8%。设立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珠三角6个帮扶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95亿元,引进项目692个,已完成投资约600亿元。粤东西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高于全省。
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珠三角全域空间规划,率先推进“多规合一”,开展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扩大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扩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初步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约3万公里新农村公路实现路面硬化。完成3765公里山区中小河流治理。解决75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两轮“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任务,帮扶249.2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6.82万户和“两不具备”村庄6万余户搬迁安置。我省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快。扎实开展援藏援疆等工作。
(六)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我们坚持绿色化永续发展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基本划定林业生态红线。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推进电机能效提升、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工业锅炉更新改造等工程,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任务。碳强度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稳步开展。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累计完成“三旧”改造面积13.33万亩。开展练江、淡水河、石马河、广佛跨界河流及一批城市内河涌污染综合整治,主要江河水质总体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治,2023年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7.1%和15.0%,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汕头贵屿等地电子废弃物污染综合整治。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5.5%和90.1%。全面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建成生态公益林7214万亩、碳汇林15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8%。启动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系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成绿道1.2万公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海湾建设取得新成效。
(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省级财政和各级财政累计分别投入3072亿元和8479亿元,在底线民生保障、困难群体帮扶等方面,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基本实现充分就业。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逐步调整提高,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衔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省内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残疾人保障、孤儿保障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进入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任务,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含租赁补贴)66.1万套(户),基本建成59.4万套(户),改造棚户区20万套(户)。
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教育强县、强镇覆盖率分别达88.7%和94.2%。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18.4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巩固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3.0%。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扎实开展,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和交流项目顺利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覆盖所有县(市)。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果。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文艺创作涌现出一批精品,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全民健身和青少年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出成绩。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建设。坚持专项打击整治和源头治理相结合,全面推进平安广东建设。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信访、司法行政、海防打私、应急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体系不断完善,双拥共建、优抚安置深入推进,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妥善应对强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和登革热、h7n9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防灾减灾和救灾复产工作有力有效。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自觉接受监督。共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3621件、省政协提案3162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7项、制定修改政府规章65项。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政府决策规则和程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改进和加强行政复议,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严从实整治“四风”和庸懒散奢、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清理规范省级议事协调机构。省直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总支出连续5年“零增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监察工作扎实有效,审计全覆盖和职业化建设有力推进,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省经济发展较早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发展阶段性特征日益显现的五年;是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倒逼机制,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的五年;是我们向着“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不断开创转型升级发展新境界的五年。这五年转型发展的探索十分艰辛,经验弥足珍贵,从实践上有力佐证了___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回顾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向着“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迈进,必须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厚植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引领发展新常态;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发展原动力;必须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提升发展共享度,坚定不移迈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道路,努力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___、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向驻粤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改革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内外需求不足,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总体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民生社会事业还存在薄弱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短板指标;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加大,公共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污染治理、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生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教训极其深刻;政府职能转变亟待深化,作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发扬“三严三实”作风,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二、“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做好“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对于确保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两个率先”的紧密衔接、整体推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综观国内外形势,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主动适应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开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着力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一个率先、四个基本”。“一个率先”就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2023年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突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转方式与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等目标要求,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等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四个基本”就是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力求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体制创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等方面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推进以科技创新____全面创新;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强永续发展能力;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发展内外联动性;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我们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年均增长7%,到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1万亿元,确保提前实现比2023年翻一番。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相互协调,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紧密结合,推进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在有效扩大内需的同时,以攻坚姿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中高端产品、技术比重,扩大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形成需求侧与供给侧相互平衡、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新局面,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紧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环境。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高效金融体系。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重点,统筹推进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领域改革,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我们要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为引领,加快基本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步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大规模协同创新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持续推进高水平信息化强省建设,建设面向全球的人才高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大局面。到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75%和60%,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
——我们要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链对接,促进经济跨区域融合发展,提升珠三角城市群作为引领全国发展主要空间载体的集聚辐射功能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经济振兴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持续优化、民生明显改善,稳步迈向全面小康。继续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省内外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加快以人____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夯实“三农”基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城乡一体化机制,推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我们要坚持内外联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适应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的深刻变化,率先推进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创新,着力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贸易布局和投资布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合作新优势。高标准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着力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形成粤港澳台经济深度合作新局面,全面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我们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广东。立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强资源节约管理,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力争在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中走在全国前列。坚持不懈推进以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落实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务实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系、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60.5%,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整体提升全省绿色发展水平。
——我们要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全省人民群众共享全面小康成果。不断拓宽共享发展道路,整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充分而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550万人。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高于7%。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以上,出口总额增长1%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年度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为“十三五”经济中高速增长开好局、起好步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高质量、多层次供给体系,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走以质取胜和品牌发展道路,提升产品、服务、工程质量。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降低产品库存,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推动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加快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多渠道扩大消费。继续办好广货全国行、广货网上行和各类促销活动,支持广货众筹、消费金融公司等消费新模式。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有效释放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落实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轻型货车下乡政策。
促进信息消费,发展智能终端产品及增值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向农村、境外和服务领域延伸,发展网络经济和分享经济。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壮大养老健康消费。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扩大农村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旅游消费。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立足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投资5000亿元。开工建设深中通道主体工程、罗定至信宜等15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通车里程716公里。推进赣深客专、广汕铁路、深茂铁路等一批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地铁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湛江机场、梅县机场迁建和韶关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抓好港口、航道及配套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推进与央企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一批重大环保项目和民生工程。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完善ppp项目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和扩大重点领域投资,用好省铁路发展基金等。加强项目储备,编制实施政府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力促出口平稳增长。强化对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支持,支持企业深耕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全面推广出口退税网上申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进口贴息政策,发挥进口商品交易中心、跨境电商直销中心等作用,扩大先进技术装备、资源性产品和优质消费品进口。加快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易通关和“三互”通关合作。建立完善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防范和应对体系。
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制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政策措施,解决准入限制、项目审批等制度性障碍,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示范城市,带动创新型小微企业集群发展。落实信贷风险补偿金、融资政策性担保等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培育超百亿、超千亿大型骨干企业,支持其并购重组和转型发展。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加大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力度。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适应经济结构重大变化,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
(二)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加快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探索实行多证合一。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负面清单全覆盖。整合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加快食品药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监管制度建设。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和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管理模式,着力改进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公共服务。拓展完善省网上办事大厅,提高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和网上办结率。推动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支持司法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完善省对市县财政体制,启动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改革试点。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实行一个部门原则上一个专项。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风险预警和监督考核制度。落实“营改增”扩围等税改政策,完善地方税体系,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和政府监管清单管理,进一步优化网上备案管理以及并联审批。
