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管理者范文网
当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制度

作业安全管管理制度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查看人数:12

作业安全管管理制度

包括哪些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在执行日常工作任务时,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度应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安全规程与标准:明确各类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使用、危险物品管理、个人防护装备佩戴等。

2.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工作场所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5. 监督与检查:设立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6. 责任追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问责。

培训内容

1. 安全知识:教授员工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火源管理、电气安全、机械操作安全等。

2. 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学习历史事故案例,让员工了解事故的后果和预防措施。

3. 应急演练:定期进行消防、疏散、急救等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法规法规:讲解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5. 个人防护:教导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应急预案

1. 事故响应程序:明确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流程,以及初期应急处置措施。

2. 救援资源:列出可用的救援设备和外部救援机构联系方式。

3. 疏散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制定详细的疏散路线和集合点。

4. 应急小组:设立由管理层和员工组成的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协调应急行动。

5. 恢复计划:设定事故后的恢复步骤,包括现场清理、设备修复和心理疏导。

重要性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也保护了企业的财产安全。良好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降低事故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事故导致的损失,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维护安全的责任,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业安全管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怎么写

一、总 则

1.1 为规范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相关方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二、高处作业的定义与分类2.1 本制度所指高处作业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2m)位置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高处作业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类。

2.1.1 在作业基准面2米(含2米)以上30米以下(不含30米)的,称为一般高处作业;

2.1.2 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

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三、高处作业审批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

进行高处作业需向生产部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一般高处作业由生产部审批,特殊高处作业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进行检查确认后,公司主管安全领导负责审批。

未办理作业票,严禁作业。

四、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

4.1 凡是坠落高度在2米以上(含2米)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度虽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

4.2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护梯或安全网(强度合格)等防护设施,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暴雨或雷电天气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4.3 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合格,并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对患有职业禁忌证和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准及酒后等人员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4.4 进行高处作业的人员一般不应交叉作业,凡因工作需要,必须交叉作业时,要设安全网、防护碰等安全设施,否则不准作业。

4.5 高处拆除工作,必须提前作好方案,并落实到人。

4.6 铺设易折、易碎、薄型屋面建筑材料(石棉瓦、石膏板、薄木板等)时,必须有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4.7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且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抛扔工具、物体或杂物等,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工作完毕时应及时将各种工具、零部件等清理干净,防止坠落伤人,上下输送大型物件时,必须使用可靠的起吊设备。

4.8 进行高处作业前,应检查脚手架、跳板等上面是否有水、泥、冰等,如果有,要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当结冰、积雪严重而无法清除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4.9 在易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房上部及塔顶上作业时,要设专人监护,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立急停止工作,工作人员马上撤离现场。

4.10 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

4.1

1 高处作业所用的脚手架,必须符合《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4.1 2 高处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

4.1 3. 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4.1

4 进入有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在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后,办理特殊高处作业票。

五、高处作业相关人员的职责

5.1 作业负责人职责:负责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票,制定安全措施并监督实施,组织安排作业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作业安全;

5.2 作业人员职责:应遵守高处作业安管理标准,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保护用具,认真执行安全措施,在安全措施不完善或没有办理有效作业票时应拒绝高处业;

5.3监护人职责:负责确认作业安全措施和执行应急预案,遇有危险情况时命令停止作业;

高处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作业现场;

监督作业人员按规定完成作业,及时纠正违章行为;

5.4作业所在生产车间负责职责:会同作业负责人检查落实现场作业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场所符合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5.5生产部职责:负责监督检查高处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签发高处作业票。

5.6其他签字领导的职责:对特殊高处作业安全措施的组织、安排、作业负总则。

六、附 则

6.1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6.2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6.3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2篇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职责要求和《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受限空间作业。

二、引用文件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本制度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1、受限空间

生产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清水道、污水道、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2、受限空间作业

进入或探入公司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四、受限空间的危害识别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作业部门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作业负责人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关安全措施逐条确认,并将补充措施填入相应栏内并确认。

五、公司“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部门申请“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作业部门负责人对作业程序和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确认签字,由安环部长签发“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批准,安环部长不在时由主管签发批准。

3. 作业部门负责人和安管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并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4.受限空间作业完工后,作业负责人协同作业监护人进行完工验收,并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完工验收栏中签名。

六、公司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1.安全隔绝

设备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1.1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插入的盲板按《盲板抽堵作业管理制度》执行审批手续。

1.2 电源有效切断应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2. 清洗和置换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2.1 清洗前作业人员须熟悉有限空间内存在的物质有关理化特性和相关物料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2.2清洗时,应先用氮气等惰性气体来保护或置换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介质;然后,采用蒸汽或热水作为清洗介质,清洗时不应留有盲端,清洗顺序由高到底。若存在较难用蒸汽或者热水清洗的物料,应采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清洗,优先选用无毒的物质;清洗后再用蒸汽或者热水清洗。

2.3 清洗后应进行空气置换,并随时监测氧气和其他危险气体的含量。

2.4 用压缩空气进行置换,应考虑到盲端的置换,并控制流速在小于2立方/分钟。

2.5 置换后的氧含量应达到18~21%。

2.6 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及其他危险气体浓度符合gb z2-2002规定。

3. 通风

要采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3.1 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进行自然通风。

3.2 存在自然通风局限时,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通风次数不得少于3~5次每小时。

3.3 作业时适宜的新鲜风量应能够达到30~50立方每小时。不准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3.4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连续导入维持有限空间的氧含量恒定在正常范围。

4 定时监测

4.1 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有限空间再次作气体采样分析,验证分析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安全作业许可要求。若不符合,必须按以上置换、清洗或通风作业程序直到符合作业安全要求为止。

4.2 采集的分析样品要有代表性,应保留在气体取样器内并至少保留4小时甚至直至作业结束。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在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其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gb z2-2002规定。

4.3 作业中要加强定时监测,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同时取消作业证;作业现场经处理,并经取样分析其结果符合有限空间安全作业要求后,须重新开具作业证,方可继续作业。

4.4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逐项登记;完成作业离开有限空间时,应清点作业工具、材料的数量并全部带出,不准留在有限空间。

4.5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可靠通风措施。

5 照明和防护措施

5.1 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1.1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应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有条件可以使用长管压缩空气呼吸器。

5.1.2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电器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穿戴防静电等防护服装。

5.1.3 在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应穿戴好反腐蚀护具,穿反腐鞋。

5.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当作业环境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5.3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4 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5.5 带有未加防护的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6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6.1 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6.2 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必要时由监护人用安全绳拴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

6.3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不能抛掷材料、工具等物品,交叉作业要有防止层间落物伤害作业人员的措施。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

6.4在设备内动火作业,除执行有关动火的规定外,动焊人员离开时,不得将焊(割)炬留在设备内。

6.5 有限空间外要备有必要的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物资。

7 监护

7.1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

7.2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7.3 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须阻止作业。

7.4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人数,并与作业人员验证或者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7.5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负责保管。

7.6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7.7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在空间外显眼位置悬挂安全作业警示牌。

7.8 安全风险程度较高的有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确保通畅的作业联络方式。

7.9 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系上安全绳,以便紧急时被拖曳施救。

7.10 发生有限空间事故,救护人员确保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抢救。

七、职责要求

(一)作业负责人职责

1.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2.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3.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应急和联络方法;

5.对未经允许试图自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应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二) 作业监护人职责

1.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

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拒绝作业。

3.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4.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负责保管。

5.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三)作业人员职责

1.持有经审批同意、有效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方可施工作业。

2.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中的安全措施。

3.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应经落实确认、监护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4.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5.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6.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四) 审批人员职责

1、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2.到作业现场了解受限空间内外情况;

3.督促审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八、许可证管理

1.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应涂改;如确需修改时,应经签发人在修改内容处签字确认。如果“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中安全措施、气体检测、评估等栏目不够时,应另加附页。“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附页应妥善保管,保存期为二年。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式三联,第一联存根,第二联由作业负责人持有,第三联由监护人持有。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中各栏目,应由相应责任人填写,其他人不应代签,作业人员、监护人姓名应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上的相符。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作业项目一个周期。当作业中断3小时以上时,再次作业前,应重新对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予以确认;当作业内容和环境条件变更时,需要重新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第3篇 罐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怎么写

1、目的:为了加强罐内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中毒、窒息、着火和爆炸事故 2、范围:进人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3、责任者:安全部、罐内作业单位

4、程序:

4.1切断

4.1.1 停止危险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对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管道、设施进行可靠隔绝,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4.1.2 对动力电源的切断,应采用取下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4.2.清洗、置换和清理

4.2.1 对危险设备可靠切断后,打开设备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阀、排空阀、出气阀、料孔和炉门等。

4.2.2 根据危险设备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

如危险设备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如苯、乙醚等)时,为防止静电产生导致事故,必须将设备进行可靠性接地,冲入水蒸气时应尽量低压、低速导入。

4.2.3 危险设备内残留物必须尽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净。

4.3采样、分析或检测

4.3.1 检修作业人员进入危险设备内前,要对设备内的状况进行分析或检测,并符合下列条件:

4.3.

