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卫生系统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第2篇卫生院调研报告 第3篇基层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第4篇基层卫生所调研报告 第5篇城市卫生安全应急管理技术的调研报告 第6篇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范例 第7篇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第8篇暑期医疗卫生专题调研报告 第9篇加强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10篇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11篇关于开展乡村卫生院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12篇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第13篇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第14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范文 第15篇基层卫生调研报告
报告怎么写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开篇简要介绍公共卫生的定义和重要性,说明本次调研的目的,例如关注某特定公共卫生问题(如疫苗接种、空气污染等)的影响和对策。
2. 方法与数据来源: 描述调研方法,包括数据收集的方式(如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样本选择的标准,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
3. 数据分析与发现: 分段展示调研结果,每段集中讨论一个关键发现,用图表或数据来支持,避免长篇大论的描述。例如,描述某地区疫苗接种率、疾病发病率等变化趋势。
4. 结果解读与讨论: 对每个发现进行深入解读,解释可能的原因,引用相关理论或研究来支持观点。探讨这些发现对公共卫生政策的意义。
5. 实际案例分析: 提供一到两个具体案例,展示公共卫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增加报告的生动性。
6. 建议与展望: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改善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可以是针对政策制定者、社区或公众的。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给出展望。
第1篇 卫生系统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本人与2名工作人员组成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调研小组,分别与市、县、乡、村四级的医疗单位、部分医务工作者和群众、出院患者等进行了调研座谈。在此基础上,调研小组与部份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认真讨论,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人市地处中部,现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开发区5个县,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0.8万,其中回族人口65.6万,占总人口的50.2,是名副其实的回族之乡。现在,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11所,其中:公立综合医院6所、中医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5所、疾病预防操控中心5所、卫生监督所5所、中心血站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所、乡镇卫生院40所、村卫生室54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5个,民营医院18所、个体医疗诊所155所;共开设床位3464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66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245人,其中执业医师1751人,执业助理医师1451人,注册护士1383人,乡村医生779人。
二、存在问题:
1、当前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反映的突出问题。
当前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反映的突出问题也是群众“不放心、不满意”的问题。
调查研究显示,“收费不透明问题”和“服务不到位问题”是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不放心、不满意”的最主要具体原因。有的医院的收费标准和药价公示制度、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等制度坚持的不够好,开特殊药、做特殊检查没有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协商。医务人员的“开单提成、搭车开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部分服务环节薄弱,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未如人意。现在,不少医疗机构都在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服务方式,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但是,群众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仍有意见。部分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对病人或敷衍搪塞;或缺乏同情,态度冷漠,言语生硬;
2、医疗卫生行业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首先,风险高、压力大的职业特点引发了医务人员的畏难情绪。调研中了解到,面对医疗这个风险高责任重的职业,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医生每日面对病人,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及时向病人家属交待有关事项,若有欠缺或差错,便有可能受指责,甚至遭打骂、上告。调查研究发现,有近一半的医务人员曾经因工作压力过大,产生畏难情绪,有过转行的念头。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在医疗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更使医务人员感到困惑。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会导致医生为自本人保护而在医疗上变得保守。
其次,对医院长期实行差额管理,大部分医院仅能维持人员及日常业务开支,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基础设施及大型设备购置上,普遍有等、靠、要的思想。再加上引不来人才,医疗队伍后继乏人,已直接影响本人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具体原因分析:
1、医疗体制欠明晰,导致医疗机构主体责任的混乱。
改革开放以来,本人国已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医疗体制改革却大大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的体制与投入机制不相适应。医院难以实现“科学合理的经营”,成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合格”的经营主体。现在,本人国的公立医院定位为带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医疗服务为宗旨。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家应保证其资金供给。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除了基本建设和特大型设备外,日常经费拨款还不到在编人员工资额的50。
医院是当前本人国药品消费的主要渠道,必然成为药品生产和供应商推销产品的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切商业行为的终极目标。尽管本人市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但高价格、高利润可以说是现在医药两家的共同需要,因此,市场上高价药品越来越多,即使不是新药,也要想法子换包装,把价提上去,医院也乐于使用;而平价药利润少,如今便是无厂家生产,也少有医院愿意使用。其结果必然是医药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群众不满情绪日涨。
2、传统的医德教育方式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新形势的要求。
医德教育是医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塑造医务人员高尚情操、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医德医风这个话题一直在讲,活动也搞得不少,但医疗卫生行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一路走强,近年甚至成了群众投诉意见最大的行业之一。“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有被“白衣狼”侵害的危险。
在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性。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人们一种合理的要求,讲求经济效益成了管理者追求的一项重要指标。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出现重经济轻医德的倾向。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相当重视医德医风教育,但教育手段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仍然沿用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或采取“一票否决”等形式主义管理方式,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设,使本属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变成突击性的运动化形式,时抓时停,结果不但收效不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或不如实上报情况的现象。
四、建议:
1、加快改革步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医疗卫生体制。
民意调查研究显示,老年人群及低收入人群担心在医改中把医院推向市场后将会显著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反对意见颇多;其他人群则表示医院应该走向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本人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一方面高收入阶层“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弱势群体”仍徘徊在寻求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上。这为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分类经营管理提供了必需的社会条件。医疗卫生机构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健康保障服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本人国推行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体制应当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改革。近年本人市实行医保制度的改革、医疗单位分类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定位,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设计,以确立医疗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科学合理的经营”地位。医疗卫生部门是以保障广大人民健康为宗旨的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国家对于公共卫生的监控、疾病预防及基本医疗服务应当承担主体责任,列入政府工作规划及公共财政支出计划,提供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经常性资金保障,使其成为真正的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集中精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及项目,应改行市场化经营,允许国家、集体、民营或外资多种投资主体,在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准入条件的前提下,以独资或合资形式经营,竞争发展。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在资质认证、服务范围、质量标准、价格和税收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则并实施有效的监管。
2、加大对基层以及乡村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
建立城市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是适应本人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民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的迫切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政府已注意到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但要全面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除了增加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改革创新的新思维,重组整合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要按国务院的要求,结合本人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和相关的标准,全市统一标准和要求,分步分乡达标完成,力争在三五年内构建起可靠的公共卫生保障网络。
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规定简化双向转诊手续,合理分流病人,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市整体医疗资源效益,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准入制度,并运用竞争上岗、实绩考察、末位淘汰等形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水准,增进群众对社乡卫生服务站的信任度。
3、理顺药品流通渠道,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政府要下大决心从机制上切断药品购销中不正之风的源头。要降低虚高的药价,必须对药品流通环节进行宏观操控,并从药品生产审批的源头抓起,由卫生、药监、物价等部门共同实施。重点加强对新特药品和外来药品进入市场的管理。一要加大药品定价的透明度,规定合理的利润空间,严禁抬高药价;二要规范药品的流通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三要扩大药品公开招标范围,严厉惩处经销商联手抬高药品标价的行为;四要禁止医疗行政机构、医院非相关部门的公职人员与药厂、经销商、医药代表的联系,对因违规而获得利益者应给予严厉处罚。此外,要积极实行药品单独核算制度,对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的药品进货、库存、销售、利润等情况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加强外部监督。
4、改进思想教育方式,不断提升医德医风。
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内在素质是在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医疗活动中修养积累而来的。当前,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既继承了传统医德,又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强烈影响。各人的医德基础水平不同,职业道德行为有异,更增加医德医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解决医疗卫生行风问题,要改变教育管理模式,要从建立具可操作性、能持之以恒的制度入手,把医德医风建设真正作为日常工作内容长抓不懈。一要强化学校教育,把医德教育列入教育大纲,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医德修养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方法;二要严格岗前培训,强化医德继续教育,结合临床正反两方面实例,细化对医德行为规范条文的理解;三要强化医德考核手段,制定公平、公开的奖惩办法,把医德医风表现同个人考核、晋级、薪金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自觉性,逐步使其成为一种自本人修养行为。
调研中发现,年龄大、资历深的医务人员被病人刁难的机率较少,而年龄和资历较浅的则反之,这是医德形象和信誉的一种反映。医德形象具有公开性、示范性和社会性。社会主义医德,讲究的是要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制度是促进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本人市应把对医疗系统的行风检查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坚持下来,通过具有公信力的行风检查,加强社会对医疗卫生系统的监督。
同时,要及时发现、宣传医疗卫生界的新风尚和好人好事,表彰要形成制度。建议2-3年搞一次评议表彰活动,让全社会广大群众都来参与评议,以弘扬医疗卫生界的主旋律,让群众了解医务人员,增加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信任。此外,建议由政府搭台,社会多方筹集资金,建立扶持卫生事业发展的专项奖励经费
5、完善医疗法规,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舆论环境。
鉴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风险性及其医疗单位的公益性等因素,应考虑将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与普通民事纠纷的损害赔偿加以区别,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本人市的实际情况,从刑事、民事、行政法规的统一角度制定处理医疗纠纷的地方法规。这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健全医疗事故鉴定的监督机制,并加大透明度和公开性。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医疗界、法律界等有关人士参加,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直接领导的合议委员会,增加医疗事故鉴定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消除患方对鉴定结论的怀疑,减低处理医疗纠纷的难度。
加大医疗卫生政策、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要增加群众对医疗卫生政策、制度的认知,提高对疾病医治的知识,指导患者理性地认识、接受治病的方式、方法和效果,增进医患之间的互信程度,化解因误解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传媒与医疗机构要建立互信合作关系。传媒要积极正面报道医疗服务情况,弘扬医卫界救死扶伤的主流精神,营造医患互信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对医疗事故或纠纷进行报道时,应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促进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和有利事业发展的角度,实事求是。
从本次调研中深深感悟到,市委和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展本人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本人市医疗卫生系统广大干部、医护人员、职工一直以来忠于医疗卫生事业,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人们深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广大医护人员的拼搏奉献下,通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本人市医疗卫生系统的行业作风必将大大提升,本人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第2篇 卫生院调研报告