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有进有退、突出主业,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降成本增效益。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组建试点。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支持开展资本运营。建立出资人管理事项清单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推进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区域中心、“青创板”等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上市,发展直接融资。建设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清算中心等金融创新平台。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和股权众筹融资,扩大“险资入粤”规模。培育新型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深化地方金融机构和监管体制改革。加大清理打击非法集资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综合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完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统筹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研发体系建设,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引领型创新企业,支持大中型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完善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争取建立国家实验室。加强省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支持发展重点行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建设专业镇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国际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技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智能机器人、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九大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加快省市共建重大科技专项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注重原始创新,支持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攻关。加快应用型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项目库建设。实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军地两用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和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潜力。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开展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试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个人奖励约定政策。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省市联动加快建立政府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发展科技保险。加快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市场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协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继续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引进第六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
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推广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推进“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建设,扩大创新创业金融街试点。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强化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形成良好的“双创”文化和氛围。
(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
着力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制定实施“去、降、补”行动方案。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分类处置,逐步实现市场出清。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富余产能和生产环节向外转移。促进加工贸易、传统优势产能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加快淘汰水泥、造纸等落后和过剩产能。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打好降低企业交易、人工、社会保险、财务、物流等成本的“组合拳”。重点以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抓好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加快免除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电力、流通等领域市场化改革。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化解房地产库存。创新补短板投入机制,加快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技术改造等激活存量资产,修复现有产业和企业发展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供应链服务、产权股权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制造业升级专项行动,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工作母机”类装备制造业。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实施机器人示范应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等6个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培育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实施传统支柱型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路线和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扩产增效、设备更新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100亿元。推进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海洋经济。
打造全国信息化先导区。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一网三环”光缆骨干网扩容,打好城市光纤改造攻坚战,加快农村光纤网络建设。推动4g基站规模化建设和通信网络城乡全覆盖。加快公共区域wlan覆盖建设,推进超高速无线局域网专业化应用和在农村地区的试点应用。支持5g等新技术研发。实施“互联网+”、大数据战略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贯标试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五)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强化农业产能建设。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产粮大县和现代粮食产业功能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快粮食储备体系和仓储设施建设。打造粤西“北运”蔬菜优势产区,优化省级“菜篮子”基地。发展岭南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建设岭南特色优质水果产业带和雷州半岛热带水果产业示范区。建设省重点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装备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仓储配送系统。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科研项目储备库。扶持“育繁推”一体化骨干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建设一批农业公园和农业综合体,发展农村电商,培育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渔船更新改造,发展远洋渔业和深水网箱养殖。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山区240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海堤达标加固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开展新一轮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常态化运营。开展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完善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治理。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发展农业保险,开展农业补贴“三补合一”改革,组建省级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和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执法体系。推进供销社、农垦、基层水管体制和国有林场改革。培育和规范发展自然村(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探索开展以农村社区、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试点。
(六)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突出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互联网+”行动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加快开放合作、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重大平台建设,构建珠三角现代产业新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统筹实施珠三角全域空间规划和一体化专项规划,推进广佛同城和区域一体化。开展珠三角城市升级行动,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珠三角生态环保一体化,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和低碳城市群。
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项目建设和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统筹推动粤东、粤西港口建设和一体化发展。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存量经济。加大力度推动珠三角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提升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力,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做强做大。科学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更加注重产业集聚、补齐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短板、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支持湛江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推进湛茂阳沿海经济带、汕潮揭城市群等建设。支持广清一体化,推动环珠三角市融入珠三角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县域产业新体系。深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对口帮扶。支持我省原中央苏区县、海陆丰等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振兴发展。
推进以人____新型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有序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海绵城市,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加强城市工作,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设计,强化城市特色风貌,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有效防治“城市病”。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提高水电路气讯等城乡联网和通达水平,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健全优质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城乡共享机制。提升村镇规划建设水平,提高村庄规划覆盖率,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体系。建设一批农村社区示范点。修复南粤古驿道,提升绿道网管理和利用水平。
(七)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狠抓节能减排降碳。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年度目标任务。加强高能耗行业管控,抓好电机能效提升和注塑机改造,强化锅炉污染治理和节能监管,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在珠三角地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加强机动车减排,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国家低碳试点省建设,完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发展碳汇交易,推进“碳规”编制。
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省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新增建设用地与闲置用地处置挂钩制度,加大“三旧”改造力度。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推进污染治理。开展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有效压减pm2.5和pm10浓度,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狠抓练江、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小东江等跨市域河流和城市内河涌污染整治。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一县一场”,推进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分类减量处理。强化重金属污染治理,抓好土壤分类管理和污染修复试点示范。加强环境执法,推进与司法衔接,严厉打击偷排污水、废气等环境违法行为。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强化主体功能区分区管控,加强生态控制线、林业生态红线划定管理。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实施森林碳汇等重点生态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系。开展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加强海域海岸使用管理,开展海岸带、海岛综合整治修复,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海湾建设。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和江河湖泊水质。推进排污权和水权交易试点。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八)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高标准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设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环境,形成更多改革创新经验并加快推广。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港澳优势产业集聚区和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吸引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和国内大型企业国际总部入驻。开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等试点。建立国际化法律服务体系,打造智慧自贸试验区和国际人才港。推进“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葡/西语系经贸合作平台、国际邮轮母港等建设,加快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
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海陆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参与境外港口等建设,建立沿线港口城市联盟。加快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中心和中俄贸易产业园建设,拓展粤新欧、粤满俄国际货运班列。用好广东丝路基金。推进中马广东—马六甲海洋工业园等境外产业园建设,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和项目落地。深化与沿线国家农业、海洋渔业、资源能源、文化、旅游等合作。优化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布局。
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大力发展一般贸易,抓好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建设,培育新型出口主导产业,扩大中高端产品出口。深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研发创新和自主品牌培育。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外包,扩大技术、文化等服务出口。完善跨境电商政策扶持体系,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功能区,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建设,争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支持开展旅游购物出口。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广东电子口岸建设应用。
推动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重点,建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库,加强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高端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支持企业建设境外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开展跨国并购。健全境外投资公共服务及政策支持体系。深度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港珠澳大桥、粤澳新通道等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粤台交流合作,推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提升以侨引资引智水平。用好国际友城等外事资源,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联动性,务实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和我省与周边省区经济合作区等建设发展。继续抓好援藏援疆等工作。
(九)加快社会事业补短板上水平
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建设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推动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强市和珠三角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覆盖率均达85%以上。深化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民办教育。建设一批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培育建设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粤参加高考工作。完善各学阶各类型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提高覆盖面和资助标准。把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补贴政策实施对象扩大到公办普通高中和公办幼儿园,统筹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
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水平,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公共文化场馆提升工程,以总分馆形式加快县乡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建设,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办好文化惠民品牌活动,强化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加快建设“广东公共文化云”。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一批具有岭南风格的精品力作。加强版权保护,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推进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建设。发展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广告创意等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产业基地。支持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和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支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做好奥运会等备战工作。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启动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持县级医院关键医疗设备配置、专科特设岗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推进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改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县域内住院率。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扩大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覆盖面,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动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鼓励发展民营医疗和健康服务机构。加强中医药强省建设,发展“南药”,提升中医、中西医交融与“治未病”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