1.1 含氧量在18~21%之间;

4.3.

1.2 有毒气体或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或低于允许进入的时间及浓度;

4.3.

1.3 其他可燃性气体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的20%以下;

4.3.2 对危险设备内的气体或粉尘进行取样分析或检测不得早于进入设备作业前30分钟,所采取的样本应是设备内的最高浓度;

工作中断后,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前应重新采样分析或检测。

4.3.3 使用具有挥发性溶剂、涂料时,应做连续性分析检测并加强通风措施。

4.4电气及安全防护措施

4.4.1 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照明电压应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狭小或潮湿场所应使用不高于12v的安全电压;

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装有防触电的电气保护装置。

4.4.2 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电动工具,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无断线接头,电源接点无松动,防止产生电气火花造成事故;

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化纤类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4.4.3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作业环境中,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在设备外部应设有急救用的冲洗装置和水源等。

4.4.4 在设备内多层交叉作业应搭设脚手架、安全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4.4.5 设备内作业严禁抛掷工具、材料,也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边上或设备顶部,以防坠物伤人。

4.4.6 在设备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干燥绝缘垫,进行气割、气焊时,要使用不漏气的设备,在设备内不得随便开放乙炔或氧气,加强设备内通风。

4.5安全监护

4.5.1 设备外应配备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安全绳和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装置。

4.5.2 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4.5.3 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4.5.4 监护人员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召集急救人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进行抢救,不得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

4.6罐内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4.6.1 《罐内作业许可证》由危险设备所属单位专职安全员认真填写许可证上设备所属单位、设备名称、设备内介质、检修作业时间、检修作业内容、设备切断置换安全措施、单位负责人签名等内容后,交由检修单位填写。

4.6.2 检修单位在接到《罐内作业许可证》后,检修项目负责人认真填写该证上检修单位、检修单位负责人签名、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检修作业安全措施等内容。

4.6.3 在完成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安全措施,经现场分析或检测检查合格后,依序由现场检测分析人、危险设备所属单位检修现场监护人、检修项目负责人、检修单位检修现场监护人和公司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分别签名后,《罐内作业许可证》生效,检修单位方可开始作业。

4.6.4 《罐内作业许可证》为一式二联,第一联由公司安全部留存,第二联由检修单位留存。

4.6.5 进入罐内作业涉及动火的,按公司《动火管理制度》执行并办理相应的动火许可证。

4.6.6 在检修作业过程中,检修项目负责人、检修现场监护人(包括设备所属单位和检修单位)必须坚守检修现场;

对于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窜入或析出危险物质的情况下,现场检测分析人必须坚守检修现场,并最多每隔30分钟进行检测分析一次;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设备内作业人员立即撤出,待采取措施并重新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继续进入作业。

第4篇 斜坡道掘支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和规范斜坡道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事故隐患的辨识和处置能力,从施工工艺、设备运行和安全技术手段上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斜坡道施工过程中的各个作业地点、作业环节,空间上包括从斜坡道未形成永久路面和永久设施安装的地点开始到各中段作业掌子面的所有路段、所有涉及到的设施,在上述空间范围内的所有施工作业、人员通行、车辆运行等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条.斜坡道掘进用临时风筒一般应悬挂在巷道内侧,具体可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风筒必须采用阻燃材料,损坏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第三条.供风、供水、排水管应与风筒悬挂在同一侧,具体可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水泵、水箱应放置在与风筒及其他管路同一侧位置,水箱、水泵放置后宽度不应超出风筒,否则应开凿专门硐室放置水箱和水泵。

第四条.斜坡道施工用临时高压电缆必须使用矿井专用钢带铠装电缆,采用正规电缆挂钩进行悬挂,挂钩间距不大于3.0米,电缆悬挂高度要超过运渣汽车(或永久路面形成后运矿汽车的高度,两者取高度较大值,这样在永久安装时不需要再重新施工高压电缆钩)高度150mm,电缆上不得悬挂任何物件。电缆必须悬挂绑扎牢固,防止使用过程中坠落导致事故。高压电缆与风水管和风筒一般情况下应悬挂在同一侧,高压电缆应铺设在最上方,与其他管路间距大于300mm。

第五条.斜坡道施工用临时变压器必须开凿专用硐室安装,硐室应该进行支护。进出变电硐室的高压电缆和变电硐室设施的安装由技术部门提供专门设计,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安装,安装完毕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六条.斜坡道及各中段掌子面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临时路面采用≤220v照明电压照明。路面临时照明灯泡间距不大于5米,照明线路沿没有风水管路的一帮铺设。灯泡损坏时要及时更换。

第七条.斜坡道掘进用局部通风机必须按照在用设备的100%进行备用,通风机由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

第八条.斜坡道装载设备必须安装合格的尾气净化装置,相关部门按照在用尾气净化装置100%进行采购备用。

第九条.斜坡道排水泵根据扬程和流量由相关部门确定并购买,各种泵要求200%备用。

第十条.施工段斜坡道临时路面要求采用大理岩碎石路面,在向前施工不超过30米时,车间必须平整路面并铺设大理岩碎石。掘进单位要设置专人对路面进行维护和保养。掌子面附近路面要保持基本平整,保证装载和运输车辆能够安全正常通行。

第十一条.在施工段斜坡道人员集中作业期间,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在作业人员安全撤离后,各种车辆才能够开始正常通行。

第十二条.在斜坡道汽车运渣或有其他车辆通行时间内,应该尽量控制和减少施工段斜坡道人员作业,如确因工作需要作业时,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下属规定:

人员遇见车辆时必须打开手电筒,向来车方向晃动手电照射(但不得照射驾驶员),示意司机斜坡道内有人员作业。附近无躲避硐室的人员要迅速躲到巷道内侧(有风筒的一侧)宽敞的地方,附近有躲避硐室的,人员要迅速进入躲避硐室内。

车辆遇见作业人员时,必须鸣喇叭示意作业人员附近有车辆通行,并将速度降至不大于5公里/小时,在确认作业人员已经意识到有车辆通行并且已躲避好,现场有足够的安全间隙允许车辆安全通过时,方可行驶通过作业人员停留位置,否则应该停车让作业人员先躲避。斜坡道车辆行驶中遇有人员,必须使用近光灯。

第十三条.驾驶员在斜坡道停车和起步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程,换挡迅速,操纵加速踏板、驻车制动器和离合器踏板的动作要准确协调,防止车辆后溜和操作失控。不能够在重车上坡条件下完成上述操作的驾驶员不得在斜坡道驾驶车辆。

第十四条.各种车辆转弯时必须鸣喇叭,行驶速度不大于5公里/小时。车辆在临时路面直道运行时速度不大于10公里/小时。

第十五条.运渣车的装渣量不得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装渣车额定载重量应该在驾驶室一侧标明。掘进单位和运渣单位根据额定载重量和岩石变化情况确定每车装载铲斗数,严格控制车辆超载。运渣单位不定期到地磅站核定实际载重量,发现超载及时通知掘进单位调整装渣铲斗数。

第十六条.斜坡道使用装载机临时装载转运物件、设备时,要严格核定物件或设备的重量,不得超过装载机额定装载重量。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指挥和协调,其余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第十七条.装渣作业时,装渣作业车辆(包括汽车掉头、倒车等作业)能够到达的巷道范围内禁止任何人员停留,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到安全地点。如因工作需要确需人员停留在装渣作业地点附近待命的,人员必须停留在专用躲避硐室内,只有停止装渣作业后,人员才能够走出躲避硐室开始工作。装渣作业开始后,人员必须再回到躲避硐室内。

第十八条.装渣作业时,作业地点及附近区域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照明。

第十九条.人员、设备等进入掌子面作业前,必须先将浮石检撬干净。装渣作业过程中逐渐露出的巷道顶板、两侧帮和正面,应该在装渣作业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由装载机司机报告值班队长,值班队长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适时清理和检撬浮石。

第二十条.汽车起步时,司机必须观察巷道前方、侧面及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后,才能够挂档起步。

第二十一条.汽车掉头或倒车时,司机必须下车观察巷道前方、侧面及后方情况,如附近有人员通行、停留或者有障碍物,必须首先将现场人员撤离,障碍物清除,在确认安全后,才能够上车启动车辆开始掉头或倒车。

第二十二条.装载机需要在岔口掉头时,必须首先确认与巷道两帮以及与其他车辆和巷道设施的安全距离,确认安全后,才能够上车启动装载机开始掉头或倒车。

第二十三条.未经过允许,除施工作业以外的其他闲杂车辆禁止进入斜坡道。

第二十四条.施工段斜坡道拉渣车司机必须注意其他拉渣车辆运行情况,选择合适位置错车或停车等候,原则上空车让重车。斜坡道运行车辆车距保持40m-50m、平巷车距保持20m-30m,运渣单位严格执行。

第二十五条.放炮时,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撤至不受炮烟、空气冲击波和个别飞石影响的安全位置,放炮时和炮响后均应设置警戒线,禁止人员入内。放炮通风良好后人员才能够进入工作面,通风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最少不得少于15分钟。