乡镇卫生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群众的就医质量和身体健康。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全面摸清军赛乡卫生院的现状,了解存在问题和制约卫生院发展的因素,近期,我带着这个问题对军赛乡卫生院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剖析制约基层卫生发展的症结问题,寻找破解思路。采用座谈、走访、查看相关资料和实地了解等形式,对军赛乡卫生院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军赛乡卫生院建设的基本情况。
军赛乡位于__县东南部,距县城南伞98公里,是__、__、__三县的结合部,全乡版图面积186.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最高海拔2978米,最低海拔530米,气候差异较大,立体性气候较强。
全乡辖6个村委会,43个自然村,69个村民小组,居住有汉、佤、拉祜、傈僳、德昂等11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是__县唯一的一个民族乡,也是云南省唯一的由四种主体民族组成的民族乡。2023年全乡有农业人口12880人,人均纯收入4069元。
全乡有医疗机构7个,其中卫生院一所,村卫生室六所。卫生院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3348㎡(含在建综合业务楼面积1564㎡),其中危房面积1264㎡,占建筑面积的37%。卫生院有职工34人(其中:正式职工12人、临时工22人),有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职业护师1人。
全乡有村卫生室6所,建筑面积均为60㎡(其中:砖混结构2所、砖木结构4所)。现有村医10人,其中:男村医6人、女村医4人(缺编2人),村医中高中以上学历4人,初中以下学历6人。
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人员编制不足(核定编制12人,实有编制12人),专技人员兼职情况突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卫生院已外聘临时工22人,用于补充岗位上的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
2、综合业务楼建设缺口资金过大,主体工程投资286万元,辅助工程投资约32万元,目前到位资金190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30万元、县级60万元,缺口资金128万元,由于卫生院创收能力有限,经济困难,每月还需支付大量的临时工工资(约3.5万元),已无能力支付128万元的缺口资金。
3、卫生院每年选派多人进修学习,但短期内人才缺乏依然存在,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学科带头人。
4、基础设施落后,工作用房及病房严重不足,有工作用房663.84平方米,其中危房138平方米,职工宿舍1120.6平方米(属危房),随着新综合楼的建成,用房紧张状况将得到解决。
5、由于多年来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卫生院底子薄,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及时更新医疗设备,致使卫生院所只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卫生院所使用的医疗设备与同级别卫生院相比,呈现相对落后和不足,已不能满足医疗需求。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档和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对孕产妇、儿童、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有待加强。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比较困难,一是卫生院和卫生室医生专业技术不强,治疗不规范;二是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药品品种相对不足;三是患者主动接受体检和治疗的意识不强;四是受当地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健康饮食习惯难以介入。由于受交通影响,生活在山区的老年人,很难有机会到卫生院接受全面的健康体检,从而影响系统管理率的提高。
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与人力资源不匹配的矛盾日见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卫生院人员不足,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没有正式的专职人员管理,正式工兼职情况特殊,需要外聘临时工来管理此项工作,加之临时工工资低(1300-1500元),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缺乏连续性管理人才;二是村医学历普遍偏低,目前还有一定数量仅有小学文化的村医,这一部分村医识字不多,接受能力有限,工作起来十分困难,导致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不高;三是村卫生室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是山区民族居住地的卫生室村医缺乏,当地缺人才,外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去或去了又留不住,这种状况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总体工作质量的提高。
8、'重医轻防'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倾向不断发展。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医疗水平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相比,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八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三、军赛乡卫生院下步工作意见
1、继续加强人才培养,根据卫生院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卫生院全员培训,村卫生室90%的人员到卫生院轮岗培训,使一线科室均有一名学科带头人,使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上一个台阶。
2、近期内尽快完成综合楼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力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运作,努力向等级卫生院发展。
3、继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着重加强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水平,确保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动态管理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加大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力度,100%将高危孕产妇纳入系统,100%达到住院分娩,杜绝孕产妇死亡。
4、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转变宣传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5、加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对村医的电子档案录入管理,让村医全面掌握电脑操作技术,使特殊人群的动态管理记录形成电子化、常态化。
6、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村医的每一项工作均要进行审核,核对无误后方可发放补偿资金,并按时将资金发放到村医手中,确保公共卫生工作高效运作。
7、继续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高村医服务水平,改善村卫生室医疗环境,提高群众就医舒适度,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8、努力打造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扩大医疗辐射面,从目前服务的1.3万人口,扩大到周边的3县人口,力争用2年将医疗收入提高到300-400万元,将卫生院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花园式卫生院。
四、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功能定位。
卡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卡设,深化内部管理。
当前卫生院存在着医疗仪器陈旧、医疗设备匮乏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要深化乡镇卫生院的内部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调动广大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推动乡镇卫生院工作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要把如何将乡镇卫生院建设与'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当前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深入进行研究。
(三)制政策、抓举措,稳定农村卫技队伍,吸引优秀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政府每年拨一定的专项经费,解决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问题,使其能安心全力投入工作;制定并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卫生院人员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
2、加强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实行对口支援,定向培训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卫生院调研报告范文
第3篇 基层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深化医改 惠及百姓
——__县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不断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推进全县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按照___副省长在我县进行卫生工作调研时的工作要求,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了以县卫生局局长__为组长的医改调研小组,组织县直医疗部门的相关同志于3月11日至12日对我县__乡、__镇、__镇、__乡4个乡(镇)卫生院,每个乡(镇)抽1个村卫生室进行了实地工作调查。本次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等,采取的方式为与基层医务工深入座谈,了解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调研的成果进行总结。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___地处贵州东部,位于湘__两省三地(__、__、__)交界处。全县总人口__万人,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4镇7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完成gdp 亿元,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增长 %。我县有县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11家,民营医院3家,村(社区)卫生室129个(已建成规范化卫生室 所),个体诊所 家,药品零售企业 多家,县乡公立医院有病床 张。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有在编人员 人(其中乡镇卫生院 人),有卫生技术人员 人(其中乡镇 人)。医务人员中大学本科 人,专科 人,中专 人;获高级职称的 人,中级职称 人,初级职称 人。
二、 对我县基层卫生工作的初步调研评估
近年来,我县基层卫生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以建立覆盖全县人民医疗卫生基本制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县基层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自 年 月启动医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民生工程,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拟定我县医改政策,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办法,细化分解了医改目标责任书,统筹推动全县医改工作;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改革补偿办法,县级财政投入逐年增大,尤其加大对公共卫生工作经费的投入。将村医报酬提高到人均400元/月,按 人列入财政预算,于今年 月起执行。2023年1月1日,我县11个乡(镇)卫生院、1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9个村卫生室全面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药机构全部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切实降低了药品价格。目前看,国家基本医药制度运行良好,效果明显,呈现出门诊量、住院量、业务收入上升,药品价格、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下降的“三升三降”趋势。今年1-2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人次增长25%,住院人次增长22%,非药品收入增长10%;药品价格平均下降40%,次均门诊费用下降27%,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6%。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实惠;医生临床用药趋向合理,“以药养医”的问题得到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结构渐趋合理;按照基本药物补偿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各项收费标准,无乱收费、乱涨价现象发生;各单位规范经费管理,正常经费支出同比降低30%;职工待遇明显增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良好。
(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运行平稳有序,管理逐步规范,基金运转安全,补偿水平明显提高。2023年我县新农合筹资标准由原来的150元/人年提高到250元/人年,年度累计住院报销封顶线由6万元提高至10万元。门诊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60%;普通门诊封顶线由 元,提高到 元;门诊十三种大病封顶线由 元提高到 元。乡镇、县级、省及县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别由65%、50%、40%提高到80%、65%、50%。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药品价格更低且全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药品补偿比例再提高10%。今年,我县参合农民达 人,参合率稳定在 %以上,住院报销封顶线达到10万元,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达到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人,参保率 %,报销比例达到 %,受益率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人,参保率98%,报销比例达到60%,受益率达98%。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群众满意、卫生发展、政府放心的目的。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紧抓住国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一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卫生室为基础,民营诊所为补充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统计,近年来各级争取中央、省、地专项资金 多万元,用于改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改厕、配置急救车等。三是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至2023年新招考 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各医疗卫生单位。完成了乡、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 人次,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 人。四是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日趋规范。对村卫生室实行“四有五统一”(看病有登记、开药有处方、收费有发票、公共卫生服务有台帐,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采购,统一服务价格)管理,确保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农民群众的就医安全。积极落实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补助政策,保障了乡医的合理收入。
(四)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采取开展“医院管理年”等活动,采用在岗培训、选送进修和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等措施,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职工进行了业务水平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全面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全县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各项质控措施,制定了医疗服务考评标准,并将服务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严格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了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2023年,制定下发了《__县医疗机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