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广东建设,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和打击突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和各类暴恐极端活动。强化反走私综合治理。加大依法管理互联网力度。实施“七五”普法,做好司法行政工作。抓好综治信访维稳,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加强城市安全和公共安全工作,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实行安全生共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抓好重点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职业病防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和网格化监管,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强社区管理服务,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工青妇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人防、气象、地震、档案、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做好国防动员、海防空防、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启动实施2023-2023年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对全省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情况开展全面摸查核准,开展建档立卡、动态管理,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生态补偿、易地搬迁、低保兜底等方式,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不让一村一户一人掉队。严格落实“一把手”扶贫责任制,继续实施驻镇、驻村扶贫,调整珠三角和粤东西北扶贫结对关系,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扶贫大格局。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加大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技能晋升培训,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实施城乡一体化就业援助,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动态调整机制。落实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责任,推动企业全员足额参保。引导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稳妥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保复合式付费方式改革,优化大病保险制度。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启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试点。完善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事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棚户区改造新开工7.85万套(户)。建立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的模式,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含租赁补贴)2.18万套(户)。完成1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做好“两不具备”村庄易地搬迁安置工作。
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全省将投入2100亿元,其中省级投入872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二是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帮扶力度,三是强化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四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六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七是促进创业就业,八是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九是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十是抓好防灾减灾。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其各项决议、决定并定期报告工作。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二是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政府及其部门职责法定化。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和合法性审查,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政府立法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探索引入政府立法第三方评估。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综合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三是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厉行节约、倡俭治奢,全面整治庸政懒政怠政,强化督促检查和督查问责。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四是坚定不移推进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监察、司法、审计等联动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推进廉洁政府建设。深入实施“阳光政务”,全面深化政务公开。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教育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___同志为___的___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努力开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共同创造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十 2023年奉节政府工作报告12850字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__”时期的工作回顾
“__”时期是奉节厚积夯基的五年,更是奉节立柱蓄势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克服了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经受了“8·31”特大洪灾的考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打造“三大空间”,着力培育“三大产业”,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平稳发展良好态势,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__”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7.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6%;人均gdp达到2.6万元,是“__”末的2.2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9亿元,是“__”末的1.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935亿元,是“__”末的2.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2亿元,年均增长15%。争取对口支援资金2.7亿元,出口创汇2179万美元。全县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三大空间已具雏形。12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区完成投资120亿元,完成城市路网、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部署并启动城市综合体、汽车、家居等区域性市场建设,完成政府驻地搬迁,城市框架基本形成。5.7平方公里的旅游新城完成投资15亿元,征收土地3274亩,建成中心景观大道和旅游环线等项目。4.61平方公里的移民生态工业园从无到有,完成投资14亿元,4.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用,红豆杉制药、眼镜制造等入园企业投产达效,园区被确定为重庆市特色产业(眼镜)生产基地。
——三大产业提速增效。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脐橙、油橄榄、红豆杉、中药材等“333”特色效益农业,奉节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称号,奉节脐橙获“中国驰名商标”,建成红豆杉制药、油橄榄初级加工厂。构建“一园三组团”生态工业格局,渡口坝水电站和九盘、铁甲等输变电投用,华电奉节电厂、茅草坝水电和金凤山风电项目推进顺利。理顺优化白帝城和天坑地缝景区管理体制,提档升级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天坑·地缝成功创4a级景区,建成白帝城直升机旅游、高炉淌露营基地、茅草坝滑雪场等特色体验项目,三马山中央商圈初步形成,奠定了第三产业发展基础。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__年的20︰35︰45调整为18.2︰39.1︰42.7。
——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交通投资45.4亿元,争取沿江铁路过境奉节,郑万铁路进入实施阶段,奉溪高速公路通车;完成路面工程780公里、撤并村通达工程1345公里,安装防护栏63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85%,撤并村通达率实现100%。水利投资22.7亿元,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69处,巩固提升66万人安全饮水。完成27个乡镇总规和12个乡镇控规。洋洋百货人行天桥、施家梁地下通道等投用,城市道路“白改黑”30公里。实施“561”项目89个,建成农民新村65个,兴隆、竹园、公平创建为国家重点镇。争取建设用地2.4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万亩。城镇化率达39.4%。
——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精简至27个,职能进一步优化。建立政府投资、农村项目“1+7”等管理办法,工程招投标和项目建设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推进财政评审和项目进场交易,节省率从4%提高到12%—15%,更好地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组建宏安(集团)公司,累计融资65亿元,保障了全县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激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存贷比为56%,较20__年提高10个百分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0项,下放审批权限14项,项目平均办结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减至9.7个工作日,按时办结率100%。
——三峡后续工作成效明显。争取三峡后续项目168个,核定补助投资32.5亿元,到位29.5亿元;安坪藕塘滑坡整体避险搬迁和城市安全出口通道项目争取中央预备费7.49亿元,争取前三峡剩余移民用地指标600亩;落实后期扶持资金2.82亿元;蓄水安全连续8年实现“三无一稳一畅”目标;三峡移民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终验。藕塘集镇11家机关事业单位全部搬迁至下坝办公,居民签订销号合同317户;下坝迁建区征收土地400余亩,拆除房屋5300余平方米,道路、供水、河堤整治等项目有序推进。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办复人大代表议案5件、建议1291件和政协提案697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9.7%。规范建设管理秩序,依法拆除违法建筑物30余万平方米。完成“六五”普法任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812件。群工系统受理群众反映事项7870件,办结7689件,满意率99.7%。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明显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5年共查处违纪案件288件,党纪政纪处分400人。依法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率100%。
刚刚过去的20__年,全县努力克服下行压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5%,开创了考核组内第四名佳绩;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33元和8385元,分别增长9.3%和11.6%。重点工作取得了突破。
——脱贫攻坚全面发力。精准识别建卡贫困对象135个村、34185户124425人。制定“1+18”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分类实施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就业扶持、产业扶持、生态搬迁以及政策兜底。建立“县领导包点带片、乡镇主抓、部门帮扶、集团对口、企业携手、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严格实行“半月督查、半月排名、年终考核”机制。统筹8.9亿元推进脱贫攻坚,38个贫困村整村脱贫、50781人贫困人口越过标准线,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成功申创全国创新扶贫工作试点县,争取医疗、教育帮扶项目资金3.6亿元。
——重点项目加速实施。依托“三大空间”、“三大产业”和城市建设,实施“5+1”重大项目群建设。城西安全出口通道、城市库岸综合整治工程一二三期通车,行政次中心等16个工程项目竣工,西部新区第一小学、奉中初中部投用,东出口建设有序推进。草坪河、茅草坝水库开工建设。旅游新城完成绕城路3.7公里油化,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主体竣工,基本建成六座景观桥主体工程,滨河商业街加快推进;卡麂坪高山民居生态酒店即将营业,旅游环线花海、花带建设基本竣工。建成移民生态产业园一期安置房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园区道路加快建设。建成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主体工程。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扎实推进环保五大行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不断加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关闭煤矿26个,绿化造林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8%。强化水域清漂工作,打捞漂浮物2万余吨;“一江四河”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标准。完成4个村环境连片整治,开建24个乡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保持在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6天。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民生任务圆满完成。落实民生资金36.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57%,21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完成5584户“8·31”特大洪灾住房重建任务。整治山坪塘988口,巩固提升10.2万人安全饮水。安装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设施100公里,解决185个撤并村公路通达920公里,硬化村社便道158公里。建成30个撤并村卫生室,改造50个行政村卫生室,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85%。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8所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建成教师周转宿舍134套4690平方米。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13438人。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62个。老旧居住建筑消防设施改造40栋。改造城市棚户区711户7.1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6147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科技项目35项,专利申请201件,授权97件。完成教师编制、学校设置调整,化解学校债务1.15亿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9.9%,高考本科上线率达48%。开展计划生育“三项治理”,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控制在2.32‰和107.74;县人民医院扩建项目有序推进,通过“二甲”复评暨“三甲”试评;县中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完成迁建前期工作;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建成夔州博物馆、图书馆,举办“诗城之夜”群众文化活动8场,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执法获中宣部、文化部表彰。五大社会保险参保152万人次,享受待遇167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9225人,城镇失业率为3.4%。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投用,发放救助金4.1亿元,享受待遇44万人次,慈善募款1200余万元。整理出版乾隆、道光两部《夔州府志》,出版《奉节年鉴》。3g网络全覆盖,城区数字电视转换率达95%。
——农村发展彰显活力。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将农村土地“适度调整、化零为整”,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48万亩,发展种养殖龙头企业30家、种养大户3149户、家庭农场759个,组建各类合作社2193个,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台,建成县级营运中心、特色·中国奉节馆、120个村淘服务站,引进3家全国知名电商服务运营商,年交易额突破4000万元。率先在全市建成“群众办事不出村”信息化系统,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平台,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76个审批事项“前移”至村(社区)受理,核减审批要件400余项,简化审批环节300余个,预计每年节约群众办事成本5000余万元,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专项行动成效初显。开展建成区违法建设整治,拆除违法建筑物1.8万平方米。开展“摩的”整治行动,查扣违法摩托车1530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清查97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17.3亿元,全部纳入财政管理。公开拍卖剩余移民统建房1006套,成交金额1.3亿元。完成县属44个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复查城乡“低保”,清退“低保”对象4500人。
——社会治理渐成体系。建成应急应战指挥平台和社会治安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公安业务技术用房主体竣工,恢复和新建2个派出所,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命案侦破率连续9年保持100%。县法院第三人民法庭获20__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特别奖。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化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形势可控;成功调解各类案件14680件,成功率达98.6%;深入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群众信访件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34.9%、43.3%。共青团、妇联、工会、残联、民族宗教、台侨、民防、保密、气象、国防、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总体上看,“__”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全县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20__年全县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年初计划低0.5、0.7和1.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宏观经济下行波动影响,规上工业规模小,导致全县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下降,致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百万奉节人民振奋和自豪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不断优化发展思路,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明晰;我们立足生态功能定位,改变了“一煤独大”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国际摄影节、中国自行车联赛奉节站等国内外活动,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们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提升干群思想道德素质,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奉节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奉节总体处于转型升级、爬坡上坎阶段,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增长新动力还处于培育阶段,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公共服务与城乡居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社会矛盾和各类风险交织,社会治理创新还需加强;全县大局意识、协作共事、工作落实、秉公办事还需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解决化解,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二、“十三五”目标及20__年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大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峡后续等,有利于我县发挥后发优势。随着我县交通格局的改变、发展平台初具规模、新的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三步走”战略进入发力期。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奋力开创奉节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认真落实“四个全面”和五大功能区战略布局,以“三步走”发展战略为统揽,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三大空间”、“四大产业”为重点,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生态良好、山水秀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绿色经济强县。到20__年,全县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__年翻一番;到20__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实现11%、达到3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实现11.5%,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初步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区域性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和初步建成生态文化型国际旅游度假名城。