第二十六条.斜坡道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斜坡道后,应该戴好防尘口罩。

第二十七条.斜坡道的支护形式和参数由施工单位书面通知技术部门。考虑到斜坡道断面大,岩石整体稳固性差,必须采用短掘短支施工工艺,一般情况下禁止裸巷向前掘进。个别地段在岩石为整体性较好的大理岩时或垂直走向的钙质片岩地段时,裸巷长度亦不应超过3炮的掘进长度。

第二十八条.掌子面多人同时凿岩作业时,钻机距离不得小于 1000mm,开孔或拔钻杆时,相邻钻机必须停止凿岩。钻凿作业过程中任何人员不得站在钻机前面。

第二十九条.施工单位不得招用听力、视力下降明显的人员,以及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和晕眩症状等不能够从事井下作业的人员,发现异常时不得安排怀疑有上述疾病的人员进入斜坡道作业,并且立即安排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第三十条.施工段斜坡道应该设置“前方岔口减速慢行”、“前方弯道减速慢行”、“鸣笛”、“前方车场注意停车让行”、5公里和10公里限速标志、等各种警示标牌和标志,各种警示标志由安全部门负责设计和安排有关单位制作,施工单位负责安装、清洗、维护。

第三十一条.有关斜坡道施工用无轨设备的检查、保养和维修执行《斜坡道无轨设备检查、保养和维修管理规定 》。

第三十二条.相关单位未对本单位职工进行有效的制度学习和教育以及未实施有效监督或对制度条款不执行导致事故的,要对单位领导参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并对事故承担相关责任。相关人员未执行本制度规定的,一经发现要及时制止并参照《铁山矿安全生产违规处罚裁量标准》进行处罚,导致事故的,要对事故负直接责任。

第三十三条.本规定未尽事宜,执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其他有关国家、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以及铁山矿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等。

第三十四条.本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由安全环保科负责,解释权归安全环保科。

铁山矿

2022年2月1日

第5篇 化工企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的高处作业分级、安全要求与防护和《高处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高处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制度的引用而成为本制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制度,然而,鼓励根据本制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制度。

gb 2811           安全帽

gb/t 3608         高处作业分级

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2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6095           安全带

gb 7059           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

gb 12142          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jc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制度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高处作业 work at height

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3.2、 坠落基准面 falling datum plane

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基准面。

3.3、 坠落高度(作业高度) h  falling height(work height)

从作业位置到坠落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坠落高度(也称作业高度)。

3.4、 异温高处作业 high or low temperature work at height

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

3.5、 带电高处作业 hot-line work at height

作业人员在电力生产和供、用电设备的维修中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对带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的高处作业。低于表2-8距离的,视为接近带电体。

4 、高处作业分级

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符合gb/t 3608的规定。

4.1.1、 作业高度在2m≤h<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4.1.2、 作业高度在5m≤h<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4.1.3、 作业高度在l5m≤h<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1.4 、作业高度在h≥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表2-8  各电压等级下最小接近带电体距离

电压等级(kv)

10以下

20~35

44

60~110

154

220

距离(m)

1.7

2

2.2

2.5

3

4

5、 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

5.1、 高处作业前的安全要求

5.1.1、 进行高处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险辨识,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将辨识出的危害因素写入《高处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并制定出对应的安全措施。

5.1.2、 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5.1.3、 作业单位负责人应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5.1.4、 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患有职业禁忌证(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精神疾病等)、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5.1.5 、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应办理《作业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

5.1.6 、《作业证》审批人员应赴高处作业现场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后,方可批准高处作业。

5.1.7 、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应在作业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投入使用。

5.1.8、 高处作业前要制定高处作业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有关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

5.1.9、 在紧急状态下(有下列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的)应执行单位的应急预案:

1)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下的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2)在临近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放空管线或烟囱的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点的有毒物浓度不明。

5.1.10、 高处作业前,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交代现场环境和作业安全要求以及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时的处理和救护方法。

5.1.11、 高处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查验《作业证》,检查验收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

5.1.12、 高处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带符合gb 6095的要求,安全帽符合gb 2811的要求等。作业前要检查。

5.1.13、 高处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制定安全措施并填入《作业证》内。

5.1.14、 高处作业使用的材料、器具、设备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要求。

5.1.15、 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高处作业应根据实际要求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吊笼、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等。跳板应符合安全要求,两端应捆绑牢固。作业前,应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5.1.16、 供高处作业人员上下用的梯道、电梯、吊笼等要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作业人员上下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固定式钢直梯和钢斜梯应符合gb 4053.1和gb 4053.2的要求,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应符合gb 7059和gb 12142的要求。

5.1.17 、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踏板不得有缺档。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1处。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应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5.2、 高处作业中的安全要求与防护

5.2.1、 高处作业应设监护人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

5.2.2、 作业中应正确使用防坠落用品与登高器具、设备。高处作业人员应系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架或钢丝绳上,不得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5.2.3 、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等应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工具在使用时应系安全绳,不用时放入工具袋中。不得投掷工具、材料及其他物品。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时,应采取防止坠落措施。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5.2.4、 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特级高处作业、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5.2.5、 在临近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放空管线或烟囱的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点的有毒物浓度应在允许浓度范围内,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应急状态下,按应急预案执行;

5.2.6、 带电高处作业应符合gb/t 13869的有关要求。高处作业涉及临时用电时应符合jcj 46的有关要求。

5.2.7 、高处作业应与地面保持联系,根据现场配备必要的联络工具,并指定专人负责联系。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或附近有放空管线的位置高处作业时,应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如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等),应事先与车间负责人或工长(值班主任)取得联系,确定联络方式,并将联络方式填入《作业证》的补充措施栏内。

5.2.8、 不得在不坚固的结构(如彩钢板屋顶、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等)上作业,登不坚固的结构(如彩钢板屋顶、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作业前,应保证其承重的立柱、梁、框架的受力能满足所承载的负荷,应铺设牢固的脚手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

5.2.9、 作业人员不得在高处作业处休息。

5.2.10、 高处作业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应按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得上下垂直作业,如果需要垂直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5.2.11、 在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进行带电高处作业时。应使用绝缘工具或穿均压服。

5.2.12、 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有缺陷和隐患时,应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停止作业。

5.2.13、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应经作业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5.2.14、 防护棚搭设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

5.2.15 、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如果发现情况异常,应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

5.3 、高处作业完工后的安全要求

5.3.1、 高处作业完工后,作业现场清扫干净,作业用的工具、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应清理运走。

5.3.2、 脚手架、防护棚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拆除脚手架、防护棚时不得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

5.3.3 、高处作业完工后,临时用电的线路应由具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电工拆除。

5.3.4 、高处作业完工后,作业人员要安全撤离现场,验收人在《作业证》上签字。

6 、《高处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6.1、 一级高处作业和在坡度大于45°的斜坡上面的高处作业,由车间负责审批。

6.2、 二级、三级高处作业及下列情形的高处作业由车间审核后,报厂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6.2.1、在升降(吊装)口、坑、井、池、沟、洞等上面或附近进行高处作业;

6.2.2、在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灼伤的区域或转动设备附近进行高处作业;

6.2.3、在无平台、无护栏的塔、釜、炉、罐等化工容器、设备及架空管道上进行高处作业;

6.2.4、在塔、釜、炉、罐等设备内进行高处作业;

6.2.5、在临近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放空管线或烟囱及设备高处作业。

6.3 、特级高处作业及下列情形的高处作业,由单位行政部门审核后,报主管安全负责人审批。

6.3.1、在阵风风力为6级(风速10.8 m/s)及以上情况下进行的强风高处作业;

6.3.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异温高处作业;

6.3.3、在降雪时进行的雪天高处作业;

6.3.4、在降雨时进行的雨天高处作业;

6.3.5、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进行的夜间高处作业;

6.3.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带电高处作业;

6.3.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悬空高处作业。

6.4、 作业负责人应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类别向审批单位提出申请,办理《作业证》。《作业证》一式三份,一份交作业人员,一份交作业负责人,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留存,保存期1年。

6.5、 《作业证》有效期7天,若作业时间超过7天,应重新审批。对于作业期较长的项目,在作业期内,作业单位负责人应经常深人现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若作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第6篇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0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进行的陆上大型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

2.0目的

保障吊装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财产损失。

3.0名词解释

大型吊装作业:单台吊机的负载超过其额定荷载的90%或由多台吊机联合进行的吊装作业。

4.0职责

4.1吊装作业负责人负责吊装作业的申报、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吊装作业的实施、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4.2监护人负责吊装作业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4.3业务科负责吊装作业的初次审核,吊装作业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4.4吊装作业所在部门部门长负责吊装作业的最终确认。

5.0审批流程

6.0内容

6.1吊装作业前

6.1.1吊装作业人/作业部门负责根据吊装方案要求,准备充足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机具。

6.1.2吊装作业人/作业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在作业前对以下各项作出检查:

(1)吊装作业所选择的各台吊机符合吊装方案的要求,证书齐全、有效。

(2)吊机已进行了全面检查,处于良好状态,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3)吊车司机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了解所使用吊车的性能,熟知吊装作业指挥信号的含义。