(五)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县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一是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病例(如对麻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及时报告。二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乡(镇)医院分别开设了肠道专科门诊,加强对外环境的监测,对报告的麻疹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认真开展以“甲流”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预案的整体要求设立了隔热门诊室,购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及医疗消毒药液,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传播。三是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强化。县人民政府认真部署,强化责任,规范接种门诊建设,免疫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农村“降消”项目的实施,县乡卫生院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放松,切实开展产前健康检查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妇幼保健和孕产妇管理系统,为妇幼保健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重点对水泥、砖瓦、化工等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和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开展对企业职业卫生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整治。如今年已经开展了全县洁具行业生产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加大对造成职业中毒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六是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并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报”制度,适时开展家庭随访。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改相关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一是部分基本药品目录招标指导价在同产家、同批号、同规格的情况下高于市场销售价数倍。如规格为24粒的复方穿心莲片招标指导价为33.6元, 而市场零售价仅8元。群众吃药贵的问题仍未得到较好解决。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用药目录可用品种较少,不能完全满足用药需求。仅使用基本药物,限制了部分诊疗项目的开展,保证不了基层群众治病需求,如麻醉剂未被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开展诸如外伤缝合、阑尾炎等小手术,病人只得选择县级医院就诊,这样也就加重了县级医院门诊接待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群众就医负担,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实行医改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收入普遍下降,主要是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了原有的职称补贴和值班费等,使医务人员原本不高的收入较前减少,难以调动现有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出现吃大锅饭和推诿病人的现象。此外,村级医务人员普遍尚未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后顾之忧。四是医患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尚未健全,一些原本在乡镇卫生院可以就诊治疗的患者,乡镇卫生院为避免纠纷不敢收治而推往上级医院。
(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筹集难。一是相当部分农民参合意识不高,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生病,缴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认为自己已参加企业的保险或学生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所以不愿参加合作医疗。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扎实,缺乏与农户沟通。有的没有主动上门,而是等待群众上门缴纳,不注意协调合作医疗服务、管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大部分群众对从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统筹理解不够,加之每年的缴费都有所增加,有种不信任感。
(三)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相当薄弱。一是基层医疗机构严重缺编。由于待遇低、业务发展空间小等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对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吸引力有限,2023全县基层医疗机构核定编制 个,在编在岗仅 人,缺编 人,其中乡镇卫生院缺编 人。部分基层卫生院多年没有新进医技人员,导致_光、生化等常规检查项目无法开展。二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截至今年2月底,全县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医务人员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人员占人员总数的 %,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 %,低职称和无职称、低学历和无学历人员成为我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主要工作人员。由于人员紧缺,导致无法安排现有人员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又进一步制约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村级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大、素质低现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仅占 %,且每年参训时间太少,其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四是大多数乡镇卫生院虽然已配备救护车,但无专职驾驶员,造成设备闲置,无法履行正常救护职责。
(四)村级卫生室的监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村医素质的参差不齐,乡镇合管站管理能力跟不上(大部分属“门外汉”,非专业人士),加上“天高皇帝远”,他们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问题。调研中发现,存在过期药品、合医报补缺乏真实性、缺乏基本医疗急救措施等。
四、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医改顺利实施营造氛围。一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加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物网上采购和零差率政策的宣传,加强大病救助政策的宣传。二是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知晓度,不断增强广大经营者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二)进一步完善医改相关政策,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建立科学、规范、透明、合理的药品招投标定价和配送机制,降低虚高药价,有效解决群众吃药贵问题。二是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及时收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反馈信息,结合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情况,适当缩短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周期,并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基本药物品种,尤其是中药品种及儿童用药品种。三是要开展对就医费用开支的专项稽查,加强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及套取合医资金等。
(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事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全县医疗机构严重缺编缺员实际,特别是边远乡镇卫生院,一是重新核定编制,要按照现在的标准,以1.4‰的比例把编制核定到各乡镇卫生院和县城医院。二是引进人才,到大专院校招录大中专毕业生到我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三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人才引进留得住。四是加大技术培训,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四)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医改提供切实保障。一是要认真落实省、州医改《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改革补偿办法,认真落实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要求,优先保障医改所需资金,并按规定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二是根据中央、省、州下达我县医改专项资金的要求,落实配套资金,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等项经费。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对医改资金分配和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活动的监管,确保资金投入使用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当前,必须按照中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要求,紧紧围绕医改五项重要任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动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第4篇 基层卫生所调研报告
近日,笔者就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这一课题,对县城绥安镇社区卫生工作进行调研,深入了解社区卫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新路子做些粗浅探索。
一、基本情况
绥安镇是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约有人口10万人,__年社区建设时将城区8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整合成14个社区,共16436户,8.26万人。为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根据闽卫[__]函234号《福建省卫生厅关于申报第二批示范性卫生服务机构的通知》文件,城关卫生院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标准》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双重改造,组建绥安镇社医卫生服务中心。__年,根据《漳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城区内又确定了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基本完成软硬件设置并开始运作,4个服务站基本已完成选址,建设后的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活动,以上门服务、电话跟踪病情等方式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点人群提供服务咨询、进行宣传教育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区居民解决了一些健康、保健、诊疗等实际问题。
二、存在问题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前,绥安镇居民的医疗服务主要由各医院和门诊部、卫生所提供有偿服务,服务范围局限,不能体现“保健为主”的服务宗旨。社区卫生服务的推行,将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这同时也对社区卫生基础建设、设备和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建设中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和必要的硬件设备尚未落实。社区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
服务,具有公益性,是一项投入高、收益低的社会福利事业,需要政府在房屋、设备上给予一定的扶持,__年__下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目前我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刚开始建设,业务用房未得到落实,预计设立的4个站中有3个需要用租赁,基础建设的不完善将影响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延续和扩展。
(二)全科医疗服务人才缺乏。新设立的4个卫生服务站需要16名医务人员,现有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紧张,无法抽出更多的人员到服务点,需招聘或调入一批新人员,但因全科医师比较缺乏,全科卫生人才不足,这将使社区卫生服务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三)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着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和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服务。目前政府经费投入尚不足,社区卫生机构一方面要为自身生存获取收入,另一方面还要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支出,会出现了预防保健做的越多,经费负担越重现象,长此以往,将使健康、保健教育服务发展滞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处于两难境地,社区卫生服务难以维继。
第5篇 城市卫生安全应急管理技术的调研报告
从国内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出发,指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是集成现有的卫生信息系统、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并提出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类型和业务支持部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仓库、以gis为应急响应支持平台、能统一管理信息、可与其他电子政务
系统互连互通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框架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各业务模块的基本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方法。
1 引言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近年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盲目扩张、工业高度密集,资源环境破坏,人与人的安全卫生距离不断缩小,使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日趋严峻 。因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成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熊光魁 等研究了救灾防病应急反应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潘海东等 提出了构建国家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思路;王平 、杜江等 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方案;杜鹏等 基于模型分析规划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李琦等 在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案从不同角度对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结构、业务模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丰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促进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但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支持部门等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特别是如何处理公共卫生领域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这些信息系统建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和数据格式,系统之间的卫生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的卫生信息孤岛。另外,这些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如果放弃它们,则需很大的重复投资,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相违背。因此,集成先进技术,整合城市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
基于上述情况,在“十.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中小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集成” 的支持下,通过调查和分析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基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城市现有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下,围绕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及时、准确收集、存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显示各类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的操作型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仓库和相应的预警指标、应急预案等知识库和模型库;以数据上报一采集一管理一分析一决策一展示为主线,建立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仿真预测、虚拟现实、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专业应用功能的各子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 系统所需数据类型与支撑单位
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以传染病防治为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单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也主要由卫生部门唱独角戏。随着社会进步,公共卫生安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不合理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正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除卫生监测数据、疫情监测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基本数据类型外,环境卫生数据、食品药品卫生数据、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一并列为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见表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支持单位除医疗卫生行业各部门外,把与数据供给和应急管理有关的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也列入系统支持单位(见表2)。
2.3 系统业务结构模型
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围绕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构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都能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其概念模型(如图1)从底层至顶层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层3个层次。
数据层有分布数据源、数据仓库系统、信息采集和组成。在该层中,信息采集系统利用etl工具把存放在各
业务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采集到公共卫生数据仓库系统中,并建立面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专业数据集市。城市基础数据仓库中存有大量基础空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包括影像、地图、气候、人口、宏观经济等。城市基础数据仓库的应用是对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资源支持。