以上奋斗目标,体现了重庆市对奉节发展的基本要求,表达了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展示了奉节跨越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沉心静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一个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优化、社会民生明显改善的新夔州一定会实现!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有效供给、去无效供给、降企业成本,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3%。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优质快速建设重大项目
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后劲,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县谋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600余个项目,将完成投资1200亿元以上,分年度开工建设。今年,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节奏,加快推进文化旅游、生态工业、特色效益农业、现代商贸物流业四大产业和城市建设、立体交通、社会事业与扶贫“4+3”重点项目群建设,开建郑万铁路和奉建高速公路,推进草坪河水库、茅草坝水电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0亿元左右。
(二)坚定不移发展绿色经济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全力打牢绿色发展基础。严守森林、林地两条红线,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植树造林10万亩,治理石漠化30平方公里。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4个垃圾中转站。加大城市各类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青莲溪、黄井水库及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大力整治墨溪河、梅溪河等次级河流养殖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开建6个村庄连片整治项目,建成10个行政村垃圾收运系统项目,稳定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30天以上,长江干流水质稳定ⅲ类标准。科学划分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划定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严格环评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强化生态环保考核和生态环境侵害责任追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稳妥实施重大地质灾害点避险搬迁和转移安置。
着力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提档升级旅游产业。重组旅游投资管理公司,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神女峰机场至桃子山快速通道和旅游新城安置房、防洪工程、滨河商业街等项目,力争旅游环线和龙桥河景区投用营运,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各增长15%以上。做大做强生态工业。加快推进完善生态工业园区一、二期工程建设,确保华电奉节电厂顺利投产发电,金凤山、云雾山风电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顺利推进2×30万吨清洁燃油项目前期工作,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脐橙产量提高到2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6亿元;稳定油橄榄、红豆杉种植面积,稳步发展蔬菜、畜牧、烟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商贸物流业。推进“一园三区”及西部新区现代商贸物流城市综合体建设,建成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万吨多功能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商贸城和汽贸城;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和中心镇商业,扩大农村淘宝服务范围,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县。依托绿色资源,培育外向型经济,做大出口贸易。进一步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建材、家具等产业。
努力凸显绿色经济品牌。依托特有的山水资源禀赋,每年投入1亿元发展旅游业,扶持发展2—3个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和示范点,真正将旅游业培育成第一支柱产业。凸显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实施夔州文化复兴工程,夔州古城对外开放;培育文化影视产业,打造国家级影视拍摄基地。打造眼镜产业集群,启动眼镜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建设油橄榄加工产业园,生产紫杉醇软胶囊口服制剂药、红杉醇抗糖尿病制剂药。县财政每年统筹20__万元,扶持特色效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汀来公司、卡麂坪高山民居生态酒店等生态企业做大做强。探索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推广绿色信贷,促进我县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穷根”、明确靶向,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全面落实脱贫政策,统筹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对象倾斜,6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5万贫困人口越过标准线。按照解决“八难”、实现“八有”标准,全面推进贫困村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继续实施政府兜底,解决特殊贫困群众生活问题;依托危旧房改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地灾搬迁等政策,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零就业”贫困家庭,促进贫困群众充分就业;实施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保障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统筹推进20__年脱贫攻坚项目。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完善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帮扶机制,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脱贫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开展民风扶贫,倡导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勤劳致富新民风。坚持脱贫精细化管理,倒排工期,高效推进,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建立贫困户、贫困村成效评估和退出机制,实施第三方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督查和目标考核机制,对完不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的干部实施问责,对成绩突出的干部予以奖励、重用。
(四)坚持不懈统筹城乡发展
强化项目带动和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
拓展繁荣西部新区。按照“三年成型、五年成市”的目标,继续实施北侧主干道、城市库岸综合整治工程三期景观绿化和城西连接道绿化提档升级工程。全面推进游泳馆、体育场、奉节影剧院、夔州文化艺术广场、传媒大厦等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稳定房地产开发。大力发展城市产业,积极培育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和市民文化娱乐休闲等项目,逐步形成功能配套、产业汇集的城市新面貌。
加快打造新型城镇。完成城乡总体规划和65个村规划编制工作。建设乡镇场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城镇排水防涝设施。加快草堂、康乐、竹园、吐祥、公平、甲高等重点城镇建设,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打造旅游强镇、工业强镇和商贸强镇,启动部分边贸小城镇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每个乡镇新增500亩以上绿色特色种植业,引进一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协作统一机制,建成二期数字化城管系统,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持续开展城市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强化市政设施维护和背街小巷治理,进一步整治机动车辆乱停、“摩的”载客、乱搭乱建等问题。启动城区“白改黑”四期工程、改造供水管网、完善停车场和公园广场等功能建设。规范管理小区物业,提高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与效率。
推进三峡后续工作。抓好20__年度项目申报,争取补助投资10亿元以上。完成安坪藕塘滑坡整体避险搬迁工作。规范实施已批复后续项目,落实稽查、审计问题整改,启动三峡后续项目综合验收。抓好移民后期发展扶持,妥善处理遗留问题,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加强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和试验性蓄水安全,确保库区和谐稳定。
(五)多措并举培育市场主体
积极培育壮大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
做大总量规模。以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为原则,推行行业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承诺制,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册和强制注销制度,降低创新创业市场准入门槛。坚持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中小微企业一起抓,引进和培育并举,增量与质量并重,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主体新格局,新发展市场主体6000户。鼓励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强化招商引资。通过集群招商、产业招商、资源要素招商等方式,精深策划绿色工业项目20个以上,提高引资的针对性。继续实施“夔商回归”工程,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完善招商工作及目标任务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全面招商、重点突破的新局面,推进招商项目的开工建设率,进一步取得招商引资工作实效。全年引资到位80亿元以上,争取对口支援资金5700万元以上。
健全培育机制。落实好“营改增”扩围、调整消费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探索建立低费基、全覆盖的参保缴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规范服务收费,落实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政策,切实减轻负担。继续取消一批行政权限,清理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收费,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做好水、电、气、油等调度,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依法打击干扰和破坏企业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六)不遗余力推进各项改革
扎实抓好上级部署的改革事项,谋划推出一批新的改革,不断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和社会发展活力。
完善投融资领域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决心,继续完善“1+7”农村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引导群众主动参与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出ppp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改革财政性资金对产业发展补贴方式,加强“政府主导+资本市场”运营模式,建立产业引导股权基金,推进“助保贷”工作。严格执行政府投资若干规定,加强政府债务管控,杜绝新增债务。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努力提高供给的有效性,严控过剩产能。科学调控土地供给量和房地产开发量。发展旅游、休闲、养老等跨界地产,推动符合条件的开发项目向众创空间和楼宇产业转型。加强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的风险排查、预警和处置,妥善处置信用违约,规范各类融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深入推进重点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市级重大改革部署,以更大的责任担当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实施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扩大“三权”抵押融资规模。深化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依法保障转户人员合法权益。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方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配置研发资源机制。推动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按中央要求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
(七)持之以恒改善民生民利
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投入,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年度民生任务,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持续保障民生。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完成全民参保登记,五大社会保险参保153.2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完成808口山坪塘整治,巩固提升6.4万人安全饮水。完成395公里村通畅,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通达100%;完成300公里安全防护工程。加快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地票交易,做好征地群众安置、保险和就业工作。全面启动征地决算与工程决算工作。改造棚户区5万平方米,建设市级农民新村4个。突出抓好“菜篮子工程”,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障公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大力发展老龄、福利、救助、慈善事业。
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改扩建15所薄弱学校校舍、7所寄宿制学校宿舍、5所幼儿园和2所高中教学楼,开建奉师附小竹枝分校、兴隆二小迁建和草堂小学扩建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机制,加快“三甲”医院创建、县中医院迁建,县精神卫生保健院项目竣工投用,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90%以上;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推进新一轮地方志编修工作。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举办“诗城之夜”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建成重庆市二级标准化广播电视台,启动无线地面数字电视建设。
强化社会治理。强化社会防范体系、公共安全体系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行社会治安动态监测评估,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赌博犯罪行为。引导农民工提高维权意识,依法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安全责任,继续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较大事故控制在2起以内。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化领导接访下访,创建无越级上访、无到市进京非访、无群体事件“三无乡镇”,强化依法治访,着力从源头预防。
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疾人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落实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支持国防、驻奉部队现代化建设,加强人民防空建设。
(八)努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坚持官风与民风并治,促进作风与社风同优,营造干部干净干事、全民积极创业的环境。
营造求真务实的工作氛围。崇尚务实、真抓实干,坚决反对不顾民力、不顾财力、不讲条件、不讲科学的蛮干,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检验的业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力戒心浮气躁、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强化大局意识,提升部门协作能力,实施工作绩效评估和干部评价体系,切实纠正松懒散、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行为。工作讲程序,讲规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办事。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开展拆除违法建筑等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培育明理知耻的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弘扬孝道、遵德、守礼、勤劳传统美德,提升“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质量,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文明办在社会治理与风尚引领方面的主导作用。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市民创建活动,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持续健康发展。以志愿服务工作为重点,以关心关爱为主题,打造志愿服务文化。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深入开展“七五”普法,以开展“学法守法,与法同行”活动,稳步提高干部群众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传递社会正能量。
打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认真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打造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立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建立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行政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今年坚决完成部门中层干部轮岗工作,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强化行政监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严格监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效益。严厉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建设节俭政府。
(九)牢记宗旨强化自身建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阳光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严禁法外设权、扩权。严格规范性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完善并发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政府管理依法用权、依法履职,严禁擅权作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项目投资、创业创新、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领域简政放权,激发经济和社会活力。坚决拥护县委的领导,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虚心接受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高质量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发挥政府决策专家咨询、政府法律顾问和社会智库辅助决策作用,健全重大决策失误倒查机制和追责制度。
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清理公共服务事项,简化公共服务流程,全面建成村(社区)“群众办事不出村”信息化系统,方便群众办事。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以政府采购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凡属事务性公共服务,原则上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政府高效运转工作机制,政府性会议实行报批制,严格发布政府性公文。少说实干,用优秀的成绩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在考核组内实现“争五保六”目标。
构建阳光透明政府。严厉打击吃拿卡要、暗箱操作等行为。建成规范的电子政务平台,确保行政权力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推进各领域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环节政务公开,支持公众全程参与和监督。畅通政府网站、县长信箱等公开渠道,对社会关注的财政性资金、重点项目审计结果等信息依法及时公开,依法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消费。落实政府新闻发言人和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健全公开监督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各位代表!适应新常态,要求我们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实现新发展,召唤我们奋勇前进、奋力争先。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夔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__年奉节政府
篇十一 2023年县政府工作报告25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奋力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困难之年,也是赢得挑战、完成繁重任务的胜利之年。这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政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
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实施县委“一三三四五”工作部署和“三年倍增计划”,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上水平”各项工作,全面加快“崭新静海”建设进程,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静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积极变化。
(四)迎难抓创新,有效破解发展瓶颈激发新活力。面对引资难、融资难、用地难,我们下大力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作为化解难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引联推招聘多策并用,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与全市80多个实力单位建