(4)每台吊机的荷载符合安全要求(单台吊机作业时,吊机的最大荷载不得超过其安全吊装量的95%;多台吊机联合作业时,各台吊机的最大荷载不宜超过其安全吊装量的80%)。

(5)吊装作业所使用钢丝绳的类型、长度、直径、抗拉强度、破断拉力符合吊装方案中的要求。钢丝绳已进行过检查,没有任何损伤。

(6)吊装作业使用的卸扣的承载能力符合吊装方案要求。(必要时进行ndt探伤检查)。

(7)拖拉固定使用的钢丝绳、倒链、卷扬机、滑轮组符合方案要求,并已作出检查,结果正常。

(8)吊点在吊装前已进行ndt 检验。(若吊点需重复使用,则在吊装后还需进行二次检验)

(9)吊装作业指挥人员、吊车司机、司索人员熟悉吊装方案(吊机及索具要求、吊点及重心位置、被吊物重量及尺寸、挂扣方式),并已对是否符合吊装要求做出自检。

(10)吊装作业指挥人员与吊车司机之间保持通畅的联络方式。

(11)吊装现场的天气状况符合作业要求(风力小于6 级、能见度良好)。

(12)吊装作业区域内地面坚实平整,无影响作业安全的障碍物及隐患。

(13)吊装作业现场已设立隔离区,非吊装作业人员远离现场。

(14)通往吊装现场的道路通畅。

(15)所有施工吊机已按方案就位,索具按照方案要求固定完毕。

6.2吊装作业中

6.2.1吊装指挥人员在确定吊装条件已充分具备后,宣布吊装作业开始。

6.2.2吊装指挥人员站在能同时看到被吊物及吊车的视线清楚的位置。

6.2.3所有的被吊物在被吊运时都要根据需要系牵引绳。(系牵引绳会影响安全的情况除外)。牵引绳要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作业人员与被吊物间的安全距离。

6.2.4在司索人员远离被吊物及被吊物周围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指挥人员发出起吊信号。指挥手势或信号要准确、清楚,所处位置应能使各司机都能看得清楚。若使用对讲机,要保证各对讲机之间的信息传递。

6.2.5在吊索张紧受力后,指挥人员、司索人员应进一步确认索具的固定情况,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被吊物离开地面或垫墩300mm 左右,应停顿1 分钟左右时间,对吊索、卡环及吊机等的状态进行观察,确认无异常后方可继续吊装作业。

6.2.6起吊后保持被吊物平衡,吊具所在平面应垂直于被吊物,不得横拉、斜吊。吊装动作平缓,避免突然运动或被吊物摆动。

6.2.7在吊装过程中,各台吊机的司机必须听从统一指挥,除停止信号外不得接受他人的指挥信号。

6.2.8尽可能减少被吊物空中悬停时间,防止钢丝绳疲劳折断发生坠落事故。若需悬停于某一位置,则在此期间内吊车司机禁止离开驾驶室。

6.2.9在吊机行走时应鸣号,提示周围人员吊装作业正在进行中。

6.3吊装作业完成

6.3.1确认被吊物准确就位后,摘钩,复员设备,宣布吊装作业结束。

7.0相关附表及样式

《大型吊装作业许可证》

第7篇 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酒店用火作业分级、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职责要求及《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酒店禁火区的用火作业。

本制度不适用于酒店的固定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二、引用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aq3025-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

本制度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1、用火作业

用火作业系指采用以下方式作业

(1)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4)生产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2、易燃易爆场所

本制度是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四、用火作业的危害识别

1.用火作业前,针对作业内容,应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将安全措施填入“用火作业许可证”内。

五、酒店用火作业分级

1.特级用火作业

(1)在生产运行状况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带有可燃或有毒介质的容器、设备、管线;

(2)节假日期间应进行的检修作业(二级用火区域除外);

(3)在24点至次日8点期间的生产运行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检修作业(二级用火区域除外);

(4)在运行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罐区防火堤内检维修;

2.一级用火作业

(1)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及有毒介质的泵房和机房;

(2)可燃液体罐区防火堤内;

(3)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有毒介质的装卸作业区和清洗区;

(4)易燃易爆的循环水区、冷却塔和隔油蓄水池、地沟、管道(包括距上述地点15m以内的区域);

(5)锅炉房和发电机房用火作业。

3.二级用火作业

(1)可燃气体的储罐内大修和喷砂反腐作业;

(2)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装置或系统拆除的,经吹扫、处理、分析合格,且运到安全地点的设备和管线;

(3)非防爆场所及防火间距以外的区域(包括操作室、变配电间、办公室等);

(4)仓库、车库等禁火区;

(5)酒店区域绿化施工等用火作业。

4.固定用火作业区是在没有火灾危险性的区域划出固定用火作业区域。在二级以上用火区域内,不应设固定用火区。

六、“用火作业许可证”的办理

1.特级用火作业由用火单位填写“用火作业许可证”,经安全部总监审核签字,安全部总监不在时由安全部主管审核签字,报酒店驻店经理批准签发,驻店经理不在时由公司总经理批准签发;

2.一、二级用火作业由用火单位填写“用火作业许可证”,报安全部总监审核签发,安全部总监不在时由安全部主管审核签发;

3.固定用火区的设定应由用火单位提出申请,报安全部总监会同工程部总监进行初审同意,报驻店经理批准。

七、用火作业安全措施

1.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打开人孔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打开,并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若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继续用火,应再次进行用火分析,或在管线、容器中充满水后,方可用火。

2.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用可不用的用火一律不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都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用火,严格控制一级用火。

3.用火审批人应亲临现场检查,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签发“用火作业许可证”。

4.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一处用火,实行一处(一个用火地点)、一证(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用火监护人),不应用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进行多处用火。

5.特级、一级“用火作业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级 “用火作业许可证”不超过72小时。若中断作业超过1小时继续用火,监护人、用火人和现场负责人应重新确认。固定用火区,每年检查认定一次。超过有效期的禁止用火。

6.用火分析。凡需要用火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应进行内部和环境气体化验分析,较大设备应取上中下三个部位分析,在设备外部用火作业,应对环境进行分析,分析范围距用火点不应小于10米范围,应有分析数据,并填入“用火作业许可证”中。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于0.5%为合格;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于0.2%为合格。在生产、储存、使用氧气的设备上进行用火,氧气含量不得超过21%。取样与用火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超过此间隔或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取样分析。特殊用火期间还要随时进行分析。

7.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作检测分析,若其含量超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用火作业许可证”上注明。

8.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气体分析部门应尽可能缩短采样分析时间,为用火作业创造条件。

9.停工大修装置在彻底撤料、吹扫、置换、分析合格,并与系统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后,首次设备、容器、管道用火,应采样分析合格。

10.设备、容器与工艺系统已有效隔离,内部无夹套、填料、衬里、密封圈等,不会再释放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的,首次取样分析合格后,分析数据长期有效;当设备、容器内存有夹套、填料、衬里、密封圈等,有可能释放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采样分析合格后超过1小时用火的,须重新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用火。

11.装置停工吹扫期间,严禁一切明火作业。在用火作业过程中,当作业内容或环境条件发生变更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用火作业许可证”同时废止。

12.使用电焊,气割用火作业时,乙炔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应小于5米,二者与用火作业地点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米,并远离热源,严禁在烈日下暴晒。

13、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原则上禁止露天用火作业,应生产需要确需用火作业,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作业证重新审批。

14.在用火前应清除现场一切可燃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用火期间,距用火点30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气体,15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液体。在用火点10米范围内及下方不得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和喷漆等施工作业。

15.新建项目需要用火时,施工单位(承包商)提出用火申请,由用火地点所辖区域单位负责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并指派用火监护人。

16.施工用火作业涉及到其他管辖区域时,由所在管辖区域单位领导审查会签,并由双方单位共同落实安全措施,各派一名用火监护人,按用火级别进行审批后,方可用火。

17.用火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用火作业实行“三不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领导、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有权随时检查用火作业情况。在发现违反用火管理制度的用火作业或危险用火作业时,有权收回用火作业许可证,停止用火,并根据违章情节,对违章者进行严肃处理。

八、职责要求

1、用火负责人职责

(1)负责办理用火作业证,并对用火作业全面负责;

(2)应在用火作业前全面了解作业内容、作业部位和作业环境,参与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3)作业完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火种遗留后方可离开现场。

2、用火作业人职责

(1)用火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本岗位工种作业证,作业时应随身携带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

(2)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3)应逐项确认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4)应确认用火时间、地点和部位;

(5)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用火”的原则;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拒绝用火。

3、用火监护人职责

(1)用火监护人应有岗位操作合格证;应了解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应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用火监护人负责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用火人停止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3)在接到“用火作业许可证”后,应在部门领导或安全员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用火现场的情况;用火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监火时应佩戴明显标志;用火过程中应坚守岗位不得脱岗;

(4)当发现用火部位与“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相符合,或者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用火;当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用火;对用火人不执行“三不用火”又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用火作业许可证”,并报告有关领导;

(5)在用火作业完成后,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理残火,确认无火种遗留后方可离开。