应用服务层由面向事件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面向事件的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和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三个功能子层组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是系统各子系统实现集成的关键和基础,它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系统连接,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并设有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的公共数据接口。
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基础性服务及平台支撑,能为各业务子系统提供通用的功能模块,还可以在其上方便地构建应用系统。该平台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并能把各业务子系统的分析结果展示出来。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1)分析、叠置分析等属于此层。
专业应用分析子系统在继承gis通用功能层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需求,开发出多种专业应用模块。其中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知识库和模型库的管理,并把相应的知识和规则运用到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指挥调度等系统中;突发事件分析与预测系统针对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需求对卫生数据进行多种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及专家知识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进行仿真模拟和预测,为控制事件发生提供辅助决策;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根据事先定义好的逻辑关系定期扫描检查卫生数据仓库,对发现的异常现象发出预警;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系统通过gis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分散资源的统一调度;公共卫生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向公众公布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类信息。
用户层主要将下层数据的分析结果以友好直观的方式反馈给各个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整个系统从下到上互为基础,互相作用。
3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建设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对分散在各部门异构系统中的卫生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但由于各异构系统的分散性、数据类型的不一致性,以及一些历史数据的离线等问题,使目前这种以事务处理为主体的数据环境难以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分析要求,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建立独立于应用的数据环境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数据应用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提供集成化、历史化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综合性的数据分析 。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来说,数据仓库可为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的创建过程遵循以下步骤:首先从各分布数据源系统中抽取有用的公共卫生数据到数据准备区(如图2),然后对数据准备区中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并通过元数据映射后装入数据仓库,再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的具体需要建立专业数据集市,其结果由前端各专业应用子系统经过多种分析后展现。
3.2 利用中间件技术进行系统应用集成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要在不同网络产品、硬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组成的异构环境中运行,同时还需支持多种应用软件和管理多种应用系统。因此系统内部各软、硬件平台之间、系统与其他电子政务系统之间要有可靠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数据转换技术支持。中间件(如图3)是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一类软件,它介于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之间,既能解决客户与服务器方的互联,又能实现不同技术组件之间的集成 。
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分为系统内部服务集成和系统外部服务集成,它们因功能不同对中间件的要求也不同。内部服务集成需要整合长期形成的大量遗留系统,共享不同平台和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资源;外部服务集成要求系统能自动检索到其他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相关服务,以构成更为广泛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网络。考虑城市已有公共卫生、软硬件支持台的特点,及将来系统扩展和兼容等因素,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实现过程中,将j2ee、web services、_ml信息交换中间件集成应用。其中j2ee标准用来解决服务器端应用间跨平台、数据异构的集成及数据挖掘任务;webservices用于系统的信息发布与获取;信息交换中间件在内外集成系统之间起到信息及功能的桥接作用 。
3.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可视化显示
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自身的属性特征,更具有空 [5]间分布特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gis和其他各功能子系统的无缝集成,是地图和空间分析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路径分析、网络分析等)以其可视化、实时化、动态化等直观的表现形式可广泛应用于隔离区设置(以传染病为例)、疫区定位、疫情显示、空问传播分析等方面 ,为管理部门迅速了解疫情传播态势,进行应急预案生成、卫生资源配置等提供实施平台。
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业务特点,gis平台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c/s架构侧重多角度空间数据分析,包括各种专题图展示、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插值分析等。b/s架构除支持矢量地图基本操作(如放大、缩小、平移、量测、图元选择、图元查询等)以外,还强调对地理相关业务数据分析功能的支持,并能提供直观和实时的数据展示。b/s架构采用面向接口的设计风格,无缝集成数据提取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可方便扩展到其他、 务应用系统。
4 结束语
本研究基于消除卫生信息孤岛,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构建了以数据仓库为基础、能统一管理信息、支持gis访问、可与其他应用系统无缝连接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体现了城市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普遍灾难途径,即各类突发事件的一体化管理将成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因此,随着社会进步和对公共安全需求的增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将会涵盖整个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其服务功能也更加全面。本方案尽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但还需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需求。
第6篇 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范例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不断促进我县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至6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学彪带领县人大教工委、常委会部分委员和卫生局相关同志深入许家坝、大坝场、兴隆、合朋溪、邵家桥、杨家坳、三道水、宽坪、亭子坝9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和1家民营医院,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翻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我县农村卫生工作情况,并征求乡村医生、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组织乡镇人大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情况。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估价
近年来,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以建立覆盖全县人民医疗卫生基本制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初步统计,近年来各级争取中央、省、地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改厕、配置急救车等。县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
(二)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由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全县27个乡镇医院中,中心集镇卫生院年营业额超100万元的,约占乡镇总数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农合工作自__年开始在我县推行以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制定了《思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相继成立了县合医局和乡镇合医站。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原来的4万元调整为6万元,实行了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报补,建立了新农合与民政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机制,完善了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总额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落实,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促进。
(四)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县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
(五)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农村食药市场得到有效地净化了农村的食品、药品市场,促进了农村食品、药品的安全。
(六)强化环境治理,农村爱卫工作蓬勃开展。一是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以学校、托幼机构、村寨为重点,采取上卫生知识课、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黑板橱窗等形式对传染病的预防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二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来抓。自__年以来,共改厕6000余户,各乡镇集镇所在地和县乡新农村示范点都聘请了清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第7篇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我区是一个拥有 万农村人口的大区,农村卫生工作的好坏,事关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我区农村卫生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基本形成,农村卫生基础设置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有所增强,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到20__年底,全区共有乡镇卫生院 个,共有各类卫生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拥有病床张,这些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为提高我区农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农村卫生人员不足和医疗设备严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全区 所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编制 名,实有人员 人,空编个,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增长的需要,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配置标准》和区域卫生规划的标准,我区乡镇卫生院还缺编 个,空编缺编情况十分严重,已影响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自 年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就医农民增多,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成倍增加,使农村卫生人员不足和医疗设备严重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看病就医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区实际,通过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试点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试点县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缓解,初步探索了新形式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路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互助共济制度,不仅为农牧民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着重要的服务保障。
自20__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区试点至今,我们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目前,经过积极争取,我区又有5个县列入国家试点。
我区有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 万元,各级政府补助 万元;参合农民门诊就诊 余万人次,累计支出 万元,其中补偿 万元;住院 人次,累计支出 万元,其中补偿 万元,平均补偿率为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施过程中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确实让农民受益,成为真正关心农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三、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b
自2000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为改善我区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构建符合区情、运转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安排社会发展投资资金和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对我区的 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总规模 平方米,总投资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
第8篇 暑期医疗卫生专题调研报告
在校团委的有序组织下,来自不同年级、系办,不同学生组织的共__名同学组建成了医疗卫生专题调研队。在指导老师刘部长的统筹安排下于__年7月7日下午3点30分开始对泸州市江阳区竹苑社区的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为他们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经过为期一周的调查、整理,我们一共建立了__余份个人健康档案,其中,老人__人,高血压__人,老年人中患高血压的有__人,糖尿病__人,儿童__人。从数据看来,在此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约8.40%,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尤高,达88.11%;糖尿病患病率稍低,但也不容乐观,约3.53%。 因我们在调查前未与小区物业提前沟通,也没来得及出通知或公告,所以许多居民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活动。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很多居民不理解,甚至对我们的身份产生怀疑,不愿意配合调查。特别是涉及姓名、联系方式、工作、既往病史时,大家都会比较避讳。有人说,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体检的,不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也有人说,自己年轻,没必要;还有人觉得自己本来就有保险的,用不着,而且他们觉得在社区建立的个人健康档案会威胁到个人的隐私安全。
我想,这些居民应该还不太了解这项国家政策,并且,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职责和工作不熟悉,缺乏医与患的基本信任,觉得小卫生站没什么用,看不了病,一定得去大医院才能心安,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当然,也有许多居民非常热情,很积极地配合我们的调查。当我们无数次的敲门、解释,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时,那种感激和兴奋是难以言表的。因为,他们的认可让我们相信:我们的所做的事情是对的,医生的奉献是有意义的、是社会需要的,而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也会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畏和向往。
不论大家的态度怎样,我们每次敲门总会面带微笑,重复同样的内容:“你好!我们是竹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为社区的常住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请问方便打扰你几分钟,配合我们填一下调查表吗?谢谢!”“姓名、年龄、职业、既往病史······”虽然枯燥,我们依然热情饱满。 我们去调查时,很多都只有老人在家,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很孤独,我们给他们做调查时也聊些其他的。比如,我们去的时候也会特别叮嘱老人:饮食尽量清淡点,平时少食多餐,苦瓜是解暑好菜,夏季可以煮食绿豆粥,尽量不吃剩菜剩饭,注意个人卫生等等。他们非常高兴,觉得好久都没人这么关心过自己了!最后,老人甚至还会 对我们说“谢谢!”,我们心里不禁有些心酸和怜悯,老人们真的很缺乏关爱!