(六)统筹促和谐,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开创新局面。我们注重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和谐静海建设。教育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新建扩建5所中小学,加固维修34所学校,完成35所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农村教学点撤并工作基本完成。1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妇儿健康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县医院、大邱庄镇医院、独流镇医院扩建工程进展顺利,45所村街卫生室实现达标。7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人口和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通过验收。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妥善解决。“平安静海”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稳定,治安状况保持良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民族、宗教、侨务、档案、审计、监察等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老龄及双拥、人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局面,我们临危不乱,逆势而上,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静海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必胜的勇气推进工作;必须把开拓创新作为强大动力,打破常规,锐意改革,不断为长远发展拓展空间、注入活力;必须坚持不懈改善保障民生,努力使全县人民及时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综合实力不够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繁重;“两城三区六园”规划管控力度有待提高;环境污染和市容环卫整治的任务依然艰巨;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苦战三年,打造崭新静海”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胜利,保持我县快速发展势头,对“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和“三年打造崭新静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发展环境总体要好于去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迹象,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上,经济态势回升向好,天津板块势头强劲,我县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不足,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保持逆势而上,奋力闯关的勇气,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县委九届八次全会要求,以“打造崭新静海,迎接东亚运动会”为统揽,加快实施县委“一三三四五”奋斗目标和“破两难、攻三坚、抓六要”的工作思路,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着力推进“两城三区六园”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优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文化兴县建设步伐,努力开创静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快园区和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发展高地。坚持把“三区六园”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以载体搭建发展平台,以项目促进产业升级。全年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140亿元,服务业项目67亿元。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重点打造高档金属、再生资源、汽车配件、健身器具、农产品物流五大百亿级产业群,同时积极培育高档食品、喷涂铸造、中西乐器、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县经济开发区突出“区中园”特色,坚持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滨海汽车产业园、滨海自行车(电动车)产业园、高新科技(静海)园、欧洲工业园等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园区拓展,实施园区道路、土地整理、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工程。加大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以基础设施、项目引进、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生态、循环、便捷、宜居”型国家级园区,展示北方“城市矿山”形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建成70万平方米还迁住宅楼、园区道路、配套管网、镇区管理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子牙快速路年内通车。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实现全市七类固废企业全部入区,并引进一批重大循环经济项目,形成产业优势。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突出生态特色和林间效益,重点抓好植树增绿、食用菌繁育、林海生态农庄、基础配套设施四大工程建设,在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经济上迈出新步伐。实现园区森林面积全覆盖。加快乡镇示范工业区建设。静海镇、大邱庄、唐官屯3个示范工业区编制完成控制性规划,实现基础设施投资19亿元、项目投资80亿元。中旺、双塘和蔡公庄三个县级工业园确保完成相关规划,起步区全部达到“五通一平”,具备项目入驻条件。
篇十二 2023县政府工作报告153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和实践经验
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县政府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感恩奋进,用激情和汗水为“十二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谱写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五年,是“兴国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以赴上项目、扩投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2023年,被评为全省、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十二五”时期,经济总量累计达551.3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28.9亿元,是2023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5%;财政总收入达14.32亿元,是2023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8.01亿元,是2023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7亿元,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345.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倍,年均增长24.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产结构比由27.3:44.1:28.6优化调整为22.1:46.8:31.1。工业主导日益凸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46家增加到72家,增加值由28.2亿元提高到51.2亿元,年均增长13.8%,江西广蓝成为全市首家“新三板”①上市企业。农业基础持续巩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5家,位列全市第一。三产活力不断增强,被评为中国(江西)十大红色旅游圣地,苏园(将军园)和三僚景区成功获批国家4a级景区;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产业孵化园建成运营。对外开放步履坚实。“十二五”时期,全县出口总额累计达1.05亿美元,2023年出口额达3030万美元,是2023年的3.4倍;累计直接利用外资3.5亿美元,年均增长3.4%;引进内资84.2亿元,年均增长21.2%。
过去五年,是“红土红利”加速释放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若干意见》落地的历史机遇,推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争资争项力度空前。五年来,累计争取各类资金108.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昌赣客专加快推进,开启我县“高铁时代”;兴泉铁路成功获批,将于今年开工;兴赣高速即将竣工通车,北延项目即将启动;西气东输三线兴国段管网铺设基本完成;《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家发改委、省政府批复实施。央企对接卓有成效。国电投、中国建材等央企先后入驻,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合作列入省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国电投茶园风电场实现并网发电,大水山和莲花山风电场完成可研评审。对口支援硕果累累。民政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土资源部和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倾力帮扶,完成了一批民生大事,民政项目园(一期)、散葬烈士墓群、红军子弟小学、第一幼儿园等投入使用,长冈灌区、高兴和埠头防洪工程等顺利推进。
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近6平方公里、达25.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近9个百分点、达47.7%。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先后建成苏区大道、滨江西北延、和睦及坝南路网、湿地公园(一期)以及319国道城区段、凤凰大道改造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实施了平川大道、兴国大道以及潋江大道、滨江西大道等主要街道和城市节点绿化亮化,在全市率先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建污水管网58.2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7平方公里。乡村面貌显著变化。累计投入3.65亿元,打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点929个(金叶新村153个),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先进县。高兴镇被列为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长冈乡长冈村入选全省双十休闲旅游秀美村庄,兴莲乡官田村被评为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长冈水库被纳入《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4.7平方公里,造林绿化1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57%,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顺利完成,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2.1%。
过去五年,是民生福祉收获喜悦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持续加大投入,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全县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连续五年超过60%。突出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39737户,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7454套;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处,解决24.5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9.5万亩,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3座。改建农村公路1972公里、农村危桥64座,新(改)建10千伏线路686公里、低压线路676公里。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贫困村由165个下降到130个,2.3万户、14.4万人成功脱贫,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2.7%下降至9.9%。探索实施的“精准识别七步法”②在全市推广,央视新闻联播3次报道我县扶贫工作经验;创新学生营养餐供应模式推进脱贫攻坚的做法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县建成集中移民安置点40个,安置移民1758户、8686人。实行“4+1道保障线”③健康扶贫,全县贫困户自负医疗费用占总费用比重降至10%以内。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五年来,投入资金10.9亿元,实施校建项目950多个,新(改)建中小学校舍面积58万平方米,迁建学校20所,兴国中学、17所乡镇公办幼儿园顺利开学,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作得到教育部肯定;3232人次红军后代及孤儿特困生享受免费就读和生活补助。公立医院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试点做法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县域内就诊率达93%,群众就医医药费减少支出2052万元;标准化公办村卫生室建设进展顺利。文化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新建农家书屋304个;成功承办第五届环鄱赛暨省运会自行车决赛及火炬传递活动。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4万人、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城乡低保全面提标,新(改)建乡镇敬老院25所,“救急难”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启动。202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2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84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71.3亿元。
过去五年,是改革发展破浪前行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注重从改革创新入手,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投融资创新取得突破。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农村金融教育试点,成功组建集企业还贷周转金、融资性担保、五个“信贷通”④于一体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中心。投资5000万元设立了中小微企业还贷周转金,累计发放周转金2.2亿元,帮扶企业43家。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汇金融资担保公司,“财园信贷通”等五个“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17.67亿元。总投资9.4亿元的人民医院迁扩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公园顺利开工,成为全市首个整体打包并成功运行的ppp⑤项目。建立抽贷定期报告等四项监管制度。加大政银合作,仅2023年,争取国家专项债券基金3.89亿元,农发行江西省分行贷款授信88亿元,与赣州银行合作设立政府产业投资基金20亿元,与江西银行合作设立城市发展产业基金10亿元。各项改革顺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县市场监管局、卫计委、文广新局、不动产登记局顺利组建。将“三单一网”提升为“六单一网”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县保留行政审批项目307项,精简174项,精简率达36%,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理取消。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率达99.2%。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省级改革试点顺利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成效显著,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老电影放映员、公办中小学原代课教师和失地农民保险等一批信访积案得到妥善解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网格化街面巡防力度加大,见警率和管事率进一步提高,群众治安满意率、公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过去五年,是政府建设转型突破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推动政府向“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角色转型。依法行政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坚持常务会学法制度,行政复议机制改革扎实有效,“法治兴国”建设有序推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运行规则》,加强土地招拍挂、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建议1023件、政协提案619件。作风建设持续加强。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推进干部作风“治庸、治懒、治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认真整改“四风”突出问题。反腐__持续加强。政府性楼堂馆所全面停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三公”经费年均下降3.54%,整改腾退办公用房1246平方米。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创新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1234”监督机制⑦,惩治和预__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与此同时,人才、科技、供销、物资、物价、气象、农机、档案、矿管、邮政、通讯、盐务、人防、消防、工会、工商联、地方志、红十字、应急管理、妇女儿童、文学艺术、防震减灾、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农业综合开发、对台和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一项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体现了兴国人民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一批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展示了兴国人民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豪情壮志;一个个发展奇迹的创造,蕴含了兴国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坚强信念。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高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兴国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成就来之不易,实践经验弥足珍贵。五年来,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必须珍视机遇、抢抓机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乘势而上,推动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必须锐意进取、锐意创新,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以创新的思维化解发展难题,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必须心系民生、改善民生,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真抓实干、真功实做,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把目标任务一项项抓在手上,一件件落到实处!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在总结成绩与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公共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产业支撑不足,骨干企业不多,经济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乡村经济比较薄弱,改善民生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干部工作作风有待改进,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未来五年,是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纵深推进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一个全面、两大突破、三大提升”:即,到2023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215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达24亿元;产业发展实现大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3:55:32;城镇化水平实现大提升,城镇化率提高到58%;民生幸福指数实现大提升,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511元和12207元。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县第十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列”作为蓝图愿景,突出抓好“五个工作重点”:
(一)坚持产业强县、龙头带动,打造赣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北部板块