4、用火部位负责人职责

(1)对所属生产系统在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负责生产与用火的衔接工作;

(2)检查、确认“作业证”的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证”应及时制止用火作业;

(3)在用火作业过程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用火。

5、用火分析人职责

用火分析人对用火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负责,应根据用火点所在车间要求,到现场取样分析,分析时间和结果填入“作业证”内,不得用合格等字样代替分析数据。

6、用火作业审批人职责

(1)用火作业审批人是用火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2)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3)到用火点部位及周围了解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九、许可证管理

1.“用火作业许可证”是用火作业的凭证和依据,不应随意涂改,不应代签,应妥善保管。

2.“用火作业许可证”一式三联,第一联是存根,第二联由用火作业人持有,第三联由用火监护人持有。

3.“用火作业许可证”保存期限为二年。

第8篇 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焦桐高速平顶山段安全文明施工,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河南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保证道路安全畅通,保证安全、快速施工,结合省厅《关于印发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十条规定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条例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厅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文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对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并做出决策,负责管理焦桐高速公路平顶山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交通厅负责。分析、掌握省高速公路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确定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和指导意见,协调安全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完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协调安全工作中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四)建立安全生产分析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做好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五)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各单位整改隐患,检查整改效果,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检查工作,加大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六)发生重、特大事故,主要领导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尽快疏导车辆,保障畅通。并主持和协调处理善后工作,按规定上报,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确保道路设施处于良好通行状况。

(七)组织开展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总结、交流和推广高速公路系统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八)完成省交通厅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二、 安全生产制度

(一)从事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监理、施工、检测等单

位,必须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认真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做好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

(二)进行养护作业前,养护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专职养护生产安全管理员,制定严密的养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障方案、施工保通方案,并报项目公司养护部门、监理单位批准,进行养护作业前,养护从业单位必须做好全体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进行养护作业前,养护施工单位(包括施工、运输、劳务合作等单位)必须签订养护生产安全合同或协议,必须办理养护从业人员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其他所需险种,各类手续、保险不齐的车辆、机械禁止上路作业。

(四)养护施工安全保障方案应对养护施工的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如人员设备进出场方式、施工工作面人员设备的行为规则、原材料混合料的运输要求、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做出明确规定,并贯彻到每一施工人员;养护保通器材必须按照保通方案要求全部进场并经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后,方可开工。

(五)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及进场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机械利用中央分隔带活动开口掉头;严禁在行车道上逆向行驶;严禁各类施工人员横向穿越高速公路;严禁任何施工人员擅自、违规拦截过往车辆。

(六)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监理人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统一着装,并穿着反光标志服;作业机械(养护施工单位自有)必须涂以桔黄色,并安装黄色警灯和悬挂车尾反光施工标志;养护施工单位租赁设备和中修(专项)工程施工设备必须悬挂车尾反光施工标志。

(七)养护工程作业区设置

1、养护工程施工作业区要以保障安全和最大限度提高通行能力的原则设置。

2、养护工程施工作业区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和有关要求设置,各种警告、禁令、施工标志、标牌必须齐全、清洁、醒目、整齐,不得出现倾斜、倒伏、缺损和严重污染现象,否则,保通人员必须及时予以清理、更换或重新固定,作业区标志、标牌应建立日清制度。

3、同侧小修保养施工作业区原则上应保证5公里以上间距,每个作业区原则上不超过1公里(含渐变段);同侧中修(专项)工程施工作业区原则上应保证10公里以上间距,每个作业区原则上不超过2公里(含渐变段)。

4、大修工程施工作业区和改变交通流向的中修(专项)工程施工作业区,应根据工程开工前审批的养护工程保通方案设置作业区。

(八)养护工程现场管理

1、养护工程施工必须根据养护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保通人员和施工设备,每一个施工作业区要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期长短,合理安排一个或多个保通人员,且手持明显标志(手牌或红旗)疏导交通、维护施工标志和观察车辆行驶状况,及时提醒施工人员避让危险车辆。

2、养护施工所需的施工设备、材料必须停放在施工作业区内,且应摆放整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养护施工人员的各类运动,必须限制在作业区内;非施工必须的设备、人员、材料,严禁进入作业区或其附近;严禁在施工作业区内外停放设备和堆放材料。

3、养护设备使用及转场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严禁污染路面。

4、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施工单位立即将现场废料、垃圾全部清除出施工现场,路面有污染的应尽快清洗至无污染、无杂物后开放交通。严禁将废料、垃圾弃至路面、中间带、路肩边坡、边沟或征地界以内的任何地方。

(九)除突发抢险任务外,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确需封闭半幅车道的,必须提前一周上报省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在省级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确需封闭双幅车道进行施工的,必须按交通部、公安部有关规定上报审批并发布信息。

第9篇 设备设施和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检修必须明确安全负责人。

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具体安全工作,并向厂长汇报检修中的各项安全措施。

1、检修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⑴安全负责人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检修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⑵检修人员或外来检修公司负责人应与本厂运行人员共同检查,确认设备、工艺处理等满足检修安全要求。

当设备检修涉及高处、动火、吊装、抽堵盲板、受限空间等作业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

⑶应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各种工器具;

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运行人员负责系统的可靠隔绝、清洗、置换,合格后班长签字交出设备检修。

⑷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设置安全警示标牌 或加锁。

⑸检修作业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保证完好。

⑹检查检修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箅子板、盖板等,确保安全。

⑺检查检修现场存在的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沟、孔洞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设置警告标志。

⑻应将检修现场影响检修安全的物品清理干净。

⑼应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保证畅通。

2、检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⑴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⑵检修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⑶从事特种作业的检修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⑷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时,应统一协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⑸夜间检修作业及特殊天气的检修作业,须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⑹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危及检修人员安全时,运行人员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业场所。

异常情况排除且确认安全后,检修人员方可恢复作业。

3、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⑴因检修需要而拆移的盖板、箅子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其安全使用功能。

⑵检修所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应及时撤离现场。

⑶检修完工后所留下的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应清理干净。

第10篇 医院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医院内作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范围内。

2.2 申办医院内安全作业许可证的项目:

2.2.1 医院内动火作业:在医院内进行的电焊、气焊、气割、切割、磨光等产生明火的作业。

2.2.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进入设备内部;进入专用管道、地沟、地井、烟道;进入专用贮料池等,进行检验、检测、维修、养护等。

2.2.3 破土作业:医院内进行的内部地面开挖、掘进、钻孔、打桩、爆破等。

2.2.4 临时用电作业:医院内一切临时用电的作业。

2.2.5 高处作业:按照《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标准规定的各种作业。

2.2.6 起重吊装作业:在医院内进行安装、拆除、维修等作业。

2.2.7 抽堵盲板作业:因检修或其他作业须抽堵盲板的作业。

2.2.8 断路作业:医院内的交通道路上进行施工及吊装吊运物体等影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2.2.9 医院内部规定的其他需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的项目。

3 职责与分工

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医院内各项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

相关部门:全院职工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保障各项作业安全实施。

4 内容与要求

4.1 各项作业必须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

4.1.1 申办医院内安全作业许可证的程序

4.1.1.1 由作业或被作业部门提出指定专人向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申请。

4.1.1.2 安全作业许可证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签发并进行监督,注重时效性。

4.1.2 安全作业许可证的内容

4.1.2.1 安全作业许可证应注明作业内容和作业的起止时间。

4.1.2.2 应规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和作业区域。

4.1.2.3 需通知的相关部门和具体的防护要求。

4.1.3 安全作业许可证的使用要求

4.1.3.1 严格遵守作业的起止时间,如超时应及时补办相应手续。

4.1.3.2 对作业区域应有明确的警戒标识。

4.1.3.3 防范措施应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规定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4.1.3.4 作业监护人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和做其他工作。

4.1.3.5 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按防范标准清理作业现场,通知相关部门撤除警戒标识,并及时向安全生产委员会汇报作业完毕。

4.1.4 作业涉及到医院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时应进行风险评价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零一五年一月

永春县医院

第11篇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格式怎样的

一、总 则

1.1 为规范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相关方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

二、高处作业的定义与分类2.1 本制度所指高处作业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2m)位置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高处作业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类。

2.1.1 在作业基准面2米(含2米)以上30米以下(不含30米)的,称为一般高处作业;

2.1.2 符合以下情况的高处作业为特殊高处作业;

在作业基准面30米(含30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高温或低温、雨雪天气、夜间、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突发灾害抢救、有限空间内等环境进行的高空作业及在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超出允许浓度的场所进行的高处作业。

三、高处作业审批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标准》。

进行高处作业需向生产部提出申请,由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一般高处作业由生产部审批,特殊高处作业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进行检查确认后,公司主管安全领导负责审批。

未办理作业票,严禁作业。

四、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

4.1 凡是坠落高度在2米以上(含2米)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度虽不足2米,但作业地段的下面是坡度大于45°的斜坡,附近有坑、井、有转动设备或堆放容易伤人的物品,工作条件特殊(风雪天气),有机械震动的地方,在有毒气体存在的房内工作时,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规定执行。