另外,我自己在调查中也作了反思,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准备工作:
需要提前与各个小区物管联系、沟通,将事情提前通知到位,并按人员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二、关于居民健康知识的普及:
1、__年12月3日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3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2、以病人为核心,病历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 映疾病病情、检查、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数据、图表、影像等资料的有机整合。电子病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病人的病历汇集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获得病历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规范化的信息。
3、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 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 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
4、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原则:
1)逐步完善的原则;
2)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
3)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
4)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5)保密性原则。
5、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内容: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
6、居民健康档案的特点和意义:
1)内容更全面充分,不仅能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 还可以完成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
2)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更广泛,电子健康档案和计算机信 息系统的应用,将使医生会诊的时间大大缩短,质量大大提高,上下级医院的信息交流更可以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
3)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更方便,其特有的数据格式和集中 的存储,有利于快捷输入,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诊疗信息,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集成资料,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也是统计分析、卫生管理的全面可靠的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4)档案存储更简易,能实现大量存储和实时存取的统一, 占用空间小,保存容量大,能永久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可以直接、快速、准确的为突发性、传 染性、多发性病提供资料。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落实:
1、日常工作时,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注意健康小知识 的宣传普及;
2、定期分批次组织社区常住居民进行常规体检,并注意 通知到位;
3、每次居民体检结束以及看病后,做好相关记录;
4、社区可以就近与泸州医学院联系,组织医学生志愿者 定期在社区为居民量血压,宣传实用健康小知识、急救知识等,增强居民卫生意识。
当然,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收获了许多
一、团结就是力量。
以两人为一组,小组之间精诚合作,互相交 流,相互帮助,团队任务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前进,高效完成。随着工作的进行,我们相互也越来越熟悉,大家也收获了友谊。
二、团队效率有赖于正确有效的指导。
指导老师刘部长每天都会关 心我们的工作业绩,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出一些建设性指导和建议,使全队工作顺利完成。
三、有效的沟通是任务完成的关键。不仅要使居民相信自己,还 要让他们理解、主动配合,让他们感觉被关心和重视。而我们自己的沟通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以提升。
四、这是对耐心和恒心的考验。调查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所有 居民,必然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或怀疑,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开始和继续我们的工作。调查工作需要家家户户亲自上门问询,并负责解释以及协助填表,看似内容很少的一张表,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个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更需要提高居民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意识。我国居民的健康保障,仍有赖于国家卫生制度的完善,和医疗知识的普及。而社区卫生机构作为基层医疗组织,需要从小事抓起,做好社区居民的个人健康状况的调查、记录,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建设性指导和建议,使全队工作顺利完成。
第9篇 加强市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的队伍建设及卫生监督工作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我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共14个,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__]第4、5号文确认,全市的卫生监督机构均为全民事业单位。核编362人,现有工作人员423人,共超编61人,其中卫生监督员共365人。
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以来,打破了以往“一个专业、一部法律、一支队伍”的监督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实行综合执法,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超过以往,执法效果明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强化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仅__年,对33000多家被监督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达1__0多户次,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行政处罚2292户次,罚没款达190余万元,取缔非法生产经营800多户,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不高,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5.5%(277/423),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41.8%(177/423),中专以下的人员仍有10%(42/423),无职称的达15%(66/423);与卫生部的卫生监督员全部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卫生监督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卫生监督员的高素质是实施强有力卫生监督执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求卫生监督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监督员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直接转员到卫生监督所,且原来大多都是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专业结构单一,法律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要求。而另一方面,部分监督员对卫生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认识不足,在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重视的同时又忽视了专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
2、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目前,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仅有编制362人,实际工作人员已达423人,超编61人。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大量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被监督管理单位数量众多,共有33000多户,卫生监督人员数与辖区人员数之比悬殊太大,现场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常超负荷工作;而当前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卫生监督工作要求很高,要做好监督工作,满足群众需求显然是力不从心。例如秦淮区,全区有3103户的管理监督对象,现场监督人员仅有11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更有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许多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必须完成,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难以体现。
加强市(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3、卫生监督人员工资、执法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
__年,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共计得到财政拨款1150余万(其中卫生监督执法专项经费82.3万元),人均2.72万,最高4.56万(六合二所),最低1.51万(高淳县所)。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所监督人员基本工资政府都无法全部解决,其它如办公经费、执法装备、交通工具、执法专项经费更无多少资金投入,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的经费每家都有不足,全年共缺少经费775.5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体现公正性,其监督执法行为必须与其利益脱钩。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卫生监督机构,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经费问题,执法的趋利性就不可避免,它们首先必然考虑生存问题,不可能保证监督执法的公正和规范,十分不利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执法装备、交通工具、现场取证工具等都严重落后和不足,限制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职工各项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难以调动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卫生监督人员的进出口不畅,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尽管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但它仍是全民事业性质、应当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同时具有行政监督执法权,仍是许多求职者向往的工作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开展,监督机构本身没有人事权,存在着不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有效分流,想要的专业对口、素质高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而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一定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范围界定不清,导致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两者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普遍存在卫生监督所在工作中与疾控机构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其中健康证的办理、检测报告、监督监测、各种报表的上报等矛盾突出,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6、卫生监督的网络不健全。
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原来曾为城乡卫生监督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乡、镇一级的防保机构的业务关系、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没有重新理顺和落实,使这些防保机构逐渐萎缩,而郊区、县的卫生监督所人员本身就不足,加之辖地辽阔、点散、量大,对乡镇的卫生监督难以到位,使许多乡镇存在卫生监督的空白点。
三、加强全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处罚复议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罚缴分离制度;投诉举报查处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目标,各项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并与科室和个人效益挂钩。保证机构内部的协调、高效运转。
第10篇 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平罗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担,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_)、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_-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_-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情况:
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2003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
(二)、医疗救治体系:
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2002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2003—2023年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
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非典”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第11篇 关于开展乡村卫生院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承上启下,直接担负着农村的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基本医疗、卫生管理等任务,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既是农村卫生工作的热点,也是难点。9月28日至30日,根据县委书记刘新利的要求,政府组织了调研组一行6人,在魏国华常委的带领下,对我县乡镇卫生改革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深入到五乡两镇实地了解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情况
1、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我县五乡两镇,41个行政村。全县共有乡(镇)卫生院6所(牧业医院1所、中心卫生院2所、一般卫生院3所);村卫生室15所;乡镇卫生系统61人,占全县卫生系统人员的34%;卫生技术人员53人,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的35%;乡镇卫生院有床位数25张,千人均床位编制数2.5张。
2、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情况。据卫生部门统计,__年全县5所乡级卫生院的收入(不含财政拨补)略有节余,通过财政拨补,没有亏损的卫生院。卫生院业务收入构成中,以药养医的状况普遍存在。调研组所到卫生院,药的收入占业务收入很大的比例。调研中发现哈尔交的卫生院属于危房,住院部前面突出的平台一直用两根大柱子支撑着。
3、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积极引进新的医疗设备。目前,各乡镇卫生院已配备了_光机、b超等相关的仪器。卫生院完善了病房生活设施,药房中配备了基本的日常用药,每个乡(镇)都设有村卫生室,解决农牧民日常病找医生难的问题。