全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以首位工业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工业发展高地。把工业作为强县之本,抓住“培植产业、壮大企业、做强园区”三个关键,进一步优化增量、调整存量、提升质量,推动工业经济量效双增。培育壮大首位产业。全面落实产业政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以汽车零配件、电子设备制造为主的机电制造首位产业茁壮成长。围绕首位产业精准招商,以“央企入赣”、“民企入赣”、“赣商回归、赣人兴赣”工程为契机,瞄准央企、民企、外企等资本集中区域,加大专业招商、代理招商、组团招商力度,力争引进石墨烯⑧应用、锂电池生产、智能装备制造等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亿元项目15个以上,重点跟踪深圳超然高分子材料、惠州大昌微线、韶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深圳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江门氢锂电池等项目。提档升级传统企业。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向实体经济集聚。围绕“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工作思路,建立产业引导基金,鼓励企业开展投资合作、股份制改造,加速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重点推动三美化工加强技术改造研发及搬迁,加快发展六氟丙烯、四氟乙烯等含氟精细化学品;支持江西广蓝技改扩建,着力打造全省汽车零配件集散基地;鼓励百丈泉等食品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地方特色食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50家,增加值110亿元、上市企业4家以上。完善提升园区功能。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提升园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扩区调区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标准厂房、小微企业创业园、油茶交易及研发中心、工业污水处理厂、综合农贸市场、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坚持用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比较效益,力争“十三五”时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以上。壮大优势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做大做强油茶、蔬菜、脐橙等三大主导产业,做优做特烟叶、灰鹅、肉牛等传统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杰村万亩油茶示范基地、潋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高标准打造华杰公路沿线、兴赣高速出入口至杰村含田3000亩蔬菜产业示范带。逐步扩大脐橙种植面积,着力打造赣南北部脐橙主产县。紧抓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口帮扶机遇,完善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建好两个烟叶基地单元。到2023年,全县油茶、蔬菜、脐橙分别达到80万亩、7.7万亩、15万亩。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推进土地租赁、托管、股份合作、反租倒包等经营模式创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和鼓励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力争到2023年发展龙头企业6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750家、家庭农场370个、专业大户2000户。深化与大专院校、大机关、大企业的对接合作,科学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便利店,推动“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流通业态,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培育特色品牌。加快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严格质量检测,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实施全程质量监管,不断做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鼓励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融入区域优势、文化特色和健康养生等元素,切实增强“兴国茶油、兴国鱼丝、兴国灰鹅”等特色农业品牌的全国影响力、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效益。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举,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比重提高。力争到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70亿元,年均增长11%。突出发展全域旅游。围绕打造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赣州都市区周末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创新合作开发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全方位做好旅游策划、包装和营销,统筹推进灵山冰心洞、宝石仙境、十八排等重点景区开发。完善苏园(将军园)、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___作长冈乡调查纪念园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高标准抓好均福山、杰村含田生态旅游开发。围绕乡镇各具特色的生态、人文资源,科学布局,打造特色各异、休闲生态特色小镇10个,真正把每一个项目打造成设施一流、功能一流、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项目,提高旅游开发的整体实力。力争到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突破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6亿元。培育金融新兴业态。加大金融业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着力引进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鼓励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推进金融中心大厦、金融商务核心区建设,规范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小贷、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加快组建发投、工投、水投、旅投公司,健全完善投融资平台,放大资金总量。创新企业融资模式,探索推广企业应收账款、存货、股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四纵四横”⑨交通动脉,推动铁路货运仓储中心、石油化工产业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综合性现代物流产业园,努力在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引导运输、仓储、货代、快递等中小物流企业整合功能,加快由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以产品多式联运、包装仓储、加工出口、分拣配送等功能齐全的物流体系。壮大互联网经济。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以电商产业孵化园为中心,着力健全“1+25+304”⑩电子商务网络,实现农批、农超、农企等网上购销对接常态化。
(二)坚持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建设赣州都市区重要支点城市
牢固树立“精品、精致、精细”意识,注重城景互促互融,不断提升城镇聚人、聚财、聚气能力。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构筑交通优势。重点推进“两高两铁、三线三国道”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在石吉高速、兴赣高速基础上,加快推进兴赣高速北延项目,打通北上交通动脉。切实抓好昌赣客专、兴国西站与县城连接线建设,推动兴泉铁路、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改造升级。加快238、356等国道兴国段升级改造,同步推进县域交通干道建设,构建“四纵四横”交通大网络,把兴国建设成赣州北部、赣闽经济合作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水利设施。扎实推进洋池口中型水库,以及塘澄、里坳等6座小型水库建设;加快实施文中河堤、程垓河堤、杨凤河堤等防洪工程,抓好200座病险山塘整治、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完善提升长冈、长龙水库等灌区节水配套工程,打造高标准农田样板。推进长龙水库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区应急水源保障能力,构筑安全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增强能源保障。加快大水山、莲花山、云峰嶂等风力发电场建设,推进光伏扶贫及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大力实施新一轮城乡电网改造,重点抓好1000千伏交流兴国开关站、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新扩建高兴、小山等4座110千伏变电站,实施均村、良村等乡镇7座35千伏变电站,完善10千伏及以下配网建设,切实提升农村电网质量和供电能力。完成兴国分输站建设,完善城区、经济开发区天然气管网,逐步推进乡镇天然气管道建设,把更多的老百姓带入“天然气时代”。
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突出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坚持尊重自然、传承历史,融入山水、生态、文化、产业理念,对城区空间布局、基准色调、单体建筑形态实施精细管理,高起点推进模范大道、三江六岸、坝南片区、和睦片区、高铁站片区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功能。统筹澄塘大道、集泗大道、迎宾大道、凤凰大桥建设,加快城区主要街道整治提升,实施背街等小街小巷和不规则路口改造,推进城市公交充电站、长(短)途汽车客运站、城市停车场建设,健全城市交通体系。启动地下管廊、海绵城市 建设试点,改善提升城区供水、供气、供电能力和排污防涝能力。加快城市绿道、三江六岸城市景观、潋江湿地公园二期,以及城市小游园、小广场建设。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大力推广装配整体式建筑 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生态水平。有序推进平固街、肖屋村和西街片区棚户区改造,规划建设和睦、开发区、城北片区等农贸市场。强化精细管理。大力实施县城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管理精细化“五化工程”,扮靓扮美县城。理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建立完善覆盖大街小巷、社区楼院、公园市场的管理体系。加快“智慧城市” 、“数字城管” 建设,构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数字城管平台,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抓好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强化乡镇违法建设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违法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强力推进查违、控违、拆违工作。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扎实推进乡镇新一轮总规修编,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圩镇为支点、中心村为基础的三级梯度城镇发展体系。做优做强小城镇。统筹城乡通信、电力、公交等基础设施布局,辐射推动高兴、长冈、江背、埠头等乡镇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加快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重点推进高兴示范镇建设,大力实施均村、良村、古龙岗、龙口等中心镇建设。依托各乡镇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打造龙口、兴江等一批工贸城镇,高兴、埠头、长冈等一批商贸城镇,梅窖、兴莲、崇贤等一批旅游城镇。打造生态秀美城乡。加快推进以中心村和传统文化古村落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致力保留乡村风貌,重点实施“七改三网”和“8+4”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鼓励支持农村实施旧村改造、空心村整治和依规集中连片建房,力争每年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点145个(金叶新村10个)。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高质量编制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和农村垃圾治理。扎实推进“河长制”,加强潋江、氵岁水源头保护区环境监管。改造20万亩低质低效林,启动实施国家水保重点工程鼎城项目区李木迳、椰源等4条新开工小流域工程,着力将塘背小流域打造成国家级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园。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减耗,真正让兴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三)坚持发展为民、共建共享,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首要出发点,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力推进精准扶贫。统筹政策、项目、资金、帮扶力量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聚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确保2023年全县脱贫摘帽,130个贫困村、70155人全部脱贫。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围绕产业覆盖60%以上贫困户要求,扶持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重点发展蔬菜、烟叶、油茶、光伏等产业,确保户均有1项以上相对稳定的增收产业,力争2023年实现37254人就地脱贫。全力推进搬迁扶贫。整合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土地增减挂等资金,推行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等移民安置模式,完成贫困户搬迁安置6522人。全力推进保障扶贫。积极推行“4+1道保障线”健康扶贫,确保贫困户医疗费自负比例控制在10%以内;推进城乡居民医疗、失业、工伤和大病保险等提标扩面,对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的10088名贫困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扎实做好就业扶贫。依托兴国职校,加大贫困对象就业创业培训力度,确保每个贫困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转移就业。积极争取生态补偿等专项资金,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力度,确保1860名对象就业有依托、生活有保障。扎实发展教育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落实教育资助补助政策,减少贫困家庭教育支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14431个贫困家庭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强化扶贫机制保障。完善资金筹措机制,统筹整合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撬动金融资金加大扶贫开发投放力度。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订单生产、入股分红、托管经营等受益模式,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确保贫困户有稳定增收渠道。健全结对帮扶机制,推进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全方位帮助贫困村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做到不摘帽不松劲、不脱贫不脱钩。严格考评问责机制,实行“日常抽查、半年检查、年度考核”相结合,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等办法,强化督查问责,确保脱贫实效。建立贫困户进出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进行贫困识别核定,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应退则退。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更高水平办好教育。围绕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目标,加快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抓好思源实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公办幼儿园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全面实施学生营养餐“四统”供餐模式。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进一步均衡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加强骨干师资力量和校长后备力量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服务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加快构建现代化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等医院迁扩建,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乡镇卫生院和公办村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规范发展民办医疗机构,推动医养融合发展。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生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公园建设,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事业。
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完善保障体系。稳步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和村组干部经济待遇,加快改善村级活动场所条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改革,推进城乡医保统筹,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医疗和养老等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六统一” ,力争到2023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2%。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不断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扎实推进“救急难”工作,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更多就业。办好民生实事。抓好城乡保障房建设,尽快完成第一期495套农村保障房建设,解决农村最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完成民政项目园(二期)和古龙岗、江背、杰村等乡镇敬老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升级改造,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通水泥路。
(四)坚持文化引领、传递价值,为“走在前列”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注重依靠文化建设提升公民素质,凝聚奋斗力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走在前列”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弘扬红色文化,激发社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集聚发展正能量。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讲正气、明是非、守法纪、树新风,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培养新时期的“兴国精神”。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和倡导全县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优秀作品,讲好红色故事,唱好道德赞歌,激发全县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注重典型效应,选树道德模范、兴国好人、感动人物,不断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让“学习先辈、弘扬传统”成为社会风尚。
弘扬法治文化,构建治理新格局。强化法治观念。启动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群众信法、守法。建立健全“诚信”监督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并举机制,扎实推进政务、商务、司法、金融等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全面推进“六单一网”建设,依法规范行政执法权力运行。完善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听证等制度,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完成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推进依法治理。加快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实现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的有机衔接和相互协调。依法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弘扬创新文化,提振全民精气神。以先行抢占先机,以先试闯出新路,着力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高潮。强化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抓敢管、敢闯敢试的干部撑腰鼓劲。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创新推动作用,以促进创业创新为重点,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发和共享,大力发展创业咖啡 、创客空间 、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孵化平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功能,通过零门槛、免租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等模式,搭建创业服务载体。完善扩大电商产业孵化园,推动大众创业。落实“双创”扶持政策,引导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集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农村劳动力创新创业,支持农民工和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帮扶残疾人自主创业,形成“双创”蓬勃开展的生动局面。
(五)坚持实干担当、奋发有为,再创新时期“一等工作”
各位代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无数革命先辈筚路蓝缕、接力传承铸就的梦想,是几代兴国人民砥砺前行、自强不息追求的目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责任扛在肩上,没有理由不把机遇握在手中,实干担当、奋发有为,再创新时期“一等工作”。
真抓实干,增强工作执行能力。务实创新不停滞、埋头苦干不折腾、敢于碰硬不怕难,切实增强攻坚克难力、实践操作力和协调推动力。围绕发展主导产业,保持发展定力,持之以恒、接续奋斗,推动主导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围绕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抓好项目策划包装,谋划生成一批衔接国家政策、争取成功率高的项目,推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围绕引进高端人才,搭建优质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创优成长环境,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大力推进政府资金的管理创新,提升政府资金的放大乘数和综合效益,推进政府资金使用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项目工作,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增强对项目建设的预见力、把控力。大力营造“马上就办”的工作氛围,全力加快工作节奏,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注重在一线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重点项目抓一个、成一个。大力推行重要工作限时办结制,严肃行政问责,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担当奉献,增强为民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政府内部运作机制,确保权责明晰、政令畅通。强化绩效管理,健全社会满意度评价体系,提高政府工作的群众参与度、知晓度。加快信息化与政务服务相结合,推进资源集中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等机制,提升政府网络传播力。积极支持国防和预备役工作,做好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