4.2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护梯或安全网(强度合格)等防护设施,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暴雨或雷电天气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4.3 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合格,并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对患有职业禁忌证和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准及酒后等人员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4.4 进行高处作业的人员一般不应交叉作业,凡因工作需要,必须交叉作业时,要设安全网、防护碰等安全设施,否则不准作业。

4.5 高处拆除工作,必须提前作好方案,并落实到人。

4.6 铺设易折、易碎、薄型屋面建筑材料(石棉瓦、石膏板、薄木板等)时,必须有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4.7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且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抛扔工具、物体或杂物等,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工作完毕时应及时将各种工具、零部件等清理干净,防止坠落伤人,上下输送大型物件时,必须使用可靠的起吊设备。

4.8 进行高处作业前,应检查脚手架、跳板等上面是否有水、泥、冰等,如果有,要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当结冰、积雪严重而无法清除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4.9 在易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房上部及塔顶上作业时,要设专人监护,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立急停止工作,工作人员马上撤离现场。

4.10 高处作业地点应与架空电线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距普通电线1米以上,距普通高压线2.5米以上,并要防止运输的导体材料触碰电线。

4.1

1 高处作业所用的脚手架,必须符合《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4.1 2 高处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

4.1 3. 夜间高处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

4.1

4 进入有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在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后,办理特殊高处作业票。

五、高处作业相关人员的职责

5.1 作业负责人职责:负责按规定办理高处作业票,制定安全措施并监督实施,组织安排作业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作业安全;

5.2 作业人员职责:应遵守高处作业安管理标准,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保护用具,认真执行安全措施,在安全措施不完善或没有办理有效作业票时应拒绝高处业;

5.3监护人职责:负责确认作业安全措施和执行应急预案,遇有危险情况时命令停止作业;

高处作业过程中不得离开作业现场;

监督作业人员按规定完成作业,及时纠正违章行为;

5.4作业所在生产车间负责职责:会同作业负责人检查落实现场作业安全措施,确保作业场所符合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5.5生产部职责:负责监督检查高处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签发高处作业票。

5.6其他签字领导的职责:对特殊高处作业安全措施的组织、安排、作业负总则。

六、附 则

6.1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6.2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6.3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12篇 通风队非正规循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非正规循环作业施工作业流程:

接设管路设施循环作业施工流程:

分派任务-→备料、准备工具-→搭架-→抬管-→连接-→施工结束-→验收

修建永久通风设施循环作业施工流程:

分派任务-→备料-→拉底、开帮、掏槽-→底板硬化-→砌筑墙体-→安装风门、调节窗等通风设备-→砌墙-→封顶-→抹面-→施工结束-→进行调节-→验收

拆除通风设施循环作业施工流程:

分派任务-→携带施工工具-→搭架(佩戴好安全带)-→用铜锤进行拆除施工-→材料装车回收-→验收

修建密闭通风设施循环作业施工流程:

分派任务-→备料-→拉底、开帮、掏槽-→底板硬化-→砌筑墙体(填充)-→封顶-→抹面-→施工结束-→验收

启封密闭设施循环作业施工流程:

分派任务-→携带施工工具-→设警戒、检查瓦斯-→排瓦斯-→�用铜锤进行拆除施工-→材料装车回收-→验收

瓦斯检查循环作业流程:

瓦斯员接收任务-→领取仪器-→现场交接班-→遵照巡回图表检查责任区域内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通风设施完好情况-→按规定时间汇报检查结果-→现场交接班

二、安全管理制度:

1、每位职工都要按时参加班前会,认真听清任务分配和安全注意事项,接受任务,配合班组长抓好安全互联保工作。班前会迟到一次处罚20分(班组长、队干30元),不认真听解任务分派的处罚30元,安全互联保等记录台帐不签到的处罚30分;严禁酒后上岗,否则罚款100—500分。

2、下井前要按规定穿戴整齐,携带好各种所需工具,遵守井口管理规定入井,严禁打闹嬉戏。携带工具不全处罚30分,不遵守井口入井各项规章制度处罚100分。

3、乘坐猴车严禁携带长材物品乘坐,猴车间距要够,规范乘坐猴车,否则查出一次处罚50分。

4、大巷内行走必须注意来往卡轨车、单轨吊、绞车缆绳、皮带的运转,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管理规定,否则查出一次处罚100分。

5、严格执行队干现场跟班作业制度,队干必须与工人同上同下,抓好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5、队干、班组长要负责好井下安全生产协调工作,分工要合理有序,施工结束后必须向值班队干汇报工作量。

6、拆除或打设通风、密闭设施,进行局部通风调节时,必须听从通风科、通风调度或跟班队干吩咐进行处理,否则处罚50分。拆除料石或砖墙时施工人员等高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使用铜锤进行施工,严禁产生火花,拆除后的杂物必须分类整齐堆放,及时回收,否则一项不符合规定处罚责任人50分。

7、井下准备施工材料时,材料堆放必须整齐,挂牌管理,不影响行车、行人、和通风,否则处罚责任人每人30分。使用底皮带运料时,必须在规程措施中明确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照措施操作执行,否则查出一次不符合规定处罚责任人100分。

8、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施工地点的选择,施工前使用长柄工具进行“敲帮问顶”,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生产部门安排处理,不能在施工过程中无故造成盲巷,否则罚款责任人100分。

9、掏槽只能用大锤、钎子、手镐、风镐施工,不准采用爆破方法。拉底、掏槽要见实帮实底,浮煤要清理干净,否则查出一项不合格处罚施工责任人50分。

10、永久通风设施砌筑墙体时要拉线、放好中腰线,墙面要砌平整,顶帮应接严填实,否则查出一次处罚施工责任人40分。

11、通风设施施工时必须结合实际并按照规定或措施留设电缆孔、管路孔。少留一处处罚施工责任人20分。

12、临时设施施工要及时,需要尽量减少漏风的临时设施要用风筒皮包裹。巷道水大的要留设流水沟,永久设施需要砌反水管的砌筑反水管,否则处罚责任人50分。

13、施工时,施工人员严禁站在施工设施下风侧或下坡位置进行施工,否则连带现场跟班队干、班组长各处罚50分。

14、调节风窗要留设在风门门扇的上方,要备有可调节的插板或便于风量调节的设备,并有锁定装置,否则处罚责任人50分。

15、风门门框组合时斜角角度要符合要求,以保证安装风门开关灵活,否则一项不符合规定处罚施工人员30分。

16、施工永久设施风门或调节窗上方铺设工字钢时,必须至少6个人同肩背运,同时起落,否则处罚责任人30分,现场跟班队干、班组长各50分。

17、风门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安装风门闭锁,闭锁必须使用可靠,防止两道风门同时开启。

18、施工结束必须清理剩余材料,保持通风设施前后5m范围内无杂物堆积,无积水、无淤泥,清洁、畅通,否则查出一次处罚责任人30分。

19、施工结束后要及时钉挂通风设施管理牌板,否则罚款施工负责人20分。

20、由跟班队干和班组长现场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发现一处不符合质量标准化规定要求的处罚责任人50分,质量验收弄虚作假的查出一次处罚验收人员100分。

21、通风设施验收合格后必须进行定期检查维护,风门前后、密闭、挡风墙前5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否则查出一次处罚分管副队长、检修机电工每人30分。当班施工墙体不进行勾缝抹面,或勾缝抹面不合乎要求,通风设施墙体存在漏风,罚款施工责任人30分。

22、行车的两道风门间距不少于一列车长度,行人的两道风门间距要大于5m ,风门必须能够自动关闭;两道风门之间要安设连锁装置,保证不能同时打开,否则罚款施工负责人100分。

23、 瓦斯员下井前携带好瓦斯检测仪、探仗、胶皮管、温度计、等其他规定必须携带的仪器、用具,并仔细对所携带仪器进行检查、校正,否则查出一项罚款50分。

24、瓦斯员应对沿途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不汇报的查出一次罚款50分。

25、瓦斯员检查瓦斯时必须按照岗位标准化标准进行操作检查瓦斯及二氧化碳,发现一次不符合规定处罚50分。

26、每次检查完瓦斯后,向通风调度汇报所测数据及有关情况。 “牌板”、“记录手册”字迹必须工整清晰,并要求做到“三对口”否则查出一项不符合规定处罚30分。

27、瓦斯员负责监督检查巷道定期冲洗情况,巷道内管路上或皮带架上煤尘堆积厚度超过3mm必须立即向通风调度汇报,否则查出一次处罚瓦斯员50分。

28、瓦斯员必须按照巡回图表规定时间检查瓦斯和汇报检查情况,严禁一次填写两次牌板或提前填写检查牌板,严禁漏点和不按规定路线检查瓦斯,查出一项不符合要求处罚瓦斯员50分。

29、工作面瓦斯员循环检查间隔时期内必须固定在工作面回风隅角内按要求实时检查回风隅角瓦斯检查点瓦斯,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和处理,否则查出一次不符合规定处罚50分。