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感到县委、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是重视的,对卫生院建设发展是关心支持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工作发展严重滞后,卫生院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具体表现:1、基层卫生院设备简陋,危房加固、重建进展缓慢。虽然卫生院引进了_光机、 b超等设备,由于没有专家人员的指导,缺乏技术操作人员,许多设备成“花瓶”摆设。诊病仅靠“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2、人才缺乏。近年来一直没有本科毕业生进入乡镇医院,在职的培训成材后又流向县城。再加上基层基础条件差,待遇低,难留人。3、医师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在38-40岁之间,他们大部分是五六十年代的中专毕业生,部分医师开出的处方已不适用,面临退休的医师,却因后继没有人,迟迟得不到退休。大部分年轻的乡村医师因没有医师资格证,不能开处方。卫生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当前农村实施合作医疗状况
由于我县是个贫困县,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牧民生活较为困难,对筹集合作医疗资金热情不高,造成医疗业务量少,村医队伍极不稳定,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出现这些的原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农牧民没有真正认识到合作医疗的好处。二是农牧民对医疗合作有误解,认为卫生院无法生存才出此对策;担心卫生院和医生会搞人情关系,看病、报销不公平。三是乡、村集体经济支撑保障困难;有些农牧民几年未生病报销,认为吃亏了,借机不参加,农牧民个人缴费拖欠面不断扩大。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必须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切入点,从思想认识、政策、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上,支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在全面抓好改革创新措施落实的同时,针对农村卫生工作点多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特点,突出抓好一些重点难点工作,以增强实效,带动全局。要本着“计划可行、目标可达、措施可做、效果可测”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各项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
1、县乡两级政府要把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列为今后工作重点,在财政与政策上切实加以扶持。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从__-__年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县乡两级政府要落实好中央政策,逐年加大财政对卫生投入力度,投入要重点向农村倾斜,确保新增卫生经费大部分用在农村,做到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
2、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如何为农村卫生机构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通过建立完善以下机制,逐步解决:一是建立农村卫生人才稳定机制,要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实现待遇留人的突破。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实行一流人才一流报酬。对在乡级卫生机构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享受基层卫生岗位津贴,津贴从单位节余中列支,不列入工资基金管理,并在服务期满一定年限后开始领取。二是建立符合农村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机制,要重点解决在职培训成材后流失的问题。对选送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要明确任务课题,力争做到送出去一个人,带回一项新技术新疗法,形成一个特色专科。
3、制定规划,逐步解决农村卫生院危房。县政府应该每年从财政安排一定专项资金,规定一定的期限消灭危房,完成其他卫生院整体规划,为病人提供一个好的就医环境。
4、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稳步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各乡镇卫生院通过在各村主要街道、路口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营造宣传氛围。各村委会利用广播每天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和具体内容进行宣传,使农牧民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
第12篇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卫生与防病情况调查——婚恋与生育观专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民群众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后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提高,农村卫生与防病情况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就医比例有很大提高,并且开始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健。与此同时,婚恋观和生育观也与城市居民更加接近,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东山后村的社会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农村经济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一) 农村经济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现状。
该村调查十户农民的平均年家庭纯收入(除去生产投入,各种稅费和生活花销)为2500元左右。最高收入为8600元,最低收入为-1200元。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为:
1、入城务工收入;
2、蔬菜大棚收入;
3、种植果树来源;
4、转卖农产品收入。
全村住户136户,人口673人(户口数,其中90~110人常年或大多数时间在外务工)。住房147套。农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水平提高,主食主要以面粉为主,肉类蔬菜在农民生活中较为普遍。
第13篇 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搞好医疗卫生工作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上栗县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基础设施薄弱、队伍参差不齐、多数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的不利条件下,一跃成为硬件设施全省一流、医技人员业务精通、医疗收入连年翻番的农村卫生工作强县,连续三年全市卫生系统综合考评第一。为总结推广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对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凸显改革成效的三大亮点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变化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__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困境,20__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__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__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__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安全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民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所有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给予特殊照顾。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入补偿范围,将8种门诊大病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或定额补助对象,扩大了受益面,1-7月以来,受益人口达5万多人次,总受益面列全省9个县市区的第15位。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五个统一”
1、收支管理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卫生部确定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县,也是卫生部通报的试点工作先进县,上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严格收入标准,实行一个标准收费,公开药品价格,防止暗箱操作,需要减免的特殊困难群体一律经过县卫生局批准,杜绝乱收费,收人情费。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捆绑”使用,每年由各乡镇卫生院出资,筹集一至两百万元,分期分批建设各乡镇卫生院,两至三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乡镇医疗机构改造。
2、人员调配统一,提高素质促交流。全县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上下流动机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选派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挂职;选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优秀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设立了医疗培训中心,每年举办2-3期业务培训班,聘请省级医院专家给医务人员授课,今年已培训300人次。鼓励参加学历教育,组织了54名乡村医生报名参加中医中等学历教育。改革人事制度,对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公开选拔,对普通医务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双向选择和末位淘汰制。
3、药品采购统一,降低价格惠群众。推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采取限价竞价为主、议价为辅的方式,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保证了药 品质量,减少了流通环节,控制了药品的层层加价。今年1-9月,通过全品种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30.36%,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4、设施配备统一,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按照中心卫生院及普通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对省级下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五大件”基本医疗设备,即:_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下腹部手术设备和一般检验设备。对村卫生室(所)则结合民生工程要求,按照诊断室、药房、注射室、观察室和治疗室“五室分开、配套齐全”的要求,抓好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统一购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医疗设备(资料柜、体重计、高压消毒锅、毁形器)。
5、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服务保质量。统一印发了临床诊疗规范,全县卫生系统临床医生人手一册,要求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统一印制了病历,制定了奖惩措施,发现不合格病历3次以上责令责任医生下岗,对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
三、值得借鉴的四点启示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础。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20__多万元,中医院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疾控中心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村卫生所(室)建设投入100万元,加上设施购置、人员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__年,全县财政支出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达2638万元,占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已达20__万元。除县本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外,还努力争取了上级部门和乡镇、村的支持。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筹集资金。积极与省、市卫生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项目资金近20__万元。二是利用政策减少开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时,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土地全部划拨,规费全部减免,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同步建设节约资金。上栗县规定,在规划建设村委会时要规划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建设要与村委会建设同步,建成后由县卫生局给每个卫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资金由村里补助。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栗县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短三四年间跻身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区行列,为全县40多万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树形象,群众观念是根本。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最大的实惠。一是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连续几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调查,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恳谈会、建立投诉机制,广开渠道倾听民意,仅今年就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登门走访调查群众3000多人次,针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推出10条卫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措施、15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措施。三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出台“三免四减半”等一系列惠民医疗政策,对特困户、低保户、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即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四减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群众观念贯穿在上栗医疗卫生工作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时候。例如,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有关负责人屡次表示希望在现有报销比例为70%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提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还谈到将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降低困难群体就医付费门槛,特殊情况下实行“零付费”,确保无一人因病返贫,无一人因贫困有病得不到治疗。