清廉有为,增强__拒变能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环境、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规定,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一岗双责”,落实“两个责任”,全面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管理。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从源头上预__败。强化行政监管和审计监督,立“明规矩”、破“潜规则”,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凝聚民心、推动发展。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展望美好前程,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加快发展的脚步,任何挑战都动摇不了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立鸿鹄之志、聚全民之力、扬奋进之帆,为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的兴国篇章而努力奋斗!
附:
注释
1.新三板: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2.精准识别七步法:即“农户申请-村民小组评议-组级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审核-村委会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复核-村委会公告”七步。
3.4+1道保障线: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病实行“新农合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在此基础上,我县创新探索增加一道“二次补偿”扶贫保障线,构建“4+1”健康扶贫保障体系。
4.五个“信贷通”:即产业扶贫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
5.ppp:即公私合作模式,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6.六单一网:指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事业收费、前置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政务服务网。
7.“1234”监督机制:“1”即每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项目的施工、监理、设计有关各方都要缴纳一笔“工程廉洁保证金”;“2”即全面落实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竣工阶段“双公示”;“3”即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预算、施工、设计变更等关键环节事前“三报告”;“4”即重点建设项目问责追究执行以“限制准入”、“情况通报”、“扣分预警”、“行政问责”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制度”。
8.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
9.四纵四横:四纵即昌赣客专、京九铁路、兴赣高速及北延、g238国道;四横即兴泉铁路、泉南高速、g356国道、g319国道。
10.1+25+304:即形成一个县级营运中心为核心,25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为支点,30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为网点,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11.海绵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12.装配整体式建筑: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13.智慧城市:指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
14.数字城管: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15.七改三网:七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栏、改塘、改沟;三网即电网、广电网络、电信网络。
16.“8+4”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小学、幼儿园、金融网点、公交站。
17.“四统”供餐模式: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实行“统招、统购、统配、统送”的“四统”配送模式。
1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六统一”:即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19.创业咖啡:通过整合本地创业资源要素,为早期创业者搭建起一个具有共享办公、人才交流、技术分享、市场拓展、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的创新型创业孵化平台。
20.创客空间:提供实现创意和交流创意思路及产品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
篇十三 我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思想汇报1200字
两会的成功召开,无疑是今年我国的重大事情之一。刚刚结束的两会,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___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政府的工作报告,体现的是一个政府对人民的负责,体现的是一个政府对自己的谦虚,体现的是一个政府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期望。
今年的报告跟往年差不多,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2023年工作回顾。
___总理对去年一年的工作做了高度概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政府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经济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最大地减少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保证了我国的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人民的生活不受太大影响,稳住了民生。我国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我国经济的各项指标仍持续上升,其中汽车销售增长46.2%,商品房销售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此外,中央政府对公共事业、灾后重建、生态建设、“三农”、教育事业、医药卫生等各种投资更是有增无减。我国政府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温总理在总结完去年一年的工作之后,还向大会分享了政府的工作体会,并且总结了五方面的经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我们政府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第二,2023年的主要任务。
2023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温总理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极为复杂的形势环境、短长期矛盾、国内外因素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预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这八个方面,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到人民的生活水平,每一项工作都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党和政府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接下来,温总理极力肯定了全国各族人民一年来的努力工作,肯定了人民军队的无私奉献,肯定了香港澳门的良好发展,肯定了两岸关系的重大进展,肯定了外交工作的重大成绩。
报告的最后,温总理代表政府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作出了美好的期待,中国在接下来的发展必定会更加顺利,更加突飞猛进。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中国人民必定会夺取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以上就是我通过学习《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些感受。
希望党组织进一步对我教育和帮助。
篇十四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1350字
镇人民政府两基工作复查自查报告
随着“两基”工作的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全镇人民更加意识到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重要性。为此,就我镇“两基”工作的情况作简汇报:
一、基本情况我镇位于石城县东南部,总面积255。72平方公里。
全镇有23个行政村,总人口4。2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3。97万人,全镇有完中1所、初中2所、完小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
20__年至20__年学度有小学生3516人,初中生2568人。
二、政府监督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不仅是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重要步骤,更是兴民富镇的长远大计,为此,党委政府上下一条心,常抓不懈。
1、加强了对“两基”巩固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镇长郭柏生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李维章同志为副组长,镇财政、司法、团委、妇联、土管、中心小学、各初中校长成员的“两基”巩固工作领导小组。
2、镇政府制订了《横江镇义务教育发展计划》,做到“两基”工作既有长远计划,又有短期目标。
3、建立并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制(镇与村、中心小学与各校)列入干部的目标考核。同时与村签订“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责任状,做到“两基”工作落实到人。
4、建立了“两基”考核评估机制,把“两基”巩固工作纳入每年度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确保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标,确保了学校安全工作。
5、为了确保学生的在校巩固率,镇人大下发了《横江镇保学控流》、《乡规民约》在广播与电视台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6、加强收费管理,中心小学与各校签订了收费责任状,严格实行一费制收费。
三、普及程度
1、20__年全镇小学毕业生953人;初中招生931人;转外县就读初中17人。小学升初中比率达100。
2、初中入学三年保留率达88.4。
3、全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30人,29人在小学随班就读,1人在初中就读,入学率达100。
4、20__年至20__年第二学期小学辍学10人,年辍学率2.9。
5、学年初在校初中生2568人,辍学58人,辍学率2.26。
四、教师队伍
1、中小学正副校长34人,培训33人,其中任职不到一年校长2人。
2、全镇共有小学教师157人,专科以上37人,达专科以上比例为23.6,初中教师123人,本科以上28人,达本科比例为22.7。
3、中小学教师均已参加培训,且持有《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持有证书者达100。并有培训内容登记。
4、各校教师均能按要求使用普通话,各校教师规范使用汉字,小学二乙以上95人,初中117人,共212人,达标率为小学69.3,初中95.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专任教师人(小学137人,初中122人),全镇二级乙等比例为81.9。
5、专任教师人(小学157人,初中123人)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
五、办学条件
1、全镇小学校舍总面积17025m2,生均校舍面积达50.9m2,初中校舍总面积25434m2,生均60.1m2。
2、全镇已消灭危房。
3、全镇小学校园占地面积为45561m2,生均占地13.63m2,初中校园占地面积为65383m2,生均25.46m2。
六、扫盲工作全镇共有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3所,镇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各校均有教室,教学有内容,开展了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为振兴当地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安全工作
1、镇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
2、各校建立了学校领导安全工作责任制。中心小学与各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健全了安全规章,各校做到每月汇报一次安全工作汇报制度,做到了措施到位,加强了校内外安全、卫生保健的教育与管理,近年来无出现过安全事故,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
篇十五 2023县政府年终工作报告10150字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十一五”以来,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下,坚持弘扬“五种精神”,全面实施“四大战略”,紧紧抓住省长定点帮扶的有利契机,戮力同心、艰苦创业,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到20__年末,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__年的23.5亿元增加到73亿元,年均增长2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__年4960万元增加到5.27亿元,年均增长60%(按原口径计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__年8.2亿元增加到72亿元,年均增长50.8%;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__年2.8亿元增加到35亿元,年均增长65.5%;规模工业企业由20__年的58家增加到126家,累计增加了6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__年5.1亿元增加到14.2亿元,年均增长18.4%;实际利用外资由41万美元增加到5650万美元,是20__年的140倍;域外招商引资由20__年2.3亿元增加到50亿元,年均增长76.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2096元增加到6100元,年均增长23.8%。
过去的五年,是解放思想,加速对外开放的五年;是艰苦创业,在全省产业布局重组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的五年;是自加压力、创造“义县速度”的五年;是抢抓机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五年。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我们始终坚持了五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抓对外开放不动摇。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服务”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组建招商团队,制定引资政策,创新招商模式,走出县门、走出国门,共举行招商推介会50余次,引进项目330个,完成域外引资额93亿元。统一了软环境就是硬生产力的发展共识,确定了重点企业保护制度,实施“保姆式”、“一站式”服务,促进了招商引资项目的迅速落地,加速了我县对外开放进程。
二是坚持抓重大项目不动摇。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大项目就是大发展,抓又大又好项目就是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引进了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新建了义兴铁塔、国大乳业、惠发天合、丰安实业、中兴恒和、顺鑫锻压、华能风电等62户龙头企业,为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构建农业“一业四品”格局奠定了坚实的项目基础。
三是坚持抓工业园区不动摇。
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园区是载体,项目是核心、环境是关键”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速度推进的原则,规划建设了锦州七里河工业园区、凌北产业园区、高台子医药化工园区、凌岸畜牧养殖加工园区等四大园区,共投资11.7亿元,推进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项目承载能力,为产业集群发展夯实了硬件基础。园区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义县速度”。
四是坚持抓城市建设不动摇。五年来,我们以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坚持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和实施了城市建设方略。几年来,投入14.5亿元,先后完成了迎宾路、朱瑞路、中兴街、体育场、县医院、高级中学、集中供暖、污水处理厂、人工河等12项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新建阳光花园、瑞和新城等11个住宅小区,完成商住地产开发70.5万平方米,加快了“南扩北移东进”步伐,全面提升了城市品位。
五是坚持抓艰苦创业不动摇。五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改革创新的姿态,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始终弘扬“五种精神”,坚定实施“四大战略”,以坐不住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和发展义县的伟大实践中来,形成了务实闯新、艰苦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了义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获得“市政绩考核先进县”荣誉。
二、20__年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成果
20__年,我县突出“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市现代化”三项重点工作,努力提升县域经济运行质量,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位居全市前列,先后获得24项国家和省市级表彰。
1、围绕壮大五个百亿集群,分梯次推进园区建设,项目工作取得新成果
为深入推进园区建设,我县积极争取将锦州七里河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园区,凌北产业园区升级为市级园区,高台子医药化工园区、凌岸畜牧养殖加工园区升级为县级园区。并新规划了张家堡工业园区、地藏寺乡再生资源工业园区两个乡镇园区,分梯次地推进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落地工作。锦州七里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力电器和健康食品产业,起步区拓展到5平方公里,投入建设资金4.3亿元,完成了3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2公里园区道路建设等18项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了园区基础设施的“十有五配套”。
目前,入园企业达到49家,其中35家企业竣工达产,已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凌北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新型冶金产业、资源开发与深加工产业。起步区规划3平方公里,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完成了8公里双回路高压线路架设等12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目前,入园企业67家,其中46家企业竣工达产。高台子医药化工和凌岸畜牧养殖加工园区分别完成了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围绕五个百亿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精心组织项目建设工作。全年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8个,包括新动工项目85个,续扩建项目23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 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个。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5家,超亿元的企业13家,年内预计完成工业全口径税收5.8亿元。
2、围绕构建一业四品格局,加速度发展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20__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8.5亿斤,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37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家。全力构建了“一业四品”的现代农业格局。以东润种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制种业,引进9家育种公司,新增玉米制种田4万亩,种子产量突破20__万斤;以国大乳业乳品加工项目为龙头,形成健康食品系列品牌,新引进畜牧养殖加工企业5家,全县新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35个单元,肉蛋奶总产量达21万吨,动物重大疫情实现零控制目标;以10万吨花生油项目为龙头,新引进休闲食品加工企业12家,全县粮油加工企业已达23家,进一步完善了官场沟花生购销专业市场,促进了我县粮油产品的加工、增值和转化,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红馨香”西葫芦等绿色蔬菜产品系列品牌为重点,以大实食品、清秋食品为龙头,蔬菜深加工企业达到32家,新建标准棚室小区100个,全县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达到17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万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万亩玫瑰园项目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林产品系列品牌,全县新栽玫瑰15万株,种植树莓5000亩,栽植大扁杏8000亩,新建果树示范园50个,栽植寒富苹果1.86万亩。
全面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万亩,新增水浇地面积4.26万亩,新建水源工程1017处,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9.38万亩,对2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2处,解决了2万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土地开发整理3.1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新建万树村庄30个,实行封山禁牧27.7万亩,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13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达31.6万千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2%,在16个村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科技部门与省农科院对接科技项目18个,建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区86个,落实农业科技承包项目33个,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6.8亿元,增长39%。科技产田
3、围绕营建三条精品线路,深层次推进旅游开发,服务业(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发展增添新活力