30、严禁睡岗、脱岗或自己换岗,查出一项不符合规定处罚100分。

31、瓦斯员必须在现场交接班,交接班双方必须同时使用同一部电话同时进行交接班,发现一次不在现场交接班处罚交接班双方各50分。

32、交接班时,交接班双方必须在彼此记录手册上签字,并将现场重要事宜交接清楚,记录在册,否则按不正常交接班处罚双方各50分。

第13篇 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怎么写

一、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增强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要做好作业检修安全工作首先必须保证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安全技能的全面掌握,作业过程能否安全顺利进行,操作是否规范是关键,作业人员必须提高安全技术能力,熟练掌握检修作业程序,规范操作行为,确保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杜绝误操作。

其次,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的高低也是作业安全的关键,作业人员必须提高警戒,对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确保作业过程不受伤害。

二、明确施工任务,作业前进行危险性分析,做好检修准备工作。

作业之前,首先要明确作业检修的具体工作内容,搞清楚设备、装置操作介质、停车后设备内部介质置换清理情况等进行危险性分析,确定危险种类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有针对性地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施工前的安全检查;

施工中的监护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注意事项、应急对策;

施工之后的安全复查,消除对后续作业的威胁等。

作业人员明白自己的作业场所和作业环境的具体情况,在作业时才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杜绝有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和施工,对于避免造成伤害和损失能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三、明确责任,提高各级人员安全职能 作业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现场指挥人员、作业组织实施人员、安全监督人员、票证审批人员等都应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安全责任,认真负责的履行自己的义务,确保检修过程的有序安全进行。

作业人员应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遵守作业注意事项,对作业环境全面了解,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充分的认识。

监护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负责,监督作业人员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护,对异常情况采取正确果断的处理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现场指挥人员应对作业现场环境和设备相当了解,并掌握足够的安全技术知识,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危险能预想、预知,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能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作业组织实施人员在布置任务时,应周全考虑作业检修的不安全因素和应对措施,对参与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对作业注意事项进行交代和强调。

安全监督人员要及时对作业检修过程进行检查,制止各种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督促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票证审批人员必须对作业过程安全负责,对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核,对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进行评价,保证各项措施的正确。

四、加强作业现场管理

1、作业现场预留通道在装置上检修,预留安全通道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外协施工人员刚进入施工现场,对于施工现场环境不熟悉,因此,在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之前,必须进行探路工作,有条件的在拐弯等处以较醒目的箭头指示行走。

安全通道不应仅单向通行,至少可以从2个方向离开作业区域,避免只留一条安全通道,阻碍人员遇险撤离。

2、规范临时防护设施,标准施工检修工作中,难免将平台或栏杆扶手切割开,以便吊装物件或移出更换的设备,在切割部位必须加设临时的防护围栏。

这些临时设施应严格对待,不能随意进行,更不应该采用塑料绳或棕绳进行,因为它们属软性材料,不能有效阻挡人员越过安全区发生事故,所以对于切割部位应采用铁栅栏搭设封闭围栏进行。

围栏高度为

1.2~

1.5m为宜,且设双横杆,围栏边缘离切割部位边缘最少不应小于500mm,夜间在围栏周围还应设置警示灯。

3、平台占用需进行规划,不能随意堆放检修更换的塔内件、改造用的小配件等往往不可避免地需要暂时堆放在平台上。

针对此情况,在占用平台时,首先要考虑物件重量不能超过平台承受能力的0.6倍,防止平台被压变形。

堆放在平台上的物件高度不得超过平台扶手高度,堆放层数最多不宜超过4层,否则有可能引起失稳,导致堆放物件倒塌或坠落。

物料堆放时,首先要考虑留出600mm人员通行宽度,尽量将物件堆放在平台的死角处,不占用通行区。

物料摆放要平稳,如放置较大的异形件,还需用手拉葫芦与临近的设备固定牢,防止异形件因自重策动而发生坠落情况。

4、搞好多层作业的安全防护检修工作中,多层作业不可能消除,其最大的危险是坠物打击,它将会导致较大的伤害,因此,多层作业应将重点放在预防物体坠落情况的发生。

首先确定上层作业区使用的工具及拆换的部件,依情况搭设全面积跳板(俗称:满堂红),在跳板上铺满铁皮,边角处需用2层石棉布封堵。

其次,对于使用的小型工具(如:手锤、扳手等)应用绳子系扣,套在操作者的手腕上,拆卸的物件事先应有良好的固定,拆除后尽快移出作业区。

五、细化其它管理工作的内容 要求检修工作中的灭火器配备应针对附近装置的工作介质而定,不能图省事一律配备干粉灭火器。

因为有些火情用干粉灭火器不能很有效,尤其在露天有风的作业环境,干粉喷出后,会被风吹散而起不到作用,因此在配备灭火器材时,应以多种类为原则,以适应不同的着火源。

检修工作中,有的设备内部有时还会出现介质虽经置换和吹扫,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死角处积存的介质又会挥发而形成有害气体的现象。

因此,人员在进入这些区域作业时,首先要有轴流风机不间断地进行新鲜空气的补充,其次,人员要带防毒面具,防止内部介质的不均匀残存而引发中毒事件。

检修中所使用的脚手架搭设应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做到横平、竖直,这样杆与杆之间受力及力传递效果较好,脚手架才能比较稳定。

总之,检修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如果能做好预先分析、作业中的监督、作业后的复查,不给后续作业留隐患,作业检修是有安全保障的。

第14篇 挖掘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生产、作业现场的挖掘作业活动,明确公司对挖掘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防范挖掘作业引发的事故、未遂事故,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在公司所有作业场所的挖掘作业活动。

本制度不适用于地面挖掘深度不超过0.5m的挖掘作业。

3  术语

3.1  挖掘

在生产、作业区域使用人工或推土机、挖掘机等施工机械,通过移除泥土形成沟、槽、坑或凹地的挖土、打桩、地锚入土作业;或建筑物拆除以及在墙壁开槽打眼,并因此造成某些部分失去支撑的作业。

3.2  支撑

防止坑壁塌方的机械、木料或金属液压件等结构物。

3.3  斜坡

使沟、槽侧面与垂直面形成一定角度,防止沟槽侧壁坍塌的斜面。

3.4  沟槽

长窄形且深度大于宽度的凹地,通常沟槽的宽度不大于 5m,一般用来埋设地下管线、导管、电缆或无地下室的建筑物地脚。

3.5  作业申请人

承担作业的现场负责人。如施工方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

3.6  作业许可批准人

除动火作业外,批准人为联络部门负责人,联络部门负责承担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

4  职责

4.1 质量安全环保部

负责对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挖掘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2作业内容联络部门

4.2.1 组织挖掘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

4.2.2 组织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4.3  挖掘作业实施单位

4.3.1 负责挖掘作业许可证的申请;

4.3.2 按照通过审批的挖掘作业许可证组织实施;

4.3.3 负责对挖掘作业许可执行过程的监护。

4.4现场监护人

4.4.1 在挖掘作业前,检查并确认相应的作业许可证已得到审批签发;

4.4.2 挖掘作业前,检查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并处于良好的状态;

4.4.3 在挖掘作业前,检查并确认挖掘作业许可证上的所有要求都得到了落实;

4.4.4 当作业人员人身受到威胁时发出警告、叫停并采取保护措施;

4.4.5 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发现的不符合本安全管理规定的状况及时予以纠正,必要时要求终止作业。

4.5  挖掘作业人员

4.5.1 确保只有在挖掘作业许可证得到批准签发,相应的要求都得到全面落实的情况下开始挖掘作业;

4.5.2 在整个挖掘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许可证以及本安全管理规定中的要求作业;如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发现存在隐患应立即终止作业;

4.5.3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应及时告知作业负责人,并迅速撤离现场。

5  工作程序

5.1  基本原则

5.1.1 挖掘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工作前都应当进行作业安全分析,并办理作业许可证,地面挖掘深度不超过0.5m除外。

5.1.2 所有挖掘作业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都必须通过可靠的途径,对施工区域的地下及周边情况进行调查。应保证现场相关人员拥有最新的地下设施布置图,明确标注电缆、管网或公用设施等地下设施的位置、走向、深度及可能存在的危害,在输油气主干线作业及其他作业现场地下埋藏物不清楚时必须采用探测设备进行探测。

5.1.3 根据作业安全分析的结果,确定应采取的相关控制措施,必要时制定作业计划书或风险管理单。在作业计划书或风险管理单中明确界定机械施工设备的允许使用范围,并考虑以下内容:

a) 交通状况;

b) 附近的振动源;

c) 隐蔽电气、管网等设施的分布情况;

d) 邻近的建筑结构及其状况;

e) 土质类型;

f) 地表水和地下水;

g) 对土壤和水的污染;

h) 架空的公用设施;

i) 挖出物及施工材料的存放;

j) 有害气体易燃气体、液体排放(泄漏);

k) 使用的工器具;

l) 气候;

m) 其他。

5.1.4 如果施工可能会对他方的财产或公共设施(如:耕地、道路、房屋、铁路、公路、堤坝、河床、桥梁、文物、消防、居民生活设施、通讯、电力设施等)产生影响,则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必须在施工前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并达成协议,以使相应的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