3、促改革,创新机制是关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上栗县认真贯彻《意见》精神,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自20__年11月起,将原本下放到乡镇的卫生院和下放到村的村卫生室(所)管理权收回, 由县卫生局按照职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实行机构、财务、人事的一体化管理。实践证明,上栗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源于这次一体化管理改革。改革之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即人、财、物由地方管理,上级部门只进行业务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县里管不了,乡村管不好的局面,不少患者小病自己吃药了事,大病 “舍近求远”到更高一级的医院机构治疗,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被架空,有的已经濒临倒闭。面对这些问题,上栗县坚定地推进了一体化管理改革,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通盘考虑,实施全县医疗系统一盘棋的发展战略,开展横向互助,乡镇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五指并拳,形成合力,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进行纵向联合,县乡村对口管理,对口帮扶;实行一级管一级,村卫生室(所)接受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接受县医院管理;倡导一级帮一级,县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村卫生室(所)。通过横向互助、纵向联合,全县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大幅提高,在一些地方普遍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的情况下,全县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4、强管理,监督制约是保障。率先实行“乡镇医院直补”后,有专业人士对此表示质疑,担心简化手续、缩短时间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新农合资金的跑冒漏,但上栗县用完善的医疗卫生监督制约机制打消了有关专业人士的顾虑。县卫生局规定,县、乡、村要定期公示参合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并于每月5日前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帐,不定期对补偿对象进行电话回访。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坚持报销费用卫生、财政双印鉴制度,形成了财政管钱、卫生管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为全面客观了解和掌握新农合情况,该县成立了联合检查组,对全县各乡镇农医所、定点医疗单位的费用补偿、基金管理及医药费用控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反馈,检查结果在全县通报。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为杜绝医疗中的腐败,上栗县将监督制约机制渗透到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日常监管和定期巡查相结合,自我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为加强日常监管力度,投资三十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县卫生系统的局域网,对医疗卫生收费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执行定期巡查制,每半年由县纪委牵头,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情况严重的予以处分。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拒收“红包”的签名活动,各医院向患者发放行风监督卡片,公开系统内八项行风纪律、八项服务承诺和投诉电话。通过教育整治,严格监管,使医务工作者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首位,自觉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基本杜绝了收受“红包”,开大处方拿“回扣”的现象。
第14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全市卫生系统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牧民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全市卫生系统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牧民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医疗机构1657家,其中有医院(疗养院、检验所)5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6个、乡镇卫生院68个、门诊部38个(综合门诊部13个、中医门诊部4个、中西医结合门诊部5个、普通专科门诊部4个、专科门诊部2个、口腔门诊部6个、眼科门诊部2个。)、妇幼保健所(院)10家、卫生所(医务室)42家、个体诊所815家。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68个,一体化村卫生室441家。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6个,其中:中心47个、站139个。全市卫生机构有工作人员2440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450人,占总人数的79.7%。全市实有床位共13590张,全市平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8张(全国平均3.8张,全区平均4.08张)。全市有大型医用设备ct24台,核磁10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14台,电子直线加速器(la)7台。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健康屏障,保障群众能够“防得了病”。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着力改变“重医轻防”的局面,突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努力使群众“少得病、不得病”。积极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市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199万人,建档率73%。实施了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两癌”检查、免费服用叶酸项目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改造农村牧区户厕5.6万座。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完善全市三级传染病直报网络,强化传染病预警预测,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卫生监督,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市财政投入800万元购置水质全分析仪器,使我市水质检测项目达到国家标准。强化妇幼机构和产科管理,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98%,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完善自愿无偿献血网络,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应急队伍、应急演练等基础性工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落实创卫长效机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今年6月1日自治区人大批准《_____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爱国卫生工作迈上法制化轨道。
(二)构建和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提高群众就医的可及性,确保群众“看得上病”。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市医疗卫生的客观现状。据统计,我市医疗资源83%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集中在大医院,造成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医疗资源缺乏,成为“看病难”的原因之一。为此,着力发展农村牧区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1. 在农村牧区卫生方面。抓住国家以项目资金的形式对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给予支持的有利时机,近年来,实施了15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3所苏木乡镇卫生院、138所嘎查村卫生室新建改扩建项目。2023年,积极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标准化嘎查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目前104个嘎查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中,完工并投入使用13个,主体完工正在装修中22个,正在进行主体建设40个,未开工29个。三年投入25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城市医院对口支援苏木乡镇卫生院。农村牧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牧民群众在乡村的就诊率明显提高,逐步引导形成“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观念。
2. 在城市社区卫生方面。社区医疗服务具有方便、价廉等优势,既有利于分流病人、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又有利于降低卫生服务成本、减轻城市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是缓解城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出路。我市合理调整卫生资源,鼓励和引导医院延伸服务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将一级医院、部分二级企业医院、区属医院、门诊部、分院、街道卫生院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推动、医院举办的发展模式。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全体居民,并形成“十五分钟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群众就医,逐步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与此同时,不断加快大型医院建设,先后建成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包医二附院、包钢医院、北重医院、市肿瘤医院、包钢三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等医院新大楼。2023年启动新都市区医院筹建工作,开工建设了精神卫生中心病房大楼。
(三)完善机制,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看得起病”。
立足卫生行业实际,多途径构建医疗保障体系,着力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改进医疗服务,努力缓解群众就医负担。
1. 不断完善新农合工作机制。2023年全市参合农牧民69.63万人,参合率99.07%,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25元,基金达到2.96亿元。实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病种扩大到29种,其中将14种大病以及无责任意外伤害纳入大病商业保险范围。今年住院报销最高封顶线提高到13万元。
2. 积极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市69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自治区增补药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基层全覆盖的目标,有效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3. 加快医疗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改革。
一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九原区医院、达茂旗医院、固阳县医院和土右旗医院分别列为自治区和国家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重点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绩效考核、优质护理、医药价格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二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同时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不断改善诊疗环境和服务流程,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预约诊疗服务。强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启动市中心医院与土右旗医院协作办医。积极推动包钢三医院股份制改革。与市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启动市综治委、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建立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大力发展医疗服务,鼓励不同形式的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三是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公益性建设。推行济困门诊、济困病房建设和对口支援农村牧区工作,大力推行单病种最高限价。深入推进“健康_____行动”。
四是加强行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大力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在12家三级医院安装了反统方软件。积极推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和诊疗费用一日清单“五统一”制度,实现诊疗收费电子监督,努力提升卫生行业形象和医院公信力。
(四)加强设备配置和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群众“看得好病”。
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是保障人民群众就医效果的根本所在。在抓好各大医院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高、精、专医疗技术队伍,更新陈旧医疗设备的同时,着力抓好农村牧区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配置、卫生队伍建设,促进全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加强医疗设备装备。为406个嘎查村卫生室、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价值317万元和260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投入276万元为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双向转诊车。投入253万元实施农村牧区基本卫生服务全覆盖工程,配备了17台流动卫生服务车及车载设备,发放3314个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为全市173个没有卫生室的行政嘎查村农牧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
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750万元在固阳县医院、达茂旗医院、土右旗医院实施旗县医院能力建设,配备pacs系统,用于日常监测信息采集和远程会诊。投入700万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全市一体化嘎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第三方医疗服务。2023年,我市首次引进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对我市12家医院进行了全面的医院服务管理暗访调查,对每个被调查医院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并就存在的问题与医院领导班子面对面、一对一、全方位、逐条逐项进行反馈,对改进医院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制度和规划,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定包钢医院、市中心医院、包医一附院为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
加强名医培养和学科建设。全市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自治区级领先、重点学科14个,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所5个,_____市领先、重点学科71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引进和培养医学博士、硕士210名。2023年启动实施名医人才培养工程,五年投入1000万元。首批5名名医培养对象、10名名医后备培养对象陆续赴国内外进修深造。对未进入名医培养工程的蒙中医、儿外、传染病、精神科等学科进行专项资助培养。今年确定培养对象22名,其中名医培养对象5名,名医后备人才培养对象10名,名医后备中蒙医7名。