20__年,我县积极创建了以“佛教文化游、闾山风情游、化石探幽游”为代表的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完成旅游招商项目9个,引进域外资金6100万元,深入推进了旅游名县工程。年内争取国家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初步完善了旅游景区道路、电力、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将化石馆和万佛堂两个旅游景区从aa级升级为aaa级景区,成功举办了我县第伏羊文化节暨奉国寺建寺994周年纪念活动。着力加快温泉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申报了七里河和聚粮屯温泉小镇两个省重点支持项目。20__年我县接待游客达到104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实现1017万元,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5亿元。以旅游为牵动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规划建设了占地2.1万平方米的城南物流园区,落户物流企业3个;完成福山宾馆改造工程,提升了对外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配送中心2个,农村连锁超市26个;深入推进了农村“新网工程”建设,县供销联社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扶持县级社;全面实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程,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16万台套,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兑现家电和机动车购置直补资金1326.3万元;成立祥和村镇银行,与锦州市工商银行签订了融资合作协议,搭建了银企对接平台,加大了信贷投入对中小企业、三农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年内完成融资14.5亿元。深入开展“诚信杯”竞赛活动,金融信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显现。
4、围绕“南扩北移东进”目标,高标准规划经营城市,城乡面貌实现新改观
依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全面构建宜居城镇。积极推进了城市“南扩北移东进”进程,全县新开发住房地产、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面积达69.8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了阳光花园三期、瑞和新城二期、华盛名门、典逸空间、锦绣一坊等房地产开发工程,城南新区发展已初具雏形;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目前,投资1.2亿元的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投资3997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开始试运营,投资170万元的人工河堤坝二期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投资8000万元的县医院综合病房楼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以城区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改造主要街路7030延长米,新栽观赏树木、花卉1.1万株,迎宾路、振兴街新安装路灯175盏,取缔、迁移和规范了马路市场3个,显著改善了城区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5、围绕加速对外开放,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县乡财源建设再创新佳绩
20__年,我县通过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等多种形式,分别在韩国、香港、天津、温州、大连等地举行招商推介会11次,引进项目133个,引进域外资金50亿元;加大重点财源建设力度,全面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项目落户投资强度,落实纳税大户奖扶政策,为涵养税源、拓宽财源提供了项目保证。全县涌现出了一批超百万元的纳税大户企业。其中纳税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家,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围绕财源建设工程狠抓经济运行。
继续实施四大班子领导包片、包重点企业制度,每月召开财税调度会,每季度深入重点企业现场办公,力促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项目开工率达到78.5%;税务部门严格抓好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税种的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做到了依法治税,应收尽收;财政部门大力整合县乡财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了保运转、保工资、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6、围绕改善基本民生,多举措发展公共事业,社会和谐发展实现新跨越
20__年是义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翻建改建城乡中小学校舍5910平方米,投资1.1亿元的义县高级中学正式投入使用。充分整合全县教育资源,一高中和二高中、一初中和城关初级中学、二初中和聚粮屯初级中学顺利合并;加快推进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进程,巩固新农合建设成果,新增村级定点门诊251个,结核病防治所实施异地迁建,县医院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市级验收;全面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食品药品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新建2个乡镇文化站,新发现文物遗址300多处;全面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年内新增干线光缆144.67千米,实现了239个行政村和20户以上村屯的有线电视信号全覆盖;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的家庭普及率达到71.8%;完成稍石线、鞍羊线、庄林线等公路大修工程54公里,维修病险桥6座;供电部门加大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
7、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度推进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开创新局面
20__年是义县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实施依法行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年。县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0件、政协提案40件,落实率分别达到66.7%和75%,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100%;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反腐__的各项规定,不断加强纠风治乱机制建设,在锦州市率先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12家开展行政权力运行试点工作的执法部门取消了196项行政权力项目,总减少率为9.4%;深入开展主要领导集中接访活动,全年受理各类信访案件746件,结案率达81.2%,强化接访能力和服务水平,投资410万元新建了信访接待大厅;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99起;预防控制犯罪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争创“省级平安县”;继续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推进依法治县进程,被评为辽宁省“依法行政先进县”。
各位代表,20__年,全县上下和衷共济,励精图治,共谋发展,为“十一五”的收官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五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可喜进步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44万人民团结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驻义部队、武警官兵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参与支持义县改革、建设、发展的驻义各单位,向来我县投资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义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正确评价以往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县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当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层次不高,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农业抗灾避灾能力较弱,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任务十分繁重;第三产业发展仍显缓慢,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群众生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人才相对匮乏,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机关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是我县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五年,我们要继续弘扬“五种精神”,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义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至“十二五”期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2﹕58﹕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4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1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20%以上,实现1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0%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以上。“十二五”期间,要把义县建设成为连接辽西、辐射蒙东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国精细化工重要生产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加工腹地,环渤海生态建设和绿色食品加工重要区域,“京辽通廊”的旅游支点城市,确保县域综合实力达到全省44个县的中等发展水平。
四、20__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__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__大和__届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八次全体会议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市现代化、社会和谐化”进程,全力推进“五个百亿”产业集群的迅速壮大,深入构建农业“一业四品”格局,用持续增长的“义县速度”推动义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20__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0亿元,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85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0亿元,增长40%;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45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8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320元,增长20%。
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1、抓项目招商,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五个百亿集群”建设进程
20__年全县工业要紧密围绕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集群发展、环境优化四项重点工作的深化和攻坚,全力推进义县工业园区化进程。一是深化对外开放,掀起举县招商,全民创业热潮。全面开放县域经济的各个领域,拓展招商渠道,拉长引资链条,促进项目入驻。新落户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以上项目100个以上,重点抓好30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项目,实际利用外资实现4000万美元,出口创汇增长30%;二是分层次推进园区建设。锦州七里河工业园区完成新增2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凌北产业园区完成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十有五配套”标准。凌岸畜牧养殖加工园区、高台子化学医药园区、张家堡工业园区、地藏寺再生资源工业园区、白庙子汽车配件工业园区分别完成500亩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年内锦州七里河工业园区要晋升为省级工业园区,凌北产业园区晋升为市级工业园区,将园区打造成为义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是高速度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年内电力电器产业集群新落户项目20个以上,新兴健康产业集群新落户项目30个以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新落户项目10个以上,新型冶金产业集群新落户项目30个以上,资源开发与深加工产业集群新落户项目10个以上。到20__年新兴健康产业集群、新型冶金产业集群产值要率先突破100亿元;四是大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坚持“发展无门槛、服务无红灯、部门无关卡”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一站式”审批、“一个口径”收费和“全程式代办”服务,实现服务客商零距离、零等待、零障碍,限度地减少项目运营成本,提高义县优惠政策的影响力和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五是全县要继续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全面盘活县域内的闲置资产,整合资源对外招商;六是积极推进惠发天合、渤大化工、问天新能源、中兴恒和物流等骨干企业上市,争取引进2家国内五百强企业落户义县。
2、抓龙头牵动,夯实产业基地,推进现代农业“一业四品”开发进程
20__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围绕“发展30个龙头企业,建设10大产业基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三项重点工作,改革传统模式,促进土地流转,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年内新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重点抓好15户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建设;二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快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公司+基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预期建设目标是:30万亩花生种植基地、20万亩蔬菜栽培基地、10万亩育种基地、10万亩大扁杏基地、5万亩寒富苹果基地、3万亩树莓基地、1万亩玫瑰园基地、5万头奶牛养殖基地、1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5000万羽鸡养殖基地;三是围绕十大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整合农业专项资金,不断完善产业基地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新建基地农田水利工程10处,新增机电井500眼,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完成河道治理50公里,小流域治理面积5万亩。全县人工种草2.5万亩,完成草原沙化治理10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0万亩,植树造林16万亩,村屯绿化30个。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5万千瓦,争取在全市率先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四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深入开展与省农科院的科技共建,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产业项目4个,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60项,对接科技项目20项,科技承包36项;五是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安居工程,完成土地整理2.6万亩,拆旧村屯44个,建设标准示范村2个,实现土地增减挂钩1365亩,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6万公顷。
3、抓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功能,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按照义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构筑“一轴一带,三心五区”的城区发展格局。以老锦义公路为发展轴,建设大凌河生态旅游发展带,形成金三角商业中心、城南商贸中心、凌北行政中心。重点发展南部主城生活区、北部滨水新城区、东部产业发展区、古城文化旅游区、西部工业整理区。全年完成地产开发70万平方米,其中商住面积50万平方米,工业地产面积20万平方米。实施城市南扩工程,以中乐地产项目为重点,开发地产面积15万平方米;实施城市北移工程,全面启动大凌河义县城区段整治工程,推进滨水新城建设;启动城市东进工程,以锦州嘉恒地产、正大地产开发项目为重点,新开发地产面积10万平方米;抓好老城区、古城区拆迁改造工程,完成拆迁改造面积25万平方米;继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城市道路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推进新村镇建设试点工程,七里河镇、张家堡乡力争分别完成5万平方米、3万平方米的新村镇建设工程,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抓资源整合,加快旅游景区开发,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
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整合奉国寺、万佛堂、八塔山等景区资源,打造以佛教文化为底蕴的大凌河沿岸景区观光带;整合宝林楼、老爷岭、大石湖等景区资源,打造以山水风光为特色的闾山西麓景区观光带;整合中德地质公园和宜州化石馆等地质自然景观资源,积极推进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打造以观赏石之乡为品牌的化石旅游观光带;抓好温泉小镇项目建设工作,以产业集聚带动旅游综合开发;积极宣传和推介义县旅游文化品牌,引进旅行社5家以上;促进“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均衡发展,确立标准化旅游接待酒店2个,完善景区之间的道路交通,发展民俗饮食文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组织各种会展、庙会等活动,提升旅游人气和扩大景区知名度。积极发展集镇商贸、社区服务业,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新网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引进3家以上金融企业落户义县,构建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继续开展诚信杯竞赛活动,全面打造诚信义县。
5、抓企业运行,强化政银企合作,推进财源建设进程
20__年要重点抓好企业运行工作,使落地项目尽快投产达产,为财源建设提供税源支撑。全县各部门要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政银企合作关系,建立县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和中介组织,创新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使金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投入力度,全年确保新增贷款10亿元以上。扎实做好财税工作,大力培植支柱财源和后续财源,充分挖掘财税增收潜力,强化财税征管,实现及时足额入库。深入开展财源建设竞赛活动,继续组织一季度经济运行开门红活动,不断完善利税大户奖扶政策,年内争取纳税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家,纳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5家,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5家,纳税超100万元企业达到20家以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民生、促发展上。
6、抓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编制完成我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双高”“普九”达标工作,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确保顺利通过验收;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巩固新农合工作成果,确保参合率达到100%;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大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高度关注弱势群体,逐步加大城乡特困家庭和残疾人救助力度;高度重视老年事业发展,确保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继续坚持党政领导开门接访长效机制,畅通人民群众信访诉求渠道;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认真开展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调解社会各种纠纷,保持社会基本稳定;努力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今年继续抓好民生10件实事:一是启动实施大凌河城区段改造工程;二是在城南新区新建一座占地2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三是建设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四是完成新县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配套,确保正常运营;五是建设城内集中供热管网二期改造工程;六是实施城内煤气管网入户工程;七是实施庄林线松林堡至张家堡段、鞍羊线张家湾至刘龙台段计39公里公路大、中修工程;八是完成200户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九是完成5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十是解决农村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7、抓机关作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程
各级政府机关要牢固树立“学习、创新、服务、效能”的意识,争创“四型”表率机关。一要建设学习型机关。准确把握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敢于和善于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认真开展“远学苏州、近学开原”活动,做到“寓做于学,学以致用”,全面提升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争当学习的表率;二要建设创新型机关。突破“小富即安”、“抱残守缺”的落后文化心态束缚,认真解决好“松一口气”的思想,大胆创新指导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模式,部门工作要善于挑战极限,主要指标要勇于赶超先进,提升自加压力,争先创优的能力和水平,争当创新的表率;三要建设服务型机关。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思想,认真解决好“中梗阻”的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把各级政府机关建设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单位,争当服务的表率;四是建设效能型机关。要牢固树立“谋大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理念,全面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夯实目标、强化责任,认真解决好思想消极、工作拖拉的问题,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打造机关工作的义县速度,树立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未来,伟业催人奋进。义县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义县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使我县综合实力早日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