5.1.5 只有在作业安全分析已完成、挖掘作业许可证已签发、以及现场监护人已到位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挖掘作业。

5.1.6 施工区域所在单位应指派一名监督人员,对开挖处、邻近区域和保护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危险征兆,如明显存在可能塌方、滑坡或隐蔽设施与工作计划发生偏差的迹象,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之前,必须停止所有工作。

5.1.7 如果坑的深度等于或大于1.2m,可能存在危险性气体的挖掘现场,要进行气体检测,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实行受限空间安全管理。

5.1.8 连续挖掘超过一个班次的挖掘作业,每日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挖掘作业安全检查表参见附录b。

5.1.9 当地下设施位置和深度不明确时,应用手工工具(例如铲子、锹、尖铲)来确认其正确位置和深度。所有暴露后的地下设施都应及时予以确认,不能辨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施工区域所在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重新作业。

5.1.10 在危险场所进行挖掘作业时,应与有关操作人员建立联系,当突然排放有害物质时,最先发现的人员应立即通知挖掘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现场。

5.1.11 在坑、沟槽内作业应正确穿戴安全帽、防护鞋、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不得在坑、沟槽内休息,不得在升降设备、挖掘设备下或坑、沟槽上端边沿站立、走动。

5.1.12 施工结束后,应根据要求及时回填,并恢复地面设施。若地下隐蔽设施有变化,施工单位应将变化情况向作业区域所在单位及相关方通报,以完善地下设施布置图。

5.1.13 当挖掘深度超过1.5m且有人员进行沟下作业时,必须按照本规定具体条款落实放坡及设置保护系统的有关要求。

5.2  挖掘作业中的机械设备使用

5.2.1 采用机械设备挖掘时,应确认活动范围内没有障碍物。

5.2.2 机械开挖管沟作业时,管顶上方保留的覆土厚度不应少于0.8m。对于带管堤管段,机械开挖可以控制在管顶上方0.5m。

5.2.3 为保证管道的安全,机械开挖前,应在易出现打孔盗油(气)管段的管道上方人工开挖0.5m宽探沟,确认管道上方无任何外接物后,再进行机械开挖。管顶上部0.8m(带管堤管段为0.5m)以下的土方必须人工开挖。

5.2.4 推土机作业应垂直于管道进行,挖掘机可以沿管道轴向作业,任何情况下,不得使管道承受来自挖掘机械的压力。机械开挖要求全程人工监护,确保管道运行安全。特殊地段,可适当减少机械开挖深度或全部采用人工开挖。

5.3  地下设施的关停与隔离

5.3.1 如果经过作业安全分析,在挖掘或打桩等作业过程中可能会损坏地下设施,在作业之前,应对地下设施,比如:油气管道或电缆、光缆等进行降压、停运或隔离处理,以确保在万一损坏这些设施的情况下,不至于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5.3.2 应确保隔离方法的可靠,并对隔离进行上锁、挂签。

5.4  保护系统

5.4.1 如果挖掘深度超过4米,则必须进行负荷计算及支撑设计,并在开挖期间监督对设计的支撑的安装;对于挖掘深度6m以内的作业,为防止挖掘作业面发生坍塌,应根据土质的类别设置斜坡和台阶、支撑和挡板等保护系统;对于挖掘深度超过6m所采取的保护系统,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设计。

第15篇 工业炉窑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工业炉窑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工业炉窑的安全管理。

3术语

4职责

4.1 生产制造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工业炉窑的日常管理,包括制订工业炉窑的管理制度和对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制订工业炉窑的大修、一保、二保及定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4.2技术质量部负责工业炉窑的选型,设备管理部门配合。

4.3 生产制造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按规定采购工业炉窑。

4.4生产制造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按规定安装工业炉窑。

4.5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工业炉窑的操作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并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4.6生产制造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工业炉窑档案管理。

5内容

5.1工业炉窑的选型、采购、安装和验收

5.1.1 技术质量部在新设备在选型时,要尽量选购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本质安全性高的工业炉窑设施,非标准工业炉窑在制订技术方案时应考虑上述要求。

5.1.2应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设备,以保证设备的质量,非标准设备应委托设计和制造能力强的正规单位进行设计制造。

5.1.3新设备安装时要主体设备与安全卫生设施同时安装,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1.4新设备的验收、调试、运行和使用,安全卫生设施要与主体设备设施同时验收、调试、运行和使用,并要同时列入设备台账进行管理。

5.2工业炉窑的使用维护、检验、维修等管理

5.2.1工业炉窑的操作使用

工业炉窑的操作使用按《设备管理制度》执行,工业运行部制订《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工人必须进行教育培训,经培训合格的人员取得《设备操作证》方能独立操作设备,热处理作业必须取得劳动部门发放的热处理作业上岗证。

5.2.1.2工业炉窑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多人操作应指定机长,未经培训无证人员不得操作设备。

5.2.1.3开机前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

5.2.1.4运行中,设备操作人员不得远离工作场地,发现问题及时停机检查。

5.2.1.5停机后,应做好设备清洁和维护保养工作。

5.2.2工业炉窑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5.2.2.1.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担,主要是采用日常点检的方法对设备的温度等物理参数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排除,使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日常检查内容有:

①检查设备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加工产品能否达到质量要求;

②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③在操作或运行中设备是否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④设备运行中是否有温度升高、冒烟、气味等异常现象;

⑤检查控制仪器仪表,在有效期内使用;

⑥检查电器控制等部分性能,是否正常。

通过操作人员的注意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理或改进意见,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突发性事故。

5.2.2.2工业炉窑的定期检查

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每年一次对在用工业炉窑进行设备技术状况检查,工业炉窑的定期检查除设备综合性能及上述日常检查内容外,还应对工业炉窑技术状态进行认定,并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记录。

5.2.2.3工业炉窑的维护保养

工业炉窑的维护保养按《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的要求进行。

5.2.2.4.工业炉窑的定期检修

工业炉窑的定期检修是有计划的定期停工检修,包括小修、中修和大修。定期检修必须建立在定检的基础上,定期检查包括技术状况检查,由操作人员配合,专业维修人员对设备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通过检查为设备计划修理、更换必要的零件和更新设备提供必要的依据。

计划修理后要进行试运行验收。

5.2.3工业炉窑的安全检查

工业炉窑的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杜绝或预防事故的发生。

5.2.3.1检查内容

一般为连锁、防护等装置,接地(零)保护等。

5.2.3.2检查方式

设备安全检查一般采用设备安全检查表的方式。

5.2.3.3检查时间

设备的检查有日查、周查和月查等。一般而言,日查是操作者按点检卡进行;周查由班组长按检查表进行;月查由企业安技职能部门组织进行。此外还有季节性的专项检查、节假日前检查、临时的联合大检查等。

在各种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隐患,使用单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消除隐患后方可使用这些设备。

5.3工业炉窑的停用和报废

5.3.1工业炉窑长期不使用,停用6个月以上,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技术发展部、工业运行部审核,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停用处理。

5.3.2工业炉窑因长期使用,其性能和本质安全性下降,即使维修也很难恢复其固有状态,或修复不经济时,应予以报废。

5.3.3工业炉窑的停用和报废由设备管理部门按《设备管理制度》办理相关手续。

6.相关文件

6.1《设备管理制度》

6.2《设备操作规程》

6.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6.4《设备维护保养规程》

7. 相关记录

7.1设备日常维护/检查/运行记录表

7.2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7.3设备周检计划

7.4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记录表

8本制度更改记录

更改次数

更改生效日期

更改条款

更改通知单编号

更改人

作业安全管管理制度15篇

包括哪些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在执行日常工作任务时,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度应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安全规程与标准:明确各类作业的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作业安全管信息

  • 明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篇
  • 明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篇99人关注

    包括哪些明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方面:1.明火作业的定义与分类:明确哪些活动属于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烘烤等,并依据其风险程度进行分类。2.作业许 ...[更多]

  •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篇
  •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篇98人关注

    包括哪些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在高空环境中工作的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对作业设备、防护设施及工作环境进行全面 ...[更多]

  • 穿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穿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98人关注

    包括哪些穿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前准备:对作业环境进行风险评估,确认设备完好无损,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2.作业过程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穿戴适 ...[更多]

  •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2篇)
  •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2篇)95人关注

    包括哪些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在各类挖掘、开沟、打桩等地面下作业过程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施设备的完好。该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部分:1.作业前的审批 ...[更多]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0篇)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0篇)94人关注

    包括哪些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1.明确特殊作业的定义和范畴,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热工作业、电气作业等高风险工作。2.设 ...[更多]

  •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篇
  •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篇93人关注

    包括哪些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我们企业日常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施的完整性。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领域:1.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各岗位 ...[更多]

  • 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
  • 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93人关注

    包括哪些施工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的规范、安全设备的使用、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定期的安全培训。它旨在 ...[更多]

  •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4篇】
  •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4篇】92人关注

    包括哪些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操作规程:详细规定每 ...[更多]

  • 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篇
  • 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4篇89人关注

    包括哪些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火源管理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用火作业的审批流程,所有用火 ...[更多]

相关专题