虽然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以及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医改面临不少困难,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一)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公共卫生财政投入不足,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疾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等比较陈旧、滞后,妇幼保健机构作为差额拨款单位,财政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运行存在一定压力。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经费不足。慢性病防控一是经费投入不足,部门间协调沟通、各负其责、有效监督的工作机制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专病防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县级以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能力低下,全市90%以上传染病是由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现并报告。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滞后,目前全市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40余人,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全市9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目前仍有3家妇幼保健机构(东河区、石拐区、昆区)还未纳入政府全额事业拨款单位,与《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试行)》中要求的“明确妇幼保健
机构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的目标还存在差距。全市9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为单独建制,名称规范,科室功能设置基本能与其开展业务相匹配。现达茂旗妇幼保健所、青山区妇幼保健院开展产科、住院临床业务,其他机构受条件限制仅能开展门诊诊疗和妇女、儿童保健服务。除昆区、达茂旗、固阳县妇幼保健所以外,其余机构业务用房均未达到《考核标准》的要求,其中白云区、东河区、石拐区妇幼保健所等机构甚至未达到要求的50%。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备中,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平均占75%以上,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50%以上,按照《考核标准》中保健人员与当地人口比例1:10000的最低编制要求,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均不达标,白云区、石拐矿区由于服务人口较少,存在开展业务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而其他达标旗县也存在人员老化,专业人员断档的问题。
(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差距较大,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优势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市三区,特别是青山、昆区,三级医疗机构重复设置,职能交叉,资源“过剩”,新都市区、九原区和其他旗县区医疗资源匮乏,难以形成区域内资源的合力优势。特别是农村牧区卫生工作基础薄弱,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卫生资源总量、质量、卫生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及人口健康状况等方面都落后于市区,绝大多数大型先进医疗设备都集中在了城区大型医院,农牧区医疗设备短缺、落后,且旗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三)卫生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8家直属医疗单位1997年核定编制人数3970人,床位数2590张,已不适应各单位目前业务增加、服务需求增多的实际需要。目前8家医院实际开放床位4341张,按照床位和专业人员1:1.5的比例,应核定人数为6652人,总体人员短缺。同时,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专业人员不足,疾控机构具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人员比例不足30%~40%;卫生监督员总体数量不足,平均监管数量大,监督频次低。基于此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编制,畅通进人渠道,有效缓解部分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立足目前我市医疗单位发展实际规模,在充分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分批分步有序增加部分医疗单位编制,从长远角度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以形成专业人员梯队建设。
(四)“无主病人”救治机制亟待完善。我市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无主病人”欠费情况,2023至2023年各医院累计接诊无主病人1995人次,累计投入救治费用515.3万元。巨额的医疗欠费,医护人员长时间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秩序和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国家卫计委要求地方设立大病救助基金,我市目前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五)公立医院改革滞后,有待于加快探索推进的步伐。目前,我市公立医院改革仍然停留在表层的服务管理方式的改进,深层次的“四个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仍然没有推开。
(六)村医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我市共有乡村医生921人,50岁以上占40%。乡村医生面临人口老化,而绝大多数又没有养老保险的现状。为保障村医老有所养,调动和发挥村医积极性,需要积极探索实行村医养老保险机制(鄂尔多斯市制定养老补助待遇:在岗工作满10年,女满55岁,男满60岁的村医,每月发放养老金1200元)。
(七)健康服务业发展滞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健康服务中所需供应出现短板,导致现行健康消费保障机制不完善。服务链上的关键环节缺损,使得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无法与消费需求和新兴业态发展趋势相匹配。第三方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加,现有的第三方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八)120急救能力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市政府投入不足、急救资源不足,急救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我市院前急救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下。政府投入不足,各急救分站业务收入只能维护一般运转,基本建设、更新车辆、增添设备困难重重,120急救车辆配备严重不足,且车辆更新不及时,车辆状况差,存在“带病”出车现象。按每5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我市至少应配60辆救护车用于院前急救,现有的27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急救分站实行24小时两班倒,有4个分站由于人员不足,实行每班24小时制,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国家对急救服务辐射半径规定为3-5公里,而我市由于急救网络医院不足,服务半径远远超过五公里,服务距离大,急救时间也在延长。在我市的报警求救电话中有30%的是骚扰电话。
(一)以将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核心驱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能力。
1. 应进一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尽快拿出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卫生业务为主线,以实用共享为目标,参照_____市卫生信息化“12446”工程,加大政府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全市统一的卫生信息化平台。
2.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卫生人才科技支撑。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将人才战略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深化“将才、团队、平台”的科研人才发展模式,以人才培养带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建议市政府保障名医人才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加大名医人才培养工程影响力,更好建设与管理重点学科,完成科研成果、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3. 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健康服务中所需产品供应短板,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评价等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建议市政府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等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建立我市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4. 院前医疗急救带有社会公益性和政府行为的特征,是社会抵御重大灾难、集体突发事故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和快速的现场急救能力,是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院前急救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市政府加大投入,整合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医院急救分站医疗急救资源,参照北京模式建立符合实际的综合型120急救体系(既指挥各家医院的急救分站做好院前急救,同时也有自己独立的一支急救队伍,指挥中心的急救队伍平时也参与院前急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到位,及时开展应急救援)。
(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新农合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和规范性核查进一步加强,《_____市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基本落实,并实行城市卫生长效管理。在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项目的基础上,以城带乡,积极探索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机制,促使大医院的人才向基层流动,并积极探索村医养老保险机制。建议市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制度以便加快支付制度改革深化进程,并通过提高筹资标准、增加财政补助等方式,增强制度保障能力,提高参合患者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并进一步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管理标准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一体化管理。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提升医疗卫生安全保障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近几年,我市在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安全保障方面有了全面发展,下一步建议市政府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将健康管理融入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呼吁并引导城乡居民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实施健康自我管理,全面提高群众健康素质。
(四)调整和优化卫生发展布局,促进城乡卫生统筹协调发展。
应本着“科学布局、优化结构、适度规模、多元办医”的原则,对部分综合医院和当前短缺的专科医院进行规模和结构调整,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定位各医疗机构的性质与管理归属。加强专科体系建设,以现有的重点专科为基础,有
计划地加强蒙中医、骨科、康复、老年病以及妇女、儿童医疗服务等专科医院建设,形成基本覆盖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的专科体系,并确定各家医院的重点学科和发展方向,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加大市级医院对口支援旗县医院的力度,提升县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控制医疗资源总量,逐步建立公立医院与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与任务,按社会需求控制和调整机构规模,规定服务内容。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透明、平等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民营资本进行医疗市场。
第15篇 基层卫生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改变我县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从根源上查找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XX年5月5日上午10时许,县政府副县长王繁凡就我县农贸市场和部分路段缺乏垃圾中转站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参加陪同调研的有城管局局长、副局长,局办公室,环卫所,城管大队,市管中心等人,现将有关实地调研情况、问题和建议报告如下:
1、一河二岸(南岸)建垃圾中转站问题。由于一河二岸(南岸)工程改造,将原有二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撤消改建绿化,导致该区域无垃圾中转站,为解决周边无垃圾中转站问题,目前环卫所只好每天派一辆价值近40万元的压缩式垃圾车,在此处临时替代无垃圾中转站收集垃圾,缓解一河二岸(南岸)垃圾遍地现象。为此,建议环卫所拿出拟在一河二岸(南岸)设置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方案和与周边环境相匹配的效果示意图上报县政府研究。
2、无垃圾中转站问题。因开发商将原址垃圾中转站推平开发建房,现没有垃圾中转站,周边居民所产生的垃圾成了管理真空,环卫工人每天只好临时将垃圾倾倒在成长家园围墙外马路上,垃圾占据了半边马路,周边居民意见反映强烈。为此,建议将去造纸厂路侧一座旱厕拆除,改建成一座二层楼地坑式垃圾中转站(一楼为地坑式垃圾中转站、二楼为水冲式公厕)。
3、坪头路垃圾中转站垃圾储存容量不足问题。位于坪头路人民会场侧地坑式(二窖)垃圾中转站,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只有一个地坑(窖)能放置垃圾箱使用,另一个地坑(窖)被房管局的廉租安置房近距离挡住进出口,吊臂式垃圾车无法进入放置垃圾箱,长年闲置不能使用,特别是每年逢年过节垃圾倍增时,此处垃圾中转站一个地坑(窖)无法容纳周边居民所产生的垃圾,以至垃圾堆放蔓延至坪头路马路上,给周边居民和过往行人带来不便。为此,建议县政府协调房管部门,可否拆除垃圾中转站前安置房,以解决此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存储垃圾容量不足问题。
4、农贸市场周边脏、乱、差问题。目前,城区现有菜市场3家,分别是桥南集贸市场、月池商城和宝水商城。三个市场基本上都属于零售性质市场,没有批发性的菜市场,市场内也没有专供自产自销农民销售的区域范围。由于这三家菜市场都是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的。市场内的摊位大都被个人所购。因收摊位费过高,商贩及菜农都不愿意进去销售,特别是宝水大街菜市场因收摊位费过高,现基本闲置未用,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城市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城区的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为此,建议:
1、桥南集贸市场后一河二岸(南岸)在现有硬化地面向新桥方向再延伸20米(4棵树距离位置),地面硬化后供自产自销菜农销售,可全部清理胜利路占道经营菜摊。
2、市管中心探索市场内按农副产品品种划片区经营运作模式,解决农贸市场内经营杂乱无章、无序和大量摊位闲置问题。
3、对建材市场内闲置的农贸市场利用起来,作为专业批发性的交易市场,该市场使用后可大大缓解人民大道三中对面露天市场和胜利路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卖菜压力。
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